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沙发床论文和设计-徐芳正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沙发床,涉及家具,旨在解决现有的沙发床占用空间大,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沙发座,所述沙发座的座板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放置有折叠后契合的折叠床,折叠后的所述折叠床上放置有沙发坐垫。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沙发床,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且占用空间较少。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折叠沙发床,包括沙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发座(1)的座板开设有容纳槽(11),所述容纳槽(11)内放置有折叠后契合的折叠床(2),折叠后的所述折叠床(2)上放置有沙发坐垫(3)。

设计方案

1.一种折叠沙发床,包括沙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发座(1)的座板开设有容纳槽(11),所述容纳槽(11)内放置有折叠后契合的折叠床(2),折叠后的所述折叠床(2)上放置有沙发坐垫(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展开的所述折叠床(2)靠近沙发座(1)一端,于对称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呈平行四边形的铰接结构(4),所述铰接结构(4)一端纵向铰接容纳槽(11)的侧壁,另一端纵向铰接于折叠床(2)的侧面,所述容纳槽(11)背离沙发座(1)的靠背一侧于壁面上开设供展开的折叠床(2)伸出的前通口,展开后的所述折叠床(2)伸出沙发座(1)的前侧,且下部纵向铰接有多个支撑脚(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21)向下延伸,且下端设置有具有弹性的抵触块(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块(22)上开设有气腔(221),所述气腔(221)朝下的一侧呈开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21)上连接有横向连杆(5),所述横向连杆(5)包括相契合的螺纹杆(51)和螺纹套管(52),所述支撑脚(21)上纵向铰接有铰接连块(53),所述螺纹杆(5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铰接连块(53),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52),所述螺纹套管(52)远离螺纹杆(5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相邻支撑脚(21)上的铰接连块(5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脚(21)分为多对,且每一对的两个支撑脚(21)呈左右对称的设置于折叠床(2)两侧,同一对的两个所述支撑脚(21)下端相向延伸且成型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对称两个支撑脚(21)相向延伸的下部上套设有弹性套(6),所述弹性套(6)的端视图呈C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床(2)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收纳腔体(7),所述收纳腔体(7)位于展开的折叠床(2)远离沙发座(1)一端,且其端部开口,所述收纳腔体(7)内设置有契合的加强杆(8),所述加强杆(8)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卡口(81),多个所述卡口(81)沿加强杆(8)长度方向排列,所述加强杆(8)抵触多个支撑脚(21),且所述支撑脚(21)卡接于加强杆(8)上的卡口(8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折叠沙发床。

背景技术

沙发是很多家庭都会购置的一种家具,其主要放置在客厅供用户休息用。由于很多时候用户很多时候不仅会坐在沙发上,还会睡在沙发上休息,所以普通的沙发相对难以满足使用要求,为此市面上出现了多种沙发床。

