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建高水平大学(论文文献综述)
查玉喜[1](2021)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特别是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更加多元,科研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加强。特别是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通过扩大招生人数、扩大办学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这种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在当时的历史阶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并向高等教育强国不断迈进。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占据了全国本科高校的半壁江山,数量接近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0%,承担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时代重任,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囿于政策支撑不足、顶层设计缺乏等因素影响,地方高校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发展倾向:重复建设,教育投入重点不突出,求大求全的发展模式,导致许多地方高校未能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造成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低质量、低产出、低效率的局面,面临着诸多待解的发展难题、发展困惑、发展瓶颈,地方本科院校这种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亟待改变。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实施《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开启了全国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序幕。“双一流”建设成为新时代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地方高校实现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构建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发力点,地方高校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抢占先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焦点、重点、关键点和着力点又是什么?回答好这些问题,对于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绪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时代境遇、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认知重勘、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重构、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方法整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条件支持,并按照“宏观分析与微观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简称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选取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地方高校为典型案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进行分析。对地方高校的外延和内涵进行界定,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并从人才观的转型、国家战略的革新、办学思路的革新、办学定位的完善等四个方面梳理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依据,以期明确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途径。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境遇进行梳理。并以山东省地方高校为例,与发达省份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高校进行横向比较。我国地方高校从外延式发展阶段进阶到内涵式发展阶段,从规模扩张为主进阶到提高质量为主的治理理念。社会大众也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给予更多的期望,期望地方高校在科学研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现代大学功能方面有创新性的长足发展。但是,在转型过程中,许多地方高校受历史惯性思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理理念未能跟上时代发展对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转型期待的步伐,在现实中遭遇了诸多困境与困惑,主要体现在:政策或制度扶持力度不强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放权力度不够,传统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治理理念的滞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水平师资团队匮乏,学校的文化感召力、吸引力相对薄弱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通过理清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后,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及时地、逐步地破解这些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顽瘴痼疾。并且随着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地方高校也亟需从办学目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及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等四个主要方面,与发达省份的地方高校或者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高校进行横向比较,总结高水平发展的共性规律,反思自身的差距,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优势、办学条件,重新进行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以准确定位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寻找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出路和有效对策,力图凸显学校在规模与布局、人才培养、发展愿景等方面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因此本部分主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理清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进程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以期明确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下一步路径与对策。