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代价论文_高蕾,高晓雷,白学军,陈梅香,郭志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切换代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代价,语言,双语,抑制,藏语,能力,汉语。

切换代价论文文献综述

高蕾,高晓雷,白学军,陈梅香,郭志英[1](2018)在《不同熟练程度藏汉双语者言语理解中的语码切换及其代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母语为藏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的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为被试,采用词汇判断任务,在无切换、预期切换和无预期切换叁种条件下,考察藏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码切换及其切换代价。结果表明:(1)在叁种条件下,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对汉语词的反应时均显着短于对藏语词的反应时,汉语词的错误率也显着低于藏语词;(2)切换条件下的反应速度显着慢于无切换条件,切换条件下的错误率显着高于无切换条件,存在显着的切换代价;(3)熟练藏汉双语者对汉语词的反应时显着短于非熟练藏汉双语者,熟练藏汉双语者对汉语词反应的错误率也显着低于非熟练藏汉双语者。本研究表明,藏汉双语语码切换过程中存在切换代价,支持抑制说;熟练藏汉双语者语码切换代价更小。(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郑玉琪,沈怡[2](2018)在《中国留学生文本博客和视频博客中的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和切换代价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熟练掌握双语甚至多语的人越来越多,语码转换也就成了日常交流过程中的常见语言现象之一。本研究基于Scotton的标记模式理论,通过问卷和文本抽样等实证手法探讨了中国留学生文本博客和视频博客中的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的类型和动机以及影响语码转换代价的因素,概括了语码转换对人际交流的促进作用,其研究发现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苏外语教学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常欣,白鹤,王沛[3](2018)在《抑制控制能力及其训练对低熟练汉英双语者语言切换代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项研究选取一般抑制控制能力高/低的两组低熟练汉英双语者,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一般抑制控制能力对于汉英双语者语言切换代价的影响。实验1发现高抑制控制能力的低熟练双语者的反应时要短于低抑制控制能力的低熟练双语者,并且后者表现出更大的语言切换代价。实验2对低熟练双语者的一般抑制控制能力进行训练后发现,汉英低熟练双语者的语言切换代价变小,并且表现出与高熟练双语者类似的对称性切换代价;一般抑制控制能力的训练成果会迁移到语言切换中,影响双语者的语言切换代价。(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与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刘怡方,郭斯萍[4](2018)在《语言持续激活惯性对汉英双语切换代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图片命名任务考察汉英双语者语言产生过程中语码切换代价及影响因素。实验一汉语双语语言持续激活惯性相同,发现汉语、英语都出现切换代价,且汉语切换代价显着大于英语切换代价;实验二分别改变汉英双语持续激活惯性,汉语语言持续激活惯性强的条件下,英语切换代价显着大于汉语的切换代价,英语语言持续激活惯性强的条件下,汉英双语的切换代价差异不显着。这表明,语言持续激活惯性是汉英语码切换代价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心理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韩英[5](2018)在《语言转换与语言切换及其代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转换与语言切换是双语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在语言转换过程中会产生反应时的增加,或是正确率的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语言转换代价。当双语者从第一语言转换到第二语言时,会出现反应时增加、正确率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语码切换代价。大部分研究者认为语言熟练程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语言转换与语言切换是存在一定区别的,切换可以泛指转换,但在精确的实验条件下,即使一毫秒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转换与切换时间上的差异会导致双语者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理解程度发生变化。(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8年05期)

张佩[6](2017)在《不同汉语水平维-汉双语者在语言理解中的语码切换及代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别以汉语熟练、汉语不熟练的维-汉双语者为被试,使用判断奇偶数的任务,考察被试语码切换过程及切换代价。结果表明:(1)平衡双语者和不平衡双语者对汉语词和维吾尔语词在切换任务下反应时都出现了切换代价,不平衡双语者的切换代价显着大于平衡双语者;(2)平衡的维-汉双语者在完成语言切换任务时,对两种语言的反应时不存在显着差异,不平衡的维-汉双语者在完成语言切换任务时,切换到母语所产生的切换代价,显着小于切换到第二语言汉语所产生的切换代价;(3)"特定语言假说"和"非特定语言假说"不是对立的理论观点,可以解释不同熟练水平双语者语码切换过程和切换代价。(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中旬刊)》期刊2017年10期)

