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相液相色谱分离芳香酸的最优化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黄蓉[1](2021)在《废PET乙二醇醇解单体BHET的离子交换树脂脱色研究》文中提出塑料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和资源挑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世界上产量最丰富的聚酯,其回收利用对缓解环境及资源压力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关于PET非降级回收利用的研究颇多,其中,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产物附加值高的乙二醇醇解法成为化学回收的重要方法。但在乙二醇醇解工艺工业化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醇解单体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颜色深,再利用存在局限性,巨大的脱色成本是废弃PET乙二醇醇解工业化的瓶颈。因此,找到一种绿色高效、经济可行,能实现BHET中微量有色杂质的脱色方法,是推进聚酯回收工业化的关键。本文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含典型着色剂(C.I.活性红2)的BHET进行脱色,实现了 BHET的绿色经济且温和高效的脱色,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有色BHET进行脱色,以着色剂去除率和BHET保留率为评价指标,从八种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中选出最适合本体系的D201树脂。通过静态实验发现,树脂的脱色性能与其活性功能团密切相关,碱性越强,脱色效果越好;还发现影响脱色的主要因素为:温度、树脂用量、时间及振荡速度;结合再生循环实验及表征对脱色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201树脂循环10次后脱色率仍大于99%,脱色对BHET的结构特性不造成改变,且其聚合再生的r-PET的色度值达到瓶用PET标准,脱色方法可行。(2)通过响应曲面实验和动态吸附实验对脱色交互行为和动态吸附行为进行研究。以着色剂去除率和BHET损失率为响应值,设计4因素3水平实验,探究各因素对脱色影响的主次及交互行为,并优化脱色条件。其中,脱色影响:树脂用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振荡速度;双因素交互影响中,树脂用量和脱色时间对着色剂去除率的影响最大,树脂用量和脱色温度对BHET损失率的影响最大;最佳条件下,脱色率和BHET损失率分别为97.22%和3.74%;所建立的模型能有效预测脱色过程。树脂脱色性能受树脂柱高及进料流速的影响较明显,同一柱高,穿透时间随进料流速的增大明显提前;同一流速,穿透时间随柱高增加明显增长。(3)通过吸附等温平衡、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等实验,联系DFT计算对树脂的脱色机理进行讨论。研究表明,树脂等电点pHpzc=6.70,脱色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且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脱色动力学过程,是基于化学吸附的离子交换过程;该过程以外扩散为主导,既受较快的液膜扩散影响,也受较慢的颗粒内扩散控制;吸附属于自发的熵增吸热反应,温度的升高可推动反应的自发进行;主要通过离子交换作用选择性吸附着色剂,存在静电相互作用、π-π相互作用及氢键作用。
代鹏飞[2](2020)在《有机氮氧化物促进惰性C-H键空气氧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石油化工领域,氧化反应是研究最为广泛的课题。石油的催化裂解、催化重整产生大量的烯烃及甲基芳烃化合物等化工原料,经氧化反应可以制备成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例如,烯烃通过氢甲酰化反应制备成的醛,再通过氧化反应可以制备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羧酸化合物;甲基芳烃化合物通过氧化反应,可以选择性氧化成芳基甲醇、芳基甲醛和芳基甲酸。然而,传统醛的氧化方法存在高毒性、价格昂贵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目前发展的一系列氧化方法也面临金属残留、昂贵配体的加入等问题。因此,发展一种绿色、清洁和高效醛的氧化方法是化学家一直以来的研究课题。现代化工生产中,石油的催化重整和异丙苯的Hock重排均涉及到非极性、无张力以及无活化烷基芳烃C-C键断裂。轻汽油馏分催化重整后,产量过剩的甲苯,大多用于脱烷基制取苯或甲苯歧化法制备二甲苯。因此,寻求以甲苯为代表的甲基芳烃转化成高附加值产品的途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我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有机氮氧化物促进的自由基氧化反应研究,目前,已经发展了芳烷烃高度选择性和深度可控的氧化氨化成腈和氧化成酮的方法。本论文在实验室面向工业化的清洁氧化反应研究基础上,基于有机氮氧化物促进C-H键的氧化策略,开展了以下三部分工作:1.受启发于异丙苯法制取苯酚和丙酮的策略,我们发展了在NHPI、BuONO和异烟酸叔丁酯共同参与下,将甲基芳烃化合物通过脱甲基自由基硼化反应转化成硼酸酯。通过实验机理的研究,发现该反应经历了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酯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适用于甲苯和二甲苯,为甲苯和二甲苯衍生化转化成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2.基于课题组在氧气氧化反应研究的基础上,利用NHPI为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实现了在温和条件下氧气氧化醛转化成羧酸的清洁氧化反应。研究发现,该反应底物普适性较广,并且该反应既可以用乙腈作为反应溶剂,也可以用绿色溶剂水作为反应溶剂。3.在研究以上两部分工作时,我们发现在反应过程中能检测到N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酯的生成,其广泛应用于有机光催化反应。我们以醛和甲基芳烃为初始原料,发展了制备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酯的氧化酯化方法,为该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吴志康[3](2020)在《无机配体支撑的金属催化剂催化构建酰胺键》文中研究指明酰胺键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键之一,酰胺键的形成是化学合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催化酰胺化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被强调为“绿色化学”的重要反应。具有重要生命活性的多肽和蛋白质都是由氨基酸通过酰胺键连接起来的,它们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药物研发、疾病诊断、生物医学材料和高性能材料等高科技领域。传统的酰胺合成会造成大量的资源的浪费,原子经济性很;新型酰胺合成方法主要是用胺与酸,醛,醇,羰基化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步合成酰胺,而这种方法会造成大量氧化还原剂的浪费,贵金属作催化剂造经济价值的降低等等。因此寻找一种新的酰胺合成方法以解决传统以及现阶段酰胺合成方法所带来的问题是大势所趋。多金属氧酸盐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多样性以及氧化还原性成为近年来催化反应的重点研究对象,其中Anderson型多酸在催化领域研究至今报道极少。基于文献报道以及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本论文主要探讨Anderson型多酸在催化酰胺化反应中的研究。本论文的工作内容主要分成三大类:(1)以Cr为中心的Anderson型多酸催化胺与甲醇氧化偶联构建酰胺键;(2)以Fe为中心的Anderson型多酸催化胺与甲酸偶联构建酰胺键;(3)以Fe为中心的Anderson型多酸催化胺与羧酸偶联构建酰胺键。首先我们对合成的多酸进行了XRD,FT-IR,NMR,TPLC表征,随后用合成的多酸进行了催化实验,试验结果表明。我们的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合成步骤简单,在实验中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以及选择性,同时我们在做了对比试验之后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简单的推测。
