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025%迪维霜治疗痤疮142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徐凡[1](2020)在《火针治疗扁平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火针疗法治疗扁平疣的疗效及安全性,为火针疗法在扁平疣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医学循证证据,并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11月01日已公开发表的关于火针治疗扁平疣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数据库包括:Cochrane图书馆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库、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维普(VIP)、万方(WANFANG DATA)和中国知网(CNKI),并依据相应的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遵照国际Cochrane协作网发行的《Cochrane Handb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5.1.0手册提取数据,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和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均在Rev Man 5.3软件和Stata 13.1软件中完成。结果(1)最终纳入了23个符合标准的RCTs,共2154名受试者,皆为单一中心研究。(2)文献方法学评价:部分试验仅描述了"随机",未作进一步方法学的报道;除3项试验外,其余均未进行分配隐藏;所有试验均未描述盲法;4项有受试者退出的试验或描述了患者退出的原因或进行了意向性治疗(IT)分析,其余试验数据完整;2项研究存在选择性报告的高风险;其它偏倚风险方面都是不明确的。(3)痊愈率方面:在4项扁平疣患者参与的火针疗法与0.1%迪维霜比较的RCTs中,Meta分析结果表明,火针治疗扁平疣较迪维霜更有优势(RR:3.18,95%CI:1.66-6.09);1项扁平疣患者参与的火针与他扎罗汀凝胶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比较的RCT中,Meta分析结果表明,火针治疗扁平疣较迪维霜更有优势(RR:2.31,95%CI:1.44-3.69);9项RCTs分别将火针与液氮冷冻、光动力、聚肌胞注射液、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转移因子胶囊+酞丁安搽剂、中药面膜、温和灸、治瘊颗粒、消疣洗剂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扁平疣的痊愈率方面,组间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在14项治疗组为火针联合其它疗法的RCTs中,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火针治疗更有优势(RR:1.78,95%CI:1.56-2.03)。(4)有效率方面:在4项扁平疣患者参与的火针疗法与0.1%迪维霜比较的RCTs中,Meta分析结果表明,火针治疗扁平疣较迪维霜更有优势(RR:0.15,95%CI:0.07-0.29);1项扁平疣患者参与的火针与他扎罗汀凝胶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比较的RCT中,Meta分析结果显示,火针疗法在有效率方面更有优势(RR:1.20,95%CI:1.00-1.44);9项RCTs分别将火针与液氮冷冻、光动力、聚肌胞注射液、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转移因子胶囊+酞丁安搽剂、中药面膜、温和灸、治瘊颗粒、消疣洗剂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扁平疣治疗的有效率方面,组间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在15项治疗组为火针联合其它疗法的RCTs中,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火针治疗更有优势(RR:1.16,95%CI:1.12-1.21)。(5)复发率方面:当治疗组为单纯火针疗法时,5个RCTs报告了扁平疣受试者经治疗后随访3个月的复发情况,Meta分析结果表明,火针疗法能显着降低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RR:0.30,95%CI:0.16-0.58);1个试验同时还报告了随访6个月时受试者的复发情况,Meta分析结果表明,火针疗法并不能显着降低随访6个月时的复发率(RR:0.40,95%CI:0.08-1.90)。当治疗组为联合火针疗法时,6个RCTs报告了扁平疣受试者经治疗后随访3个月的复发情况,Meta分析结果表明,联合火针疗法能显着降低随访3个月时的复发率(RR:0.24,95%CI:0.15-0.40);1个试验同时还报告了随访6个月时受试者的复发情况,Meta分析结果表明,联合火针治疗并不能显着降低随访6个月时的复发率(RR:0.09,95%CI:0.01-1.57);1个试验报告了随访1年时受试者的复发情况,Meta分析结果表明,联合火针治疗并不能显着降低随访1年时的复发率(RR:0.55,95%CI:0.10-2.87)。(6)不良反应方面:在治疗组扁平疣患者接受单纯火针疗法的6项RCTs中,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火针疗法的副反应更少(RR:0.45,95%CI:0.33-0.61);在治疗组扁平疣患者接受火针联合其它疗法的8项RCTs中,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火针治疗扁平疣并不能显着减少副反应的发生(RR:0.94,95%CI:0.67-1.30)。(7)血清学指标方面,2项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血清IL-2、IL-10、INF-γ变化方面,组间统计学差异显着(MD:5.35,95%CI:3.65-7.05;MD:1.76,95%CI:1.05-2.47;MD:8.30,95%CI:6.49-10.12)。结论(1)在扁平疣的治疗中,当将其它疗法联合火针时能显着提高治疗的效果。(2)火针疗法与部分外用西药相比(0.1%迪维霜、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他扎罗汀凝胶)有更高的疗效和安全性。(3)火针疗法与光动力、液氮冷冻相比有效率相当,综合副反应及成本等情况,火针不失为一种更倾向的选择。(4)可以考虑把火针疗法作为扁平疣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但由于此次系统评价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数量有限、样本量普遍较少以及高偏倚风险的存在,因此,还需要开展更大规模的、设计良好的RCT。
