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神经干细胞在缺血性脑病针灸研究中的新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云[1](2021)在《电针调控miR-210-3p经AKT/mTOR信号通路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电针对MCAO大鼠血管新生的调控作用,以miR-210-3p及AKT/mTOR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3个时相(3 d、7 d、14 d)下电针对于miR-210-3p、AKT/mTOR通路因子相互作用的调控作用,以期进一步阐述电针调控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的可能机制,为揭示miRNAs作为潜在作用途径的脑缺血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将160只清洁级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取假手术组36只,余124只大鼠建立MCAO模型,将符合评分标准的10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抑制剂组(简称抑制剂组)分别36只,上述4组大鼠,再分为3 d、7 d、14 d三个时相组,每组12只。电针组选“百会”、“大椎”两穴,用0.30*25 mm毫针针刺,电针参数:疏密波,频率为5~100 Hz,电流1~2 m A,强度以引起穴位周围组织轻微颤抖为度,治疗时长为20 min。首次治疗于术后4 h开始,每日1次,分别连续治疗3 d、7 d、14 d。抑制剂组予以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腹腔注射,浓度为0.1 mg/ml,每次0.3 mg/kg,每日1次,再进行电针治疗(方法同电针组)。随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 NSS)评估四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运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插线后5 min、3 d、7 d、14 d局部脑血流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mTOR/p-mTOR蛋白表达;RT-q PCR检测miR-210-3p、Ephrin A3、AKT、mTOR m RNA表达;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测定CD31+表达,Weidner法计数缺血侧皮质区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1.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假手术组在术后四个时间段(4 h、3 d、7 d、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为0分;模型组与电针组比较,电针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模型组,干预7 d、14 d时较为显着(P<0.01);模型组与抑制剂组相比,干预3 d、7 d、14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14 d后,电针组与抑制剂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着降低(P<0.01)。2.局部脑血流量(rCBF)假手术组大鼠的局部脑血流量在四个时间段下(5 min、3 d、7 d、14 d)约稳定在130 Pu左右,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术后四个时间段血流量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组和抑制剂组在干预5 min、3 d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14 d时,电针组与抑制剂组局部脑血流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7 d时具有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电针组与抑制剂组比较,干预7 d、14 d时脑血流量均增高,7 d时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14 d时局部脑血流量持续增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脑组织病理学观察(HE染色)假手术组大鼠在3个时间段缺血侧皮质区脑组织结构完整,神经元排布有序,存在极少量空泡,细胞核清晰完整。模型组大鼠缺血侧皮质区脑组织可见大量空泡,间质水肿明显,神经元细胞排列不紧密,结构疏松呈网状,数量明显减少,大量神经元细胞凝聚。术后14 d,脑组织损伤程度较3 d、7 d进一步减轻。不同时间段下电针及抑制剂组大鼠缺血侧皮质区脑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4.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mTOR/p-mTOR蛋白表达假手术组各个时间段,大鼠缺血侧皮质区有少量的AKT、p-AKT、mTOR、p-mTOR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p-AKT的表达在各个时间段持续增加(P<0.05),在14 d达到高峰;AKT、mTOR的表达在3 d达到高峰(P<0.01);p-mTOR的表达在7 d达到高峰(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3 d、7 d、14 d中AKT/p-AKT/mTOR/p-mTOR表达显着增高(P<0.01),AKT和p-AKT的表达在14d达到高峰,mTOR和p-mTOR的表达在各个时间明显增加(P<0.01),在7 d达到高峰;抑制剂组中各个时间Akt/p-AKT/mTOR/p-mTOR的表达降低(P<0.05)。5.RT-q PCR检测miR-210-3p/Ephrin A3及AKT/mTORm RNA表达假手术组大鼠缺血侧皮质区miR-210-3p/Ephrin A3/AKT/mTOR mRNA呈少量表达。模型组miR-210-3p/Ephrin A3/AKT/mTOR mRNA相对表达量在3 d、7 d、14d较假手术组均显着增高,且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3 d、7 d、14 d后,电针组miR-210-3p 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均显着升高,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Ephrin A3 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抑制剂组与电针组不同时间比较,miR-210-3p 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1),Ephrin A3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抑制剂组大鼠干预7 d、14 d后AKT/mTOR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电针组与抑制剂组比较,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着增高(P<0.01)。6.微血管密度(MVD)测定假手术组三个时间段下仅见少量CD31+阳性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皮质区脑组织中的CD31+阳性细胞数量表达均显着增高(P<0.05或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CD31+阳性细胞数量表达显着增多(P<0.01),在14 d时CD31+阳性细胞数量表达达到高峰;抑制剂组与假手术组比较,3 d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14 d电针组与抑制剂组CD31+阳性细胞数量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促进MCAO大鼠神经功能的重建、改善大脑局部脑血流量,改善MCAO大鼠缺血侧皮质区脑组织病理变化。2.电针可调节MCAO大鼠缺血侧皮质区脑组织miR-210-3p及其靶向信使Ephrin A3的表达;上调AKT、p-AKT、mTOR、p-mTOR、CD31+相对表达,提示miR-210-3p可能特异性调节AKT/mTOR信号通路,在脑缺血恢复中促进血管新生,这可能是电针促进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的相关机制之一。
高蕙兰(Treesukol Waranan)[2](2021)在《基于少突胶质细胞参与髓鞘再生作用探讨眼针疗法对CI/RI大鼠脑保护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古文献研究,探讨肾虚血瘀、肾脑失济与缺血性中风的关联性及眼针治疗优势;通过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旷场试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HE)、Nissl染色、5-溴-2’-脱氧尿苷(Uridine,5-bromo-2’-deoxy,Brd U)标记神经元等指标,观察眼针干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神经保护作用;通过检测脑组织中A2B5、O4、CNPase、MBP、Olig2、MAG等蛋白的表达水平,阐述眼针干预对少突胶质细胞成熟及活化的影响;通过检测脑组织中Wnt、Dvl、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探讨眼针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发挥促进少突胶质细胞成熟并活化,加速髓鞘再生的作用机制,从而进一步探讨眼针通过补肾活血疗法发挥“肾脑相济”作用,为中医眼针特色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材料与方法:1.阅读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神志病数据库,对相关古籍条文进行分析,总结古代医家对眼针、五轮八廓学说、中风的认识,探讨眼针疗法以“五轮八廓”学说为理论基础融合“肾脑相济”理论治疗肾虚血瘀型中风的可行性。2.本研究选取60只成年SPF级SD大鼠,雄雌各半作为研究对象,将60只大鼠按体重标记为1-60号,然后将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即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48只)。对模型组48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复制CI/RI模型,采用神经功能学评分联合TTC(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染色及HE染色对模型鼠进行评价,将模型评价成功的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即模型对照组;抑制剂组;眼针组。干预措施:眼针组大鼠于脑缺血再灌注2h、再灌注12h、再灌注24小时分别进行眼针治疗,针刺取穴:肾区、上焦区、肝区和下焦区;抑制剂组取材前24小时,给予Wnt-C59口服给药,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养,通过行为学检测(神经行为学评分、旷场实验)、形态学检测(HE染色、Nissl染色、Brd U标记)、少突胶质细胞活化相关蛋白(A2B5、O4、CNPase、MBP、Olig2、MAG)检测及Wn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Wnt、Dvl、GSK-3β、β-catenin)蛋白进行检测,旨在观察眼针对CI/RI大鼠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从少突胶质细胞参与髓鞘再生作用探讨针疗法对CI/RI大鼠脑保护作用机制。