吴之强[4](2020)在《Lewis酸催化的典型无溶剂有机合成反应及氮化碳基光催化剂制备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等问题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上世纪末,绿色化学理念的提出和发展能够友好的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多种挑战,如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它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有机合成、催化转化、生物医学、分析检测等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应用。传统的催化有机合成方法通常存在催化剂价格昂贵和无法回收、使用有毒的试剂、产品收率低、后处理产生大量有毒废水等问题。绿色有机催化是解决传统合成化学中存在各种不友好的有效方法之一。首先,设计廉价、高效、可循环的催化剂是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利途径。其次,采用绿色溶剂或无溶剂催化合成是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产能的手段。研究并设计出合理的催化剂体系和催化反应过程在有机催化转化中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首先从设计稳定、高效的催化剂体系入手,结合Kobayashi.S等人提出的Lewis酸-表面活性剂催化剂长期以来存在的污染等问题,合理的利用二氧化硅的负载和催化作用,设计了一种纳米“Lewis酸-二氧化硅-表面活性剂”复合催化剂体系。其次,从无溶剂绿色催化合成角度入手,结合机械研磨化学的独特优势,采用复合催化剂对双吲哚基甲烷、席夫碱以及不对称吲哚甲烷衍生物的合成进行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的高效催化活性和稳定的可循环使用性能。此外,同样基于无溶剂绿色合成理念,结合溶剂热方法,采用无外加溶剂和无催化剂方法构筑了碳-碳、碳-氮等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系列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最后,鉴于酸催化材料的多样性以及催化材料与污水治理的内在关联性,以降解和处理含有染料的废水为研究对象,设计和制备了氮化碳基复合型光催化剂材料,并考察对茜素红、碱性品红和酸性品红等污水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能,有效的揭示了催化剂与染料废水的构-效关系,获得了有意义的结果。该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以构建稳定、高效的纳米催化剂和更为绿色、洁净的催化反应过程为目标,合理设计和成功制备了“Lewis酸-二氧化硅-表面活性剂”复合型催化剂体系(LASSC催化体系)。通过SEM、HRTEM、XPS、IR及TGA等表征手段揭示了复合型AlCl3·6H2O-SiO2-SDS催化剂空间体系中存在-Si-O-Al-,-OH-Al-等多元催化活性基团。其中催化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Lewis酸金属活性中心;二氧化硅的弱催化作用和表面活性剂与金属中心形成的配位效应则起到了辅助催化的作用。在无溶剂机械研磨作用下,利用优化的复合AlCl3·6H2O-SiO2-SDS催化剂在15~35 min内制备了一系列收率在71%~99%的双吲哚基甲烷化合物。催化反应过程和后处理简单,洁净。催化剂在重复使用10次以上仍保持高效的催化活性和循环周期。优异的催化性能和循环寿命归因于LASSC催化体系中三组分通过分子间作用和配位作用等形成相互交联的复合纳米纤维结构具有稳定活性中心基团和不易分解的特性。此外,通过原位捕获中间体实验,揭示了 3-吲哚芳香醇是吲哚甲基化反应的关键步骤。另外,将LASSC催化剂体系成功的应用于“一锅法”合成具有旋光特性的不对称吲哚甲烷衍生物,获得了收率在72%~92%的目标产物。催化剂独特的结构和活性依然保持,在重复使用8次后催化活性无明显的下降。综上结果表明,LASSC体系被证明是一种促进醛的亲电活化的廉价、绿色和高效的催化剂。与已报道的酸催化体系相比,该无溶剂催化体系不仅使产品分离更容易,且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尤其是对抑制和减少有毒表面活性剂废水的产生等方面。(2)以设计无溶剂绿色合成具有生物活性有机分子为目标,利用溶剂热手段,在无溶剂和无催化剂条件下,实现了吲哚甲烷分子,喹唑啉酮、呫吨等具备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制备。成功构筑了无溶剂和无催化剂下的碳-碳、碳-氮等绿色催化反应过程。所有化合物收率均保持在80%以上,且操作过程和后处理更为简单和环保。尤为重要的是,这不仅有效的从源头上实现了资源节约、减少有机试剂对环境的污染,而且也易于实现量化制备,完全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和要求。(3)以降解和处理染料废水为目标,设计和制备了系列氮化碳基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SEM、HRTEM、XRD、UV-vis-DRS及PL等表征揭示了质子化g-C3N4/β-SiC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g-C3N4与纳米β-SiC形成了有效的异质结,使得光生电子-空穴分离能力增强。UV-vis-DRS分析表明质子化的复合材料有效的增加了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同时使光生载流子的迁移速率得到提升。此外,将材料应用于光催化降解茜素红、碱性品红和酸性品红等染料废水,考察催化剂的光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其中P-g-C3N4/β-SiC样品在90min内对茜素红、碱性品红和酸性品红等污水的光降解效率分别在99%,89%和74%。材料P-g-C3N4/β-SiC的催化性能优于样品P-g-C3N4/α-SiC。此外,P-g-C3N4/β-SiC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在光催化降解污水实验中可以重复使用多次而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此外,通过活性物种捕获实验证明了超氧自由基(·O2-)是P-g-C3N4/β-SiC参与光催化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通过GC-MC确认了茜素红废水的最终降解产物之一主要是邻苯二甲酸。
高楠[5](2019)在《亚氨基异吲哚啉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含氮杂环化合物拥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活性,在天然产物中地位较高。尤其是异吲哚啉类化合物,其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被广泛应用在有机颜料和中间体合成方面,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此类化合物有着很多合成方法,不过很多合成方法有着反应条件高、底物适用性不高,部分存在产率不高等缺点,与绿色化学需求并不匹配。化学工业快速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研究经济、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变得较为紧迫。目前常见的对于合成异吲哚啉酮类化合物方法的研究,大部分是使用贵金属催化剂或严苛的条件,使原料发生C-C/C-N耦合反应或羰基化反应,构造异吲哚啉类化合物。本论文研究结论为:1、使用邻苯二甲酸酐与伯胺通过无溶剂法反应合成的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作为原料,通过酰氯化反应和胺化反应制备3-亚氨基-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发现在乙酸存在条件下110/180℃加热2/2 h制备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然后以草酰氯为氯化试剂,通过热溶剂法在140℃反应6 h,氯化获得相应的氯盐。