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论文和设计-温兵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用于注塑成型,包括公模坯、与所述公模坯对应的母模坯、设于所述公模坯内的公模芯、设于所述公模坯内的顶出机构和设于所述母模坯内的母模芯;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下顶出机构和设于所述下顶出机构上的上顶出机构,所述上顶出机构设有用于顶出注塑产品的多根顶针,所述公模坯朝向所述母模坯一侧开设有容纳所述上顶出机构和公模芯的安装槽,所述上顶出机构与所述公模芯配置为从所述安装槽朝向所述母模坯一侧的开口处装入公模坯中或者从公模坯处取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有效提高顶出机构的稳定性,有效降低了拆装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用于注塑成型,包括公模坯、与所述公模坯对应的母模坯、设于所述公模坯内的公模芯、设于所述公模坯内的顶出机构和设于所述母模坯内的母模芯;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下顶出机构和设于所述下顶出机构上的上顶出机构,所述上顶出机构设有用于顶出注塑产品的多根顶针,所述公模坯朝向所述母模坯一侧开设有容纳所述上顶出机构和公模芯的安装槽,所述上顶出机构与所述公模芯配置为从所述安装槽朝向所述母模坯一侧的开口处装入公模坯中或者从公模坯处取出。

设计方案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用于注塑成型,包括公模坯、与所述公模坯对应的母模坯、设于所述公模坯内的公模芯、设于所述公模坯内的顶出机构和设于所述母模坯内的母模芯;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下顶出机构和设于所述下顶出机构上的上顶出机构,所述上顶出机构设有用于顶出注塑产品的多根顶针,所述公模坯朝向所述母模坯一侧开设有容纳所述上顶出机构和公模芯的安装槽,所述上顶出机构与所述公模芯配置为从所述安装槽朝向所述母模坯一侧的开口处装入公模坯中或者从公模坯处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出机构通过固定杆连接于所述公模芯上,所述公模芯通过螺栓与所述公模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包括导向杆和限位杆;所述导向杆设于所述上顶出机构上且与设于所述公模芯上的导向孔对应;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上顶出机构且固定于所述公模芯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配置为旋出所述公模坯后仍固定于所述公模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对应于所述公模芯的四角处的四个角落位置设有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出机构包括下顶板、上顶板和夹设于所述下顶板和上顶板之间的多根顶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芯包括模芯架和设于所述模芯架内的模仁;所述模芯架具有一供所述模仁插入或者推出的侧端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架在所述侧端开口处设有使截面增大的外倾斜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架的内侧滑动面上设有滑动槽,所述模仁设有与所述滑动槽匹配的凸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坯朝向所述公模坯一侧开设有容纳所述母模芯的容纳槽,所述母模芯配置为从所述容纳槽朝向所述公模坯一侧的开口处装入母模坯中或者从母模坯处取出。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注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技术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通常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注入注塑模具中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现有的注塑模具一般包括模坯、模芯和顶出机构,其中顶出机构中的顶针为了顺利顶出注塑产品一般为细长部件,极易折断,常常需要进行维护;且要实现模芯的更换或者进行顶针的维护,常常需要将整个注塑模具拆散,操作困难且耗时极长,降低了装卸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够提供一种模具,能够提高顶出机构稳定性,有效降低更换模芯或维护顶针的难度,提高装卸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用于注塑成型,包括公模坯、与所述公模坯对应的母模坯、设于所述公模坯内的公模芯、设于所述公模坯内的顶出机构11和设于所述母模坯内的母模芯;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下顶出机构和设于所述下顶出机构上的上顶出机构,所述上顶出机构设有用于顶出注塑产品的多根顶针,所述公模坯朝向所述母模坯一侧开设有容纳所述上顶出机构和公模芯的安装槽,所述上顶出机构与所述公模芯配置为从所述安装槽朝向所述母模坯一侧的开口处装入公模坯中或者从公模坯处取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顶出机构通过固定杆连接于所述公模芯上,所述公模芯通过螺栓与所述公模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杆包括导向杆和限位杆;所述导向杆设于所述上顶出机构上且与设于所述公模芯上的导向孔对应;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上顶出机构且固定于所述公模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栓配置为旋出所述公模坯后仍固定于所述公模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槽对应于所述公模芯的四角处的四个角落位置设有凹陷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顶出机构包括下顶板、上顶板和夹设于所述下顶板和上顶板之间的多根顶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公模芯包括模芯架和设于所述模芯架内的模仁;所述模芯架具有一供所述模仁插入或者推出的侧端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模芯架在所述侧端开口处设有使截面增大的外倾斜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模芯架的内侧滑动面上设有滑动槽,所述模仁设有与所述滑动槽匹配的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母模坯朝向所述公模坯一侧开设有容纳所述母模芯的容纳槽,所述母模芯配置为从所述容纳槽朝向所述公模坯一侧的开口处装入母模坯中或者从母模坯处取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通过将顶出机构设置为包括下顶出机构和上顶出机构,使得上顶出机构上的顶针用于顶出产品,从而使得有效缩短了上顶出机构的长度,有效保证了上顶出机构的顶针的强度,降低了折断风险,而下顶出机构仅用于顶上顶出机构,不受注塑产品的设计限制,可以有效增加顶棍截面保证强度,从而有效提高顶出机构的稳定性;而且,由于使得所述公模坯开设有安装槽,使得所述上顶出机构与所述公模芯配置为从所述安装槽朝向所述母模坯一侧的开口处装入公模坯中或者从公模坯处取出,这样,当需要进行模芯的更换或顶针的维护时,可以直接将上顶出机构与所述公模芯一起直接从安装槽取出,有效降低了拆装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顶出机构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定杆的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螺栓的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螺栓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凹陷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公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外倾斜槽的布置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其表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该模具用于注塑成型,包括公模坯1、与所述公模坯1对应的母模坯2、设于所述公模坯1内的公模芯3、设于所述公模坯1内的顶出机构1111和设于所述母模坯2内的母模芯(图中未显示);所述顶出机构11包括下顶出机构111和设于所述下顶出机构111上的上顶出机构112,所述上顶出机构112设有用于顶出注塑产品的多根顶针,所述公模坯1朝向所述母模坯2一侧开设有容纳所述上顶出机构112和公模芯3的安装槽10,所述上顶出机构112与所述公模芯3配置为从所述安装槽10朝向所述母模坯2一侧的开口处装入公模坯1中或者从公模坯1处取出。

