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伦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个体伦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体伦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伦理,个体,责任,道德,意识,孤独,水平。

个体伦理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芳[1](2019)在《个体伦理的扩张与嬗变——新时期以来伦理转型中的爱情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将国家战略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毫不动摇地向前推进,由此发生了国家伦理向社会伦理与个体伦理转型:爱情的欲望化、货币化、颓废化、消费化与对纯粹爱情本身的追求交互影响。这些现象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同样凸显。新时期以来的爱情小说正好反映了这一状态与趋势。"爱情的位置"是社会伦理转型的风向标,当讲究阶级成分的婚恋观遭遇到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交换理性婚恋观时,围绕和纠缠于爱情伦理价值取向的多种话语与选择就碰撞出了绚烂的伦理火花,为我们考察新时期以来的伦理转型及社会转型提供了最佳窗口与平台。(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9年03期)

吴峰鑫[2](2018)在《数字化时代孤独意识的个体伦理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网络成为了主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在虚拟化的空间里,人们很容易迷失自我,走向群体性孤独。将孤独意识在个体的自由、回归自我、反思、创造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因而数字化时代更多的个体将拥有孤独意识,从而使个体在数字化时代更能感受到人本质的存在。(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张文博,袁智忠[3](2017)在《新世纪以来青春电影个体伦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综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以视听的形式呈现文化与社会价值的结合。作为一种文化产业,青春电影响应了怀旧文化的浪潮,将青春个体的成长岁月进行戏剧化的表达。本文基于伦理的纬度,围绕青春电影中个体伦理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了新世纪以来青春电影所凸显的个体伦理,包含对青春个体生命、情爱、理想的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论坛》期刊2017年11期)

王婷[4](2017)在《信任倾向对个体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伦理行为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因素、组织因素和道德因素这叁个方面,对于个体因素的研究也主要关注个体的性别、年龄、价值取向、工作经历、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等方面,而关于个体的社会型人格特质对伦理行为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社会型个体特质主要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有的一些特质,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其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在社会交换的过程中,个体由于会受到结果偏差、变化盲视、利益冲突等因素的影响,不仅会对自身伦理性方面的判断具有偏差,在对他人的互惠性和可信度进行判断时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互动都是基于交换和互惠而存在的,但是由于对他人互惠性和可信度判断偏差的存在,个体会对他人的行为产生质疑甚至是曲解。相应的,基于自身对他人互惠性和可信度判断所做出的行为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试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互惠理论,通过有中介的调节模型设计,探讨个体的信任倾向这一社会型个体特质对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引入个体对他人互惠性和可信度判断作为中介变量,探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对他人的互惠性以及可信度的判断会对个体的伦理行为产生的影响作用。首先,回顾和梳理以往关于信任倾向、互惠性、可信度、团队成员交换(TMX)以及伦理行为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其次,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本研究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再次,通过问卷调查法所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19.0和AMOS17.0等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和相关假设进行验证;最后,结合以往前人的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关的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通过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本研究得出以下的相关结论:(1)信任倾向正向影响个体的伦理行为,说明个体的信任倾向越高,其会做出更多的伦理行为;(2)信任倾向会对个体对他人的互惠性和可信度判断产生正向影响;(3)对他人的互惠性判断和可信度判断在信任倾向对伦理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个体信任倾向的作用机制有一部分是通过个体对他人的可信度、互惠性判断传导,进而对伦理行为产生影响;(4)TMX调节了信任倾向对个体对他人可信度判断正向作用,当团队成员交换质量越高时,信任倾向与个体对他人可信度判断之间的关系就越强。且TMX调节了对他人可信度判断在信任倾向和伦理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7-01-01)

