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庚烷论文_李锋,张尊华,梁俊杰,万琦,李格升

导读:本文包含了正庚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戊烷,氢氧化钾,钾盐,分子筛,形貌,重油,水雾。

正庚烷论文文献综述

李锋,张尊华,梁俊杰,万琦,李格升[1](2020)在《甲烷-正庚烷双燃料二阶段着火的动力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CHEMKIN PRO软件,选取NUI 2016机理对甲烷-正庚烷双燃料进行研究.探究了甲烷-正庚烷双燃料在中低温条件下的二阶段着火特性,开展了相应的化学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二阶段着火现象在初始温度低于750 K时出现,二阶段着火过程均表现出一定的NTC(负温度系数)现象;随着正庚烷掺混比例的增加,双燃料的二阶段着火延迟时间均减小,在正庚烷掺混比例小于75%时影响最为显着;通过相关化学动力学分析发现,甲烷主要在第二阶段被消耗,正庚烷在第一阶段进行氧化分解,在第二阶段着火过程中被完全氧化;通过反应路径分析发现,第一阶段反应产生的自由基和中间产物提高了系统活性,促进了双燃料的着火过程.(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20年01期)

洪云[2](2019)在《正庚烷HCCI燃烧影响因素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参数变化对正庚烷HCCI燃烧的影响,选择初始初始压强和压缩比两个参数,结合简化的正庚烷化学反应机理进行正庚烷HCCI燃烧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压缩比、压强等参数的变化对HCCI燃烧影响明显。压缩比越高,反应速率提高,着火时刻提前,缸压峰值、缸温峰值均明显增大;初始压强越高,缸温峰值和缸压峰值以及HRR均不同程度的增大,反应速率提高,整体燃烧持续期缩短。(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20期)

程义飞,崔静,杨广峰[3](2019)在《适用于HCCI的正庚烷-二甲醚混合燃料简化机理的构建及不同混和比对燃料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正庚烷和二甲醚单独燃烧的详细机理基础上,提出分别适用于正庚烷和二甲醚的简化机理,其中,二甲醚的简化机理包括24个组分、28个反应,正庚烷的简化机理包括41个组分、48个反应.验证后发现,2个简化机理与详细机理较吻合.将2个简化机理耦合,尝试提出适用于均质压燃发动机的正庚烷-二甲醚混合燃料燃烧的简化机理模型.混合燃料的简化机理模型包括51个组分、64个反应.保持简化过程中的工况,将实验所得的数据与简化机理对比,验证该简化机理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简化机理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反应缸内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验证简化机理的有效性,在不同工况下进行简化机理计算和实验研究,并将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简化机理在一定范围内可反映缸内压强、温度的变化情况,且在着火延迟时间以及主要物质的变化趋势方面,简化机理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在分析混合燃料燃烧简化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对比不同掺合质量比对混合燃料体系缸内压强、温度和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少量二甲醚掺入混合燃料可有效提高上述参数.(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吴煜杨,叶桃红,朱旻明[4](2019)在《浓度分层下正庚烷自点火过程的直接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实际内燃机内存在浓度分层的情况,采用直接数值模拟,研究了浓度分层对正庚烷在空气中的自点火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力2.4 MPa,初始温度860 K(位于负温度系数区域)下,随着浓度分层的增加,整体着火时间提前,但是第1阶段点火延迟时间几乎没有变化.第2阶段着火位置的混合物分数随着浓度分层的增加而变大,说明两阶段着火不存在统一的最易着火的混合分数.通过budget分析,揭示低温反应和高温反应阶段存在不同的火焰传播模式.(本文来源于《燃烧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范勐,赵锁奇,孙学文,许志明[5](2019)在《不同重油的正戊烷及正庚烷沥青质性质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东减压渣油(MEVR)、加拿大油砂沥青(VTB)、辽河稠油减压渣油(LHVR)、委内瑞拉常压渣油(VAR)及减压渣油(VVR)等5种重油为原料,利用溶剂沉淀法制备正戊烷及正庚烷沥青质,采用元素组成、GPC、~1H-NMR、~(13)C-NMR、XRD、SEM等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沥青质性质评价以考察其差异性。结果表明:5种重油的C_5沥青质、C_7沥青质在含量、分子结构、平均结构单元数目、分子大小、微观结构形态等方面差异明显;沥青质芳碳率在0.47~0.54之间,VTB、LHVR沥青质中参与有序堆积结构的芳香碳较少,而MEVR,VAR,VVR沥青质中该部分芳香碳则相对较多。(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肖霞,孙兵,许中亮,范晓强,孔莲[6](2019)在《不同形貌ZSM-5分子筛的可控制备及其正庚烷催化裂解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ZSM-5分子筛由于其独特的孔道结构、适宜的酸性质、良好的水热稳定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吸附、分离,离子交换和催化等领域~([1])。ZSM-5分子筛的晶粒大小、形貌、酸性质和孔道结构与其催化性能密切相关~([2-3])。采用气相二氧化硅、固体硅胶、硅溶胶和正硅酸四乙酯四种硅源,制备了纳米窄片、纳米条、纳米六方棱柱和纳米片状等不同形貌的ZSM-5分子筛,对样品进行XRD、SEM、N_2吸附-脱附、NH_3-TPD和Py-IR等表征,并考察其正庚烷催化裂解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ZSM-5分子筛的晶体形貌和织构性质虽略有不同,但样品总酸量和酸强度基本一致;纳米片状ZSM-5分子筛体现了优异的催化裂解反应性能,当反应温度为600℃时,正庚烷转化率、双烯收率(乙烯和丙烯)和BTX(包含:苯、甲苯、二甲苯)收率分别为95.8%,64.6%和4.5%,比相同条件下的纳米六方棱柱状ZSM-5分别提高了14.0个百分点、12.7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其良好的催化性能归结于分子筛的片层形貌,利于暴露孔道交叉口酸性位,且层与层之间堆积含有丰富的介孔结构。(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9)