结果:1.文献分析:通过对古文献梳理,认为肾虚血瘀、肾脑失济为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机,彭氏眼针对本病的治疗方面发挥其优势与作用。2.改良线栓法成功复刻CI/RI大鼠模型:神经功能学评分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着升高(P<0.01)。脑组织TTC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大鼠右侧脑组织局部可见白色缺血缺氧区。脑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右侧海马中神经细胞结构完整,而模型组大鼠右侧脑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3.眼针疗法改善CI/RI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后2h,模型对照组、抑制剂组及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着升高(P<0.01);经过眼针治疗后,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1)。旷场实验结果显示,眼针干预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抑制剂组及眼针组大鼠中间格停留时间及运动距离均显着减小(P<0.01)。眼针干预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抑制剂组及眼针组大鼠中间格停留时间及运动距离均显着减小(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眼针组大鼠中间格停留时间及运动距离均显着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经眼针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抑制剂组大鼠脑组织损伤程度明显提高,眼针组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减少、各种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4.眼针疗法促进CI/RI模型大鼠神经元再生:Nissl染色检测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中神经元结构完整,阳性细胞较多,神经元尼氏小体清晰,排列整齐;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神经元排列稀疏,部分尼氏小体模糊;眼针组大鼠脑组织中神经细胞病变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轻,神经细胞数目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1),尼氏小体染色较清晰,形态接近正常。Brd U标记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抑制剂组、眼针组大鼠脑组织中Brd U阳性细胞数显着减少(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抑制剂组大鼠脑组织中Brd U阳性细胞数显着减少(P<0.01),眼针组Brd U阳性细胞数显着增多(P<0.01)。5.眼针疗法活化少突胶质细胞相关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A2B5、O4、CNPase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抑制剂组、眼针组大鼠脑组织中少突胶质细胞活化相关蛋白A2B5、O4、CNPase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抑制剂组大鼠脑组织中少突胶质细胞活化相关蛋白A2B5、O4、CNPase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1),眼针组A2B5、O4、CNPase表达水平显着上调(P<0.01)。MBP、Olig2、MAG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抑制剂组、眼针组大鼠脑组织中少突胶质细胞活化相关蛋白MBP、Olig2、MAG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抑制剂组大鼠脑组织中少突胶质细胞活化相关蛋白MBP、Olig2、MAG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1),眼针组MBP、Olig2、MAG表达水平显着上调(P<0.01)。6.眼针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CI/RI大鼠神经元再生: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法检测Wnt通路关键蛋白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眼针组和抑制剂组大鼠脑组织中Wnt、Dvl、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1),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眼针组大鼠脑组织中Wnt、Dvl、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1),抑制剂组大鼠脑组织中Wnt、Dvl、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1),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结论:1本研究对古文献梳理,发掘肾虚血瘀、肾脑失济为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机,彭氏眼针对本病的治疗方面发挥其优势。2通过观察眼针干预CI/RI大鼠的效应,证实眼针疗法能够促进CI/RI后脑组织的修复,恢复神经功能,改善缺血性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3眼针通过促进CI/RI大鼠尼氏小体和少突胶质细胞及其相关蛋白表达,加速髓鞘形成,促进神经元再生。4眼针通过活化Wnt信号通路,促进少突胶质细胞成熟及活化,促进神经髓鞘再生,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系梦琪[3](2020)在《电针对脑缺血大鼠SVZ区Nestin和PCNA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1)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大鼠行为学,脑组织形态以及缺血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的巢蛋白(Nest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影响。(2)观察电针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血脂,行为学,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索电针对模型大鼠SVZ和缺血半暗带的Nestin、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一: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1组、电针2组。电针1组电针双侧“丰隆”(2/100 Hz,1-3 mA),每天1次,连续治疗7天;第8天,电针1、2组和模型组用50%FeCl3滤纸贴敷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20分钟造成脑血栓模型,术后电针1、2组电针“丰隆”、“百会”,每天1次,连续7天。术后24小时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进行行为学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缺血半暗带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1、7天缺血侧SVZ区Nestin和PCNA的表达。实验二:41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饲料喂养组(high fat diet,HFD),HFD大鼠用高脂饲料喂养42天造成高脂血症模型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1组、电针2组。电针1组电针双侧“丰隆”(2/100 Hz,1-3 mA),每天1次,连续7天。第50天,电针1、2组和模型组用50%FeCl3滤纸贴敷MCA 20分钟造成脑缺血,术后电针1、2组电针“丰隆”、“百会”,每天1次,连续14天。用NDS评定行为学变化,生物化学法检测血脂四项,HE染色观察缺血半暗带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缺血侧SVZ、缺血半暗带Nestin和PCNA的表达。结果:实验一:(1)行为学:术后24小时,模型组动物出现饮食减少,体重减轻,右侧前肢屈曲,原地转圈的症状。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2组NDS明显降低(P<0.05),神经缺损症状减轻。(2)脑组织形态:脑缺血后1天,模型组神经元排列散乱,细胞核固缩,细胞周围间隙扩大,部分血管红细胞渗出。电针治疗后,缺血半暗带空泡变性减少,组织形态趋于正常。(3)免疫组化结果:假手术组SVZ区Nestin阳性表达较少。与假手术比较,术后1、7天模型组SVZ区Nestin面密度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2组侧脑室背外侧角Nestin表达均增高,从术后1天(电针1组P<0.01,电针2组P<0.05)持续至术后7天(P<0.01),两个电针组侧脑室外侧壁Nestin表达在术后1天升高(P<0.01),术后7天升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术后1天,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组侧脑室背外侧角PCNA面密度升高(P<0.01)。电针1、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趋势上电针1组高于电针2组。实验二:(1)行为学:脑缺血后24小时,模型组大鼠出现体重减轻,右侧前肢屈曲,向右侧转圈等症状,NDS评分较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2组ND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电针1组比电针2组神经缺损症状减轻更为明显。(2)血脂:脑缺血后1、7、14天模型组TC、LDL升高(P<0.05),HDL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术后14天电针1组TC、LDL降低(P<0.05),HDL升高(P<0.01);电针2 组 LDL 降低(P<0.01),HDL 升高(P<0.05)。(3)脑组织形态:假手术组皮层和纹状体神经元均匀分布、结构完整,与正常组形态基本一致。模型组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大量坏死,细胞核固缩,可见大量空泡样结构,血管中有红细胞渗出,组织形态整体上呈脑缺血改变。