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黄一瑞[1](2021)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成为了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相关学者眼中的焦点。有效实施综合素质评价,顺应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提升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质量至关重要,必须加大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推进的力度。本文以S中学为样本,通过案例研究、深度访谈等方式方法,对综合素质评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首先,探讨了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其次,深入分析了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最后,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出优化综合素质评价的对策建议。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S中学对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积极进行了探索,既有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但也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的问题: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者专业性不强、综合素质评价主体参与度不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设计不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操作不规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差异性不明显、综合素质评价作用发挥不充分。原因分析:综合素质评价功能定位认识不准、培训指导相对缺乏、教师负担过重。对策建议:树立正确理念,优化指标内容,加强过程管理,完善结果运用,保障顺利推进。
王纲[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课堂以实践性、灵活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角色。人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是复杂因素的结果,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对其结果的评价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对人的思想、品格、素质等隐性特质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是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外在测评判断体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应用价值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长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而在当今信息和数据的时代,社会和学生对评价有了更多的述求和期待,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位科学家以追求和证实因果关系为毕生志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回答这一“百年树人”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要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导致的结果,必须从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思想内化与外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行为是思想外化的最直接表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能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知、情、意、行”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认知、情绪、意志最终都会通过行为进行表现,也只有行为才能真正被外界和自我感知和认识。综合以上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在思政教育评价的视角下,进行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研究,掌握新时期背景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形态、规律、影响等特征,探索行为研究用于思政教育评价及学生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对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必须依靠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最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把握学生第二课堂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论证行为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纷繁复杂,这是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中,人们难以涉足的原因之一。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分析方法,符合了当今社会对论证的科学化、数据化、显性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引入到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思路和方法领域。当然在当今数据为王的时代中,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绩效主义的倾向,使哲学、社会学界对以数据研究和归纳研究为方法的因果关系推导和评价体系多有批判,吸取这些批判研究的精华,注重理论论证和实验的严谨,以行为物理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立符合逻辑理论的数学模型和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本色,从而使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支撑。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为什么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在理论框架下对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形成适合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行为研究理论。第四章介绍建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框架,讨论行为研究的一般范式。第五章以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介绍如何运用以上原理呈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行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政教育评价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工作机制。
闫佳伟[3](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提出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陆卓涛[5](2020)在《普通高中师生对山东省新高考方案的认同度研究》文中提出山东省是全国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的试点省份之一。2016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山东省于2017年启动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2020年全面推进。2018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实施新高考作为山东省的一项重大决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新高考方案的最终实施者与落实者是教师和学生,作为目标群体的教师和学生对山东省新高考方案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方案的实施效果,研究教师和学生对山东省新高考方案的认同情况对新高考改革和方案推进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东省五所普通高中的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有效学生问卷1028份,有效教师问卷486份,使用访谈法访谈了14名高三学生和13名高中教师,来探究他们对山东省新高考方案的认同情况。根据山东省新高考方案中对新高考的规定与要求、已有的政策认同理论、我国学者对高考方案的态度研究以及预访谈结果,确定从一般评价与具体环节评价两个层面来研究山东省新高考方案认同度,从而确定六个维度,即总体判断、预期效果、高考科目改革、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志愿填报。运用描述性分析、差异性分析等方法进行问卷数据处理。研究发现,师生对新高考方案整体认同度较高,主要是因为其有利于打破固化的文理分科、增加学生选择权、尊重学生兴趣、发挥学生自身优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但新高考方案与师生的期望仍有一定的差距,师生对新高考方案的争议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在“减负”效果方面,新高考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且师生对考试内容无法把握,导致学生学习内容繁重,教师工作量加大;第二,在等级赋分制的科学性方面,等级赋分扭曲分数差距,使选考科目不等值,造成学科人数失衡;第三,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方面,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标准模糊不清,各省、市甚至学校都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难以保证招生的公平性。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容易出现造假等违规情况,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此外,学校办学水平显着影响认同度,而户籍、学历等个体因素认同无差异。针对以上研究发现,提出建议:保持改革方案的持续性与稳定性,探索体制创新;加强对学科教学的专业引领和指导,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高考专业化水平,优化等级赋分方式;规范具体评价标准,健全综合素质评价的诚信保障机制。
