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源区论文_赵恒策

导读:本文包含了江河源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北江,河源,江河,植被,川西,源区,模型。

江河源区论文文献综述

赵恒策[1](2019)在《青海省江河源区草地土壤可蚀性关键因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受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干扰,土壤侵蚀问题愈发严重。青海省江河源区(长江、黄河源区)是生态敏感脆弱区,土壤侵蚀直接影响到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土壤侵蚀中,常用土壤可蚀性来表征土壤因子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本文以青海省江河源区草原和草甸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理化性质分析,系统分析了草原和草甸土壤因子的空间分布以及变异性特征,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等方法筛选并确定草原和草甸土壤可蚀性的关键因子,从而为青海省江河源区不同下垫面土壤可蚀性定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各类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壤孔隙特征类因子中,随海拔的升高,草原和草甸土壤的容重先增加后降低;孔隙度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并分别在海拔4800m和5000m处达到最大值;含水量呈逐渐降低趋势;草原土壤饱和导水率先增加后趋于平缓,草甸土壤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在海拔4600m处达到最小值,并与海拔的拟合优度较高(R~2=0.59)。土壤养分类因子中,随海拔的升高,草原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在海拔4700m处达到最小值,与海拔拟合优度较高(R~2=0.62、0.47、0.47);草甸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粒径类因子中,随海拔的升高,草原土壤砂粒先增加后降低,在海拔4800m处达到极大值,草甸土壤砂粒含量逐渐增加,至海拔5000m以上趋于稳定;草原和草甸粉粒与砂粒呈相反变化趋势;黏粒、胶粒均呈“U”型变化趋势;在多重分形维数中,草原和草甸土壤D(q)随q值的增加呈反“S”型递减函数,表明草原土壤粒径分布更为均匀。土壤团聚体类因子中,WSA、MWD、GMD、分形维数D、破坏率PAD_(>2)、PAD_(>1)和PAD_(>0.25)与海拔的拟合优度较低。整体而言,土壤各类因子受海拔影响程度依次是粒径类因子>养分类因子>孔隙特征类因子>团聚体类因子。(2)土壤各类因子的变异性特征:孔隙特征类因子中,草原和草甸的容重、孔隙度和含水量均属于中度变异性,草原土壤饱和导水率为中度变异性(Cv=55%),草甸土壤饱和导水率为高度变异性(Cv=109%);草原和草甸土壤养分类因子与粒径类因子均属于中度变异性;团聚体类因子中,草原和草甸MWD、GMD PAD_(>2)、PAD_(>1)和PAD_(>0.25)均属于中度变异性,WSA属于弱度变异性(Cv=5%、9%),分形维数D属于弱度变异性(Cv=5%、7%)。可见孔隙特征类因子、养分类因子、粒径类因子和团聚体类因子在变异性中属于中、弱度变异性。(3)通过分析草原和草甸土壤各类因子的变异性,共选出18个土壤可蚀性影响因子,分别是:容重、孔隙度、含水量、饱和导水率、砂粒、粉粒、黏粒、胶粒、单重维数Dv、信息维数D_1、WSA百分含量、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结构体破坏率PAD_(>2)、结构体破坏率PAD_(>1)、结构体破坏率PAD_(>0.25)和有机质含量。在土壤可蚀性影响因子相关分析中,草原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孔隙特征和粒径分布的影响较大,而粒径类因子与团聚体类因子相关性较低;草甸土壤孔隙特征类因子、粒径类因子、团聚体类因子以及有机质之间相互影响,进一步表明土壤可蚀性影响因子之间存在一定共性。(4)由于土壤可蚀性影响因子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以及通径分析,筛选出江河源区草原和草甸土壤可蚀性关键因子。草原土壤可蚀性关键因子为:粉粒、MWD、破坏率PAD_(>2)和破坏率PAD_(>0.25),表明草原土壤可蚀性主要受土壤粒径与团聚体特征两方面的影响,其中粒径分布为主要影响因素,团聚体特征为次要影响因素;草甸土壤可蚀性关键因子为:粉粒、黏粒、GMD、破坏率PAD_(>1)、容重、有机质和饱和导水率,表明草甸土壤可蚀性受粒径孔隙分布、有机质、团聚体特征和渗透性能的影响,其中粒径孔隙分布和有机质为主要影响因素,团聚体特征为次要影响因素,渗透性能为辅助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丁鹏凯,邵怀勇,仙巍,李波,易霞[2](2018)在《基于RUE与NDVI的人类活动对牧区植被变化干扰强度的研究——以川西北江河源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降水利用率(RUE)结合最小二乘法进行趋势分析,分析2000—2014年人类活动对川西北江河源区植被变化的干扰强度。结果表明,2000—2014年研究区植被强度总体好转,2000—2010年研究区植被恢复良好,2010—2014年研究区植被局部显着退化区域明显多于显着恢复区域。2000—2014年研究区内人为因素对植被变化的干扰总体以负向干扰为主,负向干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7.59%,正向干扰面积占21.85%。其中,2000—2005年研究区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变化主要呈中度正向干扰,2005—2010年主要呈轻度正向干扰,而2010—2014年人为负向干扰严重。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内植被变化的负向干扰以轻度负向干扰为主,主要分布于石渠、阿坝、红原、若尔盖四县,而强度人为负向干扰主要位于石渠县;人为正向干扰以中度人为正向干扰为主,主要集中于石渠县北部;甘孜、色达、壤塘叁县无明显人为干扰。(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3期)

