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表面温度SST的剩余产量模型评估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资源

基于海表面温度SST的剩余产量模型评估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资源

论文摘要

选择5—9月的平均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作为环境因子,采用Schaefer模型和Fox模型对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渔获量进行评价。假设ΔU(观测和预测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残差)是由SST引起的,从而将SST引入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的评估模型中。根据1960年以来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渔业整体发展情况,以1993和2003年为界对1985—2014年的总渔获量进行分段分析,分别为:1985—1993年、1994—2002年和2003—2014年。根据是否引入SST和引入SST后是否分段,分别构建了3个Schaefer模型和3个Fox模型。结果显示,分段Schaefer model-SST的拟合效果最好,ΔU与SST显著负线性相关(P<0.05),渔获量在18~23℃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建议:模型建立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时间段的情况不同而进行分段分析,这样可以提高拟合效果;用分段Schaefer model-SST对未来渔获量进行评估,以期对相关资源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选择
  •   1.2 剩余产量模型
  •   1.3 基于环境因子的剩余产量模型
  •   1.4 模型拟合评价参数
  •     (1)和方差SSE:
  •     (2)均方差MSE:
  •     (3)均方根RMSE:也叫回归系统的拟合标准差,是MSE的平方根。计算公式如下:
  •     (4)确定系数R2计算公式如下:
  •     (5)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赤池信息量。公式如下[20]: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渔获量与平均海表面温度
  •   2.2 基础的剩余产量模型
  •   2.3 不分段分析的基于平均海表面温度SST的剩余产量模型
  •   2.4 分段分析的基于平均海表面温度SST的剩余产量模型
  •   2.5 模型比较
  • 3 讨论
  •   3.1 渔获量与平均海表面温度SST
  •   3.2 六种模型比较
  •   3.3 模型的应用
  •   3.4 模型的优点和不足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吴梦瑶,田思泉

    关键词: 太平洋褶柔鱼,剩余产量模型,平均海表面温度,资源评估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基础科学

    专业: 资源科学,水产和渔业

    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306127)

    分类号: S932.4

    页码: 933-942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851K

    下载量: 205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基于海表面温度SST的剩余产量模型评估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资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