王雯雯[6](2020)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H大学为例》文中提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力图改善当前大学生评价生态,以期实现人才培养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满足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的诉求。由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并不成熟,且评价工作开展有失规范,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探索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当前国内外学生评价、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相关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以了解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将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应然追求与当前高校实施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相结合,以期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并为其他高校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提供可借鉴参考的案例与方法。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讨分析,在丰富与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从实践角度出发寻求评价工作落地实施的有效路径,不断推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首先,在理论层面阐释了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核心概念,明确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以凸显其在高校学生评价中的优越性与独特性。探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依据,并分别从评价理念、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五个维度进行评价的基本架构,探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应然追求。其次,通过对H大学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其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现状,对相关数据与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深度剖析,发现其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存有一定的问题,如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育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评价内容较为偏重于传统学生评价、评价方法较为强调量化评价、评价结果的呈现运用单一刻板、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等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等。这是由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不足、评价主体的评价素养较为薄弱和评价过程存有操作不当监管不力的现象等原因造成的。基于此,本研究提出H大学可以从加强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学校统筹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顶层设计、评价人员提高自身的评价素养与能力、优化评价氛围以促进综合素质评价的常态化实施、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以彰显两个课堂协同育人的效果等方面入手,逐步解决综合素质评价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效果。
胡悦[7](2020)在《全人教育视角下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旅游服务产品迭代,旅游行业对广西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全面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家近年来颁布重大政策文件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理念逐渐从传统的职业技能型向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并重的新型职业教育观转变。全人教育思想恰逢其时,不断融入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教学优化改革新发展、新要求中。以中职旅游专业为例,《茶艺》是旅游专业一门普遍开设的专业主修课程,依托茶文化深厚的历史传承与精神内涵,挖掘拓展茶艺技能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与落实全人教育教学理念相得益彰。全人教育视角下的茶文化教育尚属探索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中等职业教育如何让学生精进专业服务技能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当前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亟待调整或优化?如何更好地实现茶文化教育育人功能?由此,探索中职学校专业课程融入全人教育的路径、方案具有一定典型性和现实意义,也是本文的研究缘起。本文旨在全人教育视角下,深挖茶文化教育内涵与育人功能,理性思考茶文化教育与全人教育两者间的契合性。并通过实地调查的形式,以广西五所中职学校为调查样本,深入调研当前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现状,找出目前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所在,为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的完善与进步提供可借鉴的建议。同时也希望对将全人教育落地中职教育领域,中华传统文化融于专业课程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由六个章节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阐明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查阅与综述,明确了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采取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搭建本研究的整体研究框架。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界定了中职旅游专业、全人教育、茶文化及中职茶文化教育四个与本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阐述了对本研究起到导引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及素质冰山理论。第三章茶文化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契合性分析。通过对全人教育内涵与茶文化教育内涵的梳理与深入分析,阐述茶文化教育与全人教育在培养学生道德修养、情意素质、礼仪气质等多方面的契合性。第四章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现状与分析,通过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量性与质性相结合方式,对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不同城市的五所中职院校旅游专业为调查样本,分别从茶文化教育课程设置(茶艺课程、行业考察、第二课堂)、茶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基本师资情况、师资培训情况及教师教学水平)、茶文化教育资源条件(茶艺实训室设施设备及茶艺实训室环境氛围)和茶文化教育教学评价(学生认知兴趣、茶艺师证考取、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四个方面对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现状进行调研。