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跃层论文_刘金芳,毛可修,李颜,杨亮,张晓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温度跃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温度,大洋,日本海,中国海,渤海,特征,南海。

温度跃层论文文献综述

刘金芳,毛可修,李颜,杨亮,张晓娟[1](2014)在《日本海温度跃层分布特征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收集日本海海域ARGO和全球温盐剖面计划(GTSPP)海洋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逐站进行计算分析温度跃层,参考相关海洋水文图集,阐明了整个日本海温度跃层的海区和季节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日本海地理、气象和水文条件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致使温度跃层区域分布差异悬殊、变化复杂。温度跃层对海洋科学、舰艇航行等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本文来源于《海洋预报》期刊2014年02期)

王彦磊,黄兵,张韧,腾军,董兆俊[2](2008)在《基于Argo资料的世界大洋温度跃层的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2年至2007年Argo浮标温度剖面资料,计算温度跃层特征参数,判定跃层的类型。在此基础之上,绘制了世界大洋四季温度跃层特征分布图。分析结果初步揭示了世界大洋温度跃层深度和强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冬、夏两季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08年04期)

张勐宁,刘金芳,毛可修,李颜,张学宏[3](2006)在《中国海温度跃层分布特征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收集南海以及台湾周边海域1900~2004年共105a的海洋调查资料,按0.5°×0.5°网格进行计算统计分析温度跃层的基础上,参考总参气象水文中心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制开发的中国海海洋水文分析应用系统,以及相关海洋水文图集,阐明了整个中国海温度跃层的海区和季节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中国海地理、气象和水文条件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致使温度跃层类型多,区域分布差异悬殊、变化复杂。温度跃层对海洋科学、舰艇航行及国防建设等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本文来源于《海洋预报》期刊2006年04期)

周燕遐[4](2002)在《南海海洋温度跃层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度跃层是反映海洋温度场的重要物理特性指标,对水下通讯、潜艇活动及渔业养殖、捕捞等有重要影响,并与海洋环流、水团、内波、海气交换等分支学科关系密切。因此,在国内外海洋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海洋温度跃层,尤其是季节性温度跃层的调查和研究一直是海洋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根据南海历年来水文观测资料,包括南森站资料、BT和CTD资料对南海海域温跃层分布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探讨,同时利用日辐射、气温、风等表面气象资料进行了海洋上层温度结构特征预报模式的计算。 研究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大规模资料的处理方法、质量控制;温跃层的计算机识别、温跃层的统计分类方法;南海温跃层叁项示性特征图的绘制;南海温度跃层的影响因素、南海温度跃层的分布状况;南森资料与BT资料计算南海温跃层的结果比较;海洋上层温度结构模式及计算等。其中以探讨分析南海温跃层分布状况、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核心内容。 研究结果表明:以0.05℃/m强度标准衡量,南海四季都存在上界小于50米的浅跃层和大于50米的深跃层。浅跃层分布在中南半岛100米左右以浅的大陆架海域及南海中南部海域,深跃层分布在南海菱形深水海域。南海浅温度跃层基本属于热辐射型,但南海中南部的热辐射型温跃层与广东、广西、福建沿海陆架海域不同,前者由于终年太阳辐射强烈,有效总辐射大于海水蒸发耗热,使温跃层终年存在。后者广东、广西、福建沿海陆架区则与黄、东海相同,表现为季节性温跃层,有成长、强盛、消衰、无跃层的年周期变化过程。南海深温度跃层基本属于水团迭置型,跃层分布范围及跃层强度、上界深度、厚度与气候关系不大。南海温跃层面积在6月就达到最大,强度在7月普遍达到最大。与黄、东海温跃层相比,南 中文摘要海温跃层形成规模的时间早一个月,晚1个月进入无跃层期。由于夏季日辐射相对低、冬夏季温差小等原因,夏季南海温跃层强度较黄、东海弱。 本研究工作在温跃层统计方法的确定、结果验证上作了大量工作,并有所创新。南海温跃层的统计分类方法是在各种温跃层类型划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南海温度剖面结构特点确定的。它将南海温度跃层分为6种类型:浅跃层型、深跃层型、混合跃层型、双跃层型、多跃层型、逆跃层型,并以上界50米为统计深度区别出季节性变化大的浅跃层和基本稳定的深跃层。用该方法分类、统计计算并绘制的南海温跃层图件,能够真实清楚地反映出南海温跃层的分布规律,对整个研究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2-06-30)

周燕遐,李炳兰,张义钧,巴兰春[5](2002)在《世界大洋冬夏季温度跃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最新制作的世界大洋数据集()调查资料,进行了数据质量控制、单站跃层程序判WOD98断及人工研判、跃层类型归类分析、跃层方区统计编绘了世界大洋季节跃层大面分布图,大尺度地反映, 了大洋水体中浅水跃层和深水跃层的分布规律、跃层特征值的变化规律及温度垂直变化的结构特性。(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02年01期)

屠金钊[6](1992)在《渤、黄海温度跃层的分布与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1976~1988年渤、黄海BT观测资料,分析了渤、黄海的温跃层特性。渤、黄海温跃层一般从3月开始形成,以后逐渐加强,最强温跃层渤海出现在7月,黄海出现在8月。最大跃层强度渤海为5.6℃/m,北黄海为6.6℃/m,南黄海为7.7℃/m,强跃层区分布在渤海中央、北黄海中部和青岛外海。温跃层消失时间,渤海一般为11月,北黄海为12月,南黄海则为1月。(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1992年04期)

温度跃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2002年至2007年Argo浮标温度剖面资料,计算温度跃层特征参数,判定跃层的类型。在此基础之上,绘制了世界大洋四季温度跃层特征分布图。分析结果初步揭示了世界大洋温度跃层深度和强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冬、夏两季的变化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度跃层论文参考文献

[1].刘金芳,毛可修,李颜,杨亮,张晓娟.日本海温度跃层分布特征概况[J].海洋预报.2014

[2].王彦磊,黄兵,张韧,腾军,董兆俊.基于Argo资料的世界大洋温度跃层的分布特征[J].海洋科学进展.2008

[3].张勐宁,刘金芳,毛可修,李颜,张学宏.中国海温度跃层分布特征概况[J].海洋预报.2006

[4].周燕遐.南海海洋温度跃层统计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2

[5].周燕遐,李炳兰,张义钧,巴兰春.世界大洋冬夏季温度跃层特征[J].海洋通报.2002

[6].屠金钊.渤、黄海温度跃层的分布与变化[J].海洋通报.1992

论文知识图

公里通信信号波束图与脉冲信号压缩...利用地震方法探测海水中的温盐跃层5 温度跃层提取结果可视化温度跃层时间-深度截面图一3温度跃层上界频率分布图5 夏季温度跃层深度(a; 单位: m)...

标签:;  ;  ;  ;  ;  ;  ;  

温度跃层论文_刘金芳,毛可修,李颜,杨亮,张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