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温度论文_刘柳,陈季芳,杨雄风,刘敏,陆亚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处理温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温度,合金,溶胶,凝胶,结构,组织,延性。

热处理温度论文文献综述

刘柳,陈季芳,杨雄风,刘敏,陆亚林[1](2019)在《热处理温度调控Co_3O_4介孔纳米片的孔结构及OER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Co_3O_4纳米片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电催化剂材料,其多孔结构影响电催化析氧(OER)的性能。通过溶剂热法结合热处理调控Co_3O_4纳米片的多孔结构,并利用XRD、SEM、TEM和N_2吸附-脱附(BET)等方法表征了不同煅烧温度(300、400、500℃)下的物相与多孔结构。电催化性能表征结果表明,Co_3O_4纳米片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93. 02 m~2/g)、最优的介孔孔容(0. 196 cm~3/g)的多孔结构(300℃煅烧样品),表现出最优的OER性能:起始电位为1. 539 V,过电势为0. 37 V,Tafel斜率为49 m V/dec。(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12期)

程勇,张寒,赵惠忠,纪子旭,杨兴宇[2](2019)在《热处理温度对钛铝酸钙-碳化硅复相材料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钛铁渣的再利用,以钛铝酸钙、碳化硅、α-Al_2O_3微粉、SiO_2微粉和V_2O_5等为原料制备莫来石晶须增强钛铝酸钙-碳化硅复相材料试样,研究热处理温度(1 400、1 450、1 500℃)对试样性能、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成温度的增加,体积密度、常温耐压强度增加,显气孔率降低。温度有利于试样的致密化,但是温度越高,试样外部的SiC氧化加重,形成的液相阻碍氧气向试样内部进入,造成较差的颗粒间结合。钛铝酸钙可与SiC氧化产生的SiO_2反应生成钙长石,且V_2O_5的引入促进了莫来石柱状晶的形成与生长。(本文来源于《耐火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郭会师,李文凤,高振禄,马丽君,桂阳海[3](2019)在《热处理温度对SiC纳米材料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碳热还原法,以单质Si粉和活性炭为原料,Fe_2O_3为添加剂,研究了还原气氛下热处理温度(1200~1700℃)对SiC纳米材料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单质Si粉和活性炭均可反应生成SiC纳米材料,但当热处理温度为1200℃和1300℃时,二者反应不完全;当热处理温度由1400℃增至1700℃时,单质Si粉和活性炭的反应增强,并在1600℃热处理后完全转化为SiC,其形貌由棒状和颗粒状的混合体转化为单一的短棒状,进而又发育为纤维状。此外,不同热处理温度下获得的SiC纳米材料均具有较宽的发射带宽,经1600℃热处理后SiC纳米材料的发光性能较优,其发光峰强度优于其它热处理温度下的产物,这是因为此温度下所获SiC纳米材料呈纤维状,其长径比较高,有利于发光性能的改善所致。(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吴春丽,汪澜,刘志成[4](2019)在《热处理温度对核-壳型SiO_2@TiO_2复合纳米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二氧化硅(SiO_2)纳米微球表面负载纳米二氧化钛(TiO_2),制备核-壳SiO_2@TiO_2复合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比表面积测定(BET)等研究手段对样品的矿物组成、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后期的热处理明显提高了核-壳SiO_2@TiO_2复合纳米颗粒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溶液的能力,其中,经过400℃热处理的样品催化效果最好,对质量浓度为2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90 min的降解率达到96.27%。(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谢嘉宜,徐睿杰,雷彩红[5](2019)在《热处理温度对预取向聚乳酸薄膜结晶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XRD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预取向聚乳酸(PLA)薄膜晶体结构的影响,发现:70℃热处理时,非晶相可以不通过中间相直接转化成α'晶体。同时给出了PLA晶体结构在不同温度下的转变过程。在70~80℃热处理温度下,仅有α'晶体生成;并且受预取向结构的影响,晶体的形成速度增加,但晶体的尺寸增长较少。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到90~100℃,部分α'晶体转化为α晶体,但α'晶体的总体含量仍然高于α晶体,α'晶体的尺寸增长明显。在110℃热处理时,大部分α'晶体直接转化成α晶体,并且有新的α晶体生成,此时的α'晶体的生长较少。当热处理温度进一步提高,仅形成α晶体,晶体尺寸增大。(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李培友,童婷,王永善,唐玲[6](2019)在《热处理温度对B2型Zr_(54)Co_(46)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Zr_(54)Co_(46)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对于热处理Zr_(54)Co_(46)试样,其相结构均由B_2相和第二相Zr_2Co组成;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Zr_2Co相含量减少,且在723K和773K下热处理试样的Zr_2Co相体积分数相差较小。在723K和773K下热处理试样虽然强度下降,但塑性形变增加;热处理Zr_(54)Co_(46)合金维氏硬度均小于铸态合金维氏硬度,且热处理合金具有较强加工硬化能力或塑性变形抗力。铸态试样的断裂机制主要为延性断裂并伴有沿晶断裂机制;而试样在723K和773K下进行热处理,试样断裂机制主要为延性断裂。(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李培友[7](2019)在《热处理温度对Ti_(80)Fe_(20)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万能试验机和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Ti_(80)Fe_(20)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773 K和823 K时,合金的相组成为β-Ti和α-Ti相;而在873 K时,其相组成为基体β-Ti相、α-Ti和第二相Ti Fe相;当热处理温度为773、823和873 K时,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92. 4、33. 78和22. 7μm,说明合金平均晶粒尺寸随热处理温度增加而减小,合金晶粒得到细化;当热处理温度为873 K时,合金具有较高屈服强度、抗压强度、塑性应变以及压缩韧度,还具有低的杨氏模量和较高的弹性能,其优异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工程材料以及生物医用合金的使用需求,合金的断裂机制为解理断裂为主延性断裂为辅的断裂机制。(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毛江虹,杨晓康,罗斌莉,魏芬绒[8](2019)在《热处理温度对Ti-6Al-7Nb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Ti-6Al-7Nb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相组成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合金在650~1 030℃热处理空冷条件下的组织演变,并进行了室温力学性能测试与XRD分析。结果表明:对于Ti-6Al-7Nb合金,经650℃热处理后,热加工得到的原β转变组织中析出了细小的α相,合金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有所提高。在700~850℃之间进行热处理,可以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满足医用钛合金相关标准要求。在950~1 030℃范围内,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析出二次针状α相或生成α'马氏体相,呈现强度上升、塑性下降的趋势。经650、850℃热处理后,XRD图谱中均为α相的衍射峰,未出现β相的衍射峰。1 030℃热处理后,α'相具有较强的(002)、(101)衍射峰,其他晶面的衍射峰强度很弱,合金弹性模量可达108 GPa。(本文来源于《钛工业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孙正琪,郭晓玲,崔文豪,张彤[9](2019)在《热处理温度对硫氮共掺杂TiO_2光催化抗菌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凝胶烘干温度对硫氮共掺杂TiO_2(S-N-TiO_2)光催化抗菌性能的影响,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硫脲和尿素为掺杂体,采用快速溶胶-凝胶法,在不同烘干温度下制备出硫氮共掺杂TiO_2光催化抗菌剂。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Vis DRS)表征分析抗菌剂的微观结构。利用振荡法分析其在可见光下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图中出现了N—Ti键与Ti—S键的振动峰,硫氮成功掺杂进TiO_2晶格;纳米TiO_2的吸收边带红移至425 nm处,可见光响应能力提高。当烘干温度为60℃时,所制S-N-TiO_2抗菌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达97.7%和100%。(本文来源于《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丽攀,杨伟,刘亮,余欢[10](2019)在《热处理温度对含纳米Si C的快冷镁合金固溶组织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铜模喷铸与等温热处理相结合,制备出纳米SiC参与下快冷镁合金细晶组织,研究热处理温度对非平衡凝固镁合金固溶组织转变的影响及其高温晶粒长大行为。结果表明:提高冷速与添加纳米SiC可实现镁合金的复合细化,有利于形成细小花瓣状组织。经320、370和400℃等温处理2 h后,快冷AZ91+2%纳米SiC合金从不完全固溶向完全固溶发生转变,溶质偏析程度降低,同时,晶界β-Mg_(17)Al_(12)相不断消失,最终获得多边形等轴晶组织。由于纳米SiC对晶界迁移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亚稳细晶组织的高温晶粒长大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其中经400℃固溶8 h后的平均晶粒尺寸仅为13μm,快冷合金的热稳定性得到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热处理温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钛铁渣的再利用,以钛铝酸钙、碳化硅、α-Al_2O_3微粉、SiO_2微粉和V_2O_5等为原料制备莫来石晶须增强钛铝酸钙-碳化硅复相材料试样,研究热处理温度(1 400、1 450、1 500℃)对试样性能、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成温度的增加,体积密度、常温耐压强度增加,显气孔率降低。温度有利于试样的致密化,但是温度越高,试样外部的SiC氧化加重,形成的液相阻碍氧气向试样内部进入,造成较差的颗粒间结合。钛铝酸钙可与SiC氧化产生的SiO_2反应生成钙长石,且V_2O_5的引入促进了莫来石柱状晶的形成与生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处理温度论文参考文献