调研发现目前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发展存在向好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最后通过对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第五章全人教育视角下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发展策略,分别从推进全人教育之课程载体建设、茶文化教育课程育人优化策略、完善茶文化教育资源条件建设三个方面提出改进茶文化教育的对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后是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本研究通过分析、调研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茶文化教育与全人教育在情意素质、文化自信、人文素养、审美能力、气质礼仪、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茶文化教育承载的多维育人功能契合全人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第二,调研发现目前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有向好的一面,主要体现在教师观念转变、教学水平高,校内实训室技能训练设施设备配套完备,学生茶艺师证考取率高等方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目前茶文化教育仍是注重技能训练,实训基地审美环境营造不足,教师结构及双师素质建设不足等。其问题成因在于全人教育理念尚未切实导引课程建设、课任教师队伍结构失衡,教师学养不足以及中职学生学情基础等。最后针对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全人教育视角下,提出以下建议:1.将全人教育理念融入茶文化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之中,丰富课程载体,;2.从茶艺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平台、第二课堂活动三方面对茶文化课程育人提出优化策略;3.从教师、教材两部分出发,完善茶文化教育资源条件建设。并配以茶文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课例教学设计作为策略建议部分的实践支撑。本研究对强化中职学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培养符合一线旅游服务岗位的高素质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探索价值。
侯小妮[8](2020)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个案研究 ——以山东省W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综合素质评价在不断地深化发展。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实现素质教育以及深化考试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从区域推进视角研究综合素质评价既是国家政策的导向,也是实践与研究的需要。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是区域与学校同步协作的实施过程,旨在促进综合素质评价地常态化、规范化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指在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下,经过顶层设计、实施过程、结果反馈等,在其区域内推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朝着规范化、常态化方向持续发展的过程。为深度把握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理论问题,阐释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系统性、全程性、动态性和协调性的基本特征,并从推进基础、推进前提、推进核心、推进条件和推进优化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基本构想进行了理论阐述。研究主要运用个案研究法和访谈法对W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实践现状进行探析。发现W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具有实现素质教育为引领、立足学生发展为根本、坚持以校为本为原则的指导思想,经历了初步探索(2004-2007)、深化实施(2008-2014)、反思改进(2015-至今)三个实施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市级统筹、多方联动,校本行动、规范实施,典型引领、推广经验,保障跟进、不断落实,及时调控、不断完善等,取得了诸多成效和经验,包括:评价理念得到不断更新,各方高度重视和支持综合素质评价的开展,形成了市、县(区)、校三方联动的推进方式,构建了一校一策的区域推进模式,实现了综合素质评价与课程建设的结合,建立了全程的保障监督体系等。但同时也发现其存在过于强调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取向、理念与行动的落差、评价方式的科学性质疑以及电子平台的升级和利用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对综合素质评价概念的深度理解不到位、政策理解的惯性作用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专业性不足。对此,研究提出W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应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内涵的深度理解、准确定位育人取向和招生取向的关系和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专业性。事实证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从整体来看,各地区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在设计层面应制定科学的顶层设计,在实施层面应坚持行政助推与学校自主的联动,在保障层面应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在结果层面应做好及时地结果反馈,以此推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地顺利开展。
王苒儒[9](2020)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基于河南省K市的调查》文中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随着高中教育的不断普及,当前普通高中应试型育人方式的不合理性愈发凸显,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近年来,很多学者对普通高中的办学性质和教育教学进行了丰富的探讨;同时,政府层面也先后出台课程改革、高考改革等政策意见,并在部分发达地区开展相关的教育改革试验,对普通高中的发展愈发重视。尤其是2019年6月颁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于促进普通高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当前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现状是怎样的?与《指导意见》中要求的改革任务又有哪些差距?如何缩小差距,促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顺利实现?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应对于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和现实价值。本研究采用多阶抽样的方法,选取K市30个普通高中学校共1262名高二年级学生、104名一线教师以及30名普通高中校领导。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当前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现状,以及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对育人方式改革的期望;并结合访谈法,了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政策执行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同时,在对数据进行整理分基础上,以马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的政策执行综合模型作为理论依据,构建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政策执行框架,对K市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政策的执行状况展开研究。通过研究发现,K市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政策本身的纲领性特征而导致的改革目标实现程度较低;(2)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教师编制数量不足以及资源保障渠道不畅所造成的软硬件设施不足问题;(3)目标群体本身的复杂性如基数较大、行为多样性以及调试幅度不同所造成的目标群体主动性不强问题;(4)对政策执行者及其他社会团体缺乏宣教培训造成的政策支持力量薄弱。因此,为促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政策的更好推进,本文认为应该从省级政府因地制宜优化育人方式改革政策;加大扶植力度,整合政策资源;引导目标群体树立正确价值观;加大政策宣传,吸引各界支持这四个方面提升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政策的执行效果。