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的定位、内容的重构、方法的整合、各种发展条件的支持以及评价的改进等方面探寻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应然状态和可能路径。地方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因此,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诉求,地方高校需要重新勘定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人才观和服务地方的新要求,并以此重新企划学校发展的宏远目标,结合本校文化积淀和学科特点,形成符合本校工作实际的个性化特色发展理念,促使地方高校获得长足发展和特色发展。基于重新勘定的发展目标,笔者试图从学校发展图景和新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先进教学模式的实践摸索,对于师生创新创业的启发与引导,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对于学习文化感召力吸引力的重塑等几个方面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进行重构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把科研水平的提高与教学质量的提升相融合,把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与社会发展对于教育的诉求相对接,通过推动与引导并重、探索新路径与模仿成功典范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更多的外部条件支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与学校发展实践的有效衔接,加强硬件设施与软件的高度配合,实现政府管理学校向政府服务、扶持学校的积极转变,促进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当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地方高校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共同提高,逐步提升地方高校以及所在地的生源吸引力,逐渐推进地方高校的国际声誉和国际文化交流参与度。除却获得外部的条件支持,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也迫切需要依据国家本科院校评估标准来制定科学可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高校教育质量和监测评价体系,同时对标世界一流大学评价范式,对比区域典型高校,以此来改进、推动地方高校的改革进程,获得长足发展。限于思考不够深刻等原因,关于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及办学条件保障等问题,本论文暂不涉及,留待以后学习研究。
查代春[2](2020)在《开放大学学科建设“1+N”模式设计》文中提出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基础和核心,能够彰显大学的特色和优势。然而,由于客观政策导向和主观认识不足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开放大学学科建设一直处于缺位状态。学科建设缺位导致开放大学难以打造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专业发展缺乏应有基础,制约课程、资源建设以及学习支持服务质量提升,进而影响开放大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为应对这一问题,开放大学应合理借鉴而非照搬普通高校的学科建设经验,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系统和平台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来协同推进。具体而言,各开放大学可以结合自身原有的优势专业和特色学科,以及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探索设计与开放大学组织结构相协调的"1+N"学科建设模式,通过1门龙头学科+N个关联学科、1门特色学科+N个优势专业、1所开放大学+N所地方高校或科研院所、1个学科核心团队+N个专业团队等途径,灵活推进学科建设,持续提升办学能力,为创建世界一流开放大学奠定坚实基础。这也是未来开放大学在"互联网+教育"浪潮中能否成功突围,在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过程中能否更有作为的关键。
王葳[3](2020)在《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加快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教育部实施了中西部“一地一策、一校一案”的部省合建高校政策,重点支持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4所高校建设,指导合建高校做好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建设特色优势学科,使之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高地。部省合建高校政策实施以来,教育部与地方政府共同制定了 14所高校部省合建方案,14所部省合建高校开启了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新征程。部省合建高校以学科建设为牵引,重点支持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着力打造服务国家和中西部区域发展战略的学科集群,将成为中西部区域乃至全国技术创新和优势产业创新的策源地。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互补、协同发展,将逐渐形成14所部省合建高校的学科共同体。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重点建设优势学科,推进优势学科集群对接产业集群,从而跨越学科边界、校际藩篱,推动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合作。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的建设关键是由高校、企业、科研所组成的科研团队,遵循共同价值目标、共同学术规范、共同理想信念、共同使命任务、共同行为模式等五大原则,从而使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的建设不仅包含了部省合建高校内部的学科共同体建设,还蕴含着子部省合建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形成部省合建高校之间的学科共同体。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表现出各方建设的协同性、学科建设的侧重性、科研团队的统一性、人才培养的联合性、成果转化的实践性等五大特征孕育了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协同形态、理论形态、育人形态、实践形态。同时,随着部省合建高校政策的实施,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发展资源配置受限、办学自主权不足、相互耦合性欠缺、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基于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依据、现实需求、实践基础,结合国内外高校联盟建设经验,本文分别从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部省合建高校联盟、部省合建高校三个角度为构建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提出建议。在部省合建高校的政策牵引下,教育部与地方政府整体谋划统筹推进,部省合建高校建立联盟增强合力,部省合建高校自主推进落实落深部省合建政策,三向合力为构建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提供保障。推动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以服务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建设教育强国为重担,进一步突破学科边界、凝聚科研力量、促进人才培养、推进成果转化,提高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学科共同体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满足人民对高水平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向往。