李晓庆[7](2019)在《NiMo-EDTA/USY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正庚烷异构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USY分子筛因其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孔体积以及相对高的酸强度和可调控的酸性位点使其成为石油行业最重要的催化剂之一。但由于其过多的酸性位点以及较高的强酸强度限制了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为了提高其催化性能,对USY分子筛的改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分别采用常规浸渍法(C-IM),超声辅助浸渍法(US-IM)和超声辅助络合法(EUS-IM)制备了NiMo/USY(C-IM)、Ni/USY(US-IM)、NiMo/USY(US-IM)和NiMo-EDTA/USY(EUS-IM)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吡啶-红外光谱分析(Py-IR)和N_2吸附-脱附等对催化剂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分析表明:相对于单金属Ni改性分子筛,金属组分Mo的加入促进了Ni在USY分子筛上的均匀分散且其对正庚烷的异构化反应具有协同促进作用;超声条件对双金属改性的USY结构基本无影响,超声空化作用降低了催化剂金属粒子的团聚,其较高的金属分散度导致了较强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使其活性高于常规浸渍法;在NiMo/USY(US-IM)中引入EDTA,不仅进一步促进了金属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增加了催化反应中所需的金属活性位点,同时对分子筛的非骨架铝进行了脱除,使得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结晶度和较适宜的酸性。因此,NiMo-EDTA/USY(EUS-IM)催化剂在异构化反应中的正庚烷转化率和异庚烷选择性高于Ni/USY(US-IM)、NiMo/USY(C-IM)和NiMo/USY(US-IM)催化剂。在超声辅助络合法制备催化剂NiMo-EDTA/USY(EUS-IM)基础上,对EDTA引入反应体系的方法和超声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采用方法一,即共浸渍的NiMo上先引入EDTA后引入USY的方法、n_(EDTA):n_(Ni)=2:1、超声功率为225 w、超声时间为2h时,催化剂的金属活性组分分散性较好,载体的结晶度较高,其异构化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最高。最后对异构化反应的还原条件(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和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H_2)/n(C_7))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还原温度为550℃,还原时间为5 h,反应温度为250℃,反应时间为3 h,n(H_2)/n(C_7)为0.14时,正庚烷的转化率和异庚烷的选择性可达到68.3%和82.9%,催化正庚烷异构化性能最优。(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9-06-01)

