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温机用的电动球阀补水系统,包括:补水支路、工作回路、冷却回路及控制电路。补水支路包括:进水口、第一球阀及电动球阀。工作回路包括:循环泵、加热器、膨胀筒及客户端。冷却回路与第一球阀的出水端管连接,其包括:电磁阀、热交换器、第二球阀及出水口。控制电路包括:电控箱,电控箱分别与电动球阀、循环泵、加热器及电磁阀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补水系统对水质要求相对较低,节约了使用成本,电动球阀密封性能好且不容易卡死,保证了系统的补水精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模温机用的电动球阀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支路、工作回路、冷却回路及控制电路;所述补水支路包括:进水口、第一球阀及电动球阀;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球阀的进水端管连接,所述第一球阀的出水端与所述电动球阀的进水端管连接,所述电动球阀的出水端与所述工作回路管连接;所述工作回路包括:循环泵、加热器、膨胀筒及客户端;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与所述电动球阀的出水端管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加热器的进水端管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出水端与所述膨胀筒的进水端及所述客户端的进水端管连接,所述膨胀筒的出水端与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管连接,所述客户端的出水端与所述膨胀筒的进水端管连接;所述冷却回路与所述第一球阀的出水端管连接,其包括:电磁阀、热交换器、第二球阀及出水口;所述电磁阀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球阀的出水端管连接,所述电磁阀的出水端与所述热交换器冷进水口管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球阀的进水端管连接,所述第二球阀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口之间管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热进水口管连接到所述加热器的出水端,所述热交换器的热出水口管连接到所述膨胀筒的进水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分别与所述电动球阀、循环泵、加热器及电磁阀电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模温机用的电动球阀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支路、工作回路、冷却回路及控制电路;
所述补水支路包括:进水口、第一球阀及电动球阀;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球阀的进水端管连接,所述第一球阀的出水端与所述电动球阀的进水端管连接,所述电动球阀的出水端与所述工作回路管连接;
所述工作回路包括:循环泵、加热器、膨胀筒及客户端;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与所述电动球阀的出水端管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加热器的进水端管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出水端与所述膨胀筒的进水端及所述客户端的进水端管连接,所述膨胀筒的出水端与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管连接,所述客户端的出水端与所述膨胀筒的进水端管连接;
所述冷却回路与所述第一球阀的出水端管连接,其包括:电磁阀、热交换器、第二球阀及出水口;所述电磁阀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球阀的出水端管连接,所述电磁阀的出水端与所述热交换器冷进水口管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球阀的进水端管连接,所述第二球阀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口之间管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热进水口管连接到所述加热器的出水端,所述热交换器的热出水口管连接到所述膨胀筒的进水端;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分别与所述电动球阀、循环泵、加热器及电磁阀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温机用的电动球阀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球阀的进水端设有第一止回阀,所述电动球阀的出水端设有第二止回阀;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设有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内设有第三球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温机用的电动球阀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阀与所述电动球阀之间设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与所述第一止回阀并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温机用的电动球阀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上设有超温传感器,所述加热器的出水端设有第一压力表;所述客户端的进水端设有第一感温线和第四球阀,所述客户端的出水端设有第二感温线和第五球阀。