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舍岩针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针法,针刺,食管,疗法,韩国,西药,肩关节。
舍岩针法论文文献综述
朴东振,朱哲[1](2019)在《朝医热多寒少汤结合舍岩针法治疗太阴人中风后郁病-痰郁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口服朝药热多寒少汤配合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太阴人中风后郁病-痰郁证的疗效,达到规范操作、提高疗效的目的。方法将61例太阴人中风后郁病-痰郁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1例给予口服西药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以口服热多寒少汤配合舍岩针法治疗,疗程1个月,比较两组(HAMD)抑郁量表进行评分,评价治疗前后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90.0%与74.19%)比较数据差异显着(P<0.05)。结论朝医综合治疗对太阴人中风后郁病-痰郁证有明显的疗效,本课题的实施将为太阴人中风后郁病-痰郁证的朝医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提高本病的疗效。(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62期)
吴玄哲[2](2019)在《韩国舍岩针法治疗脾虚湿滞型肥胖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韩国舍岩五行针法是流行于韩国本土的主流针法之一,是基于《难经》子母补泻变化的一种针法。目前,在国内知名度不高,国际上也对其独特的穴位配伍认识不足。作者想通过采用韩国舍岩针五行法的处方观察对脾虚湿盛型的肥胖的疗效。以达到确定舍岩五行针的疗效以及推广、探讨针法的目的。方法:此次临床研究分别采用舍岩五行针法和体针对脾虚湿盛型肥胖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及腰臀比的变化。分析两组间的变化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2.0)。硏究前期招募70例合格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研究对象。治疗组与对照组,实际分别纳入33人和32人(有脱落或剔除);治疗组采用舍岩五行针法,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时,两组均仰卧位并且穴位常规消毒。治疗组用舍岩五行针针刺穴位口诀选择需要针刺的一侧穴位,严格进行补法和泻法。对照组用传统体针进行平补平泻。留针为30min。两组疗程为每周共针灸3次,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的初期一般资料统计分析观察比较;年龄、性别、辩证分类、肥胖指数、腰围、腰臀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各组患者经过一个月后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对照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有改善(P<0.05)。结论:本临床研究结果通过分析,舍岩五行针治疗组比体针对照组降低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腰臀显着,证明使用舍岩五行针针法理论来取穴的疗效优于常规体针疗法的取穴。但体针疗法也具有一定的降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的效果。本临床研究意义在于用舍岩五行针法与传统体针比较治疗脾虚湿盛型肥胖的疗效。证明此疗法的有效性和简便性。也希望在国内推广此疗法。(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林浩,金日英,朱哲[3](2019)在《朝医舍岩针法治疗手阳明经型漏肩风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朝医舍岩针法治疗手阳明经型漏肩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漏肩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予以舍岩针法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毫针刺法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肩关节活动范围组内比较,治疗前后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疼痛方面,较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张睿率[4](2018)在《舍岩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课题为运用舍岩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方法:研究选取于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治疗组采取的是舍岩针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体针治疗,进行为期30天即一个疗程的临床观察。结果:经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间面瘫症状对比(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结果舍岩针法效果优于常规单纯体针刺法。结论:治疗组给予舍岩针法进行治疗在总体疗效、面瘫症状等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改善患者面瘫症状均有较好效果,但是舍岩针法对面瘫的治疗时间短与症状缓解程度比单纯体针治疗快,而且舍岩针法的治疗方法不必多刺扎针,因此怕扎针的患者也可以用舍岩针法治疗。除了对中医的知识渊博、中医治疗法广泛传播过的中国之外,很多国家的人对于害怕针灸,所以通过舍岩针法进行面瘫治疗是更应用的方法。(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3-01)
