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亿元应收账款因何透过信托被民生买断(论文文献综述)
薄宏涛[1](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石娜娜[2](2018)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生产、对外贸易和商品流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接近全世界的33%,产值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从2009年起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6万亿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流通大国,但由于在国际上缺少独立自主的流通渠道,缺乏国际一流的流通企业,中国还并不算是商品流通强国,同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国际流通影响力太小。自2004年我国商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世界知名零售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绝大部分一落户中国,零售业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下,中国零售企业一直被动地接受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而没有主动做出国际化的回应。自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走出去”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2015年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我国成为商品出口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极不协调的是我国零售业“走出去”却明显滞后。从《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来看,截至到2016年末,我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691.7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3573.9亿美元的12.5%。2016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8.9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1961.5亿美元的10.7%。更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目前我国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零售企业国际化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管制的放松,零售业向海外扩张进行跨国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不但有发达国家更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其中,跨国经营已经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国际化一经日益成为全球零售领域的重要特征。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8》显示,2016财年“全球零售250强”企业中有168家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国际化率为67.2%。国际知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和家乐福分别在29个和34个国家经营,其中沃尔玛在美国本土有5332个门店,还有6363个门店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等海外市场,2016年净销售额4813.17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不含山姆会员店)贡献了 1161.19亿美元,贡献率超过27%。2016年家乐福门店数量达到11935个,法国本土5539家,其余6396家分别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并贡献了年销售额766.45亿欧元的53.16%。可以说国际化是这些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取得成功乃至成为行业巨头的关键因素之一,沃尔玛更凭借其在全球布局获得可观收益,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已经中指出:必须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必须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为此,要大力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并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时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要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经受了本土零售国际化竞争的洗礼后,中国零售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资源条件,“走出去”可以成为中国零售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创新的主要方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流通产业国际化和世界产业控制权一经从制造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的大背景下,积极地推动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形成中零售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是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巩固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竞争优势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以中国零售业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跨国零售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的一般经验,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探讨在当前独特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时机下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首先从零售业“走出去”战略入手,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然后,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循此逻辑,按照“战略提出→国际经验比较→现状描述与案例分析→路径选择”的总体框架展开。