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模温机用的电动球阀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筒上设有第二压力表、液位开关及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内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所述膨胀筒的溢水端依次管连接有第三电磁阀和第三止回阀,且所述第三止回阀的出水端管连接到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出水口和所述第二球阀的进水端之间,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温机用的电动球阀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球阀的进水端之间设有第四止回阀,所述第三止回阀的出水端管连接到所述第四止回阀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球阀进水端之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温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温机用的电动球阀补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模温的控制对于生产注塑产品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采用水温机来控制模温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电磁阀控制水温机的补水系统进行补水工作,但电磁阀正常工作时对水质要求很高,容易卡死,导致阀门不能正常开关,进而导致补水系统多补水,造成模温机高温工作时系统出现高压高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温机用的电动球阀补水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水温机的补水系统容易因电磁阀卡死而造成模温机高温工作时系统压力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模温机用的电动球阀补水系统,包括:补水支路、工作回路、冷却回路及控制电路。
补水支路包括:进水口、第一球阀及电动球阀。进水口与第一球阀的进水端管连接,第一球阀的出水端与电动球阀的进水端管连接,电动球阀的出水端与工作回路管连接。
工作回路包括:循环泵、加热器、膨胀筒及客户端。循环泵的进水端与电动球阀的出水端管连接,循环泵的出水端与加热器的进水端管连接。加热器的出水端与膨胀筒的进水端及客户端的进水端管连接,膨胀筒的出水端与循环泵的进水端管连接,客户端的出水端与膨胀筒的进水端管连接。
冷却回路与第一球阀的出水端管连接,其包括:电磁阀、热交换器、第二球阀及出水口。电磁阀的进水端与第一球阀的出水端管连接,电磁阀的出水端与热交换器冷进水口管连接。热交换器的冷出水口与第二球阀的进水端管连接,第二球阀的出水端与出水口管连接。热交换器的热进水口管连接到加热器的出水端,热交换器的热出水口管连接到膨胀筒的进水端。
控制电路包括:电控箱,电控箱分别与电动球阀、循环泵、加热器及电磁阀电连接。
优选地,电动球阀的进水端设有第一止回阀,电动球阀的出水端设有第二止回阀。循环泵的进水端设有第一排水口,第一排水口内设有第三球阀。
优选地,第一球阀与电动球阀之间设有增压泵,增压泵与第一止回阀并联。
优选地,加热器上设有超温传感器,加热器的出水端设有第一压力表。客户端的进水端设有第一感温线和第四球阀,客户端的出水端设有第二感温线和第五球阀。
优选地,膨胀筒上设有第二压力表、液位开关及第二排水口,第二排水口内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与电控箱电连接。膨胀筒的溢水端依次管连接有第三电磁阀和第三止回阀,且第三止回阀的出水端管连接到热交换器的冷出水口和第二球阀的进水端之间,第三电磁阀与电控箱电连接。
优选地,热交换器的冷出水口与第二球阀的进水端之间设有第四止回阀,第三止回阀的出水端管连接到第四止回阀的出水端与第二球阀进水端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补水系统对水质要求相对较低,节约了使用成本,电动球阀密封性能好且不容易卡死,保证了系统的补水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温机用的电动球阀补水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温机用的电动球阀补水系统。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温机用的电动球阀补水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模温机用的电动球阀130补水系统,包括:补水支路、工作回路、冷却回路及控制电路。
补水支路包括:进水口110、第一球阀120及电动球阀130。进水口110与第一球阀120的进水端管连接,第一球阀120的出水端与电动球阀130的进水端管连接,电动球阀130的出水端与工作回路管连接。系统补水时,第一球阀120及电动球阀130开启,系统自补水支路的进水口110开始补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补水支路内的水回流,电动球阀130的进水端设有第一止回阀140,电动球阀130的出水端设有第二止回阀150。且为提高补水支路补水工作时的效率,第一球阀120与电动球阀130之间设有增压泵160,增压泵160与第一止回阀140并联。