电针治疗后,正常神经元明显增多,细胞形态接近正常。(4)Nestin免疫组化结果:在侧脑室背外侧角,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Nestin面密度在术后1、7天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术后1、7、14天电针1组(P<0.01)和电针2组(P<0.05)Nestin面密度均增加。电针1组Nestin面密度高于电针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侧脑室外侧壁,模型组Nestin表达在术后1、7天(P<0.01)和14天(P<0.05)均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组Nestin面密度在术后1、7天增高(P<0.05),电针2组仅在术后7天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1组Nestin阳性表达较电针2组更为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缺血半暗带,模型组Nestin表达在术后1、7、14天均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组Nestin面密度在术后1、7天增高(P<0.05),电针2组在术后14天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1组Nestin阳性表达较电针2组更为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PCNA免疫组化结果:在侧脑室背外侧角,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缺血侧侧脑室背外侧角PCNA面密度在术后1天(P<0.01),7天(P<0.05)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组PCNA面密度在术后1、7、14天均增高(P<0.01),电针2组仅在术后7天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侧脑室外侧壁,模型组PCNA表达在术后1、7天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组PCNA面密度在术后1天(P<0.05),术后7、14天(P<0.01)均增高,电针2组仅在术后14天增高(P<0.01)。在缺血半暗带,模型组PCNA表达在术后1、7、14天均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术后1、7、14天,电针1组(P<0.01)和电针2组(P<0.05)PCNA面密度均增高。电针1组PCNA阳性表达比电针2组更为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丰隆”、“百会”可以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减轻缺血性脑损伤,促进SVZ区Nestin和PCNA的表达,达到脑损伤后神经修复的目的;在脑缺血前就进行电针干预效果更理想。(2)电针“丰隆”、“百会”可以调节血脂代谢,改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缺血半暗带的组织形态,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高血脂阶段电针“丰隆”,脑缺血后电针“丰隆”、“百会”效果更佳。(3)电针可能通过促进SVZ区神经干细胞在高脂血症-脑缺血损伤中的增殖来改善大脑的修复和再生。
周子懿[4](2020)在《基于真实世界的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药干预现状的登记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缺血性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中医药在防治缺血性中风方面积累了两千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有效的中医临床论治理论,建立了个体化诊疗特色的辨证论治体系,在缺血性中风等重大疾病的诊治环节中体现出明显的治疗优势。但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流行病学大数据仍然匮乏,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优势,有必要基于真实医疗环境开展中医缺血性中风登记研究。“基于中医药疗效评价的华南地区脑血管病多中心、前瞻性登记研究”(Southern China Registry Study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CRETS-CODE-TCM)是在华南地区实施的首个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此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总结人口学资料特点、流行病学特点,登记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住院期间中医药疗法使用情况,并计划通过对患者进行至少3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的疾病转归等终点事件,以期进一步分析影响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本论文是对SECRET-CODE-TCM研究自2018年5月15日至2019年1月8日之间前瞻性连续性纳入病例的描述性分析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性总结。目的:在岭南地区实施具有中医特色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注册登记研究;探索该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挖掘中医药参与缺血性中风的现状,探讨中医药治疗与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中医西医诊断标准的岭南地区2313例缺血性中风(发病14天内)患者进行登记研究。完善量表、问卷调查,其中量表主要有一般情况问卷(主要包括个人史、家族史等),住院情况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入院日期、入院情况、干预措施、中医诊断及中风病阴阳类证证候要素,神经功能评估量表,院内结局及相关评估量表等),出院情况问卷(主要包括出院日期、出院情况、最终诊断、病因亚型、神经功能相关量表如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量表,常规随访表(主要包括患者的服用药物情况及发生不良事件及终点事件的情况),按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以及终点事件报告表(包括事件的具体内容,发生的时间、地点、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及医院相关资料)。患者出院后3个月随访期的终点事件(症状性脑卒中、心脑血管复合事件和全因死亡)、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估mRS)及生活质量(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并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中医药干预与出院后3个月的预后关系,明确中医药早期干预是否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重要因素。结果:1.描述性分析:(1)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共筛选登记2351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其中17例患者在签嘱知情同意后自愿退出,并有21例未标注是否进入登记研究的患者,最终纳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31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层主要集中在50岁-80岁之间,约占入组患者的76.79%;50岁以下的青中年中风患者比例为8.43%,80岁以上患者占14.79%。(2)缺血性中风最常见的五个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史、中风史;(3)岭南地区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14天内)主要以为阴类证为主,2107例患者中阴证类的患者为1223例(58.04%),阳证类患者为884例(41.96%),此结果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所承担国家“十五攻关”关于缺血性中风证候规律的研究结果相吻合。(4)岭南地区缺血中风患者坚持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者不足50%,只有59.78%的高血压病患者能在发病前坚持降压药治疗,305例患者有血脂异常病史,仅有145例(47.5%)患者发病前正在使用他汀类降脂药或非他汀类药物调整血脂;66.29%糖尿病病史患者在发病前能坚持控制血糖治疗。不难看出,我国岭南地区卒中一级及二级预防现状并不十分理想。积极防治卒中危险因素势在必行。(5)院前救治及住院期间干预方案:只有4.31%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1.53%患者进行了血管内治疗,应积极加大卒中救治普及宣传力度,提高院前救治率。(6)在有效登记的2313例患者住院数据中,1865例(80.63%)患者使用阿司匹林,130例(56.25%)患者用波立维抗血小板聚集;1853例(80.11%)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作为调脂稳斑药,中药汤剂及注射剂为首选中医干预手段,分别为1268例(54.82%)及 1371 例(59.27%)。(7)以广东省为主要代表的岭南地区的中医院与西医院在中药使用情况、针灸康复情况有所差异,中医院中药使用率普遍高于西医院。二级中医院、三级中医院中药使用者分别为597例(42.98%),590例(44.47%)和202例(14.54%)。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的患者为1220例,占所有2313例入组患者的52.75%,三级西医院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的患者为622例(50.98%),而二级中医院和三级中医院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的患者仅为112例(9.18%)和486例(39.83%)。此外,珠三角地区中药使用、针灸康复者分别有691例(49.75%)和797例(65.32%),明显高于粤西266例(19.15%)和86 例(7.05%),粤东的 24 例(1.73%)和 29 例(2.83%),粤北地区的 408 例(29.37%)和308例(25.25%),提示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医药治疗情况有一定的影响。(8)脑梗死TOAST分型及颅内动脉狭窄分布情况: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是岭南地区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岭南地区卒中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以中度以上多见,血管闭塞多见于大脑中MI、M2段,大脑前与大脑后动脉,梗死灶基本与上述血管狭窄部位吻合,表明岭南地区卒中患者常表现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2.