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是论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发展、演变和实施成果,以及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是国际经验比较,该部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发达国家与亚洲发展中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路径研究,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以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状况,并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分析跨境电商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的作用。第七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研究。第八章,对接“一带一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万佳兴[3](2017)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中钢集团债转股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债转股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往往伴随着经济结构性改革运行。债转股的首次出现是1980年左右,作为拉丁美洲政府的一项宏观引导工具,债转股被用来解决外部债务问题。1998年,中国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资本金不足问题,与此同时盲目扩张和债务问题也渐渐展现出来。政府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其目的就是对大量不良债务进行重组。事实证明,这次政策的实施,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债转股作为其中的一种金融工具,对企业负债率的下降、利润的增加、对银行的摆脱困境有着极大的帮助。2010年以来,传统钢铁煤炭行业由于产能过剩,转入长时间的衰退周期。在我国经济再次陷入困境时,习近平总书记了提出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旨在提高产能质量,解决生产力过剩问题。由于产能过剩,价格不断的下降,钢铁行业长期低迷,每年都以增速加大亏损。同时,大型国企债务缠身,在经营不善的基础上,每年都有着巨大利息的负担,多重因素造成了整个行业运营困难重重。此时提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配套的债转股政策,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成功。中钢集团作为第一个债转股的央企,并且采取的是可转债与留债的形式进行债转股,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其他债转股企业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债转股相关概念,以及研究对象企业的情况和所处行业周期变化。然后对中钢集团债转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财务数据和经营情况,与钢铁行业进行横向对比,与非债转股企业进行纵向对比,自我对比,对已有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得出可转债票面价值与期权价值之和,在宏观周期背景下以企业发展情况为依据,对债转股的可转债形式进行分析,通过二叉树分析债转股的定价。在债转股的情况下分析企业EVA的变化,通过检验EVA和超额收益率的相关性,来评判中钢集团的股价表现,从而进一步得出债转股运行是否顺利,以及相关调整建议。最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评估金融工具去杠杆对宏观经济复苏起到的作用,得出相关结论,对债转股的形式、对象和深度提出自己的建议。
于维萌[4](2016)在《汇丰银行在华经营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2007年至今,外资银行转制后在华经营了近十年,有了长足发展。而几乎在同一时段,我国国有商行也进入到了股份制改造的尾声。不难看出,国有商行一方面是完善自身结构以适应全球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为应对中国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后与外资银行激烈的竞争。本文以分析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的宏观、中观、微观环境为基础,运用了企业并购、战略管理及核心竞争力理论,考察并探讨其在华发展的经营战略,了解其战略执行和战略特点,分析出它的经营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调整建议。同时,本文也思考了汇丰在华经营战略的启示,并总结出中资银行的应对措施,这对解决中资银行现存的问题和其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认为汇丰银行凭借有利的发展环境和自身优势,主要采取并购方式,重视营销、本土化和品牌战略,开拓了在华市场,打开了品牌知名度,取得了可观的经营效益,但同时也存在诸如并购导致其成本增加及服务门槛高等一系列问题纷纷显现,需进一步调整战略。这启示了我国银行并购对象要与自己互补,专注局部市场营销,以本土化促进国际化,打造品牌文化。为应对与汇丰等外资银行的竞争,我国银行要继续完善公司化治理结构,将引进、管理和培养人才有机结合,注重中间业务创新,不断向国际化迈进。
易宇[5](2015)在《中国市政债券运行的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政建设投入快速增加,城镇化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城镇化表现为城镇居民数量规模的不断增加和扩大,意味着城镇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升,相应地,决定城镇承载能力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其数量和质量方面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提升,这就要求进行大规模的市政项目建设。市政项目建设,离不开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我国现行政府预算和财政税收体制下,因市政项目建设而产生的地方政府债务,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担心其债务规模过大引发偿债危机;另一方面,坚持新型城镇化道路、改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又要求地方政府作为市政项目建设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市政项目本身具备的“经济性”与“公益性”二元属性决定了其运行机制的复杂程度。学界对于政府是否应该开展经济性市政项目、市政项目如何投融资、债券融资是否更优等重要问题,众说纷纭。随着各国政府的实践,经济性市政项目也可以由政府提供这一既成事实逐渐深入人心。当然,市政项目融资方式多种多样,如中央政府预算拨款、政府企业融资、以“PPP”为代表的公私合作以及市政债券等。其实,并无“放之四海皆准”的市政项目融资方式。只能说在某一发展阶段或特定经济环境下,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市政项目投融资方式。尽管我国没有正式推出市政债券,但是在财政分权和分税制的宏观财政体制下,我国地方政府以多种形式开启了“市政债券”融资的先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政债券,或者可以称之为“中国准市政债券”,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债券(即城投债)以及地方政府债券。