工作回路包括:循环泵210、加热器220、膨胀筒230及客户端240。循环泵210的进水端与电动球阀130的出水端管连接,实现补水支路对工作回路补水。循环泵210的出水端与加热器220的进水端管连接,加热器220用于对补水系统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器220的出水端与膨胀筒230的进水端及客户端240的进水端管连接,膨胀筒230的出水端与循环泵210的进水端管连接,客户端240的出水端也与膨胀筒230的进水端管连接,从而实现工作回路内的水循环。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工作回路在补水或工作时,工作回路内压力过大,循环泵的进水端设有第一排水口250,第一排水口250内设有第三球阀251,当补水或工作时工作回路内的压力过大,第三球阀251自动开启,补水系统从第一排水口250内排除多余的水。且为防止系统内的水温超出工作水温,加热器220上设有超温传感器221。为实时监测系统内的水经加热器220加热后系统的压力,加热器220的出水端设有第一压力表222。为实时监测客户端240两端的工作温度,客户端240的进水端设有第一感温线260和第四球阀270,客户端240的出水端设有第二感温线280和第五球阀290。第四球阀270和第五球阀290用于开启或关闭补水系统内流经客户端240的水。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控制膨胀筒230内的压力,防止系统压力过高,膨胀筒230上设有第二压力表231、液位开关232及第二排水口,第二排水口内设有第二电磁阀233,膨胀筒230的溢水端依次管连接有第三电磁阀234和第三止回阀235,且第三止回阀235的出水端管连接到冷却回路。当膨胀筒230上的第二压力表231监测到膨胀筒230内的压力过大时,液位开关232及第二电磁阀233自动开启,膨胀筒230内一部分多余压力的水从第二排水口排出,且第三电磁阀234和第三止回阀235开启,膨胀筒230内另一部分多余压力的水自溢水端经第三电磁阀234和第三止回阀235排出到冷却回路,再经冷却回路排出。
冷却回路的进水端与第一球阀120的出水端管连接,其包括:第一电磁阀310、热交换器320、第二球阀330及出水口340。第一电磁阀310的进水端与第一球阀120的出水端管连接,第一电磁阀310的出水端与热交换器320冷进水口管连接。热交换器320的冷出水口与第二球阀330的进水端管连接,第二球阀330的出水端与出水口340管连接。热交换器320的热进水口管连接到加热器220的出水端,热交换器320的热出水口管连接到膨胀筒230的进水端。工作时,加热器220加热后的部分水直接经热交换器320的热进水口和热出水口流入膨胀筒230内,形成一个工作回路。当工作回路内的水温过高时,冷却回路的第一电磁阀310和第二球阀330开启,冷却水从补水支路的进水口110及第一球阀120流入到冷却回路,并经冷却回路的第一电磁阀310流入热交换器320、热交换器320内的冷却水与工作回路流经热交换器320内的高温水进行热交换,最后经第二球阀330及出水口340流出,从而带走工作回路内高温水的部分热量,实现冷却的目的。膨胀筒230上的第三止回阀235的出水端管连接到热交换器320的冷出水口与第二球阀的进水端之间,以实现将膨胀筒230内另一部分多余压力的水经冷却回路排出。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膨胀筒230内多余压力的水经冷却回路排出时回流到冷却回路中,热交换器320的冷出水口与第二球阀330的进水端之间设有第四止回阀,第三止回阀235的出水端管连接到第四止回阀的出水端与第二球阀330进水端之间。
控制电路包括:电控箱400,电控箱400分别与电动球阀130、循环泵210、加热器220、第一电磁阀310、第二电磁阀233、第三电磁阀234、第一感温线260及第二感温线280电连接,用于控制电动球阀130、循环泵210、加热器220、第一电磁阀310、第二电磁阀233、第三电磁阀234、第一感温线260及第二感温线280工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补水支路设置电动球阀130,通过电控箱400控制该电动球阀130的开关,从而实现补水支路的开关,解决了传统通过电池阀控制补水系统开关时容易卡死,导致补水系统压力过大的问题;通过在补水支路上设有增压泵160,大大提高了系统补水的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补水系统对水质要求相对较低,节约了使用成本,电动球阀130密封性能好且不容易卡死,保证了系统的补水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5458.0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666187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B29C 45/72
专利分类号:B29C45/72;B29C45/78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深圳市奥德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奥德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大田洋工业区田洋三路9号厂房二楼
发明人:黄文钦
第一发明人:黄文钦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奥德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梁炎芳;谭雪婷
代理机构:44384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