郑铉琪(GHUNG,HYUN,Kl)[5](2017)在《针刺对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以及舍岩针法配合中药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在美国消化系疾病当中最多的医药消费在GERD上[1]。现代西医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GERD,是西医治疗GERD的标准治疗方案,也是能改善症状的唯一对症疗法,但改善率仍不超过50%、停药后易复发。杨芸峰等研究证实中医抑木扶土确实是治疗GERD的有效方法[2]。朱生梁研究表明胃GERD中35%为“肝胃不和”证型、14%为“脾胃虚弱”、11%为“痰气交阻”[3]。梁邦杰认为GERD多与脾胃和肝胆关系密切[4]。多数研究表明应用中医治疗GERD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了挖掘中医治疗的优势性,突出中医治疗GERD的优势,本研究进行中医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及韩国舍岩针法配合中药治疗GERD的临床观察研究,观察时间点分为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指标为GERDQ与SAS指标,比较各组数据,从而观察差异性与治疗效果。目的:运用META分析,将西药治疗GERD与针刺治疗GERD、中药配合针刺治疗GERD、西药治疗配合针刺治疗GERD的疗效进行的比较。配合针刺治疗GERD的收集与总结,评价针刺治疗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从而为GERD的治疗提示更多具体有效的案,为西药和中医的疗效提供循证支持,引导中医的运用。本研究的临床研究进行舍岩针法配合开郁和胃方加减观察疗效,阐明中药配合五腧穴为主针刺治疗GERD的意义。观察病人的GERD症状与情绪变化的情况,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从中总结出治疗效果,指出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中医治疗对医学界的展望。方法:META分析研究利用网络搜索国内的CNKI、VIP、CBM、万方数据库,国外的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 数据库,韩国的 kmbase、kiss、韩国国会图书馆、DBpia、RISS数据库。收集已发表的针刺治疗GERD的研究文章。检索后筛选西药vs西药+针刺治疗GERD的临床研究文章,西药vs针刺治疗GERD的临床研究文章,西药vs中药+针刺治疗GERD的临床研究文章,以上纳入文献均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检索日期截止至2017年1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文章,以临床症状缓解率为评价指标。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数据分析。临床研究为舍岩针法配合开郁和胃方加减治疗评价的临床观察,纳入的样本量为20例,疗效采用GERDQ与SAS量表评分。舍岩针法是基于五行学说理论,利用五行相生相克关系选择五腧穴进行配伍,目的在于调节五脏六腑之间的平衡,进而调节五脏六腑之虚实寒热。本研究采用脾正格(补脾心,泻肝),胃正格(补胃心包,泻胆)来配穴。脾正格:少府、大都用补法进针刺,大敦、隐白用写法进针。胃正格.:阳谷、解溪用补法进针,足临泣、陷谷用泻法进针。补法按照经络顺经斜刺,泻法按照经络逆经斜刺,双侧取穴。每个星期治疗两次。一周一次用脾正格治疗、一次用胃正格治疗。根据临床辨证,使用开郁和胃方加减治疗。开郁和胃方组成为白术、茯苓、太子参、枳壳、海标蛸、大腹皮、煆赭石、瓦楞子、黄连、吴茱萸、苏梗、浙贝母随证加减,方药每1-2周治疗1次,疗程为8周。研究数据采用PASW Statistics 18进行数据分析以及疗效比较。结果:应用针刺治疗GERD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一共23篇(RCT)。其中西药vs西药+针刺治疗GERD:国内8篇,国外(荷兰)1篇,总共9篇文章,所有治疗组416例、对照组为401例、共819例。合并优势比(OR)为4.32(95%CI为2.92~6.39,p=0.47),结果提示:西药治疗配合针刺治疗GERD优于单纯西药治疗GERD。西药vs中药+针刺治疗GERD:国内7篇,所有治疗组301例、对照组为297例、共598例,合并优势比(OR)为2.94(95%CI为1.61~5.34,p=0.25),结果提示:中药配合针刺治疗GERD优于单纯西药治疗GERD。西药vs针刺治疗GERD:国内7篇,所有治疗组237例、对照组为226例、共393例,合并优势比(OR)为3.79(95%CI为2.09~6.87,p=0.82)结果提示:单纯针刺治疗GERD优于单纯西药治疗GERD。META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3 software分析制作漏斗图,叁篇文章基本对称,因此整体来讲文章发表偏倚的可能性比较小。总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没有明显改变,因此最后纳入文献稳定性好。临床研究纳入20例GERD患者,结果显示:经干预治疗后,GERDQ评分及SAS评分指标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其中GERDQ评分在4周、8周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00,GERDQ评分改善情况在8周与4周相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0。其中SAS评分改善情况在4周、8周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4、0.000,SAS评分在8周与4周相比较已得到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0。结论:1.针刺配合西药,中药,单纯使用针刺治疗GERD均可改善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2.治疗GERD西药治疗或中药治疗时,配合针刺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或中药治疗3.舍岩针法配合中药治疗时,在GERDQ和SAS评分量表提示,均可改善单纯症状。(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5-01)
