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刺吸电位技术三十年应用及创新

我国刺吸电位技术三十年应用及创新

论文摘要

刺吸电位技术(Electricalpenetrationgraph,EPG)是研究刺吸式昆虫取食行为的电生理仪器及其配套技术体系。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将刺吸电位技术引入生物学和农业科学领域,主要应用于昆虫与植物的关系、植物抗性机理、昆虫传毒机理、转基因安全性评价、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研究所涉及的昆虫种类包括半翅目的蚜虫、粉虱、叶蝉、飞虱、介虫、木虱和缨翅目的蓟马等。自2007年以来举办了5次全国性的EPG技术培训和研讨会,并对EPG仪器进行了创新设计,实现了EPG仪器的国产化,大部分消耗品(如金丝、银胶等)可以实现国内供应。人工饲料上的EPG记录、指标体系的优化等与EPG相配套的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我国主要是应用EPG技术进行各类农林相关刺吸式昆虫的研究,而在欧洲和美国,除农林害虫外,EPG近年来也开始应用于医学昆虫和畜牧昆虫方面的研究。欧美在波形库构建、仪器原理等方面比我们具有优势,我国今后应该加强在EPG仪器自动化和可视化、波形自动识别、指标体系完善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培养能够应用EPG的年轻一代,尝试将EPG应用到医学昆虫领域。

论文目录

  • 1 EPG技术发展简史
  • 2 我国应用刺吸电位技术概况
  •   2.1 EPG技术在我国应用的基本情况
  •   2.2 利用EPG技术的科研进展
  •     2.2.1 EPG研究的昆虫种类不断增多
  •     2.2.2 研究目的多与应用相关
  •   2.3 仪器及技术体系的不断创新
  •     2.3.1 仪器改进和创新设计
  •     2.3.2 配套软件开发
  •     2.3.3 消耗品和EPG相关技术研究
  • 3 我国与国际上EPG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比较
  • 4 展望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李静静,潘建斌,吴莉莉,卢少华,闫凤鸣

    关键词: 刺吸电位技术,刺吸式昆虫,应用,创新,技术体系

    来源: 应用昆虫学报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植物保护

    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1973,31901886),国家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9ZX08012-007B)

    分类号: S433

    页码: 1224-1234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426K

    下载量: 101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我国刺吸电位技术三十年应用及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