一般意义上的“城投债”、地方政府债券与市政债券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这是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中国准市政债券应将城投债和地方政府债券纳入统一范畴。为了对国内外市政债券运行机制进行全面的比较与借鉴,文章选取了市政债券运行机制中的几个重点要素——法律与监管、发行主体、发行、投资人与二级市场、信用风险控制等加以分析。尤其运用国际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市政债券中诸多要素,与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各国体制的不同是造成各国实际做法差异的原因。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财政经济制度等诸多因素都造成了其市政债券运行机制的差异。作为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推行市政债券必定要结合自己的国情。研究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市政债券运行机制,有助于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吸取经验、少走弯路。任何脱离国情和实际的研究都是空中楼阁,市政债券也是如此。本篇论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市政债券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具体借鉴。在本篇论文的最后一章,笔者尝试为我国市政债券运行机制的构建和完善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在宏观顶层设计方面,要明确收益债券和一般债券的定位、理顺监管机制、完善法律制度、强化市场约束以及完善问责机制;在中微观制度运行方面,要关注发行主体的界定、选择适合的承销发行方式、培育投资人及二级市场以及加强信用评级与增进;在配套改革方面,我们既要深化分税制改革、明确地方政府财权,又要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加强地方政府信用建设。
池武[6](2013)在《IC银行票据业务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银行票据业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IC银行成为国内首批获准经营票据的商业银行,经过十多年的经营,票据业务已形成专业化与规模化。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及金融深化的背景下,企业个性化融资需求、投资者理财需求与银行业激烈的同业竞争形势促使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做出金融创新。在新形势下,IC银行票据业务需要结合内部资源做出变化。本文以IC银行票据创新为研究对象。回顾金融创新理论,认为金融创新通常发生在金融机构受到内外部约束时。依据这个思路,我们分析影响IC银行票据创新的内外部条件。在PEST分析框架下,政治上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金融创新氛围的形成、票据市场制度的完善与货币政策的变动,在经济上的影响因素是实体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结构演变与激烈同业竞争,社会主要影响是企业融资观念的转变从而表现出巨大的票据融资需求,技术层面影响因素是票据产品的电子信息化。分析IC银行内部资源,我们认为IC银行票据业务的比较优势在于传统票据业务的专业化服务以及规模化。在分析比较劣势时,我们从IC银行票据业务供需方面分析发展瓶颈,认为根本的矛盾在于客户个性化的票据管理与融资需求与IC银行较单一的票据产品组合无法满足需求。基于SWOT矩阵我们整理出IC银行票据业务的创新方向,我们认为针对IC银行的客户结构与外部机遇和挑战,应开发针对集团企业客户的票据集约管理业务、针对不同现金流需求的票据组合产品、针对投资者理财需求的票据理财产品以及将票据产品电子化。在SWOT矩阵确立的创新方向中,本研究结合案例分析了针对集约票据管理的产品票据池业务,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现金流需求推出了票据与银行传统业务结合的票据组合产品。针对投资者的票据理财产品与电子化票据产品是IC银行未来需要深入创新的方向,前者的挑战在于经营模式的转变,后者的难度在于技术上的支持。本研究的最后提出关于IC银行票据创新的建议,包括票据管理与融资业务的深入创新,电子化产品、票据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创新。
高剑锋[7](2013)在《商业银行参与北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文中指出近几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态,文化创意产业产值的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而且高于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北京作为我国的文化中心,同时作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从文化创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文化创意城市的建设、文化创意行业体系的建立、文化创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等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1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值实现增加值约2000亿元,占全市GDP的12.5%,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最活跃、最具增长潜质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文化与金融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杠杆,文化金融产业发展的成熟度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本文以商业银行参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意义、商业银行合作现状为研究基础,通过研究文化行业金融需求,分析文化创意企业与银行合作面临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最终找出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解决对策。
刘海波[8](2011)在《粤电财务公司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国务院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的主要配套政策之一。[1]目前,国内财务公司以依托集团、服务集团为发展思路,利用集团内部平台充分发挥金融功能。[2]由于受自身资产规模及监管政策的限制,现阶段,财务公司越来越难满足所属企业集团发展日益增加的资金需求。财务公司如何合理运用信贷资产转让这一金融创新业务以缓解资金需求压力是目前学术界与企业实践中较为热点的话题。本论文以案例研究法为主,以文献研究法为辅。总结和回顾了国内外对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定义,界定了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内涵。介绍了广东粤电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电财务公司”)的发展现状,全面梳理了粤电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实践过程,分析了粤电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动因、信贷资产转让对利益相关者的贡献、以及粤电财务公司信贷资产转让的操作模式。