由于客厅空间有限,且沙发作为床使用的次数相对较少,所以固定式的沙发床相对并不适用。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沙发床,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且占用空间较少。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折叠沙发床,包括沙发座,所述沙发座的座板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放置有折叠后契合的折叠床,折叠后的所述折叠床上放置有沙发坐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般情况时,用户可以坐在沙发坐垫上休息;当需要床休息时,用户只需要将沙发坐垫取下,然后将折叠床从容纳槽中取出并展开即可;同时使用完后,对折叠床折叠,再放回容纳槽中并将沙发坐垫放在上面即可;根据以上内容,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且占用空间较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展开的所述折叠床靠近沙发座一端,于对称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呈平行四边形的铰接结构,所述铰接结构一端纵向铰接容纳槽的侧壁,另一端纵向铰接于折叠床的侧面,所述容纳槽背离沙发座的靠背一侧于壁面上开设供展开的折叠床伸出的前通口,展开后的所述折叠床伸出沙发座的前侧,且下部纵向铰接有多个支撑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叠床通过铰接结构和沙发座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用户可以躺在折叠床上,靠在沙发床上休息,从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脚向下延伸,且下端设置有具有弹性的抵触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支撑脚落在地面上时磨损地砖等,从而加强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触块上开设有气腔,所述气腔朝下的一侧呈开口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触块落在地面上时,其受力将气腔内的空气逐渐挤出,使得抵触块吸附在地砖上,从而支撑脚的支撑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脚上连接有横向连杆,所述横向连杆包括相契合的螺纹杆和螺纹套管,所述支撑脚上纵向铰接有铰接连块,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铰接连块,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远离螺纹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相邻支撑脚上的铰接连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支撑脚通过横向连杆连接固定在一起,从而支撑脚的支撑效果更好;由于横向连杆包括螺纹柱和螺纹套管,所以其安装拆卸相对方便,且因为两者均连接在同一铰接连块上,所以其不会对支撑脚的原有折叠能力造成过多干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支撑脚分为多对,且每一对的两个支撑脚呈左右对称的设置于折叠床两侧,同一对的两个所述支撑脚下端相向延伸且成型为一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右对称的支撑脚连接成整体,从而多个支撑脚相对更加不易移动,其支撑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对称两个支撑脚相向延伸的下部上套设有弹性套,所述弹性套的端视图呈C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小支撑脚横向延伸的下部落在地面上时对地砖造成的磨损,从而加强使用效果;同时因为其端视图呈C状,所以用户对其安装拆卸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叠床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收纳腔体,所述收纳腔体位于展开的折叠床远离沙发座一端,且其端部开口,所述收纳腔体内设置有契合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卡口,多个所述卡口沿加强杆长度方向排列,所述加强杆抵触多个支撑脚,且所述支撑脚卡接于加强杆上的卡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在展开折叠床后,可以从收纳腔体内抽出加强杆,然后利用加强杆上的卡口同时卡住多个不同的支撑脚,以防止支撑脚随意移动而干扰其支撑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沙发座,沙发座的座板位置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放置有折叠床,折叠床上放置有沙发坐垫;一般情况时,用户可以坐在沙发坐垫上休息;当需要床休息时,用户只需要将沙发坐垫取下,然后将折叠床从容纳槽中取出并展开即可;同时使用完后,对折叠床折叠,再放回容纳槽中并将沙发坐垫放在上面即可;根据以上内容,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且占用空间较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主要展示折叠床未展开时的整体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主要用以展示容纳槽的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三,主要用以展示折叠床的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一,主要用以展示折叠床连接于沙发座的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二,主要用以展示铰接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三,主要用以展示抵触块的结构;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一,主要用以展示加强杆和支撑脚的连接结构;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二,主要用以展示卡口的结构。

图中:1、沙发座;11、容纳槽;12、前通口;2、折叠床;21、支撑脚;22、抵触块;221、气腔;3、沙发坐垫;4、铰接结构;41、铰接杆;42、连接杆;5、横向连杆;51、螺纹杆;52、螺纹套管;53、铰接连块;6、弹性套;7、收纳腔体;8、加强杆;81、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折叠沙发床,参照图1、图2和图3,包括沙发座1,沙发座1呈有两侧扶手和靠背的椅子状。在沙发座1的座板位置开设容纳槽11,容纳槽11呈上开口结构。在容纳槽11内放置有折叠后体积契合容纳槽11的折叠床2,在折叠后且放置在容纳槽11内的折叠床2上放置有沙发坐垫3。

一般情况下时,用户将本实用新型作为椅子,坐在沙发坐垫3上。当需要床休息时,用户先将沙发坐垫3拿开,接着将折叠床2从容纳槽11内取出,并展开即可,从而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并相对减少占用空间。

实施例二

折叠沙发床,参照图4和图5,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折叠床2一端于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呈平行四边形的铰接结构4,并通过铰接结构4铰接于容纳槽11的侧壁,从而将折叠床2和沙发座1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加强使用效果。

铰接结构4包括两根平行的铰接杆41,两个铰接杆41一端纵向铰接于容纳槽11(标示于图2)的内壁,另一端纵向铰接于折叠床2的侧面。在两个铰接杆41之间连接有连接杆42,连接杆42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两个铰接杆41,且位于铰接杆背离折叠床2的一侧。连接杆42的两根,分别铰接铰接杆41的两端。