王建锋[5](2015)在《技术风险时代的新个体伦理责任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风险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生活重要因素的技术时代,以后果确认责任承担方式的责任伦理学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表现出了"有组织地不负责任"状况。这种状况的产生,不仅表明了技术时代风险的人为性、结构性、不易控制性、潜在性等特征,而且也表明了责任伦理本身的抽象性、建构性及远离人生活的现实性等特征。个体主体作为伦理责任的真实承担者是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个人,只有个体伦理责任能力的生成及个体伦理责任行为的落实,才能从根本上使责任伦理规避风险成为可能。在技术风险时代,个体伦理责任是全面的、丰富的,它不仅表现为个体主体对自身、他人及社会的责任,而且也表现为对自然及未来人的责任。新个体伦理责任是以个体主体对自身责任为核心的"五位一体"的新结构,具有自然、社会、价值叁重向度的生态合理性。(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5年12期)

桑盛荣[6](2015)在《个体伦理与意识形态的撕扯与对话——以《智取威虎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翻拍经典已成为当下常态,徐克翻拍《林海雪原》之作《智取威虎山》在"宏大叙事"逐渐解构的当下,以个体伦理与意识形态的双向撕扯与对话,完成了民间的历史想象,建构了"庙堂"的主流意识形态神话,搭建起了弥合"民间"与"庙堂"历史对话的可能性,使得电影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票房持续飙升。自徐克版《智取威虎山》上映以来,无论是电影票房还是艺术水准,乃至改编策略均被推向了舆论的巅峰,备受热议。然而如果我们从电影《林海(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5年18期)

刘娟[7](2015)在《个体伦理决策中解释水平与风险敏感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管理情境复杂性、动态性与多元利益导向使管理者面临更多的两难或多难伦理困境相关决策。德才兼备的管理者面对决策困境也会做出自我和他人利益均遭受损失的非伦理行为。一些决策者自身具有良好伦理意识,却由于认知能力或情境的限制,最终产生非伦理决策。这类现象难以被目前理论很好地解释,因此受到商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个体面对伦理困境如何决策成为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关注的研究热点。伦理决策研究者大多从个人、组织和道德强度叁方面探讨伦理决策的影响因素,但较少有研究从认知和风险敏感等行为过程视角整体分析情境和个人因素对伦理决策的影响作用及其内在机制。本文基于风险敏感理论对伦理决策进行探索,设计了多重情境下的伦理决策实验,构建了解释水平对伦理决策的影响机制模型,探索了影响过程中决策者风险敏感的中介作用和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解释水平下个体面临伦理困境时的伦理判断存在显着差异:与低解释水平相比,伦理困境的高水平解释能促进决策者的伦理行为,对非伦理行为的可接受程度更低。风险敏感在解释水平影响伦理决策的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高解释水平下的个体对未来风险的容忍度更高,倾向于做出伦理行为;低解释水平将导致决策者注重眼前的利益得失,更倾向于保守的自利决策,产生非伦理行为。另外,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在解释水平影响风险敏感的关系中产生调节作用,并与伦理决策显着正向相关。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越高,越易作出符合伦理原则的决策。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基于风险敏感理论探索解释水平对伦理决策的影响规律,为伦理决策影响因素及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伦理决策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的了解,有助于在管理实践中利用这些规律制定出有效的干预程序,促使个体更好地自我控制、解决冲突与决策,从而产生具有正向社会评价的行为。(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5-06-02)