这样,通过将顶出机构11设置为包括下顶出机构111和上顶出机构112,使得上顶出机构112上的顶针用于顶出产品,从而使得有效缩短了上顶出机构112的长度,有效保证了上顶出机构112的顶针的强度,降低了折断风险,而下顶出机构111仅用于顶上顶出机构112,不受注塑产品的设计限制,可以有效增加截面保证强度,从而有效提高顶出机构11的稳定性;而且,由于使得所述公模坯1开设有安装槽10,使得所述上顶出机构112与所述公模芯3配置为从所述安装槽10朝向所述母模坯2一侧的开口处装入公模坯1中或者从公模坯1处取出,这样,当需要进行模芯的更换或顶针的维护时,可以直接将上顶出机构112与所述公模芯3一起直接从安装槽10取出,有效降低了拆装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优选地,所述母模坯2朝向所述公模坯1一侧开设有容纳所述母模芯的容纳槽,所述母模芯配置为从所述容纳槽朝向所述公模坯1一侧的开口处装入母模坯中或者从母模坯处取出,这样开模后也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母模芯的拆装,而不用将整个母模坯1从外接注塑设备上卸下,从而有效降低了拆装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优选地,母模芯也可以是通过螺栓与所述母模坯2固定连接,从而既可以保证固定效果又方便拆装。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上顶出机构112通过固定杆12连接于所述公模芯3上。更具体地,所述固定杆12包括导向杆121和限位杆122;所述导向杆121设于所述上顶出机构112上且与设于所述公模芯3上的导向孔对应;所述限位杆122穿过所述上顶出机构112且固定于所述公模芯3上。这样,在取出公模芯3时就可以通过固定杆12直接带起上顶出机构112,有效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装卸效率;使得固定杆12包括导向杆121和限位杆122,通过导向杆121与导向孔的匹配可以有效方便上顶出机构112与公模芯3的对位和匹配,降低拆装难度,设置了限位杆122可以有效保证上顶出机构112与公模芯3的固定效果,同时保证上顶出机构112的活动空间,保证顶出效果,优选的,限位杆122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与公模芯3固定,而上顶出机构112可以沿着限位杆122和导向杆121运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所述公模芯3通过螺栓13与所述公模坯1固定连接,这样,当需要装入上顶出机构112与公模芯3时,在上顶出机构112与公模芯3装入安装槽10后,再通过螺栓13实现固定于公模坯1上,同样的,当需要拆下公模芯3与上顶出机构112时,先将螺栓13卸下,再将上顶出机构112与所述公模芯3一起直接从安装槽10取出;通过螺栓13连接的方式简单方便,且固定效果好。优选地,所述螺栓13配置为旋出所述公模坯1后仍固定于所述公模芯3上。这样,当需要拆下公模芯3与上顶出机构112时,将螺栓13旋出所述公模坯1后,公模芯3及上顶出机构112即与公模芯3分离,可以取出,此时,由于螺栓13仍固定于所述公模芯3上,从而可以拉动螺栓13就可以方便有效地实现取出公模芯3及上顶出机构112,有效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装卸效率。优选地,所述螺栓13的数量为四个,其中,可以仅有两个配置为旋出所述公模坯1后仍固定于所述公模芯3上,更具体地,这两个成对角线布置,即公模芯3与所述螺栓13配合的螺栓13孔中可以设有两个通孔,两个螺纹孔,从而通过螺纹孔与螺栓13的配合有效实现螺栓13配置为旋出所述公模坯1后仍固定于所述公模芯3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安装槽10对应于所述公模芯3的四角处的四个角落位置设有凹陷部101。这样,设置了凹陷部101后可以使得安装槽10的四个角落位置避开公模芯3的四角处,从而在公模芯3和上顶出机构112的装卸过程中,有效降低了与公模坯1的边角碰撞,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优选地,所述凹陷部101为圆弧形凹陷部101,这样的结构不存在尖点,既避免了应力集中又于降低了碰撞损伤,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和使用稳定性。