李冠男[10](2020)在《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于1973年创立的新型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采用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开放式大学”着称于世。尤其是,筑波大学作为一所跨学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筑波大学进行的各项体制创新,与日本近年大学改革的方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筑波大学的“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在日本的大学也很普及。筑波大学创设时的“新构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研究针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筑波大学40多年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为研究思路,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为研究内容,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总结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自1973年创立以来,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作为日本政府制定大学改革政策的引领作用,筑波大学在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其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经历了“探索奠基”、“评估整改”和“深化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奠基期(1973-1981年),筑波大学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学群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继设立了第一学群、第二学群、第三学群、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和艺术专门学群。同时,筑波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分离,建立了学系这一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将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此外,筑波大学还设立了教学和研究中心,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起到辅助作用。筑波大学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在本科阶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文理融合的综合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筑波大学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实施了三学期制、班级制和“学生担当教官制度”等。在评估整改期(1982-2003年),随着1981年第三学群的首批毕业生步入社会,各学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均步入正轨,筑波大学对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跨学科整合型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自我评估。特别是筑波大学重点分析了学群制度,在肯定其在日本大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教学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对学群学类的重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由于1991年日本重新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筑波大学也朝着强化大学教育职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时期,筑波大学主要对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施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改革期(2004年以来),由于2004年日本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成立,筑波大学由“新构想大学”时代迈进法人化大学时代。这一时期,筑波大学基于《筑波大学的将来设计》报告,对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重组学群、学系和教学研究中心,制定本科教育及通识教育标准,改革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改革措施的驱动下,筑波大学以“未来构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及国际化大学的作用,培养能够解决全球性课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波大学在40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理念领先”、“体制创新”、“通专融合”、“追求卓越”的特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实践,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1)新高考改革背景下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学生评价理念变革提出新要求 |
(二)新高考改革对综合素质评价提出新要求 |
(三)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提出新要求 |
(四)缘于个人兴趣和工作需要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综合素质评价概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新高考改革 |
(二)综合素质 |
(三)综合素质评价 |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 |
(一)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三)形成性评价理论 |
(四)核心素养理论 |
第三章 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分析 |
一、S中学主要做法及成效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S中学评价实施主要做法 |
(三)S中学评价实施基本成效 |
二、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 |
(一)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者专业性不强 |
(二)综合素质评价主体参与度不高 |
(三)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设计不完善 |
(四)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操作不规范 |
(五)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差异性不明显 |
(六)综合素质评价作用发挥不充分 |
三、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功能定位认识不准 |
(二)培训指导相对缺乏 |
(三)教师负担过重 |
第四章 优化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对策 |
一、树立正确的综合素质评价理念 |
(一)破除“唯分数论”的导向 |
(二)正确认识综合素质评价功能定位 |
二、优化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内容 |
(一)体现个性化差异 |
(二)增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 |
三、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管理 |
(一)注重健全完善学生个人成长记录 |
(二)注重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
四、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运用 |
(一)评价结果及时反馈 |
(二)推动评价结果与高考挂钩 |
(三)以结果为牵引推进高中教育内涵发展 |
五、保障综合素质评价顺利推进 |
(一)强化组织实施 |
(二)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
(三)营造浓厚的家庭和社会氛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合素质评价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2 综合素质评价访谈提纲(学生) |
个人情况简介 |
致谢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研究成果概览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2.5 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
1.3 概念的厘清 |
1.3.1 高校第二课堂 |
1.3.2 高校第二课堂学生行为 |
1.3.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
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点 |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行为本质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行为意义 |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下行为与思想关系 |
2.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行为理论 |
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支点 |
2.2.1 心理学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
2.2.2 教育学关于第二课堂的核心理论 |
2.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理论 |
2.3.2 新时代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及其思想 |
2.3.3 网络与信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 |
2.3.4 定性定量的教育研究相关理论 |
第三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 |
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
