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损耗论文_王迪,李璇,皮浩洋,杨飞,叶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相位损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相位,光栅,光纤,介质,布拉格,基波,光学。

相位损耗论文文献综述

王迪,李璇,皮浩洋,杨飞,叶青[1](2018)在《相位掩模板干涉场及其对光纤光栅损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论分析了紫外准分子激光相位掩模法刻写光纤布拉格光栅时相位掩模板干涉场的形式以及对比度特征,并结合干涉光场对比度与光纤光栅折射率调制度的关系,通过实验证明了随着光纤与相位掩模板距离的增加,相位掩模板形成的干涉光场对比度会越来越低,这种对比度的降低导致了光纤布拉格光栅损耗的增加。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非±1级衍射能量的增加、紫外光束斜入射角度增加、紫外激光时空相干性的恶化等因素也会导致干涉场对比度降低,因此实验上要尽量避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对高功率FBG刻写装置的光源、相位掩模板的选择以及光路调试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常宽,厉伟[2](2015)在《基于全相位FFT的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相位FFT频谱分析法具有优良的抑制谱泄漏性能及相位不变的特性,在工程上展现出了其重要的应用价值。虽然全相位FFT理论上具有相位不变的特性,相位无需校正,然而实际运用时,由于数据采样时间不能关于零点对称,即无法测得初相位,要想利用全相位FFT算法来求介质损耗因数,依然需要求得精确的频率来求解基波初相位。文章从实际应用出发,提出利用全相位FFT进行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并利用相位差校正法进行频谱校正,实现了从任意时刻点测量初相位,理论分析了算法实现过程。最终,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在频率波动、谐波干扰下能够有效提高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精度。(本文来源于《工程与试验》期刊2015年04期)

魏通达,张运海,唐玉国[3](2014)在《偏振态、相位和振幅对受激辐射损耗中损耗光焦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受激辐射损耗(STED)超分辨显微术分辨率不够高的问题,研究了损耗光偏振态、相位和振幅多种物理量对焦斑的影响,以形成半峰全宽窄的圆环形损耗光焦斑。根据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理论,建立了偏振态、相位和偏振态作用下的损耗光焦斑模型;计算了不同偏振态、不同相位振幅调制参数下损耗光焦斑的分布情况;通过优化各参量得到有效激发荧光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应用切向偏振时的损耗光焦斑半峰全宽优于应用径向偏振和圆偏振;相位和振幅的调制作用均能减小半峰全宽;优化后有效激发荧光的理论半峰全宽仅为13.2nm。采用损耗光的偏振态、相位和振幅对损耗光焦斑进行整形,能够有效减小半峰全宽,获得较高的理论分辨率,比仅使用单一物理量的效果更好;应用切向偏振光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损耗光焦斑和超衍射极限的分辨能力,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选择相位或振幅调制的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分辨率。(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4年05期)

刘华麟,吕黔苏,吴建蓉,吴国峰[4](2013)在《相位跟踪与放大技术在介质损耗测试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采用微小相位的迭加放大技术和被测信号频率跟踪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在实践中应用验证,通过这两种技术处理之后,介质损耗的测量准确度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贵州电力技术》期刊2013年04期)

林宝卿,翟云,庄其仁[5](2013)在《低偏振相关损耗塑料矩形相位光栅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塑料矩形相位光栅波分复用器可有效利用塑料光纤的带宽资源,提高城域接入网的有效接入带宽。推导了在最佳入射角下,基于矢量衍射理论求解的矩形相位光栅-1级衍射效率公式,数值模拟了TE/TM偏振的有效模指数与光栅常数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折射率为1.58、占空比为0.5的矩形相位光栅在入射波长为1.5μm的入射光波照射下,TE/TM偏振能够同时达到最高衍射效率所对应的最佳光栅常数为0.82μm,刻槽深度为1.8μm。实际测量了不同入射角下,塑料矩形相位光栅的归一化衍射光强与入射角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入射角条件下,塑料矩形相位光栅的偏振相关损耗可低于0.5dB。(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3年03期)

刘宝平,于坤[6](2013)在《相位损耗腔中光场的相位分布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Pegg-Barnett相位理论,研究了相位损耗腔中两个型原子与光场在大失谐相互作用下光场的相位分布概率。并讨论了不同平均光子数以及腔的不同衰减系数对光场相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腔无损耗时,光场的相位分布呈现周期性振荡;当腔场存在损耗时,其做减幅周期振荡最终达稳定值。而且腔的衰减系数越大,光场相位变为随机分布所需时间越短。光场的平均光子数越大,相位分布越集中。(本文来源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郝翔,匡翠方,王婷婷,刘旭[7](2011)在《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技术中0/π圆形相位板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的矢量衍射理论,研究了0/π圆形相位板不同设计参数对于受激发射损耗(STED)显微镜中抑制光形成中空聚焦光斑聚焦质量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相关计算结果表明,当采用不同偏振态、不同光强分布的入射光作为STED光,0/π圆形相位板内径的合理取值范围是不同的,而系统所用物镜的数值孔径对于内径的取值影响较小。在各种不同的参数组合下,使用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作为入射光时,0/π圆形相位板内径取值范围基本保持一致;当入射光为径向偏振光时,内径取值则相对较大;而当使用切向偏振光时,任何取值均无法在系统焦平面附近得到满意的中空聚焦光斑。(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赖振讲,刘宝平,贺树芳[8](2008)在《相位损耗腔中简并Raman耦合模型的光场相位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Pegg-Barnett相位理论,研究了相位损耗腔中两个Λ型原子与相干态光场在大失谐相互作用下光场的相位特性,并讨论了光场的平均光子数和腔的耗散系数对光场相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腔不存在(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8-07-01)