再以三乙胺为缚酸剂,在冰水浴条件下加入伯胺和三乙胺,常温搅拌0.5 h,加热到85℃回流3 h,伯胺、氯盐与三乙胺摩尔比为1:1:2,制备相应的3-亚氨基-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产物产率为55%-74%。2、通过改善上述反应的反应条件,使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的两个羰基都被氯化生成氯盐,再通过胺化反应制备1,3-亚氨基-异吲哚啉类化合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发现在以草酰氯为氯化试剂,通过热溶剂法在160℃反应4 h,氯化获得相应的氯盐。在冰水浴条件下加入伯胺和三乙胺,常温搅拌0.5 h,加热到85℃回流3 h,伯胺、氯盐与三乙胺摩尔比为2:1:4,制备相应的1,3-亚氨基-异吲哚啉类化合物。产物产率在41%-62%。3、对合成的3-亚氨基-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1,3-二亚氨基-异吲哚啉类化合物通过1H NMR,IR,MS,HRMS等方法进行表征,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相应的探索。本论文提出的合成方法比现阶段已有的合成方法更加简便。由于使用的原料为伯胺,所以得到的3-亚氨基-异吲哚啉-1-酮和1,3-二亚氨基-异吲哚啉类化合物的个数与亚胺化合物的种类数有关,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客观上实现了控制3-亚氨基-异吲哚啉-1-酮和1,3-二亚氨基-异吲哚啉类化合物系列产物的制备。另外,在实验过程中所生成产物部分为创新产物,本论文在精细化学品研究方向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申冠飞[6](2019)在《生物质糠醛及其衍生物的催化羰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能源危机日趋严重,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当代科学家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探究出环境友好的工艺路线,开发绿色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来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生物质来源广泛、储量巨大、可再生以及不会污染环境等优点吸引世界各国科学家们的关注。C6的5-羟甲基糠醛(HMF)是生物质平台分子的明星分子,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潜力。碳一(C1)化学是绿色化学和能源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获得了世界范围内学术界巨大关注,还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C5的糠醛是已经实现工业化的生物质平台分子,利用具有“万能催化剂”美誉的钯为催化剂,开发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的以及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路线来利用C1资源实现C5分子平台到C6分子平台的构建,为打通工业化应用生物质资源最后一步提供一条可行的线路。基于生物质能的2,5-呋喃二甲酸(FDCA)被认为是在聚合物工业中有巨大应用对苯二甲酸的替代物。虽然它可以通过5-羟甲基糠醛(HMF)的催化氧化来生产,但HMF本身目前来源于产量有限的单糖和多糖如葡萄糖和果糖,因此阻碍了FDCA作为单体在工业应用中取代对苯二甲酸合成聚合物。该工作提供一条全新的合成FDCA的途径,其基于自可再生生物质糠醛的衍生物,本章主要在有机溶剂中均相催化羟羰基化5-溴-2-糠酸一步合成FDCA,实现色谱分析>99%的FDCA产率,分离收率高于90%的克级反应。详细研究了钯源,膦配体和碱等因素的影响,并给提出了可能的催化机理。均相催化的活性虽然高但是对于催化剂循环利用和产物的分离提纯不利。本章在水油两相体系中以可再生C5分子糠醛的衍生5-溴糠醛为底物合成C6分子5-甲酰基-2-呋喃甲酸(FFCA),提供了单官能团糠醛向具有多官能团的产物的转化的一条新途径,从而开辟了其潜在的应用市场。在优化条件下,通过油/水相双相羟羰基化提供高达99%的FFCA产率。值得注意的是,在双相系统中,水相的碱性环境不仅可以中和催化循环生成的酸,还可以使生成的目标产物FFCA以羧酸盐的形式进入水相,有效地实现了与剩余的底物和催化剂的分离,可以得到分离收率95%的克级反应。目前,FFCA是羟甲基糠醛(HMF)氧化获得FDCA过程中不稳定的中间体。工业中是可以实现从农林废弃物中获得糠醛的,这种基于糠醛衍生物通过催化羟羰基化生成FFCA的途径开辟了糠醛的下游产品,且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活性炭(AC)因其具有大的表面积、优异的吸附性能、高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廉价易得等优点,广泛地用作非均相催化剂的载体。以生物基活性炭为载体,以合成的(Pd/XantphosCl2)/AC为催化剂,以生物质平台分子糠醛的衍生物5-溴-2-糠酸为底物,CO为羰基来源,在水中实现了>99%的FDCA的收率,利用催化剂在水中不容的物理性质通过简单的离心就可以实现催化剂的回收,催化循环使用10次后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保持不变。工业上已经实现了糠酸到5-溴-2-糠酸的合成,本章工作不仅开发了生物基C5平台分子糠醛的下游产品,开辟了糠醛的市场,也为工业化利用C1资源合成在工业上巨大应用前景的C6分子平台FDCA提供了一个选择。
刘思洁[7](2019)在《过渡金属(Co, Ni, Mo)催化木质素解聚研究》文中认为利用自然界唯一含有苯环结构的可再生绿色资源木质素制备芳香族小分子化学品可降低现代工业对石油化工产品的依赖性,缓解因为石油资源枯竭可能造成的资源短缺等困境。木质素分子内具有的大量β-O-4键使得近年来通过催化手段断裂β-O-4键来获取芳香族化合物或生物燃油成为木质素有效利用及生物质全组分高效利用的重点。本论文针对目前木质素解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不足,采用新型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及乳液反应体系,考察了木质素及其模型化合物的氧化解聚和加氢解聚反应活性。此外,我们还对木质纤维素在复合离子液体对中的解聚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和建模,以期依据模型及拟合数据对连续操作过程中各操作因素的影响进行预判。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选取单分散Co-N-C(金属钴原子单分散的氮掺杂碳负载型催化剂)为催化剂,考察了木质素β-O-4模型化合物在该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解聚性能,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筛选。首先,甲醇被认为是最佳的反应溶剂。这与底物在甲醇中的溶解度高,并能作为反应物与过程中生成的苯甲酸发生酯化反应,推动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相关。其次,我们比较了以类似方法合成的Ni-N-C、Mn-N-C、Cu-N-C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以及含Co元素的均相催化剂在该反应体系中的反应活性。结果表明Co-N-C具有最高的反应活性,在以甲醇为溶剂且NaOH作为助剂存在的条件下,2-(2-甲氧基苯氧基)-1-苯基乙醇(MPP-ol)的转化率能达到95%。最后,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在该催化体系下的解聚效果以及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对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解聚具有高选择性,且Co-N-C催化剂在重复使用8次后未见明显的活性降低。2合成及表征了以木质素磺酸钠为碳源和硫源的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MS/C,M=Co,Ni,Mo),并考察了该系列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对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及木质素磺酸钠的氢解反应活性。