韩继冲,郭梦迪,杨青林,邵怀勇,杨显华[3](2018)在《川西北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掌握川西北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变化过程及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利用集成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空间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判模型,对2000-2015年川西北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做出评价,并分析其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川西北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整体呈现出好转的趋势,中度和重度脆弱面积在研究时间尺度内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脆弱性较为严重的区域基本分布在东部的若尔盖县和西部的石渠县;土地利用类型中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耕地对环境脆弱性的恶化具有较大影响。表明近年来川西北江河源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保护政策已取得成效,但仍需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李林峰[4](2018)在《川西北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格局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口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改变着区域生态环境,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在生态环境问题变得不容忽视的大形势下,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现已成为相关机构和学者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长江、黄河水系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川西北江河源区作为研究原型,获取了研究区多年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数据;在总结川西北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表象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用于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RUSLE模型、信息量模型、NPP遥感估算模型等理论实现指标数据的量化,利用DEMATEL-AHP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加权求和法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基于定量评价结果,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剖析,并分析了地表覆被类型和社会经济因子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本研究成果对保障川西北江河源区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为相关部门制定生态保护制度、生态修复措施及生态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从自然环境状况和人为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入手,构建了适合川西北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AHP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构建了川西北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2)从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来看,极度脆弱地区主要分布于石渠县中部及南部高原纯牧业区和高丘狭谷半农半牧沙化区、甘孜县县城及周边河谷农业耕地地带、若尔盖县东北部高原地貌向高山峡谷过度地带、色达县和壤塘县河谷地区以及阿坝县县城及周边农业耕地地区。(3)以质心转移、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动态分析发现,2000年~2015年期间,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质心迁移量为4.82km,空间变异系数多分布于0~0.17之间,表明了在研究时段内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较为稳定,无大规模变化,整体生态功能较为完善;但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局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出现了波动的现象,其中以2005~2010年期间最为明显,整体生态环境脆弱性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高—高”和“低—低”区域在空间上呈正相关分布,且空间相关性较为显着,空间分异程度较低。(4)从不同地表覆被类型中各等级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分布来看,未利用地的潜在脆弱区和轻度脆弱区比例最高,为81.49%;中度脆弱区在各地表覆被类型中均有分布,林地的中度脆弱区所占比例最高,其中有林地、灌木林和其它林地所占比例分别为28.06%、26.28%和23.09%;重度脆弱区和极度脆弱区则具有较强的规律性,集中分布于人类活动较密集的区域。从不同地表覆被类型中各等级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比例来看,居民点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升高部分的比例为52.38%,为所有覆被类型最高值;在农业耕地中有39.83%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草地及林地的生态脆弱性指数升高区域的比例介于26.28%~39.90%之间。(5)人口与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和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可决系数较高,分别为0.4628和0.5045,农业耕作、过度放牧、城镇扩张、林草资源滥用、道路修建、开山采矿等一系列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通过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与人口和农林牧副渔总产值趋势面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态环境脆弱性会呈现持续上升的状态,但随着农林牧副渔总产值的增加,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上升速率将会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魏瑞琪,邵怀勇,李林峰,仙巍,周颖智[5](2018)在《基于MODIS的川西北江河源区草地退化状况时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北江河源区位于四川西北部,其境内的草地有着十分高的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价值。以其作为研究区域,利用2001年-2010年MODIS植被指数数据,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功能,得到10年内江河源区植被覆盖度。同时,使用四川省高寒草甸草地生物量模型在MODIS植被指数的基础上反演了2001年-2010年川西北江河源区草地生物量。综合草地植被覆盖度和草地生物量指标,建立了川西北草地退化状况分级评价体系。结合研究区DEM数据对草地退化状况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草地退化率与海拔高度呈反比关系,海拔越高,退化率越低,反之,退化率越高;(2)草地退化率随着坡度的增大呈缓慢升高状态,在32.28°退化率达到最大,之后退化率开始出现降低趋势;(3)草地在各坡向上的分布面积虽有高有低,但退化率变化不大。(本文来源于《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李波[6](2017)在《川西北江河源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过程评价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北江河源区地处横断山区高山峡谷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生态地位重要但生态环境脆弱的高寒区。本文综合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调查方法获取数据并挖掘信息,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等模型算法,定量探究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过程,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掌握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过程变化规律,为研究区资源环境合理承载力基础之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成果如下。(1)构建了川西北江河源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过程中因子分析法对研究区指标进行初步筛选,并在结构方程模型模型修正过程中逐步完善了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气候因素、地质环境、自然资源、地形地貌、经济、社会6个潜变量包含的高程、NDVI、降水等17个指标因子。(2)构建了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获得研究区自然影响综合因子和人为影响综合因子,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在模型实现过程中运用ARCGIS数据空间化以及迭加分析等模块,运用SPPSS22软件可靠性分析、因子分析等功能,运用LISREL 8.8软件实现了结构方程模型,等等。这些软件的运用研究形成了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实现的技术体系。(3)评价与分析了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过程。通过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以及影响因素分析对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过程进行了评价与分析。自然影响因素是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决定因素,人为因素则是影响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的重要因素。2000-2014年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有较大的提升,自然资源对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最大。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间变化过程中主要受NDVI的提高,降水的增加与气温的上升以及第叁产业产值与占比的快速增加而提升。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的影响则主要是由于地形地貌、地质环境、自然资源等的影响。空间变化呈现出承载力弱、较弱区域较大面积聚集分布向小面积聚集分布转变,小面积聚集分布变为零星分布,零星分布消失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1)

