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涉及底座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槽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表面通过传动机构与转轴的表面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伸缩套杆。该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通过设置驱动电机、液压缸和夹持盒,利用驱动电机带动展示盘转动以及液压缸带动展示盘进行高度调节,配合两个夹持盒可对不同规格下的机器人进行夹持固定,使得机器人在进行固定展示的同时进行转动以及高度调节,达到了方便调节的优点,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美观和展示效果,解决了调节效果较差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驱动槽(2),所述驱动槽(2)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槽(2)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4),所述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表面通过传动机构(5)与转轴(4)的表面传动连接,所述转轴(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伸缩套杆(6),所述伸缩套杆(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展示盘(7),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缸(8),所述液压缸(8)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滚轮(9),所述展示盘(7)的下表面开设有滚槽(10),所述滚轮(9)位于滚槽(10)的内部,所述展示盘(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夹持盒(11),所述夹持盒(1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把手(13),所述把手(13)位于夹持盒(1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4),所述活动杆(14)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板(16),所述活动杆(14)位于活动板(16)内部所开设的贯穿孔内部,所述活动板(16)的远离固定板(12)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套管(17),所述套管(17)位于活动杆(14)的外侧,所述套管(17)远离活动板(16)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夹持板(18),所述夹持板(18)位于夹持盒(11)的外侧面,所述夹持盒(11)内壁的底部和顶部均开设有滑槽(19),所述套管(17)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轮(20),所述滑轮(20)远离套管(17)的一端延伸至滑槽(19)的内部并与滑槽(19)的内壁搭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驱动槽(2),所述驱动槽(2)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槽(2)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4),所述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表面通过传动机构(5)与转轴(4)的表面传动连接,所述转轴(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伸缩套杆(6),所述伸缩套杆(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展示盘(7),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缸(8),所述液压缸(8)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滚轮(9),所述展示盘(7)的下表面开设有滚槽(10),所述滚轮(9)位于滚槽(10)的内部,所述展示盘(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夹持盒(11),所述夹持盒(1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把手(13),所述把手(13)位于夹持盒(1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4),所述活动杆(14)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板(16),所述活动杆(14)位于活动板(16)内部所开设的贯穿孔内部,所述活动板(16)的远离固定板(12)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套管(17),所述套管(17)位于活动杆(14)的外侧,所述套管(17)远离活动板(16)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夹持板(18),所述夹持板(18)位于夹持盒(11)的外侧面,所述夹持盒(11)内壁的底部和顶部均开设有滑槽(19),所述套管(17)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轮(20),所述滑轮(20)远离套管(17)的一端延伸至滑槽(19)的内部并与滑槽(19)的内壁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皮带,主动轮的内部与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表面固定套接,从动轮的内部与转轴(4)的表面固定套接,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槽(10)的底部的开口处宽度小于滚轮(9)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4)远离把手(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的宽度大于活动板(16)内部的贯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4)为螺纹杆,所述活动板(16)的内部开设有与活动杆(14)相适配的螺纹槽,所述活动杆(14)与活动板(16)螺纹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底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现有的底座在对机器人进行固定安装时不能改变方向以及高度,使得调节效果较差,影响了产品的整体美观和展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具备方便调节的优点,解决了节效果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方便调节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槽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表面通过传动机构与转轴的表面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伸缩套杆,所述伸缩套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展示盘,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展示盘的下表面开设有滚槽,所述滚轮位于滚槽的内部,所述展示盘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夹持盒,所述夹持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把手,所述把手位于夹持盒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杆位于活动板内部所开设的贯穿孔内部,所述活动板的远离固定板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位于活动杆的外侧,所述套管远离活动板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位于夹持盒的外侧面,所述夹持盒内壁的底部和顶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套管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远离套管的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内部并与滑槽的内壁搭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皮带,主动轮的内部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表面固定套接,从动轮的内部与转轴的表面固定套接,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滚槽的底部的开口处宽度小于滚轮的直径。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杆远离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宽度大于活动板内部的贯穿。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杆为螺纹杆,所述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活动杆相适配的螺纹槽,所述活动杆与活动板螺纹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通过设置驱动电机、液压缸和夹持盒,利用驱动电机带动展示盘转动以及液压缸带动展示盘进行高度调节,配合两个夹持盒可对不同规格下的机器人进行夹持固定,使得机器人在进行固定展示的同时进行转动以及高度调节,达到了方便调节的优点,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美观和展示效果,解决了调节效果较差的问题。

