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尺度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尺度,空间,物种,滨江,居民点,特征,距离。
尺度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丁康,韩若东,贾一非,赵鸣[1](2019)在《现代景观背景下竹在小尺度空间中的文化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竹是古典园林中重要的景观材料,然而现代景观的快速发展使景观趋于模式化,地域性特点减弱,竹子的运用也只是简单模仿古典园林的种植方式,缺乏内涵与创新。文章通过分析竹自身的文化特点及其在历史文化中的演变,借鉴古典园林中的文化表达方式,以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为理论依据,结合新材料和现代科技的应用,归纳完善现代景观中竹文化的表达方式,为今后的运用提供借鉴和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国城市林业》期刊2019年05期)
王艺涵[2](2019)在《句法解析下的杭州滨江区多尺度空间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对于引导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杭州市滨江区为例,分别应用空间句法轴线模型与线段模型,通过整合度与连接度分析描述中心空间结构,并结合城市流量数据综合评价城市功能空间的中心性与活跃程度。其中基于轴线模型选取了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全局选择度、局部选择度等参数衡量了区域内中心结构与道路网络层级。基于线段模型设置500米、1000米与3000米叁个不同层级度量半径,分别计算整合度与选择度,挖掘出滨江区不同层级的中心空间与特征。结论通过借助空间句法作为研究工具,对比规划用地性质与实际空间使用情况,探讨城市潜在的空间自组织规律,借此为城市空间规划的修改与完善,进一步引导城市发展提供一种相对理性的评判方法和客观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总体规划)》期刊2019-10-19)
乔富伟,白永平,周亮,车磊,曹鹏[3](2019)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城乡居民点多尺度空间分异及自然因素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高原土地面积广阔,但适宜人类居住的空间却高度集中于局部地区,其中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是西藏高原最重要的人口承载区。利用核密度、空间"热点"探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居民点斑块-样带-研究区全域"构成的点-线-面多尺度揭示了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城乡居民点的规模、形态和密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分析了自然因素对城乡居民点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全域尺度上,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各乡镇居民点规模空间差异较大,基本形成以"彭措林乡-增期乡"为轴线的南北对称态势,居民点形态普遍规则,密度总体偏低;②样带尺度上,仅有拉萨河样带的密度分布呈线性分布,雅鲁藏布江样带和湘曲-年楚河样带的规模、形态和密度以及拉萨河样带的形态和规模在各自方向上均呈现非线性分布,即居民点东西方向呈现分布规模和形态"两端大中间小"、分布密度"两端小中间大"的特征,而南北方向规模、形态和密度均呈现"南大北小"的特征;③斑块尺度上,居民点规模普遍较小,面积小于1000 m~2的数量高达19 099个,占比达到55.14%;斑块形态比较规则,形状为规则类型的数量有21 256个,占比为61.37%;分布密度整体偏低,全域仅为0.34个/km~2;④自然要素中,海拔对居民点规模和密度的影响最大,地势起伏度和河流邻近性对居民点形态影响显着,而降水量对居民点的规模、形态和密度影响均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徐丰,牛继强,林昊,陈时雨,张兵兵[4](2019)在《利用等距同构建立多尺度空间实体相似性度量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度量几何学的观点,建立多尺度空间实体等距同构模型。将多尺度空间实体分别看作刚性图形和弹性图形,利用等距同构不变性的概念,构建多尺度空间实体几何相似性图形距离和拓扑相似性图形距离。通过统一几何和拓扑相似性图形距离,构成一个二元集值距离,作为多尺度空间实体相似性的评价指标。通过对不同复杂性的面状和线状空间实体多尺度表达图形的几何和拓扑相似性度量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同时顾及多尺度空间实体几何和拓扑结构的改变,且符合空间实体的多尺度抽象规律。(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余卓芮,刘钰,李登辉,梁天君,郑建业[5](2019)在《基于GeoDesign的建设用地多尺度空间调控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快速城镇化的建设用地蔓延,已为区域生态安全、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健康发展造成了诸多问题。文章基于GeoDesign理念,提出了建设用地多尺度空间调控研究框架,包括:(1)调控策略:从宏观区位、中观规模和微观形态对城镇建设用地进行系统调控;(2)调控技术:在宏观尺度分析区域生态格局,以生态安全、生态效益为调控重点;在中观尺度探讨适宜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以建设用地规模、空间溢出效应为调控重点;在微观尺度划定地块建设控制地带,以维护生态过程、控制建设强度为重点;(3)规划落地:在城镇体系规划中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定位,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落实建设用地规模调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体现建设用地形态引导。文章对完善城镇建设用地规划理论、为城乡规划提供技术支撑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9年16期)