徐志钮,律方成[9](2006)在《基于改进基波相位分离法的介质损耗角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基波相位分离法计算量少、需要的采样时间短、计算结果精确度高,是介损角测量的有效算法。介绍了该算法的原理,提出了基于梯形插值积分的改进算法,用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同时对改进算法计算误差随信号频率、采样频率、量化位数、介损角真实值、3次谐波、直流分量等参数变化的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所得结论对该算法在介损角测量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06年08期)

周卫[10](2006)在《低损耗、高Q值声表面波谐振器和低相位噪声SAW振荡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声表面波是在介质表面传播的弹性波,通常它具有比电磁波慢五个数量级的波速。早在十九世纪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简称SAW)的存在就已经得到了论述,但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发现,在压电基片上采用金属叉指换能器的结构可以有效地激励和检测声表面波。利用SAW表面传播的性质可以制作包括延迟线、带通滤波器、卷积器、谐振器、振荡器和匹配滤波器。声表面横波(Surface Transverse Wave,简称STW)是采用在两个金属叉指换能器之间加入短路栅的隔离板结构使剪切水平波(Shear Horizontal Wave,简称SH波)被嵌制在压电基片表面上,而不是沿压电基片内传播的声表面横波形式。声表面横波具有比声表面瑞利波频率高(在同样的工艺条件下能制作出比声表面瑞利波频率高约1.6倍的器件)的特点。目前声表面波器件的制作采用超细亚微米技术,已实用的声表面波器件的基波频率可达2.5GHz以上。本文研究了以低损耗、高Q值声表面波(其中包括声表面瑞利波--Rayleigh Surface Acoustic Wave,和声表面横波等)谐振器的工作原理、设计参数、制作工艺及其实验结果,并且研究了以1GHz STW谐振器为频控元件的高频率、低相位噪声声表面波振荡器,以及低相位噪声声表面波振荡器的测试方法和最终的测试结果。本研究采用一阶温度系数为零的压电石英基片上制作出损耗小于5dB、有载品值因素(QL值)超过1000的一系列低损耗、高Q值声表面波Rayleigh波或STW谐振器,频率分别为60MHz、280MHz、739MHz和1GHz等不同频率的高性能声表面波谐振器。并采用噪声系数为1.25dB的低噪声系数放大器,精心设计电路,优化设计布置印制电路板,用标称频率为1GHz的声表面波谐振器为频率控制元件,制作出在偏离载频1KHz处的单边带相位噪声近-120dBc/Hz、杂波抑制达80dB以上的低相位噪声声表面波振荡器。声表面波谐振器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作为高稳定性固定频率振荡器、窄带调频振荡器、窄带电压控制振荡器和极低相位噪声频率源。石英基片的声表面波谐振器具有工作温度范围宽、温度—频率特性能好,尺寸小、可靠性高等一系列特点,特别是低相位噪声声表面横波谐振器振荡器具有优良的抗振动性能,在移动通信、雷达、卫星和遥测遥控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6-01-01)

相位损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全相位FFT频谱分析法具有优良的抑制谱泄漏性能及相位不变的特性,在工程上展现出了其重要的应用价值。虽然全相位FFT理论上具有相位不变的特性,相位无需校正,然而实际运用时,由于数据采样时间不能关于零点对称,即无法测得初相位,要想利用全相位FFT算法来求介质损耗因数,依然需要求得精确的频率来求解基波初相位。文章从实际应用出发,提出利用全相位FFT进行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并利用相位差校正法进行频谱校正,实现了从任意时刻点测量初相位,理论分析了算法实现过程。最终,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在频率波动、谐波干扰下能够有效提高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位损耗论文参考文献

[1].王迪,李璇,皮浩洋,杨飞,叶青.相位掩模板干涉场及其对光纤光栅损耗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8

[2].常宽,厉伟.基于全相位FFT的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算法的研究[J].工程与试验.2015

[3].魏通达,张运海,唐玉国.偏振态、相位和振幅对受激辐射损耗中损耗光焦斑的影响[J].光学精密工程.2014

[4].刘华麟,吕黔苏,吴建蓉,吴国峰.相位跟踪与放大技术在介质损耗测试中的应用[J].贵州电力技术.2013

[5].林宝卿,翟云,庄其仁.低偏振相关损耗塑料矩形相位光栅的实验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3

[6].刘宝平,于坤.相位损耗腔中光场的相位分布特性[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

[7].郝翔,匡翠方,王婷婷,刘旭.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技术中0/π圆形相位板参数优化[J].光学学报.2011

[8].赖振讲,刘宝平,贺树芳.相位损耗腔中简并Raman耦合模型的光场相位特性[C].第十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2008

[9].徐志钮,律方成.基于改进基波相位分离法的介质损耗角测量[J].电网技术.2006

[10].周卫.低损耗、高Q值声表面波谐振器和低相位噪声SAW振荡器[D].电子科技大学.2006

论文知识图

锁相环相位传递函数和误差函数幅频特...锁相环的噪声和抖动传输特性整个C波导相对于Output4的相位偏差总...不同损耗时的二阶转换效率基于光子晶体的S型波导示意图相位损耗时间

标签:;  ;  ;  ;  ;  ;  ;  

相位损耗论文_王迪,李璇,皮浩洋,杨飞,叶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