朱力[2](2019)在《中国大学生中重度痤疮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我国大学生中重度痤疮的患病率,探究其危险因素,为防治中重度痤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中国5所综合性高校2018级的大学本科新生共计27,114人,进行皮肤检查和在线问卷调查;在以上人群中,对华中科技大学2018级新生中诊断中重度痤疮的患者进行痤疮皮损类型、分布部位、就医情况等进一步详细的评估。使用Epidata3.1软件进行调查数据的录入和整理,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所大学共纳入27,114名学生,26,254人(97.0%)完成皮肤体检,21,088人(78.0%)完成问卷调查,共产生有效应答记录20,138份(75.0%),中重度痤疮的总患病率为10.4%。社会人口学:中重度痤疮患病的地理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华北和东北地区患病率偏高,华中、南部及西部地区相对较低,男/女接近2:1(女性a OR值为0.47),高的BMI(体重指数)与中重度痤疮发生有相关性(a OR值1.01,P<0.001);生活习惯:摄入牛/羊奶3-6次/周(a OR值为1.131,P=0.03)、摄入猪肉的频率(1-3天/周a OR值为1.97,P=0.019,4-6天/周a OR值为1.225,P=0.013)可能是中重度痤疮的危险因素,吃辣可能为中重度痤疮的保护因素(微辣a OR值为0.855,P=0.015,中等辣a OR值为0.667,P<0.001,很辣a OR值为0.531,P<0.001),摄入牛肉及水产品无统计学差异(P>0.05);防晒护肤:洁面频率1次/天(a OR值0.496,P<0.001)和两次2次/天(a OR值0.802,P<0.001)可能是中重度痤疮发生的危险因素,防晒霜+物理防晒(a OR值0.647,P<0.001)、防晒频率一周大于3次(a OR值0.649,P=0.001)可能为保护因素;月经:初潮年龄与中重度痤疮发生相关,每增加1岁,中重度痤疮患病率下降8%(a OR值0.921,P=0.009),月经量、周期持续时间、服用避孕药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生活质量:中重度痤疮对患者生活质量存在影响,中重度痤疮自我照顾能力受到影响(P=0.018),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发生情况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在纳入的华中科技大学的7312名新生中,皮肤病患病率50.5%,中重度痤疮患病率居首位为9.0%。重度痤疮组和女性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在痤疮不同分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患病率:我国大学生中重度痤疮的患病率为10.40%。2、危险/保护因素:中重度痤疮可能的危险因素有:摄入牛/羊奶3-6次/周、洁面频率1-2次/天、摄入猪肉的频率1次/周以上;可能的保护因素有:吃辣、防晒霜+物理防晒、防晒频率大于3次/周;我国中重度痤疮患病情况在地理分布上有差异,北方较其他地区患病率高,男性较女性患病率高,高的BMI更易患病、初潮年龄越早患病风险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3、痤疮严重程度及诊治:痤疮严重影响大学生面容,痤疮科普及诊治欠缺,病程与痤疮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重度痤疮较轻中度痤疮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大,痤疮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影响较男性大。
隗希花[3](2018)在《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寻常性痤疮50例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乙氧苯柳胺软膏和阳性对照药0.025%维A酸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多中心和平行性的比较研究。将乙氧苯柳胺软膏薄层均匀潦布患处,1日3次,每天晚上临睡前皮疹处点涂迪维霜1次,疗程为4周,部分病例累积用药8周。结果:乙氧苯梆胺软膏治疗50例寻常性痤疮4周时总有效率为60%。治疗26例寻常性痤疮8周时总有效率为77%。0.025%维A酸乳膏治疗46例寻常性痤疮4周时总有效率为61%。治疗20例寻常性痤疮8周时总有效率为75%。8周内,乙氧苯柳胺软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0.025%维A酸乳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4%。结论: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在4周、8周时与0.025%维A酸乳膏疗效相近,8周内乙氧苯柳胺软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0.025%维A酸霜。结论:乙氧苯柳胺软膏可有效治疗寻常性痤疮,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丁润刚[4](2017)在《火针联合痘疮散面膜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比较火针联合痘疮散面膜与阿达帕林凝胶联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等指标,评价火针联合痘疮散面膜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优势和不足,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外治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例符合纳入标准的111例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n=55)和对照组(n=56)。