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桩复合地基论文_豆红强,俞仰航,聂文峰,王浩,陈雷

导读:本文包含了组合桩复合地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基,组合,碎石,柔性,体积,深厚,散体。

组合桩复合地基论文文献综述

豆红强,俞仰航,聂文峰,王浩,陈雷[1](2019)在《超高填方荷载下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及其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溪—磨憨铁路普洱车站的超高填方工程为依托,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超高填方路堤荷载下传统刚性桩和柔性桩复合地基桩体的受荷模式及路基稳定性。传统的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堤中心处PHC管桩,桩身所受剪力和弯矩较低,PHC管桩的抗弯性能、抗剪性能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传统的柔性桩复合地基则表现为路堤边桩侧向变形大,桩体柔性弯曲明显,路堤安全性相对较低等特点。在确保路堤安全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兼顾工程成本的超高填方荷载下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即将刚性桩布置于潜在滑裂面剪入口或剪出口位置,其余位置布置柔性桩。并借助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加固机理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刚性桩布置在剪入口位置时,能显着减少路堤的侧向变形以及坡肩处路堤顶面的竖向变形,其存在可直接阻止潜在滑裂面的进一步发展和贯通;而将刚性桩布置在剪出口位置,亦能减少路堤的侧向变形,但效果并不显着;且其能分担剪出口处桩周土体所受的剪切应力,使其塑性区向四周分散。2种优化方案下路堤安全系数均较常规柔性桩复合地基安全系数有显着提升。(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李建宇,卢永昌,林佑高,何洪涛[2](2019)在《复合地基及组合基床在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在外海、深水、厚软基地质条件下沉管隧道基础沉降及差异沉降控制技术问题,对传统桩基与复合地基方案进行对比,提出港珠澳沉管隧道采用PHC刚性桩、高喷柔性桩、挤密砂桩散体桩复合地基逐步过渡到天然地基的地基及抛石+碎石垄的组合基床方案。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及观测数据证明提出的新型复合地基及组合基床方案控制沉降及差异沉降的效果显着。提出沉管隧道基础沉降主要组成及复合地基建议的沉降计算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3](2019)在《深厚软土刚柔性桩与格构墙组合复合地基综合处理技术(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研究成果针对河网区地基淤泥质土层分布厚、强度低及土体蠕变性强等特征,提出刚柔性桩与格构墙组合复合地基综合处理技术。刚性桩对软土层全深度加固,刚柔性桩形成地基竖向增强体,有效控制地基沉降变形;"口"型格构墙对软土地基分块围固,形成地基横向增强体,约束软土地基侧向(蠕)变形,增强地基整体稳定性。发明并运用塑性混凝土褥垫层技术、卡槽式钢筋混凝土包箍技术,有效(本文来源于《江淮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陈丽[4](2019)在《深厚软基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开展刚柔组合桩、水泥搅拌桩和堆载预压处理的现场试验,研究了不同地基处理方式下深厚软基的变形特性。发现:刚柔组合桩处理区域的土体最大沉降分别为水泥搅拌桩和堆载预压处理区域土体最大沉降的79%和49%;刚柔组合桩处理区域的土体最大水平位移仅为水泥搅拌桩处理区域土体最大水平位移的7.3%。这表明刚柔组合桩的深厚软基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水泥搅拌桩和堆载预压处理。刚柔组合桩的管桩长度明显大于水泥搅拌桩,路堤荷载可以通过管桩传递到深层硬土层,进而减小路堤荷载作用下土体沉降和水平位移。(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继才,曹军,丛建[5](2018)在《组合型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在深厚软基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深厚软土地基(fak≤100 kPa)上建造储罐等建筑物,承载力要求高、不均匀沉降变形要求严,若采用单一CFG桩复合地基加固,可能导致桩距过小或桩长太长,需要采用组合型复合地基,CFG桩+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是组合型复合地基的一种。根据CFG桩+碎石桩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分析了其受力特性以及CFG桩和碎石桩的作用,研究表明CFG桩对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起控制作用。基于优化理论,建立了组合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工程实例讨论了组合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沉降量和经济效益均满足工程要求。(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8年11期)