邵怀勇,杨武年,陶诗祺,Jiaguo,Qi[7](2016)在《川西北江河源区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分析评估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北江河源区地处横断山区高山峡谷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该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地质环境先天脆弱,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复杂,对该地区生态地质环境环境脆弱性进行分析并制定可靠的保护措施是当务之急。突变理论是用数学工具精确描述自然界由渐变、量变发展为突变、质变的过程,在事物或环境变化过程的动态演变分析方面具有优势。遥感手段可以提供快速、准确和多时相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将模型分析和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将对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过程分析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定量研究结果。本文集成GIS和突变理论,以卫星遥感数据作为主要信息源,对川西北江河源区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1)川西北江河源区生态地质环境情况整体较好,但仍有部分脆弱区域还需更长久的生态保护。东部和西部地区相较于中部地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更高,脆弱性值较高的县有若尔盖、红原、甘孜、石渠。(2)评价指标中除土壤指标外其他指标均与该地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相关,并且相关性不同。其中高程与脆弱性之间的关系类似二次函数;人口、坡度与脆弱性之间呈正比关系;土地利用与脆弱性之间的关系类似对数函数;气温、降水、植被、经济与脆弱性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为分段函数,不同范围内关系不同。经过综合全面的研究论述,研究证明将GIS技术与突变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于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进一步推动了对川西北江河源区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的研究。与常规方法相比较,应用本文所提出的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突变模型进行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人为干扰少,综合指标的量化是通过突变函数的变量值和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确定指标所占权重,结果更为客观,能够更真实准确的反映各项评价指标对川西北江河源区生态地质环境的真实影响情况。最后,通过对脆弱地区数据的分析找出在这些地区内影响生态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与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针对不同脆弱地区改善当地生态地质环境状况的特殊建议。运用这样的方法所提出的建议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区域针对性,能有效的指导当地生态地质环境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容易被当地政府理解和接受从而制定相关政策。(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10-21)