治疗组采用火针挑治,外敷痘疮散面膜;对照组采用红/蓝光交替照射,外擦阿达帕林凝胶。其中火针联合痘疮散面膜治疗2次/周,红/蓝光交替照射各1次/周,外擦阿达帕林凝胶1次/晚。每周观察1次,连续观察4周。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皮损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停止治疗后的复发情况,评价火针联合痘疮散面膜的临床疗效。所有数据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经过4周治疗后,治疗组痊愈28例(50.91%),显效17例(30.91%),有效8例(14.55%),无效2例(3.63%),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痊愈1例(1.79%),显效6例(10.71%),有效29例(51.79%),无效20例(35.71%),总有效率64.2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存在显着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皮损总积分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提示两组均有明显疗效。2.治疗组各皮损积分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对各皮损治疗均有明显疗效;对照组结节、囊肿治疗前后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皮损积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提示对照组除对结节、囊肿无明显疗效外,其余皮损有明显疗效。结论:火针联合痘疮散面膜是治疗中重度痤疮安全有效的外治方法。
曲韵[5](2016)在《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疗效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与兔耳模型病理研究》文中提出此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互相关联的三个部分,分别为火针疗法治疗痤疮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火针对实验性痤疮兔皮肤病理的影响研究。一、火针疗法治疗痤疮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目的:临床上应用火针治疗痤疮的研究众多,但却相对混乱,缺乏系统的总结。通过对近2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进行评价,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单独使用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火针治疗痤疮提供相关的循证学依据。方法:按照指定的文献检索方法,计算机检索了PubMed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并辅助手工检索,收集1995年1月至2016年3月发表的有关于单独使用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1)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9篇,全部纳入病例总数为795例,其中包括火针治疗组412例患者,其他疗法组383例患者。应用Meta分析后结果发现痤疮患者中,单独使用火针疗法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16,95%CI=(1.07, 1.25), I2=62.7%, P=0.00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研究中涉及治疗前后皮损评分比较的文献有3篇,应用Meta分析后结果发现接受火针治疗的痤疮患者治疗前后皮损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其他疗法,WMD=2 1.54,95%CI=(1.96,41.12), I2=96.5%,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试验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结论:(1)采用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相对于其他疗法,有效率明显提高。(2)火针疗法治疗痤疮在改善皮损评分方面,与其他疗法相比有显着的优势。(3)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二、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评价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对照设计,对符合纳入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痤疮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参照随机数字表产生的组别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初步优化规范化方案进行治疗,1次/周;对照组晚上使用他扎罗汀乳膏,早上使用克林霉素凝胶,1次/日;疗程均为4周。临床试验结束后对痊愈、显效及有效的患者随访4周。