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转化运移论文_刘乐

导读:本文包含了氮素转化运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氮素,移转,入渗,水肥,径流,温度,沉积物。

氮素转化运移论文文献综述

刘乐[1](2019)在《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氮素运移转化与水肥耦合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分析总结膜孔灌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黄河流域浑水灌溉与农田施肥现状,采用室内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通过开展浑水肥液入渗的膜孔灌试验研究,分析浑水膜孔单点源肥液自由入渗的入渗特性、湿润体内水分、氮素的运移分布规律和水肥耦合特性,以及不同影响因素对浑水肥液入渗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层状上浑水膜孔单点源肥液自由入渗的入渗特性,结果表明:夹砂层不同位置处理对浑水膜孔单点源肥液入渗均具有明显的减渗效果;夹砂层不同位置处理均增加了水分的横向扩散,水分穿过土砂交界面后,0~5 cm层位的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入渗历时仍符合幂函数关系,而5~10 cm层位则呈线性函数关系;不同夹砂层位置的含水率在水平方向的分布规律同均质土相似,而在垂向的分布规律差异较明显;各处理在水平方向的土壤NO3-N浓度前锋运移距离的关系为:0~5 cm 层位>5~10 cm层位>均质土,0~5 cm土层各处理在垂向的NH4+-N含量含关系为:5~10 cm层位>均质土>0~5 cm层位。(2)浑水膜孔灌单点源自由入渗条件下,不同肥液浓度、土壤容重、泥沙级配的浑水肥液入渗与浑水入渗的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愤和入渗历时之间均符合Kostiakov入渗模型,其湿润锋运移距离随入渗历时增加均呈幂函数增大趋势;分别建立了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各影响因素和入渗历时的经验模型,经验证,所建模型拟合精度饺高。(3)与浑水入漆相比,除土壤容重1.40 g/cm3外,浑水肥液入渗的入渗能力、湿润体体积、湿润锋运移距离均较大。灌水结束时,肥液浓度为600、1300和2000 mg/L的肥液入渗增渗率分别为12.62%、23.84%和37.55%,且增渗率η与入滲历时t呈幂函数负相关;土壤容重由1.30 g/cm3增大至1.35 g/cm3 和1.40 g/cm3,其减漆率分别为13.96%和24.33%,且减渗率δ与入渗历时t呈对数负相关;泥沙中值粒径D50由0.019 mm增大至0.056 mm,其减渗率分别为20.28%、15.03%和10.36%,且减漆率ξ与入漆历时t呈幂函数负相关。(4)浑水膜孔灌单点源自由入渗条件下,不同肥液浓度、土壤容重、泥沙级配的浑水肥液入渗在湿润体内的水分分布规律基本相同,膜孔中心处的土壤含水率最高,越远离膜孔中心,土壤含水率越低,其等值线分布逐渐密集;同一入渗历时下,肥液浓度和泥沙中值粒径D50越大,土壤容重越小时,湿润体体积越大,且湿润体内同一点的土壤含水率越大。(5)浑水肥液入渗与浑水入渗在土壤湿润体内的NO3-N、NH4+-N分布规律不同;不施肥时,湿润体内NO3--N、NH4+-N含量靠近膜孔中心处均低于本底值,而靠近湿润锋处略大于本底值;灌水结束时,浑水肥液入渗的土壤NO3-N、NH4+-N含量均随湿润距离增大而减小。肥液浓度和泥沙中值粒径D50越大,湿润体内同一点的NO3-N和NH4+-N含量越大;土壤容重越小,湿润体内同一点的NO3--N含量越大,靠近膜孔中心处的NH4+-N含量越小,而湿润锋附近处的NH4+-N含量越大。(6)灌水结束时,膜孔中心水平方向0~12 cm与垂向0~10.5 cm的土壤NO3-N、NH4+-N含量与含水量之间均符合二次项函数关系;不同肥液浓度的浑水膜孔入渗土壤湿润体中含水率较高处,NO3-N、NH4+-N含量亦较高;且NO3-N、NH4+-N含量均随含水量增大呈增大趋势,肥液浓度越高,湿润体同一点的NC3--N、NH4+-N含量和含水量均越大。(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符鲜[2](2019)在《盐渍化间作农田氮素转化运移与土壤微生物互馈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河套灌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氮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的现象,但肥料利用率较低,造成了巨大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氮肥的施用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还影响微生物环境。土壤微生物不仅参与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化,而且驱动着氮素的转化运移。