郑铉琪(CHUNG,HYUN,Kl)[6](2017)在《针刺对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以及舍岩针法配合中药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在美国消化系疾病当中最多的医药消费在GERD上[1]。现代西医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GERD,是西医治疗GERD的标准治疗方案,也是能改善症状的唯一对症疗法,但改善率仍不超过50%、停药后易复发。杨芸峰等研究证实中医抑木扶土确实是治疗GERD的有效方法[2]。朱生梁研究表明胃GERD中35%为"肝胃不和"证型、14%为"脾胃虚弱"、11%为"痰气交阻"[3]。梁邦杰认为GERD多与脾胃和肝胆关系密切[4]。多数研究表明应用中医治疗GERD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了挖掘中医治疗的优势性,突出中医治疗GERD的优势,本研究进行中医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及韩国舍岩针法配合中药治疗GERD的临床观察研究,观察时间点分为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指标为GERDQ与SAS指标,比较各组数据,从而观察差异性与治疗效果。目的:运用META分析,将西药治疗GERD与针刺治疗GERD、中药配合针刺治疗GERD、西药治疗配合针刺治疗GERD的疗效进行的比较。配合针刺治疗GERD的收集与总结,评价针刺治疗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从而为GERD的治疗提示更多具体有效的案,为西药和中医的疗效提供循证支持,引导中医的运用。本研究的临床研究进行舍岩针法配合开郁和胃方加减观察疗效,阐明中药配合五腧穴为主针刺治疗GERD的意义。观察病人的GERD症状与情绪变化的情况,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从中总结出治疗效果,指出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中医治疗对医学界的展望。方法:META分析研究利用网络搜索国内的CNKI、VIP、CBM、万方数据库,国外的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 数据库,韩国的 kmbase、kiss、韩国国会图书馆、DBpia、RISS数据库。收集已发表的针刺治疗GERD的研究文章。检索后筛选西药vs西药+针刺治疗GERD的临床研究文章,西药vs针刺治疗GERD的临床研究文章,西药vs中药+针刺治疗GERD的临床研究文章,以上纳入文献均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检索日期截止至2017年1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文章,以临床症状缓解率为评价指标。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数据分析。临床研究为舍岩针法配合开郁和胃方加减治疗评价的临床观察,纳入的样本量为20例,疗效采用GERDQ与SAS量表评分。舍岩针法是基于五行学说理论,利用五行相生相克关系选择五腧穴进行配伍,目的在于调节五脏六腑之间的平衡,进而调节五脏六腑之虚实寒热。本研究采用脾正格(补脾心,泻肝),胃正格(补胃心包,泻胆)来配穴。脾正格:少府、大都用补法进针刺,大敦、隐白用写法进针。胃正格:阳谷、解溪用补法进针,足临泣、陷谷用泻法进针。补法按照经络顺经斜刺,泻法按照经络逆经斜刺,双侧取穴。每个星期治疗两次。一周一次用脾正格治疗、一次用胃正格治疗。根据临床辨证,使用开郁和胃方加减治疗。开郁和胃方组成为白术、获苓、太子参、枳壳、海螵蛸、大腹皮、锻赭石、瓦楞子、黄连、吴茱萸、苏梗、浙贝母随证加减,方药每1-2周治疗1次,疗程为8周。研究数据采用PASW Statistics 18进行数据分析以及疗效比较。结果:应用针刺治疗GERD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一共23篇(RCT)。其中西药vs西药+针刺治疗GERD:国内8篇,国外(荷兰)1篇,总共9篇文章,所有治疗组416例、对照组为401例、共819例。合并优势比(OR)为4.32(95%CI为2.92~6.39,p=0.47),结果提示:西药治疗配合针刺治疗GERD优于单纯西药治疗GERD。西药vs中药+针刺治疗GERD:国内7篇,所有治疗组301例、对照组为297例、共598例,合并优势比(OR)为2.94(95%CI为1.61~5.34,p=0.25),结果提示:中药配合针刺治疗GERD优于单纯西药治疗GERD。西药vs针刺治疗GERD:国内7篇,所有治疗组237例、对照组为226例、共393例,合并优势比(OR)为3.79(95%CI为2.09~6.87,p=0.82)结果提示:单纯针刺治疗GERD优于单纯西药治疗GERD。META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3 software分析制作漏斗图,叁篇文章基本对称,因此整体来讲文章发表偏倚的可能性比较小。总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没有明显改变,因此最后纳入文献稳定性好。临床研究纳入20例GERD患者,结果显示:经干预治疗后,GERDQ评分及SAS评分指标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其中GERDQ评分在4周、8周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00,GERDQ评分改善情况在8周与4周相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0。其中SAS评分改善情况在4周、8周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4、0.000,SAS评分在8周与4周相比较已得到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0。结论:1.针刺配合西药,中药,单纯使用针刺治疗GERD均可改善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2.治疗GERD西药治疗或中药治疗时,配合针刺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或中药治疗3.舍岩针法配合中药治疗时,在GERDQ和SAS评分量表提示,均可改善单纯症状。(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5-01)