常欣,白鹤,王沛[7](2017)在《双语者语言切换代价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抑制控制、语言熟练度、任务相关因素和工作记忆容量是双语者语言切换代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抑制控制抑或语言熟练程度何者主要调节着双语者的语言切换代价成为抑制控制模型和语言特异性选择模型争论的焦点。为此,未来研究需要在二语习得年龄与语言使用情景等因素是否影响双语者的控制机制、语言切换代价与任务转换代价的本质是否相同、语言切换代价和工作记忆之间的关系及其认知可塑性等领域予以进一步探索。(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17年09期)

张雅涵[8](2017)在《任务转换中切换代价和混合代价的脑部激活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任务转换的情境中,与单一组块中的重复任务相比,个体在完成混合组块中的重复任务时会出现反应时增加且正确率降低的现象(混合代价);而与重复任务相比,个体在完成转换任务时也会出现反应时增加且正确率降低的现象(切换代价)。前人研究中有对转换代价的生理机制进行探究,混合代价也略有涉及,但目前对二者的脑激活差异尚存在争议。为了更好的理解混合代价和转换代价认知加工差异及其特点,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通过任务线索范式对二者的电生理机制以及脑激活差异进行探究。本研究共包括叁个实验,实验任务均为判断数字的奇偶和字母的元辅。实验一沿用以往研究中分block的设计(混合block和单一block)来探究混合代价和转换代价的加工特点;实验二中不再使用分block设计,仅使用混合block,并通过改变单一试次线索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复和转换叁种试次类型的变化进而探究单一线索设置的有效性对混合代价和转换代价的影响;实验叁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对单一试次线索进行微调后,采用ERP技术对叁种试次类型诱发的ERP成分进行比较,从而更好的了解和认识混合代价和转换代价认知过程的差异。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中数字和字母任务的反应时没有差异,而且都出现了混合代价和转换代价;这两种代价的大小在不同的任务上有所不同,整体上两种任务中的混合代价都高于转换代价,但数字任务中混合代价与转换代价的差异要显着大于字母任务中。(2)实验二重复了实验一的结果,即在线索设置改变后仍发现了混合代价和转换代价的存在;但混合代价明显比实验一减少,而转换代价则没有变化。(3)实验叁的行为结果与实验二基本一致,但两种代价在字母和数字任务上都没有显着差异。在脑电结果中,线索锁时上总共发现N1、P2和P3叁种成分,在这叁种成分中都体现了混合代价,即重复试次诱发了比单一试次更大的波幅;但在与转换代价相关的ERP成分上发现了与反应时相反的结果,即重复试次诱发了比转换试次更大的前部N1和P2。在刺激的锁时上,总共出现了N1、P1、P2和P3b四种成分,在P1、N1以及P2成分中我们发现N1和P2上重复试次诱发了比单一试次更大的成分,在P1上转换比重复试次诱发了更大的波幅,但是这里还存在一些与反应时相反的结果,单一试次诱发了比重复试次更大的P1成分,重复比转换试次诱发了更大的N1和P2;在刺激锁时上,我们还发现了300-500ms处减少的P3b成分,这重复了已有研究结果。(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白鹤[9](2017)在《汉—英双语者语言切换中切换代价的来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双语者的语言切换往往伴随着语言切换代价,即反应时变长和错误率增加的现象。对于这种语言切换代价,“非特定语言选择假说”认为抑制控制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双语者是通过抑制非目标语言的激活来实现目标语言的激活的。相比之下,“特定语言选择假说”认为语言熟练度起着重要作用,双语者在进行语言切换时会激活其掌握的两种语言的所有词条,然后在词条水平上选择目标语言。为了检验与修正以往理论及其分歧,深入探讨双语者语言切换代价的来源和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图片命名和词汇判断范式,通过叁个系列实验考察了二语熟练程度不同的高、低熟练汉-英双语者和抑制控制能力不同的低熟练汉-英双语者在语言切换中的表现,以及抑制控制相关训练对低熟练汉-英双语者语言切换的影响。实验1分为两个子实验,分别使用图片命名和词汇判断范式探讨了抑制控制和语言熟练度对高、低熟练双语者语言切换代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抑制控制在高、低熟练汉-英双语者被试的语言切换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熟练度只影响双语者在语言切换中对语义的加工。实验2考察了抑制控制能力水平不同的低熟练双语者的语言切换代价,发现高抑制控制能力的双语者的语言切换代价明显小于低抑制控制能力者,语言切换代价模式也不相同,这一结果进一步说明抑制控制影响着双语者的语言切换。实验3考察了一般认知领域抑制控制能力的训练对低熟练双语者语言切换代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般认知领域抑制控制能力的训练可以迁移到语言切换中且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组双语者的语言切换代价比控制组要小。以上结果表明抑制控制对于双语者的语言切换代价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进而支持“非特定语言选择假说”。(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伍丽梅,伍国华,陈卓铭[10](2017)在《双语者言语产生中语码切换代价——从孤立词汇到句子语境》一文中研究指出语码切换代价是指双语者从正在使用的语言切换到另一种语言时反应时变长和错误率增加的现象。语码切换代价的存在,提示双语者对两种语言系统的加工可能存在差异。而由于言语产生中的语码切换充分体现了双语者对语言系统认知加工的自主控制能力,言语产生的语码切换研究备受重视。研究首先考察了语码切换代价的表现模式,然后深入探讨语码切换代价的来源及产生机制;随着以孤立词汇为加工对象的语码切换研究的发展,句子语境等因素开始纳入研究范围。研究发现语境中的语码切换加工与孤立词汇产生的语码切换加工存在差异,两者差异可从"线索—感知—预期"叁个层面进行分析。有关研究从孤立词汇产生到引入句子语境的发展,反映研究范式向自然言语产生任务靠拢,以揭示双语者在实际言语产生时语码切换的实质。(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17年01期)

