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
作 者:[日]冈田武彦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简 介:该书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写给大众的全面、丰富的王阳明通俗传记,也是权威、严谨的心学读本。在书中,作者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史料互证,探讨人生经历和师友交往对王阳明思想形成的重大影响,从王阳明的诗文中探寻其真实内心,补充不为众人所熟知的细节,解开了有关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
冈田武彦(1909-2004),日本著名的阳明学家、楠本正继的弟子。《王阳明大传》是其介绍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的重要著作。在书中,他把阳明学理解为“体认之学”“培根之学”,这其实也是“冈田学”的实质。
励丽指出,培训班会固定邀请医院副院长、颅脑肿瘤专家高翔教学,“不是让其讲脑部肿瘤的研究和诊疗的最新进展”,而是把教学重点放在“颅脑肿瘤早期晚期症状”“把症状鉴别诊断学讲透”,满足全科医生的临床需求。
其次是学术资源、思想体系。王阳明是状元之子,又经大儒娄谅指点立下成圣之志,他的读书环境和学术资源非陆象山可比。从思想体系看,虽然二人都是抓根本、心理相融,而阳明的知行合一与致良知之说,也远比陆九渊更深入、更有底蕴。同时,陆九渊的时代,学派林立,龙象迭出,除朱熹外,尚有吕祖谦、张栻、陈亮等人,而阳明时代,则少有真正能与他抗衡之人。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王阳明是恰当的时机出现的恰当的人。所谓“恰当的时机”,是指明代朱子学极端发展出现了问题,给心学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创造了时机。朱子学的问题,简言之一是繁琐,二是拘束,三是难得要领,而正是第三个问题导致了前两个问题。正因为朱熹理学缺少一个大的抓手,所以同时代的陆九渊才提出要“先立乎其大者”。明代因为习朱熹理学而产生身心问题的人不在少数,王阳明本人和后来泰州学派罗汝芳等人都是很好的例证。而理学的问题越重,越有利于心学的传播。所以,心学的兴起可以说是“应运而生”的。
其次是“致良知”。“良知”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是王阳明直至晚年才确立的宗旨。他说:“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于学者言,费却多少辞说。今幸见出此意,一语之下,洞见全体,真是痛快,不觉手舞足蹈。学者闻之,亦省却多少寻讨功夫。”又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近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阳明在觅得这三个字之前,左右指点,有口难说,而有了“致良知”三字,就如宝刀在手,只管一路劈杀过去,学者更无回避之处。真可谓愈简捷愈真切,愈真切愈简捷。阳明工夫学问至此已入化境,任他随意翻弄。需要指出的是,所谓“致良知”,并非道德说教,“良知”也非道德准则,否则一切皆为僵死,失去心的灵动之机。在《传习录》中,常见用“灵明”二字说心,这“灵明”实际就是“良知”,如能认取良知,人的内心便会生发光彩。
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学习能量流动的内容时,教者创设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上的情境,他只携带了一只母鸡和一袋玉米,如何才能使他能存活更长的时间以等待别人的救援?学生想出了两种方案,一是先吃鸡再吃玉米,二是先吃玉米,并用部分玉米去喂鸡,再吃蛋后吃鸡。学生饶有兴趣的探索能量流动的过程。
首先是深入佛教和道教。出入佛老(佛家和道家的并称),是很多宋明理学家共有的经历,而和陆象山相比,王阳明对佛教和道教的践行要比陆九渊深入。冈田先生在书中引用了不少冯梦龙小说《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中的很多神奇故事,可能是为了增加可读性,这些故事有些是荒诞不经的,但有些是真实发生的故事。从中就可以看出阳明年轻时的确有些道行。这些出入佛老的经历,经常是被认为是走了弯路,其实不然,正是这些工夫,儒家才会有新的发明。这就是所谓提灯照路,灯是佛教、道教的,路是儒家的。而良知之教本就有三教合一的性质。佛老的经历,只有过来人才知道其中的妙处。
建设项目的拟用地范围压覆了已查明矿产资源的,需对压覆的资源/储量进行估算。压覆矿产资源/储量的估算一般遇到较多的是固体矿。压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根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标准,沿用原勘查矿区报告中的储量估算方法及估算参数,编制建设项目拟用地范围及周边矿区分布关系平面图(1∶1万~1∶10万)、压覆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等。
第四是军功卓越。王阳明的军功在宋明理学史上是难有比肩的。正德、嘉靖年间,他多次带兵平定南方流寇。尤其是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的叛乱,被王阳明在35天内快速平定,展现了他非凡的才干。嘉靖后,他被封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隆庆时追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他的功勋和爵位对其学术主张的传播有强有力的支撑,也是陆九渊所不能企及的。
王明阳私塾雕像
