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盘突出物热消融针刀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椎间盘突出物热消融针刀,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刀柄上座、刀柄下座、针体以及电加热组件,所述刀柄上座、刀柄下座均为壳体结构,刀柄下座内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内设有一固定孔,所述针体的上部过盈配合于固定孔内并延伸至电机热组件内,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的电加热组件,刀柄上座与刀柄下座卡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的刀柄部分设计成可拆卸式结构,针刀与刀柄下座连接,当出现针刀特别是刃口部分损坏时,可以拆掉针刀及刀柄下座部分,更换一个新的,无需将整个针刀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此外,在消毒时,可将针刀与刀柄下座部分置于消毒区内整体消毒,消毒彻底,安全性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椎间盘突出物热消融针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上座(1)、刀柄下座(2)、针体(3)以及电加热组件(4),所述刀柄上座(1)、刀柄下座(2)均为壳体结构,刀柄下座(2)内固定有连接块(9),连接块(9)内设有一固定孔(5),所述针体(3)的上部过盈配合于固定孔(5)内并延伸至电机热组件内,连接块(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的电加热组件(4),刀柄上座(1)与刀柄下座(2)卡接固定;所述电加热组件(4)包括加热座(41)和导热环(42),所述加热座(41)采用铜材制成并固定于连接块(9)的顶端,所述导热环(42)套接于加热座(41)内的安装孔(43)内,所述针体(3)的上部也套接于导热环(42)内,所述加热座(41)上设有正极接触孔(44)、负极接触孔(45)以及传感器接触孔(46),所述刀柄上座(1)上设有分别与正极接触孔(44)、负极接触孔(45)以及传感器接触孔(46)配合的正极触头(47)、负极触头(48)以及温度传感器(49)。

设计方案

1.一种椎间盘突出物热消融针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上座(1)、刀柄下座(2)、针体(3)以及电加热组件(4),所述刀柄上座(1)、刀柄下座(2)均为壳体结构,刀柄下座(2)内固定有连接块(9),连接块(9)内设有一固定孔(5),所述针体(3)的上部过盈配合于固定孔(5)内并延伸至电机热组件内,连接块(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的电加热组件(4),刀柄上座(1)与刀柄下座(2)卡接固定;

所述电加热组件(4)包括加热座(41)和导热环(42),所述加热座(41)采用铜材制成并固定于连接块(9)的顶端,所述导热环(42)套接于加热座(41)内的安装孔(43)内,所述针体(3)的上部也套接于导热环(42)内,所述加热座(41)上设有正极接触孔(44)、负极接触孔(45)以及传感器接触孔(46),所述刀柄上座(1)上设有分别与正极接触孔(44)、负极接触孔(45)以及传感器接触孔(46)配合的正极触头(47)、负极触头(48)以及温度传感器(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间盘突出物热消融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环(42)采用导热硅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椎间盘突出物热消融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接触孔(46)内均固定有导热硅胶套(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椎间盘突出物热消融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3)的下端设有针刀头,所述针刀头的下部对称设有两个刃口(7),刃口(7)的两侧设有收口部(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椎间盘突出物热消融针刀。

背景技术

小针刀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并为世人所重视,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热针刀属于小针刀的一种,是从传统的小针刀疗法中延伸出的一种新型医疗工具,但是我院现有的热针刀多半采用一体式结构,针刀与刀柄整体固定,内设有电加热组件,当出现针刀部分损坏时,必须更换整个热针刀,成本较高,且针刀消毒时,消毒范围只能在刀柄以外的针刀部分,消毒不彻底。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659849U公开了一种内热小针刀,包括针刃、针身及针柄;针刃为双斜面平刃,其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针柄为圆筒形,在其内部空间设有硅胶电热膜;针身包括前后对中连接的进肤部、过渡部及传导部;进肤部直径与针刃宽度相同;过渡部为圆台形,其前底面直径与进肤部直径相同;传导部为中空圆柱形,其中空设有微型碳化硅圆棒;微型碳化硅圆棒的前底面与过渡部后底面紧密贴合;微型碳化硅圆棒的后端伸出圆柱中空并被硅胶电热膜包裹;在未伸出圆柱中空的微型碳化硅圆棒的侧面套装有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绝热层。但是其仍然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间盘突出物热消融针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一种椎间盘突出物热消融针刀,包括刀柄上座、刀柄下座、针体以及电加热组件,所述刀柄上座、刀柄下座均为壳体结构,刀柄下座内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内设有一固定孔,所述针体的上部过盈配合于固定孔内并延伸至电机热组件内,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的电加热组件,刀柄上座与刀柄下座卡接固定;