切换代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熟练掌握双语甚至多语的人越来越多,语码转换也就成了日常交流过程中的常见语言现象之一。本研究基于Scotton的标记模式理论,通过问卷和文本抽样等实证手法探讨了中国留学生文本博客和视频博客中的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的类型和动机以及影响语码转换代价的因素,概括了语码转换对人际交流的促进作用,其研究发现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切换代价论文参考文献

[1].高蕾,高晓雷,白学军,陈梅香,郭志英.不同熟练程度藏汉双语者言语理解中的语码切换及其代价[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

[2].郑玉琪,沈怡.中国留学生文本博客和视频博客中的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和切换代价的实证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8

[3].常欣,白鹤,王沛.抑制控制能力及其训练对低熟练汉英双语者语言切换代价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

[4].刘怡方,郭斯萍.语言持续激活惯性对汉英双语切换代价的影响[J].心理研究.2018

[5].韩英.语言转换与语言切换及其代价[J].教育观察.2018

[6].张佩.不同汉语水平维-汉双语者在语言理解中的语码切换及代价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

[7].常欣,白鹤,王沛.双语者语言切换代价的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7

[8].张雅涵.任务转换中切换代价和混合代价的脑部激活差异[D].辽宁师范大学.2017

[9].白鹤.汉—英双语者语言切换中切换代价的来源[D].上海师范大学.2017

[10].伍丽梅,伍国华,陈卓铭.双语者言语产生中语码切换代价——从孤立词汇到句子语境[J].心理科学进展.2017

论文知识图

二维收缩域分布图作用下的切换轨迹设初始值x=[-6,4]τ=0.3秒时的切换轨迹图切换代价仿真结果图上下文切换代价测试移动切换代价仿真图

标签:;  ;  ;  ;  ;  ;  ;  

切换代价论文_高蕾,高晓雷,白学军,陈梅香,郭志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