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进给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统,滚珠,数控机床,动力学,误差,建模,丝杠。
进给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罗茹楠,牛文铁,王晨升[1](2019)在《基于机电-刚柔耦合特性的进给系统动态误差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进给系统动态误差是决定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关键因素,明确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参数以及两者之间耦合作用对进给系统动态误差的影响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以某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进给系统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进给系统传动件结合面间刚度和滚珠丝杠柔性特征,搭建了进给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验证。利用典型叁环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结构搭建了机电-刚柔耦合进给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机械系统参数和控制系统参数对进给系统动态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机械系统参数中,滚珠丝杠导程和螺母副轴向刚度对进给系统动态误差的影响显着,支撑轴承轴向刚度的影响不明显;控制系统参数中,位置环比例增益对进给系统动态误差的影响显着,速度环比例增益的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为实现进给系统动态误差的可预知和可控性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工程设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周云峰,王德超,崔峰,朴成道[2](2019)在《基于灰色聚类方法的加工中心进给系统可靠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MTALAB软件对加工中心进给系统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平均首次故障时间(MTTFF)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的点估计值和区间估计值。采用灰色聚类方法划分可靠性指标可拓区间灰数等级,并通过建立白化权函数得到等级区间权重矩阵。再结合构建比较判断矩阵确定的两种可靠性指标权重,最终建立了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加工中心进给系统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9年20期)
戴新泽,胡小秋,周义成[3](2019)在《双驱进给系统动态特性建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双驱进给系统的固有频率,将连续的系统简化成多自由度系统,并建立进给系统的广义坐标系。考虑了导轨滑块、轴承内外圈、丝杠和螺母接触面参数等对固有频率的影响,运用能量法建立了进给系统动能、势能表达式。借助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得到系统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利用MATLAB软件对矩阵进行求解计算。搭建模态测试试验台,锤击实验结果与建模求解结果误差<10%,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机床进给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5期)
杨小锋,石艳,胥云,廖映华,李志荣[4](2019)在《丝杠-螺母预紧力对机床进给系统热特性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滚珠丝杠作为机床进给系统最主要的定位、传动部件,其热变形直接影响着机床的加工精度。为了减小丝杠-螺母副预紧力对机床进给系统热特性的影响,以某高速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的X向进给系统为研究对象,充分、合理地模拟实际工况,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丝杠-螺母副在不同预紧力情况下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温升以及变形情况,为机床滚珠丝杠设计阶段预紧力的选取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丝杠-螺母副预紧力的变化对丝杠本身的温升影响不大,但对电动机端轴承的发热有较大影响。对于高速机床,选取5%或者8%的预紧力最佳。(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郑立平,缪骞,王健,王刚[5](2019)在《四面刨进给系统的结构特点与运动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四面刨进给系统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运动进行设计研究,以期优化四面刨的结构设计。首先,对四面刨的功能进行阐述,确定四面刨结构设计的整体布局。其次,对四面刨进给系统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其结构进行叁维设计。最后,对四面刨进给系统的运动进行设计研究。本文所述内容为改善四面刨切削木材的精度和效率,提高木材加工类企业的生产效率奠定基础,可供有关厂商、技术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木工机床》期刊2019年03期)
[6](2019)在《基于内置传感器的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模态测试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申请号:201910005800.5【公开号】CN109531270A【公开日】2019.03.29【分类号】B23Q17/00【申请日】2019.01.03【申请人】兰州理工大学【发明人】吴沁;杨建军【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置传感器的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模态测试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将激振器按照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布置在确定的激励点上,(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世界》期刊2019年09期)
李朕均,邵桂阳,张皓轩,李爽[7](2019)在《进给系统滚珠轴承热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数控机床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其工作状态下热特性,精确计算滚珠轴承热源和轴连部分的温度场。建立轴承的准静态模型,考虑轴承的离心力、陀螺力矩等因素,利用牛顿-拉弗逊法求解,继而计算轴承系统的发热率。根据数控机床轴承部件的结构特点,建立其有限元模型,使用ANSYS软件计算轴承系统的温度场,研究轴承部件内部发热特点,实现精确预测工作状态下进给系统滚珠轴承热特性。研究为机床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热误差建模和热动力学分析奠定有力基础。(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李朕均,赵春雨,闻邦椿,卢泽宸[8](2019)在《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热源发热率辨识与热误差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具有热源多且各热源发热率时变性强的特点.但以往研究对各热源发热率的时变性关注较小,因此很难实现丝杠温升和热误差的精确预测.本文将Monte Carlo(MC)模拟集成FEM方法捕获到进给系统各热源的发热率,进而确定了各热源发热率占系统总发热率的比例——分配比随系统运行时间的变化规律.然后,基于进给系统各热源的发热率分配比,提出利用进给系统伺服电机的力矩电流计算各热源发热率的方法.最后,基于一维热传导方程的有限差分法,提出了丝杠温升和热误差的数值预测模型,并利用试验验证了模型预测的精确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付振彪,王太勇,张雷,杨倩[9](2019)在《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动态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滚珠丝杠进给系统中各结合面接触刚度的影响,提出一种有限元建模方法,用于研究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动态特性。将丝杠螺母、导轨滑块和滚动轴承简化为弹簧-质量模型。基于Hertz接触理论推导出其接触刚度的计算公式,采用多单元混合的方法划分网格,建立整个进给系统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得到承载台的前五阶模态振型和固有频率;采用锤击激励法对滚珠丝杠进给系统进行模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仿真和试验得到的模态振型基本一致,固有频率的最大误差为8.9%;基于该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主轴质量、滚动导轨副预紧力以及滑块间距对进给系统振型分布和固有频率的影响。所提出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和研究结果对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和结构优化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6期)
杨云峰[10](2019)在《系统参数在消除机床进给系统振动方面的妙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通过适当修改系统参数消除机床进给系统爬行和振动的应用。首先介绍可能引起机床进给系统爬行和振动的各种原因,然后通过对日常维修中遇到的典型的机床进给系统爬行和振动故障进行分析,介绍排除机床进给系统爬行和振动故障的步骤及方法,最后对方法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设备管理与维修》期刊2019年16期)
进给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MTALAB软件对加工中心进给系统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平均首次故障时间(MTTFF)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的点估计值和区间估计值。采用灰色聚类方法划分可靠性指标可拓区间灰数等级,并通过建立白化权函数得到等级区间权重矩阵。再结合构建比较判断矩阵确定的两种可靠性指标权重,最终建立了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加工中心进给系统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进给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罗茹楠,牛文铁,王晨升.基于机电-刚柔耦合特性的进给系统动态误差影响因素分析[J].工程设计学报.2019
[2].周云峰,王德超,崔峰,朴成道.基于灰色聚类方法的加工中心进给系统可靠性评价[J].机床与液压.2019
[3].戴新泽,胡小秋,周义成.双驱进给系统动态特性建模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
[4].杨小锋,石艳,胥云,廖映华,李志荣.丝杠-螺母预紧力对机床进给系统热特性的影响分析[J].现代制造工程.2019
[5].郑立平,缪骞,王健,王刚.四面刨进给系统的结构特点与运动设计研究[J].木工机床.2019
[6]..基于内置传感器的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模态测试方法[J].传感器世界.2019
[7].李朕均,邵桂阳,张皓轩,李爽.进给系统滚珠轴承热特性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9
[8].李朕均,赵春雨,闻邦椿,卢泽宸.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热源发热率辨识与热误差预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付振彪,王太勇,张雷,杨倩.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动态特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9
[10].杨云峰.系统参数在消除机床进给系统振动方面的妙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