结果:(1)火针疗法的临床疗效试验组32例患者治疗前后皮损评分比较中,面颈部皮损评分、肩背部皮损评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中,皮损积分、其他症状积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中,自我感知、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32例患者中治疗前辨证属肺经风热证5例,肺胃湿热证13例,痰瘀互结证14例,从治疗前后皮损评分差值和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来看,痰瘀互结证与肺经风热证、肺胃湿热证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前后皮损评分比较中,面部皮损评分、肩背部皮损评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中,皮损积分、其他症状积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中,自我感知、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皮损评分比较中,面颈皮损和总皮损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中,皮损积分和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中,自我感知评分和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78.1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两组疗效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随访分析试验组停止治疗后各项评分趋于稳定,而对照组停药后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随访结束时两组在皮损评分(试验组:2.81±1.17,对照组:4.82±1.20)与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9.31±2.26,对照组:11.7±3.05)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皮损严重程度的单项评分比较中,两组患者面颈部皮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背部皮损评分差异不明显;生活质量的单项评分比较中,两组患者自我感知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感功能与社会功能评分差异不明显。从随访研究发现经火针治疗后患者皮损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趋于平稳,并在停止治疗后仍呈下降趋势,而西药外用在停药后有反复的情况出现,其远期效果不如火针疗法。(3)患者满意度评价与安全性检查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程度评价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安全性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显着降低痤疮患者的皮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皮肤病学生活质量评分,且痰瘀互结证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证型。(2)火针治疗后患者皮损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趋于平稳,并在停止治疗后仍呈下降趋势,远期疗效较好。(3)安全性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三、火针对实验性痤疮兔皮肤病理的影响研究目的:对实验性痤疮兔皮肤病理改变进行观察,阐释火针对痤疮病理的影响,以期初步揭示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方法:将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火针组与西药组,其中模型组、火针组与西药组采用Kligman经典造模法进行痤疮造模,造模成功后火针组与西药组分别进行治疗,治疗2周后肉眼观察兔耳组织形态进行评分,并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及评分,对各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后,根据兔耳肉眼评分标准,从兔耳厚度、硬度、粗糙程度、黑头粉刺、结节、囊肿等方面进行评分: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根据兔耳病理评分标准从角化程度、表皮增厚程度、毛囊扩张程度、毛囊内角化物质多少和炎细胞浸润等5个方面进行评分: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火针治疗可以显着降低兔耳痤疮肉眼评分与病理评分;(2)火针治疗与西药外用在改善兔耳痤疮肉眼评分与病理评分方面疗效相当;(3)火针可能通过改善痤疮局部皮损的病理变化而对痤疮起到治疗作用,其机理仍需进一步讨论。
皮佩瑶[6](2016)在《饮食不节与寻常痤疮治疗的相关性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痤疮,又名肺风粉刺,酒刺、面疱等,多由于嗜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物、七情内伤等原因导致。痤疮易反复发作,或痒或痛,甚至有可能产生凹陷及增生性瘢痕,从而影响容貌美观,给患者带来诸多精神、生活方面的烦恼与痛苦。痤疮虽发病于皮肤表面,但痤疮的发病与机体营卫气血、经络脏腑息息相关,为热、湿、风、痰、瘀等内在致病因素外发体表,病位在内主要为肺胃,在外为肌腠,大多为实证。西医认为痤疮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微生物侵袭、遗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西医通常通过内服外用抗生素类药物、具有调节体内激素水平的药物如抗雄激素类药及口服避孕药、维A酸类药物,对皮损处行物理疗法或光疗法等治疗方法治疗。中医对痤疮的治疗疗效显着,具有不良反应较小,患者依从性强等特点。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多种多样,治疗上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常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针刺、石膏倒膜、刺络拔罐等方法,多数医家倾向于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不仅体现了中医中药的特色,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痤疮的临床治愈率。