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庄道家对于“礼崩乐坏”的回应不仅是反思性的,也有正面建构意义,其建构性思路表现为:第一,人心处于与礼乐文明技术的互动建构中,礼乐文明技术对人心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性影响;第二,对人心性的建构要有基于礼乐文明的提升,不可本末倒置以“俗学”来“缮性”,而应“进技于道”;第三,“进技于道”的主要含义在于一种“以道观之”视角的培育,这是“以道养心”而非以“俗学缮性”,由此而达到“圣人用心若镜”的超脱境界。其问题在于:其一,“以道观之”易流于阿Q精神胜利法;其二,“以道养心”的前提是人心对“道”的体认;其三,真正的逍遥之路不是“看”出来的,“改造世界”不可或缺。
关键词:机心; 进技于道; 以道观之
哲学诠释学使传统经典得到解放,因诠释的多元带来含义的丰富;与此同时,也将不同经典的独特性消解而陷入平面化;任何一个文本皆可无限诠释的后果是任何文本都是相同的,这恰恰消除了差异和丰富性,这是(误用)哲学诠释学的必然悖论[1]。老庄道家的精神遗产是丰富的,但是,并非无所不包(也并非任何时髦主题都是其侧重);通过某种诠释可以做种种发挥,而对于不同主题的选择还要考虑老庄道家的内在结构及其侧重次序。因此当我们赋予老庄道家种种多维解释时,负责任的做法是:研究者要掌握好其诠释限度。判断的依据可以参照三点:第一,文本依据何在;第二,问题语境何指;第三,新的诠释与经典文本意旨[注]关于文本原意的判断原则可参考刘昌元、沈清松、刘笑敢等学者的看法,严格来讲,这些原则都有弹性,其悖论在于原则恰恰是基于诠释建立的,老庄不能复生,其原意无从严格判定,文本又不会说话,对原则的理解又恰恰需要诠释和理解来把握。是否有冲突。除此之外,对于道家和道教当分开论述,即使针对道家部分,在具体问题上也要区分老子与庄子以及老庄后学的思想。
本文的问题在于突显:老庄道家的正面建构意义何在。细读老庄文本,可以看到老庄文本不只有反思性意义(“无不为”“逍遥游”皆非反思性的),其建构性也不仅仅是“小国寡民”的理想,那么还有什么,尤其是面对“礼崩乐坏”,其正面的建构意义何在。本文认为老庄道家的正面建构意义在于“以道养心”,也即提供了一种“以道观之”的视角,由此无论是国家层面的长治久安(老子所侧重的)还是个体层面的脱于物役走向逍遥(庄子所侧重的),便有了一种独特的与当时儒、墨、法家等不同的救治之道,而这也正是老庄道家对于当时的共同问题“礼崩乐坏”的建构性回应;而且,我们将看到,此种“以道观之”的视角不限于先秦时期而具有普适性的意义。因为,问题语境是先秦的,但是,视角则可以与人类共始终。
一、礼乐技术的另一种考量:机心与伤性
(一)“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残生伤性均也”
《庄子》“天地篇”中“槔”的例子令人深省,从某种层面讲“槔”为取水的技术,“礼乐”为安排人事的技术,在儒家看来都是人类社会运行中所必需的,尤其是“礼乐”制度不仅安排人事秩序,同时也在培养塑造着“人”。但是,在道家看来,这些便利是暂时的,礼乐安排人事的同时也有对人心、人性[注]这里“心”“性”的说法与儒家侧重道德意义的“心性之善”不同,虽然庄子没有明确界定,本文中“心性”的理解也在同等意义上使用,不做严格区分,并且不做“性善”的假定,“心”更多侧重认知层面,似乎不能严格与认知心对应,其含义包含认知层面,但是不限于此,庄子的心有基于视角而达到“神遇”的境界,是一种提升而非原始回归。破坏的一面。比如在《老子·庄子·列子》的“天地篇”中:
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压力条件下,烷烃的碳数越高,烷烃分子与CO2分子的差异越大,界面张力越大,所以MMP值也越大。单组分环烷烃、芳香烃与CO2体系MMP变化规律与烷烃具有相似性,即:随着碳数的增加,环烷烃/CO2体系、芳香烃/CO2体系的MMP值也增加。对不同碳数的MMP实验得到以下规律性认识:烷烃族、环烷族、芳香烃族3类不同族组分的烃类与CO2的MMP变化具有相似性,表面张力与压力关系拟合曲线为直线,碳数相同的不同烃类的拟合曲线斜率基本相同,随着碳数的增加,MMP值升高。
子贡南游于楚……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天地第十二”)[注]《庄子》不同版本的句读不同,本文所涉引文均参照由张震点校的《老子·庄子·列子》,岳麓出版社1989年版。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庄子视角的独特,他看到取水用具的便利,但是更看到此种小恩小惠所带来的“得不偿失”:由机械—机事—机心而造成的“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才是真正值得忧虑的。道家的着眼点是长远的、根本性的,往往能看到儒家正面追求价值中潜在的负面性——在道家看来恰恰是更根本性的影响。固然,老庄那里对于“心”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是,通过“有机事者必有机心”的说法我们可以看出,“心”在庄子语境中是可变的,与外在的技术、礼乐处于“互动”影响建构中。庄子的侧重点在于外在技术、礼乐等文明对于“人心”互动建构中的负面影响。同时,若进一步思考的话,我们很难得出庄子人性、人心本然完美的说法,因为“机心”的说法很容易让人推论,未受“机事”影响的本有之心是“纯白”的。