董秀丽[8](2019)在《铝钼改性MCM-48的制备及其催化正庚烷异构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孔材料MCM-48具有叁维螺旋孔结构,比表面积高、孔体积大,而且孔径分布单一,允许较大的分子或基团通过,可以有效地防止孔道堵塞。然而,纯硅MCM-48缺乏活性中心,且酸性弱、热稳定性较差,严重限制了它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因此,在MCM-48的表面或骨架内部引入活性组分合成具有强酸性和高催化活性的改性MCM-48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采用原位掺杂法制备了M-MCM-48(M=Mo,Al)催化剂。以正庚烷异构化反应为探针,分别考察了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详细研究了金属掺杂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其催化正庚烷异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MCM-48的催化活性高于Mo-MCM-48催化剂,其正庚烷的转化率和异庚烷的选择性分别为34.16%和67.47%。以金属Ni作为活性组分,M-MCM-48(M=Mo,Al)介孔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Ni/M-MCM-48(M=Mo,Al)双功能催化剂。以正庚烷异构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i/Al-MCM-48的催化活性高于Ni/Mo-MCM-48催化剂。详细研究了工艺条件、还原条件和反应条件对Ni/Al-MCM-48正庚烷异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金属负载量为2%、焙烧温度为400 o C、还原温度为400 ~oC、还原时间为180 min、反应温度为240 ~o C、反应时间为140 min、重时空速为6.8h~(-1)时,Ni/Al-MCM-48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正庚烷的转化率和异庚烷的选择性分别达到44.89%和86.45%。(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9-06-01)

卫海桥,陈伟睿,赵万辉,周磊[9](2019)在《基于TPDF方法正庚烷喷雾燃烧特性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输运概率密度函数模型(TPDF)开展了不同初始环境温度、氧体积分数下正庚烷喷雾火焰发展过程模拟研究.以发动机燃烧网络(ECN)试验数据为基准,首先将模拟得到的着火延迟期和火焰浮升长度与均质反应器模型(WSR)模拟结果以及试验结果进行对照,发现氧体积分数较低时,由于TPDF模型能够对小尺度上组分和温度的湍流波动进行精确求解,可获得准确的燃烧特征量.然后基于TPDF方法,系统分析和对比了不同初始环境条件下准稳态火焰结构以及火焰发展过程的燃烧特征,发现在不同的初始温度和氧体积分数条件下,着火均首先出现在浓混合气区域.降低初始环境温度,高当量比区域反应活性下降,导致着火推迟,燃油与空气有更长的时间进行混合;降低温度的同时降低氧体积分数,则导致着火进一步推迟,油、气混合更为充分.着火位置混合气的浓度较高温、高氧体积分数条件有所降低,燃烧消耗了本来就不足的氧气,导致高当量比区域更难发生反应.(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润婉[10](2019)在《钾盐抑制正庚烷火和乙醇火的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火灾作为影响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大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了降低火灾的危害性,人们致力于寻找一种高效、清洁性灭火物质,细水雾恰好符合这一要求,它本身就具有良好的灭火效果,添加化学剂后灭火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钾盐作为一种常见的细水雾添加剂,它主要通过夺取H、O、OH等火焰自由基、中断燃烧链式反应来达到灭火目的。展开含钾盐细水雾抑制正庚烷火和乙醇火的不同灭火效果研究工作,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在灭火过程中钾盐与燃烧自由基所产生的化学反应,有利于帮助人们充分认识钾盐在灭火过程中所发挥的效用,更有利于人们筛选出最有效的钾盐添加剂,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细水雾的灭火作用。本文首先对几种钾盐超细水雾抑制正庚烷和乙醇火焰的临界灭火浓度进行测定,从实验角度对比分析了这几种钾盐的灭火效果差异;然后利用HSC Chemistry软件对氢氧化钾在火焰中与火焰自由基发生的自发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改变量进行计算,来确定在0~1500K温度范围内会发生的自发反应;最后利用Chemkin软件对氮气与氢氧化钾抑制正庚烷和乙醇火的最小有效滞留时间以及火焰自由基变化进行模拟,从敏感性分析和路径分析等角度来深入探究氢氧化钾在抑制正庚烷火和乙醇火燃烧机制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如下:(1)各钾盐超细水雾抑制正庚烷火和乙醇火的临界灭火浓度值及临界灭火浓度减少率的变化趋势均符合:草酸钾>醋酸钾>硝酸钾>碳酸钾>碳酸氢钾>氯化钾>磷酸二氢钾;各钾盐超细水雾抑制庚烷火的临界灭火浓度值比乙醇火小,含氯化钾、草酸钾、碳酸钾、醋酸钾的超细水雾抑制乙醇火的临界灭火浓度减少率高于它们抑制正庚烷火的临界灭火浓度减少率,含磷酸二氢钾的超细水雾抑制正庚烷火的临界灭火浓度减少率高于它们抑制乙醇火的临界灭火浓度减少率,含硝酸钾、碳酸氢钾的超细水雾抑制正庚烷火的临界灭火浓度减少率与它们抑制乙醇火的临界灭火浓度减少率的差别不显着。(2)在Chemkin动力学计算中,氮气抑制正庚烷燃烧机制的最小有效滞留时间为0.39ms;氮气抑制乙醇燃烧机制的最小有效滞留时间为0.55ms;随着氮气体积分数的增加,高浓度的氮气对于正庚烷燃烧机制的最小有效滞留时间的变化斜率要较乙醇燃烧机制高;随着氢氧化钾摩尔分数的增大,高浓度氢氧化钾对于乙醇燃烧机制的最小有效滞留时间的变化斜率要较正庚烷燃烧机制高。(3)随着PSR反应器内氮气和氢氧化钾含量的增加,整个燃烧体系内的火焰自由基数量均有所下降;其中氮气抑制正庚烷体系中的H、OH自由基含量下降趋势要较其抑制乙醇火体系高,氢氧化钾抑制正庚烷火体系中各火焰自由基含量的下降趋势较其抑制乙醇火体系低。(4)对于正庚烷燃烧机制和乙醇燃烧机制而言,氢氧化钾抑制体系中敏感性较高反应的敏感性系数绝对值要较氮气抑制体系大;在温度敏感性较高的反应中,氢氧化钾抑制乙醇燃烧体系中出现了新添加的含钾反应R389(KO+OH=KOH+O),而氢氧化钾抑制正庚烷燃烧体系中未出现任何新添加的含钾反应;在自由基敏感性较高的反应中,氢氧化钾抑制乙醇燃烧体系中出现了新添加的含钾反应R389(KO+OH=KOH+O)、R393(KO_2+O=KO+O_2)、R395(KO_2+H=KO+OH),而氢氧化钾抑制正庚烷燃烧体系中未出现任何新添加的含钾反应。(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正庚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不同参数变化对正庚烷HCCI燃烧的影响,选择初始初始压强和压缩比两个参数,结合简化的正庚烷化学反应机理进行正庚烷HCCI燃烧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压缩比、压强等参数的变化对HCCI燃烧影响明显。压缩比越高,反应速率提高,着火时刻提前,缸压峰值、缸温峰值均明显增大;初始压强越高,缸温峰值和缸压峰值以及HRR均不同程度的增大,反应速率提高,整体燃烧持续期缩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庚烷论文参考文献

