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膜自动模切装置,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底材放料辊、贴边带放料辊、第一压带机构、第二压带机构、第三压带机构和模切机构,所述第二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基材放卷机构,所述第三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识别带放料辊;所述底材放料辊套有底材膜,所述贴边带放料辊套有两卷贴边带,两卷所述贴边带之间的间距等于基材膜的宽度,两条贴边带穿过第一压带机构贴于底材膜的上表面两侧;所述第一压带机构、所述第二压带机构和所述第三压带机构皆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底材膜被压于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本实用新型提高基材膜的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便于观察经过模切机构裁切后,废料是否被裁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胶膜自动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底材放料辊(1)、贴边带放料辊(2)、第一压带机构(3)、第二压带机构(4)、第三压带机构(5)和模切机构(6);所述第二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基材放卷机构(7),所述第三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识别带放料辊(8);所述底材放料辊套有底材膜(11),所述贴边带放料辊套有两卷贴边带(21),两卷所述贴边带之间的间距等于基材膜的宽度,两条贴边带穿过第一压带机构贴于底材膜的上表面两侧;所述第一压带机构、所述第二压带机构和所述第三压带机构皆包括上压辊(51)和下压辊(52),所述底材膜被压于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所述基材放卷机构包括基材放料辊(71)和用于收卷基材膜的离型膜(731)的离型膜收料辊(72),所述基材放料辊套有基材膜(73),所述基材膜穿过所述第二压带机构贴于底材膜,所述基材膜的离型膜穿过所述第二压带机构与离型膜收料辊连接;所述识别带放料辊套有识别膜(81),所述识别膜穿过所述第三压带机构贴于基材膜。
设计方案
1.一种胶膜自动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底材放料辊(1)、贴边带放料辊(2)、第一压带机构(3)、第二压带机构(4)、第三压带机构(5)和模切机构(6);
所述第二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基材放卷机构(7),所述第三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识别带放料辊(8);
所述底材放料辊套有底材膜(11),所述贴边带放料辊套有两卷贴边带(21),两卷所述贴边带之间的间距等于基材膜的宽度,两条贴边带穿过第一压带机构贴于底材膜的上表面两侧;
所述第一压带机构、所述第二压带机构和所述第三压带机构皆包括上压辊(51)和下压辊(52),所述底材膜被压于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
所述基材放卷机构包括基材放料辊(71)和用于收卷基材膜的离型膜(731)的离型膜收料辊(72),所述基材放料辊套有基材膜(73),所述基材膜穿过所述第二压带机构贴于底材膜,所述基材膜的离型膜穿过所述第二压带机构与离型膜收料辊连接;
所述识别带放料辊套有识别膜(81),所述识别膜穿过所述第三压带机构贴于基材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自动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膜收料辊(9),所述底材膜的保护膜(111)穿过贴边带放料辊与保护膜收料辊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自动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机构包括上安装座(61)和下安装座(62),所述下安装座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模具(63),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设有两块用于定位胶膜的卡块(631),所述上安装座的下表面安装有上模具(6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膜自动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设有小孔模具刀(64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膜自动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设有定位针(642),所述下模具设有与所述定位针相对应的定位孔(63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膜自动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设有与所述卡块对应的让位槽(64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膜自动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与所述贴边带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膜自动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卡块之间的间距等于底材膜的宽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胶膜自动模切装置。
背景技术
胶膜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机等相关家用电器行业。市面上的胶膜主要是根据所需要的长度对胶膜原材进行裁切而成的产品。使用模切装置裁切胶膜时,需要对胶膜原材进行间隔式切断,再把裁切后的半成品收卷,最后通过人工将裁切出来的废料去掉再收卷。
现有的胶膜在裁切过程中,无法观察废料是否被裁切,而且胶膜两侧的料经过模切装置的定位针打孔后无法使用,材料的利用率低,一定程度的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胶膜自动模切装置,提高基材膜的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便于观察经过模切机构裁切后,废料是否被裁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胶膜自动模切装置,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底材放料辊、贴边带放料辊、第一压带机构、第二压带机构、第三压带机构和模切机构;