郭越[4](2020)在《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建设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校知识生产与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驱动作用的增强,高校跨学科的知识生产成为引领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攻关技术创新难题、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必然趋势。部省合建高校作为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对这些高校寄予厚望,急需要这些高校打破传统的单一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加强跨学科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加快多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合的研发创新,担负起牵引产业升级、汇聚发展新动能的使命。本研究想要探索的问题是,部省合建高校如何能够由单一学科知识生产方式向跨学科知识生产方式转型呢?本研究以迈克尔·吉本斯的知识生产模式理论为基础,探索了高校由单一学科知识生产向跨学科知识生产变革的必然趋势,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剖析了制约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知识生产的因素和存在问题,进而以两所国外大学为例,深入研究了两所大学跨学科建设与知识生产的成功实践,为探索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研究发现:在学科规训制度的规范下,单一学科知识生产方式存在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大科学时代的科研需求、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现实需求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制约了高校的开放创新和质量提升;而跨学科知识生产受到自然与社会复杂性增强、多学科交叉发展深化、社会问题解决急迫等因素的驱动,成为高校学科建设与服务社会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为了提升学科竞争力、彰显办学特色,部省合建高校依托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以特色优势学科为核心的学科群建设,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一些高校跨学科建设已展现出鲜明的特色。但是,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建设基础相对薄弱,跨学科建设存在管理措施不得力、开放创新程度不够的外部性问题,存在办学定位模糊、学科组织模式封闭、学科管理机制落后、学科评价方式单一、学科生态机制缺乏等内部性问题,严重制约着这些高校跨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我们深入研究了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跨学科建设的背景与组织管理方法,发现这两所大学之所以能够促进跨学科知识生产与管理,得益于多方位的保障措施、面向社会的研究选题和独特的管理模式等,大学深刻融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引领和支撑社会发展的动力站作用。最后,本研究紧紧围绕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建设的问题,借鉴国外两所大学跨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知识生产模式理论解读跨学科建设机制,引导部省合建高校充分认识到向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推动跨学科建设与知识生产的必然性,促进这些高校以超常规的举措突破单一学科建设的路径依赖,以革命性变革的勇气推动跨学科建设;二是从学科规训制度的视角,深刻理解单一学科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制度体系等,认识高校单一学科建设的局限性和坚固性,为部省合建高校充分认识由单一学科建设模式向跨学科建设模式转向的艰巨性奠定基础。
于静[5](2020)在《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双一流”建设浪潮中必须迎头赶上、积极作为。在“双一流”建设政策的指引下,根据“扶优、扶需、扶特、扶新”建设原则,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整合一流特色学科优势,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等目标,以建设目标驱动,以一流学科为核心组建一流学科群,发挥一流学科优势作用,引领相关学科体系发展,进而助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学科群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作为一种新的学科组织模式,在推进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诸多因素制约,严重阻碍了一流学科群建设成效。因此,对其建设制约因素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准确把握一流学科群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流学科群有效推进策略,这对提高一流学科群建设目标达成度、“双一流”建设成果满意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为研究对象,以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为研究问题。首先,通过对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双一流”建设政策内容分析,阐述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学科群建设缘由,探析了一流学科群建设方式与建设特征,总结了一流学科群建设存在问题。其次,基于文本分析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探索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分析出一流学科群建设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制约。一是国家层面,政策环境缺失,顶层设计不足;二是院校层面,制度保障不足,使其发展缺乏外发动力;三是一流学科群层面,内部生态要素有待优化,使其发展缺乏内生动力。再次,在充分考虑一流学科群建设现状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流学科群生态治理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该论文有图8幅,表7幅,参考文献78篇
范涛,梁传杰,水晶晶,李辉鹏[6](2019)在《高校“双一流”建设模式改革与实践探析——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武汉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改革与实践,认为高校"双一流"建设应重点在改革上着力,构建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学科交叉融合为重点,以协同创新团队为载体的"双一流"建设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创新体制机制,重点推进以首席专家负责制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和以人才模式创新为关键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建立协同创新团队科研协同机制,健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等。通过总结相关协同创新团队在改革与实践过程中的成效,为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模式改革与实践提供现实参考。