所述电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座和导热环,所述加热座采用铜材制成并固定于连接块的顶端,所述导热环套接于加热座内的安装孔内,所述针体的上部也套接于导热环内,所述加热座上设有正极接触孔、负极接触孔以及传感器接触孔,所述刀柄上座上设有分别与正极接触孔、负极接触孔以及传感器接触孔配合的正极触头、负极触头以及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导热环采用导热硅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接触孔内均固定有导热硅胶套。

优选的,所述针体的下端设有针刀头,所述针刀头的下部对称设有两个刃口,刃口的两侧设有收口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传统的刀柄部分设计成可拆卸式结构,针刀与刀柄下座连接,当出现针刀特别是刃口部分损坏时,可以拆掉针刀及刀柄下座部分,更换一个新的,无需将整个针刀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此外,在消毒时,可将针刀与刀柄下座部分置于消毒区内整体消毒,消毒彻底,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针体刃口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金属片后加热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刀柄上座,2-刀柄下座,3-针体,4-电加热组件,41-加热座,42-导热环,43-安装孔,44-正极接触孔,45-负极接触孔,46-传感器接触孔,47-正极触头,48-负极触头,49-温度传感器,5-固定孔,6-导热硅胶套,7-刃口,8-收口部,9-连接块,10-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椎间盘突出物热消融针刀,包括刀柄上座1、刀柄下座2、针体3以及电加热组件4,所述刀柄上座1、刀柄下座2均为壳体结构,刀柄下座2内固定有连接块9,连接块9内设有一固定孔5,所述针体3的上部过盈配合于固定孔5内并延伸至电机热组件内,连接块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的电加热组件4,刀柄上座1与刀柄下座2卡接固定;

所述电加热组件4包括加热座41和导热环42,所述加热座41采用铜材制成并固定于连接块9的顶端,所述导热环42套接于加热座41内的安装孔43内,所述针体3的上部也套接于导热环42内,所述加热座41上设有正极接触孔44、负极接触孔45以及传感器接触孔46,所述刀柄上座1上设有分别与正极接触孔44、负极接触孔45以及传感器接触孔46配合的正极触头47、负极触头48以及温度传感器49。为了提高正极触头47、负极触头48分别与正极接触孔44、负极接触孔45接触的紧密性,可在正极接触孔44、负极接触孔45内焊接固定弹性的金属片10,如图6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环42采用导热硅胶制成,用于将加热座41产生的热量传递给针体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接触孔46内均固定有导热硅胶套6,可以提高温度传感器49的触头部分与传感器接触孔46连接的紧密性,同时也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针体3的下端设有针刀头,所述针刀头的下部对称设有两个刃口7,刃口7的两侧设有收口部8。刃口7用于对手术部位进行切割,该收口部8使得患者的创口和痛感得到减小。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刀柄上座1与刀柄下座2安装好后,温度传感器49、正极触头47、负极触头48连接至相关仪器,启动仪器,即可进行相关手术操作。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设计图

一种椎间盘突出物热消融针刀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9915.5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2(贵州)

授权编号:CN209751213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A61B18/12

专利分类号:A61B18/12

范畴分类:申请人:贵州省骨科医院

第一申请人:贵州省骨科医院

申请人地址: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沙冲路123号省骨科医院

发明人:许静;李大星;胡庆林;和秀丽;郭健

第一发明人:许静

当前权利人:贵州省骨科医院

代理人:崔金

代理机构:34138

代理机构编号: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椎间盘突出物热消融针刀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