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向师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教师,学生,独立性,课堂教学,素养,举措,教育管理。
向师性论文文献综述
林杨[1](2019)在《小学生向师性产生原因及路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生普遍存在向师心理,这种心理状态有时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和管理活动产生遍地开花的效应。但是,如今社会上却出现了部分小学生向师性被削弱的现象,它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将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水平的质量。所以,有必要对小学生的向师性进行深入探究,寻找解决小学生向师性被削弱的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9年06期)
徐乐[2](2018)在《高校辅导员培养大学生“向师性”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向师性"是大学生受教育过程中重要的内在心理属性,是高校开展学生工作活动的基础。当前,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向师性出现持续弱化现象,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如何保持、提升大学生的向师性,是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来源于《文存阅刊》期刊2018年17期)
陈国坚[3](2018)在《精华欲掩料应难——浅谈“香菱学诗”之向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学生来说,接近和喜欢老师,在和谐和默契中接受老师的影响,是他们学而有成的捷径。"向师性"是促进语文学习的一个有利契机,善于抓住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在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提升语文水平,也是在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人格塑造。研究表明,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所谓"向师性"是指学生尊重、崇敬教师、乐于接受教师教导的自然倾向和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重视、关怀和鼓励,热情而认真负责地教育自己的(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8年17期)
刘令军[4](2016)在《“向师性”是座美丽的桥》一文中研究指出"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有人把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形象地比喻为学生像花草树木趋向于阳光一样,趋向于教师。学生向师性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对教师言听计从,上课时积极发言,希望获得老师的关注和赞许,非常关注教师的衣着和言谈举止,有时甚至去模仿。有一次,我到一所学校参观。午饭时间到了,学生们从各个教室里涌出来。这所学校没有单独的教师食堂,所以教师与学(本文来源于《湖南教育(D版)》期刊2016年09期)
张硕[5](2015)在《大学生向师性的弱化现象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向师性的存在是高校开展一切教研活动的基础。当前受多重因素及矛盾的影响,大学生向师性较低,且有持续下滑的趋势,学风不良、思政教育及管理上的困难、教师榜样力量的下降等都与其相关,因此,探索保持、提升大学生向师性的途径与措施,建立融洽有度的师生关系,乃是当务之急。(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5年06期)
岳叁雁[6](2014)在《农村中学生向师性情感的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中学生,由于自身环境情感教育相对缺失。中学阶段是他们成长的黄金阶段。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培养农村中学生的向师性,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加强教师自身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做好功能与角色的转换。(本文来源于《赤子(上中旬)》期刊2014年11期)
赵桂香,孙继明[7](2013)在《浅析小学生的向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向师性,其实质是对老师的依恋、热爱和模仿,较好地利用小学生的向师性,将会促进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组织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当今社会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灵活、个性张扬,对教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有效的向师性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从教师应形成良好的教育情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本文来源于《成功(教育)》期刊2013年24期)
葛林峰[8](2013)在《浅议大学生“向师性”与理想信念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对象",向师性"是高校学生的趋向与教师的自然倾向。通过我校学生"向师性"的调研,探索教风建设和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关系,提升我校教育质量。(本文来源于《神州》期刊2013年25期)
刘茗[9](2013)在《增强学生的向师性,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与顶岗实习教师谈师生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顶岗实习支教是河北师大教育教学改革、支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调查表明,课堂师生关系的现状喜忧参半。课堂师生关系是整个师生关系的核心部分,增强学生的向师性,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实现教育教学目的至关重要。顶岗实习教师应从爱心永驻、人格魅力、学富五车、科研引领、身心健康等方面做出切实努力。(本文来源于《教育实践与研究(A)》期刊2013年08期)
王娟[10](2013)在《发挥“向师性”在职业学校学生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职校学生可塑性强,充分发挥他们的"向师性",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教师"向师性"的发挥,须建立在良好的职业态度、端正的品行、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能基础之上。(本文来源于《教师博览(科研版)》期刊2013年07期)
向师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向师性"是大学生受教育过程中重要的内在心理属性,是高校开展学生工作活动的基础。当前,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向师性出现持续弱化现象,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如何保持、提升大学生的向师性,是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向师性论文参考文献
[1].林杨.小学生向师性产生原因及路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
[2].徐乐.高校辅导员培养大学生“向师性”的思考[J].文存阅刊.2018
[3].陈国坚.精华欲掩料应难——浅谈“香菱学诗”之向师性[J].知识文库.2018
[4].刘令军.“向师性”是座美丽的桥[J].湖南教育(D版).2016
[5].张硕.大学生向师性的弱化现象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
[6].岳叁雁.农村中学生向师性情感的重建[J].赤子(上中旬).2014
[7].赵桂香,孙继明.浅析小学生的向师性[J].成功(教育).2013
[8].葛林峰.浅议大学生“向师性”与理想信念教育[J].神州.2013
[9].刘茗.增强学生的向师性,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与顶岗实习教师谈师生关系[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3
[10].王娟.发挥“向师性”在职业学校学生教育中的作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