张明超[7](2019)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科布局是学科发展的先导,有关学科特色与核心竞争能力的彰显。自国家发布并实施“双一流”政策以来,优化学科布局结构,提升学科发展水平成为各类高校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为配合国家战略,促进区域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在制度、资金配套等方面上给地方高水平大学更多的支持,在目标和任务上给与更多的责任。对于地方高水平高校而言,以“双一流”建设要求为牵引,优化学科布局,加快高水平学科体系建设,是实现自身发展的有效路径。与“双一流”建设高校相比,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学科布局特点表现为,在结构上学科分布不均衡、学科覆盖率低、学科设置比重差异大;在水平上高水平学科稀缺、中水平学科不足、低水平学科较多,高水平学科的设置精度低且学科之间发展不均衡。由于整体学科布局情况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需要地方高水平大学在高水平学科体系的布局中,充分发挥与区域发展紧密互动特色的优势。根据对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布局影响因素及学科发展困境的分析,总结出外部竞争能力不强、内部发展动力不足是当前制约地方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科布局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激发学科发展内在动力、引领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改革学生培养方式等建议。
王若南[8](2019)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问题研究 ——以H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双一流”战略的实施为地方高校重点学科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地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学科作为高校发展的基础,学科建设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地方高校的发展程度,与地方高校的发展息息相关。研究发现,高校重点学科的数量为高校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提供了可能。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重点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对高校影响力的提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H大学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H大学紧随国家脚步,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以国家“双一流”战略为学校发展的方向。H大学精准把握“双一流”建设的契机,推动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基于此,本研究以H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H大学重点学科的建设历史进行了梳理,通过分析H大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相关指标及其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等的对比情况,对H大学重点学科的发展概况有了充分的了解,并对H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本文在充分分析H大学重点学科建设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促进地方高校重点学科的建设:一是积极研判“双一流”战略,抢抓政策契机。地方高校要牢牢把握国家“双一流”政策这一契机,积极适应国家战略布局调整,主动对接省级政府“双一流”建设相关政策安排,努力抢抓政策机遇;二是调整重点学科布局,推进均衡发展。学科建设应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合理规划,动态调整,不断优化学科结构,推动学科整体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国际国内形势;三是彰显学科优势特色,增进学科内涵。强化地方高校学科优势特色,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学科育人功能、科研创新功能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四是营造学科发展环境,培育学科团队。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有赖于高水平学科团队的建设,地方高校注重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引进与培育,引入人才队伍竞争激励机制,创建有利于科研创新的学术环境,以推动地方高校高质量成果的产出;五是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增进学科建设活力。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有赖于学科管理体制机制的有效运行。地方高校要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探索适应学科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学科评价体系,以增进学科发展活力,提升重点学科的整体竞争力。
赵小敏,蔡海生[9](2018)在《基于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农业高校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将逐步由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迈进。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成为各高校的必然选择。江西农业大学一直将学科专业建设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的龙头工作,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农林牧特色鲜明,专业建设不断扩大、多科性协调发展。学科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不高,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专业建设特色优势不足,调整机制不力。新阶段,学校将进一步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专业建设为基石,进一步明确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更好地推进学校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