所述第二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基材放卷机构,所述第三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识别带放料辊;
所述底材放料辊套有底材膜,所述贴边带放料辊套有两卷贴边带,两卷所述贴边带之间的间距等于基材膜的宽度,两条贴边带穿过第一压带机构贴于底材膜的上表面两侧;
所述第一压带机构、所述第二压带机构和所述第三压带机构皆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底材膜被压于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
所述基材放卷机构包括基材放料辊和用于收卷基材膜的离型膜的离型膜收料辊,所述基材放料辊套有基材膜,所述基材膜穿过所述第二压带机构贴于底材膜,所述基材膜的离型膜穿过所述第二压带机构与离型膜收料辊连接;
所述识别带放料辊套有识别膜,所述识别膜穿过所述第三压带机构贴于基材膜。
进一步地说,还包括保护膜收料辊,所述底材膜的保护膜穿过贴边带放料辊与保护膜收料辊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模切机构包括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所述下安装座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设有两块用于定位胶膜的卡块,所述上安装座的下表面安装有上模具。
进一步地说,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设有小孔模具刀。
进一步地说,所述上模具设有定位针,所述下模具设有与所述定位针相对应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说,所述上模具设有与所述卡块对应的让位槽。
进一步地说,所述定位针与所述贴边带相对应。
进一步地说,两块所述卡块之间的间距等于底材膜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贴边带放料辊,贴边带放料辊套有两卷贴边带,两卷贴边带之间的间距等于基材膜的宽度,两条贴边带穿过第一压带机构贴于底材膜的上表面两侧,通过贴边带贴于底材膜上表面的粘性面,使底材膜的两侧不具粘性,便于模切机构的定位针进行打孔,提高基材膜的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识别带放料辊套有识别膜,识别膜穿过第三压带机构贴于基材膜,便于观察经过模切机构裁切后,废料是否被裁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贴边带放料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经过模切机构后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底材放料辊1、底材膜11、保护膜111、贴边带放料辊2、贴边带21、第一压带机构3、第二压带机构4、第三压带机构5、上压辊51、下压辊52、模切机构6、上安装座61、下安装座62、下模具63、卡块631、定位孔632、上模具64、小孔模具刀641、定位针642、让位槽643、基材放卷机构7、基材放料辊71、离型膜收料辊72、基材膜73、离型膜731、识别带放料辊8、识别膜81和保护膜收料辊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种胶膜自动模切装置,如图1-图5所示,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底材放料辊1、贴边带放料辊2、第一压带机构3、第二压带机构4、第三压带机构5和模切机构6;
所述第二压带机构4的上方设有基材放卷机构7,所述第三压带机构5的上方设有识别带放料辊8;
所述底材放料辊1套有底材膜11,所述贴边带放料辊2套有两卷贴边带21,两卷所述贴边带21之间的间距等于基材膜73的宽度,两条贴边带21穿过第一压带机构3贴于底材膜11的上表面两侧;
所述第一压带机构3、所述第二压带机构4和所述第三压带机构5皆包括上压辊51和下压辊52,所述底材膜11被压于所述上压辊51和所述下压辊52之间;
所述基材放卷机构7包括基材放料辊71和用于收卷基材膜73的离型膜731的离型膜收料辊72,所述基材放料辊71套有基材膜73,所述基材膜73穿过所述第二压带机构4贴于底材膜11,所述基材膜73的离型膜731穿过所述第二压带机构4与离型膜收料辊72连接;
所述识别带放料辊8套有识别膜81,所述识别膜81穿过所述第三压带机构5贴于基材膜73。
还包括保护膜收料辊9,所述底材膜11的保护膜111穿过贴边带放料辊2与保护膜111收料辊9连接。
所述模切机构6包括上安装座61和下安装座62,所述下安装座62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模具63,所述下模具63的上表面设有两块用于定位胶膜的卡块631,所述上安装座61的下表面安装有上模具64。
所述上模具64的下表面设有小孔模具刀641。
所述上模具64设有定位针642,所述下模具63设有与所述定位针642相对应的定位孔632。
所述上模具64设有与所述卡块631对应的让位槽643。
所述定位针642与所述贴边带21相对应。
两块所述卡块631之间的间距等于底材膜11的宽度。
具体实施时,所述识别膜81是颜色区别于基材膜73的识别膜81,所述基材膜73为透明基材膜,所述识别膜81为红色识别膜。
所述胶膜包括底材膜11、基材膜73、识别膜81和贴边带21,所述基材膜73和所述贴边带21位于所述底材膜11的上方,两条所述贴边带21分别位于所述基材膜73的两侧,所述识别膜81位于所述基材膜73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底材膜经过保护膜收料辊将底材膜的保护膜去除后将两条贴边带贴于底材膜的上表面两侧,再将基材膜的离型膜去除后贴于底材膜,最后将识别带贴于基材膜后通过模切机构进行模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3069.4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289442U
授权时间:20190823
主分类号:B26F 1/40
专利分类号:B26F1/40;B26D7/27;B26D7/01;B26D7/00
范畴分类:26C;
申请人:昆山域之光电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昆山域之光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郭泽路528号2号房
发明人:杨雪龙
第一发明人:杨雪龙
当前权利人:昆山域之光电子有限公司
代理人:周雅卿
代理机构:32312
代理机构编号: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模切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