杨涛,李超[6](2018)在《刚性基础下组合渗流碎石桩–不排水桩复合地基固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等竖向应变假设,考虑桩碎石桩的径、竖向井阻和不同桩体周围的涂抹效应,推导出瞬时加载条件下碎石桩–不排水桩复合地基的固结控制方程,在单面排水条件下建立相应的固结解析解,包括复合地基整体平均固结度解答。将解析解计算出的复合地基固结速率与有限元数值解进行比较,验证解析解的合理性。利用建立的固结解析解进行参数分析,获得组合渗流碎石桩–不排水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结果表明:在桩体置换率相等的条件下,碎石桩–不排水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远大于不排水桩复合地基,略小于碎石桩复合地基。碎石桩–不排水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随碎石桩和不排水桩置换率和压缩模量的增加而增大。碎石桩直径较大时复合地基固结速率随碎石桩径、竖向井阻的增加而减小,碎石桩直径较小时径向井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不排水桩桩侧土的扰动对复合地基固结速率的影响很小,实际工程设计中可以忽略不计。(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于春亮[7](2018)在《透水与不透水桩组合型复合地基固结分析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组合型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技术,在软土地基处理中逐渐得到应用,但是由于其固结理论研究较为滞后,使其推广和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本文以推动组合型复合地基固结理论的成熟为目标,对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固结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到一些有益的成果。1、基于轴对称固结模型,以透水桩为中心,将边界上的不透水桩及其涂抹区简化为连续的不透水墙,并考虑透水桩的体积压缩,建立了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固结微分方程,利用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得到了透水桩打穿时外部荷载瞬时施加情况下的地基固结解析解。与文献中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求解得到的固结速率能够避免因忽略透水桩体积变化而高估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的问题,结果更为合理。2、针对透水桩未打穿软土层时的组合型复合地基,基于轴对称固结模型和双层地基固结理论,将上层加固区进行一维等效,与下层加固区联立求解,得到了考虑透水桩桩体压缩的固结解析解。该解析解中上下层加固区的固结速率一致,孔隙水压力连续,更符合实际。3、用ADINA软件建立了轴对称简化模型、方形桩简化模型和未简化模型等多种组合型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表明轴对称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本文解析解的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本文的解析解可信;简化模型与未简化模型的结果规律一致,差别不大,说明将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固结问题简化为轴对称问题合理可行。4、建立了群桩有限元模型与单个计算单元模型,对比发现:群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比单个计算单元地基的固结速率快;无论群桩或者是单桩,打穿条件下的组合型复合地基固结速率均较不打穿时固结速率快。5、对桩径比、扰动效应、井阻效应和桩土模量比等影响地基固结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受透水桩的施工扰动效应、不透水桩的压缩模量和透水桩加固深度影响较大,而受不透水桩的施工扰动效应、透水桩的压缩模量影响较小;在透水桩未打穿软土层时组合型复合地基中,上下层加固区的土体模量和渗透系数的变化对整个地基的固结速率影响效果不完全相同。6、以固结速率和总沉降为两个主要控制对象,对影响复合地基的多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施工扰动和井阻效应对其固结过程有影响,而对总沉降没有影响;桩径比和桩土模量比对固结和总沉降都有影响;打穿条件下,透水桩加固深度主要影响地基的总沉降,未打穿条件下,透水桩深度对固结过程影响较大,而对总沉降的影响较小。各个因素对复合地基的固结和总沉降的影响有主次之分,侧重点不同。因此,可以利用各因素的作用差异,并基于“强强组合”原则提出了地基优化措施,可为实际工程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程一杰,马利东,刘洋[8](2017)在《刚性基础下组合桩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刚性基础下长短组合桩复合地基,采用Flac3D模拟软件结合现场资料构建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长短组合桩复合地基下卧层的沉降规律。通过控制改变荷载等级与短桩长度,对复合地基下特征点进行监测记录分析。根据实验分析结果,进一步揭示长短桩复合地基下桩土各个交界面的沉降情况,为沉降计算的改良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华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于春亮,张爱军,赵庆玉,王毓国[9](2017)在《透水桩与不透水桩组合型复合地基固结解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深厚软土地基处理中,联合使用透水与不透水桩,既可以加速地基固结,又能较大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基于轴对称固结模型,并考虑透水桩的体积压缩,建立了透水与不透水桩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固结微分方程,利用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得到了外部荷载瞬时施加情况下的地基固结解析解,并将该解与现有解析解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其合理性;同时,对桩的扰动效应、井阻效应、压缩模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结果表明:不考虑透水桩体积变化将高估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减小透水桩的井阻效应和施工扰动效应,增大置换率及桩体模量,将加快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实际工程中可以从这些方面减少地基的工后沉降。(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7年11期)

李继才,丛建,曹军,余博闻[10](2017)在《振冲碎石桩与CFG桩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振冲碎石桩主要加固浅层地基,与桩间土构成复合地基,使地基承载力提高、变形减少,并可消除砂土层的液化;CFG桩布置在4根碎石桩的形心,桩端置于相对硬层,对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起控制作用。对某工程试验区振冲碎石桩与CFG桩组合桩型复合地基加固前后静力触探、动力触探和静载荷试验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桩型复合地基中的碎石桩较大程度地提高了CFG桩的单桩承载力和地基承载力,桩距越小,加固效果越好。(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7年06期)

组合桩复合地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在外海、深水、厚软基地质条件下沉管隧道基础沉降及差异沉降控制技术问题,对传统桩基与复合地基方案进行对比,提出港珠澳沉管隧道采用PHC刚性桩、高喷柔性桩、挤密砂桩散体桩复合地基逐步过渡到天然地基的地基及抛石+碎石垄的组合基床方案。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及观测数据证明提出的新型复合地基及组合基床方案控制沉降及差异沉降的效果显着。提出沉管隧道基础沉降主要组成及复合地基建议的沉降计算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合桩复合地基论文参考文献

[1].豆红强,俞仰航,聂文峰,王浩,陈雷.超高填方荷载下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及其优化设计[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李建宇,卢永昌,林佑高,何洪涛.复合地基及组合基床在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19

[3]..深厚软土刚柔性桩与格构墙组合复合地基综合处理技术(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J].江淮水利科技.2019

[4].陈丽.深厚软基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

[5].李继才,曹军,丛建.组合型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在深厚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18

[6].杨涛,李超.刚性基础下组合渗流碎石桩–不排水桩复合地基固结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

[7].于春亮.透水与不透水桩组合型复合地基固结分析与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8].程一杰,马利东,刘洋.刚性基础下组合桩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7

[9].于春亮,张爱军,赵庆玉,王毓国.透水桩与不透水桩组合型复合地基固结解析分析[J].岩土力学.2017

[10].李继才,丛建,曹军,余博闻.振冲碎石桩与CFG桩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试验研究[J].水运工程.2017

论文知识图

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计算模型表...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示意图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示...组合桩复合地基竖直方向应力场组合桩复合地基加固分区组合桩复合地基加固分区

标签:;  ;  ;  ;  ;  ;  ;  

组合桩复合地基论文_豆红强,俞仰航,聂文峰,王浩,陈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