寻求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可为制定合理的氮肥管理措施、减少氮素损失、保证农田微生物环境良好发展及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针对如何优化氮肥施用量及微生物如何在氮素转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等问题,开展了不同施氮量下间作小麦玉米氮素转化运移及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田间试验研究;以试验研究为基础揭示了产量及水肥利用率机理、土壤肥力响应机理、作物-土壤中氮素转化运移机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反馈机理及微生物驱动氮素转化机理;在机理揭示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Vensim模型模拟了不同施氮量下间作农田氮素的转化运移,建立了土壤微生物与氮素转化的互馈模型;最终提出了基于氮素转化运移及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施氮量阈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间作小麦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分别为180 kg·hm-2和270 kg·hm-2时达到最高,且增加幅度最大分别为37.76%、27.08%和33.90%、28.55%。氮肥利用效率各指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施氮量分别为90kg·hm-2和135kg·hm-2时达到最大,在施氮量分别为180 kg·hm-2和270 kg·hm-2时的下降幅度最小。(2)间作小麦玉米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在施氮量分别为180kg·hm-2和270kg·hm-2时土壤水盐含量最低,养分含量最高。(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间作小麦玉米收获后的吸氮量呈上升趋势;收获后土壤中残留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及硝态氮淋溶损失量呈增加趋势,氮素表观损失量及氮盈余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均在施氮量分别为270 kg·hm-2和405 kg·hm-2时达到峰值。参数率定与检验后的Vensim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小麦玉米施氮量阈值分别为175.00 kg·hm-2、231.00 kg·hm-2。(4)在一定的施氮量范围内(小麦0~180kg·hm-2、玉米0~270 kg·hm-2),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超过这一范围时,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随之降低。适宜的施氮量(小麦180 kg·hm-2、玉米270 kg·hm-2)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能源,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增加,刺激了上壤酶活性的增强。(5)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越小、微生物酶活性越低对氮素转化的负效应越小,说明适宜的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能显着加快氮素的转化。由小麦带、玉米带建立的微生物与氮素转化互馈预测经验公式确定施氮量阈值分别为185.87 kg·hm-2、261.67 kg·hm-2。(6)小麦玉米基于氮素转化运移和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施氮阈值分别为175.00~185.87 kg·hm-2和231.00~261.67 kg·hm-2。与当地习惯施氮量相比,分别减少 17.39~22.23%(小麦)和 29.28~37.57%(玉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史晓凯,马娟娟,冯晓波,郑利剑,孙西欢[3](2017)在《蓄水坑灌体系温度对土壤氮素运移转化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体系温度对蓄水坑灌施条件下土壤水分及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明确蓄水坑灌土壤水氮时空分布特征,探究土壤水氮运移迁移转化机理,以期为水肥合理灌施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模拟构建蓄水坑灌模型,以大型控温箱精确控制土壤温度,采用克里克空间插值法分析了蓄水坑灌条件不同体系温度下的水分、硝态氮、铵态氮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7 h左右土壤水分、养分完成入渗进入再分布阶段,土壤水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垂向和径向迁移距离均逐渐增大,同一时刻,温度越高其横向与径向迁移距离越大,且靠近蓄水坑壁区域的土壤含水率相对越低;土壤中铵态氮含量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推移均呈现先增后减的现象,低温下第15 d时土壤养分再分布核心区出现下降趋势,中、高温第10 d时已出现下降趋势,且其迁移距离远低于水分、硝态氮的迁移距离;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在10℃下第10 d时出现增高现象,而20、25、35℃下第5 d时已出现增高现象,由蓄水坑周边至湿润体边缘呈现"低-高-低"的分布态势。表明再分布阶段温度升高能提高水分的再分布速率,提高脲酶活性加快尿素水解转化为铵态氮,同时促进硝化反应进程抑制铵态氮在土壤中的积累,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会抑制土壤中氮素的硝化作用。(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7年02期)

