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表面相互作用论文-张冉,常青,李桦

气体表面相互作用论文-张冉,常青,李桦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体表面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气-面相互作用,表面粗糙度,切向动量适应系数,吸附率

气体表面相互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冉,常青,李桦[1](2018)在《气体-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气体分子Ar在光滑和粗糙Pt表面上的散射规律.提出了一种速度抽样方法,计算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气体分子对光滑和粗糙表面的切向动量适应系数和吸附概率.结果显示:光滑表面条件下,气体分子的切向动量系数和吸附概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粗糙度对气体分子切向动量与表面的适应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粗糙度足够大时,切向动量适应系数的大小趋近于1.0,对温度的敏感性也逐渐降低.采用粒子束方法对气体分子在光滑和粗糙表面上的散射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总结了散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典型轨迹和动量变化规律,将气体分子在光滑表面的散射分为两种类型:单次碰撞后散射和多次碰撞后散射.单次碰撞后散射的气体分子平均切向动量有所减小,而经过多次碰撞后散射的气体分子则倾向于保持原有的平均切向动量.对于粗糙表面,粗糙度的存在使气体分子与表面间的动量和能量适应更加充分,导致气体分子在较粗糙表面上散射后的平均切向动量大幅减小并接近于0,且气体分子在表面上经历的碰撞次数越多,其散射后的能量损失越严重.(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22期)

陈秋云,曹坤,敖冰云,赖新春[2](2013)在《稀有气体原子与Pu(100)表面相互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稀有气体原子在Pu(100)表面上的吸附。计算结果表明:除He原子外,其他稀有气体原子在桥位处的吸附能均为最大;稀有气体原子在Pu(100)表面吸附后,稀有气体原子失去电荷,而Pu原子得到电荷,稀有气体原子中Xe原子的电荷转移数最大。差分电荷密度的计算结果表明,对位于Pu(100)表面穴位和桥位处的Xe原子,可观察到较明显的电荷再分布现象,这表明Xe原子具有一定极化效应,能与Pu(100)表面发生相互作用,从He到Xe,原子的极化效应越来越明显。(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3年11期)

FranklinC.Hurlbut[3](1997)在《气体与表面相互作用——最新的观察与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十年内,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性能的显着提高,稀薄气体动力学研究的课题更加充实丰富,在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方面也有重要进展.本文第一部分叙述粒子表面动力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发现选定状态的离子的速度和转动能是入射束的离开方向和参数的函数.最近,与实验一起进行了大量计算机模拟,表明二者相结合的研究是很有益的.在束流实验中,所产生的散射粒子的速度分布和密度与数值模拟结果符合得很好.第二部分介绍了更直接地与非常高的大气层中的飞行和测量相联系的气体壁面相互作用的研究.本节从考察一些年前完成的离子束与表面相互作用开始.它提供了很有参考意义的与现代研究结果的比较,并给出了有用的标准.本文接下去探讨了“火星探索者”外形,它在过去几年内一直是一些风洞和计算研究的课题.对NavierStokes方程和DSMC计算结果进行了有趣的比较(本文来源于《力学进展》期刊1997年04期)

巩运明[4](1986)在《关于真空物理中气体分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浅释与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文中我们用量子力学原理通俗地闸述了真空物理中气体分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位能曲线的物理含义,并利用Lennard—Jones势正确地推导出了气体分子与固定表面原子之间相互作用能的表示式。(本文来源于《真空科学与技术》期刊1986年Z1期)

气体表面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稀有气体原子在Pu(100)表面上的吸附。计算结果表明:除He原子外,其他稀有气体原子在桥位处的吸附能均为最大;稀有气体原子在Pu(100)表面吸附后,稀有气体原子失去电荷,而Pu原子得到电荷,稀有气体原子中Xe原子的电荷转移数最大。差分电荷密度的计算结果表明,对位于Pu(100)表面穴位和桥位处的Xe原子,可观察到较明显的电荷再分布现象,这表明Xe原子具有一定极化效应,能与Pu(100)表面发生相互作用,从He到Xe,原子的极化效应越来越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体表面相互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张冉,常青,李桦.气体-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J].物理学报.2018

[2].陈秋云,曹坤,敖冰云,赖新春.稀有气体原子与Pu(100)表面相互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3

[3].FranklinC.Hurlbut.气体与表面相互作用——最新的观察与解释[J].力学进展.1997

[4].巩运明.关于真空物理中气体分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浅释与讨论[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6

标签:;  ;  ;  ;  

气体表面相互作用论文-张冉,常青,李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