前瞻性登记研究:(1)出院后3个月的随访研究中共有效采集了 2112例患者的数据,其中卒中后3个月随访期间共发生全因死亡26例(1.23%),缺血性脑卒中复发58例(2.7%),脑出血18例(0.85%),因卒中导致中级以上残障有368例(17.42%)。(2)住院期间不同干预方式与出院后3个月残障情况的关系: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中成药、针灸治疗、抗聚、调控血压均与出院后三个月残障程度无关,脑保护治疗可能对卒中后3个月伤残情况有保护作用(P=0.031);虽然中成药干预与3个月后的残障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但其趋势更偏向于有保护作用。(3)住院期间不同干预方式与出院后3个月全因死亡率的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住院期间脑保护治疗可能对卒中后3个月全因死亡有保护作用(P<0.05);虽然中成药干预针灸治疗并不能降低与3个月后的全因死亡率(P>0.05)。(4)住院期间不同干预方式与出院后3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住院期间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可能与降低卒中后3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风险有关(P<0.05)。虽然中成药干预、针灸治疗与降低卒中后3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关系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趋向于一定保护作用。结论:1.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人群主要是在50岁-80岁的成年人,50岁以下的青中年卒中患者比例为8.43%,需重视青中年人卒中的一级、二级预防。2.缺血性中风最常见的五个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史、中风史。3.岭南地区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14天内)的中医证候类型以阴类证为主,这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所承担国家科技“十五”攻关项目研究结果相吻合。4.以广东省为主要代表的岭南地区中医院与西医院在中药使用情况、针灸康复情况方面有差异,中医院中药的使用率普遍高于西医院。珠三角地区中药使用情况、针灸康复的比例明显高于粤西、粤东、和粤北地区,提示地域的经济发展对中医药使用情况有一定的影响。5.岭南地区缺血性中风(发病14天内)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经过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救治的方法,超过一半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能达到独立自主生活,约1/3的患者只需轻度依赖;为进一步推广中西医结合防治缺血性中风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虽然住院期间中医药治疗对改善卒中后3个月伤残率及卒中再发风险虽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其有降低致残率及卒中复发的趋势,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向娇娇[5](2018)在《麋香酮对MCAO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性,是欧美国家第二大死亡原因,在中国,卒中是人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约占全部卒中的80%。目前卒中的研究聚焦于如何高效的修复AIS后神经损伤。以前人们往往觉得大脑中的神经元是不具备再生能力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发现为神经修复带来新希望。开窍醒神中药麝香广泛用于缺血中风治疗,但其促进神经再生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运用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采用分子生物学、干细胞等技术,观察“开窍醒神“法对于内源性NSC增殖分化的影响,分析“开窍醒神”法干预内源性NSC增殖分化的分子机制,揭示中医“开窍醒神”法实质,丰富中医治疗中风病的理论。方法:1.实验动物SPF级雌性SD大鼠90只,体重250-300 g,按随机数字表分为6组,高、中、低浓度组各24只,再分为1、3、7、14d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各6只。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麝香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mg/kg、2mg/kg、4mg/kg灌胃,按10ml/kg体重的体积灌胃给药,每日灌胃1次。2.麝香酮对MCAO大鼠侧脑室下区GFAP、Neu-N蛋白表达的影响复制大鼠 MCAO模型,高(16.8μL/100g)中(8.2μL/100g)低(4.2μμL/100 g)剂量麝香酮混悬液连续灌胃1d、3d、7d、14d后处死,分离侧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脑组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蛋白表达,用Image Lab显影成像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分析各组大鼠蛋白表达的差异。3.麝香酮对MCAO大鼠侧脑室下区GFAP、Neu-N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复制大鼠 MCAO模型,高(16.8μ L/100g)中(8.2μL/100g)低(4.2μL/100 g)剂量麝香酮混悬液连续灌胃1d、3d、7d、14d后处死,分离侧脑室下区脑组织,多聚甲醛固定、包埋及切片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各组大鼠神经元标志物Neu-n、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 阳性细胞计数的表达差异。结果:1.麝香酮对MCAO大鼠侧脑室下区GFAP、Neu-N蛋白表达的影响蛋白印迹结果提示,在MCAO大鼠SVZ区发现有GFAP、Neu-N蛋白的增殖,与模型组比较,中高浓度组GFAP、Neu-N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不同浓度的麝香酮作用于MCAO大鼠,GFAP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的递增而呈递减趋势,Neu-N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的递增而呈递增趋势。在MCAO大鼠侧脑室发现有GFAP、Neu-N蛋白的沉积;麝香酮呈浓度依赖性下调MCAO大鼠侧脑室GFAP蛋白表达;麝香酮呈浓度依赖性上调MCAO大鼠侧脑室Neu-N蛋白的表达。2.麝香酮对MCAO大鼠侧脑室下区GFAP、Neu-N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星形胶质细胞计数依次为:高浓度麝香酮组(33.67±5.86)个/视野、中浓度麝香酮组(39.67±5.13)个/视野、低浓度麝香酮组(55.33±2.31)个/视野、模型组(50.67 ±2.08)个/视野、假手术组(56.33 ±9.0)个/视野、空白对照组(58.33± 1.53)个/视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低浓度麝香酮组大鼠星型胶质细胞激活计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中高浓度麝香酮组大鼠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数显着减少,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元细胞计数依次为:高浓度麝香酮组(110.67±37.2)个/视野、中浓度麝香酮组(91.33±36.95)个/视野、低浓度麝香酮组(69.33±20.79)个/视野、模型组(54.33±13.15)个/视野、假手术组(24.33±8.62)个/视野、空白对照组(12.33±9.29)个/视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低浓度麝香酮组大鼠神经元细胞激活计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高浓度麝香酮组大鼠的星形胶质细胞计数显着增多,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自发地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可以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缺血区皮质和纹状体迁移,从而分化为神经元(Neu-N标记的阳性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GFAP标记的阳性细胞),但数目较少。2、经麝香酮灌胃治疗后,内源性NSCs增殖明显,并分化为神经元,而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数量较模型对照组少。3、麝香酮能促进MCAO大鼠ENSCs的增殖,并且使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增加,减少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高浓度麝香酮具有更强的促进NSC增殖分化的能力。
黄生辉,巩婷,李妍怡[6](2018)在《中医药与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文中认为单味中药、中医复方和针灸等中医疗法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脑缺血后单味中药、中医复方和针灸中药促进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作用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对notch和wnt信号通路调控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机制研究进行总结,为中医药在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参考。