最后,对粤电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对策。首先,论文结合国内外对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主流研究成果,对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概念、特点、国内外对其的定义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的实际案例分析提供了必要的理论铺垫和分析工具。其次,对案例中所涉及的信贷资产转让出让方---粤电财务公司及受让方-深圳发展银行广州分行的基本情况进行的简单介绍,重点对信贷资产转让标的进行了项目论证,制定了定价方案,梳理了转让流程。然后,作为文章的主体,论文对此案例的整个转让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性问题领域作了说明,运用论文中第一部分所提到的一些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本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案例的启示,以期能为今后可能类似信贷资产转让提供借鉴和指引。
罗芳[9](2008)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加入WTO后,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将很快携带新的金融工具、新的金融品种、新的营销理念和新的服务手段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金融机构展开竞争。如何构建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适应金融市场开放竞争的挑战,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金融产品创新是提高竞争能力的最好利器,我国商业银行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本文立足于WTO框架下金融开放的宏观环境,以金融产品创新的动因理论为指导,说明了银行产品创新的发展动力。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建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现状进行了细致分析,并从内部管理、技术、金融运行体制等层面透视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建设的对策进行了详细分析。
张碧婉[10](2007)在《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方式之研究》文中提出「应收帐款」融资方式是否为中小企业最适切的融资渠道;并值得推展及广泛运用。以目前占全国企业百分之八十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对他们而言是缺乏管道又设限过多。如何运用中小企业自身的资源,找到一个可以让他们取得较简便又容易的融资方式,即为研究的目的。但其中以目前最盛行于一般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又以「应收帐款」融资最为值得研究与推广。本论文将就此一项目的融资方式提出探讨,期能使此一方式之融资得到更广泛中小企业的运用。以学生担任中小企业财务主管的职务来看,要从资本市场取得资金,对其是遥远而不可及的路程,而以自身的条件要从银行取的融资资金,可能也会局限在本身的信用及担保物的薄弱而无法实足得到所需的资金。最易取得且对中小企业财务、业务运作体系也有助益的方式,不外乎是「应收帐款」融资,国际上称为Factoring,我国称为「保理业务」,虽其名称不一,操作方式不同,但性质是相同的。而本论文将以国际上、台湾及大陆三方面的运作模式作一深入研究,就此一融资方式对中小企业的资金取得的影响,做一比较,进而得到此融资方式是否值得推展及广泛运用的结论。
二、7亿元应收账款因何透过信托被民生买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亿元应收账款因何透过信托被民生买断(论文提纲范文)
(1)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2)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来源 |
1.2.1 垄断优势论 |
1.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1.2.3 内部化理论 |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1.2.5 价值链理论 |
1.2.6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难点和不足 |
第2章 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
2.1 国外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零售业国际化的内涵 |
2.1.2 零售业国际化的动机 |
2.1.3 零售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
2.1.4 零售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
2.1.5 零售业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
2.1.6 零售业国际化的撤资 |
2.2 国内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走出去”战略 |
2.2.2 国内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贡献 |
2.2.3 国内学者对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 |
2.2.4 中国零售业的“走出去”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 |
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概况 |
3.1.1 中国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
3.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空间分布情况 |
3.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情况 |
3.1.4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数量少 |
3.2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分析 |
3.2.1 国美进军香港 |
3.2.2 苏宁的国际化 |
3.2.3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 |
3.3 零售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
3.3.1 零售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因素 |
3.3.2 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影响因素 |
3.4 零售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4.1 变量选择 |
3.4.2 模型设计 |
3.4.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
3.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5.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
