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损失规避偏好下的定制件采购决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慧[1](2020)在《风险中性和损失规避下银行存货质押定价模型》文中研究表明存货质押融资业务是解决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良好途径。该文围绕存货价格随机波动时,考虑存货期末需求和残值处理,研究银行在风险中性和损失规避两种偏好下的存货质押融资定价优化问题。在风险中性下,考虑银行下侧风险,确定了最优的质押率与贷款利率定价组合,进一步地确定了损失规避下的最优质押率。结论表明,针对最优质押率和期望收益,损失规避下的值均小于风险中性下的值。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该文结论进行验证,并分析了不同参数变化对定价决策的影响。
冯成骁[2](2019)在《供应中断风险下零售商的采购策略以及激励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供应链进一步的专业化以及供应链节点分布进一步的全球化,供应链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都极大地拓展。同时,供应链各个环节存在的众多不可控因素以及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等给供应链带来巨大风险,降低了供应链的可靠性,供应链风险不断增大。在较为常见的供应链风险中,供应链中断因为发生频率较高、造成损失较大而受到广泛关注。大量案例已经证明,供应中断的发生将导致供应链下游企业缺乏生产资源进而造成停产,中断情况严重的话还会造成上下游企业生产脱节,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面对供应风险,研究供应链中供应商的供应可靠性和零售商的采购决策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梳理了供应中断风险的相关文献,发现现有文献仍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大部分的文献都是假设的供应商的供应可靠性是外生,而事实上供应商的供应可靠性可以通过供应商自身改善供应过程的方式进行调整,考虑供应可靠性水平内生性的情况下供应链成员的决策问题更值得研究;第二,现有文献还少有涉及到在供应可靠性水平内生的情况下,产品生产成本受到供应可靠性水平影响时供应链成员的决策问题的研究;第三,为了提高供应商改善供应可靠性的动力,零售商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问题也值得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供应商的供应可靠性水平内生时零售商的采购策略。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供应链效率之间的竞争,供应风险是影响供应链高效率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是供应链由一个零售商和一个供应商组成,零售商作为Stackelberg领导者,分别以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期望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运用博弈论和经济学原理,求解供应商内生供应可靠性水平下零售商的采购策略。研究表明:(1)供应商改善供应可靠性水平的成本系数对零售商的采购策略会产生影响。(2)存在紧急采购时,产品零售价不影响零售商的采购策略,只影响其期望利润。(3)在四种不同的约束条件下,零售商和供应商存在最优的采购策略和最优的供应可靠性水平。通过算例研究发现,供应商的供应可靠性水平和零售商的期望利润都随着供应可靠性水平成本系数的增加而缓慢下降。其次,分析供应商的生产成本受供应可靠性水平影响时零售商的采购决策和供应商的最优供应可靠性水平。本文在供应商生产成本受到供应可靠性水平的影响下,建立Stackelberg模型,采用博弈论求解最优的零售商采购策略和供应商的最优供应可靠性水平。研究结论表明:(1)零售商可以根据改善供应可靠性水平的投入成本敏感性系数采取只使用调整订货量或者调整采购价实现期望利润最大化。(2)零售商的最优采购策略受到产品单位可变成本减少量的影响,其中最优订货量随之增大而增大,最优采购价随之增大而减小。(3)当供应可靠性水平的成本系数小于某一阈值时,供应商的最优供应可靠性水平能够实现可靠供应;当供应可靠性水平的成本系数大于这一阈值且应急采购价格较大时,供应商的最优供应可靠性水平不能实现可靠供应。最后,分析零售商补贴供应商供应可靠性成本投入时零售商的最优采购策略和供应商的最优供应可靠性水平。为了激励供应商提高供应可靠性水平,零售商采取两种激励策略:单位批发价格补贴或供应可靠性投入成本比例补贴。单位批发价格补贴模型和供应可靠性投入成本比例补贴模型结果都表明:(1)在供应商供应存在不可靠时,零售商通过扩大订货量或提高单位批发价格补贴对供应商改善供应可靠性水平有正向促进作用。(2)在供应商供应存在不可靠时,供应商的供应可靠性成本以及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利润均与市场需求成正比,与零售价成正比,与供应可靠性水平的成本敏感性系数成反比。(3)供应实现完全可靠时,零售商的最优订货批量和最优单位批发价格补贴(最优供应可靠性水平的成本补贴比例)都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此外,两种补贴激励模型结果不同之处在于:(1)零售商供应存在不可靠时,当批发价较高(大于某一阈值,两模型中的阈值不一样)时,零售商只需要调节订货量就能激励供应商改善供应可靠性水平;(2)当批发价较低(小于这一阈值,两模型中的阈值不一样)时,零售商需要同时调节订货批量和单位批发价格补贴激励供应商改善供应可靠性水平。
韩世锋[3](2018)在《基于CVaR准则下报童模型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优化决策研究》文中指出不完全理性下的报童模型研究已经表明,风险规避和损失规避是造成订购/生产决策偏差的两个主要因素。然而,目前绝大多数文献对于风险规避和损失规避报童模型的研究是单独进行的,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以及相互影响尚没有明确的结论。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本文以CVa R(条件风险价值)作为决策准则,同时考虑风险规避和损失规避两种造成决策偏差的行为因素,旨在探究两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在风险规避&损失规避的报童模型中,风险规避和损失规避对于最优订货量和风险效益均存在削减作用,而二者的削减作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抵消,同时给出了该抵消作用产生的充分条件。