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热词是当代社会道德风尚的指示器和民众心态的显示屏。以“葛优躺” “北京瘫”等为代表的系列“丧文化”网络热词折射出社会民众的精神状态和伦理诉求。通过对“丧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变迁进行分析,不难看出,青年一代追求物质享受与精神文明素养的断裂、个人价值观的横行及人际关系的冷漠等伦理问题,最后就如何远离“丧文化”,积极培育和引导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网络热词;“丧文化”;伦理问题;伦理引导
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断言“技术的本质不是技术性的”[1]。因为技术不只是技术,还与社会民众相关联,网络媒体的出现也是如此,它既带来了网络文化的繁荣,还“给普通人以表达需要和希望的机会”[2]。网络热词的兴起就是网络文化出现之后产生的社会新现象和新问题,是当代社会文化现象的晴雨表,直接折射当代社会民众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诉求。“葛优躺” “北京瘫”等系列“丧文化”网络热词通过黑色幽默式的语言、符号或图片形式予以表达,无一例外地传递一种(我已经是个废物)的颓废、悲观、绝望等自嘲式信息,这种现象与屌丝、杀马特、直播等网络亚文化一起构成当代社会青年的心理和文化景观[3]。
一日清理橱柜,翻出了十四年前女儿出生时珍藏的一小布包胎发,郑重其事地交与女儿保管,希望当她有朝一日青丝变白雪之时,能手握这胎发想起已经消失的父母,想起艰难走过的岁月。
一、“丧文化”现象的缘起
流行于当今社会舆论中的“丧文化”,是社会情绪的集中反映,侧重表达了当代部分青年不想工作、不想奋斗,却热衷于呈现颓废绝望、自怨自艾、冷漠麻木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2016年,喜剧演员葛优在1993年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扮演主人公季春生,在贾家蹭吃蹭喝的一张照片爆红。照片中的葛优,头发稀少凌乱,面部削瘦,满脸胡渣,奶奶花衬衫装扮,一脸生无可恋地瘫躺在松软沙发上,呈现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好逸恶劳、坐享其成的精神形象,惹人鄙夷。随后,一系列“丧文化”语句和多种符号图片,如“北京瘫”“悲伤PEPE青蛙”表情包、“四肢咸鱼”、日本卡通形象“萌物懒蛋蛋”以及“丧歌天后”Lana Del Rey的网络神曲《感觉身体被掏空》等,开始随着各种媒体终端和社交网站,频频出现甚至呈现井喷现象,形成层出不穷新的话语体系和风格,反映了一种无力、无奈、无趣、无感的心境,成为了部分年轻人热衷扮演颓废和自嘲的流行代名词,折射出青年一代消极心态和社会心理,反映出当代青年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青少年一代身处比以往竞争更大的社会环境,面对学习的重负、老师的期望和父母的嘱托,倍感压力重大,通过各种“丧”的自嘲和互相调侃得以自娱自乐而释放苦闷;尤其是进入职场的工薪阶层,面临竞争激烈和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常为工作成绩、能力提升、稳定的生活来源深感焦虑和重压,就以自我嘲讽和各种“丧”聊以慰藉。然而,语言在使用时,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说话者的思想和情绪[4]。长期受“丧文化”现象的熏陶也许使追捧者津津乐道、乐此不疲,但同时也会带来士气的低落、深陷消极的情绪而不能自拔,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
为了加强对本课时知识的巩固,我要求学生构建本框题知识网络,拍照上传至云课堂平台,互相点评与改进。在云平台的“分享区”,我还建议学生上网查找“韩国乐天事件”的后继报道并上传,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关注时事的意识。当然,学生也可以在线分享本课时的感悟与收获。
追溯“丧文化”的古代释义和产生缘由,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丧”是指人死后办理丧事,通常与“葬”联系在一起,如“丧葬”或“埋葬”,源于古代的“丧葬”文化。“丧”作为一个古汉语词,本意是指丧失、丢弃和失去之意,这在众多古语典籍中均有记载,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礼记·檀弓上》和《商君书·更法》等。“丧”字一词涵盖七种释意:一是指死去。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一文中曾记载: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二是指丧事,即人死后殓、奠殡、葬等事宜。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曾记录“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秦则无礼”。除此,“丧”的涵义还引申到其他词语含义,如:指丧宰(主持丧事的人)、丧家(有丧事的人家)以及指治丧(办理丧事)、丧车(送葬者坐的车)、丧制(治丧的礼制)、丧庭(灵堂)、丧器(丧事用器具等。三是指人的尸体或灵柩、殡仪队,如《明史·海瑞传》中记录: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四是指服丧、持丧,从《礼记·檀弓上》上记载的“子上之母死而不丧”得出含义。五是指悲悼、伤悼的意思,如《商君书·更法》记载:狂夫乐之,贤者丧焉。六是指灭亡和失败。北宋苏洵在《六国论》中言及“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后来文献典籍中提到丧师(战败而损失军队)、丧国之社(国家灭亡,无人祭祀的宗庙)、丧败(因失败而受损失)。七是指忘记、忘掉。在庄子的《齐物论》中的“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其中的“丧”就是忘记的含义。
综上,“丧”及“丧文化”的古代释义,大都涉及悲哀或不幸,主要指丧葬方面的事宜或仪式,属于寓意不好的隐晦词或禁忌语。时至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残酷和社会压力的增大,加上互联网时代频繁互动的推波助澜,促使“丧文化”一词在当代社会语境中得以大肆扩散。联系周边国际环境,“丧文化”一词的兴起与欧美国家、岛国日本的异域文化不无关系。欧美文学《麦田里的守望者》折射出“迷惘一代”的真实存在;日本曾经风靡一时的多部丧剧,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导致“丧文化”的魅影从网络充斥到社会,种种迹象如同“精神鸦片”一般,对年轻人产生消极影响,促使他们偏离正常生活轨道,在颓废中空耗岁月、失去生活斗志、沉沦没落,最终带来了犯罪率、自杀率的畸高不下。对此,我们不应该忽视“丧文化”背后的社会弊端和伦理问题。
二、“丧文化”的伦理思考