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及结构表明该系列MS/C催化剂均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孔容,且表现出一定的弱酸性。除含有Ni元素的催化剂外,该系列催化剂均呈现高度分散的状态,XRD和TEM均未检测到催化剂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存在,金属硫化物高度分散,平均粒径在0.2nm左右。该MS/C催化剂表现出较强的氢解活性。在水相环境、180 oC、1 MPa H2的条件下反应5 h,木质素模型化合物转化率能达到99%。此外,该金属硫化物催化剂还能应用于木质素磺酸钠的氢解,其中丙基愈创木酚的产量达到23.7mg/g木质素磺酸钠,选择性高达84%。并且该金属硫化物催化剂能在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底物的水相环境中循环使用7次后仍保持相对稳定的结构及木质素磺酸钠的氢解反应活性。3构建了以Raney Ni为催化剂,异丙醇为供氢试剂,正丁醇和水为油相和水相,基于木质素磺酸钠的自乳化效果的乳液反应体系来考察木质素磺酸钠的氢解。这部分工作首先研究了体系中各溶剂的配比(即均相体系和多相体系)对木质素磺酸钠氢解过程的影响。其次,在最优溶剂配比的乳液反应体系中,考察了催化剂及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供氢试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能得到116.1 mg/g木质素磺酸钠的挥发性产物,且4-乙基愈创木酚的选择性突出,其产率则达到39.3 mg/g。通过对不同来源木质素在该体系中的解聚活性及反应残渣的分析得出,该乳液体系最适用于具有两亲性的木质素磺酸钠,且氢解过程中主要是木质素分子内的G型结构单元受到了破坏。4选用纤维素在复合离子液体对中的溶解、解聚过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验现象及数据建立了合理的动力学模型,并计算拟合出相应过程的速率常数等过程参数。设计了包含原料混合器、反应器以及产物分离器等操作单元在内的连续流操作过程模型。并利用间歇反应操作拟合得到的动力学数据,对连续流操作过程进行了数学建模与分析,预测了不同操作条件对产物流率的影响,对木质纤维素的高效转化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杨帆,侯玉翠,任树行,吴卫泽[8](2018)在《褐煤选择性氧化制羧基化学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褐煤选择性氧化制羧基化学品是其高效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目前,褐煤氧化制化学品的方法主要包括硝酸氧化法、次氯酸钠氧化法、双氧水氧化法、钌离子氧化法、碱-氧气氧化法、催化氧气氧化法以及其他氧化法等.采用不同的氧化方法对褐煤进行氧化,可能得到组成与分布均存在较大差别的氧化产物.但所有的氧化产物均是一种羧基化学品的混合物,需要进行分离纯化.因此,研究者对不同类型羧酸混合物的分离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从反应和机理方面综述了褐煤氧化制备羧基化学品的不同方法及其特点,分析了不同氧化方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产物羧酸混合物分离的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了褐煤选择性氧化制羧基化学品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张悦[9](2018)在《无催化剂条件下醛氧化成酸和改造吲哚化合物提高生物活性目的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包含两部分:(1)低浓度醛氧化成羧酸的研究、(2)在吲哚结构的分子中加入某些基团以增强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为低浓度的醛氧化成羧酸的相关研究,开发了在酸性,中性和碱性不同pH条件下在水中醛的无催化剂有氧氧化的第一个例子。在该方案中使用1个大气压的O2作为唯一的氧化剂将醛氧化成相应的羧酸,涵盖了十余种不同的醛,大部分羧酸获得了大于99%的收率,不需要任何有机试剂,不需要添加任何催化剂,整个反应操作简单,大多数醛类可以以良好到极好的收率转化成它们相应的羧酸,此外,经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在反应过程中或反应后没有观察到副产物的形成。同时,我们进行五个对照反应以解释说明为什么氧化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变慢,并引入Fe 3+/Fe 2+再循环系统以加快醛类氧化的速率。在本论文的第二部分中提出改造吲哚化合物提高生物活性目的的研究,单克隆抗体是一类可以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物质,具有针对性可用于某些病原体的检测,在吲哚类化合物结构上增加一些活性基团,使之易于与蛋白质进行耦合,将偶合反应后的产物注入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发生反应,使小鼠产生抗体,经过筛选选出人们所需要的单克隆抗体。我们主要是将环氧氯丙烷和4-溴丁腈连接在吲哚乙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上,通过简单的反应将两种底物合成在一起,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后处理操作简单。
李应[10](2017)在《M-MCM-41(M=Fe、Cu)和Cu-MOF选择性催化氧化对二甲苯的研究》文中指出对二甲苯是—种易得的廉价工业原料。目前对二甲苯主要用于合成对苯二甲酸,而其在合成其它含氧有机物方面的应用较少。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对羟甲基苯甲酸等对二甲苯下游氧化物在材料、药物、催化、能源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们的用量也在迅速增加,但目前的合成方法存在步骤多、压力及温度高、产生大量污染物、产率低等缺点,已不适合当前的环保理念。在非均相条件下一步氧化对二甲苯到相应的氧化物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MCM-41及MOF材料因具有较好的孔径和比表面积而广泛用于催化领域,两者在非均相催化氧化方面的应用也受到重视。本论文针对现有合成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及对羟甲基苯甲酸存在的问题,创建性地提出了以对二甲苯为原料、M-MCM-41(M=Fe,Fe/Cu,Cu)材料及Cu-MOF为催化剂选择性氧化合成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及对羟甲基苯甲酸,并取得了满意效果。论文研究包括:(1)以Fe-MCM-41(Fe:Si=1:100)为模型催化剂,考察了不同溶剂对催化氧化对二甲苯到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性能,发现使用醋酸与乙腈的混合溶剂有利于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生成。考察了混合溶剂下,Fe-MCM-41(Fe:Si=1:100)、Fe-MCM-41(Fe:Si=1:50)、Fe/Cu-MCM-41(Fe:Cu:Si=1:1:50)、Cu-MCM-41(Cu:Si=1:50)以及Cu-MCM-41(Cu:Si=1:100)等催化剂催化氧化的性能,发现当醋酸乙腈体积比为3:7时,Cu-MCM-41(Cu:Si=1:100)在对二甲苯的转化及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生成的性能最佳。(2)对 Fe/Cu-MCM-41(Fe:Cu:Si=1:1:50)、Cu-MCM-41(Cu:Si=1:50)以及Cu-MCM-41(Cu:Si=1:100)等三个催化剂进行了热过滤实验,发现Cu-MCM-41(Cu:Si=1:100)中没有 Cu(Ⅱ)流失。对 Cu-MCM-41(Cu:Si=1:100)进行了催化剂循环实验研究,发现该催化剂无明显失活现象。在最优化的条件下,对二甲苯的转化率达到21.7%,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选择性为73.0%,副产物只有对羟甲基苯甲酸和2,5-二羧基对苯醌。(3)考察了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等对Cu-MOF选择性催化氧化对二甲苯到对羟甲基苯甲酸的影响。