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栓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栓塞,动脉,化学,肝癌,原发性,导管,肿瘤。
化学栓塞论文文献综述
吴水平[1](2019)在《肝动脉栓塞联合化学消融治疗肝巨大血管瘤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联合化学消融治疗肝巨大血管瘤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肝巨大血管瘤(直径≥10 cm)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进行肝动脉栓塞联合化学消融序贯治疗,对照组进行肝动脉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后的疗效、血管瘤最大直径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血管瘤最大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自然杀伤细胞(NK)、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术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肝动脉栓塞联合化学消融治疗肝巨大血管瘤疗效良好,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恢复和缩小瘤体体积,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现代实用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孙雯,侯小娟,张林颖[2](2019)在《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患者胆汁微生物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治疗后并发肝脓肿患者微生物学特征和耐药情况。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行TACE手术治疗并发肝脓肿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术中抽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使用BacT/ALERT 3D血培养仪和VITEK 2 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胆汁培养、菌株鉴定和耐药性检测。结果 80例胆汁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51株(63.75%),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7株(33.33%)、革兰氏阴性菌34株(66.67%)。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9株(17.65%),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11.76%),肠球菌2株(3.92%)。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15株(29.41%),大肠埃希菌12株(23.53%),粪链球菌4株(7.84%),变形杆菌3株(5.89%)。51株病原菌药敏对亚胺培南、米诺环素和磺胺甲恶唑/甲氧啶苄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较低。结论 TACE术后并发肝脓肿患者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治疗药物。(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Y.Luo,A.Pandey,M.A.Ghasabeh,P.Pandey,F.N.Varzaneh[3](2019)在《基于多参数MRI容积成像对评价经动脉化学栓塞治疗神经内分泌性肝转移瘤预后价值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确定基于多参数MR成像能否预测经动脉化学栓塞(TACE)治疗的神经内分泌肝转移(NELM)病人的总生存期(OS)和肝脏无进展生存期(HPFS)。方法该回顾性(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王瑛,袁鹤立,张博,袁楠,郭建魁[4](2019)在《肠内营养对行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细胞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TACE)术后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细胞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开滦总医院肝胆外科接受TACE治疗的90例肝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营养支持方案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流食、半流食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EN;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14、21 d检测2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CD3+、CD4+、CD8+水平;观察2组患者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24个月生存状态。结果 2组患者术后7、14 d血清IL-1、IL-6、TNF-α及CRP水平显着高于术前(P <0. 05);对照组患者术后21 d血清IL-6、TNF-α水平与术前比较显著增高(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21 d血清IL-1水平与术前比较显着增高(P <0. 05)。对照组患者术后14、21 d血清IL-6、TNF-α、CRP水平及术后21 d血清IL-1水平均显着低于术后7 d(P <0. 05);对照组患者术后21 d血清IL-1、IL-6水平均显着低于术后14 d(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14、21 d血清IL-1、IL-6、TNF-α及CRP水平均显着低于术后7 d(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21 d的血清IL-6、TNF-α及CRP水平显着低于术后14 d(P <0. 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 d血清IL-1、IL-6、TNF-α及CR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4、21 d,观察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患者术后7 d CD3+、CD4+、CD8+、CD4+/CD8+及术后14 d CD8+、CD4+/CD8+和术后21 d CD3+、CD8+与术前比较显着降低(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 CD3+、CD4+、CD8+、CD4+/CD8与术前比较显着降低(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14 d CD3+、CD4+/CD8+及术后21 d CD4+/CD8+与术前比较显着升高(P <0. 05)。对照组患者术后14 d CD3+、CD4+、CD8+、CD4+/CD8+及术后21 d CD4+、CD4+/CD8+显着高于术后7 d,观察组患者术后14 d CD3+、CD4+/CD8+及术后21 d CD3+、CD4+、CD8+、CD4+/CD8+显着高于术后7 d (P <0. 05)。