3.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
3.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缓慢的原因分析 |
3.6.1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力弱 |
3.6.2 中国零售企业品牌影响力小 |
3.6.3 中国零售企业缺乏国际经验 |
3.6.4 中国零售企业承担汇率风险能力差 |
3.6.5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少 |
第4章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经验 |
4.1 全球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化状况 |
4.1.1 全球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2 零售商的市场主导能力 |
4.1.3 发达国家跨国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 |
4.1.4 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5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多样化 |
4.1.6 零售业的经营国际化 |
4.1.7 零售业的零售数字化 |
4.2 发达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
4.2.1 美国的零售国际化 |
4.2.2 欧洲的零售国际化 |
4.2.3 日本的零售国际化 |
4.2.4 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般经验 |
4.3 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以泰国为例 |
4.3.1 发展中国家零售国际化的一般情况 |
4.3.2 泰国零售业的国际化 |
4.3.3 卜蜂莲花的国际化 |
4.3.4 卜蜂莲花在华扩张历程 |
第5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 |
5.1 “走出去”战略 |
5.1.1 “走出去”的内涵 |
5.1.2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
5.1.3 “走出去”的概况 |
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宏观视角 |
5.2.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宏观背景 |
5.2.2 顺应对外经济的发展规律 |
5.2.3 构建自主流通网络的重要手段 |
5.2.4 价值链升级的外部驱动 |
5.2.5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部推动 |
5.2.6 有利于缓和中美贸易摩擦 |
5.2.7 有助于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 |
5.2.8 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 |
5.2.9 促进我国文化输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
5.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微观视角 |
5.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推动因素 |
5.3.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拉动因素 |
5.3.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因素 |
第6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创新途径:跨境电商 |
6.1 跨境电子商务 |
6.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涵义 |
6.1.2 跨境网络零售 |
6.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
6.2.1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 |
6.2.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
6.3 跨境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
6.3.1 跨境电商具有跨地域性 |
6.3.2 跨境电商信息传播速度快 |
6.3.3 跨境电商以大数据为基础 |
6.3.4 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不同 |
6.3.5 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不同 |
6.4 跨境电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新途径 |
6.5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
6.5.1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
6.5.2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劣势 |
6.5.3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
6.5.4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
6.6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实现路径 |
6.6.1 国家参与和政策支持 |
6.6.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6.6.3 多种手段改善网购体验 |
6.6.4 改进物流效率 |
6.6.5 巩固制造业基石 |
6.6.6 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
第7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1 “一带一路”倡议 |
7.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7.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2.1 相对于发达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2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3 零售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 |
7.2.4 相对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给零售业带来的比较优势 |
第8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8.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机选择 |
8.1.1 零售企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时机 |
8.1.2 进入目标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
8.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
8.2.1 中亚五国 |
8.2.2 东南亚十一国 |
8.2.3 南亚八国 |
8.2.4 独联体七国 |
8.2.5 中东欧及南欧十八国 |
8.2.6 南太平洋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8.2.7 西亚北非国家和蒙古 |