另一方面,作为控制环境污染和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以及推动汽车行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手段,新能源汽车正受到我国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逐渐呈现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国家政策调整频繁、需求不确定性增大的趋势,因此新能源汽车的零售商和制造商在制定订购/生产决策时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倾向于表现为风险规避的决策者。本文在风险规避的报童模型研究基础上,以新能源汽车为研究背景,以CVa R作为风险效益测度准则,运用数学建模与数值算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促销努力、风险态度、政府补贴、需求波动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了零售商和制造商均为风险规避的单渠道(传统零售渠道)和双渠道(传统零售渠道+drop shipping渠道)供应链的契约协同以及零售商和制造商之间的谈判博弈机制,所得的主要结论如下:考虑新能源汽车单一传统零售渠道,在证明传统的SS-WP契约(基于补贴共享的批发价契约)无法实现渠道协同的基础上,提出了SS-SRP契约(基于补贴共享和目标销量的奖励与惩罚契约)并设计合适的参数以达到协同目的。分析SS-SRP契约的协同效果发现,该契约相对于非协同情形,不仅能够促进新能源汽车在传统零售渠道的产销量,而且对于零售商和制造商的收益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通过比较SS-WP和SS-SRP契约下几个重要参数对收益分配的影响,给出了新能源汽车传统零售渠道在SS-SRP协同契约下维持稳定的必要条件,包括目标销量、政府补贴、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和需求波动性的特定范围。在新能源汽车双渠道供应链中,证明了SS-WP契约无法协同传统零售渠道或drop shipping渠道,SS-SRP契约仅能协同传统零售渠道而CP契约(基于缺货惩罚的最小购买量契约)仅能协同drop shipping渠道,据此设计了SS-SRP-CP组合契约以实现新能源汽车双渠道供应链的协同。对SS-SRP-CP契约协同效果的分析发现,该契约能够同时提升新能源汽车在两个渠道的产销量,而且对于零售商、制造商和电商(drop shipping渠道零售商)三方的收益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研究表明,制造商在drop shipping渠道中对零售商的促销努力存在“搭便车”现象,因而更偏爱drop shipping渠道。通过比较SS-WP和SS-SRP-CP契约下几个重要参数对两渠道各自收益分配的影响,给出了新能源汽车双渠道供应链在SS-SRP-CP协同契约下维持稳定的必要条件,包括目标销量、电商预期收益、政府补贴、零售商和制造商的风险规避程度、需求波动性以及两渠道需求配比的特定范围。针对风险规避的零售商和风险规避的制造商组成的新能源汽车二级供应链,假设双方通过谈判博弈机制确定订购量和批发价,分别得到了Stackelberg博弈和Nash议价的均衡解以及均衡情形下双方之间的收益比例分配。研究表明,在不同的谈判博弈机制下,当零售商或制造商的风险规避程度更高时,其所占据的供应链收益比例更高;政府补贴的增加会提高制造商的收益比例,而降低零售商的收益比例。两种谈判博弈机制的比较发现,相对于Stackelberg博弈,在Nash议价均衡情形下,新能源汽车零售商的订购数量更多,并且供应链总收益更高。通过算例分析了不同谈判博弈机制下双方的风险态度、政府补贴以及议价权力等因素对收益分配的影响,进一步证明了Nash议价机制的优越性,并给出了供应链在Nash议价机制下维持稳定所需的议价权力的特定范围。本文以CVa R为决策准则,分析了风险规避对损失规避决策的影响,然后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为背景,研究了风险规避环境下的协同优化和谈判博弈机制。其现实意义在于,证明了所设计的协同契约和谈判博弈机制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以及提升供应链各参与者收益方面是有效的和可行的,从而为各参与者之间的共赢合作和政府补贴的合理制定提供了参考准则,这将有助于新能源汽车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陈威[4](2018)在《考虑风险偏好的可替代产品库存模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的开发速度不断加快,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市场上产品的丰富度越来越高,产品之间潜在的可替代性也在不断增强,这对企业的运营和库存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管理实践中,面对市场不确定的复杂需求环境,为了尽量降低产品的缺货和过剩风险以及因此导致的顾客流失和资金积压等风险,决策者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或保守、或激进等非绝对理性现象,其个人认知、管理经验以及风险偏好等主观因素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决策行为,这使得可替代产品的库存管理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目前对于可替代产品库存问题的研究多为在风险中性假设条件下单纯研究产品之间存在缺货替代关系时的订货问题,而将决策者的风险偏好、产品同时具有竞争和替代关系下的订货与定价等问题综合考虑的研究并不多。首先,在已有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对产品替代性的表现形式和相关关系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可替代产品同时存在竞争替代和缺货替代下的需求关系。然后,本文讨论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行为和风险厌恶偏好的关系,引入了缺货厌恶因子和过剩厌恶因子来描述决策者的风险厌恶偏好,分析了缺货厌恶因子和过剩厌恶因子对库存决策行为的影响。其次,在前面的分析基础上,本文针对不同可替代产品归属的库存决策主体可能不同的情况,分别建立了集中型决策订货模型和分散型决策订货模型。其中,集中型决策订货模型主要针对一个零售商销售两种可替代产品的情况,零售商通过决策两产品的最优订货量以达到期望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分散型决策订货模型主要针对两个零售商分别销售两种可替代产品的情况,零售商之间形成竞争博弈关系,每个零售商独立决策自身产品的最优订货量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在不同决策类型下,本文分别证明了零售商最优订货量的存在性,分析了零售商的不同风险偏好、偏好程度、缺货需求转移率、产品的价格成本残值等因素对零售商订购行为的影响,并对上述两种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本文考虑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价格调整来一定程度上调节自身供需相匹配的情况,对可替代产品的缺货替代价格折扣问题进行了拓展研究,探讨了不同价格折扣对产品缺货时的需求转移和订货量的影响,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了对可替代产品库存决策问题的研究。