龙奋杰[10](2018)在《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提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受到学科、人才和办学经费等方面的制约,新建本科院校探索学校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实现内涵式发展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当务之急。本文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平台建设及团队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团队建设为关键的"学科-专业-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思路,并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介绍了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过程,旨在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减少重复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为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参考。
二、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建高水平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建高水平大学(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特色 |
第一章 地方高校发展的逻辑起点 |
一、地方高校身份认知 |
(一)概念的厘清 |
(二)特色定位的澄明 |
二、回应国家发展战略 |
(一)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基础 |
(二)地方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
(三)地方高校是地域文化传播的引导者 |
(四)地方高校是地方行政管理的智慧库 |
三、凸显时代教育特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
(二)将办学质量作为生命线 |
(三)以学校整体跃升为坐标 |
第二章 地方高校发展的时代境遇 |
一、地方高校发展的困顿 |
(一)外部困难 |
(二)内部困扰 |
二、外部评价带来改革的外烁力 |
(一)第四轮学科评估影响分析 |
(二)ESI综合排名影响分析 |
(三)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的影响分析 |
(四)政府对高校的考核评价 |
三、自我期待激发变革的内发力 |
(一)特色发展驱动 |
(二)内在要素更新 |
(三)“双一流”建设带来的机遇 |
第三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认知重勘 |
一、概念理解立场 |
(一)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
(二)内涵式发展的演进 |
二、办学定位分析 |
(一)办学定位内涵 |
(二)办学目标定位 |
(三)办学目标对比 |
三、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
(一)人才培养定位 |
(二)教学实施与健全人格 |
(三)知识传承与科技创新 |
(四)教书育人与以文化人 |
四、学科发展校正 |
(一)学科布局问题 |
(二)学科建设规划 |
(三)学科集群优势 |
(四)学科建设保障机制 |
(五)学科发展定位 |
五、科研与服务社会 |
(一)科学研究定位 |
(二)服务能力衡量 |
第四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重构 |
一、构建学科建设新体系 |
(一)学科建设与学校定位结合 |
(二)学科建设与立德树人结合 |
(三)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结合 |
二、建设新型课程体系 |
(一)突破传统课程体系 |
(二)构建开放式课程体系 |
三、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一)培养方案改革探索 |
(二)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
(三)丰富教学方式方法 |
(四)加强评价的开放性 |
第五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途径整合 |
一、科研与教学融合 |
(一)重树科研与教学的均衡 |
(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
(三)健全教师发展评估体系 |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对接 |
(一)体现区域性 |
(二)提高时效性 |
(三)提升政策性 |
(四)促进协作化 |
(五)强化服务性 |
三、探索与互鉴结合 |
(一)山东理工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
(二)山东理工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的启示 |
第六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条件支持 |
一、促进政策与实践衔接 |
(一)学校层面重在宏观规划与机制建设 |
(二)学院与基层学术组织层面提质增效 |
(三)政府层面注重政策引领与评估考核 |
二、加强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契合 |
(一)教师队伍扩充及结构优化 |
(二)突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
(三)教学及条件建设不断加强 |
三、改善学校与地方互动 |
(一)构建与产业紧密对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
(二)建设以产出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
(三)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致谢 |
附:在学期间已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主要学术论文 |
(2)开放大学学科建设“1+N”模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开放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价值 |
1. 学位授权与大学学科建设的意义 |
2. 开放大学加强学科建设的意义 |
三、开放大学学科建设中的问题透视 |
1. 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2. 混淆学科与专业的概念,将专业建设等同于学科建设 |
3. 学科队伍力量薄弱 |
4. 学科组织不健全 |
5. 学科发展平台缺乏 |
四、开放大学学科建设“1+N”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
1. 协同理论 |
2. 系统理论 |
3.“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理论 |
4. 开放大学的组织结构 |
5. 学位教育质量标准 |
五、开放大学学科建设“1+N”模式及其内涵 |
1. 模式1:1门龙头学科+N个关联学科 |
2. 模式2:1门特色学科+N个优势专业 |
3. 模式3:1所开放大学+N所地方高校或科研院所 |
4. 模式4:1个学科核心团队+N个专业团队 |
六、结束语 |
(3)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以及研究难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重难点 |
第2章 学科共同体内涵分析 |
2.1 学科共同体理论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为学科共同体研究提供理论遵循 |
2.1.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为学科共同体研究提供理论指引 |
2.1.3 学术共同体为学科共同体提供理论示范 |
2.2 学科共同体与学科相关概念分析 |
2.2.1 学科交叉促进学科新知识生长 |
2.2.2 学科集群催生学科共同体模式 |
2.3 学科共同体的内涵定位 |
2.3.1 学科共同体基本概念 |
2.3.2 学科共同体构成要素 |
2.3.3 学科共同体基本原则 |
第3章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内涵分析 |
3.1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相关政策演变 |