3.1.1 行为产生发展机制 |
3.1.2 影响行为的因素 |
3.1.3 行为影响的因素 |
3.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形态 |
3.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发展 |
3.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现实形态的原因 |
3.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评价 |
3.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评价的现状 |
3.3.2 第二课堂评价现状的原因 |
第四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方法论 |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4.1.1 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
4.1.2 行为的统计物理研究 |
4.1.3 因果关系的误区 |
4.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描述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过程描述数据 |
4.2.2 学生成长发展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3 行为研究设计 |
4.3.1 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 |
4.3.2 学生行为的数据记录采集 |
4.3.3 学生行为数据的求证与评价 |
4.4 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借鉴与对比 |
第五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实践案例 |
5.1 案例数据概况 |
5.1.1 行为数据的基本情况 |
5.1.2 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
5.1.3 毕业去向 |
5.1.4 职业发展状态 |
5.1.5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 |
5.2 案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 |
5.2.1 行为状况统计学分析 |
5.2.2 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分析 |
5.2.3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研究 |
第六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用 |
6.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 |
6.1.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观测价值 |
6.1.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判断价值 |
6.1.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预测价值 |
6.2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导思想 |
6.2.1 树立“大思政”格局的理念 |
6.2.2 巩固增强获得感的内容创新理念 |
6.2.3 强化信息技术同步的形式创新理念 |
6.3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 |
6.3.1 精准教育原则 |
6.3.2 数据研究原则 |
6.3.3 评价反馈原则 |
6.3.4 行为评价思想的反思 |
6.4 基于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
6.4.1 第二课堂组织工作机制 |
6.4.2 第二课堂过程管理机制 |
6.4.3 第二课堂评价导向机制 |
6.4.4 第二课堂支持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普通高中师生对山东省新高考方案的认同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1.新高考方案的相关研究 |
2.政策认同的相关研究 |
3.新高考方案认同的相关研究 |
4.文献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山东省新高考方案 |
2.政策认同 |
(四)理论基础 |
1.约翰·W·金登的多源流模型 |
2.态度构成理论 |
3.教育公平理论 |
(五)研究问题、方法及意义 |
1.研究问题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意义 |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工具 |
1.调查问卷 |
2.访谈 |
(二)研究实施 |
1.调查对象 |
2.资料分析与整理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新高考方案的整体认同情况 |
(二)新高考方案各维度的认同情况 |
(三)新高考方案认同的差异性分析 |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
(一)师生对新高考方案整体认同度较高 |
(二)师生对新高考方案部分内容依然存在争议 |
1.对“减负”效果存在争议 |
2.对等级赋分制的科学性存在争议 |
3.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存在争议 |
(三)学校办学水平显着影响新高考方案认同度 |
五、研究建议 |
(一)保持改革方案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探索体制创新 |
(二)加强对学科教学的专业引领和指导,改革教师教学方式 |
(三)提高高考专业化水平,优化等级赋分方式 |
(四)规范具体评价标准,健全综合素质评价的诚信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6)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1.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益于培养高质量人才 |
2.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需加强规范 |
3.我国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关学理研究尚未成熟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已有研究现状 |
1.国内外大学生评价研究现状 |
2.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研究对象的选取 |
4.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一、识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综合素质 |
2.综合素质评价 |
3.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二)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相关概念辨析 |
1.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学生评价 |
2.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三)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 |
1.全面性评价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 |
2.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
3.学术能力与非学术能力相结合 |
4.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
5.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
二、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分析 |
(一)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依据 |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多元智能理论 |
3.发展性评价理论 |
(二)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架构 |
1.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念 |
2.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 |
3.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
4.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 |
5.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 |
三、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状况 |
(一)H大学概况简介 |
1.H大学基本情况介绍 |
2.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程序 |
(二)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
1.调查工具 |
2.调查实施 |
3.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成效 |
四、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问题及成因 |
(一)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问题呈现 |
1.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育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 |
2.当前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仍较为偏重传统学生评价 |
3.在开展评价活动时过于强调量化评价方法的使用 |
4.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方式较为单一刻板 |