语言与社会文化的相关性需要解码语言背后的社会环境。大数据时代的瞬息万变,信息社会和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便捷和高效,需要跟上快节奏社会氛围的年轻人,偶感疲惫和无奈。网络热词“丧文化”绝非互联网、个人微信截图的“悲伤蛙”“面瘫”“葛优躺”“长腿咸鱼”等沮丧图像和文化符号所带来黑色幽默那般轻描淡写,一段时间以来在青年网民中的快速感染和加速扩散的背后,反映了众多个体情绪的无奈,较多地凸显了青年一代极端、消极、绝望的社会心态,附带而来的孤独、渺小感、无力感也并非无病呻吟。因此,如何理性对待“丧文化”,值得社会关切与讨论。
“丧文化”网络热词流行的背后,折射出青年一代精神生活秩序的混乱、真理的虚无、理想的淡化、核心价值体系权威的逐渐消解和自我利益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流行;折射“丧文化”群体现实中的“自己”和理想当中的“我”的差距与内心矛盾,当差距越来越大时,自我嘲讽和吐槽催化了各种“丧”的流行和吹捧。从现实生活追求来看,“丧文化”倡导享受至上,把人生追求的主要目标设定虚度光阴、无所事事,更有甚者把“啃老”、享乐主义和金钱主义设定为人生的主要价值观,造成了好逸恶劳、坐享其成凌驾于精神独立之上的社会现象。
(一)“丧文化”热词现象彰显青年一代贪图物质享受与精神文明素养欠缺的差距,折射其对社会现实的无可奈何和对理想生活的期待
与此同时,“丧文化”现象是基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与文化繁荣时代背景下,青年群体在社会转型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平衡的矛盾体现。青年一代正是基于他们父辈、祖辈辛苦努力的财富积累,逐渐养成了不愁吃、穿、住、行的养尊处优安逸的生活方式,容易造成精神懈怠,缺乏进取和奋斗的动力。近年来,与“丧文化”相关的符号和语句的使用频率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这与当今的社会文化和家庭环境不无关系。由于受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思想观念的影响,部分年轻人显现了极端功利化的倾向,动不动就通过互联网晒心情、晒财富、刷个人情绪的表情包来标榜自己不需进取,却依然能应付生活和工作,或者就算天天宅在家里“啃老”,也能安逸度过他们的余生。这些人表面上讽刺各种“丧”,调侃和自嘲自己的微不足道;另一方面却又非常羡慕别人通过努力拼搏赢来的工作优越、生活舒适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这种向往别人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个人颓废形成的巨大反差,以内心矛盾重重却不以为然的自我讽刺为表征,反映了拜金主义、奢靡之风泛滥和精神贫瘠的悬殊社会现状,更是折射出“丧文化”之外的青年群体在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
“丧文化”取其字面意义,就是“丧失”的意思,由“丧失”的本义进一步延伸,描述了当今现实社会中,“丧文化”追捧者们在感受到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大之后的情绪释放和网络狂欢,亦或失去生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的消极生活情绪和个人沉沦状态。不管是外在心理压力的释放还是内在颓废状态的真实描述,这都从一定程度折射出他们超时工作、压力大、挣钱难的社会事实,这与青年一代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格格不入。据统计,目前崇尚“丧文化”图片符号的群体大多都是80后和90后的互联网活跃分子,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庇护下,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过着衣食无忧,顺风顺水的生活。但步入社会之后,却要面临生活、工作、学习等多重压力,接踵而来的加班、买不起房、没时间谈恋爱、睡眠不足等压力带来的负能量情绪,往往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得以共鸣和宣泄。他们经常通过“丧文化”经典语句来自嘲,“当你觉得自己又丑又穷,一无是处时,别绝望,因为至少你的判断还是对的”“哪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有时候你不努力一下,不知道什么叫绝望”“有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是为了告诉你,你真好骗”,等等。以上一系列的黑色幽默的话语,加上热衷转发的“葛优躺”“PEPE青蛙”表情包等自娱自乐的符号表达,一方面从一定程度标榜着他们对好逸恶劳、蹉跎岁月、坐享其成的生活态度和方式的艳羡和向往,同时也暗示着努力无用、奋斗无望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是一种内心精神世界空洞与外在物质世界丰富的反差与断裂,折射出部分社会群体对当今物质条件丰盛之下的空虚内心世界的无力吐槽。
(二)“丧文化”热词现象折射出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横行
清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西湖主》有云:“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据古语释义,异常饥饿的人不会选择食物的好坏,勉强吃饱的人,会考虑食物的口味,但不注重其质量,而真正实现温饱之后的人,则会选择适合自己、愉悦自己的食物,从而达到享受美食。在这个物质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大多数年轻人正处于努力奋斗期,属于“勉强吃饱”的这类群体,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强大自己的内心,实现自身精神上的愉悦,如此,才会对“丧文化”自觉排斥。再者,鉴于青年一代独特的心理特点、多元化的价值观,对广大青年群体的思想意识进行文化引领也是治愈“丧文化”消极价值观念的精神良药。诚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有利于摆正青年一代主流价值观的位置,发挥其正向引导作用,加强青年自身对消极文化“丧文化”的免疫力,而且反过来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践行和传播,从而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1)腹腔内器质性疾病者,如胃肠感染(急性阑尾炎、结肠炎等)、胃肠道梗阻、慢性肠套叠等;(2)其他功能性胃肠病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腹型偏头痛和功能性便秘等;(3)症状性腹痛,即肠道外疾病引起的腹痛,如上呼吸道感染,肝、胆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腹型紫癜等;(4)伴有明显精神心理障碍的患儿;(5)合并严重心、肝、肾、消化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6)对试验药物或其成分过敏;(7)研究者认为不适宜入组者。