虽然各个医家对痤疮的致病与治疗方案各有所侧重,但都认可本病是内因、外因共同致病,内因或由饮食失节,或由七情内伤,导致气血失调,脏腑经络异常,产生热、瘀、痰、虚、湿等的病理变化,遇外因引动,发为痤疮。临床根据痤疮产生的病因进行辨证论治的治疗。目的:饮食不节属于痤疮的致病因素之一,通过对痤疮与饮食不节关系的古代及现代文献搜索,希望找出有关饮食不节致痤疮的明确认识。探寻痤疮的忌口规律。从先秦开始即有对食疗治病的论述,食疗治疗痤疮副作用小且方便易行。但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单靠食疗是无法起到治愈疾病的效果,此时就应当采取中医药治疗的方法。食疗是通过饮食入胃,通过脾胃的运化吸收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痤疮的中医治疗,从脾胃论治也具有意义,通过对近十年来现代文献数据的统计,探寻痤疮与脾胃的关系。从致病、减轻痤疮发展、中医药治疗方面系统的研究痤疮与脾胃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文献的整理,挑选出痤疮与饮食不节、忌口、食疗药膳、中医辨证论治相关文献研究,探寻痤疮与饮食不节的相关性;痤疮的忌口,痤疮食疗药膳、中医治疗痤疮与脾胃的相关性。结论:饮食不节如过食油腻、辛辣、高糖、高脂、甜食、咸味、饮酒等与痤疮的致病存在一定的关系。中医认为饮食不节会损伤脾胃、积湿生热,上犯于面发为痤疮。西医认为饮食不节可通过对机体的代谢的影响增加痤疮的发病机率,但其机制未完全明确,还需进一步的观察研究。并且,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也表明痤疮的发病与饮食不节存在一定的关系。忌口是指与疾病、治疗有关的饮食禁忌。痤疮患者应忌食高脂、高糖、辛辣之品、鱼、虾、羊肉等的腥发之物以及酒这类易产生刺激的食品。中医食疗历史悠久,具有疗效显着、施用范围广、毒副作用低等特点。痤疮的食疗应根据痤疮的病因进行治疗。食疗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故痤疮的中药治疗也非常重要。通过统计发现,痤疮的治疗主要为清热泻火。过用清热泻火药物会损伤脾胃,故在用药时可适当加入固护脾胃、理气助消化的药物,对于过用苦寒药物治疗致使脾胃之气大伤,阳气虚弱的患者,更应使用健脾的药物,只有脾胃之气得以恢复,治疗才会更有疗效,对于胃肠湿热型的痤疮,在清热除湿的同时也宜健运脾胃,对于气滞血瘀型的痤疮,应适当使用健脾理气药物疏理气机。脾胃居中焦,与各脏腑都有一定的关系,故从脾胃论治,是治疗痤疮的一个重要方面。
周晓梅[7](2016)在《解郁消痤汤治疗肝郁血热型女性迟发性痤疮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女性迟发性痤疮属于中医“肺风粉刺”的范畴,指的是年龄大于25岁的女性患者,青春期不发病或病情轻微,直到青春期后才发病,或者病发从青春期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后。其皮损表现与寻常痤疮皮损变现并无明显差别: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常见多毛、脱发、月经周期紊乱、鼻唇沟及鼻翼两侧持续性、油腻性红斑。具有一定的损容性,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各方面的压力较大,精神常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二者相互作用,不利于迟发性痤疮的缓解。西医对痤疮的发病机制虽有一定的认识,但不甚清楚,治疗主要针对已认识的机理环节,临床多采用内分泌疗法、抑制皮脂腺分泌和抗角化药治疗、抗菌抗炎等治疗,因口服西药或者疗效不甚理想,或者副作用较大,或者耐药等,患者及医者双方均急于寻求高疗效低副作用的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经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是针对导师经验方解郁消痤汤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阳性对照方法,通过观察皮损及抑郁状态的改善情况,比较中药解郁消痤汤与中成药丹参酮胶囊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疗效,客观评价解郁消痤汤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案:将符合中西医诊断及其他入选条件的52例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解郁消痤汤口服,由我院颗粒药房统一制成颗粒剂,一剂两袋,每次一袋,分别于早、晚餐后30分钟加入开水200m1冲服;对照组给予中成药丹参酮胶囊口服,每次1g(4粒),每日三次;两组均外用肤痔清软膏,早晚各1次;此外两组均给予心理疏导及行为干预。疗程为4周,分别在初诊、治疗两周、治疗四周观察并记录,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皮损及抑郁状态的改善情况,并且记录在用药期间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研究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8%,解郁消痤汤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丹参酮胶囊;中药治疗组皮损评分较中成药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药物对痤疮皮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而中药治疗组对其改善效果更显着;两组组间SDS评分比较,治疗2周和治疗4周,治疗组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药治疗组对于改善患者抑郁状态较中成药对照组效果更优。在临床观察中患者均未出现相关不适症状。结论:①解郁消痤汤与丹参酮胶囊对于肝郁血热型女性迟发性痤疮面部皮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解郁消痤汤起效时间和作用程度较丹参酮胶囊更早、更显着。②解郁消痤汤与丹参酮胶囊对于肝郁血热型女性迟发性痤疮抑郁状态的改善有差异,解郁消痤汤对于改善患者抑郁状态较丹参酮胶囊效果更优,且解郁消痤汤对于改善患者抑郁情况起效时间早。③解郁消痤汤是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其需要作进一步的大量本研究。
