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火山碎屑密度流是一种危险的火山活动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盆地物源供给方式,对其沉积机制的研究具有灾害预防和油气勘探的双重意义。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九台营城煤矿地区白垩系营城组古火山机构保存良好,发育有典型的火山碎屑密度流沉积物。本文在精细刻画火山碎屑岩的岩石结构、沉积构造的基础上,运用薄片观察和沉积物粒度统计的方法,从物质来源、搬运机制和就位方式角度系统地分析了火山碎屑密度流的整个沉积过程,并结合国内外火山学、沉积学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不同浓度火山碎屑密度流的沉积机制。研究区内的火山碎屑密度流沉积物可以划分为五种微相:①块状熔结角砾凝灰岩微相;②无序含集块凝灰角砾岩微相;③逆粒序或双粒序角砾凝灰岩微相;④正粒序角砾凝灰岩微相;⑤韵律层理凝灰岩微相。第一种微相具有熔结结构,可能形成于高挥发分岩浆喷发柱的垮塌,火山碎屑密度流的就位温度较高;后四种微相具有正常火山碎屑岩结构,可能形成于火山口的侧向爆炸,火山碎屑密度流的就位温度中等。沉积块状熔结角砾凝灰岩微相的火山碎屑密度流具有黏性碎屑流的流体特征,沉积物整体冻结就位;沉积无序含集块凝灰角砾岩微相和逆粒序或双粒序角砾凝灰岩微相的火山碎屑密度流具有颗粒流的流体特征,沉积物整体冻结就位;沉积正粒序角砾凝灰岩微相和韵律层理凝灰岩微相的火山碎屑密度流具有湍流的流体特征,沉积物连续加积就位。火山碎屑密度流的颗粒浓度是一个连续变量,但流体性质可能会发生突变,稀释的火山碎屑密度流的沉积机制符合下部流动边界模型,稠密的火山碎屑密度流的沉积机制符合层流(碎屑流或颗粒流)模型。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润超,黄玉龙,邹洁琼
关键词: 火山碎屑密度流,火山碎屑岩,粒度分析,搬运和沉积机制,白垩系营城组,松辽盆地
来源: 地质学报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分类号: P618.13;P588.211
DOI: 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19102
页码: 879-898
总页数: 20
文件大小: 30288K
下载量: 216
相关论文文献
- [1].月球火山碎屑堆积物光谱研究[J]. 地学前缘 2014(06)
- [2].科学家揭示火山碎屑密度流变化趋势[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21)
- [3].塔里木盆地盐下地区奥陶系火山碎屑物质特征[J]. 地球科学 2019(03)
- [4].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再搬运火山碎屑与相模式[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02)
- [5].长白山火山碎屑喷出物和熔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构造环境的指示意义[J]. 世界地质 2020(02)
- [6].赣东北景德镇双桥山群火山碎屑凝灰岩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特征[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8(01)
- [7].富火山碎屑地层复杂岩性测井分类与识别——以KL16油田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S2)
- [8].能漂在水面上的石头[J]. 小学阅读指南(一二年级版) 2012(11)
- [9].长白山地区火山碎屑粒度特征研究[J]. 地震地质 2010(02)
- [10].火山碎屑复成分砾岩测井响应机理分析[J]. 测井技术 2012(06)
- [11].二连盆地阿南低渗透火山碎屑砂岩油藏储层特征及其对开发的影响[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01)
- [12].吉林省龙岗火山群南龙湾第四纪火山碎屑颗粒特征研究[J]. 岩石学报 2008(11)
- [13].琉球群岛以东海区沉积物重矿物分布及来源[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05)
- [14].再见了!永不消失的城市[J]. 意林 2008(15)
- [15].华南地区二叠纪-三叠纪界线酸性火山灰的源区与规模[J]. 岩石学报 2018(01)
- [16].浅析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的地质特征[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12)
- [17].北大巴山新元古代龙潭河组的源区特征:来自碎屑组成和锆石年代学的证据[J]. 地质学报 2016(08)
- [18].火山碎屑填充的峡谷[J]. 森林与人类 2013(06)
- [19].人性之惰[J]. 江淮法治 2015(13)
- [20].宽甸盆地火山喷出物发育土壤特性研究[J]. 土壤通报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