(三)“丧文化”热词现象反映青年一代人际关系的冷漠
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进行测量比较;比较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心血管时间的概率(心血管事件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患者各项症状是否有明显改善[2]。
三、“丧文化”的伦理引导
语言源于社会文化,社会的文化发展通过语言来映射。换言之,语言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催化新词汇的产生,从而形成一定的语言标记。“丧文化”溯源于古代丧葬文化,兴起于外来文化,以日本的“宅文化”和欧美的“迷惘一代”文化为源头,在当代信息社会和竞争时代得以发酵和演变。大量充斥现今网络空间的种种“丧”名言、表情及符号,从文字本身来看,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青年一代在互联网时代的“主动自嘲”和“自我贬低”的情绪感染,从文字背后的社会本质含义中映射出当代青年冷漠的精神面貌和孤僻的社会心理及功利主义价值观,具体表现为物质享受与精神文明素养的断裂、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滋生和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
(一)开展伦理问题关怀,引导青年形成健康良好的社会心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面临择业、就业、结婚、孝敬父母等人生大事时,明显出现心有余而力不从足的状况。基于利益的追逐与物质的不足导致对亲情的疏离,使“爱无能”和“空巢青年危机”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社会现象。“丧文化”表面赋予青年一代尝试通过热闹无比的调侃和自嘲得以解放个性和释放压力,实则折射出他们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之后的社会现实,貌似波澜不惊,但却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每一个活跃的个体,这与青年一代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格格不入。长此以往,社会群体尤其是青年一代,难免沾染消极情绪,对其社会心态、个人价值观培育及成长都存在较大的危害,令人担忧。对此,从根本上对青年一代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心态的伦理关怀才是解决“丧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关键所在。
维特根斯坦认为:“想象一种语言就叫做想象一种生活方式。”[5]网络热词“丧文化”系列语句的流行,成为了网络群体采取自我嘲讽释放各种压力的一种黑色幽默表达形式。随着信息社会的繁荣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人际关系的疏远、冲突甚至冷漠日常化的现象正逐渐取代邻里和睦、重亲情孝道和人际关系亲密的优良传统。“丧文化”语录中“年度最佳”的描述,如“你才20多岁,没有遇到喜欢的人很正常,往后你会发现,大概是遇不到了”“现在的人天天手机不离手,要回你的消息早就回了,单身没关系,以后单身的日子还长着呢”“在你深夜失眠时,人家早就呼呼大睡啦,当你孤独时,别人早已有了新欢,在你怀旧时,别人早就把你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别再因为他继续熬夜了”“如果一个人秒回了你,也只能说明这个人在玩手机而已”,等等。纵观以上“丧”语录集锦,反映了年轻人颓废、悲观、绝望、生无可恋的真实心理写照,同时折射出“丧”群体强调个人的力量、崇尚独处、不喜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个人主义人生观倾向,缘于对家庭、亲情的忽视而造成个人在社会中孤立无援而找不到集体温暖的孤独沉沦。实际上,即便一切价值观都没有了落脚之处,只要还有家庭和亲情,人们就容易找到方向,找到自己的责任所在[6]。
英格尔斯曾经指出,“当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它的国民不经历这样一种心理上和人格上向现代性的转变,仅仅依赖外国的援助,先进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引进,都不能成功地使其从一个落后的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7]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固然重要,但积极的社会心态、乐观向上的价值追求也是国家现代化的主要衡量标准。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深化改革的转型期,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社会关系的变动一定会带来的社会伦理问题,青年一代对不良价值观的追求从一定程度折射出不稳定社会心态。对此,社会应倡导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空间,全面引导和培养青年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对青年一代的伦理关怀,尤其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青年自身联合起来,共同努力。首先,应进一步规范和引导青年一代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使之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其次,针对存在的现实社会认识偏差,应及时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疏导其负面情绪,引导他们辩证和理性表达。再次,需进一步完善青年群体就业服务和保障机制,为广大青年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可以预期的晋升空间,激励青年努力提升自己,热情积极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之中。