吴伊心[8](2015)在《《安提戈涅》的人物个体伦理及“卡塔西斯”导向》一文中研究指出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是古希腊留存完整的一部优秀的悲剧作品,引起了后世思想家从哲学、宗教、政治、文学批评等多种角度的研究。本文以《安提戈涅》为研究对象,对作品内容进行分析,将《安提戈涅》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伦理思想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作品中人物对话和行动中所蕴含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且更进一步探讨作品中的人物表现出来的道德见识对悲剧观众产生切实的道德“净化”效果。第一章对《安提戈涅》创作的古希腊社会背景做一个叙述。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诗性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悲剧作品往往肩负着城邦公民道德教化的重要职责。这个时期的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悲剧艺术的严肃批评也从侧面证实了悲剧中道德思想对城邦公民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第二章主要从《安提戈涅》文本中“评价性谓词”的内涵和外延,人物个体的对话和行动两个方面对作品的内容做一个分析。如“智慧”和“愚蠢”的对立,如关于“不幸”的认识上的分歧,评价性谓词表现出了内涵丰富和割裂的特点;剧中安提戈涅、克瑞翁等人相互冲突的对话和行动反映了个体道德实践始终是有充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这些构成了城邦对价值多元化的需求。而安提戈涅、克瑞翁简化价值承诺的绝对理性思维模式只能导致实践活动中的失败,悲剧的发生。第叁章将《安提戈涅》人物所蕴含的伦理思想同《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道德实践智慧对比。两者以“人获取幸福生活”为共同的目标,肯定人的经验活动,回归到实际的实践经验的层面上来考察实践理性活动。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安提戈涅》中安提戈涅、克瑞翁对人类幸福的否定性回答,呈现索福克勒斯想要表达的德性和品质。安提戈涅和克瑞翁的行为是一场实践理性的实验,两位人物主角从对立的立场出发共同代表了一种人类理性妄想的失败。而亚里士多德正面积极地提出人的实践智慧具有不确定性,人所要做的就是要用“中道”的方法来实现幸福。基于前面章节的对《安提戈涅》人物道德内涵的分析,第四章主要来分析《安提戈涅》中的人物道德内涵“净化”悲剧观众的道德感。“卡塔西斯”不仅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也是道德感的净化和提升。在外在的、客观的审美心理距离的作用下;也由于《安提戈涅》中忒拜城和古希腊观众拥有类似的城邦社会心理背景,对城邦公共性的强烈诉求使得古希腊观众易得到一种道德感的净化。(本文来源于《中国政法大学》期刊2015-04-01)

朱建斌,曹元坤[9](2014)在《个体伦理决策:基于追随者认知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追随者认知为出发点,建立非伦理指令情境下追随者伦理决策模型,模型假设个体追随认知与个体道德发展水平影响非伦理指令情境下服从和抵制行为,责任推脱解释两者因果关系,利弊权衡对最终的行为起调节作用。最后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与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管理科学》期刊2014年12期)

龙丽双[10](2013)在《社会转型期电视典型人物报道的个体伦理叙事——以央视《劳动style》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五一期间央视按照惯例推出了歌颂劳动者的典型人物系列报道《劳动style》。但与以往的劳动者典型报道相比,这次的典型报道在叙事上做了出了许多新的尝试,而这种叙事策略的变化背后蕴藏着电视典型人物报道个体叙事伦理的凸显,为我们探索如何在社会转型期真正、更好地发挥典型报道的舆论引导作用提出了全新思考。(本文来源于《新闻界》期刊2013年15期)

个体伦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网络成为了主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在虚拟化的空间里,人们很容易迷失自我,走向群体性孤独。将孤独意识在个体的自由、回归自我、反思、创造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因而数字化时代更多的个体将拥有孤独意识,从而使个体在数字化时代更能感受到人本质的存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体伦理论文参考文献

[1].刘芳.个体伦理的扩张与嬗变——新时期以来伦理转型中的爱情小说[J].当代文坛.2019

[2].吴峰鑫.数字化时代孤独意识的个体伦理价值[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3].张文博,袁智忠.新世纪以来青春电影个体伦理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7

[4].王婷.信任倾向对个体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7

[5].王建锋.技术风险时代的新个体伦理责任结构[J].中州学刊.2015

[6].桑盛荣.个体伦理与意识形态的撕扯与对话——以《智取威虎山》为例[J].牡丹.2015

[7].刘娟.个体伦理决策中解释水平与风险敏感的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5

[8].吴伊心.《安提戈涅》的人物个体伦理及“卡塔西斯”导向[D].中国政法大学.2015

[9].朱建斌,曹元坤.个体伦理决策:基于追随者认知的视角[J].现代管理科学.2014

[10].龙丽双.社会转型期电视典型人物报道的个体伦理叙事——以央视《劳动style》为例[J].新闻界.2013

标签:;  ;  ;  ;  ;  ;  ;  

个体伦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