5.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等相关配套措施设计不完善 |
(二)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1.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 |
2.参与评价活动的相关主体缺乏较强的评价能力 |
3.评价实施过程中存有操作不当监管不力的现象 |
五、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优化策略 |
(一)加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研究 |
(二)统筹全局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顶层设计 |
(三)评价参与人员需切实提升自身的评价素养与能力 |
(四)优化学校的评价氛围以促进评价的常态化实施 |
(五)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以彰显两个课堂协同育人的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学生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B 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C 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D 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7)全人教育视角下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创新之处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中职旅游专业 |
2.全人教育 |
3.茶文化 |
4.中职茶文化教育 |
(二)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功能主义理论 |
3.素质冰山理论 |
三、茶文化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契合性分析 |
(一)茶文化教育与立德树人 |
1.茶德涵育,塑造品行人格 |
2.体悟茶道,陶冶情操境界 |
3.茶礼研习,培养素质风度 |
4.茶艺鉴赏,增强审美能力 |
(二)茶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承 |
1.茶学溯源,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
2.茶融通识,提升人文综合素养 |
(三)茶文化教育与技能健康 |
1.行茶习技,实训茶艺专业技能 |
2.茶药同源,探究茶饮保健养生 |
四、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现状与分析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1.调查样本选取 |
2.调研指标框架 |
3.问卷编制、施测与发放 |
(二)调查结果 |
1.茶文化教育课程设置 |
2.茶文化教育师资队伍 |
3.茶文化教育资源条件 |
4.茶文化教育教学评价 |
(三)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现状与问题 |
1.茶文化教育发展现状 |
2.主要问题 |
3.归因分析 |
五、全人教育视角下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发展策略 |
(一)系统规划,推进茶文化教育课程载体建设 |
1.强化全人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教学改革 |
2.着力打造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载体 |
(二)典型示范,提供茶文化课程育人优化策略 |
1.完善茶艺课程教学 |
2.强化实践教学平台 |
3.优化第二课堂活动 |
(三)措施保障,完善茶文化教育资源条件建设 |
1.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
2.推动教材改革 |
六、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及成果 |
(二)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8)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个案研究 ——以山东省W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1.政策导向:区域推进是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必然趋势 |
2.实践需要: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需要区域推进 |
3.研究薄弱: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研究较少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研究 |
2.国外相关研究 |
3.已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内涵识读 |
(一)综合素质评价 |
(二)区域推进 |
(三)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 |
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理论分析 |
(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基本特征 |
1.系统性 |
2.全程性 |
3.动态性 |
4.协调性 |
(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基本构想 |
1.推进基础:以激发多重动力为契机 |
2.推进前提:以系统的组织机构为依托 |
3.推进核心:以高效的运行方略为关键 |
4.推进条件:以健全的保障机制为支撑 |
5.推进优化:以及时的结果反馈为手段 |
三、W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实践探索 |
(一)W市社会和教育概况 |
1.W市的社会概况 |
2.W市的教育情况 |
(二)W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指导思想 |
1.实现素质教育为引领 |
2.立足学生发展为根本 |
3.坚持以校为本为原则 |
(三)W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实施阶段 |
1.初步探索阶段(2004年—2007年) |
2.深化实施阶段(2008年—2014年) |
3.反思改进阶段(2015年—至今) |
(四)W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实施措施 |
1.市级统筹、多方联动 |
2.校本行动、规范实施 |
3.典型引领、推广经验 |
4.保障跟进、逐步落实 |
5.及时调控、不断完善 |
(五)W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成效与经验 |
1.评价理念得到不断更新 |
2.各方高度重视和支持综合素质评价的开展 |
3.形成了市、县(区)、校三方联动的推进方式 |
4.构建了一校一策的区域推进模式 |
5.实现了综合素质评价与课程建设的结合 |
6.建立了全程的保障监督体系 |
四、W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W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存在的问题 |
1.过于强调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取向 |
2.理念与行动之间存在落差 |
3.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受到质疑 |
4.电子平台的升级与利用问题 |
(二)W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问题背后的原因 |
1.综合素质评价内涵的深度理解不到位 |
2.政策理解的惯性作用 |
3.综合素质评价的专业性不足 |
五、W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改进建议 |
(一)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内涵的深度理解 |
(二)准确定位育人取向与招生取向的关系 |
(三)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专业性 |
六、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思考 |
(一)设计层面:制定科学的顶层设计 |
(二)实施层面:坚持行政推动与学校自主的联动 |
(三)保障层面: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
(四)结果层面:做好及时地结果反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W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访谈提纲 |
附录B W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规程(试行) |
致谢 |
(9)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基于河南省K市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相关研究 |
(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相关研究 |
(三)政策执行相关理论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政策及其演变 |
(一)社会本位,效率优先阶段(1978—1998年) |
(二)量质兼顾,素质教育阶段(1999—2009年) |
(三)育人为本,个性发展阶段(2010-至今)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设计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普通高中 |
(二)育人方式 |
(三)政策执行 |
二、分析框架 |
(一)马兹曼尼安-萨巴蒂尔综合模型 |
(二)基于“马-萨”综合模型的育人方式改革政策分析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研究工具 |
(一)问卷的编制过程 |
(二)问卷的调查实施 |
(三)问卷的基本情况 |
1.学生问卷的基本情况 |
2.教师问卷的基本情况 |