8.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进入方式选择 |
8.3.1 中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2 东南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3 印度的进入方式 |
8.3.4 独联体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5 澳大利亚的进入方式 |
8.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业态选择 |
8.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 |
8.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 |
8.6.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宏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基础改造 |
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
9.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
9.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中钢集团债转股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债转股总体情况 |
2.1 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总体情况 |
2.1.1 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降 |
2.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 |
2.2 债转股的概念与历史发展 |
2.2.1 债转股的几种类型 |
2.2.2 债转股的历史发展 |
2.2.3 我国两轮债转股的回顾与异同比较 |
2.2.4 本轮债转股实施情况 |
3 中钢债转股案例介绍 |
3.1 钢铁行业改革大背景 |
3.1.1 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
3.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措施 |
3.2 中钢集团债务危机 |
3.2.1 中钢集团简介 |
3.2.2 黑色系资源价格持续下跌 |
3.2.3 中钢盲目扩张产业 |
3.2.4 中钢合伙企业套牢资金 |
3.2.5 “10中钢债”违约危机 |
3.3 中钢集团债转股的特点 |
3.3.1 首家市场化债转股央企 |
3.3.2 潜力巨大符合“非僵尸企业” |
3.4 中钢集团债转股具体方案 |
4 中钢集团债转股案例分析 |
4.1 中钢债转股动因分析 |
4.1.1 配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4.1.2 改善银行现状 |
4.1.3 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
4.2 债转股模式分析 |
4.2.1 银行发起间接参与 |
4.2.2 推进国企改革引入民间资本 |
4.2.3 中钢可转债型债转股优劣分析 |
4.3 债转股风险因素 |
4.3.1 经营风险影响因素 |
4.3.2 宏观经济波动影响 |
4.4 债转股效果评估 |
4.4.1 企业财务状况与社会效益评价 |
4.4.2 可转债可行性评估 |
4.4.3 横向纵向业绩对比分析 |
4.4.4 债转股企业超额收益率与EVA相关性分析 |
4.4.5 总体评价 |
5 中钢债转股案例启示 |
5.1 相关法规完善 |
5.1.1 立法规范 |
5.1.2 监管机构适当监管 |
5.2 优化债转股方案 |
5.2.1 优化债转股转股结构 |
5.2.2 设立合理债转股转股数量标准 |
5.2.3 利率选择与转股价格 |
5.3 更好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 |
5.3.1 创造改革时间与空间 |
5.3.2 加快产能置换与释放 |
5.3.3 保障银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4)汇丰银行在华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本文研究结构及内容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经营战略 |
二、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
三、金融控股公司 |
四、全能银行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内部化理论 |
二、企业并购理论 |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 |
四、战略管理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汇丰银行的发展历程及经营现状 |
第一节 汇丰银行的发展概况 |
一、汇丰银行的发展史 |
二、汇丰银行的经营业务介绍 |
第二节 汇丰银行在华发展历程与经营现状 |
一、汇丰银行在华发展历程 |
二、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的环境分析 |
第一节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宏观环境分析 |
一、国内个人投资结构和企业结构对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的影响 |
二、国内经济发展态势对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的导向 |
三、国内金融制度的革新情况 |
第二节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的行业环境分析 |
一、在华其他外资银行对汇丰银行的挑战 |
二、汇丰银行与国有商行间的竞争 |
三、非银行金融机构对汇丰银行的影响 |
四、在华资金提供者的议价能力 |
五、在华资金需求者的议价能力 |
第三节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的内部环境分析 |
一、汇丰银行的财务资源 |
二、汇丰银行的客户资源 |
三、汇丰银行的技术支撑 |
四、汇丰银行的组织能力 |
五、汇丰银行的研发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汇丰银行在华的经营战略 |
第一节 并购战略 |
一、汇丰银行并购的动机 |
二、汇丰银行在华的并购进程 |
三、汇丰银行在华并购对象的选择与考量 |
第二节 营销战略 |
一、营销战略的含义 |
二、汇丰银行在华营销战略的内容特点 |
第三节 本土化战略 |
一、本土化战略含义 |
二、汇丰银行在华本土化表现 |
第四节 品牌战略 |
一、品牌战略的含义及意义 |
二、汇丰银行品牌的形成过程 |
三、汇丰银行在华品牌战略的实施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战略效果的评价 |
第一节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战略取得的成果 |
一、成为在华营业网点与业务最完善的外资银行 |
二、汇丰银行在华的总体财务效益提高 |
三、成为第一家在华开设村镇银行的外资银行 |
四、拥有完善的联接两岸三地业务的营运系统 |
第二节 汇丰银行在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并购造成成本管理的负担 |
二、本土化战略产生的问题 |
三、营销战略导致其服务门槛高 |
第三节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的战略调整 |
一、强化网络银行竞争战略 |
二、实施在华研发本土化战略 |
三、长三角向珠三角地区经营战略转移 |
