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磷酸可待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磷酸,可待因,复方,高效,溶液,液相,性行为。
磷酸可待因论文文献综述
胡菲菲,胡延雷,苗庆柱,杨哲洲,张福利[1](2019)在《HPLC检测磷酸可待因中的有关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HPLC检测磷酸可待因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以缓冲溶液(0.2%磷酸二氢钾1%庚烷磺酸钠的水溶液,磷酸调pH至3.2±0.2)-甲醇(7∶3)为流动相A;以流动相A-乙腈(6∶4)作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5 nm,柱温40℃。结果该方法主成分与各杂质(A~K)间分离度>1.5。主成分及其各杂质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为96.7%~103.8%,RSD为1.4%~6.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好、重复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磷酸可待因的有关物质的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9年17期)
王雪,陈华,尹婕,刘万卉[2](2019)在《磷酸可待因平衡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磷酸可待因在不同pH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油水分配系数,为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分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摇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磷酸可待因在水、不同pH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0.03 mol·L~(-1)醋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pH至3.5),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4 nm,进样量10μL。结果:37℃时磷酸可待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421 mg·mL~(-1),在pH 1.2~8.0的介质中,平衡溶解度基本稳定,无pH依赖性;25℃时磷酸可待因在正辛醇-水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为0.051 7(lg P_(app)=-1.29);在pH 1.2~8.0的介质中,其油水分配系数随着pH升高而增大,具有pH依赖性。结论:磷酸可待因为高溶解性,渗透性较好的药物,本研究可以佐证其属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的Ⅰ类药物。(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彭二磊,毛翔,李佳明,姜拥军,耿文清[3](2019)在《磷酸可待因滥用与MSM人群HIV感染及相关高危行为的关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磷酸可待因的滥用情况,分析滥用磷酸可待因与(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及相关高危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访谈式问卷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中国7城市MSM人群的社会人口学、性行为、磷酸可待因及其他药物滥用行为等信息。采集静脉血检测HIV抗体。结果 4 492名MSM调查对象中,84名(1. 87%)自报近半年内有磷酸可待因滥用经历。滥用者近半年内发生同性商业性行为(AOR=3. 431,95%CI:2. 104~5. 593)、肛门出血(AOR=2. 052,95%CI:1. 243~3. 387)、安全套破裂(AOR=2. 735,95%CI:1. 578~4. 741)、群体性行为(AOR=4. 573,95%CI:2. 454~8. 521)、吸食rush(AOR=2. 759,95%CI:1. 763~3. 387)和存在部分特定性病症状(AOR=4. 926,95%CI:2. 880~8. 426)的风险均显着更高。吸食过rush(AOR=1. 509,95%CI:1. 219~1. 869)、肛门出血(AOR=1. 595,95%CI:1. 246~2. 041)和存在部分特定性病症状(AOR=1. 689,95%CI:1. 192~2. 392)与HIV感染呈正相关。未发现滥用磷酸可待因与HIV感染之间的显着关联性(OR=1. 289,95%CI:0. 588~2. 825)。结论尽管MSM群体中磷酸可待因滥用还不普遍,但相关滥用者容易发生与HIV感染相关的各类高危行为,间接增加其HIV感染风险。卫生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关注和监测MSM群体的磷酸可待因滥用情况,控制该人群HIV的流行和扩散。(本文来源于《实用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01期)
魏文芝,王天学,张敏娟[4](2018)在《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中3种有效成分及2种防腐剂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中3种有效成分(磷酸可待因、盐酸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及2种防腐剂(苯甲酸钠、羟苯乙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GL·Science Wonda Sil C18-WR,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2.5 mmol/L庚烷磺酸钠和0.1%叁乙胺,用磷酸调节p H至2.5±0.1)(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磷酸可待因、盐酸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苯甲酸钠、羟苯乙酯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365 8~457.20μg/m L(r=0.999 9)、0.363 5~454.35μg/m L(r=0.999 9)、0.124 8~155.98μg/m L(r=0.999 9)、0.390 6~488.25μg/m L(r=0.999 9)、0.121 3~151.65μg/m L(r=0.999 9);定量限分别为0.409 4、0.508 8、7.731 4、1.347 6、1.940 8ng,检测限分别为0.146 2、0.181 7、2.494 0、0.449 2、0.606 5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1%;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0%~101.96%(RSD=1.4%,n=9)、97.65%~101.14%(RSD=1.2%,n=9)、97.30%~102.30%(RSD=1.8%,n=9)、97.71%~102.21%(RSD=1.5%,n=9)、97.03%~101.55%(RSD=1.7%,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较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中磷酸可待因、盐酸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苯甲酸钠和羟苯乙酯的含量。(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8年18期)
卢振产,张军辉,钱晓东[5](2016)在《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致青光眼急性发作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退休工人,因"突发右侧头痛、右眼疼痛伴失明3 h"来湖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就诊,否认有药物过敏史,自诉于1 d前因咽痛、干咳,于外院就诊后予以口服阿奇霉素软胶囊(八奇,西安大恒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2637,规格:每粒0.125 g,1日1次,每次4粒)、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奥亭,香港澳美(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6年06期)
廖丽[6](2016)在《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治疗急性咳嗽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治疗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咳嗽患者150例,按就诊顺序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敏伪麻溶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治疗急性咳嗽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6年07期)