发现了低温有利于对二甲苯的转化及对羟甲基苯甲酸的生成,且催化剂热过滤实验及循环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在低温下不流失也不失活。(4)比较了 Cu-MOF、Cu-MCM-41(Cu:Si=1:50)、Cu-MCM-41(Cu:Si = 1:100)、Cu-MCM-48(Cu:Si=1:50)、Cu-MCM-4 8(Cu:Si=1:100)、T CS-Cu-MCM-41(Cu:Si=1:50)、TCS-Cu-MCM-41(Cu:Si=1:100)、TS-Cu-MCM-41(Cu:Si=1:50)、TS-Cu-M CM-41(Cu:Si=1:100)、Cu-MOF-5、Cr-MOF、Cu-ZIF-8、Fe-MOF、3%Cu-MIL-125及5%CuO-TiO2气凝胶等十五个催化剂选择性催化氧化对二甲苯到对羟甲基苯甲酸的性能,发现Cu-MOF的性能最佳。此外,还发现Cu-MIL-125可能是优异的选择性催化氧化对二甲苯到对苯二甲醇的催化剂,而CuO-TiO2气凝胶则可能是低温选择性氧化对二甲苯到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一个候选催化剂。(5)优化了实验条件,并按照 30%H2O2(V):PX(V)=3:1、CH3CN(V):PX(V)=20:1及Cu-MOF(mg):PX(mL)=30:1等的最佳比例,以及反应温度为30℃和反应时间为5小时的条件,进行了放大实验。即使放大到15倍,Cu-MOF依然表现出优异的催化转化对二甲苯到对羟甲基苯甲酸的性能,此时对二甲苯的转化率为84.8%,对羟甲基苯甲酸的选择性为97.6%。(6)通过FT-IR及XPS分析,发现Cu-MCM-41(Cu:Si= 1:100)催化剂中存在Si-O-Cu-OH,说明该Cu(Ⅱ)完全进入到MCM-41的骨架中。根据氧化产物分配情况、FT-IR、XPS以及2,5-二甲基苯酚和对苯二甲酸的氧化情况,提出了两阶段氧化机理。该机理的提出有望成为非Kolbe-Schmitt反应合成邻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开辟一条新途径。(7)通过FT-IR、XRD、BET及XPS分析,发现Cu-MOF在反应前后无显着变化。结合反应体系中产物分配及已有文献,对Cu-MOF选择性催化氧化对二甲苯到对羟甲基苯甲酸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该机理对扩展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温和条件催化氧化有机物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反相液相色谱分离芳香酸的最优化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相液相色谱分离芳香酸的最优化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废PET乙二醇醇解单体BHET的离子交换树脂脱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PET的性质及使用 |
1.2.1 PET的性质 |
1.2.2 PET的生产消费与回收必要性 |
1.3 废PET的回收利用 |
1.3.1 废PET的回收方法 |
1.3.2 醇解技术工业化的瓶颈 |
1.4 废PET醇解产物脱色 |
1.4.1 现有脱色方法 |
1.4.2 脱色方法优缺点 |
1.5 吸附剂 |
1.5.1 吸附剂概况 |
1.5.2 离子交换树脂吸脱附特性 |
1.5.3 离子交换树脂在脱色提纯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研究意义 |
1.6.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PET醇解单体静态吸附脱色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分析表征方法 |
2.3.2 废PET乙二醇醇解 |
2.3.3 纯化BHET |
2.3.4 脱色率及保留率测定 |
2.3.5 脱色树脂筛选实验 |
2.3.6 静态脱色单因素实验 |
2.3.7 树脂的再生及循环实验 |
2.3.8 聚合再生r-PET实验 |
2.4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2.4.1 PET乙二醇醇解 |
2.4.2 树脂筛选 |
2.4.3 静态影响因素讨论 |
2.4.4 再生方法及寿命评价 |
2.4.5 表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响应面下脱色交互行为及动态吸附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响应曲面法实验 |
3.3.2 动态吸附实验 |
3.4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3.4.1 响应曲面分析 |
3.4.2 动态吸附结果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D201树脂脱色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3.1 分析表征方法 |
4.3.2 等电点的测定 |
4.3.3 吸附等温平衡实验 |
4.3.4 吸附动力学实验 |
4.3.5 吸附热力学实验 |
4.3.6 模拟计算方法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D201树脂的等电点 |
4.4.2 吸附等温规律 |
4.4.3 吸附动力学机理 |
4.4.4 吸附热力学机理 |
4.4.5 DFT计算结果讨论 |
4.4.6 表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A.1 GC-MS |
A.2 Py-GC/MS |
A.3 HPLC-UV |
A.4 HPLC-MS |
附录B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有机氮氧化物促进惰性C-H键空气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氮氧化物概述 |
1.3 芳烷烃和醛类化合物C-H键的氧化困境 |
1.4 有机氮氧化物促进烷烃的C-H键空气氧化策略新反应研究 |
第二章 有机氮氧化物促进甲基芳烃C-H键的氧化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课题的提出 |
2.3 反应条件优化 |
2.4 反应底物范围研究 |
2.5 脱甲基硼化反应的转化合成应用 |
2.6 反应机理的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氮氧化物促进醛类化合物C-H键的氧化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反应条件优化 |
3.3 反应底物范围研究 |
3.4 合成转化应用研究 |
3.5 反应机理的推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氮氧化物促进醛和甲基芳烃C-H键的氧化酯化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反应条件优化 |
4.3 反应底物范围研究 |
4.4 反应机理的推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六章 实验部分 |
实验仪器 |
实验试剂 |
6.1 第二章实验操作及数据部分 |
6.2 第三章实验操作及数据部分 |
6.3 第四章实验操作及数据部分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部分化合物核磁谱图 |
附录B 化合物一览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无机配体支撑的金属催化剂催化构建酰胺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酸的概述 |
1.2 Anderson多金属氧酸盐及衍生物的概述及应用 |
1.3 多酸在催化偶联,酰胺化反应中的应用 |
1.4 酰胺化反应 |
1.4.1 传统合成方法 |
1.4.2 醇和胺 |
1.4.3 醛和胺 |
1.4.4 酸和胺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r的 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催化胺类化合物与甲醇氧化偶联反应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多酸的制备 |
2.3.2 Cr的 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催化甲酰化的实验步骤 |
2.3.3 结果与讨论 |
2.4 表征数据 |
2.5 小结 |