李勇,张维维,袁佳慧,黄漫丽,朱亮[4](2016)在《潜流带水流特性及氮素运移转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探明潜流带表层沉积物对地表水体的"源汇"关系及季节性转化规律,综合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在河道和湖泊潜流带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不同区域潜流带内水流形态及其对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机制、潜流带内部环境变化梯度和温度分布季节性变化对潜流带好氧-厌氧区分布范围及氮素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潜流带中氮素与地表水体的交换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并结合当前的研究动态提出了潜流带水流特性及氮素运移转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谭秋群,李勇,景龙飞,陈政,俞双恩[5](2013)在《岸坡形态对径流中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直线斜坡型(S)、上凸型(C)、阶梯型(L)3种不同形态岸坡上径流中的氮素浓度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形态岸坡上径流中的氮素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S>C>L,即L形态岸坡的纳污能力相对于其他两种形态的岸坡较好;降雨强度越大,L形态岸坡上各采样点的氮素浓度的平均差值越大,则越能体现出L形态岸坡对径流中氮素的截留效果最好;无论有无植被覆盖,L形态岸坡都表现出较大的截留效果。综上所述,研究不同形态的岸坡对径流中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非常重要,对以后的岸坡治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09期)

袁念念,黄介生,黄志强,谢华,吴谋松[6](2012)在《控制排水和施氮量对旱地土壤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控制排水和氮肥共同作用对旱地土壤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在湖北荆州丫角排灌试验站进行微区对照试验,以控制水位水平(30、50、100cm)和3个施氮水平(H:68.25/145.6kg/hm2;C:52.5/112kg/hm2,L:36.75/78.4kg/hm2,前面数值是施磷酸二铵量,后面为施硫酸钾复合肥量)为试验变量,组合成H30、H50、H100、C30、C50、C100、L30、L50、L100等9个处理测定了土壤剖面分层NO3-N、NH4+-N含量。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常规施氮水平下,自由排水处理各土层NO3-N含量最高、50处理各土层NO3-N含量最低;低施氮水平下30处理NH4+-N含量最高;同一水位处理高施氮水平NH4+-N含量最低。同一施氮水平下,控制水位30cm的NH+4-N含量大于50cm的NH+4-N含量大于100cm的NH+4-N含量。同一施氮水平下实行控制排水可以增加氮素稳定性;实行控制水位处理时,不需增加或减少施氮量、常规施氮条件下氮素稳定性保持最高;而在自由排水时,减少施氮量,能够增加耕层土壤氮素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13期)

武海霞,费良军,程东娟[7](2011)在《肥液浓度对膜孔灌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膜孔灌灌施条件下氮素运移转化分布规律,利用研制的膜孔点源入渗装置,在室内进行灌施条件下的氮素入渗试验,测试不同尿素肥液浓度下膜孔累积入渗量及土壤中氮素含量。结果表明:累积入渗量随灌施肥液浓度增大而增大;尿素肥液浓度对土壤中铵态氮及硝态氮含量在剖面分布影响较小,对其含量影响较大;转化生成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土壤硝态氮分布范围随灌施肥液浓度增大而增大。(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张沙莎,孙强,曹李靖[8](2011)在《氮素在包气带中的运移转化规律及模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干湿交替模式在再生水回灌中的应用以及再生水中的土壤氮素在包气带的运移特征和模型的研究进展,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此外,针对目前研究中的不足,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17期)