杨旭瑞[5](2018)在《损失规避环境下基于期权契约的航运供应链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飞速发展的情境下,国际航运业作为一种国内与国外市场相联系的经济体系,其本身利润可佳。然而,航运业极易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航运市场的舱位供应量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航运供应链的特殊性使得供应链决策变的尤为重要,而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决策存在很高偏差。本文基于损失规避效用函数和多重心理账户理论研究了风险中性航运企业和损失规避货代所组成的二阶段供应链的最优联合决策和期权契约协同问题。首先,本文基于损失规避效用函数和多重心理账户理论,并且以风险中性航运企业和损失规避货代所组成的二阶段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拓展和研究期权契约下货代的最优联合决策。研究发现,在损失规避货代制定联合决策过程中,存在唯一的最优市场价格和“最优库存因子”,使得损失规避货代的期望效用值最大;并且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知,期权价格、执行价格、损失规避系数和“最优库存因子”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其次,本文采用函数仿射变换方式,分别在考虑缺货惩罚和不考虑缺货惩罚情况下,对损失规避环境下期权契约的协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加性需求还是乘性需求,当不考虑缺货惩罚时,期权契约可使双变量联合决策的航运供应链达到协同;但考虑缺货惩罚时,期权契约不能使双变量联合决策航运供应链达到协同;此外,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知:损失规避系数和执行价之间呈现反向变动关系。最后,本文基于期权契约构建了货代企业的三变量联合决策模型,并根据决策模型求解联合最优解,并且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知,“最优库存因子”随着执行价格、期权价格以及损失规避系数的变化而变化,且呈现反向变动关系。
李占丞[6](2017)在《装备制造企业关键物资供应不确定下采购计划研究》文中提出装备制造企业产品结构复杂,需要采购、外包和制造大量的原材料、零部件和成品配套件等生产物资。其中一些装备产品的关键原材料、面向订单生产(Make to Order,MTO)装备产品的系列件以及面向订单设计(Engineering to Order)装备产品的定制件等物资,具有客户化程度高、质量和可靠性要求严格、生产工艺复杂、供应渠道和能力有限、交货提前期紧张以及供应不确定程度高等特点,企业通常采用多源采购方式。这些物资延迟供应或缺货对产品生产和订单交货影响巨大,传统库存减轻、后备供应或从现货市场应急采购等不确定应对策略在其采购应用中存在较大局限,是企业采购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统一将这些物资称为关键物资。科学合理地制定关键物资供应不确定条件下的采购计划,并与生产计划协调一致,对装备制造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管理效率、提升供应不确定响应性及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丰富了供应不确定下多源采购计划相关理论研究。本文立足于装备制造企业实际生产背景,针对不同关键物资采购经常面临的供应不确定情形:供应中断、供应数量不确定和交货时间不确定,从装备产品生产方式、关键物资采购业务特点、装备产品(或部件)生产对关键物资的供应要求以及供应不确定环境下采购计划与生产计划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方面,对装备制造企业一些关键物资供应不确定条件下的采购计划问题进行细分和提炼,系统地研究了关键原材料供应中断下的采购计划、MTO装备系列件供应数量不确定下的采购计划和ETO装备定制件交货时间不确定下的采购计划,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数学规划模型并提出了智能算法进行求解。本研究开展了以下工作:(1)面向装备制造企业一类性能要求高、采购周期长、生产难度大的关键原材料,针对其容易发生供应随机中断而导致缺货的问题,考虑初始供应商数量要求和最小订货批量等多重约束,提出了常规订货和紧急补货的两阶段多源采购计划整数规划模型;针对模型可行解空间巨大,决策变量维度很高,传统数学规划方法难以求得满意可行解的问题,以标准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为基础,通过改进种群初始化和更新操作,设计自适应邻域长度的局部搜索机制,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模型求解策略;通过应用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求解复杂的两阶段多源采购计划问题;与实际决策方案对比,验证了提出的两阶段采购计划可以有效响应潜在的供应中断风险,并能够显着降低总采购成本;最后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2)面向按单生产模式下多系列、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装备产品及其系列件、针对由于供应商交货数量不确定造成生产物料不配套、生产计划不能正常执行,从而导致订单拖期的问题,考虑供应商拖期补货情形以及物料齐套和不同系列产品生产组合要求等多重约束,提出了采购与生产计划联合优化的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针对模型可行解空间巨大,传统数学规划方法难以求得满意可行解的问题,以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Standard PSO,SPSO)为基础,通过引入基于经验规则的初始化策略,设计基于DS算子的自适应邻域搜索(Adaptive Neighborhood