方厚青[8](2016)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外周血IL-2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脾胃湿热型的痤疮患者,从多个方面观察此方剂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清IL-2的影响。方法:将61例痤疮患者使用SPSS22.0软件随机分成2组,其中A组即为治疗组共41例,采用口服茵陈蒿汤加减方进行治疗;B组即为对照组共20例,采用口服丹参酮胶囊的方法进行治疗;疗程共8周,每4周进行1次疗效观察,总共观察2次。治疗组患者抽取治疗前后两次的血清样本。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患者皮损严重程度即GAGS评分和证候评分的变化,并且对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中医证侯疗效以及不同分级之间的临床疗效,证侯疗效等方面进行对比,并对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2水平进行对比,并记录下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疗程结束后4周的复发率情况。最后应用SPSS22.0软件对得到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GAGS积分进行对比P值为0.601,中医证侯积分进行对比P值为0.951,P值均大于0.05,无显着性差异。(2)两个疗程结束后,两组GAGS积分进行对比P值为0.000,中医证侯积分进行对比P值为0.001,P值均小于0.01,两者有显着性差异。(3)两个疗程结束后,两组疾病有效率:治疗组为95.88%,对照组为70.00%。(4)两个疗程结束后,两组中医证侯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对照组为90.00%。(5)治疗组病例治疗前后外周血清IL-2水平进行对比P值为0.001,P值小于0.01,有显着性差异。结论:茵陈蒿汤加减方对于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较好,并能降低患者外周血IL-2的水平。
赵志慧,邱家学,刘永军[9](2016)在《异维A酸治疗寻常痤疮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异维A酸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与安全性,以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异维A酸对比维胺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其他药物(对照组)治疗寻常痤疮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项RCT,合计3 5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异维A酸组患者有效率显着高于维胺酯组[RR=1.56,95%CI(1.27,1.91),P<0.001]、大环内酯类组[RR=1.44,95%CI(1.31,1.58),P<0.001]和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组[RR=3.05,95%CI(2.29,4.07),P<0.001];皮损积分改善显着优于对照组[MD=0.33,95%CI(0.04,0.6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异维A酸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口唇干燥、唇炎、皮肤干燥、鼻黏膜干燥、皮肤瘙痒等,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异维A酸在治疗寻常痤疮方面的疗效优于维胺酯、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等,且安全性较好。
王双丹,杨万芳,刘晓玲,朱华,王欣欣,周建伟[10](2015)在《火针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痤疮又称"粉刺"、"青春痘",是青春期男女常见的一种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严重影响了青春期少年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关于火针治疗痤疮的临床文献报道不断增加,但是缺乏系统的整理与总结。就已有临床文献报道进行研究,针对火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今后的学者们提供参阅。
二、0.025%迪维霜治疗痤疮142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0.025%迪维霜治疗痤疮142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火针治疗扁平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系统评价 |
1 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 |
1.4 文献筛选 |
1.5 数据提取与管理 |
1.6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
1.7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检索结果及文献筛选流程 |
2.2 纳入研究特征描述 |
2.3 偏倚风险评估 |
2.4 干预措施的效果 |
讨论 |
1 中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2 对火针的认识 |
3 治疗效果 |
4 安全性 |
5 方法学质量 |
6 对临床的意义 |
7 对研究的意义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火针疗法治疗扁平疣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中国大学生中重度痤疮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创新性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寻常性痤疮5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入选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药物 |