3.访谈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五、研究思路 |
第三章 育人方式改革政策执行的现状调查 |
一、培养体系的执行现状分析 |
(一)道德教育稳步推进 |
(二)综合素质培养明显进步 |
(三)综合实践活动呈现不同层次 |
(四)综合素质评价方式逐渐多元 |
二、课程实施的执行现状分析 |
(一)课程管理逐渐规范 |
(二)课程资源较为丰富 |
三、教学组织管理的执行现状分析 |
(一)课堂改革逐步深入 |
(二)教学管理不断优化 |
(三)选课走班趋向现实性执行 |
四、学生发展指导的执行现状分析 |
(一)学生发展指导形式较为传统 |
(二)学生发展指导队伍偏向集中 |
五、考试和招生制度的执行现状分析 |
(一)“一年多考”呈利弊双面性 |
(二)自主选科得到学生广泛支持 |
(三)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重要参考具有一定难度 |
六、师资和条件保障的执行现状分析 |
(一)校舍条件逐步优化 |
(二)师资力量持续增加 |
(三)生均公用经费基本达标 |
第四章 育人方式改革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育人方式改革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政策目标实现程度较低 |
(二)软硬件设施普遍缺乏 |
(三)目标群体主动性不强 |
(四)政策支持力量薄弱 |
二、育人方式改革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本身所具有的纲领性特征 |
(二)政策资源客观受限 |
(三)目标群体本身的复杂性 |
(四)政策推进过程缺乏宣传激励 |
第五章 提升育人方式改革政策执行效应的路径 |
一、省级政府因地制宜优化育人方式改革政策 |
(一)结合地区发展,合理制定目标 |
(二)颁布具体措施,明确改革路径 |
二、加大扶持力度,整合政策资源 |
(一)设立专项资金,保障财政供给 |
(二)补充教编数量,提高教师待遇 |
(三)引导社会参与,扩宽实践渠道 |
三、引导目标群体树立正确价值观 |
(一)增强组织机构的责任意识感 |
(二)提高普通高中的主观能动性 |
(三)培养学生群体的政策认同感 |
四、加大政策宣传,吸引各界支持 |
(一)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改革热枕 |
(二)鼓励高校参与,提供科学支持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学生问卷 |
附录 B 教师问卷 |
附录 C 校领导访谈提纲 |
致谢 |
(10)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本科教育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一)历史分期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奠基期(1973-1981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要求 |
二、欧美国家大学改革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
三、日本科技强国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
四、日本传统大学内部的学部讲座制的弊端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及目标的提出 |
一、“新构想理念”的酝酿与形成 |
二、“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革新 |
一、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
二、创建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 |
三、建立教学研究中心与特别课题组 |
第四节 筑波大学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
一、通专融合型教育的确立 |
二、特色公共课程群的建设 |
三、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施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 |
一、推进开放性办学的“三学期制” |
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班级制” |
三、强化指导的“学生担当教官制度”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问题 |
第二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估整改期(1982-2003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评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日本经济衰退和人口少子化 |
二、教育审议会主导的大学改革 |
三、筑波大学建校计划基本完成 |
第二节 筑波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 |
一、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 |
二、跨学科整合性的综合课程 |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 |
四、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发展充实 |
一、教学组织的新设与调整 |
二、科研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
三、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设 |
第四节 筑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
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化推进 |
二、通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改进 |
三、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指导的重视 |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
第五节 筑波大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 |
一、全面推行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 |
二、实施学生评教与教师听课项目 |
三、建立和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问题 |
第三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期(2004 年以来)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
二、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 |
三、本科教育向“学士课程教育”转变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的细化 |
一、“学群教育标准”的制定 |
二、课程大纲编写方针的确定 |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全面性改革 |
一、兼顾跨学科和专业性的学群改组 |
二、作为教师新组织的“系”的建立 |
三、教学研究中心的改组与职能划分 |
第四节 筑波大学面向T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
一、依托“教育GP”的通识教育重构 |
二、多样化与整合式的综合课程改革 |
三、文科生科学教育的示范课程建设 |
四、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 |
一、“两学期、六分段”的学期制改革 |
二、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绩点制的实施 |
三、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支援项目建设 |
四、PDCA循环在教育质量管理的运用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问题 |
第四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
一、理念领先: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 |
二、体制创新: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 |
三、通专融合:始终坚持通识与专业教育并举 |
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
一、改革与创新: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
二、通才与专才: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 |
三、分科与综合: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 |
四、特色与普适: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高考改革背景下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 黄一瑞.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 王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普通高中师生对山东省新高考方案的认同度研究[D]. 陆卓涛.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H大学为例[D]. 王雯雯. 河南大学, 2020(07)
- [7]全人教育视角下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研究[D]. 胡悦.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推进的个案研究 ——以山东省W市为例[D]. 侯小妮. 河南大学, 2020(02)
- [9]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基于河南省K市的调查[D]. 王苒儒. 河南大学, 2020(02)
- [10]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李冠男. 河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