Search,ANS)策略和随机变异与整体重构结合的种群多样化策略,同时辅以概率控制的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SA)算法,提出了求解该模型的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应用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相比于独立决策方案,得到的采购与生产计划联合优化方案不仅能保证总采购价值和客户服务水平最优,还能显着降低固定订货成本和订单拖期惩罚;最后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3)面向按单设计的大型成套装备产品及其定制件、针对由于供应商随机延期交货造成原订单排序不可行,需要重新调整和优化的问题,考虑成套订单生产的时序性约束和关键设备能力限制等多重约束,从采购计划与成套订单计划相互制约和影响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多周期采购计划与成套订单排序协调优化的离散双层规划模型;针对模型目标和约束非凸不可微和下层规划难以保证最优解唯一的问题,从多目标规划非支配排序的思想出发,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改进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层次迭代进化算法(Hierarchic Itera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HIEA)对模型求解;通过应用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能够获得质量更好的非支配集,求解效率也更高;与实际分散决策方案对比,结果显示获得的采购计划与成套订单排序协调优化方案能够降低总采购成本,同时提高成套订单的准时交货水平;最后对模型进行了扩展,对比分析了不同成套订单问题优化目标对决策方案的影响。
刘学鹏[7](2017)在《考虑主体心理行为因素的供应链采购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购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良好的采购管理能加快物料和信息的流动,缩短交货周期、减少库存,增强应对市场的灵活性,并且能显着地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传统采购管理的研究模型通常基于“理性经济人”、偏好不变等假定。然而,在采购管理过程中,由于供应链成员往往受到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现实决策结果偏离理论模型最优结果的现象。此外,随着企业和供应链内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复杂化,供应链企业成员往往面临着多种现实情境,这些情景甚至是交互存在的,这无疑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因此,针对不同的采购情境以及供应链系统中不同行为主体的心理行为因素,对考虑主体心理行为因素的供应链采购决策模型进行具体而又详细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为供应链成员的采购决策提供更加贴切和更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指导。本文针对产品生产阶段和产品流通阶段,分别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角度,结合云制造、多部件协同采购、供应中断风险、多产品采购、服务水平约束等现实情境,研究供应链主体(包括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顾客等)行为因素影响下的供应商选择以及订货等采购决策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考虑“制造商-部件供应商”双边综合满意度的两阶段部件供应商预选研究。为提高供应链的竞争优势、更好地应对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以及抵御各种可能的风险,该部分内容从建立战略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针对云平台背景下的复杂产品制造商多部件同时采购的现实情境,考虑了“制造商-部件供应商”双边主体的心理行为因素,提出了“双边综合满意度最大化评价法”(MTSS),构建了实现双赢机制的部件供应商候选库。(2)考虑“制造商-客户”双主体心理行为因素的部件供应商选择研究。针对定制化的生产模式,考虑供应商的中断风险因素,研究了考虑“制造商-客户”双主体心理行为因素影响下的部件供应商选择问题。具体地,结合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化、自主化、网络化以及反应迅速的特点,分析了智能制造系统中定制化生产的供应链运作模式,对供应中断情形进行了分析和量化,通过建立贯穿整条供应链决策的集成优化模型,最终实现供应商的选择。(3)供应中断风险与战略顾客行为双重情景下的零售商采购策略研究。考虑上游供应中断风险与下游战略顾客行为的双重情景,研究零售商在采购模式、订货量与产品定价等方面的最优决策。首先,分析战略顾客行为,得到理性预期均衡的条件;以此为基础,探索面临中断风险下的单源订货模式与双源订货模式的最优订货量、产品定价以及相应利润;其次,与不考虑战略顾客行为时的最优订货量、产品定价以及相应利润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当不考虑战略顾客行为时,面临中断风险的零售商在不同订货模式下的最优订货量及价格分别大于考虑战略顾客行为时的结果,而最优期望利润为负且大大小于当考虑战略顾客行为时的最优期望利润;此外还得出考虑战略顾客行为时零售商采购模式的选择与中断风险以及紧急采购成本之间的关系。(4)基于前景理论的带服务水平约束的多产品采购研究。考虑零售商的心理行为因素,基于前景理论,建立了带有服务水平约束的多产品报童模型。模型确立了随决策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乐观系数以及实际订货量而变化的动态参照点,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最大化包含零售商利润与心理感知收益的综合效用,来确定各产品的最佳采购量。通过理论证明,对比分析了考虑与不考虑服务水平约束下,基于前景理论与单纯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对最优订货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最优解的性质并设计了求解算法。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参数的敏感性了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全文,并对未来的研究做了展望。