1.4 方法与疗程 |
1.5 临床观察指标 |
1.6 疗效判定标准 |
2 结果 |
2.1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 |
2.2 疗效分析 |
2.3 不良反应 |
2.4 安全性分析 |
3 讨论 |
(4)火针联合痘疮散面膜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资料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病情分级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2.6 剔除及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例数估计 |
3.2 随机分组方法 |
3.3 盲法 |
3.4 治疗方法 |
3.5 注意事项 |
3.6 随访 |
3.7 疗效评价 |
3.8 安全性评价 |
3.9 统计学方法 |
3.10 技术路线 |
4 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2 基线分析 |
4.3 疗效分析 |
4.4 随访复发情况评价 |
4.5 不良反应评价 |
5 讨论 |
5.1 痤疮流行病学研究 |
5.2 痤疮病因及机理研究 |
5.3 选题目的 |
5.4 立题依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痤疮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1 概念 |
2 西医治疗进展 |
2.1 内治 |
2.2 外治 |
2.3 物理治疗 |
3 中医治疗进展 |
3.1 内治 |
3.2 外治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疗效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与兔耳模型病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 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
1 从古籍认识痤疮的特征 |
2 痤疮的火针疗法研究现状分析 |
参考文献 |
二 痤疮的西医研究现状 |
1 流行病学研究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临床表现 |
4 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火针疗法治疗痤疮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前言 |
一、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 |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4 结局指标 |
5 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 |
6 统计分析 |
二、结果 |
1 文献检索结果 |
2 文献质量评价 |
3 Meta分析结果 |
三、讨论 |
1 火针治疗痤疮的疗效分析 |
2 皮损评分的分析 |
3 安全性分析 |
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
前言 |
一、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病例选择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治疗方案 |
5 观察方法 |
6 疗效评价 |
7 安全性评价 |
8 统计方法 |
二、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疗效评价 |
3 各访视点(含随访期)评分比较 |
4 患者满意程度评价 |
5 安全性评价 |
6 治疗及随访期间病例皮损照片 |
三、讨论 |
1 痤疮的中医学认识 |
2 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与优势 |
3 火针的原理探讨 |
4 对照组方案分析 |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 小结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火针对实验性痤疮兔皮肤病理的影响研究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1 基线可比性分析 |
2 治疗后兔耳组织形态观察 |
3 治疗后兔耳病理组织观察 |
三、讨论 |
1 痤疮模型的建立 |
2 中医学对火针疗法的认识 |
3 火针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 |
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1 痤疮分级标准 |
附件2 痤疮Leeds评分标准 |
附件3 中医证候积分表 |
附件4 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表(Qol-Acne) |
附件5 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 |
附件6 兔耳肉眼评分标准与病理评分标准 |
附件7 动物实验流程图 |
附录 |
(6)饮食不节与寻常痤疮治疗的相关性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综述一:中医对痤疮的研究进展 |
1. 痤疮的病因病机研究 |
2. 痤疮的中医治疗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西医对痤疮的研究进展 |
1. 病因研究 |
2. 西医治法研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饮食不节、食疗、从脾胃论治痤疮的文献研究 |
1. 饮食不节 |
1.1 饮食有节概念 |
1.2 饮食不节概念 |
1.3 饮食不节与痤疮理论研究 |
1.4 饮食不节与痤疮的临床研究 |
1.5 讨论 |
2. 忌口 |
3. 饮食疗法 |
3.1 食疗历史 |