朱焱,杨金忠[9](2010)在《土壤氨挥发研究及氮素转化运移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氨挥发机理建立了氨挥发子模型,与氮素运移转化模型Nitrogen-2D进行耦合,改进并完善了Nitrogen-2D模型的氮素转化过程。运用改进的模型模拟再生水灌溉冬小麦生长季中土壤水分、铵态氮和硝态氮的运移和转化过程。模拟结果与未经改进的模型模拟结果及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差比未经改进模型的大幅度减小,铵态氮模拟精度有较大程度地提高。将改进的模型模拟铵态氮挥发速率和氨挥发累积量,得出模拟时段氨挥发过程。经比较分析,模拟结果正确、合理,可用于农田氮素损失预测和污染分析。(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脱云飞[10](2009)在《膜孔灌土壤氮素运移转化特性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查阅和分析了国内外膜孔灌理论与技术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膜孔灌施肥农田氮素运移特性与灌溉质量评价方法研究”,根据我国农田灌溉和施肥特点,采用室内外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以试验为主的技术路线,主要研究膜孔肥液单向交汇入渗和多向交汇入渗土壤氮素运移转化特性以及土壤温度效应和膜孔灌玉米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并对膜孔灌玉米农田土壤水热和肥液自由入渗土壤氮素运移转化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成果为:(1)通过膜孔肥液单向交汇入渗室内试验,研究了膜孔肥液单向交汇入渗湿润体内氮素运移转化特性。根据膜孔肥液单向交汇入渗土壤水分分布与氮素运移转化规律,建立了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土壤硝态氮和土壤铵态氮与肥液浓度和运移分布时间的非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200,相关性很好,可以反映膜孔单向交汇条件下肥液浓度对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和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2)通过膜孔肥液多向交汇入渗室内试验,研究了膜孔自由入渗、单向交汇入渗和多向交汇入渗叁阶段过程,研究了膜孔肥液多向交汇入渗湿润体氮素运移转化特性。根据膜孔肥液多向交汇入渗土壤水分分布与氮素运移转化规律,建立了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士壤硝态氮和土壤铵态氮与肥液浓度和运移分布时间的非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200,相关性很好,可以反映膜孔多向交汇条件下肥液浓度对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和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3)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灌水次数、基肥定额和追肥定额条件下土壤氮素随生育期的运移转化规律。不同灌水定额和灌水次数条件下,同一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土壤铵态氮和土壤硝态氮随土壤垂直深度的增大是先增大后减小。不同基肥定额和追肥定额条件下,同一生育期,不施基肥时土壤铵态氮在抽穗期和灌浆期随土壤垂直深度的增加是先增大后减小,不追肥时土壤铵态氮在苗期和拔节期随土壤垂直深度的增大是先增大后减小。施基肥时和追肥时土壤铵态氮在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随土壤垂直深度的增加是先增大后减小。(4)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灌水定额和追肥定额对膜孔灌玉米抽穗期和全生育期土壤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建立了抽穗期土壤含水率、土壤硝态氮和土壤铵态氮与灌水定额和追肥定额和生育时间的非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200,相关性很好;建立了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随生育时间的正余弦函数关系以及不同灌水定额和追肥定额条件下土壤铵态氮和土壤硝态氮随生育时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其相关性很好,标准误差很小,均可以反映膜孔灌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分布和氮素运移转化规律。(5)研究了膜孔灌玉米农田土壤温度的日动态变化、全生育期动态变化,土壤温度垂直剖面的动态变化。建立了膜孔灌和畦灌土壤温度的日动态正余弦函数关系和随生育时间的函数关系。在同一土层,膜孔灌土壤温度最大值出现在16:00,最小值在次日2:00,而畦灌土壤温度的最大值出现在14:00,最小值也在次日2:00。膜孔灌和畦灌土壤温度在垂直剖面0-40.Ocm逐渐减小,在40.0cm-80.0cm保持稳定。全生育期膜孔灌玉米与畦灌农田垂直剖面深度0-80.Ocm土壤温度差的平均值为1.09℃。(6)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和灌水次数膜孔灌玉米和畦灌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建立基于SPAC系统玉米耗水量模型。膜孔灌玉米耗水量随生育时间的增大是先增大后减小,呈抛物线变化规律,其耗水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抽穗期。膜孔灌玉米耗水量随灌水定额和灌水次数的增大而增大。畦灌玉米全生育期总耗水量比膜孔灌玉米灌水次数分别为3次、4次和5次全生育期总耗水量高了54.72%、44.19%和34.62%。膜孔灌玉米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定额和灌水次数的增大是先增大后减小,·膜孔灌玉米灌水次数为4次,灌水定额为450.0m3/hm2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其最大值为2.28 kg/m3。膜孔灌玉米合理的灌溉制度是:灌水定额为450.0m3/hm2、灌水次数为4次、基肥定额为150.0kg/hm2和追肥定额为300.0kg/hm2。(7)利用土壤水热运移方程和土壤水氮运移转化方程分别对膜孔灌玉米农田土壤水热运移和膜孔肥液自由入渗土壤水氮运移转化进行数值模拟。膜孔灌玉米农田土壤水热运移方程的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比较好,经统计分析土壤含水率拟合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1,土壤温度拟合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0。土壤含水率在0-40.Ocm逐渐增加,而在40.0-100.Ocm逐渐减小,土壤温度在0-40.Ocm逐渐减小,在40.Ocm以下保持稳定状态。膜孔肥液自由入渗土壤水氮运移转化过程中,入渗120.Omin和入渗结束分布10d的土壤含水率实测值与计算值根方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0.5910和0.5349,入渗结束运移转化5d和10d的土壤硝态氮和土壤铵态氮的实测值与计算值根方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0.4388和0.7299,0.8431和0.8975,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09-10-01)