林浩,崔松园,王振林[7](2016)在《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少阳人腰痛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少阳人腰痛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舍岩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刺法。结果:治疗组治疗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KIM,JISOO[8](2016)在《韩国舍岩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单纯性肥胖症随着生活现代化与西方化带来很多问题,肥胖症原因主要有代谢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和生活习惯因素、情绪因素、和代谢因素等原因复杂。临床标准成人脂肪重量大约占体重的男性15%~18%,女性20%~25%。随着年龄增大,身体脂肪所占的比例也有所增加。若体内脂肪含量超过20%或体重指数超过25以上的人称为肥胖症。如过没有明显的病因可叫称‘单纯性肥胖症’;具有明显的病因叫称’继发性肥胖症’。肥胖症会加重胆结石、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一切感染性疾病。如今世界对肥胖症治疗有很多种,现代西医治疗包括药物与手术治疗,有明显的体重下降但带来各种副作用。饮食治疗与运动治疗都要进行生活上控制以及改善异常习惯,身体里体脂率会逐渐下降,坚持时间越长会看见更大的效果。针灸治疗有多种方法:体针治疗、电针治疗、埋线治疗等,针灸治疗对肥胖症疗效显着,无毒副作用因而广泛被患者接受。目的:韩国舍岩针法目前在国际上研究不多,国际上对其独特的针法也了解不多,作者想通过介绍韩国舍岩针法特点及观察其对单纯性肥胖的治疗作用来对这一疗法进行评价。方法:本临床研究采用韩国舍岩针法对单纯性肥胖症进行治疗,观察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及腰臀比下降率变化。 治疗过程中两组间的变化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来分析。研究过程中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排除标准蹄选病例,将60例合格患者采用随机分研究对象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韩国舍岩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来进行。两组治疗要求患者取仰卧位,进针前穴位局部消毒用75%酒精后快速进针法进针,补法顺经针刺,泻法逆经针刺,留针为20min。两组疗程为每周共针灸2次,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的初期一般资料统计分析观察比较;年龄、性别、辩证分类、肥胖指数、腰围、腰臀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各组患者经过一个月后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对照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有改善(p<0.05)。1.体重两组间前后统计分析方法: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两组间差值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比较,结果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间治疗前后分析差异无,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的体重分析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体重指数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比较,结果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间治疗前后分析差异无,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的体重分析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前后分析差异无,具有可比性(p>0.05)。3.腰围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腰围比较,结果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间治疗前后分析差异无,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的腰围分析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腰臀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腰臀比比较,结果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间治疗前与后的分析差异无,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的腰围分析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辩证各组的辩证分类型疗效发现脾失健运型组为治疗组优,胃热滞脾型组为对照组优,两组间中医证型之间总共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说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本临床研究结果进过统计分析表示,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显着,证明使用韩国舍岩针法理论来取穴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常规体针疗法的取穴。但体针疗法也具有一定的降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的效果。本临床研究意义在于首次观察韩国舍岩针法与传统体针比较治疗单纯性肥胖症。通过本研究希望普及与应用韩国舍岩针法在国内外的肥胖症治疗以及各种疾病的治疗。(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4-01)