王文娟[7](2018)在《乌司他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神经行为和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尽早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时治疗,是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方式,因此,开发新的治疗办法十分必要。本研究拟在亚低温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分析乌司他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新思路。方法将患儿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于亚低温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5-10万U/kg,连用7天。分别于入院后第1、3、5、7天分别抽取桡动脉血,检测NSE水平以及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含量;于入院第1、2、3、4周测定患儿NBNA评分;于入院后第1、2、3、4周进行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组患儿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时间;对比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感染、硬肿症、肝肾功能异常、血小板计数减少、电解质紊乱、血糖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所有患儿均随访至1周岁,记录患儿的智能发育情况,同时记录其癫痫、语言障碍、运动障碍、智力落后、严重脑瘫等后遗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第2周、3周和4周NBNA评分实验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意识恢复时间、反射恢复时间和肌张力恢复时间等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均显着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5、7天,实验组NSE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血清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含量下降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3、4周实验组患儿的CT值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精神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主要后遗症,实验组后遗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是两组患儿后遗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乌司他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显着改善NBNA评分,降低神经功能恢复时间;(2)乌司他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显着降低NSE和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3)乌司他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影像学检查结果改善显着;(4)乌司他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随访结果显示,该方法治疗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具有一定的价值,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赵蓉[8](2013)在《针刺对宫内窘迫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中Cyt-C和bFGF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针刺“靳三针”头穴对宫内窘迫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脑组织缺血灶中细胞色素C(Cyt-C)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研究早期针刺“靳三针”头穴对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是否与线粒体介导的神经干细胞的凋亡通路有关,并进一步探索其起效通路以及观察针刺介入的时间对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诱导的神经干细胞修复受损神经元的机制,为临床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提供客观科学依据。方法:用结扎孕鼠双侧子宫动脉,完全阻断血供5min娩出胎鼠,制成宫内缺血缺氧脑损伤模型,分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1组、针刺2组。取代乳鼠自然分娩的幼鼠为自然分娩组;行剖宫产而不作缺氧处理的幼鼠为假手术组;行延迟剖宫产的幼鼠为模型组;延迟剖宫产后第14天开始行针刺操作的幼鼠为针刺1组;延迟剖宫产后第21天开始行针刺操作的幼鼠为针刺2组。设幼鼠接受针刺后21d、28d、35d、42d、49d为观察点,每个针刺组按观察点的不同分为3个亚组。作为对照,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为5个亚组,分别在幼鼠出生后21d、28d、35d、42d、49d处死。处死后大鼠取脑组织及血浆,检测脑组织缺血灶中细胞色素C(Cyt-C)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阳性细胞光密度值。结果:1、针刺对脑组织Cyt-C表达的影响:21天时,针刺1组同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天、35天时,针刺1组同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2组Cyt-C的表达在42天龄时高于模型组(P<O.01),35天、49天龄时和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对两组大鼠针刺7天时,针刺1组高于针刺2组(P<O.05),针刺14天、21天时,针刺1组与针刺2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2、针刺对脑组织bFGF表达的影响::针刺1组bFGF的表达在21-35天龄时和模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针刺2组35-49天年龄段bFGF的表达呈上升趋势,均高于模型组、正常组和假手术组,42、49天时与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14天(42d组)后高于模型组(P<O.05),针刺21天(49d组)后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O.01)。针刺1组与针刺2组在分别针刺7、14、21天后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刺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可能不是通过Cyt-C这一途径实现的,是否跟其他途径有关,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另一方面,针刺可延长bFGF的产生时限,提高bFGF的产量,促进宫内窘迫脑损伤实验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而28天则是介入针刺以提高bFGF产量的最佳时间,虽然起效较慢,但效果较显着。
李星儿[9](2012)在《针刺对宫内窘迫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新生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严重危害新生儿的健康,是导致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癫痫(epilepsy)等儿童脑病的直接因素。对此类疾病的治疗至今仍为世界性医学难题。如何有效改善HIE所致的病理状况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十几年来,针灸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之一的脑瘫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针灸在脑瘫领域展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发现患儿接受针灸治疗的年龄越小,疗效越显着,因此萌生了在新生儿期即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患儿进行针灸治疗的想法。但由于HIE的危险性和严重性、现代医学目前在我国医学系统尤其是新生儿急救领域的主导地位、中医针灸对该病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尚属空白、中医“科学性”受现代医学质疑、针灸作为有创治疗在新生儿领域的安全性等多种原因,决定了目前中医针灸难以进入该领域一展所长。因此,先在动物实验上验证中医针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深入探索和揭示针灸治疗HIE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推动针灸治疗进入新生儿HIE领域的进程。靳三针疗法是已故广州中医药大学治疗弱智儿童的首席教授靳瑞教授所创立的学术体系,被誉为“岭南针灸新流派”。靳瑞教授及其带领的靳三针团队,以“靳三针头穴”为主治疗小儿脑病二十余年,疗效肯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将“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和儿童自闭症临床规范化研究”两项成果作为临床适宜疗法向全国推广。目前对“靳三针疗法”治疗小儿脑病的临床观察研究很多,但缺乏对其作用机理的实验基础研究。本论文目的有二:一方面,以“靳三针头穴”为切入点,旨在探索针刺对HIBD新生大鼠的作用机制是否与减少新生神经细胞凋亡有关,并进一步寻求其起效通路,为针灸治疗HIE寻找可靠的实验依据;另一方面,以针刺介入时间为切入点,比较HIBD发生后不同时间开始针刺对新生神经细胞凋亡相关指标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方法文献研究本部分回顾了现代医学对新生儿HIE的认识和治疗进展、古代中医对新生儿HIE认识和现代中医治疗进展、神经干细胞凋亡基因的研究进展等三大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新生儿HIE的中西医治疗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实验研究本部分共包括六个实验项目。实验一采用延迟5min剖宫产术模拟宫内窘迫制造HIBD新生大鼠模型,设立正常组(自然分娩的新生大鼠)和假手术组(正常剖宫产术分娩的新生大鼠)作为对照组。根据新生大鼠出生时神经行为学表现、脑组织HE染色鉴定造模成功。将实验一中获得的各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1组和针刺2组,每组再根据处死观察的时间分为21d、28d、35d、42d、49d亚组,每组雌雄各半,饲养到第14天时,用苦味酸标记后,进入后续实验。实验二观察各组新生大鼠14~49天的体重变化,研究针刺对HIBD新生大鼠体重的影响。实验三~六研究针刺对HIBD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缺血灶中的新生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其中:实验三采用Tunel法检测大脑皮质中凋亡的神经细胞数量;实验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脑皮质中促凋亡基因Caspase-3蛋白的表达;实验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脑皮质中BrdU.Nestin蛋白的表达,来反映大脑皮质中新生神经干细胞的数量和细胞增殖状况;实验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脑皮质中抗凋亡基因14-3-3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研究1、建立模型1)新生大鼠死亡率:出生21天时各组死亡率为正常组5.13%(4/78),假手术组6.82%(3/44),模型组14.66%(28/191),卡方检验p=0.049。