(二)拒绝“丧文化”,积极培育和引导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言折射社会生活百态,风靡一时的网络热词更是浓缩反映人们的社会期待和大众心理。据统计,当今“丧文化”及相关各种“丧”符号和语句的使用频率、数量惊人,甚至成为了青年一代精神状态的代名词,这与当今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不无关系。在社会转型期和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物质财富的重视,对当代青年群体的价值目标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于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理想目标与现实目标、功利价值与精神价值等关系如何平衡,成为了社会与个体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然而,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矛盾的日益突出,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导致了负面的价值观的形成,表现为对物质利益的重视和对精神引领的忽略,而“金钱万能”的物质观必将导致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的形成。加上西方国家思想文化的渗透,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低效,使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呈现出严重分化的状态,以黑色幽默和和讽喻风格为特征的“丧文化”的兴起和流行成为了大众价值观困惑和迷茫之际的调味品和催化剂。随着“丧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和演变,部分青年网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受到腐蚀,精神面貌变得消极颓废。长此以往,这将不断侵蚀民众的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态度,对于个人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和谐都有极大的危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国民价值共识的凝聚和集结,需要内化为公民的觉解并成为其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8]。从理论层面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调整社会群体的社会认知,尤其是对不同事物的理解偏差,引导他们理性和辩证表达利益需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疏通社会负面影响;从个体实践层面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能规范社会群体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同时也能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凝聚社会正能量。因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帮助青年群体建立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和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精神动力。对此,首先要引导青年一代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属于国家层面的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二十四字严谨的内在逻辑与深刻的文化内涵,时刻提醒青年群体不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引导其奠定自身的精神基础,而且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实践,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其次要引导青年一代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加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体会英雄人物的事迹,知晓和学习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谨记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只有努力奋斗,才能继往开来。最后要引导青年一代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贯穿到社会现实生活,引导其积极向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撸起袖子加油干”,彻底远离“丧文化”的侵蚀。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凝聚社会正能量
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的发展影响了“丧文化”的生成与传播。随着网络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个人移动终端的实现,网民数量与日俱增,广大青少年成为茫茫网络大军的绝对主力,他们的心理状况、精神状态和道德水平决定了当今社会及未来的发展水平。网络热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和大众心理的直接反映,我们要利用网络热词作为社会关键词来推动和普及大众健康文化。众所周知,负能量网络热词,将消磨人的意志,降低人的积极性,阻碍人的创新性发展。反之,正能量网络热词,以“战狼2”“撸起袖子加油干”等,将坚定人的意志,激励人的斗志。话语的所指意味着任何话语的说出都有其角度与意向,而这一角度与意向就奠基于此在与世内存在者的关系之上,而这种关系给予了话语所关乎者规定与意义[9]。对此,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凝聚社会正能量来扼制“丧文化”带来的网络负面情绪和新媒体的消极影响,才能达到净化网络道德环境,弘扬社会主旋律的目的。
如果说“丧文化”只是网络小范围的调侃、无伤大雅的黑色幽默制造,但“丧”风气一旦蔓延开来,尤其是欧美国家通过网络传播各种“丧”来消磨我国年轻人斗志和应有状态的“软实力”以及带来消沉、困惑与迷茫的负面影响,则亟需引起重视,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第一,引导网络媒体承担社会责任和职责。社交媒体平台正在成为科研机构对公众进行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对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0]。网络和媒体作为传播媒介,应明确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职责,发出中国好声音,传递社会正能量,而不能以追求关注度与点击量为最大利益。青年群体更应辩证看待“丧文化”,不能一味沉溺于“丧”情绪和影响中不能自拔。第二,重视健康文化、主流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积极引导作用。基于网络热词对网络文化、社会道德环境的引导功能,社会需要引导广大网民个体之间交流、较量和碰撞各种的观点,让大众接受社会的主流观点。第三,提升青年群体的网络媒介素养,促进其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只有提升广大青年群体的网络媒介素质,加强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网络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有效抵制“丧文化”的侵蚀。