其中一个反驳论据在于,老庄的追求并非让人回到原始社会的状态,他们反省礼乐文明的负面影响,并非让人回到不要礼乐的状态;他们反省人类文明自身,但是,并不反人类文明。一个值得留意的事实是,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儒家与道家,同样都表现得忧心忡忡,道家并没有因礼乐文明的崩坏而窃喜。道家的深刻在于,礼乐文明的负面因素是值得留意的,仅仅满足于礼乐文明自身是不够的,道家对礼乐文明的反省在于,提出要在礼乐文明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更高的追求。“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至少让我们看到“人心”处于与外在的“机事”“礼乐”文明的互动建构中,若人心是变动的、处于建构历程中,那么对人心的自觉引导、提升便是道家题中应有之义。这一点,儒家同样坚持自觉培育,但是,在道家看来,儒家的思路适得其反,以提升培育人性的名义最终“残生伤性”而已。
“礼乐偏行”导致“天下乱”,这与老子所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老子》三十八章)是同样的含义,在“缮性篇”最后总结说:“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老庄道家之所以不同意儒家以仁义礼乐为本就在于这是一种“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以工具为目的”的误入歧途。就如同对于人格的期许一样,“刻意尚行”等在庄子看来恰恰是一种“得道”前的造作,真正的“圣人之德”是“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的。这里我们可以再次看出,道家的思路,并非对于礼乐、修养等的抛弃,而是要求对于礼乐文明的进一步,一方面自觉其限度,另一方面留意其工具性意义而追寻真正的目的。换句话说,儒家追求“仁”“圣”,在道家看来其方法是不够的,有缺陷的,不能停留在那种“造作”层次,而要“登堂入室”方可达到“真仁”“真圣”。
(3)教学课程形式的愿望。在希望开设课程的学生中,有498人(30.9%)最喜欢合作学习式,539人(33.5%)最喜欢案例教学式,356人(22.1%)最喜欢自学—辅导式,115人(7.1%)最喜欢传递—接受式,仅有103人(6.4%)最喜欢现象分析式,且不同年级、性别、任职的学生对教学形式愿望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8,P=0.034,P=7.427×10-5)。
马,蹄可以践霜雪…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马蹄第九”)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第六”)
根据中国的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以及经济增长建立VAR模型,分别给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一个单位大小的正向冲击,得到脉冲响应的函数图1如下:
(二)礼坏乐崩与“残生伤性”
在关于“浑沌”“海鸟”和“马蹄”的论述中,庄子以残酷的方式彰显了儒家“礼乐”文明的荒谬性: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养生主第三”)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至乐第十八”)
层次排序的方法,是对煤矿设计方案进行判断矩阵的比选的方法,经过对所有的单排序的矩阵的判断,最终得到一致性,层次总排序指的是对矩阵中各个元素进行目标层的相对权重的分析,从上而下的方法逐层合成,利用每个层次中单排序的结果,计算出针对上一层次的所有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权值,最终计算出方案层中的各个目标层的权重,针对文章叙述的开拓方案,比选出问题,对最优的方案进行组合权重计算结果的验算。
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骈拇第八”)
同时,以上说法,也很容易给人一种引导,庄子似乎更倾向于保持“混沌”的原样,放鸟于深林,维持马之“真性”,就如同老子的“无为”很容易流于“无所作为”“不作为”的误解一样。“秋水篇”的说法更加强了此种误解:“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但是,我们若以此思路断定老庄道家恐怕将流入一种倒退论的误区,好像道家的主张是将人们拉向原始野蛮、不作为,道家是反人类文明的。这种说法很难成立,上述例子的深刻性在于庄子通过“浑沌”“海鸟”之死彰显儒家礼乐自身的荒谬性,其正面主张不是反礼乐、不要礼乐,而是在“反省礼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醒人们看到礼乐文明自身的限度,且礼乐文明之上还有更高的追求。这在“天运篇”“至仁无亲”中庄子有着较为明确的说法:
庄子曰:“至仁无亲。”……此非过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夫南行者至于郢,北面而不见冥山,是何也?则去之远也。故曰: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夫德遗尧、舜而不为也,利泽施于万世,天下莫知也,岂直太息而言仁孝乎哉?……”(“天运第十四”)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庄子的意思不是让人们不仁不义、不孝不忠,而是提醒人们仅仅停留在儒家“孝亲”层面不是真正的“仁”,要经由“敬孝”“爱孝”“忘亲”“亲忘我”“忘天下”最终达到“天下兼忘我”这种“尧舜”之境界,这才是真正“利泽万世”的事业。儒家的提倡只是入门,道家并非不入门,而是要登堂入室。这就涉及道家对于“缮性”“养心”的说法,不能以“俗学”“缮性”而要“进技于道”。
当证据之间出现冲突时,D-S证据理论会融合失效,因此需对证据进行改进,使所有证据之间的存在交集,即可解决以上问题且不影响最终的决策结果。因全集Θ与所有证据中子集均有交集,同时再给所有证据体乘以相同的折扣率λ(λ<1),即可使所有证据体中都含有全集项Θ。
二、如何缮性养心:进技于道
(一)“缮性于俗学”则不可
庄子在“缮性篇”中提到“俗学”对于人性的“蔽蒙”:
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缮性第十六”)
在《老子·庄子·列子》的“骈拇篇”中我们看到: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导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刻意第十五”)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第四”)
搜完,毫无结果。警官虎着脸沉默片刻,目光在那四名女学生身上游走。虽说是冬天,女学生仍是纤纤巧巧,柳腰生姿。
由2.1节介绍可以看出,不论是哪种传统的交叉方法都是随机选则父代中的交叉位置,这样容易破坏父代种群的优良基因,且易造成局部收敛。本文利用蚁群算法的正反馈机制,将染色体等分为若干个区间,并给每个区间添加信息素。由此可以得到信息素与适应度之间的公式为:
在“缮性”方式上,庄子认为儒家是“以心捐道”,这同样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儒家的刻意言行只是流于形式的“祭祀之斋”,是不得门径的,庄子由此提出“心斋”的说法,接续上面论证,此种“心斋”并非“无所听”“不作为”,而是更高层次的“听之以气”“虚而待物”。这在庖丁解牛中得到更为明确的说明。
(二)“道也,进乎技矣”
《老子·庄子·列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广为流传: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应帝王第七”)
这是庄子文本中很精彩的段落之一,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庖丁解牛并非“不作为”、弃牛不解,而是随着技艺的熟练,“进技于道”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此种“目无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境界正是庄子的正面主张,是对于儒家入门熟练后登堂入室、进技于道的结果。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道家的养生,尤其是在庄子这里,其更多是一种“进技于道”“以道观之”的视角,而非注重生理性的身体,对于技术、文明、身体这些实体在庄子文本中恰恰是慢慢要超越其上的,并非抛弃,而是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比如说对于身体的生死问题,庄子的着眼点在于一种“生顺死安”的达观智慧,而不在于追求一种肉体长生的理想(与道教不同)。换句话说,道家的“养生”贵在“以道养心”。
三、“以道养心”:“同于大通”
(一)仁义、礼乐而道德
在老庄道家那里,就当时语境看,人类处于不断的“道”“德”滑坡中,《老子·庄子·列子》“天下篇”中提到“道术将为天下裂”[2],“缮性篇”中更明确了“德又下衰”的过程: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大宗师第六”)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逮德下衰,乃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由是观之,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缮性第十六”)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道路上,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人才、靠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进程中,独立学院办学体制应运而生。独立学院依托社会资源和母体学校的办学优势,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独立学院在迅速的发展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教学质量不是很高等等。这时,改革和丰富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种历程在《老子》三十八章便具体表现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面对此种“道德滑坡”,接续上面分析,老庄不是要抛弃礼乐仁义,而是要在儒家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这在“大宗师篇”中有着明确的表达:
“君子”“小人”在儒家文本里有着明确的分属,虽然,在道家看来,二者声名不同,但是对于“伤性”是一样的,此种思考同样发人深省。儒家重视名号的正面积极意义,道家则更重视“实”,在道家看来给个贞节牌坊而戕害人性,无论如何是要不得的,名号再好也无法掩盖“残生伤性”的事实。在这个意义上讲“君子”“小人”都一样,甚至可以沿着庄子的语气说,“君子”的做法更虚伪,对人性残害更大,也更要不得。这也是老庄道家对儒家礼乐文明不敢苟同的深层依据。
我们可以留意到此种文本对于《老子》文本的呼应,老子的“道德滑坡”表现为:道—德—仁—义—礼;那么在《庄子》文本中,委托颜回的进益之道则表现为:“忘仁义”—“忘礼乐”—“坐忘”—“同于大通”,这是一种基于仁义礼乐而提升入道的过程。基于上面分析,本文认为,这是种“进技于道” 的升华而非反礼乐、弃仁义的原始回归,而此种升华的关键在于提供了一种“以道观之”的视角。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因为有了新的视角,这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不再是残生伤性之所而是自由逍遥之境。
(二)以道观之: “至人之用心若镜”
庄子对于“人心”的引导不同于儒家注重“劝学”“修养”的路径,而是给予一种新的视角,看到许多正面光环文明自身的负面性,并进一步超越克服之,其超越克服的途径,主要是一种新的视角,不是“改造世界”,也不仅仅是“解释世界”,而是“升华视角”且“以道观之”: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第七”)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秋水第十七”)
此种“以道观之”的视角在《庄子》文本中随处可见,无论是对于美丑、寿夭,还是对于是非、生死,都有了一种“超脱”而又“达观”的智慧。我们以死亡为例,不同于儒家的“未知生焉知死”,也不同于基督教的“灵的回归”,道家则给人一种“安时处顺”的淡然与平静:
为满足E-Navigation战略的通信需求,将GMDSS的通信能力提升到全新高度迫在眉睫。目前众多的先进移动通信技术于陆地应用已经相对成熟,但在海上应用不广,部分技术在海上移动业务领域仅处于起步阶段。这些技术都具备着极大的发展前景,可有效弥补目前E-Navigation战略实施过程中通信技术能力的欠缺。
老聃死,秦失吊之……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养生主第三”)
PDCA循环管理则是从计划、执行以及反思、解决四个阶段展开护理管理操作,针对2017年8月的临床检验工作制定改进策略。
对此例的解读,若说庄子逃避生死、追求长生、讳疾忌医、不重生命、自生自灭,似乎都是不妥当的。基于上述“进技于道”的分析,庄子的思路似乎是对于“技”(养生、技术、礼乐)的超脱和升华,而非简单的否定或抛弃,此种“以道观之”的视角使人在“人间世”种种羁绊中,不必逃避、隐遁、出家、皈依而能过一种解脱、自由、逍遥的生活。这是道家的深刻之处,同时也是其珍贵的精神遗产,于今看来,具有超越具体民族、地域、时空的普适性价值。
四、“以道观之”的意义及其限度
基于上述论证,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老庄道家对于礼乐文明的反思性是深刻的,而且其思想不限于反思性一面,在建构层面,老庄道家的思路表现为:第一,人心处于与礼乐文明技术的互动建构中,礼乐文明技术对人心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性影响;第二,对人心性的建构要有基于礼乐文明的提升,不可本末倒置以“俗学”来“缮性”,而应“进技于道”;第三,“进技于道”的主要含义在于一种“以道观之”视角的培育,这是“以道养心”而非以“俗学缮性”,由此而达到“圣人用心若镜”的超脱境界。因为有了新的视角,这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人间世”不再是残生伤性之所,而是自由逍遥之境。
与此同时,此种“进技于道”“以道观之”的视角也存在某种隐忧。首先,人间世的复杂性远远不是“庖丁解牛”那样简单,熟练工的培养达到游刃有余是容易的,但是,“人间世”的人心是变动的,人心不是死牛,人心是活的。“以道观之”确实可以达到某种超脱而逍遥,但是,也有流于“精神幻觉”的危险,与“阿Q精神胜利法”如何区分?会不会成为一种无力的心理安慰剂?其次,“以道养心”的深层困境还在于“道是什么”,“以道养心”的前提是“以心立道”,“道”的提出、理解、接受都是人心的诠释行为,这样在源头上便有了“人心”的影子,那意味着“道”是不“纯白”、不客观、不绝对的,对道的理解就是多元的[1]113。那么如何“以道养心”就有个选择的问题。即使有绝对的“道”,相对的人心也无法认识。人能认识的只是多元中的“道”。再次,道家对礼乐文明技术的反思固然深刻,但是,若认可“道在万物”的说法,那么“道”也在“技术”“礼乐”之中,而老庄道家对于“技术礼乐文明”禀赋“道”性的正面意义缺乏认识。最后,道家面临“看待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悖论,真正的自由、逍遥之路确实需要“以道观之”的达观智慧,但是,必要而不充分,自由逍遥不仅仅是观念的问题,不是“看”出来的,恐怕还是要慢慢去“做”,加上“改造世界”而慢慢通向自由逍遥才是可能的。