2)新生大鼠出生时表现:正常组甫出生即全身呈现较深的粉红色,在雌鼠的舔舐下可扭动身体、挥舞四肢、发出叫声,并可迅速吃乳。假手术组和造模组甫从子宫中取出时,均全身青紫或苍白,四肢伸展,没有呼吸,心跳过速,对触觉刺激无反应。3)新生大鼠出生第2天翻正反射:最短翻正时间假手术组<正常组<模型组,其中模型组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次翻正中的成功次数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其中模型组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新生大鼠出生第14天悬吊试验: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完成试验的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完成试验的时间均短于正常组(P<0.01)和假手术组(P<0.01)。5)新生大鼠出生第14天斜坡试验: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完成试验的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完成试验的时间长于正常组(P<0.01),而和假手术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正常组参加斜坡试验的新生大鼠27只,成功25只(92.6%),不成功2只(7.4%);假手术组参加斜坡试验的新生大鼠15只,成功13只(86.7%),不成功2只(13.3%);造模组参加斜坡试验的新生大鼠84只,成功55只(65.5%),不成功29只(34.5%)。卡方检验P<0.01,可以认为斜坡试验成功与否的结果与组别有关。6)脑组织HE染色:正常组大脑皮质的神经元分布由表及里可见分子层、外颗粒层、外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内锥体细胞层、多形细胞层,神经元的6层结构完整。神经元圆形或锥形,细胞质内见嗜碱性均匀分布的尼氏体,细胞核位于胞体中央,核膜明显。在一片正常细胞中间或出现个别固缩细胞。假手术组大脑皮质神经元的6层结构基本完整,局灶区域可见3层(外锥体细胞层)锥体细胞胞浆红染,胞核浓缩深染,结构消失。模型组大脑皮质的3层和5层(外锥体细胞层和内锥体细胞层)锥体细胞数量减少,细胞体积缩小,变成三角形,胞浆呈均匀的嗜伊红染色,胞核浓缩深染,结构消失。部分海马椎体细胞层细胞亦见上述变化。2、针刺对体重的影响:新生大鼠14-49天体重:35天龄前,模型组、针刺1组、针刺2组和正常组或假手术组的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天龄后,各组的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针刺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针刺1组凋亡细胞个数21-35天龄时和模型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2组凋亡细胞个数35-49天龄时均少于模型组(P<0.01)。35天龄时,针刺2组凋亡细胞个数少于针刺1组(P<0.05)。4、针刺对Caspase-3的影响:针刺1组Caspase-3的表达21天龄时和模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天龄时低于模型组(P<0.01),35天龄时高于模型组(P<0.01)。针刺2组Caspase-3的表达35天龄时高于模型组(P<0.01),42和49天龄时和模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天龄时,针刺1组和针刺2组Caspase-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针刺对BrdU的影响:针刺1组BrdU的表达21-35天龄时和模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2组BrdU的表达35-42天龄时和模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天龄时低于模型组(P<0.01)。35天龄时,针刺1组和针刺2组BrdU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针刺对Nestin的影响:针刺1组Nestin的表达21和35天龄时和模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天龄时高于模型组(P<0.01)。针刺2组Nestin的表达35-42天龄时和模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9天龄时高于模型组(P<0.01)。35天龄时,针刺2组Nestin的表达低于针刺1组(P<0.01)。7、针刺对14-3-3的影响:针刺1组14-3-3的表达21天龄时高于模型组(P<0.01),28天和35天龄时,表达急剧降低,和模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2组14-3-3的表达35天龄时低于模型组和正常组(P<0.01),42天和49天龄时,表达略有上升,而模型组和正常组在此阶段的大脑皮质中已经没有表达。35天龄时,针刺2组14-3-3的表达低于针刺1组(P<0.01)。结论文献研究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复杂,中西医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的治疗仍以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为主,高压氧、亚低温、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干细胞移植等多种方法仍以动物实验研究为主,未大规模应用于临床。2、古代中医对该病的理论认识和临床经验相当丰富,古人已经发展出一套处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类似症状的辨证论治方案。迄今为止,尚未有学者对古代中医治疗该病的方法进行过系统总结,也未与现代中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成功对接。这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广大中医研究者去挖掘和应用。3、现代中医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领域以数种单一中药提取物制剂为主,临床应用也未体现中医的辨证论证精神。针灸推拿对该病的治疗集中于其神经后遗症——脑性瘫痪上,真正在新生儿期介入治疗的临床报道非常少。实验研究1、延迟5min剖宫产术在短期内可以制备大量长期存活的HIBD新生大鼠,高度模拟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病机制,且操作简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造模方法。该方法可造成相对温和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出生后21-49天存在神经细胞“延迟凋亡”现象,是研究中枢神经细胞凋亡的理想模型。2、获得正常新生大鼠神经系统发育和细胞凋亡的生理规律:(1)正常新生大鼠21-42天龄时大脑皮质的神经干细胞持续存在,42-49天年龄段突然下降,表明42-49天年龄段,新生大鼠神经系统发育接近成熟。(2)正常新生大鼠42天龄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出现凋亡高峰,随后逐渐下降。42天以前,大脑皮质中可能存在某些抑制Caspase-3促凋亡作用的因素,抑制神经细胞过度凋亡,14-3-3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42天以后,14-3-3表达消失,大量神经细胞进入凋亡程序,但Caspase-3可能与此无关。3、获得模型组新生大鼠细胞凋亡相关的病理规律:(1)该模型42天后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开始大量凋亡,新生神经干细胞减少,同时伴随异常的细胞增殖,这些增殖的细胞很可能不是正常成熟的神经元,而是修复损伤的其他神经细胞。(2)42-49天年龄段,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出现“延迟凋亡”的现象,与Caspase-3的表达存在因果关系。4、获得针刺对观察指标的作用规律:(1)针刺具有抑制HIBD新生大鼠大脑皮质中的细胞凋亡和BrdU的表达、提高大脑皮质中Nestin和14-3-3表达水平的作用。其中,针刺2组的上述作用均优于针刺1组。(2)针刺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可能与针刺提高14-3-3的表达水平有关,并通过抑制凋亡,间接抑制了BrdU的表达,另一方面,针刺具有促进Nestin在大脑皮质中表达的作用,能提高损伤区的新生神经干细胞水平,从而修复受损组织。(3)针刺对Caspase-3的抑制作用不明显,针刺抑制HIBD新生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很可能不是通过Caspase-3途径来实现的。5、针刺介入时间研究对临床应用的启示:(1)决定针刺介入时间的关键,不一定在于越早越好。最佳的针刺介入时机,应取决于受针刺影响的靶蛋白,以及该蛋白在HIBD模型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表达发生转折的年龄段。(2)针刺影响靶蛋白表达的维持时间偏短,提示机体对针刺具有耐受性。因此找准关键时间点介入针刺治疗,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在治疗过程中,定时更换穴位进行刺激,可能有利于减少机体对该穴位的耐受性,提高针刺治疗敏感度。
张晓艳[10](2011)在《头针治疗急性脑缺血病的临床研究与对神经干细胞的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头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缺血半球海马区BrdU阳性细胞、PSA-NCAM、NeuN的影响,从而研究头针对脑缺血大鼠内源性NSCs增殖、迁移、分化的影响,并结合临床上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的观察,共同探讨头针治疗缺血性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1.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和头针组各30只。模型组和头针组采用线栓法制作成大脑中动脉闭阻(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各组大鼠又按照缺血时间(7d、14d、28d)分为3个亚组,每个时相点10只。头针组动物于栓塞再灌注成功后即行头针治疗,取大鼠一侧(交叉取)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选用25号1寸“瑞琪尔”(NATURAL)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以15°快速刺入,进针深度约0.5寸,进针后接韩氏治疗仪,疏密波,频率2Hz/100Hz,强度2mA,每次20min,每天1次,直至处死前。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作任何治疗。各组大鼠于处死前一天腹腔注5-溴脱氧尿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液。对各亚组大鼠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免疫荧光法计数各组大鼠海马区(dentate gyrus,DG)BrdU阳性细胞、BrdU/PSA-NCAM、BrdU/NeuN阳性双标细胞。