使用时,用户先斜向上拉动折叠床2,使其向上脱离容纳槽11,并朝向沙发座1前侧移动,直到伸到沙发座1外。

因为受到铰接结构4的限制,或者受铰接杆41竖直后的长度限制,在容纳槽11背离沙发座1的靠背一侧开设有供折叠床2伸出的前通口12(标示于图2);拉出的折叠床2置于前通口12内,且落在前通口12的下边沿上。

折叠床2包括可翻折叠置的床身,如图4和图5所示,其床身为可向上翻折的折叠结构。展开的折叠床2伸出沙发座1,且朝向远离沙发座1一侧延伸。在折叠床2伸出沙发座1的一段设置有多个支撑脚21。

多个支撑脚21分为两组,呈左右对称的设置在床身两侧。支撑脚21一端纵向铰接于床身的侧面,另一端为自由端。使用时,用户转动支撑脚21将其展开,使其抵触于地面即可用作支撑固定。

参照图4和图6,支撑脚21的自由端于端部套设固定有抵触块22,抵触块22采用橡胶制成具有弹性。加装抵触块22主要是为了阻止支撑脚21和地面直接接触造成磨损。支撑脚21一般为金属材质,其外壁涂覆有防锈涂层,若直接接触地面,则随着使用防锈层很快就会脱落,一方面造成外观不佳,另一方面容易被腐蚀;同时支撑脚21直接接触地砖等对其造成磨损,影响整体使用效果,抵触块22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且其拆卸更换方便。

抵触块22内开设有气腔221,气腔221朝下一侧呈开口结构,即呈吸盘结构。当抵触块22抵触于平滑的地砖时,其挤压气腔221排出内部的空气,然后吸附在地砖上,从而加强支撑脚21的支撑效果。

参照图5,为进一步加强支撑脚21的支撑效果,同侧的相邻支撑脚21之间设置有横向连杆5,横向连杆5包括螺纹杆51以及与之适配的螺纹套管52。在同侧支撑脚21的侧面纵向铰接有铰接连块53,螺纹杆51一端转动连接于铰接连块53,另一端套设且螺纹连接于螺纹套管52,螺纹套管52的另一端转动于同侧的相邻的铰接连块53上。

根据以上内容,在利用支撑脚21做支撑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同侧的相邻支撑脚21连接在一起。当支撑脚21同侧为两个时,则只需将两者的下部设置朝向相互背离侧倾斜,则此时其配合横向连杆5可以有效对折叠床2做支撑。

实施例三

折叠沙发床,参照图7,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多个支撑脚21成对设置,且分别铰接于折叠床2的两侧,同一对的两个支撑脚21下端相向延伸并成型为一体,从而在展开支撑脚21作支撑时,支撑效果更为稳定。

在两个支撑脚21成型为一体的下部套设固定有弹性套6,弹性套6采用橡胶制成,其主要为了防止支撑脚21磨损地砖等。弹性套6的端视图呈C状,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其拆装。

参照图7,在折叠床2上,于床身两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收纳腔体7,收纳腔体7位于展开的折叠床2远离沙发座1的一端,且其背离沙发座1的一端呈开口结构;收纳腔体7不干扰折叠床2的折叠。

在收纳腔体7内设置加强杆8,加强杆8朝外的端部固定有拉绳,拉绳置于收纳腔体7外,以便用户拿取。在加强杆8上开设有多个卡口81,多个卡口81沿加强杆8的长度方向排列。

在支撑脚21展开后,用户从收纳腔体7内去除加强杆8,将其放置支撑脚21横置的下部上,并将各个支撑脚21横置的下部分别卡入卡口81内,此时多对支撑脚21连接成整体,难以随意移动,支撑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折叠沙发床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6325.7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694631U

授权时间:20191129

主分类号:A47C17/22

专利分类号:A47C17/22;A47C19/12

范畴分类:15C;

申请人:恩龙实业(嘉兴)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恩龙实业(嘉兴)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工业区

发明人:徐芳正

第一发明人:徐芳正

当前权利人:恩龙实业(嘉兴)有限公司

代理人:戚小琴

代理机构:1150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折叠沙发床论文和设计-徐芳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