2、该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通过设置滑轮和滑槽促使滑轮可跟随套管一同沿着滑槽方向运动,从而提高了套管的移动稳定性,使得夹持效果更佳稳定,利用滚轮和滚槽,使得液压缸带动展示盘进行抬起的同时可进行转动,二者调节方式可同时进行,从而提高了调节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结构正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示盘结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盒结构正剖图。

图中:1、底板;2、驱动槽;3、驱动电机;4、转轴;5、传动机构;6、伸缩套杆;7、展示盘;8、液压缸;9、滚轮;10、滚槽;11、夹持盒;12、固定板;13、把手;14、活动杆;15、挡板;16、活动板;17、套管;18、夹持板;19、滑槽;20、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驱动槽2,驱动槽2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驱动槽2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4,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表面通过传动机构5与转轴4的表面传动连接,传动机构5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皮带,主动轮的内部与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表面固定套接,从动轮的内部与转轴4的表面固定套接,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转轴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伸缩套杆6,伸缩套杆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展示盘7,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缸8,液压缸8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滚轮9,展示盘7的下表面开设有滚槽10,滚轮9位于滚槽10的内部,展示盘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夹持盒11,夹持盒1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把手13,把手13位于夹持盒1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4,活动杆14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板16,活动杆14为螺纹杆,活动板16的内部开设有与活动杆14相适配的螺纹槽,活动杆14与活动板16螺纹连接,活动杆14位于活动板16内部所开设的贯穿孔内部,活动板16的远离固定板12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套管17,套管17位于活动杆14的外侧,套管17远离活动板16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夹持板18,夹持板18位于夹持盒11的外侧面,夹持盒11内壁的底部和顶部均开设有滑槽19,套管17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轮20,滑轮20远离套管17的一端延伸至滑槽19的内部并与滑槽19的内壁搭接,通过设置滑轮20和滑槽19促使滑轮20可跟随套管17一同沿着滑槽19方向运动,从而提高了套管17的移动稳定性,使得夹持效果更佳稳定,该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通过设置驱动电机3、液压缸8和夹持盒11,利用驱动电机3带动展示盘7转动以及液压缸8带动展示盘7进行高度调节,配合两个夹持盒11可对不同规格下的机器人进行夹持固定,使得机器人在进行固定展示的同时进行转动以及高度调节,达到了方便调节的优点,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美观和展示效果,解决了调节节效果较差的问题。

具体的,滚槽10的底部的开口处宽度小于滚轮9的直径,利用滚轮9和滚槽10,使得液压缸8带动展示盘7进行抬起的同时可进行转动,二者调节方式可同时进行,从而提高了调节效率。

具体的,活动杆14远离把手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5,挡板15的宽度大于活动板16内部的贯穿孔,利用挡板15可对套管17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定。

在使用时,转动把手13,使得把手13带动活动杆14转动,因活动杆14与活动板16螺纹连接且滑轮20限制了活动板16的自转,促使活动板16只能沿着活动杆14的方向进行位移,使得两个套管17相向运动,从而带动两个夹持板18相向运动从而对机器人进行夹持,启动驱动电机3,使得驱动电机3带动传动机构5运动,使得驱动电机3带动转轴4转动,从而带动展示盘进行转动,启动液压缸8,两个液压缸8带动展示盘7进行升降运动,从而完成对展示盘7同时进行转动以及高度调节。

综上所述,该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通过设置驱动电机3、液压缸8和夹持盒11,利用驱动电机3带动展示盘7转动以及液压缸8带动展示盘7进行高度调节,配合两个夹持盒11可对不同规格下的机器人进行夹持固定,使得机器人在进行固定展示的同时进行转动以及高度调节,达到了方便调节的优点,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美观和展示效果,解决了调节效果较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2717.6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898908U

授权时间:20200107

主分类号:A47F5/02

专利分类号:A47F5/02;A47F5/10;A47F7/00

范畴分类:15C;

申请人:行天(苏州)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行天(苏州)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张家港市锦丰镇锦南路科技创业园A01幢)

发明人:杨骞

第一发明人:杨骞

当前权利人:行天(苏州)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希刚

代理机构:1158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底座装置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