2.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收集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80例,随机分组为头针治疗组和醒脑开窍组,各组均40例,前者行头针治疗,后者行醒脑开窍法治疗,2组均每日1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1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1.造模后,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头针组在各时相上的NSS比较均有显着性意义(P<0.01)。2.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头针组大鼠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BrdU阳性细胞也有显着变化(P<0.01)。3.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头针组大鼠BrdU/PSA-NCAM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BrdU/PSA-NCAM阳性细胞也有显着变化(P<0.01)。4.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头针组大鼠BrdU/NeuN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BrdU/NeuN阳性细胞也有显着变化(P<0.01)。5.经治疗后,头针组与模型组在各时相上的NSS比较,28d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6.在临床上,头针治疗与醒脑开窍法治疗均有显着疗效,两组结果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大鼠经MCAO后神经功能缺损有显着变化,经头针治疗后的大鼠神经功能也能得到明显改善。2.大鼠脑缺血后BrdU阳性细胞、PSA-NCAM、NeuN均有显着改变,提示脑缺血可能促进NSCs的增殖、迁移和分化。3.头针治疗能增强对NSCs的调控作用,提示这种作用可能成为头针治疗脑缺血病的机制,从而实现修复神经功能的目的。4.头针临床上治疗缺血性中风疾病有明显疗效,值得推广。
二、论神经干细胞在缺血性脑病针灸研究中的新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神经干细胞在缺血性脑病针灸研究中的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电针调控miR-210-3p经AKT/mTOR信号通路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1.3 主要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局灶性MCAO模型制备 |
1.2.2 模型成功标准 |
1.2.3 模型剔除标准 |
1.2.4 动物分组 |
1.2.5 干预方法 |
1.2.6 实验观察指标与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评分 |
2.2 各组大鼠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 |
2.3 脑组织病理学观察(HE染色) |
2.4 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mTOR/p-mTOR蛋白表达 |
2.5 RT-qPCR检测miR-210-3p/Ephrin A3及AKT/mTORmRNA表达 |
2.5.1 miR-210-3p的表达 |
2.5.2 Ephrin A3 的表达 |
2.5.3 AKT mRNA的表达 |
2.5.4 mTORmRNA的表达 |
2.6 微血管密度(MVD)测定 |
2.7 miR-210-3p与 MVD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实验模型建立方法及动物选择 |
3.2 中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
3.2.1 中风的病因病机 |
3.2.2 针刺治则治法与选穴 |
3.3 血管新生与缺血性脑卒中 |
3.3.1 神经血管单元与缺血性脑卒中 |
3.3.2 AKT/mTOR信号通路与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新生 |
3.3.3 microRNA与血管新生 |
3.3.4 血管新生的标志物 |
3.4 电针刺激对血管新生干预作用的分析 |
3.4.1 对实验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3.4.2 血管新生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中的意义 |
3.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电针对 MCAO 大鼠脑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基于少突胶质细胞参与髓鞘再生作用探讨眼针疗法对CI/RI大鼠脑保护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眼针疗法以“五轮八廓”学说为理论基础融合“肾脑相济”理论治疗肾虚血瘀型中风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眼针疗法对 CI/RI 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二 眼针疗法对CI/RI模型大鼠神经元再生及少突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三 基于Wnt信号通路探讨眼针促进CI/RI大鼠神经元再生的机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少突胶质细胞功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电针对脑缺血大鼠SVZ区Nestin和PCNA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与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
1 正常脑组织NSCs的表达 |
2 脑缺血后NSCs的表达 |
3 针灸对脑缺血后NSCs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灸治疗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脑缺血的认识 |
2 针灸治疗脑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
3 针灸治疗脑缺血的机制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一 电针对脑缺血大鼠Nestin和PCNA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模型制备 |
2.3 穴位选择 |
2.4 电针操作方法 |
2.5 取材 |
2.6 指标检测及方法 |
2.7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行为学结果 |
3.2 HE染色结果 |
3.3 Nesti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3.4 PCN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4 讨论 |
4.1 脑缺血模型 |
4.2 选穴依据 |
4.3 观察部位选择 |
4.4 指标选择的意义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实验二 电针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Nestin和PCNA表达影响的探索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和分组 |
2.2 模型制备 |
2.3 穴位选择 |
2.4 电针操作方法 |
2.5 取材 |
2.6 指标检测及方法 |
2.7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行为学结果 |
3.2 血脂结果 |
3.3 HE结果 |
3.4 Nestin免疫组化结果 |
3.5 PCNA免疫组化结果 |
4 讨论 |
4.1 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 |
4.2 穴位选择依据 |
4.3 结果分析 |
综合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基于真实世界的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药干预现状的登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
1.1.1 中风病的病名认识 |
1.1.2 中风病的病位认识 |
1.1.3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
1.1.4 辨证论治 |
1.2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脑梗死)的认识 |
1.2.1 脑梗死流行病学研究 |
1.2.2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
1.2.3 脑梗死的病理生理基础 |
1.2.4 脑梗死的发生机制 |
1.2.5 脑梗死的病理分期 |
1.2.6 脑梗死的临床分型 |
1.2.7 脑梗死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1.3 真实世界研究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
1.3.1 真实世界研究的定义 |
1.3.2 真实世界研究的优势 |
1.3.3 真实世界研究之登记研究 |
1.3.4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概况 |
1.3.5 卒中登记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案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总体设计 |
2.1.3 样本量 |
2.1.4 研究对象 |
2.1.5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2.1.6 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
2.1.7 诊断标准 |
2.1.8 治疗方案 |
2.1.9 登记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观察指标 |
2.1.10 结局指标(终点事件判定标准) |
2.1.11 研究管理和质量控制 |
2.1.12 数据管理 |
2.1.13 伦理考虑 |
2.1.14 统计学分析 |
2.2 研究结果 |
2.2.1 病例一般资料 |
2.2.2 病例终点事件分析 |
2.2.3 住院期间不同干预方式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本研究统计结果的解读 |
2.3.2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传统RCT研究设计的区别 |
2.3.3 创新点 |
2.3.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2.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5)麋香酮对MCAO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缺血性卒中的西医研究现状 |