四、积极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战略启示及中资银行应对措施 |
第一节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战略对我国银行国际化的启示 |
一、并购对象要能与自身实现优势互补 |
二、打造品牌文化 |
三、以本土化促进国际化 |
四、专注局部市场营销 |
第二节 中资银行的应对措施 |
一、深化我国银行公司化治理结构改革 |
二、引进人才与建立人才管理培养机制相结合 |
三、推进中间业务创新 |
四、加快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步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市政债券运行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市政项目 |
2.1.2 市政债券 |
2.2 理论基础 |
3 市政项目融资路径选择与市政债券 |
3.1 市政项目 |
3.1.1 市政项目的内涵 |
3.1.2 市政项目的外延 |
3.1.3 城镇化进程催生市政项目融资需求 |
3.1.4 市政项目需求促使融资方式差异化 |
3.2 市政项目效率有赖于“委托-代理”机制设计 |
3.2.1 前提假设 |
3.2.2 需要依靠设计激励机制约束代理人行为 |
3.2.3 委托人可直接观测代理人行为时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
3.2.4 委托人不能观测代理人行为时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 |
3.3 市政项目融资路径选择 |
3.3.1 政府预算拨款 |
3.3.2 政府企业融资 |
3.3.3 公私合作 |
3.3.4 市政债券 |
3.3.5 不同融资方式各有利弊 |
3.4 小结 |
4 中国市政债券发展概述 |
4.1 我国市政项目与城镇化 |
4.1.1 市政项目发展助推我国城镇化进程 |
4.1.2 市政项目二重性提升融资难度 |
4.2 我国财政体制变迁下的市政项目融资 |
4.3 中国市政债券 |
4.4 中国市政债券发展与现状 |
4.4.1 城投债 |
4.4.2 地方政府债券 |
4.4.3 地方政府融资的重构与规范 |
4.5 我国市政债券存在的主要问题 |
4.6 小结 |
5 市政债券法律与监管 |
5.1 美国市政债券法律与监管 |
5.1.1 市政债券监管历史沿革 |
5.1.2 市政债券法律框架 |
5.1.3 市政债券监管体制 |
5.2 我国市政债券法律与监管 |
5.2.1 市政债券法律框架 |
5.2.2 市政债券监管框架 |
5.3 小结 |
6 市政债券发行主体 |
6.1 影响市政债券发行主体资格的因素 |
6.2 国际市政债券发行主体分析 |
6.2.1 美国 |
6.2.2 日本 |
6.3 我国市政债券发行主体分析 |
6.3.1 我国市政债发行主体 |
6.3.2 “晋升锦标赛”对我国市政债券发行主体行为的影响 |
6.3.3 实证检验:基础设施投资拉动GDP增长影响“晋升” |
6.4 小结 |
7 市政债券发行与承销 |
7.1 市政债券发行市场 |
7.2 国外市政债券发行实践 |
7.2.1 基本概念介绍 |
7.2.2 发行基本情况 |
7.3 我国市政债券发行实践 |
7.3.1 城投债发行 |
7.3.2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 |
7.3.3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 |
7.3.4 我国市政债券定价存在的问题 |
7.4 小结 |
8 市政债券投资人及二级市场 |
8.1 影响市政债券投资人结构的因素 |
8.1.1 税收因素 |
8.1.2 信用风险因素 |
8.1.3 存续规模和流动性因素 |
8.1.4 债券保险因素 |
8.1.5 投资限制与监管因素 |
8.2 美国市政债券投资人 |
8.2.1 存款类机构 |
8.2.2 保险机构 |
8.2.3 基金类集合投资人 |
8.2.4 个人投资者 |
8.3 市政债券二级市场的国际经验 |
8.3.1 美国市政债券二级市场 |
8.3.2 日本地方政府公债二级市场 |
8.4 我国市政债券二级市场与投资人 |
8.4.1 我国市政债券二级市场 |
8.4.2 我国市政债券投资人 |
8.5 小结 |
9 市政债券信用风险控制 |
9.1 市政债券信用评级 |
9.1.1 美国市政债券信用评级 |
9.1.2 我国市政债券信用评级 |
9.1.3 小结 |
9.2 市政债券信用增进 |
9.2.1 市政债券信用增进的必要性 |
9.2.2 国外市政债券信用增进 |
9.2.3 我国市政债券信用增进 |
9.2.4 小结 |
9.3 市政债券信用风险及违约处置 |
9.3.1 国外市政债券信用风险防范处置 |
9.3.2 我国市政债券信用风险防范处置 |
9.3.3 小结 |
10 中国市政债券运行的制度构建与完善 |
10.1 推动中国市政债券运行的顶层设计 |
10.1.1 明确债券定位 |
10.1.2 理顺监管机制 |
10.1.3 完善法律制度 |
10.1.4 强化市场约束 |
10.2 完善中国市政债券运行的制度机制 |
10.2.1 发行主体 |
10.2.2 承销发行 |
10.2.3 投资人与二级市场 |
10.2.4 信用增进 |
10.3 加强中国市政债券运行的配套改革 |
10.3.1 明确地方政府财权 |
10.3.2 转换政府职能 |
10.3.3 加强地方政府信用建设 |
10.4 结语 |
数据附录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IC银行票据业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金融创新理论 |
1.3 关于银行票据业务创新的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IC银行票据创新前景与可行性分析 |
2.1 IC银行票据创新的外部环境 |
2.1.1 政治因素 |
2.1.2 经济因素 |
2.1.3 社会因素 |
2.1.4 技术因素 |
2.2 IC银行票据创新的内部资源 |
2.2.1 IC银行票据业务的资源优势 |
2.2.2 IC银行票据业务的发展瓶颈 |
2.3 基于SWOT的IC银行票据创新方向 |
第三章 IC银行票据业务创新设计 |
3.1 IC银行票据管理创新-票据池业务 |
3.2 IC银行票据融资创新-票据组合产品 |
3.2.1 票据与存款类产品的组合 |
3.2.2 票据与流动资金贷款的组合 |
3.2.3 商业汇票与项目融资组合业务方案 |
3.2.4 票据与信用证的组合 |
3.3 IC银行票据理财产品创新 |
3.4 IC银行电子化票据产品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商业银行参与北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商业银行参与北京文化产业的背景 |
1.1 产业崛起引发迫切金融服务需求 |
1.2 经营环境变化迫使商业银行拓宽合作方向 |
2 商业银行参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意义 |
2.1 商业银行顺应地区经济发展及政府政策导向 |
2.2 商业银行形象推广品牌传播 |
2.3 推动北京地区经济发展增长 |
2.4 配合北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 |
3 北京地区文化行业发展现状 |
3.1 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3.1.1 文化产业分类 |
3.1.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 |
3.2 文化行业对商业银行业务需求 |
3.2.1 八个子行业的主要金融需求分析 |
3.2.2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主要金融需求 |
3.3 商业银行与文化产业合作现状 |
3.3.1 商业银行对文化产业的授信规模 |
3.3.2 商业银行文化产业金融产品 |
4 文化企业与商业银行合作面临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
4.1 企业需求无法全面满足——金融产品缺乏针对性 |
4.2 企业价值难以客观计量——知识产权未来价值难以确认 |
4.3 风险控制存在隐患——融资担保难以落实 |
4.4 银行政策与企业需求矛盾——信贷投放占比低 |
5 商业银行参与文化产业金融服务解决对策 |