罗伟伟[8](2017)在《基于风险规避的供应链契约协调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供应链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模式逐渐由传统企业产品间的竞争演变为如今的供应链竞争。为避免“牛鞭效应”和“双重边际化效应”等问题的出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必须协调运行,形成契约合作,才能提高供应链绩效和整体竞争力。同时,由于产品供应与需求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客户需求个性化等现实因素,使许多供应链的管理者通常表现出较强的风险规避态度。因此,以决策者的风险规避为切入点,研究供应链契约协调具有显着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依据协调理论、决策优化理论、博弈论和风险管理论等,考虑供应商的随机产出、随机需求、决策成员的风险偏好、联合契约机制、多零售商竞争以及供应链销售渠道竞争等因素对节点企业最优决策的影响,设计了多种复杂环境下的二级供应链契约机制,补充和完善相关理论,为供应链协调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此外,本文还将期权契约理论引入漳河灌区水权交易中,以期为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立了随机供需环境下基于损失规避的供应链契约协调机制。在综合考虑零售商的损失规避偏好和供应商的随机供应,分别讨论了批发价契约、回购以及弹性数量契约的协调能力,给出了零售商为风险中性和损失规避两种情况下的契约协调的充要条件,并分析了零售商的风险规避水平、随机供应因素对供应链契约参数以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零售商的风险规避偏好和随机产率并不会改变三种契约的协调状态,但会影响协调契约参数的取值,并且随着零售商损失规避水平的增加,供应商付出的激励成本就越高,供应的不确定性与供应链的绩效呈负相关关系。(2)建立了随机供需环境下基于联合契约和损失规避的供应链契约协调机制。在随机供应和随机需求前提下,考虑零售商的损失规避偏好,设计了“回购+弹性数量”组合式契约协调策略。研究发现,该联合契约不仅能实现供应商和零售商利润的帕累托改进,也可以实现企业双方利润的灵活分配。当契约参数被限制时,该联合契约协调能力优于单一的回购或弹性数量契约。最后用算例验证了该联合协调机制的有效性,并阐明了零售商的风险厌恶程度和供应不确定因素对协调参数以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3)建立了供应和需求不确定环境下多个损失规避零售商的回购契约协调机制。以零售商面临的随机供应和需求为前提,在回购策略下探讨零售商的“损失规避效应”和竞争效应对其订购决策和系统协调性的影响。运用博弈论和风险理论,分别构建了集中决策模型与分散决策模型,证明了零售商的订购量存在着唯一的Nash均衡解。此外,研究发现,零售商的损失规避水平和数量都存在临界值,当零售商的损失厌恶程度高于该水平时或零售商数量低于该临界值时,存在唯一的回购价格能实现供应链协调。(4)建立了电子商务环境下考虑损失规避零售商的混合分销渠道供应链协调机制。分别在集中和分散式决策模型下,探讨了传统分销渠道的损失规避零售商和电子直销渠道的风险中性制造商的最优库存策略,建立了能够协调混合渠道供应链的期权契约模型,给出了契约协调的充要条件。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需求波动、损失厌恶以及服务水平对供应链决策和绩效的影响。(5)建立了基于期权契约的灌区水权交易模型。为应对水供应的不确定性和水价的波动,将金融衍生产品——期权引入到灌区水权交易模型中,以湖北省漳河灌区水权交易为例,探讨了灌区的水期权市场建设问题。并分析了水权交易买方期权预购量和现货水权购买量的最优组合策略,计算了远景规划年2030年不同来水频率下的交易水量、交易收益以及荆门市工业部门交易前后缺水率。研究表明,在50%平水年和75%枯水年,水期权交易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荆门市工业部门缺水情况,同时也会提高灌区交易双方的收益。
吴孝灵,陆冰,石岿然,周静[9](2016)在《政府补偿情景下考虑私人损失规避的PPP项目投资决策模型》文中认为基于PPP项目的准公共物品属性,考虑损失规避型私人投资者在政府补偿情景下的投资决策问题。通过引入项目运营收益的相对补偿指数来定量描述政府补偿的契约问题;针对私人投资行为的损失规避特征,借助前景理论,以私人投资要求的特许收益作为其决策参考点,构建私人损失规避的效用函数,从而建立基于政府不同补偿情景的私人投资决策模型,并研究模型解的存在性及性质。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所获结论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私人在政府补偿情景下对项目的最优投资与其损失规避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正相关或负相关,而是取决于政府事前对补偿契约参数的不同设计。
张桂涛,胡劲松,孙浩,Mazalov,徐梦蝶[10](2015)在《考虑损失规避零售商的多期多产品供应链网络均衡》文中认为供应链是一个具有层级结构的复杂网络,一般包括制造商层、零售商层和需求市场层等渠道成员。为描述供应链网络的动态特征,本文将决策时间离散划分为多个规划期,同一规划期内各类成员的决策环境相对稳定;相反在不同规划期之间可能发生改变。制造商生产多种类型的产品,零售商面临随机需求环境且为损失规避者。运用前景理论描述了零售商的损失规避行为,利用制造商的库存转移来描述相邻规划期间的关系。利用变分不等式、对偶理论和互补理论刻画了制造商层、零售商层和需求市场层的最优决策行为,并推导整个供应链网络的均衡条件。设计了求解模型的修正投影算法。通过算例阐明了零售商盈亏平衡点的特征,分析了损失规避系数对供应链网络企业最优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损失规避系数的增大,零售商的第1盈亏平衡点减小,第2盈亏平衡点增大;零售商的订货量减小,其期望利润和期望效用增加,相反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利益均受损;随着缺货成本的增加,零售商需向制造商订购更多的产品来规避缺货损失,但这也同时增加了其过量订货和滞销的风险;当零售商在某一期的损失规避系数发生改变时,零售商和制造商需在整个规划期范围内调整策略。
二、损失规避偏好下的定制件采购决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损失规避偏好下的定制件采购决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风险中性和损失规避下银行存货质押定价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描述与假设 |
1.1 模型描述 |
1.2 基本假设 |
2 银行的存货质押融资定价模型 |
2.1 风险中性下银行的存货质押融资定价模型 |
2.2 损失规避下银行的存货质押融资定价模型 |
3 数值算例 |
4 结语 |
(2)供应中断风险下零售商的采购策略以及激励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供应链中断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2 供应链可靠性和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
2.3 零售商的采购行为研究综述 |
2.4 努力水平与投入成本以及激励策略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3 内生供应可靠性水平下零售商的采购策略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
