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纺织品或织物在低压下的干热效应检测仪器,壳体的上端面安装有若干个高度一致的调节螺杆,上压板闭合时坐落在调节螺杆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固定架连接在壳体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升降架上端与下压板相固定,下端带有驱动板,该驱动板上开设有纵向通孔;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弹簧的上端通过上端连接件与固定架的上端相连接,下端带有下端连接件,该下端连接件穿过所述纵向通孔,下端连接件的下端带有压力调节柄;导向板的外端铰接安装在固定架上,内端铰接连接在升降架上。在使用满足温度和加热面积要求的大质量加热板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设备结构和施力方式得到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压强。
主设计要求
1.纺织品或织物在低压下的干热效应检测仪器,包括壳体(15),壳体(15)的上端设置有上压板,还包括可上下活动的下压板(4),该下压板(4)安装在壳体(15)上端口处,其特征在于:壳体(15)的上端面安装有若干个高度一致的调节螺杆(5),所述上压板闭合时坐落在调节螺杆(5)上;所述检测仪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5)内部的固定架(8),该固定架(8)固定连接在壳体(15)上;所述检测仪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5)内部的升降架(12),该升降架(12)上端与下压板(4)相固定,下端带有驱动板(121),该驱动板上开设有纵向通孔;设置在壳体(15)内部的弹簧(10)的上端通过上端连接件与固定架(8)的上端相连接,下端带有下端连接件,该下端连接件穿过所述纵向通孔,下端连接件的下端带有压力调节柄(9);所述检测仪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5)内部的导向板(13),该导向板(13)的外端铰接安装在固定架(8)上,导向板(13)的内端铰接在升降架(12)上。
设计方案
1.纺织品或织物在低压下的干热效应检测仪器,包括壳体(15),壳体(15)的上端设置有上压板,还包括可上下活动的下压板(4),该下压板(4)安装在壳体(15)上端口处,其特征在于:壳体(15)的上端面安装有若干个高度一致的调节螺杆(5),所述上压板闭合时坐落在调节螺杆(5)上;所述检测仪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5)内部的固定架(8),该固定架(8)固定连接在壳体(15)上;所述检测仪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5)内部的升降架(12),该升降架(12)上端与下压板(4)相固定,下端带有驱动板(121),该驱动板上开设有纵向通孔;设置在壳体(15)内部的弹簧(10)的上端通过上端连接件与固定架(8)的上端相连接,下端带有下端连接件,该下端连接件穿过所述纵向通孔,下端连接件的下端带有压力调节柄(9);所述检测仪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5)内部的导向板(13),该导向板(13)的外端铰接安装在固定架(8)上,导向板(13)的内端铰接在升降架(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或织物在低压下的干热效应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13)的外端通过铰接轴(11)连接在铰支座(14)上,而铰支座(14)安装在固定架(8)上,导向板(13)的内端通过铰接轴(11)连接在升降架(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或织物在低压下的干热效应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调节螺杆(5)的高度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或织物在低压下的干热效应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架(8)通过固定杆(7)连接在壳体内壁上的固定座(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或织物在低压下的干热效应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在下压板(4)侧面刻有刻度标尺(2),用于显示下压板(4)上端面与壳体(15)上端面之间的高度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品或织物的检测仪器,具体是一种纺织品或织物在低压下的干热效应检测仪器。
背景技术
国家标准GB\/T17031.1和国家标准GB\/T17031.2要求,用于纺织品或织物在低压下的干热效应检测的设备的压烫机由一块可加热的金属平板和一个卧式底座组成。金属平板的温度可在100-210℃范围内调整,精度为±2℃,当热压平板与底座闭合时,期间的压力已知且均匀,压力精确至±25%。
国家标准GB\/T17031.2要求,热压平板面积不小于24cm×29cm,压强:0.3kpa。按此测算,上压板质量2.12kg±25%,即1.6kg~2.66kg。