第三是患难经历。这与思想史上著名的“龙场之悟”有关。王阳明因上书冒犯了宦官刘瑾被下狱,被打得几近昏死。再躲过几次暗杀之后,来到贬所贵州龙场驿做驿丞。龙场驿是贵阳西北修文县的一个小村寨,在当时属瘴疠蛮荒之地。王阳明在那里过着艰苦的生活,住在一个钟乳石的小山洞里,他把这里称为“阳明小洞天”。艰苦的生活使他的仆从先后病倒,有的抑郁成疾,王阳明自己也面临生死考验。此时,王阳明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然中夜大悟,“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他悟出了什么?“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矣。”“龙场之悟”为什么重要?因为这使王阳明的学术路径发生了改变,乃至改变了其人生,改变了中晚明社会,是阳明之所以为阳明的开始。所以,患难中的觉悟,产生的精神力量非比寻常,可见历练的重要性。阳明说:“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其著名弟子王畿(龙溪)则说:“先师自谓‘良知’二字自吾从万死一生中体悟出来,多少积累在,但恐学者见太容易,不肯实致其良知,反把黄金作顽铁用耳。”这是多少人的病痛所在。这也是陆九渊所没有的经历。
这都是王阳明之所以为王阳明的原因所在。那么,王阳明到底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首先是“心即理”。这个观点是心学的基石,由陆九渊先提出,王阳明继承。王阳明“龙场之悟”悟的主要是这个道理。这是一个路径的问题,如果“心即理”,就不能心外求理,理不是外在的法则,而是内在的准则。心是一切的本源,是本体。见得心体广大,必然物我两忘,取消了彼此的对待。在这里,不是“天人合一”,而是“万物归心”,一切在我。当然这个我,断不是私小之我。于此体会越深,越能从小我的樊笼中走出来,获得自由和喜悦,“鸢飞鱼跃,活泼泼地”。所以,心学的一大特征便是“乐”,有时阳明甚至就以“乐”为心之本体。
综上所述: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岩溶特征表现以小型溶洞、溶隙、溶孔为主,局部可见中型溶洞发育,场地岩溶发育程度为发育。
那么为什么会是王阳明?这与他独特的天分和经历有关。这些在冈田先生的书中都有描述。王阳明自幼聪颖好学,有超强的领悟力、洞察力、行动力,口才卓越,富有人格魅力,这些都使他的点拨指引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这些都是心学思想家必备的素质。在这一点上,他特别像陆象山,但他还有陆象山没有的一些经历。
最后是“知行合一”。统合,是心学的一大特征。“知行合一”便是对知与行的统合。仅此一点可知阳明心学不是“空谈心性”。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又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知行合一要解决的是行动问题,或者说是行动的动力来源问题。它源于致知引发的澎湃热情。而从反面来说,人的恶行不也是来源于心中(当然不是阳明所谓的心)汹涌的无明吗?所以阳明又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知行合一”,便是以彼克此。虽云“克”,其实工夫的重点在“致”、在“养”。这个工夫有了,去恶如洪炉点雪。没有这个工夫,恶就很难压得住。虽然说泰州学派作为阳明后学中颇为激进的一支常受人诟病,但这一支却是最有行动力的一支,果决而不纠结,恐怕是最能体认“知行合一”宗旨的一派,只可惜很多人错把情识(私欲)当作了良知。
如果心学没有流弊,就不会有朱子学的再度复兴。事实上,刘宗周之后,不少心学一系的学者都转向了朱子学,就连坚守阵地的黄宗羲的学风也发生了转变。随后是心性之学的整体没落和乾嘉考据之学的兴起。这是后话不表,单说心学流弊。这在冈田先生的《王阳明大传》里提到的不多,而在他的《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中多有分析。很多人将晚明社会的混乱归因于阳明后学流弊泛滥导致的社会秩序以及价值观的颠覆,归罪于王畿、王艮两派。他们的过于自信,对良知的轻率指点和廉价贩卖,导致泥沙俱下,学问工夫一概扫荡,颠覆而不知如何重建,自由却又迷失方向,受欲望情识牵引而以为是良知良能的自然呈现,认假为真,无所顾忌。其实,良知虽然人人都有,不时呈现,但呈现的并不都是良知。从心理结构上说,良知是深沉的,不挖掘,难以时时呈现,即便智慧如阳明尚且千辛万苦得来,哪有容易的事?这些都是在我们回顾阳明心学时值得警醒和反思的历史经验。
今天,我们说要“不忘初心”,也与阳明心学有关。儒家认为,人的最初之念都是善的,恶是后天的迷失,不忘初心,就是要不断培养、扩充人最初的善端,乃至最初的信念、理想,并从中汲取力量。这如何不是“致良知”呢?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对于“良知”二字,人们早已习以为常,不过老生常谈,其实老生常谈多是至理名言,只是不能切己,体会不深。“致良知”是王阳明的宗旨与口诀,口诀口诀,咀嚼不尽,方为口诀。深深切己体认,切莫当做耳旁风。
心学是对内在真实生命的寻找和培养。王阳明深刻认识到人不能生活在表层,要对自身生命有深刻体认,明白何者值得用整个生命去追求和坚守。不论什么时代,人都是需要觉醒的。这其实也是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心里有光明,脚下有力量”。
此外,虽然淋巴系统不能正常运作,但在肿瘤组织中,它是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使细胞进入正常组织中。淋巴结转移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因此控制其发展成癌症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单位: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南宋研究所
标签:良知论文; 心学论文; 都是论文; 二字论文; 象山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明代哲学(1368~1644年)论文; 《杭州》2019年第11期论文;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南宋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