3.3 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利润模型 |
3.4 供应商的最优供应可靠性水平 |
3.5 零售商的最优采购策略 |
3.6 算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生产成本受供应可靠性水平影响时零售商的采购策略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
4.3 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利润模型 |
4.4 供应商的最优供应可靠性水平 |
4.5 零售商的最优采购策略 |
4.6 算例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供应商可靠性成本投入的零售商激励策略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
5.3 单位批发价补贴模型 |
5.4 成本比例补贴模型 |
5.5 算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学术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3)基于CVaR准则下报童模型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优化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选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1 主要内容和论文框架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报童模型研究现状 |
2.1.1 报童模型概述 |
2.1.2 风险规避的报童模型 |
2.1.3 损失规避的报童模型 |
2.1.4 风险规避&损失规避的报童模型 |
2.1.5 报童模型研究现状总结 |
2.2 供应链契约协同研究现状 |
2.2.1 供应链及供应链协同概述 |
2.2.2 风险规避环境下的供应链契约协同 |
2.2.3 考虑促销努力的供应链契约协同 |
2.2.4 Drop shipping及包含drop shipping的双渠道供应链优化 |
2.2.5 供应链契约协同研究现状总结 |
2.3 供应链谈判博弈机制研究现状 |
2.3.1 供应链谈判博弈概述 |
2.3.2 Stackelberg博弈和Nash议价 |
2.3.3 风险规避环境下的供应链谈判博弈机制 |
2.3.4 供应链谈判博弈机制研究现状总结 |
2.4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现状 |
2.4.1 新能源汽车行业概述 |
2.4.2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定性研究和实证研究 |
2.4.3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定量研究 |
2.4.4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现状总结 |
第3章 CVAR准则下风险规避&损失规避的报童模型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与变量设置 |
3.3 风险规避&损失规避的报童模型 |
3.3.1 关于效用的CVaR |
3.3.2 最优订货量和效用CVaR的最大值 |
3.3.3 最优解的性质 |
3.4 风险规避和损失规避的相互作用 |
3.4.1 风险规避和损失规避对最优订货量的综合作用 |
3.4.2 风险规避和损失规避对最优CVaR的综合作用 |
3.5 算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能源汽车传统零售渠道契约协同机制 |
4.1 引言 |
4.2 传统零售渠道集中决策 |
4.3 批发价契约 |
4.4 SS-SRP协同契约 |
4.4.1 SS-SRP契约下的分散决策 |
4.4.2 SS-SRP协同契约的设计 |
4.4.3 SS-SRP协同契约的效果 |
4.5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能源汽车双渠道供应链契约协同机制 |
5.1 引言 |
5.2 双渠道集中决策 |
5.3 双渠道协同机制 |
5.3.1 传统零售渠道SS-SRP协同契约 |
5.3.2 Drop shipping渠道CP协同契约 |
5.3.3 双渠道SS-SRP-CP组合契约协同 |
5.4 SS-SRP-CP组合契约协同效果以及“搭便车”现象分析 |
5.4.1 SS-SRP-CP契约的协同效果 |
5.4.2 “搭便车”现象分析 |
5.5 算例分析 |
5.5.1 传统零售渠道的收益分配 |
5.5.2 Drop shipping渠道的收益分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中的谈判博弈问题 |
6.1 引言 |
6.2 Stackelberg博弈模型 |
6.2.1 零售商和制造商的CVaR值 |
6.2.2 Stackelberg博弈均衡解 |
6.2.3 供应链收益分配 |
6.3 Nash议价模型 |
6.3.1 Nash议价均衡解 |
6.3.2 供应链收益分配 |
6.3.3 Stackelberg博弈与Nash议价的比较 |
6.4 算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部分性质证明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考虑风险偏好的可替代产品库存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可替代产品的库存管理研究 |
1.2.2 考虑风险偏好的库存管理研究 |
1.2.3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分析 |
2.1 需求替代 |
2.2 报童模型 |
2.3 前景理论 |
2.4 博弈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中型决策订货模型研究 |
3.1 问题描述 |
3.2 模型建立与求解 |
3.2.1 符号说明与基本假设 |
3.2.2 无需求转移下订货模型 |
3.2.3 存在需求转移下订货模型 |
3.3 模型分析 |
3.3.1 风险偏好分析 |
3.3.2 需求转移率分析 |
3.3.3 销售价格分析 |
3.3.4 采购成本分析 |
3.3.5 净残值分析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散型决策订货模型研究 |
4.1 问题描述 |
4.2 模型建立与求解 |
4.2.1 符号说明与基本假设 |
4.2.2 分散型决策订货模型 |
4.3 模型分析 |
4.3.1 风险偏好与均衡策略分析 |
4.3.2 与集中型决策对比分析 |
4.4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替代价格折扣库存模型拓展研究 |