崔美玉,李燕,俞林[9](2015)在《舍岩针法配合中风通络汤治疗太阴人偏头痛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舍岩针法配合中风通络汤治疗太阴人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我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太阴人偏头痛患者92例,男11例,女81例,年龄在19~53岁。所有患者均采用舍岩针法配合中风通络汤联合治疗,15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结束后按照临床疗效标准进行评估,显效51例,有效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6%;治疗后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及头痛严重程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舍岩针法配合中风通络汤治疗太阴人偏头痛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5年10期)
崔松园,许兰,林浩[10](2014)在《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少阳人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少阳人痛经,观察其疗效及推广应用。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法,治疗组采用朝医舍岩针法。结果:表明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明显(P<0.01)。(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期刊2014年06期)
舍岩针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韩国舍岩五行针法是流行于韩国本土的主流针法之一,是基于《难经》子母补泻变化的一种针法。目前,在国内知名度不高,国际上也对其独特的穴位配伍认识不足。作者想通过采用韩国舍岩针五行法的处方观察对脾虚湿盛型的肥胖的疗效。以达到确定舍岩五行针的疗效以及推广、探讨针法的目的。方法:此次临床研究分别采用舍岩五行针法和体针对脾虚湿盛型肥胖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及腰臀比的变化。分析两组间的变化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2.0)。硏究前期招募70例合格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研究对象。治疗组与对照组,实际分别纳入33人和32人(有脱落或剔除);治疗组采用舍岩五行针法,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时,两组均仰卧位并且穴位常规消毒。治疗组用舍岩五行针针刺穴位口诀选择需要针刺的一侧穴位,严格进行补法和泻法。对照组用传统体针进行平补平泻。留针为30min。两组疗程为每周共针灸3次,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的初期一般资料统计分析观察比较;年龄、性别、辩证分类、肥胖指数、腰围、腰臀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各组患者经过一个月后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对照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有改善(P<0.05)。结论:本临床研究结果通过分析,舍岩五行针治疗组比体针对照组降低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腰臀显着,证明使用舍岩五行针针法理论来取穴的疗效优于常规体针疗法的取穴。但体针疗法也具有一定的降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的效果。本临床研究意义在于用舍岩五行针法与传统体针比较治疗脾虚湿盛型肥胖的疗效。证明此疗法的有效性和简便性。也希望在国内推广此疗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舍岩针法论文参考文献
[1].朴东振,朱哲.朝医热多寒少汤结合舍岩针法治疗太阴人中风后郁病-痰郁证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2].吴玄哲.韩国舍岩针法治疗脾虚湿滞型肥胖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3].林浩,金日英,朱哲.朝医舍岩针法治疗手阳明经型漏肩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
[4].张睿率.舍岩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8
[5].郑铉琪(GHUNG,HYUN,Kl).针刺对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以及舍岩针法配合中药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6].郑铉琪(CHUNG,HYUN,Kl).针刺对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以及舍岩针法配合中药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7].林浩,崔松园,王振林.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少阳人腰痛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
[8].KIM,JISOO.韩国舍岩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9].崔美玉,李燕,俞林.舍岩针法配合中风通络汤治疗太阴人偏头痛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5
[10].崔松园,许兰,林浩.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少阳人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