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思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思维,道德,伦理,理性,纲常,智慧,内化。
道德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朱李玲[1](2019)在《“道德思维”研究的成就与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思维对于道德主客体以及道德活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面临道德的困境越来越多,学界日益关注道德思维及其作用。学界对道德思维道德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我国传统道德思维、道德思维的元理论性研究、中西方道德思维的比较以及对道德思维的影响因素研究等,这些研究观点都较为零散,歧见较多,缺乏系统性,没有深刻揭示道德思维的本质。未来的研究应该在道德思维的系统性、针对性、实践性等方面拓展和深化,以便更好地发挥道德思维的应有作用。(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葛四友[2](2018)在《如何重构中国人的道德根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当今的伦理学研究,至少有两种基本取向。一是接受西方的某些基本价值,如自由、平等等,按照西方的现代价值来探讨当代中国应该如何建构新的伦理与道德。另一种取向则是试图回归中国的传统价值,从儒家等传统思想中获得理论资源来重塑中国的伦理与道德。然而,目前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8-03-07)
冯萍[3](2018)在《思维导图促进师生道德思维发展的探究式学习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小学品德课堂探究式学习中,如想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就必须把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尤其要注重学生品德学科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可视化学习策略和组织性的思维工具,有效提高了我们道德学习的效率,增强了道德情感生成及净化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小学教学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甘绍平[4](2018)在《道德思维的逻辑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前的道德世界中根本就没有"权利"的说法,而今天再谈及道德,则一定要从"权利"的立场出发,权利已然强势进入了道德的语境。这要归因于所谓道德思维的逻辑结构的存在。道德思维的逻辑结构让我们能够在思考道德问题时,首先从对人的本真图景出发,以对人的本质属性、现实需要和价值地位的认知为开端,本着这样一种前提条件,在尊重人的意志自由的基础上来建构和遵循道德规范的内容。对道德思维的逻辑结构的把握,就如同我们在医学里掌握了人体构造精确图谱那样,使我们能够对道德现象的认知与塑造建立在一种科学和规范的基础之上。因而,对道德思维的逻辑结构的掌握与运用,不论是对于我们的伦理理论的探索还是对于道德实践的推展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伦理学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张鹏霞,王长平,于峰[5](2017)在《地方高教现代化背景下教师职业道德、思维意识和思考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永远是高等教育现代化诸多要素中的最重要因素。人的现代化是衡量高教现代化的基本标准,同时人的现代化也是高教现代化的根本目的。聚焦地方高教现代化,就必须要关注地方高等教育教师的现代化。以往对于地方高等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的研究,多侧重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术能力,而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思维意识和思考方法,这些在人们心中是软性指标,或者说是变化不显着的因素,容易被研究的人所忽视,然而,恰恰这些因素,才是构成"人"的现代化的深层次原因。(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崔美晶[6](2017)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信息交流也更加趋于现代化,相对的文化的更新速度也逐渐加快,各类文化的发展都面临着双重机遇与挑战,全新的文化形式也将不断涌现,因此在社会日趋复杂的同时,文化教育不仅是知识的储备过程,更需要各种知识文化能够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并服务于社会,这也就出现了多元文化背景。因此这一紧张形势下,对我们学生进行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这就需要将学习中存在的矛盾进行改善及解决,从而不断强化对我们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7年20期)
杨德生[7](2017)在《深化学科知识习得的道德思维培养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40年来,中国在道德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但也存在不足,如在道德思维培养及实践方面的研究尚待加强。本文基于教育心理学视角,采用多层次多系统多元整合的范式探索道德思维培养路径,指出跨课程、跨学科、跨文化的深度学习实践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挖掘不同学科知识的价值观,把弘扬优良的价值观,尤其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贯穿在大学不同专业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中是塑造、培养道德思维的有效路径。通过价值观教育培养道德思维的路径,有助于师生了解自我、深化专业教学、树立正确世界观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道德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7年07期)
兰英,王建[8](2017)在《新媒体环境下美国青少年道德思维发展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技术主导下的新媒体环境为美国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土壤,对青少年的道德思维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凯莉·詹姆斯等人依据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青少年在新媒体环境中存在叁种道德思维方式:个人中心主义思维、道德思维、伦理思维,并据此要求父母与教育者应通力合作以促进青少年道德思维向更高品质发展。(本文来源于《当代青年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韩佳菁,郑伟[9](2017)在《城管执法中道德思维与法治思维的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的重要任务,但中国几千年来的道德传统对人们的思维影响根深蒂固。调研发现,在城管执法实践中,存在道德思维与法治思维冲突的现象。究其缘由,主要源于历史传统、理论导向、法律不完善等诸方面的原因。从城管执法的现状和视角出发,就道德思维对城管执法越界干扰的问题,重点围绕训练培养、理论指导和完善法律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提升城管法治思维能力和水平,促进依法行政的深入开展。(本文来源于《上海城市管理》期刊2017年02期)
甘绍平[10](2017)在《论两种道德思维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实践理性是实践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传统与流派对实践理性这一概念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康德那里,实践理性就是道德性,即纯粹的、先验的道德意识。在经验主义那里,实践理性是指实用意义上的谋略,即人的理智为了某个目的在手段和方法上的应用能力。以后出现了韦伯的对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即工具理性)两个概念的区分,这两个概念实质上就是对上述有关实践理性的两种理解的某种概括:价值合理性不过是康德意义上的实践(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7年01期)
道德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当今的伦理学研究,至少有两种基本取向。一是接受西方的某些基本价值,如自由、平等等,按照西方的现代价值来探讨当代中国应该如何建构新的伦理与道德。另一种取向则是试图回归中国的传统价值,从儒家等传统思想中获得理论资源来重塑中国的伦理与道德。然而,目前的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1].朱李玲.“道德思维”研究的成就与问题[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
[2].葛四友.如何重构中国人的道德根基[N].中华读书报.2018
[3].冯萍.思维导图促进师生道德思维发展的探究式学习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8
[4].甘绍平.道德思维的逻辑结构[J].伦理学研究.2018
[5].张鹏霞,王长平,于峰.地方高教现代化背景下教师职业道德、思维意识和思考方法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
[6].崔美晶.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J].明日风尚.2017
[7].杨德生.深化学科知识习得的道德思维培养路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
[8].兰英,王建.新媒体环境下美国青少年道德思维发展状况[J].当代青年研究.2017
[9].韩佳菁,郑伟.城管执法中道德思维与法治思维的冲突[J].上海城市管理.2017
[10].甘绍平.论两种道德思维模式[J].社会科学文摘.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