[1].李锋,张尊华,梁俊杰,万琦,李格升.甲烷-正庚烷双燃料二阶段着火的动力学特性[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0

[2].洪云.正庚烷HCCI燃烧影响因素计算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

[3].程义飞,崔静,杨广峰.适用于HCCI的正庚烷-二甲醚混合燃料简化机理的构建及不同混和比对燃料影响的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吴煜杨,叶桃红,朱旻明.浓度分层下正庚烷自点火过程的直接数值模拟[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9

[5].范勐,赵锁奇,孙学文,许志明.不同重油的正戊烷及正庚烷沥青质性质对比[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9

[6].肖霞,孙兵,许中亮,范晓强,孔莲.不同形貌ZSM-5分子筛的可控制备及其正庚烷催化裂解性能研究[C].第十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2019

[7].李晓庆.NiMo-EDTA/USY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正庚烷异构化性能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

[8].董秀丽.铝钼改性MCM-48的制备及其催化正庚烷异构化性能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

[9].卫海桥,陈伟睿,赵万辉,周磊.基于TPDF方法正庚烷喷雾燃烧特性模拟[J].内燃机学报.2019

[10].李润婉.钾盐抑制正庚烷火和乙醇火的有效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不同丁酮/正庚烷比例下制备的...东湖挂样点阴离子浓度Figure3,3Maina...不同丁酮/正庚烷溶剂体系下制...在室温条件下,正庚烷的拉曼...在室温条件下,正庚烷的拉曼...(a)正庚烷、(b)丙酮和(c)...

标签:;  ;  ;  ;  ;  ;  ;  

正庚烷论文_李锋,张尊华,梁俊杰,万琦,李格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