5.1 问题描述 |
5.2 拓展模型 |
5.3 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损失规避环境下基于期权契约的航运供应链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研究现状 |
2.1 航运供应链研究现状 |
2.2 供应链期权契约研究现状 |
2.3 基于损失规避与心理账户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损失规避环境下货代企业基于期权契约的双变量联合决策 |
3.1 问题描述与参数设置 |
3.2 模型构建与性质分析 |
3.2.1 加性需求情况下损失规避货代决策分析 |
3.2.2 乘性需求情况下损失规避货代决策分析 |
3.3 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损失规避环境下基于期权契约的双变量航运供应链协同研究 |
4.1 问题描述与参数设置 |
4.2 模型构建与性质分析 |
4.2.1 加性需求情况下期权契约协同分析 |
4.2.2 乘性需求情况下期权契约协同分析 |
4.3 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损失规避环境下货代企业基于期权契约的三变量联合决策 |
5.1 问题描述与参数设置 |
5.2 模型构建与性质分析 |
5.3 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装备制造企业关键物资供应不确定下采购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目标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架构 |
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供应不确定性及响应策略 |
2.1.2 多源采购与多源采购决策 |
2.1.3 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概述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供应随机产出特征下的多源采购决策研究现状 |
2.2.2 采购与生产计划联合决策研究现状 |
2.2.3 生产运作管理领域双层决策研究现状 |
2.2.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
2.3 模型构建与求解方法 |
2.3.1 情景分析法 |
2.3.2 双层规划模型 |
2.3.3 基础智能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3 装备产品关键原材料供应中断下采购计划研究 |
3.1 问题产生背景 |
3.2 问题描述与模型建立 |
3.2.1 问题描述 |
3.2.2 变量定义及假设 |
3.2.3 两阶段多源采购计划整数规划模型 |
3.3 基于CEIP算法的模型求解策略 |
3.3.1 考虑决策者风险态度的种群初始化操作 |
3.3.2 局部版本和全局版本并存的更新方式 |
3.3.3 基于自适应邻域长度的局部搜索策略 |
3.4 应用算例分析 |
3.4.1 算例参数设置 |
3.4.2 CEIP算法有效性分析 |
3.4.3 两阶段多源采购计划有效性分析 |
3.4.4 不同风险态度下的采购计划方案分析 |
3.4.5 敏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MTO装备系列件供应数量不确定下采购计划研究 |
4.1 问题产生背景 |
4.2 问题描述与模型建立 |
4.2.1 问题描述 |
4.2.2 变量定义及假设 |
4.2.3 采购计划与多系列产品生产计划联合优化模型 |
4.3 基于IPSA算法的模型求解策略 |
4.3.1 IPSA算法粒子编码与更新 |
4.3.2 基于优先级规则的种群初始化操作 |
4.3.3 基于SA和ANS算法相结合的局部搜索策略 |
4.3.4 基于随机变异与整体重构的种群多样化策略 |
4.4 应用算例分析 |
4.4.1 算例参数设置 |
4.4.2 IPSA算法有效性分析 |
4.4.3 联合优化方案有效性分析 |
4.4.4 敏感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ETO装备定制件交货时间不确定下采购计划研究 |
5.1 问题产生背景 |
5.2 问题描述与模型建立 |
5.2.1 问题描述 |
5.2.2 变量含义及假设 |
5.2.3 采购计划与成套订单排序协调优化双层规划模型 |
5.3 基于HIEA算法的模型求解策略 |
5.3.1 基于IGA的下层规划求解策略 |
5.3.2 基于动态规划的粒子群初始化策略 |
5.3.3 VPSO算法粒子更新与评价操作 |
5.3.4 基于VNS的局部搜索策略 |
5.4 应用算例分析 |
5.4.1 算例参数设置 |
5.4.2 HIEA算法有效性分析 |
5.4.3 协调优化方案有效性分析 |
5.4.4 模型扩展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相关文献统计所用符号及含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考虑主体心理行为因素的供应链采购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及内容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供应链采购决策 |
2.1.1 供应商选择 |
2.1.2 零售商的订货决策 |
2.2 考虑主体心理行为因素的供应链采购决策 |
2.2.1 决策主体的风险偏好 |
2.2.2 基于期望效用理论的风险测量的指标 |
2.2.3 考虑心理行为的采购决策研究方法 |
2.3 前景理论及其在零售商采购决策中的应用 |
2.3.1 前景理论 |
2.3.2 前景理论在零售商采购决策中的应用 |
2.4 战略顾客行为及其在零售商采购决策中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制造商-供应商”双边综合满意度的两阶段供应商预选与评价 |
3.1 引言 |
3.2 基于云平台的供应商选择过程框架 |
3.3 基于云平台的第一阶段供应商选择过程 |
3.4 考虑部件协同效应的第二阶段供应商评价过程 |
3.4.1 部件组合协同效应的确定 |
3.4.2 第二阶段的供应商评选 |
3.5 实例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制造商-客户”双主体心理行为因素的部件供应商选择优化模型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定 |
4.2.1 定制化供应链运作模式 |
4.2.2 供应商情形描述 |
4.2.3 客户订单情形描述 |
4.3 考虑双主体心理行为因素的供应商选择优化模型 |
4.3.1 “制造商-客户”双主体心理行为因素的系数界定 |
4.3.2 考虑中断风险的供应商选择优化模型 |
4.3.3 不考虑中断风险的供应商选择优化模型 |
4.4 实例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供应中断风险与战略顾客行为双重情景下的零售商采购策略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 |