3.1.1 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发展呈现不均衡状况 |
3.1.2 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相关政策演变 |
3.1.3 部省合建政策是省部共建政策的创新发展 |
3.2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内涵分析 |
3.2.1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时代内涵 |
3.2.2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主要特征 |
3.2.3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总体目标 |
3.2.4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具体任务 |
3.3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四种形态 |
3.3.1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协同形态 |
3.3.2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形态 |
3.3.3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育人形态 |
3.3.4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形态 |
第4章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动因及经验分析 |
4.1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现状 |
4.1.1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主体 |
4.1.2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举措 |
4.2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面临困境 |
4.2.1 部省合建各高校发展资源配置受限 |
4.2.2 部省合建各高校办学自主权不足 |
4.2.3 部省合建各高校相互耦合性欠缺 |
4.2.4 部省合建高校之间管理机制不健全 |
4.3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可行性分析 |
4.3.1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依据 |
4.3.2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现实需求 |
4.3.3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基础 |
4.4 国内外高校联盟对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经验借鉴 |
4.4.1 美国中西部院校协作委员会(CIC联盟) |
4.4.2 中国九校联盟(C9联盟) |
4.4.3 国内外高校联盟经验借鉴 |
第5章 加快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5.1 教育部与地方政府整体谋划统筹推进 |
5.1.1 制定相关法规,提供政策支持 |
5.1.2 设立专项资金,提供经费保障 |
5.1.3 搭建合作平台,完善信息服务 |
5.1.4 加大“放管服”,扩大高校自主权 |
5.2 部省合建高校建立联盟增强合力 |
5.2.1 明确共同目标,增强内部合力 |
5.2.2 完善内部结构,建立长效机制 |
5.2.3 保障机制运行,引领共同发展 |
5.2.4 推动交流合作,打破校际藩篱 |
5.3 部省合建高校自主推进落实落深 |
5.3.1 立足优势学科,打造学科生态 |
5.3.2 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引育并重 |
5.3.3 聚焦产业发展,促进产教融合 |
5.3.4 扩大对外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核心概念 |
1.3.1 学科 |
1.3.2 跨学科及其相关概念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案例研究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知识生产模式 |
2.1知识生产模式1 |
2.1.1 知识生产的情境 |
2.1.2 知识生产的结果 |
2.1.3 知识生产的质量控制方式 |
2.2知识生产模式2 |
2.2.1 知识生产的情境 |
2.2.2 知识生产的结果 |
2.2.3 知识生产的质量控制方式 |
2.3 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对高校学科建设路径的影响 |
2.3.1 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 |
2.3.2 对高校学科建设路径的影响 |
第三章 高校跨学科建设的驱动力 |
3.1 学科规训制度与跨学科建设的兴起 |
3.1.1 学科规训制度 |
3.1.2 跨学科建设的兴起 |
3.2 单一学科建设的局限性 |
3.2.1 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
3.2.2 无法满足大科学时代的研究需求 |
3.2.3 无法满足解决复杂问题的现实需求 |
3.3 跨学科建设的驱动力 |
3.3.1 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 |
3.3.2 多门学科研究的紧迫性 |
3.3.3 社会问题解决的协作性 |
第四章 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国外经验借鉴 |
4.1 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建设的必然性 |
4.1.1 国家部省合建政策举措的推动 |
4.1.2 地方政府转型发展要求的倒逼 |
4.1.3 部省合建高校自身发展的趋势 |
4.2 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跨学科建设存在的外部问题 |
4.2.2 跨学科建设存在的内部问题 |
4.3 案例分析 |
4.3.1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跨学科建设 |
4.3.2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跨学科建设 |
4.3.3 借鉴与启示 |
第五章 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建设路径选择 |
5.1 跨学科建设的外部保障条件 |
5.1.1 制定相关政策 |
5.1.2 明晰管理措施 |
5.1.3 加深社会服务 |
5.2 跨学科建设的内部路径选择 |
5.2.1 明确学校办学定位 |
5.2.2 创新跨学科组织方式 |
5.2.3 探索新型跨学科管理机制 |
5.2.4 制定跨学科研究评价机制 |
5.2.5 构建跨学科研究生态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2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研究的理论阐释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3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现状分析 |
3.1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缘由分析 |
3.2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方式分析 |
3.3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特征分析 |
3.4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
4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
4.1 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研究设计 |
4.2 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研究过程 |