第三章 Fe的 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催化胺类化合物与甲酸偶联反应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的制备 |
3.3.2 多金属氧酸盐催化甲酰化的实验般步骤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表征数据 |
3.5 小结 |
第四章 Fe的 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催化胺类化合物与羧酸缩合反应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3.1 结果与讨论 |
4.4 数据表征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4)Lewis酸催化的典型无溶剂有机合成反应及氮化碳基光催化剂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绿色化学与有机合成的发展与研究方向 |
1.2 催化吲哚甲烷合成的研究进展 |
1.2.1 催化合成对称型吲哚甲烷的方法简介 |
1.2.2 不对称吲哚基甲烷的合成 |
1.3 Lewis酸-表面活性剂催化剂(LASCs)的发展及其应用 |
1.4 机械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研究发展 |
1.4.1 机械化学构筑的碳-碳键(C-C)反应 |
1.4.2 机械化学构筑的碳-氮键(C-N)反应 |
1.4.3 机械化学参与的其他反应 |
1.4.4 机械化学的优势与缺点 |
1.5 无溶剂、无催化剂的有机合成发展 |
1.5.1 无溶剂和催化剂在常规加热中的C-C、C-N键等反应构筑 |
1.5.2 无溶剂、无催化剂在微波辐射下的有机合成反应 |
1.5.3 无溶剂、无催化剂在机械化学/球磨合成法下的有机反应 |
1.6 氮化碳及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发展 |
1.6.1 介孔g-C_3N_4的制备及应用 |
1.6.2 g-C_3N_4掺杂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材料制备 |
1.6.3 g-C_3N_4与其他材料复合构建异质结 |
1.6.4 质子化g-C_3N_4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 |
1.7 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二章 Lewis酸-表面活性剂无溶剂绿色合成双吲哚甲烷类化合物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反应条件筛选 |
2.2.3 在无溶剂、室温体系下,反应底物的扩展 |
2.2.4 在无溶剂、微波体系下,反应底物的扩展 |
2.2.5 反应中间体获取实验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2.3.1 催化剂本征结构及分析 |
2.3.2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
2.4 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LASSC催化体系无溶剂合成不对称吲哚基甲烷衍生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条件优化 |
3.2.3 不对称产物的组成及结构确定 |
3.2.4 LASSC催化不对称双吲哚基甲烷衍生物 |
3.2.5 催化剂生命周期评价 |
3.2.6 不对称双吲哚基甲烷化合物量化制备 |
3.3 小结 |
第四章 无溶剂和无催化剂介导构建C-C、C-N等生物有机小分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构筑C-C键的有机反应 |
4.2.3 构筑C-N键的有机反应 |
4.2.4 揭示Biginelli反应的催化过程 |
4.3 小结 |
第五章 质子化g-C_3N_4/β-SiC催化剂制备及光降解茜素红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2 复合光催化剂材料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光催化材料的结构表征及特性分析 |
5.3.2 光催化性能评价 |
5.3.3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及催化ARS的机理探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前驱体制备氮化碳与SiC复合催化剂对染料废水的光降解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2.2 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前驱体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对染料废水的降解 |
6.3.2 优化实验条件下,复合催化剂的结构及特性表征 |
6.3.3 催化剂对不同染料废水的光降解性能及重复使用性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亚氨基异吲哚啉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异吲哚啉类物质概述 |
1.1.1 异吲哚啉类物质的概念 |
1.1.2 异吲哚啉类物质的应用 |
1.1.3 异吲哚啉类物质的合成 |
1.2 酰氯化反应概述 |
1.2.1 酰氯化反应的原理 |
1.2.2 各类酰氯化反应对比 |
第二章 仪器与试剂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1 药品与试剂 |
2.1.2 设备仪器 |
第三章 通过酰氯化反应合成3-亚氨基-苯基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 |
3.2.2 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的酰氯化反应 |
3.2.3 3-亚氨基-苯基异吲哚啉-1-酮的合成 |
3.3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3.1 乙酸对于合成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影响 |
3.3.2 氯化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3.3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3.3.4 温度及缚酸剂比对反应的影响 |
3.3.5 小结 |
3.4 结构表征 |
3.4.1 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相应氯盐的结构表征 |
3.4.2 3-亚氨基异吲哚啉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3.4.3 小结 |
3.5 反应机理 |
3.5.1 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氯化反应机理 |
3.5.2 3-亚氨基异吲哚啉酮类化合物合成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过酰氯化反应合成1,3-二亚氨基-苯基异吲哚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的酰氯化反应 |
4.2.2 1,3-亚氨基-苯基异吲哚啉的合成 |
4.3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3.1 温度及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4.3.2 小结 |
4.4 结构表征 |
4.4.1 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相应氯盐的结构表征 |
4.4.2 1,3-二亚氨基异吲哚啉类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4.4.3 小结 |
4.5 反应机理 |
4.5.1 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氯化反应机理 |
4.5.2 1,3-二亚氨基异吲哚啉类化合物合成机理 |
4.6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本论文创新点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成果及所获奖励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6)生物质糠醛及其衍生物的催化羰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质 |