与术后14 d比较,对照组患者术后21 d CD3+显着降低(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21 d CD3+、CD4+、CD8+CD4+/CD8+与术后14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 d CD3+、CD4+、CD8+、CD4+/CD8+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4、21 d观察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 67%(20/48)、21. 43%(9/42),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χ2=5. 347,P <0. 05)。对照组患者术后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7. 92%(47/48)、81. 25%(39/48)、56. 25%(27/48)、37. 50%(18/48),观察组患者术后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 00%(42/42)、88. 10%(37/42)、73. 81%(31/42)、59. 52%(25/42),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og-rankχ2=4. 964,P <0. 05)。结论 EN可以降低TACE治疗术后PLC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免疫细胞水平,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生存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来源于《新乡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曾帅,王嵇,程杰军,赵亮,管逊[5](2019)在《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中实时多模影像融合和双期C臂锥形束CT对改善肝脏占位病灶检测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术前双期多模影像(增强CT和MRI)与实时双期C臂锥形束CT(DPCBCT)融合图像和单期单一影像技术的图像进行比较,评估多模融合影像对肝脏占位病灶检测能力的提高。方法选择肝脏占位病灶患者2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例;年龄45~63岁,平均年龄54岁。经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术前均接受肝脏增强CT或MRI扫描,得到双期图像。DPCBCT则在TACE术初期进行采集,完成采集后在控制室立即将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图像与已有的双期图像分别进行融合,对融合后动脉期或门静脉期的肝脏占位病灶的多模图像并排显示,进行检测和评估。并分别计算单模影像和多模融合影像的检出率、漏诊率和误诊率。融合精度则在TACE术后进行回顾性评估。结果基于实时多模融合影像进行的病灶分析显示,确定116个动脉期和149个门静脉期病灶。术前单模影像(增强CT或MRI)的动脉期检出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87.9%、12.1%、0.0%,而DPCBCT则分别为95.7%、5.1%、0.9%;在门静脉期增强CT/MRI分别是77.2%、22.8%、0.0%,而门静脉期DPCBCT分别为97.3%、26.8%、0.0%。融合影像与单模影像相比具有更高的病灶检出率,尤其是较术前CT/MRI图像而言。DPCBCT对于病灶的检测更敏感,但相较增强CT/MRI具有更高的病灶误诊率。多模融合的精确度为95%。结论双期DPCBCT和增强CT/MRI多模融合是可行可靠的。该方法可以改善肝脏占位病灶的检测能力,以便更好地帮助施术者更精确地定位病灶,优化TACE治疗计划。(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期刊2019年04期)
王丹红,祝玮容[6](2019)在《叁维质控护理措施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治疗患者的护理质量及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叁维质控护理措施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ACE)治疗患者的护理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80例进行研究。经数字随机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叁维质控护理措施,护理后3个月比较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 5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5. 00%(P <0. 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认知功能以及身体功能)均显着提高(P <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 50%,显着低于对照组的27. 50%(P <0. 05)。结论为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提供叁维质控护理措施,能减少不良反应,显着提高患者护理质量、生存质量及预后。(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志炜,J.Vogl,A.I.A.Mekkawy,D.B.Thabet,M.El-Sharkaway[7](2019)在《经静脉肺化学栓塞术用于肺转移瘤的姑息或新辅助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回顾性评估采用经静脉肺化学栓塞术(TPCE)的姑息和新辅助疗法治疗肺转移瘤后的肿瘤反应、局部肿瘤控制和病人存活率。材料与方法 2005年6月—(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蔡鸿宇,邵冰峰,徐爱兵,周元,黄洪华[8](2019)在《序贯经动脉化学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序贯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3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序贯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分析患者术后1年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Child-paugh肝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1年,患者术后复发5例,无复发转移28例。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9例,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16例。术后1个月,患者血清ALT由术前(45. 57±25. 71) U/L升高至(54. 56±27. 32) U/L,术后3、6、9和12个月时,分别为(47. 19±21. 46) U/L、(44. 59±20. 81) U/L、(43. 37±22. 05) U/L和(42. 93±21. 55) U/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血清ALB术前为(37. 07±4. 40) g/L,术后1个月为(32. 82±4. 37)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个月时上升到术前水平,为(36. 57±6. 27) 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清T-BIL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在术后随访中与术前相似。术后1个月,3例患者Child-paugh分级为B级,3和6个月时B级各1例,9个月时全部恢复到A级,12个月时B级5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术后出现的主要并发症为术后发热、疼痛、胆汁湖形成及肝脓肿。2例胆汁湖形成治疗后3个月及9个月,采用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及抗生素治疗,均在1个月内恢复,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所有并发症均未直接导致因肝功能衰竭引起的死亡。结论序贯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5cm以下HCC患者安全可靠,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期刊2019年04期)