张祎贝,陈务军,谢超,彭福军[6](2019)在《大尺度空间薄膜地面振动试验网格膜等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薄膜结构对空气阻力效应敏感、难以进行全尺寸地面动力学验证试验的问题,提出采用网格膜作为矩形膜面的等效结构进行地面动力学验证试验。建立了矩形膜面与网格膜的动力学等效准则,对网格膜的预应力场及结构参数进行了限定。算例数值模拟表明,在该等效准则的约束下,网格膜与矩形膜面具有基本一致的动力学特性。同时,声固耦合仿真验证了网格膜对空气阻力效应不敏感。(本文来源于《载人航天》期刊2019年04期)
张忠训,杨庆媛,王立,苏康传[7](2019)在《基于空间句法的山区旅游型小城镇多尺度空间演变——以镇远古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山区旅游型小城镇的空间演变,对其空间保护及旅游开发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镇远古镇为案例地,运用空间句法分析山区旅游型小城镇的空间特征与人类行为关系。从古城空间格局、旅游用地结构变化及古城内部区域特征探讨其整体空间演变过程。研究发现:(1)镇远古城空间呈现向西南和西北方向的放射状变化趋势,其扩展路径同时受到河流水系和山体等自然环境的影响。(2)镇远古城内人口逐步向外围疏散,游客不易识别商服用地空间;文物古迹用地的全局空间可达性不断增强,但其局部空间可达性减弱;居住用地便捷区域在拓扑距离较大时向全局集成度更高的交通干道转移,拓扑距离较小时则向区域内部局部集成度更高的区域转移,中等拓扑距离时居住中心向重要交通节点区域转移。(3)府城街道密度提升,但集成度提升不明显,智能度降低,这有助于传统街巷的保护,但不利于游客体验;卫城的交通和旅游资源优势使其集成度和智能度均有所提升,空间便捷程度较高,游客感知较好。本研究可为山区旅游型小城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山地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孙瑞玲,吴杰,秦洁琼,于忠华,许海英[8](2019)在《小尺度空间绿色发展分布特征研究——以南京市辖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发展是城市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对小尺度空间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从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四个方面建立小尺度空间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市11个市辖区为例,对城市小尺度空间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合理测度及特征分析,找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引导发展正效应。结果显示:2016年南京市溧水、高淳和江宁3个市辖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前叁位,而栖霞、雨花台和六合3个市辖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后叁位,这与南京市的产业结构布局以及各辖区的自然禀赋有关;各分项指数评估结果中,主城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得分较高,而郊区在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方面得分较高,总体评价结果与南京市实际情况较为符合。(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08期)
李新娥,孟凡栋,姜丽丽,张立荣,贾书刚[9](2019)在《藏北高原自东向西样带典型植物群落中矮嵩草与紫花针茅小尺度空间格局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群落中物种的小尺度空间格局,如聚集、随机和扩散分布,因环境条件而改变,反映了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态适应策略。藏北高原区自东向西逐渐由亚寒带半湿润区向温带干旱区过渡,群落内物种多样性和物种组成发生了极大的改变。2012年7—8月份,在藏北高原自东向西选择了8个不同地区的典型草原植物群落进行样方调查,分析了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以及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和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两个种群的小尺度空间格局。结果显示:物种丰富度和矮嵩草的相对盖度均与年均降水量呈显着正相关;自东向西,矮嵩草种群则由扩散向随机格局转变,而紫花针茅种群由随机向扩散转变;在年均降水量最低的地区两个种群之间呈空间隔离关系。矮嵩草和紫花针茅种内及种间小尺度空间格局变化是在藏北高原自东向西样带梯度上影响两者共存的重要机制。