4.3 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研究结果分析 |
5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推进建设策略 |
5.1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推进建设路径 |
5.2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推进建设保障措施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高校“双一流”建设模式改革与实践探析——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高校“双一流”建设模式改革的意义 |
(一) 高校办学分层的历史要求 |
(二) 引领高校“十三五”发展的战略需要 |
(三) 一流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 |
(四) 高校学科组织形式创新的需要 |
(五) 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改革的需要 |
二、 高校“双一流”建设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 |
(一)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 |
(二) 以学科交叉融合为重点 |
(三) 以协同创新团队为载体 |
三、 武汉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模式改革的总体设计 |
(一) 协同创新团队的内部管理体制设计 |
(二) 协同创新团队外部管理体制设计 |
1.管理权属问题 |
2.评价考核问题 |
(三) 协同创新团队运行机制设计 |
1.推进以首席专家负责制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 |
2.推进以人才模式创新为关键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
3.建立科研协同机制 |
4.健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 |
四、 武汉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
(一) 学校“双一流”整体建设进展情况 |
1.项目启动阶段。 |
2.制度建设阶段。 |
3.深化改革阶段。 |
4.项目试点阶段。 |
(二) 协同创新团队试点改革案例 |
1.汇聚一流教育资源 |
2.构建“三级两过程”研究生培养体制 |
3.实施“三二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
4.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设成效 |
(1) 在学质量。 |
(2) 发展质量。 |
(3) 留学生培养质量。 |
(7)“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重点学科建设政策演进及对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布局的影响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方高水平大学 |
2.1.2 学科布局 |
2.2 我国重点学科建设政策的演进 |
2.2.1 我国重点学科建设政策的渊源 |
2.2.2 我国重点学科建设政策的演进 |
2.3 “双一流”政策的出台及特征 |
2.3.1 “双一流”政策的出台 |
2.3.2 “双一流”政策的特征 |
2.4 “双一流”政策的实施对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布局的影响 |
2.4.1 “双一流”政策的实施给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带来的机遇 |
2.4.2 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学科布局策略 |
第三章 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布局特征——基于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比较分析 |
3.1 学科布局的依据 |
3.2 样本的选择及工具说明 |
3.3 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布局结构特征——基于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比较分析 |
3.3.1 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科布局结构总体情况 |
3.3.2 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门类覆盖特征——基于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比较分析 |
3.3.3 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设置比重特征——基于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比较分析 |
3.4 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布局水平特征——基于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比较分析 |
3.4.1 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设置精度特征——基于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比较分析 |
3.4.2 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水平分布特征——基于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比较分析 |
3.5 地方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布局特征 |
第四章 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布局的影响因素及问题——以Z大学为例 |
4.1 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布局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 |
4.2 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布局的影响因素——基于Z大学人物访谈的分析 |
4.2.1 “双一流”政策的影响 |
4.2.2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影响 |
4.2.3 高校竞争的影响 |
4.2.4 重点布局学科与普通学科之间关系的影响 |
4.2.5 重点布局学科发展问题的影响 |
4.3 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布局的影响因素——基于Z大学学科发展的分析 |
4.3.1 学科发展的困境 |
4.3.2 学科发展的路径 |
4.4 学科布局存在的问题——以 Z 大学为例 |
4.4.1 外部竞争能力不足 |
4.4.2 内部发展动力不足 |
第五章 优化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布局的对策建议与展望 |
5.1 优化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布局的对策建议 |
5.1.1 差异化发展策略:保持和凸显学科特色 |
5.1.2 引领区域产业发展:明确战略定位 |
5.1.3 激发学科发展内在动力:回归地方高校本质 |
5.1.4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明确发展路径 |
5.1.5 改革学生培养方式:实现教育目标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问题研究 ——以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1.1.2 重点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需面对的战略任务 |