孙晓霞,郭凤霞,李锦萍,张敏娟[7](2015)在《HPLC同时测定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中的有关物质和防腐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中的有关物质吗啡和防腐剂。方法采用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含2.5 mmol·L-1庚烷磺酸钠的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1%叁乙胺,磷酸调p H2.5)-乙腈(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吗啡、苯甲酸在测定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100.9%(n=9)。结论所用方法简单、可靠,适用性好,可用于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华西药学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唐波,李伟,叶丽卡,王若伦[8](2015)在《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依赖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依赖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依赖患者150例,分为3组,A组:病程0~5年;B组:病程>5~10年;C组:病程>10年,各50例。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收集血清检测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空腹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FBCI)。结果 A组胰岛β细胞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有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部分患者未表现出糖尿病;B组有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均P<0.05);C组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更加明显(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HBCI、FBCI)分别与使用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r=0.311,P<0.05)和负相关(r分别为-0.294,-0.319,均P<0.05)。结论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依赖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表现出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逐渐发展为糖尿病。(本文来源于《医药导报》期刊2015年09期)
周震宇,顾炳仁[9](2015)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制剂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法(CE)法同时测定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制剂中磷酸可待因、盐酸麻黄碱、马来酸溴苯那敏、马来酸氯苯那敏、愈创甘油醚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贝克曼e CAPTM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50 cm×75μm);分离电压为10 k V;缓冲溶液为20 mmol·L~-1磷酸盐缓冲液(p H 7.5);检测波长为214 nm。结果:各测定组分在考察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回收率均≥9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不同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简单有效,具有通用性,便于快速有效的市场监督。(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5年08期)
蓝海龙,吴美联,曹震,肖叶玉,吴仁华[10](2015)在《基于~1H-MRS与LCModel软件检测健康青年人服用磷酸可待因后前额叶及海马代谢物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绝对定量分析健康青年人服用磷酸可待因后双侧前额叶及海马代谢物浓度变化,为下一步研究青年人可待因慢性成瘾机制提供前期实验数据参考。材料与方法正常健康青年志愿者20名,男10名,女10名,年龄18~30岁,平均(24.9±1.9)岁,均为右利手,无神经、精神疾病病史。采用GE 1.5 T Signa HDX超导MR扫描仪,单体素1H-MRS PRESS序列,TR 3000 ms,TE 30 ms,矩阵256×128,NEX为1,感兴趣区置于双侧前额叶及双侧海马,大小2 cm×2 cm×2 cm,采集服药前及口服60 mg磷酸可待因后1.0~2 h内的实验数据,利用LCModel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后处理及定量,用SPSS19.0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服用磷酸可待因后左前额叶脑代谢物发生改变,甘油磷酸胆碱(GPC)浓度增加0.254 mmol/L、肌醇(Ins)浓度下降0.98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13,P<0.05;n=12,P<0.05);右前额叶、双侧海马的代谢物浓度改变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口服磷酸可待因能引起左前额叶代谢物的改变,GPC浓度上升与Ins浓度下降可能与急性用药后前膜递质释放减少有关。(本文来源于《磁共振成像》期刊2015年05期)
磷酸可待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测定磷酸可待因在不同pH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油水分配系数,为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分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摇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磷酸可待因在水、不同pH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0.03 mol·L~(-1)醋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pH至3.5),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4 nm,进样量10μL。结果:37℃时磷酸可待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421 mg·mL~(-1),在pH 1.2~8.0的介质中,平衡溶解度基本稳定,无pH依赖性;25℃时磷酸可待因在正辛醇-水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为0.051 7(lg P_(app)=-1.29);在pH 1.2~8.0的介质中,其油水分配系数随着pH升高而增大,具有pH依赖性。结论:磷酸可待因为高溶解性,渗透性较好的药物,本研究可以佐证其属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的Ⅰ类药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酸可待因论文参考文献
[1].胡菲菲,胡延雷,苗庆柱,杨哲洲,张福利.HPLC检测磷酸可待因中的有关物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
[2].王雪,陈华,尹婕,刘万卉.磷酸可待因平衡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J].药物分析杂志.2019
[3].彭二磊,毛翔,李佳明,姜拥军,耿文清.磷酸可待因滥用与MSM人群HIV感染及相关高危行为的关联性[J].实用预防医学.2019
[4].魏文芝,王天学,张敏娟.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中3种有效成分及2种防腐剂的含量[J].中国药房.2018
[5].卢振产,张军辉,钱晓东.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致青光眼急性发作1例[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
[6].廖丽.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治疗急性咳嗽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
[7].孙晓霞,郭凤霞,李锦萍,张敏娟.HPLC同时测定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中的有关物质和防腐剂[J].华西药学杂志.2015
[8].唐波,李伟,叶丽卡,王若伦.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依赖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医药导报.2015
[9].周震宇,顾炳仁.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制剂的含量[J].中国药师.2015
[10].蓝海龙,吴美联,曹震,肖叶玉,吴仁华.基于~1H-MRS与LCModel软件检测健康青年人服用磷酸可待因后前额叶及海马代谢物变化[J].磁共振成像.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