张锡武,陈莹,黄娟,谢青,段克修[9](2019)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化学栓塞治疗中早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载药微球经动脉化学栓塞术(DEB-TACE)治疗中早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接受DEB-TACE治疗的中早期HCC患者26例。记录患者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患者治疗后影像学检查结果。随访至2017年12月20日,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疗效和预后的因素。结果 26例患者共接受了32次DEB-TACE。记录到31次治疗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围手术期发生疼痛频次为15次(48.4%),包括轻度疼痛10次(32.3%)、中度疼痛5次(16.1%);发生发热频次为10次(32.3%);发生胃肠道反应频次为5次(16.1%)。DEB-TACE治疗后3个月内,患者总缓解率(ORR)为65.4%(17/26),疾病控制率(DCR)为84.6%(22/26)。治疗前肿瘤最大直径<50 mm的患者ORR高于肿瘤最大直径≥50 mm的患者[92.3%(12/13) vs 38.5%(5/13),P=0.013)],巴塞罗那分期A期的患者ORR高于B期患者[81.3%(13/16) vs 40.0%(4/10),P=0.031]。随访2.9~20.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2个月),患者的中位PFS为11.9个月(95%CI:5.0~18.9个月),中位OS为14.6个月(95%CI:9.9~19.2个月)。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50 mm是患者ORR较差的独立预测因素(P=0.036),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无临床病理特征能够独立预测患者的PFS和OS。结论 DEB-TACE治疗对于中早期HCC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肿瘤最大直径≥50 mm可作为评估患者临床应答的独立预测因素。(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M.H.Khalaf,V.Sundaram,M.A.A.Mohammed,R.Shah,A.Khosla[10](2019)在《肝细胞肝癌经肝动脉化学栓塞后栓塞综合征的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并验证经肝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后的栓塞术后综合征(PES)的预测模型。材料与方法在本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中,收集2014年10月—(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化学栓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治疗后并发肝脓肿患者微生物学特征和耐药情况。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行TACE手术治疗并发肝脓肿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术中抽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使用BacT/ALERT 3D血培养仪和VITEK 2 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胆汁培养、菌株鉴定和耐药性检测。结果 80例胆汁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51株(63.75%),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7株(33.33%)、革兰氏阴性菌34株(66.67%)。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9株(17.65%),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11.76%),肠球菌2株(3.92%)。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15株(29.41%),大肠埃希菌12株(23.53%),粪链球菌4株(7.84%),变形杆菌3株(5.89%)。51株病原菌药敏对亚胺培南、米诺环素和磺胺甲恶唑/甲氧啶苄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较低。结论 TACE术后并发肝脓肿患者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栓塞论文参考文献
[1].吴水平.肝动脉栓塞联合化学消融治疗肝巨大血管瘤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9
[2].孙雯,侯小娟,张林颖.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患者胆汁微生物特征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9
[3].Y.Luo,A.Pandey,M.A.Ghasabeh,P.Pandey,F.N.Varzaneh.基于多参数MRI容积成像对评价经动脉化学栓塞治疗神经内分泌性肝转移瘤预后价值的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4].王瑛,袁鹤立,张博,袁楠,郭建魁.肠内营养对行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细胞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
[5].曾帅,王嵇,程杰军,赵亮,管逊.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中实时多模影像融合和双期C臂锥形束CT对改善肝脏占位病灶检测能力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9
[6].王丹红,祝玮容.叁维质控护理措施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治疗患者的护理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7].王志炜,J.Vogl,A.I.A.Mekkawy,D.B.Thabet,M.El-Sharkaway.经静脉肺化学栓塞术用于肺转移瘤的姑息或新辅助疗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8].蔡鸿宇,邵冰峰,徐爱兵,周元,黄洪华.序贯经动脉化学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安全性[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
[9].张锡武,陈莹,黄娟,谢青,段克修.CalliSpheres~?载药微球化学栓塞治疗中早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因素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
[10].M.H.Khalaf,V.Sundaram,M.A.A.Mohammed,R.Shah,A.Khosla.肝细胞肝癌经肝动脉化学栓塞后栓塞综合征的预测模型[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