为满足国家标准对于加热板的面积和温度要求,加热板质量将远远大于2.12kg,一般在10kg左右。国内外同行业的仪器为满足以上标准的要求,采用了对上压板安装平衡重锤的装置,这种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因为摩擦力原因上压板或者被吊在半空,或者对试样施加远远超过标准要求;还有一种国外采用的方法为在四角安装弹簧装置,代表上压板下降到某个位置时,对应的力是多少,因为试样的厚度变化且难以计量不能达到标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纺织品或织物在低压下的干热效应检测仪器,在使用满足温度和加热面积要求的大质量加热板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设备结构和施力方式得到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压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纺织品或织物在低压下的干热效应检测仪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上压板,还包括可上下活动的下压板,该下压板安装在壳体上端口处,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上端面安装有若干个高度一致的调节螺杆,所述上压板闭合时坐落在调节螺杆上;所述检测仪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固定架,该固定架固定连接在壳体上;所述检测仪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升降架,该升降架上端与下压板相固定,下端带有驱动板,该驱动板上开设有纵向通孔;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弹簧的上端通过上端连接件与固定架的上端相连接,下端带有下端连接件,该下端连接件穿过所述纵向通孔,下端连接件的下端带有压力调节柄;所述检测仪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导向板,该导向板的外端铰接安装在固定架上,导向板的内端铰接在升降架上。
所述导向板的外端通过铰接轴连接在铰支座上,而铰支座安装在固定架上,导向板的内端通过铰接轴连接在升降架上。
所述若干个调节螺杆的高度可调。
固定架通过固定杆连接在壳体内壁上的固定座上。
在下压板侧面刻有刻度标尺,用于显示下压板上端面与壳体上端面之间的高度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利用本实用新型测试时,上压板被调节螺杆支撑,试样受力来自于下压板,而下压板获得的向上的的力为弹簧拉力与下压板重力之差。由于弹簧伸长量与拉力呈正比例关系,它被拉伸特定距离时拉力是特定的。
本装置能够准确实现张力要求,重复性好,可调节,便于校准计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其从图1的侧面反映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壳体15,壳体15的上方设置有上压板,该上压板由加热板3镶嵌于保温板1中组成。该上压板的一侧铰接于壳体15上,通过上下翻转实现开合,以便放入或取出试样。
壳体15的上端面安装有若干个高度一致并且高度可调的调节螺杆5,所述上压板闭合时坐落在调节螺杆5上。调节螺杆5的作用是:第一、实现上压板闭合时的高度调整,第二、用于定位上压板水平。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可上下活动的下压板4,该下压板4可上下浮动地安装在壳体15上端口处,被测样品放置在加热板3和下压板4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5内部的固定架8,该固定架8通过固定杆7连接在壳体内壁上的固定座6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5内部的升降架12,该升降架12上端与下压板4相固定,下端带有驱动板121,该驱动板上开设有纵向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5内部的弹簧10,该弹簧10的上端通过上端连接件与固定架8的上端相连接,下端带有下端连接件,该下端连接件穿过所述纵向通孔,下端连接件的下端带有压力调节柄9。在弹簧10拉力作用下所述压力调节柄9上端卡在驱动板121下侧面。由于弹簧10上端位置是固定的,升降架12随下压板4向下移动时驱动压力调节柄9同步下移,进而从下端向下进一步拉伸弹簧10。
为了保证弹簧10被拉伸时仅做轴向运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5内部的导向板13,该导向板13的外端通过铰接轴11连接在铰支座14上,而铰支座14安装在固定架8上,导向板13的内端通过铰接轴11连接在升降架12上。
由于弹簧10伸长量与拉力呈正比例关系,它被拉伸特定距离时拉力是特定的。测试时该力反作用于下压板4并且方向向上,上压板被调节螺杆5支撑。因此下压板4的重力减去该力是上下压板作用于试样的压力,样品获得0.3kPa±25%的压强。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更多测试功能,在下压板4侧面刻有刻度标尺2。该刻度标尺2用于显示下压板4上端面与壳体15上端面之间的高度差。举例说来,计量时,下压板4上放上1kg砝码,下压板4下浮一个刻度,放置5kg砝码,下压板下浮五个刻度。
校验过程中,当放上校准砝码后,刻度高于设计位置时,调节压力调节柄9,使其向下达到对应的刻度位置即可。校验过程中,当放上校准砝码后,刻度低于设计位置时,调节压力调节柄9,使其向上达到对应的刻度位置即可。
当测试试样厚度在1mm以内,压强在0.3kPa±25%之间;当试样厚度超过1mm时,调节调节螺杆5的高度即可。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7969.7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460175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G01N 25/00
专利分类号:G01N25/00;G01G23/20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莱州元茂仪器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莱州元茂仪器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1400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小原谢家村
发明人:沈云倩;李武;金汉;董晓曼;梁旭凤;王剑英;高希慧;孙亚宁;陈小燕;任二辉;吴世刚;陈振宏;赵金华;张旭涛;王洪涛;李春钢
第一发明人:沈云倩
当前权利人:莱州元茂仪器有限公司
代理人:梁翠荣
代理机构:37225
代理机构编号: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压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