3.2 食疗的概念 |
3.3 药食同源 |
3.4 痤疮的食疗 |
3.5 食疗局限性 |
4. 痤疮的用药规律及与脾胃相关性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2 药物的频次统计分析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解郁消痤汤治疗肝郁血热型女性迟发性痤疮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略缩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迟发性痤疮的认识 |
1 中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痤疮的中医治疗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迟发性痤疮的西医认识 |
1 流行病学 |
2 致病因素 |
3 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1 病例分组 |
2 治疗方法 |
3 指标观察 |
4 疗效判定 |
5 统计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 疗效对比 |
第四节 讨论分析 |
1 迟发性痤疮基础知识 |
2 方药分析 |
3 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外周血IL-2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项目的选择 |
4 临床疗效的判定标准 |
5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两组GAGS积分变化的分析 |
2 两组不同分级间GAGS积分变化的分析 |
3 两组中医证侯积分变化的分析 |
4 两组不同分级间中医证侯积分变化的分析 |
5 两组疾病疗效变化的分析 |
6 两组不同分级间疾病疗效变化的分析 |
7 两组中医证侯疗效变化的分析 |
8 两组不同分级之间中医证侯疗效变化的分析 |
9 A组治疗前后血清IL-2 水平变化的分析 |
10 治疗结束4周后两组复发率的比较 |
11 两组病例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国传统医学对痤疮的认识及其治疗现状 |
2 现代西方医学对痤疮的认识及其治疗现状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 |
4 证型选择的依据 |
5 血清白介素-2 选择的依据 |
6 加减方的组方分析 |
7 外用药物选择的依据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综述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临床最新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异维A酸治疗寻常痤疮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研究类型 |
1.1.2研究对象 |
1.1.3干预措施 |
1.1.4结局指标 |
1.1.5排除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3 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纳入研究基本信息 |
2.2 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
2.3 Meta分析结果 |
2.3.1有效率 |
2.3.2皮损积分 |
2.3.3安全性分析 |
2.4 发表偏倚分析 |
3 讨论 |
(10)火针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单一火针疗法 |
2 火针配合药物疗法 |
2.1 火针配合中药疗法。 |
3 火针配合其他传统疗法 |
3.1 针罐并用。 |
3.3 火针配合穴位埋线。 |
4 述评与展望 |
四、0.025%迪维霜治疗痤疮142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火针治疗扁平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D]. 徐凡.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中国大学生中重度痤疮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D]. 朱力.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4)
- [3]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寻常性痤疮50例疗效观察[J]. 隗希花. 中医临床研究, 2018(30)
- [4]火针联合痘疮散面膜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 丁润刚.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01)
- [5]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疗效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与兔耳模型病理研究[D]. 曲韵.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 [6]饮食不节与寻常痤疮治疗的相关性文献研究[D]. 皮佩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7]解郁消痤汤治疗肝郁血热型女性迟发性痤疮的疗效观察[D]. 周晓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外周血IL-2的影响[D]. 方厚青.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03)
- [9]异维A酸治疗寻常痤疮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 赵志慧,邱家学,刘永军. 中国药房, 2016(06)
- [10]火针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J]. 王双丹,杨万芳,刘晓玲,朱华,王欣欣,周建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