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上述调节器动作仍不能降低出口压力或者仍不能提高出口流量,以至于出口压力大于安全线PAH时或者出口流量低于安全线FAL时,为防止喘振,联锁动作,旁路阀快速打开,同时DCS上将旁路阀阀开度锁定在100%上,入口导流叶片阀开度锁定在0%上,压缩机卸载。
网络热词层出不穷,鱼龙混杂,良莠并存,直接折射网民文化素养、道德水平、价值取向,反映社会现象和道德状况的客观存在。“丧文化”一词,体现社会弊端,暴露社会问题,反映青年一代对当前自身状况的讽刺和社会的不满。对此,社会需要赋予年轻人更多可能的幸福感,提供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并引导他们抵御消极文化,崇尚健康文化,让他们谨记自己是有理想、有智慧、有力量的一代,同时也是全社会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应该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敢爱敢拼,敢试敢为,自觉抵制颓废的生活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匈]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M].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8.
[2]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116.
[3] 施蕾.无力颓废与抵抗消解——网络“丧文化”现象解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168-173.
[4] 杨信彰.语言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
[5] [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9.
[6] 夏之焱.引导青年人远离“丧文化”侵蚀[N].光明日报,2016-09-30.
[7] [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6.
[8] 王泽应,王皓宇.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道德路径[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5):42-49.
[9] 陈志伟,刘易晴.“话语”在《存在与时间》中的生存论建构作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48-54.
[10] 黄磊.社交媒体数据创新驱动力形成机制及规制探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21-29.
TheModernEthicalReviewandGuidanceonInternetHotWord"SangCulture"
HUQing-qing,YUANShu-ti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unanInstituteofTechnology,Hengyang,Hunan412001,China)
Abstract:Internet hot words are the indicator of contemporary social morality and the display screen of people's mentality. The series of "Sang culture", like "Geyou lying down" and "Beijing paralysis", are reflecting the spiritual state and ethical appeal of the public. Through social background analysis and historical cultural change of "Sang culture", ethical problems, such as: young generation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distance, the prevalence of personal values and interpersonal indifference, are reflected. Finally, it provides the ethical guide of healthy and positive mainstream values on how to stay away from "Sang culture".
Keywords:internet hot words; "sang culture"; ethical issues; ethical guide
收稿日期:2019-07-03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评审委员会一般资助项目((XSPYBZZ017);教育厅科研项目(17C0520);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8B(Ⅰ)016);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湘教通〔2019 〕219 号(序号第2616)
作者简介:胡青青(1982-),女,湖南益阳人,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应用伦理学、语言与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934X(2019)05-0122-07
DOI:10.16573/j.cnki.1672-934x.2019.05.016
标签:社会论文; 文化论文; 青年论文; 网络论文; 价值观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论文; 湖南省社科评审委员会一般资助项目((XSPYBZZ017) 教育厅科研项目(17C0520) 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8B(Ⅰ)016) 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湘教通〔2019〕219号(序号第2616)论文; 湖南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