1.3 生物质平台分子 |
1.4 钯催化羰化 |
1.4.1 钯催化羰基化反应类型 |
1.4.2 钯催化羰化生成羧酸的反应 |
1.5 选题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2 催化羰化糠醛衍生物5-溴-2-糠酸合成2,5-呋喃二甲酸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3 实验操作 |
2.2.4 产物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钯源对催化羰化5-溴-2-糠酸的影响 |
2.3.2 溶剂和温度对催化羰化5-溴-2-糠酸的影响 |
2.3.3 配体对催化羰化5-溴-2-糠酸的影响 |
2.3.4 碱对催化羰化5-溴-2-糠酸的影响 |
2.3.5 其他条件对催化羰化5-溴-2-糠酸的影响 |
2.3.6 羰基化反应的机理 |
2.4 结论 |
3 在油/水双相体系中催化羰化可再生糠醛衍生物5-溴糠醛为5-甲酰基-2-呋喃甲酸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2.3 实验操作 |
3.2.4 产物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溶剂和钯源对催化羰化5-溴糠醛的影响 |
3.3.2 配体对催化羰化5-溴糠醛的影响 |
3.3.3 碱对催化羰化5-溴糠醛的影响 |
3.3.4 水油两相对催化羰化5-溴糠醛的影响 |
3.3.5 CO压力及其他因素对催化羰化5-溴糠醛的影响 |
3.3.6 羰基化反应的机理 |
3.4 结论 |
4 水中催化剂(Pd/Xantphos Cl2)/AC可循环地催化羰化5-溴呋喃酸为2,5-呋喃二甲酸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4.2.3 实验操作 |
4.2.4 产物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钯源对催化羰化合成2,5-呋喃二甲酸的影响 |
4.3.2 配体对催化羰化合成FDCA的影响 |
4.3.3 载体对催化羰化合FDCA的影响 |
4.3.4 碱对催化羰化合成FDCA的影响 |
4.3.5 其他因素对催化羰化合成FDCA的影响 |
4.3.6 催化剂的催化循环性能 |
4.4 结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在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催化羰化糠醛衍生物5-溴-2-糠酸合成2,5 呋喃二甲酸 |
附录3 在油/水双相体系中催化羰化可再生糠醛衍生物5-溴糠醛为5-甲酰基-2-呋喃甲酸 |
(7)过渡金属(Co, Ni, Mo)催化木质素解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质素概述 |
1.2.1 木质素的分类 |
1.2.2 木质素的结构 |
1.2.3 木质素的应用现状 |
1.3 木质素的氧化解聚 |
1.3.1 木质素氧化催化剂 |
1.3.2 木质素氧化氧化剂 |
1.4 木质素的氢解 |
1.4.1 木质素氢解催化剂 |
1.4.2 木质素氢解反应氢源 |
1.5 木质素催化解聚的其它途径 |
1.5.1 木质素的热解 |
1.5.2 电化学催化解聚木质素 |
1.5.3 光催化解聚木质素 |
1.5.4 木质素的酶解 |
1.6 动力学及过程拟合在生物质转化中的应用 |
1.7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7.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o-N-C催化氧化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中β-O-4 键的断裂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合成 |
2.2.3 催化剂的制备 |
2.2.4 催化剂的表征 |
2.2.5 氧化反应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NMR表征 |
2.3.2 催化剂表征分析 |
2.3.3 反应条件筛选 |
2.3.4 反应温度及时间的影响 |
2.3.5 底物扩展 |
2.3.6 反应路径及机理探究 |
2.3.7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木质素磺酸钠的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氢解反应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合成 |
3.2.3 催化剂的制备 |
3.2.4 催化剂的表征 |
3.2.5 氢解反应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表征分析 |
3.3.2 模型化合物的氢解 |
3.3.3 催化剂煅烧温度及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4 木质素磺酸钠的氢解及催化剂循环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乳液反应器中氢转移反应对木质素磺酸钠选择性解聚的强化过程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乳液反应器的构建 |
4.2.3 木质素磺酸钠的解聚 |
4.2.4 产物的分离与检测 |
4.2.5 木质素磺酸钠及反应残渣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木质素磺酸钠在乳液体系中的解聚 |
4.3.2 氢解反应的条件优化 |
4.3.3 反应前后木质素磺酸钠的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质转化动力学及过程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本章中所用的符号及简称 |
5.2.3 纤维素在酸性复合离子液体对中的解聚 |
5.2.4 产物的分离与检测 |
5.3 模型的建立 |
5.3.1 间歇反应釜中的动力学模型 |
5.3.2 连续反应模型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间歇反应器中的动力学研究 |
5.4.2 间歇反应器中催化剂的影响 |
5.4.3 连续流反应器(CSTR)中的研究 |
5.4.4 CSTR中反应温度的影响 |
5.4.5 CSTR中反应时间的影响 |
5.4.6 CSTR中萃取速率的影响 |
5.4.7 CSTR中分布系数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褐煤选择性氧化制羧基化学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褐煤氧化制化学品的方法 |
2.1 硝酸氧化法 |
2.2 次氯酸钠氧化法 |
2.3 双氧水氧化法 |
2.4 钌离子催化氧化法 |
2.5 碱-氧气氧化法 |
2.6 催化氧气氧化法 |
2.7 其他氧化法 |
3 褐煤氧化产物的分离 |
4 褐煤氧化制羧基化学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 结论与展望 |
(9)无催化剂条件下醛氧化成酸和改造吲哚化合物提高生物活性目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无催化剂条件下醛氧化成酸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羧酸类化合物的介绍 |
1.2.1 羧酸类化合物的简介 |
1.2.2 羧酸类化合物的应用 |
1.2.3 羧酸类化合物主要合成方法 |
1.3 羧酸类化合物主要合成方法总结 |
1.4 本部分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 |
2.3 产物收率以及手性产物ee值(对映体过量)的计算方法 |
3 分子氧的作用下将醛类物质氧化成羧酸 |
3.1 实验方案设计 |
3.2 “分子氧”氧化功能化醛类合成羧酸的反应条件优化 |
3.2.1 催化剂的筛选 |
3.2.2 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3.2.3 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3.2.4 底物浓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3.2.5 反应体系酸碱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3.3 底物的拓展 |
