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变论论文_史笑添

导读:本文包含了通变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心雕龙,管仲,孟子,孔子,大西南,诗坛,范式。

通变论论文文献综述

史笑添[1](2019)在《“诗坛点将录”模式对《诗品》品鉴的通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诗坛点将录"自嘉庆年间舒位开始,延续至现当代,形成一种内涵丰富、结构稳定的模式。而究其本质,实是对《诗品》之品鉴方式的承接。本文自渊源角度,分析《诗品》品鉴方式的由来,以及这种品鉴方式在清朝复活延续的原因。然后将"品鉴"分为品第和鉴析两个方面,来着手研究"诗坛点将录"模式对《诗品》品鉴的通变,指出"诗坛点将录"模式由于历代作者的自觉完善,以确定为体例制度的方式承接了《诗品》的品鉴,但又基于其体式和其所处时代的原因,存在一些与《诗品》相异的特质。(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下)》期刊2019年12期)

胡辉[2](2019)在《参伍因革 通变之术——第二届“大西南文学论坛”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论坛围绕"大西南文学的概念""大西南文学的历史与发展""大西南古典文学与中原文化""大西南作家作品探析"等大西南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探讨与回应,丰富了大西南文学的研究内涵,加强了大西南文学研究界对一些学术热点的交流,展示了近年来大西南文学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的补新。(本文来源于《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饶曙光[3](2019)在《守正创新 通变集成——新中国电影70年的历史与美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中国电影在与时代共振中呈现出迥异的阶段性特征,推动了多元创作范式的生成,形塑了以"守正创新、通变集成"为特征的美学品格和演进趋势。本文借用"范式"的概念,重新审视和系统爬梳70年来中国电影的流变脉络和发展规律,从历史和美学两个层面,观照"十七年"、新时期、新世纪以及新时代四个重要阶段的电影方式,围绕"历史建构及其经验""创新与现代化""改革与通变"和"走向高质量和高峰"等方面,勾勒出70年来中国电影的别样景观。(本文来源于《电影艺术》期刊2019年05期)

王玉琢[4](2019)在《通变与时中:《文心雕龙》“情采”篇的文质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文质关系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核心问题,这种"文质"的观点初指理想中高尚的人格操守,后多运用于文章写作,蕴含着极大的艺术包容性与审美运思空间。《文心雕龙》被誉为"龙学",情采篇是其重要的篇章之一,其形成的文质观念在历史的更迭中不断地衍生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矫正浮糜文风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赵一新[5](2019)在《通变古今的谭组云书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事艺,得家传,得师授,容易开局。然而,善自学自修自励者,"叁人行,必有我师焉",又何惧入门入径入境之难。民国时期的着名书家谭组云就是这样,在海上书坛颇为瞩目,引起过轰动。历史,在河东河西几十年以后,似乎对某些人有点冷漠。当年的"南北谭",一为谭延闿(组庵),名播遐迩,一是谭组云。当时虽与两个儿子合称"叁谭",而今,却知者缺缺矣。相比较,其儿少云,缘为吴昌硕入室弟子,反倒知者多于其父。假如告诉你,谭延闿的墓志铭为谭组云用北魏体所书,大气磅礴,曾令世人惊叹,(本文来源于《大众书法》期刊2019年04期)

张兵[6](2019)在《通变、动态视角下的清华简《管仲》文本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华简《管仲》是出土文献记载管子最集中的文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简文通过桓公和管仲的问答,谈论"学与不学"、"起事之本"、"从人之道"、"设承立辅"等治学为政思想,这些多为传世文献所未载。简帛文献启示我们应树立通变、动态的研究视角,在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考察早期古书文本生成和学派划分。基于此,文章从历时与共时层面,通过与西周金文、传世《管子》、战国竹简、先秦诸子类文献相互比较,系统梳理了《管仲》文本形成之源流,重新审视了《管子》等诸子文献的年代和早期学派的归属等,认为《管仲》文本源起多端,清华简《管仲》属于楚地竹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管仲学派的地域传播和文化互动。(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冯欣[7](2019)在《浅析孟子的“孔子观”——从《孟子》引孔子言论看孟子思想的通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子作为孔子之后的"醇儒",继承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可是孟子虽尊崇孔子,却并非一味地、毫无取舍地继承其思想。本文通过分析《孟子》中征引孔子言论的部分,浅析孟子的"孔子观",从而可观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是有取舍和变化的。(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0期)