1.1.3 重点学科建设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基点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学科建设方面的研究 |
1.3.2 重点学科建设方面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1.5.1 重点 |
1.5.2 难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重点学科建设的发展沿革 |
2.1 重点学科建设概述 |
2.1.1 学科建设 |
2.1.2 重点学科建设 |
2.1.3 “双一流”建设 |
2.2 高校重点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
2.2.1 重点学科建设的提出及启动阶段(1978—1992) |
2.2.2 重点学科建设的初步发展阶段(1993—2014) |
2.2.3 重点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阶段(2015—至今) |
第三章 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
3.1 H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的概况 |
3.1.1 H大学的概况 |
3.1.2 H大学重点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 |
3.1.3 H大学重点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 |
3.2 H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的成绩与优势:基于第四次学科评估的分析 |
3.2.1 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概况 |
3.2.2 H大学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的整体情况 |
3.2.3 H大学学科建设的优势与成绩 |
3.3 H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整体布局不合理 |
3.3.2 高层次带头人欠缺 |
3.3.3 育人功能有待强化 |
3.3.4 科研创新能力需要提升 |
3.3.5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不足 |
3.4 H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3.4.1 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
3.4.2 管理机制亟待健全 |
3.4.3 平台条件缺乏吸引力 |
第四章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措施 |
4.1 研判“双一流”战略,抢抓政策契机 |
4.1.1 “双一流”战略给地方高校带来的政策契机 |
4.1.2 地方高校需要制定合理的战略目标 |
4.2 调整重点学科布局,推进均衡发展 |
4.2.1 整体推进,优化学科结构 |
4.2.2 合理规划,促进动态调整 |
4.2.3 加大投入,保障良性发展 |
4.3 彰显学科优势特色,增进学科内涵 |
4.3.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彰显育人功能 |
4.3.2 产出高层次成果,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
4.3.3 根植区域发展,提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 |
4.4 营造学科发展环境,培育学科团队 |
4.4.1 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
4.4.2 引入人才队伍竞争激励机制 |
4.4.3 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 |
4.5 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增进学科活力 |
4.5.1 健全运行机制 |
4.5.2 完善规章制度 |
4.5.3 优化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基于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农业高校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阶段学科专业建设的现状与特色 |
(一) 学科建设稳步推进, 农林牧特色鲜明 |
(二) 专业建设不断扩大, 多科性协调发展 |
二、新阶段学科专业建设的问题与不足 |
(一) 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不高, 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 |
(二) 专业发展不平衡, 调整机制不力 |
三、新阶段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
(一) 统一思想, 发展定位力求有前瞻 |
(二) 明确目标, 一流建设力求有突破 |
(三) 统筹推进, 内涵发展力求有作为 |
(10)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二、“学科-专业-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框架 |
三、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 |
1.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 |
1.以专业建设为依托, 实施“特色专业建设工程” |
3. 以平台建设为抓手, 实施“高水平科研平台和学科基地建设工程” |
4. 以团队建设为关键, 实施“人才兴校建设工程” |
5. 一体化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四、结语 |
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建高水平大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D]. 查玉喜. 山东师范大学, 2021(02)
- [2]开放大学学科建设“1+N”模式设计[J]. 查代春.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0(04)
- [3]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研究[D]. 王葳. 南昌大学, 2020(01)
- [4]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建设路径研究[D]. 郭越. 山西大学, 2020(10)
- [5]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研究[D]. 于静.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2)
- [6]高校“双一流”建设模式改革与实践探析——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J]. 范涛,梁传杰,水晶晶,李辉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7]“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布局研究[D]. 张明超.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8]“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问题研究 ——以H大学为例[D]. 王若南.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9]基于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农业高校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 赵小敏,蔡海生. 中国农业教育, 2018(02)
- [10]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龙奋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