3.4 反应现象的探究 |
3.5 “分子氧”氧化醛成羧酸的应用:合成不对称手性胺 |
3.6 结论 |
3.7 本章小结 |
3.7.1 创新点 |
3.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改造吲哚化合物提高生物活性目的的研究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吲哚类化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 |
1.3 本部分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 |
2.3 产物收率的计算方法 |
3 吲哚化合物与活性基团的合成反应 |
3.1 实验方案设计 |
3.2 反应产物TLC的显示与HPLC的结果 |
3.3 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3.4.1 创新点 |
3.4.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各种羧酸产物的光谱特征数据 |
附录2 各种羧酸产物的光谱特征图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 |
致谢 |
(10)M-MCM-41(M=Fe、Cu)和Cu-MOF选择性催化氧化对二甲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常见对二甲苯氧化产物及用途 |
1.2.1 对苯二甲酸的用途及制备 |
1.2.2 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用途及制备 |
1.2.3 对羟甲基苯甲酸的用途及制备 |
1.3 非均相液相催化氧化研究进展 |
1.3.1 MCM-41催化氧化研究进展 |
1.3.1.1 MCM-41催化氧化烷烃 |
1.3.1.2 MCM-41催化氧化烯烃 |
1.3.1.3 MCM-41催化氧化醇 |
1.3.1.4 MCM-41催化氧化芳烃 |
1.3.1.4.1 MCM-41催化氧化芳烃侧链烷基 |
1.3.1.4.2 MCM-41催化氧化芳烃侧链烯基 |
1.3.1.4.3 MCM-41催化羟基化芳环 |
1.3.2 MOFs催化氧化进展 |
1.3.2.1 MOFs催化氧化(环)烷烃 |
1.3.2.2 MOFs催化氧化(环)烯烃 |
1.3.2.3 MOFs催化氧化芳烃的概况 |
1.3.2.4 MOFs催化氧化醇 |
1.4 常用氧化剂简介 |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化学试剂与仪器设备 |
2.1.1 化学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 |
2.2.1 催化剂的合成 |
2.2.2 催化氧化反应 |
2.2.3 产物分析 |
第三章 选择性氧化对二甲苯到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 |
3.1 引言 |
3.2 溶剂对Fe-MCM-41(Fe:Si1:100)催化氧化的影响 |
3.3 不同催化剂对催化氧化PX到H4DHT的影响 |
3.3.1 Fe-MCM-41(Fe:Si=1:50)的影响 |
3.3.2 Fe/Cu-MCM-41(Fe:Cu:Si=1:1:50)的影响 |
3.3.3 Cu-MCM-41(Cu:S=1:50)的影响 |
3.3.4 Cu-MCM-41(Cu:Si=1:100)的影响 |
3.3.5 Cu-MCM-48(Cu:S=1:50)的影响 |
3.3.6 Cu-MCM-48(Cu:Si=1:100)的影响 |
3.3.7 含铜MCM-41及MCM-48的比较研究 |
3.3.8 MCM-41及MCM-48的比较研究 |
3.3.9 含铜MCM-41催化剂热过滤研究 |
3.4 Cu-MCM-41 (Cu:Si=1:100)的优化研究 |
3.4.1 H_2O_2用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3.4.2 Cu-MCM-41(Cu:S=1:100)的循环使用研究 |
3.5 Cu-MCM-41 (Cu:Si=1:100)催化氧化二甲苯的性能 |
3.7 小结 |
第四章 选择性氧化对二甲苯到对羟甲基苯甲酸 |
4.1 引言 |
4.2 不同温度对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
4.3 反应时间对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
4.3.1 低温下反应时间对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
4.3.2 高温下反应时间对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
4.3.3 低温及高温时产物分配分析 |
4.4 H_2O_2用量对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
4.5 催化剂用量对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
4.6 溶剂对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
4.6.1 乙腈用量对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
4.6.2 不同溶剂对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
4.7 其它催化剂的选择性氧化研究 |
4.7.1 含铜MCM的选择性氧化研究 |
4.7.2 生物模板合成的Cu-MCM-41的选择性氧化研究 |
4.7.3 其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选择性氧化研究 |
4.7.4 Cu-MOF、Cu-MIL-125及CuO-TiO_2气凝胶的比较研究 |
4.8 Cu-MOF的稳定性研究 |
4.8.1 Cu-MOF热过滤实验研究 |
4.8.2 Cu-MOF循环实验研究 |
4.9 Cu-MOF放大实验研究 |
4.10 小结 |
第五章 Cu-MCM-41催化氧化对二甲苯的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Cu-MCM-41(Cu:Si=1:100)的催化氧化PX机理探究 |
5.2.1 芳环侧链氧化与芳环羟基化研究 |
5.2.2 含铜MCM-41的FT-IR分析 |
5.2.3 含铜MCM-41的XPS分析 |
5.2.4 可能的Cu-MCM-41催化氧化机理 |
5.3 小结 |
第六章 Cu-MOF催化氧化对二甲苯的机理初探 |
6.1 引言 |
6.2 Cu-MOF的反应机理探究 |
6.2.1 反应前Cu-MOF的物理表征 |
6.2.2 可能的反应机理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HPLC图谱 |
附录2 LC-MS-MS图谱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反相液相色谱分离芳香酸的最优化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废PET乙二醇醇解单体BHET的离子交换树脂脱色研究[D]. 黄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2]有机氮氧化物促进惰性C-H键空气氧化研究[D]. 代鹏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无机配体支撑的金属催化剂催化构建酰胺键[D]. 吴志康.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4]Lewis酸催化的典型无溶剂有机合成反应及氮化碳基光催化剂制备与应用[D]. 吴之强. 宁夏大学, 2020(03)
- [5]亚氨基异吲哚啉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D]. 高楠.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6]生物质糠醛及其衍生物的催化羰化[D]. 申冠飞.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过渡金属(Co, Ni, Mo)催化木质素解聚研究[D]. 刘思洁.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8]褐煤选择性氧化制羧基化学品[J]. 杨帆,侯玉翠,任树行,吴卫泽. 中国科学:化学, 2018(06)
- [9]无催化剂条件下醛氧化成酸和改造吲哚化合物提高生物活性目的的研究[D]. 张悦. 海南大学, 2018(06)
- [10]M-MCM-41(M=Fe、Cu)和Cu-MOF选择性催化氧化对二甲苯的研究[D]. 李应. 云南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