罗洪林
陕西方得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现场施工管理会由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而产生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规模上造成了工程工期的延期、质量的下降、及效益的损失。如今,一些相关的现场施工管理技术已接近成熟,许多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学习对现场施工管理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和掌握。本文通过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探讨,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并给与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解决措施
一、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现场施工管理水平能很好地反映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态度。通过对现场管理的直观观察,可以了解该施工企业的工作能力水平。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良好的现场管理水平可以很好地树立企业形象,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社会地位,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现场管理似乎如此重要。
其次,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是多个部门以及单位实施共同管理的场所,这样可以很有效方便的协调工作,实现劳动力以及材料技术的有效合理的分配,可以使整个工程有序的进行,是施工顺利进行的保证。
最后,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安全的保证,是维护城市规划和整洁的关键。因此,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自己责任的重要性,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积极组织工作。这不仅可以有效维护施工管理现场,还可以消除材料浪费,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
二、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存的问题
(一)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基层人员基本上属于边缘城市的农村地区,文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标准化操作技能培训也很少见。在施工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对工作安全操作的要求没有得到重视。例如,工作时必须戴头盔、操作应规范、掌握防火知识。大多数施工人员不注意电力安全等问题。再加上管理人员没有加强对基层建筑工人的管理,给施工现场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二)施工人员技术水平问题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所需要更多的基层劳动人员,如果管理人员对操作技术方面的要求并不高,使得很多基层施工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技术性能不强、操作失误、对建筑的施工要求不清楚等等现象。对技术要求的过于宽松,使得管理不严,出现很多违反规定的施工状况,降低了建筑施工的效率,也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大大降低。
(三)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施工的程序过多,而且比较复杂,使得所需要的施工人员的数目相对来说也比较大。人员过多,管理起来就比较困难,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现状,很难做到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在加上基层工作人员的文化技术水平较低,大部分施工人员对建筑施工设计规划并不了解,使得管理不力的同时,也经常出现技术操作影响施工的进度与质量的问题。
(四)施工环境不够正规
在建筑施工的现场,所用的电都是临时提供的,很多基层的施工人员所在的工地以及居住的场所自身就存在着安全隐患。在基层工作人员的住所中,电线满地都是,到处可见插排,再加上所居住的地方地面潮湿等等,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建筑企业对基层工作人员的生活居住关注度不高,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以及工作之后的居住场所都存在很多的安全问题。
三、提高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施工设计标准
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技术和经济文件,用于指导施工准备甚至整个施工过程。其内容取决于施工区域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施工期要求和自然经济条件。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指导项目部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小的投资满足合同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准备对项目成本非常重要。使用的施工方案不同,所需的成本不同。因此,应在施工前组织,包括技术、质量、安全、机械、材料等相关人员,共同研究和准备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为项目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反复考虑,优化计划,更重要的是,根据选定的施工计划组织施工设计
(二)将项目责任分配完善
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对项目经理的约束机制尚不健全,从项目内部管理看,项目经理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和能力相差较大,或是责任心不强或是财务上控制不严,容易造成资金流失,这些都会加大工程成本,降低施工企业的利润。唯有成本管理才是增效的有效途径,而这些分工却不约而同地回避了成本管理这一核心,因此积极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不断完善项目内部的岗位责任制,树立全员经济意识,建立起一套责、权、利相结合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对于加强成本、降低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相关的质量目标责任制度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应强调建立施工现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该体系由质量检验和工序管理两个方面组成,质量检验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的检验,工序检验和竣工单位工程质量检验。工序管理主要是建立质量管理点,消化工艺文件,严格工艺流程。做好质量控制的三个环节即:施工准备控制、施工过程控制、竣工验收控制。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中,应强调质量目标责任制,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都有质量保证职责,任何质量工作都有标准和专人管理。
(四)对施工原材料进行严格审查
建设项目建筑材料管理主要涉及采购、供应和配送三个方面。其中,在采购阶段:要提前做好调查,比较和分析市场上不同厂家的材料,拓宽采购渠道。另外,作为物料管理部门,尽可能简化物料采购环节,从而不断降低物料生产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施工方案的制定。物资供应:有必要调整供需关系。根据施工市场的变化,准备好材料。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使施工材料有序进入施工现场,保证施工正常。材料分布:材料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和分布进行分配注册和跟踪,从而减少材料和资本浪费。
(五)加强施工安全方面的管理
主要是关于防火、禁止乱搭接电线、戴安全帽、脚手架搭设、安全带使用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需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日日抓,天天讲,多培训学习,防患于未然。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制定企业自己的施工现场管理标准,科学管理,制度化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总结
总而言之,加强对于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将有助于推进工程建设的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居舍,2018(33):35.
[2]攸明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4):183-184.
[3]莫福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低碳世界,2018(11):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