一、缺血性卒中神经损伤的发病机制 |
二、干细胞与神经再生基础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第二节 缺血性卒中的中医研究现状 |
一、开窍醒神法在中风病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
二、开窍醒神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概况 |
第三节 麝香酮的中医作用与现代药理研究 |
一、中医作用 |
二、现代药理作用 |
第四节 大鼠缺血性卒中动物模型 |
一、常用的脑缺血动物模型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麝香酮对SD大鼠侧脑室GFAP、Neu-N蛋白表达的影响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试剂与仪器 |
三、实验方法 |
四、统计学方法 |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
六、讨论 |
第二节 麝香酮对SD大鼠侧脑室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增生的影响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试剂与仪器 |
三、实验方法 |
四、统计学方法 |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
六、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6)中医药与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中药对脑缺血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
2.1 在体研究 |
2.2 体外研究 |
3 中药复方及针灸对脑缺血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
3.1 中药复方体外研究 |
3.2 中药复方在体研究 |
3.3 针灸研究 |
4 中药通过Notch通路和/或Wnt信号通路影响脑缺血海马神经干细胞 |
4.1 中药通过Notch信号通路影响神经干细胞 |
4.2 中药通过Wnt信号通路影响神经干细胞 |
5 问题与展望 |
(7)乌司他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针刺对宫内窘迫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中Cyt-C和bFGF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西医对宫内HIBD的研究进展 |
1.1 宫内HIBD形成机制 |
1.2 治疗 |
2 古代中医对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研究进展 |
2.1 病因病机 |
3 现代针灸治疗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
3.1 针刺治疗HIE的机理研究 |
4 靳三针治疗HIE的特色 |
4.1 常用穴位及针刺方法 |
4.2 针刺手法和疗程 |
4.3 靳三针之治神特色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准备 |
1.1 实验动物 |
1.2 动物实验室 |
1.3 动物饲养 |
1.4 主要试剂 |
1.5 主要实验器材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造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相同时点不同组Cyt-C的比较 |
3.2 相同组不同时点Cyt-C的比较 |
3.3 针刺组相同针刺天数Cyt-C的比较 |
3.4 Cyt-C数据分析 |
3.5 相同时点不同组bFGF的比较 |
3.6 同组不同时点bFGF的比较 |
3.7 针刺组相同针刺天数bFGF的比较 |
3.8 bFGF数据分析 |
第三部分 实验相关分析和讨论 |
1 动物模型的选择 |
2 穴位的选择 |
3 针刺治疗HIE的机理研究 |
3.1 针刺治疗可以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 |
3.2 针刺治疗可以增强神经因子的生物活性 |
3.3 针刺治疗可以抑制钙内流 |
3.4 针刺治疗可以纠正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 |
3.5 抑制细胞凋亡 |
3.6 降低EAA的含量 |
3.7 保护缺血性脑损伤的分子学机制 |
3.8 针刺可以调节脑内NO含量及NOS活性 |
4 细胞色素C(CYT-C)-指标评价 |
5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指标评价 |
结语 |
1、结论 |
1.1 文献研究 |
1.2 实验研究 |
1.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针刺对宫内窘迫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新生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研究 |
1.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1.1.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宫内窘迫 |
1.1.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 |
1.1.3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1.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
1.2.1 古代中医对HIE的认识 |
1.2.2 现代中医对HIE的治疗现状 |
1.2.3 中医在新生儿HIE领域的现状和展望 |
1.3 神经干细胞凋亡基因研究进展 |
1.3.1 神经干细胞 |
1.3.2 细胞凋亡 |
1.3.3 小结 |
第2章 实验研究 |
2.1 实验一 宫内HIBD新生大鼠出生14天内行为学和脑组织HE染色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2 实验二 针刺对HIBD新生大鼠体重的影响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
2.3 实验三 针刺对HIBD新生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 |
2.3.3 讨论 |
2.4 实验四 针刺对HIBD新生大鼠CASPASE-3的影响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结果 |
2.4.3 讨论 |
2.5 实验五 针刺对HIBD新生大鼠新生神经细胞的影响 |
2.5.1 材料与方法 |
2.5.2 结果 |
2.5.3 讨论 |
2.6 实验六 针刺对HIBD新生大鼠14-3-3的影响 |
2.6.1 材料与方法 |
2.6.2 结果 |
2.6.3 讨论 |
第3章 实验间的相关分析与讨论 |
3.1 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
3.1.1 直观认识 |
3.1.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2 针刺1组和针刺2组效果比较 |
3.2.1 两组对各指标的影响比较 |
3.2.2 原因分析 |
3.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3.3.1 新生大鼠14天前标记困难使体重观察不连续 |
3.3.2 BrdU标记的增殖细胞种类不明 |
3.3.3 假手术组设置多余 |
3.3.4 针刺组参数设计的优缺点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HE染色 |
附录二 凋亡细胞 |
附录三 CASPASE-3阳性细胞 |
附录四 BRDU阳性细胞 |
附录五 NESTIN阳性细胞 |
附录六 14-3-3阳性细胞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中英文对照与缩略词表 |
致谢 |
(10)头针治疗急性脑缺血病的临床研究与对神经干细胞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指标检测与观察方法 |
4 统计分析处理 |
5 实验结果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方法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讨论 |
一. 祖国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
二. 现代头针的研究 |
三. 实验检测指标分析 |
四. 临床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文献综述 |
综述文献 |
二、附图 |
三.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论神经干细胞在缺血性脑病针灸研究中的新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电针调控miR-210-3p经AKT/mTOR信号通路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D]. 高云云.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少突胶质细胞参与髓鞘再生作用探讨眼针疗法对CI/RI大鼠脑保护作用机制[D]. 高蕙兰(Treesukol Waranan).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电针对脑缺血大鼠SVZ区Nestin和PCNA表达的影响[D]. 系梦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基于真实世界的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药干预现状的登记研究[D]. 周子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麋香酮对MCAO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机制的研究[D]. 向娇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中医药与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J]. 黄生辉,巩婷,李妍怡.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8(03)
- [7]乌司他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D]. 王文娟. 泰山医学院, 2018(06)
- [8]针刺对宫内窘迫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中Cyt-C和bFGF表达的影响[D]. 赵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9]针刺对宫内窘迫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新生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D]. 李星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10]头针治疗急性脑缺血病的临床研究与对神经干细胞的调控研究[D]. 张晓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