[参考文献]
[1]刘笑敢.诠释与定向——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探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2-23.
[2]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M].北京:中华书局,2014:12.
ReflectionandConstruction:ChuangTzu’sTreatmentof“theritualcollapseandmusicruin”
LIU Junli
(Philosophy School,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Abstract: The response of Laozhuang Taoists to “ritual collapse and music ruin” is not only reflective, but also shows as follows: first, the human heart is in the interactive construction of the technology of etiquette and music civilization, and the technology of etiquette and music civilization has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human heart. Second,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natur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omotion of etiquette and music civilization, yet should no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using “vulgar learning ”to nuture “nature”, but should “advance in Taoism”. Third, the main meaning of “advance in Taoism” lies in the culti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oism, which is to “nourish one’s undefined heart with Tao”rather than “learn from vulgarity”, thus reaching the transcendent realm of “sage defines heart as mirror”.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t first, “Taoism” is easy to become spiritual victory method of Ah Q . Second, the premise of “keeping one’s undefined heart by Tao” is the recognition of “Tao”by people’s undefined heart. Thirdly, the real road of free and unfettered is not “seen” and “reshaping the world” is indispensable.
Keywords: a mind given to deception or trickery; advance in Taoism; with the view of Taoism
收稿日期:2018-12-25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天道与人道:比较视域下李泽厚‘巫史传统论’研究”,项目编号:13JHQ016。
作者简介:刘君莉(1980— ),女,河南省长垣县人,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传统伦理学、应用伦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32(2019)02-0006-05
[责任编辑:张天景]
标签:礼乐论文; 道家论文; 庄子论文; 儒家论文; 道观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先秦哲学论文;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论文;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 天道与人道:比较视域下李泽厚'; 巫史传统论'; 研究" 项目(13JHQ016)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