魏茂宏[8](2016)在《江河源区高寒草地放牧侵蚀能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江河源区水源涵养功能强大、土壤有机质贮量和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近年来,由于超载放牧,江河源区高寒草地植被大面积破坏,土壤侵蚀严重,稀有动、植物种类锐减,严重破坏了草地生态系统平衡,阻碍了草地畜牧业的协调发展。地球系统的各种成分及其作用均涉及能量,能值分析理论以太阳能作为能量统一度量标准,对于评价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独特优势。本文通过研究江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序列上植被和土壤的响应特征,基于能值分析理论,构建放牧侵蚀能值分析模型,综合而定量分析退化序列上植被、土壤、动物的互作关系,以期为管理江河源区高寒草地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有:(1)原生草地的主要特点是草地植物自然死亡速率、草地植物生长引起的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较大。相对于原生草地,轻度退化草地的草地植物自然死亡速率、草地植物生长引起的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降低,草地植物生长速率、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增大。相对于轻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的草地植物生长速率降低,草地植物生长对土壤有机质的消耗速率、放牧侵蚀造成的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动物自然死亡速率增加。与重度退化草地相比,极度退化草地的草地植物生长速率、草地植物生长引起的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降低,草地植物自然死亡速率、动物过度采食草地植物造成的草地植物损失速率、放牧侵蚀造成的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动物过度采食草地植物引起的动物增长速率、动物自然死亡速率增加。(2)基于能值分析理论,定量分析江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序列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差异大小。结果表明,原生、轻度、重度和极度退化草地,放牧侵蚀的动态变化趋势依次为,先增加后达到平衡状态、先减少再增加后减少、先增加后达到平衡状态、呈摆动趋势变化。平衡状态下,轻度退化草地的生物量约是原生草地的13倍,重度退化草地的19倍,极度退化草地的54倍。轻度退化草地的动物数量约是重度退化草地的8倍,极度退化草地的10倍。(3)以能值为统一度量标准,综合定量分析江河源区高寒草地放牧侵蚀的影响因子,量化比较各因子对草地放牧侵蚀量的影响大小。各因子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人为活动、动物过度采食草地植物引起的草地植物损失速率和动物增长速率、草地植物生长引起的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草地植物生长速率、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动物自然死亡速率、基于草地植物现存量采食草地植物引起的草地植物损失速率和动物增长速率、植物自然死亡速率、可更新环境资源可利用率、放牧侵蚀造成的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4)人为管理能够调整江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序列的动态变化特征。对于原生草地,如果降低草地植物生长引起的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随着草地生物量增加近2倍,放牧侵蚀量将减少约2个数量级;对于重度退化草地和极度退化草地,如果降低动物过度采食草地植物引起的草地植物损失速率和动物增长速率,随着草地生物量增加近2倍,放牧侵蚀量将分别减少10倍多和约3个数量级。施加以上人为管理后,原生、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草地之间亦存在差异,主要为:原生草地和极度退化草地相似,基于能值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小于1,环境负荷率大于100;重度退化草地基于能值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大于10,环境负荷率约为0.11。主要结论有:(1)应对原生、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草地施加人为管理。原生草地,应以降低草地植物生长引起的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为主,并辅以降低植物的自然死亡速率,例如适当放牧减少枯草和毒杂草比例,进而降低土壤有机质耗竭速率。重度退化草地和极度退化草地,应以降低动物过度采食草地植物引起的草地植物损失速率和动物增长速率为主,并分别辅以降低草地植物生长引起的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和草地植物自然死亡速率,例如出售一部分动物降低载畜量,或同时用出售动物获得的一部分资金购进服务,适当补播对草地具有修复和构建功能,能够在较差环境中良好生长的豆科植物,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2)治理原生草地和极度退化草地,主要以增加环境的承载压力为代价,获得较高的能值产出,不利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重度退化草地,在环境承载较小压力时,能获得较大的治理效果。(3)轻度退化草地的利用方式,即草地动物基于草地生物量采食草地植物相对合理。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的管理利用,可参考轻度退化草地利用强度,例如,如果控制草地植物被采食速率为0.3×草地生物量,应同时控制动物数量的净增加速率为0.01×草地生物量-0.01×动物数量。(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6-05-01)