[1].刘柳,陈季芳,杨雄风,刘敏,陆亚林.热处理温度调控Co_3O_4介孔纳米片的孔结构及OER性能[J].现代化工.2019

[2].程勇,张寒,赵惠忠,纪子旭,杨兴宇.热处理温度对钛铝酸钙-碳化硅复相材料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J].耐火材料.2019

[3].郭会师,李文凤,高振禄,马丽君,桂阳海.热处理温度对SiC纳米材料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19

[4].吴春丽,汪澜,刘志成.热处理温度对核-壳型SiO_2@TiO_2复合纳米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9

[5].谢嘉宜,徐睿杰,雷彩红.热处理温度对预取向聚乳酸薄膜结晶结构的影响[J].云南化工.2019

[6].李培友,童婷,王永善,唐玲.热处理温度对B2型Zr_(54)Co_(46)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有色金属工程.2019

[7].李培友.热处理温度对Ti_(80)Fe_(20)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9

[8].毛江虹,杨晓康,罗斌莉,魏芬绒.热处理温度对Ti-6Al-7Nb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钛工业进展.2019

[9].孙正琪,郭晓玲,崔文豪,张彤.热处理温度对硫氮共掺杂TiO_2光催化抗菌性能的影响[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19

[10].张丽攀,杨伟,刘亮,余欢.热处理温度对含纳米SiC的快冷镁合金固溶组织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带状纤维边缘部分晶体生长取向示意图不同宽度带状纤维石墨化样品边缘的S...样品CoAl和表3.5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a)不同温度下YBCO胶体的红外光谱,...不同温度下YBCO/YSZ膜的形貌(a)83...

标签:;  ;  ;  ;  ;  ;  ;  

热处理温度论文_刘柳,陈季芳,杨雄风,刘敏,陆亚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