5.1 加大金融产品服务创新 |
5.2 继续加深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 |
5.3 给予差异化审批待遇 |
5.4 加大文化创意集聚区的金融支持 |
5.5 运用现金管理系统,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
5.6 运用投行产品服务企业直接融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粤电财务公司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信贷资产转让定义 |
1.2.2 信贷资产转让的本质 |
1.2.3 国外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概况 |
1.2.4 我国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发展概况 |
1.2.5 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案例介绍 |
2.1 交易主体 |
2.1.1 出让方-粤电财务公司概况 |
2.1.2 受让方-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概况 |
2.2 信贷资产转让的资产质量评估及定价 |
2.2.1 拟转出信贷资产的质量评估 |
2.2.2 信贷资产转让的定价 |
2.3 转让业务流程 |
2.4 转让办理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粤电财务公司信贷资产转让的动因分析 |
3.1.1 业务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客观要求 |
3.1.2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有效运作资金的管理需求 |
3.1.3 粤电财务公司为其所属集团实现统一融资平台的客观要求 |
3.2 信贷资产转让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
3.2.1 改善出让方融资结构与盈利能力 |
3.2.2 进一步拓宽受让方客户渠道 |
3.2.3 提升了项目借款人融资能力 |
3.2.4 优化出让方所属集团财务状况 |
3.3 粤电财务公司信贷资产转让的风险分析 |
3.3.1 政策风险 |
3.3.2 经营风险 |
3.3.3 信誉风险 |
3.3.4 价格风险 |
3.4 粤电财务公司信贷资产转让的策略分析 |
3.4.1 交易对手的物色 |
3.4.2 操作时点的控制及转让标的的选择 |
3.4.3 让定价的制度和方法 |
3.5 粤电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转让的效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的启示 |
4.1 信贷资产的转让策略的制定须考虑各方的动机 |
4.2 推进所属企业集团实现产融结合 |
4.3 开拓金融创新促进集团财务公司的业务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二、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理论基础 |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金融创新 |
2、银行产品 |
(二) 银行产品创新的动因理论 |
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总体分析 |
(一)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 |
(二) 对当前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总体评价 |
(三)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效应分析 |
(四) 银行产品创新的制约因素 |
四、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总体思路 |
(一) 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方向 |
(二) 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路径选择 |
五、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对策建议 |
(一) 政府措施 |
(二) 企业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方式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文献 |
1.4 研究框架 2. 各国(地区)应收帐款融资方式之比较 |
2.1 应收帐款融资方式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
2.1.1 中小企业定义 |
2.1.2 应收帐款融资定义及其形式 |
2.1.3 应收帐款融资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
2.2 应收帐款融资方式的历史沿革 |
2.3 各国应收帐款融资方式之现状 |
2.4 台湾及中国金融机构承作应收帐款融资之历史与现况 |
2.4.1 台湾金融机构承作应收帐款融资之历史与现况 |
2.4.2 中国金融机构保理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3. 应收帐款融资方式运作模式之探讨 |
3.1 应收帐款融资方式之作业程序 |
3.2 各银行对「应收帐款融资」之作业流程及控制重点 |
3.3 现有运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3.4 问券分析 4. 应收帐款融资方式营运有效性的案例研究 |
4.1 以台湾AC公司为例 |
4.2 以香港DC公司为例 |
4.3 绩效评估差异比较 |
4.4 融资成本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完善应收帐款融资方式的措施与途径 |
5.3 研究局限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致谢 |
四、7亿元应收账款因何透过信托被民生买断(论文参考文献)
- [1]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2]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D]. 石娜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中钢集团债转股案例分析[D]. 万佳兴. 广东财经大学, 2017(05)
- [4]汇丰银行在华经营战略研究[D]. 于维萌. 黑龙江大学, 2016(02)
- [5]中国市政债券运行的制度研究[D]. 易宇.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5(03)
- [6]IC银行票据业务创新研究[D]. 池武.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7]商业银行参与北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D]. 高剑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S1)
- [8]粤电财务公司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案例研究[D]. 刘海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9]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D]. 罗芳. 新疆大学, 2008(02)
- [10]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方式之研究[D]. 张碧婉. 暨南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