王鑫[9](2016)在《1982-2013年江河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陆地生态系统发生明显的变化,青藏高原作为气候变化敏感区,其植被变化不仅影响其环境的变化,而且关系着北半球甚至全球气候环境系统。江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中东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等大江大河的源头地区,生态系统敏感而脆弱,也是我国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在高原背景下,植被对气候变化敏感,并且由于气候的特殊性、植被类型的多样性和地形条件的复杂性,江河源区植被分布空间差异明显,因此江河源区及其不同地区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响应差异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GIMMS-NDVI数据和MODIS-NDVI数据、气象数据对1982-2013年江河源区及不同分区的植被NDVI变化与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计算江河源区及各分区植被变化与气候变化的相关关系,最后结合DEM数据统计在1982-1999年和2000-2013年两个时间阶段各分区植被变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分析不同地区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差异。结果发现,1982-1999年整个江河源区气候呈先暖干化后暖湿化的趋势,年均气温显着增加,增长率为0.593℃/10a,年降水量则基本稳定不变,增长率为14.9mm/10a,研究区西部气温的升高趋势要比东部明显,并且降水量在西北部地区的增加趋势要明显于东部地区。32年来江河源区NDVI年最大值呈显着的波动增加趋势,增长率为0.0147/10a。江河源区六个分区的NDVI同样表现出不同程度显着增加趋势。从1982-1999年和2000-2013年两个阶段来看,共和盆地、甘南高原植被NDVI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澜沧江源、长江源、黄河源植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先稳定后改善的趋势,而怒江源NDVI则是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江河源区各分区在1982-1999年和2000-2013年两个时间段内植被均以稳定地区的面积最大,而植被改善和退化地区在不同分区的面积不同。在40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植被NDVI在两个时间段均基本保持稳定,NDVI变化率均小于0.01/10a,而在4000m以下的低海拔地区植被NDVI变化表现出先微弱减少后明显增加的趋势。江河源区植被变化是受气温和降水共同影响的,江河源区植被与冬季气温和7-8月植被生长旺盛期的气温以及植被生长初期的5月降水呈显着的正相关。冬季气温的升高可能有利于研究区土壤解冻和矿物质溶解从而使得水分和热量条件改善,植被萌发提前,促进植被的生长;而夏季气温的升高,可能有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植被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的释放,而江河源区春季降水量较少,5月降水的增加有效的补充了土壤水分,促进了植被初期的生长。气温对植被的影响要大于降水。不同地区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同。在低海拔的共和盆地地区,降水对植被生长的影响要强于气温;中山地带的甘南高原地区,气温和降水对植被生长的影响相当;在高海拔的源区,气温对植被生长的作用要强于降水。(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6-05-01)

仙巍,向芷莹,陶诗祺,邵怀勇[10](2015)在《川西北江河源区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川西北江河源区草地退化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光谱混合分析模型的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方法,利用1995年和2009年两期Lansat-5TM遥感数据,以川西北江河源区石渠县为研究实例区,提取该地区亚像元级土地覆被分类信息;并运用变化向量分析模型得出研究区14年间草地退化情况及植被增长情况的分布特征与面积统计结果;进一步对监测到的变化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后,总结出该地区1995年—2009年草地退化情况的时空变化格局。研究结果能够对该地区的具体草地生态环境建设措施提供科学参考,有助于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资金、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5年07期)

江河源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降水利用率(RUE)结合最小二乘法进行趋势分析,分析2000—2014年人类活动对川西北江河源区植被变化的干扰强度。结果表明,2000—2014年研究区植被强度总体好转,2000—2010年研究区植被恢复良好,2010—2014年研究区植被局部显着退化区域明显多于显着恢复区域。2000—2014年研究区内人为因素对植被变化的干扰总体以负向干扰为主,负向干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7.59%,正向干扰面积占21.85%。其中,2000—2005年研究区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变化主要呈中度正向干扰,2005—2010年主要呈轻度正向干扰,而2010—2014年人为负向干扰严重。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内植被变化的负向干扰以轻度负向干扰为主,主要分布于石渠、阿坝、红原、若尔盖四县,而强度人为负向干扰主要位于石渠县;人为正向干扰以中度人为正向干扰为主,主要集中于石渠县北部;甘孜、色达、壤塘叁县无明显人为干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江河源区论文参考文献

[1].赵恒策.青海省江河源区草地土壤可蚀性关键因子研究[D].兰州大学.2019

[2].丁鹏凯,邵怀勇,仙巍,李波,易霞.基于RUE与NDVI的人类活动对牧区植被变化干扰强度的研究——以川西北江河源区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8

[3].韩继冲,郭梦迪,杨青林,邵怀勇,杨显华.川西北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8

[4].李林峰.川西北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格局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

[5].魏瑞琪,邵怀勇,李林峰,仙巍,周颖智.基于MODIS的川西北江河源区草地退化状况时空分析[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8

[6].李波.川西北江河源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过程评价与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7

[7].邵怀勇,杨武年,陶诗祺,Jiaguo,Qi.川西北江河源区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分析评估与分析[C].第十五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

[8].魏茂宏.江河源区高寒草地放牧侵蚀能值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6

[9].王鑫.1982-2013年江河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6

[10].仙巍,向芷莹,陶诗祺,邵怀勇.川西北江河源区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研究[J].测绘科学.2015

论文知识图

江河源区研究范围与站点分布江河源区范围及气象台站的分布1966—2006年江河源区年潜在蒸...青海省江河源区采样点分布图川西北江河源区位置示意图江河源区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图

标签:;  ;  ;  ;  ;  ;  ;  

江河源区论文_赵恒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