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公模芯3包括模芯架31和设于所述模芯架31内的模仁32;所述模芯架31具有一供所述模仁32插入或者推出的侧端开口。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仁32用于承载注塑坯料或注塑产品,由于模芯架31设有侧端开口,即模仁32是从模芯架31的侧面插入或者推出所述模芯架31的;这样可以有效方便了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具在注塑作业前可以先将注塑坯料放置于模仁32上,继而将模仁32送进模芯架31内,同样地,也有效方便了注塑作业完成后,将模仁32取出后进行注塑产品的取出实现取料,有效降低送料和取料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优选地,如图8所示,所述模芯架31在所述侧端开口处设有使截面增大的外倾斜槽310;设置外倾斜槽310可以有利于将模仁32顺利的推入所述模芯架31中且有效降低模仁32推入所述模芯架31与模芯架31的碰撞风险,保证产品质量。优选地,所述模芯架31的内侧滑动面上设有滑动槽311,所述模仁32设有与所述滑动槽311匹配的凸块321。这样,通过凸块321与滑动槽311配置既可以起到模仁32插入或者推出时的导向作用,从而也能起到限制模仁32在垂向上运动的限位作用,保证了模仁32与模芯架31的匹配。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上顶出机构112包括下顶板1121、上顶板1122和夹设于所述下顶板1121和上顶板1122之间的多根顶针1123。所述下顶出机构111包括第一顶板1111、第二顶板1112和夹设于所述第一顶板1111和第二顶板1112之间的顶棍1113。由于下顶出机构111用于顶上顶出机构112,从而能够有效增大顶棍1113的截面积,优选地,顶棍1113的数量为四根;而上顶出机构112由于是先有下顶出机构111进行顶出,从而有效降低了长度,也即降低了顶针1123的长度,有效保证了顶针1123强度,降低了折断风险,保证了顶出机构11的稳定性。当模具在注塑作业完成后开模后,需要将注塑产品顶出时,可以通过机台顶棍1113顶起第一顶板1111,从而驱使夹设于所述第一顶板1111和第二顶板1112之间的顶棍1113,由顶棍1113向上顶出顶起上顶出机构112的下顶板1121并进而驱动夹设于所述下顶板1121和上顶板1122之间的多根顶针1123向上顶出实现注塑产品的顶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模具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0512.2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395201U

授权时间:20190917

主分类号:B29C 45/40

专利分类号:B29C45/40;B29C45/26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深圳市精而美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精而美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碧头三工业大道3号厂房A、B、C栋

发明人:温兵;赵立宏;聂国华

第一发明人:温兵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精而美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廖苑滨

代理机构:44102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模具论文和设计-温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