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素质教育成为综合实践课的主旋律

让素质教育成为综合实践课的主旋律

赵德咏江苏省泗洪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22390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国家规定的一门有计划、有组织地面向全体学生,以综合实践学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注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自主选择的、探究和直接体验整个过程为主要习得方式,以促进学生情感、行为、认知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以重过程为主、终端结果为辅为评价方式的课程。

在综合实践课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是设置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综合实践课的本质在于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开放式的综合应用实践活动中,通过切身的身心体验,从而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问题解决式、主题研究式学习活动,并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及周边社区的课程资源,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调查、归纳及发表和讨论等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以及养成积极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态度,使各门学科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等相互联系和深化,在实践中得到综合运用。我上了这样一节综合实践课:“我的家务劳动,”在课堂上根据学生提出的需要,交给他们如何打扫家庭卫生、如何整理自己的内务以及帮助爸爸妈妈做一样可口的菜,然后让他们回家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亲自实践,孩子们在汇报总结时都很兴奋,那是因为不论做得怎么样,首先得到了家长的肯定与表扬,认为孩子懂事了,知道帮爸爸妈妈分担家务了;其次是尝到了劳动的甜头,培养了学生爱劳动的意识,拉近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巧,这样的综合实践课才是真正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了平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综合实践课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且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综合实践课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展开创造空间和时间的机会。古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说明人的知识既有传授的,又有必须通过亲身体验、感悟而得到的。过去,我们的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完全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综合实践课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促使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完善人格,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只有实际亲历了认知的道路,才能获得知识。学生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倾入自己的热情、困惑、烦恼、欣喜等个人情感,用大量的附着知觉等隐性知识系统作支撑。在不确定的、复杂的情境中亲自动手,亲自探究,在过程中获得体验发现的喜悦,而不是传统教学学习中直奔主题的简单结论的记忆。表面看知识是简单的、清晰的、可言传的,但传统教育失去了活力和生机,不利于学生素质的生成与培养,而综合实践课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旁观者的地位,亲自动手实践,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素质教育和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综合实践课的设置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这个角度说综合实践课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具体的实施形式。

所以我们的综合实践课不能只追求形式,不能当成学科课的延续,更不能当成自由式的课外活动,它应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素质教育要贯穿在综合实践课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标签:;  ;  ;  

让素质教育成为综合实践课的主旋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