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粘团论文_侯继东,王晓辉,陈徐宗,杨东海,王义遒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学粘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光学,激光,原子,论文,粘团,磁光阱失谐量。

光学粘团论文文献综述

侯继东,王晓辉,陈徐宗,杨东海,王义遒[1](2001)在《直接从气室获得3μΚ超低温铯原子光学粘团(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报告了采用直接从铯蒸汽气室而不用磁光阱实现了光学粘团的方法。用此办法得到了3μΚ的铯的超冷原子团。这是我国目前用激光冷却方法得到的最低温度。具体描述了实验装置和方法 ,以及测量温度的拟合方法(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1年05期)

候继东,李义民,杨东海,王义遒[2](1998)在《铯光学粘团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是一门新兴的高技术,它已应用于原子超精细能级的测量、冷原子特性的研究、玻色-爱因斯坦凝结等领域,并导致了原子光学等学科的产生。在两两对射的叁对相互垂直的激光束中,原子不断在光场中损失动能而被冷却到很低温度,形成光学粘团。和此过程相关的冷却机制包括 Sysiphus 机制和运动诱导原子取向机制。它们和交流斯塔克效应以及原子基态子能级间的布居状态相关。本文报道了我们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实验装置由六个半导体激光器组成,其中四个构成二级激光注入锁定此系统,它提供冷却俘获激光,另外两个分别用作反抽运和探测激光器。我们用 AOM 双通过装置和 EOM 来分别控制冷却囚禁激光的频率和光强,AOM 和 EOM 的驱动器是自制的。实验中首先用磁光阱从铯气室中 (压强为10~(-7)帕)捕获囚禁冷原子云,然后关掉磁场,原子在六束激光交叉区域内进一步被冷却,形成光学粘团。0.2毫秒后,自制的斩光器关断六束激光,原子开始下落,在经过探测区域时发出荧光,形成 TOF(time of flight)信号。从 TOF 信号中我们可以知道原子云开始下落时的初始速度分布,进而得到对应的光学粘团温度。我们研究了光学粘团的温度和激光光强以及失谐量的关系,发现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光学粘团温度和光强成正比,与失谐量成反比;光强过小、失谐量过大会导致温度的上升。依现有的实验条件我们已经得到了10μk 光学粘团,并且在实验中发现光学粘团温度和六束激光的总光强有关。实验装置和结果为我们以后建立喷泉型频标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实验指导。(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选》期刊1998-10-01)

光学粘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是一门新兴的高技术,它已应用于原子超精细能级的测量、冷原子特性的研究、玻色-爱因斯坦凝结等领域,并导致了原子光学等学科的产生。在两两对射的叁对相互垂直的激光束中,原子不断在光场中损失动能而被冷却到很低温度,形成光学粘团。和此过程相关的冷却机制包括 Sysiphus 机制和运动诱导原子取向机制。它们和交流斯塔克效应以及原子基态子能级间的布居状态相关。本文报道了我们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实验装置由六个半导体激光器组成,其中四个构成二级激光注入锁定此系统,它提供冷却俘获激光,另外两个分别用作反抽运和探测激光器。我们用 AOM 双通过装置和 EOM 来分别控制冷却囚禁激光的频率和光强,AOM 和 EOM 的驱动器是自制的。实验中首先用磁光阱从铯气室中 (压强为10~(-7)帕)捕获囚禁冷原子云,然后关掉磁场,原子在六束激光交叉区域内进一步被冷却,形成光学粘团。0.2毫秒后,自制的斩光器关断六束激光,原子开始下落,在经过探测区域时发出荧光,形成 TOF(time of flight)信号。从 TOF 信号中我们可以知道原子云开始下落时的初始速度分布,进而得到对应的光学粘团温度。我们研究了光学粘团的温度和激光光强以及失谐量的关系,发现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光学粘团温度和光强成正比,与失谐量成反比;光强过小、失谐量过大会导致温度的上升。依现有的实验条件我们已经得到了10μk 光学粘团,并且在实验中发现光学粘团温度和六束激光的总光强有关。实验装置和结果为我们以后建立喷泉型频标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实验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学粘团论文参考文献

[1].侯继东,王晓辉,陈徐宗,杨东海,王义遒.直接从气室获得3μΚ超低温铯原子光学粘团(英文)[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2].候继东,李义民,杨东海,王义遒.铯光学粘团的实验研究[C].第八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选.1998

论文知识图

移动光学粘团技术原理图铯原子喷泉钟的工作过程偏振梯度冷却原子原理图光学粘团和光学晶格的短程飞行...固定光强时光学晶格温度随失谐量的变...光学晶格装载及温度测量的时序示意图

标签:;  ;  ;  ;  ;  ;  

光学粘团论文_侯继东,王晓辉,陈徐宗,杨东海,王义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