石力波[8](2019)在《权变、通变、时变: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变思想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求变思想。用传统的方式解读求变思想,可以概括为权变、通变、时变。权变着重在经与权、常与变的辩证关系中,从本体论角度展开求变的思维;通变着重在古与今、内与外的相互联系中,从方法论层面分析求变的方法;时变着重在正与偏、理与情的有机互动中,从实践论视角解读求变的行为。(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唐芳芳[9](2019)在《从“通变”看苏轼的散文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一篇中首次系统地论述了行文创作中的"通变"之理,在后世如潮涌般的文人当中,深悟其道的人不在少数。苏轼的散文历来引人称道,为北宋成就最高,而其所涉甚广,又并不止于此。放达率真的诗人品性延伸到文辞章句之间,表现出体性之间的圆融和谐与不拘格套的通变思想。(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9年06期)

姚爱斌[10](2019)在《《文心雕龙》文学通变论的意义建构与整体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心雕龙》"通变"论并非《周易》"通变"论在文论中的直接运用。在《周易》"通变"论中,"变"是天然合理的,"变"是"通"的条件,"通"是"变"的结果。但在刘勰看来,南朝以来的文学"新变"产生了太多的"爱奇"之风、"浮诡"之言和"淫丽"之辞,导致了"文体解散"的严重弊端,使文章之"变"成为需要反思和批判的现象。由此造成了刘勰文学"通变"论的独特思路和特殊内涵:其论述重点不是提倡和推动文章之"变",而是强调通过对源于经典的"有常之体"的"相因"来规范文章之"变",以克服"新变"之弊;其所说的"通"也主要不是指向文章之"变"的结果,而是指向文章之"变"的前提,即对传统"有常之体"的"会通"。刘勰将传统"通变"论置入《文心雕龙》"以正驭奇、以常驭变"的整体论文思路,创造性地重建了"通变"概念的意义结构和具体内涵,从而将《周易》"变而通之"意义上的一般"通变"论,转换成了《文心雕龙·通变》篇"会通—适变"意义上的文学"通变"论。(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通变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论坛围绕"大西南文学的概念""大西南文学的历史与发展""大西南古典文学与中原文化""大西南作家作品探析"等大西南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探讨与回应,丰富了大西南文学的研究内涵,加强了大西南文学研究界对一些学术热点的交流,展示了近年来大西南文学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的补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变论论文参考文献

[1].史笑添.“诗坛点将录”模式对《诗品》品鉴的通变[J].文学教育(下).2019

[2].胡辉.参伍因革通变之术——第二届“大西南文学论坛”综述[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

[3].饶曙光.守正创新通变集成——新中国电影70年的历史与美学[J].电影艺术.2019

[4].王玉琢.通变与时中:《文心雕龙》“情采”篇的文质观[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5].赵一新.通变古今的谭组云书法[J].大众书法.2019

[6].张兵.通变、动态视角下的清华简《管仲》文本考察[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冯欣.浅析孟子的“孔子观”——从《孟子》引孔子言论看孟子思想的通变[J].北方文学.2019

[8].石力波.权变、通变、时变: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变思想解读[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唐芳芳.从“通变”看苏轼的散文创作[J].文学教育(上).2019

[10].姚爱斌.《文心雕龙》文学通变论的意义建构与整体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多能管理策略程序结构框图变论域模糊PID迭代学习控制系统跟踪曲...燃气轮机仿真程序Figure2.6Gasturbin...书馆、出版社及刊物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书馆、出版社及刊物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书馆、出版社及刊物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

标签:;  ;  ;  ;  ;  ;  ;  

通变论论文_史笑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