5.2.1 模型假定 |
5.2.2 战略顾客行为描述 |
5.2.3 理性预期均衡 |
5.3 考虑战略顾客行为的供应中断风险下的采购模式 |
5.3.1 主供应商单源采购模式 |
5.3.2 后备供应商单源订货模式 |
5.3.3 双源采购模式 |
5.4 产品定价、最优订货量及利润的比较分析 |
5.5 数值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前景理论的带服务水平约束的多产品报童问题 |
6.1 引言 |
6.2 MPNP问题的基本模型 |
6.3 基于前景理论的MPNP模型 |
6.3.1 前景理论下的订货问题 |
6.3.2 考虑约束的订货量分析 |
6.4 模型基本性质 |
6.5 求解算法 |
6.6 数值算例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基于风险规避的供应链契约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 |
1.2.1 供应链契约协调理论 |
1.2.2 风险管理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基于风险中立的供应链契约协调 |
1.3.2 基于风险规避的供应链契约协调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2 技术路线 |
2 随机供需环境下基于损失规避的供应链契约协调 |
2.1 问题描述与集中化供应链决策模型 |
2.2 分散化供应链决策模型以及协调分析 |
2.2.1 批发价格契约 |
2.2.2 回购契约 |
2.2.3 弹性数量契约 |
2.3 算例分析 |
2.3.1 供应链决策结果比较 |
2.3.2 损失规避水平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
2.3.3 随机产率对契约参数和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随机供需环境下基于联合契约和损失规避的供应链契约协调 |
3.1 问题描述与集中化供应链决策模型 |
3.2 分散化供应链决策模型 |
3.2.1 批发价契约下的决策模型 |
3.2.2 联合契约下的决策模型 |
3.3 算例分析 |
3.3.1 供应链决策结果比较 |
3.3.2 损失厌恶水平对契约参数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
3.3.3 供应不确定对契约参数以及供应链利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随机供需环境下多个损失规避零售商参与的供应链契约协调 |
4.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
4.2 集中化决策模型 |
4.3 分散化供应链决策模型 |
4.3.1 零售商的优化决策 |
4.3.2 供应商的优化决策 |
4.4 基于回购契约的供应链协调分析 |
4.5 算例分析 |
4.5.1 协调的有效性 |
4.5.2 零售商损失厌恶水平和数量对契约参数的影响 |
4.5.3 随机产量对供应链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损失规避的双渠道供应链契约协调 |
5.1 问题描述与假设 |
5.2 集中式双渠道供应链模型 |
5.3 分散式双渠道供应链模型以及协调分析 |
5.3.1 批发价契约 |
5.3.2 期权契约 |
5.4 算例分析 |
5.4.1 供应链决策结果比较 |
5.4.2 需求变动对供应链的影响 |
5.4.3 损失厌恶对契约参数和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
5.4.4 服务质量对订购量以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期权契约的漳河灌区水权交易模型研究 |
6.1 漳河灌区概况 |
6.1.1 自然地理概况 |
6.1.2 社会经济概况 |
6.1.3 水利工程概况 |
6.1.4 节水灌溉情况 |
6.2 建立灌区水期权交易的构想 |
6.2.1 水期权契约的内涵 |
6.2.2 灌区建立水期权交易的可能性 |
6.2.3 灌区建立水期权交易的必要性 |
6.3 灌区水期权交易模型及应用 |
6.3.1 灌区水权买卖双方水资源供需分析模型 |
6.3.2 水期权买卖双方的最优决策模型 |
6.3.3 模型应用与结果分析 |
6.4 启示与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政府补偿情景下考虑私人损失规避的PPP项目投资决策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PPP项目政府补偿的契约描述 |
2 损失规避型私人投资决策模型 |
2.1 模型构建与相关假设 |
2.2 情景分析与模型求解 |
3 损失规避对私人投资决策影响 |
4 数值分析 |
5 结论 |
(10)考虑损失规避零售商的多期多产品供应链网络均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模型描述与符号说明 |
2.1 模型描述 |
2.2 符号说明及假设 |
3 均衡模型构建 |
3.1 制造商层的均衡模型 |
3.2 零售商层的均衡模型 |
3.3 需求市场均衡模型 |
3.4 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 |
4 算例分析 |
5 结语 |
四、损失规避偏好下的定制件采购决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风险中性和损失规避下银行存货质押定价模型[J]. 张宇慧. 科技资讯, 2020(01)
- [2]供应中断风险下零售商的采购策略以及激励策略研究[D]. 冯成骁.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3]基于CVaR准则下报童模型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优化决策研究[D]. 韩世锋.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4]考虑风险偏好的可替代产品库存模型研究[D]. 陈威. 南京大学, 2018(09)
- [5]损失规避环境下基于期权契约的航运供应链优化研究[D]. 杨旭瑞. 浙江海洋大学, 2018(07)
- [6]装备制造企业关键物资供应不确定下采购计划研究[D]. 李占丞.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7)
- [7]考虑主体心理行为因素的供应链采购决策研究[D]. 刘学鹏. 天津大学, 2017(08)
- [8]基于风险规避的供应链契约协调机制研究[D]. 罗伟伟. 武汉大学, 2017(06)
- [9]政府补偿情景下考虑私人损失规避的PPP项目投资决策模型[J]. 吴孝灵,陆冰,石岿然,周静. 系统管理学报, 2016(04)
- [10]考虑损失规避零售商的多期多产品供应链网络均衡[J]. 张桂涛,胡劲松,孙浩,Mazalov,徐梦蝶. 中国管理科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