氮素转化运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内蒙古河套灌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氮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的现象,但肥料利用率较低,造成了巨大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氮肥的施用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还影响微生物环境。土壤微生物不仅参与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化,而且驱动着氮素的转化运移。寻求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可为制定合理的氮肥管理措施、减少氮素损失、保证农田微生物环境良好发展及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针对如何优化氮肥施用量及微生物如何在氮素转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等问题,开展了不同施氮量下间作小麦玉米氮素转化运移及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田间试验研究;以试验研究为基础揭示了产量及水肥利用率机理、土壤肥力响应机理、作物-土壤中氮素转化运移机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反馈机理及微生物驱动氮素转化机理;在机理揭示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Vensim模型模拟了不同施氮量下间作农田氮素的转化运移,建立了土壤微生物与氮素转化的互馈模型;最终提出了基于氮素转化运移及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施氮量阈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间作小麦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分别为180 kg·hm-2和270 kg·hm-2时达到最高,且增加幅度最大分别为37.76%、27.08%和33.90%、28.55%。氮肥利用效率各指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施氮量分别为90kg·hm-2和135kg·hm-2时达到最大,在施氮量分别为180 kg·hm-2和270 kg·hm-2时的下降幅度最小。(2)间作小麦玉米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在施氮量分别为180kg·hm-2和270kg·hm-2时土壤水盐含量最低,养分含量最高。(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间作小麦玉米收获后的吸氮量呈上升趋势;收获后土壤中残留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及硝态氮淋溶损失量呈增加趋势,氮素表观损失量及氮盈余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均在施氮量分别为270 kg·hm-2和405 kg·hm-2时达到峰值。参数率定与检验后的Vensim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小麦玉米施氮量阈值分别为175.00 kg·hm-2、231.00 kg·hm-2。(4)在一定的施氮量范围内(小麦0~180kg·hm-2、玉米0~270 kg·hm-2),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超过这一范围时,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随之降低。适宜的施氮量(小麦180 kg·hm-2、玉米270 kg·hm-2)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能源,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增加,刺激了上壤酶活性的增强。(5)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越小、微生物酶活性越低对氮素转化的负效应越小,说明适宜的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能显着加快氮素的转化。由小麦带、玉米带建立的微生物与氮素转化互馈预测经验公式确定施氮量阈值分别为185.87 kg·hm-2、261.67 kg·hm-2。(6)小麦玉米基于氮素转化运移和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施氮阈值分别为175.00~185.87 kg·hm-2和231.00~261.67 kg·hm-2。与当地习惯施氮量相比,分别减少 17.39~22.23%(小麦)和 29.28~37.57%(玉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氮素转化运移论文参考文献

[1].刘乐.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氮素运移转化与水肥耦合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2].符鲜.盐渍化间作农田氮素转化运移与土壤微生物互馈机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3].史晓凯,马娟娟,冯晓波,郑利剑,孙西欢.蓄水坑灌体系温度对土壤氮素运移转化影响[J].节水灌溉.2017

[4].李勇,张维维,袁佳慧,黄漫丽,朱亮.潜流带水流特性及氮素运移转化研究进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5].谭秋群,李勇,景龙飞,陈政,俞双恩.岸坡形态对径流中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3

[6].袁念念,黄介生,黄志强,谢华,吴谋松.控制排水和施氮量对旱地土壤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2

[7].武海霞,费良军,程东娟.肥液浓度对膜孔灌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8].张沙莎,孙强,曹李靖.氮素在包气带中的运移转化规律及模型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

[9].朱焱,杨金忠.土壤氨挥发研究及氮素转化运移数值模拟[J].水利学报.2010

[10].脱云飞.膜孔灌土壤氮素运移转化特性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

论文知识图

第一个试验季的渗流模拟区域滆湖水系农业面源TN污染负荷模拟结果(单...硝态氮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硝态氮的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的比较有机氮素集合体的氮素转化流程示意图无机氮素集合体中氮素均衡流程

标签:;  ;  ;  ;  ;  ;  ;  

氮素转化运移论文_刘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