(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马晓珂[10](2019)在《基于非线性尺度空间的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技术旨在通过一些特定算法,将不同条件下采集到的包含相同场景的两幅图像进行对准匹配,寻求图像间的相似性以及变换关系。图像匹配算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基于灰度的匹配算法,另一类是基于特征的匹配算法。基于特征的匹配算法通常使用稳定性更强的局部特征对图像进行描述和匹配,目前较为流行的局部特征匹配算法(如SIFT算法)都是基于线性尺度空间来进行特征信息的提取,在构建尺度空间的过程中,高斯模糊会造成图像边缘细节丢失导致特征检测和匹配的精度下降;而KAZE算法采用非线性扩散滤波替代高斯模糊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但是KAZE算法同样也存在颜色信息缺失以及不能适应视角剧烈变化等缺陷。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KAZE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具体工作有以下两个方面:(1)针对KAZE算法由于灰度化过程中产生的颜色信息缺失,造成部分特征点提取困难、正确匹配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图像灰度化的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加权欧氏距离计算彩色图像中像素间的对比度,其次通过优化表示颜色线性组合的多元多项式模型求得像素点的灰度值,最后利用双峰分布函数最小化像素间灰度差值与像素间对比度得到待匹配的灰度化图像,使灰度图像保留有更多原图像中的颜色对比度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特征提取,并计算关键点邻域内的二阶梯度值替代原描述符中的一阶梯度值,形成新的特征描述子后再进行图像匹配。通过最终匹配效果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2)针对KAZE算法不能适应视角剧烈变换,匹配结果不具有仿射不变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仿射不变性的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首先依据相机成像原理得出图像局部仿射变换能够近似替代图像视角变换;其次利用该方式构造仿射变换图像集,通过对尺度、经度和纬度等变换参数的模拟,并对构造过程中产生的平移和旋转进行归一化处理,实现了对整个仿射变换空间的模拟;然后在生成的一系列模拟图像上进行特征检测,并结合马氏距离的仿射不变特性度量特征的相似性,完成最终匹配过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具有仿射不变性。(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尺度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对于引导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杭州市滨江区为例,分别应用空间句法轴线模型与线段模型,通过整合度与连接度分析描述中心空间结构,并结合城市流量数据综合评价城市功能空间的中心性与活跃程度。其中基于轴线模型选取了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全局选择度、局部选择度等参数衡量了区域内中心结构与道路网络层级。基于线段模型设置500米、1000米与3000米叁个不同层级度量半径,分别计算整合度与选择度,挖掘出滨江区不同层级的中心空间与特征。结论通过借助空间句法作为研究工具,对比规划用地性质与实际空间使用情况,探讨城市潜在的空间自组织规律,借此为城市空间规划的修改与完善,进一步引导城市发展提供一种相对理性的评判方法和客观的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尺度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1].丁康,韩若东,贾一非,赵鸣.现代景观背景下竹在小尺度空间中的文化表达[J].中国城市林业.2019
[2].王艺涵.句法解析下的杭州滨江区多尺度空间结构研究[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总体规划).2019
[3].乔富伟,白永平,周亮,车磊,曹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城乡居民点多尺度空间分异及自然因素影响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
[4].徐丰,牛继强,林昊,陈时雨,张兵兵.利用等距同构建立多尺度空间实体相似性度量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9
[5].余卓芮,刘钰,李登辉,梁天君,郑建业.基于GeoDesign的建设用地多尺度空间调控框架[J].智能城市.2019
[6].张祎贝,陈务军,谢超,彭福军.大尺度空间薄膜地面振动试验网格膜等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J].载人航天.2019
[7].张忠训,杨庆媛,王立,苏康传.基于空间句法的山区旅游型小城镇多尺度空间演变——以镇远古镇为例[J].山地学报.2019
[8].孙瑞玲,吴杰,秦洁琼,于忠华,许海英.小尺度空间绿色发展分布特征研究——以南京市辖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9
[9].李新娥,孟凡栋,姜丽丽,张立荣,贾书刚.藏北高原自东向西样带典型植物群落中矮嵩草与紫花针茅小尺度空间格局变化[J].生态学杂志.2019
[10].马晓珂.基于非线性尺度空间的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