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石水库泄洪洞、导流洞岩体工程地质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铮[1](2021)在《BSAM水库泄水建筑物水力特性及其消能方式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利枢纽是为了实现兴利除害的目标,在河流或渠道中修建各类构筑物而组合成的综合体,枢纽由多种建筑物构成,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及专门建筑物等,其中挡水建筑物与泄水建筑物是枢纽关键部分,保障着水利枢纽安全运行,挡水建筑物拦蓄河流,泄水建筑物承担着宣泄洪水的功能。对历史上发生事故的水利枢纽进行失事原因分析后发现,归因于泄水建筑物自身问题的事故占到了很大比重,因此有必要针对水利枢纽中泄水建筑物的泄流能力与消能方式进行研究。本文以新疆BSAM水库工程为研究对象,构建相应水工模型研究平台,对水库拟建设的泄水建筑物开展相关研究,泄洪隧洞因进口高程及布置方式不同确定为深孔泄洪洞与表孔溢洪洞,由于进口条件不同,两类泄水建筑物在运行方式、泄流能力和洞内流场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同时二者又具有类似的水力学问题。通过本次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深孔泄洪洞初始方案基本满足工程应用需要,导流期与运行期各工况泄流能力满足要求,导流度汛时泄洪洞存在明满流交替现象需格外注意,运行期泄洪洞内水面线沿程壅高,流速相应下降,底板压强沿程逐渐增大,空化数沿程增加;由于出闸水流流速高达40m/s,为保护泄洪洞底板安全,共设置两道掺气减蚀跌坎,可形成稳定空腔。(2)表孔溢洪洞初始方案存在严重的折冲水流与交汇水翅,不满足工程应用需要,针对本工程溢洪洞三孔一槽、边墙渐缩设计形式,经体型比选,拟采用增设1:20坡度调整段设计,通过放缓洞内水流流速,降低折冲水流强度,平稳流态效果明显。溢洪洞校核、设计工况下泄流能力均满足要求,洞内水流流速随高程降低沿程增加,反弧段上、下游处流速基本稳定在30m/s附近,水面线在调整段内壅高,进入渥奇面段沿程逐渐降低,流速稳定后水面保持平稳,泄流时WES堰顶处存在较小负压强,沿程压强变化与水面线变化情况类似;布设两道掺气坎,可有效防止底板发生空蚀破坏。(3)深孔泄洪洞以闸孔出流为泄洪方式,表孔溢洪洞弧门全开运行时为堰流泄量,同时通过调整弧门开度亦可闸孔出流。二者相较而言,堰流具有工作水头小,泄流量大的优点,且随水头升高,泄流量增大较快;虽然泄洪洞泄量较小,但进口高程低,能较早泄洪,提高水库利用率。当开度小于1.5m时,流量系数随开度增大而降低,当开度大于1.5m时,流量系数随开度增加而增加。泄洪洞、溢洪洞由于出口位置相似,均位于下游河道左岸,初始方案均为连续型挑流鼻坎,经方案比选,两洞出口统一采用斜切兼边墙边墙导向型挑坎可满足工程应用,有效扩散水舌,降低河床冲坑深度。(4)本文在物理模型试验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OW-3D进行了泄洪洞、溢洪洞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泄洪洞、溢洪洞中水力参数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流场水流波动与变化较大部位存在一定的误差,总体而言,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程度的可信性,丰富了试验成果;对于设计单位,可能没有充足的场地进行物理模型试验,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避免场地占用,节省物理模型构建成本,便于进行工程泄水建筑物的设计与水力特性研究分析。
樊启祥,杨宗立,彭吉银,周绍武,王义锋,李果[2](2020)在《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岩石力学工程问题科技创新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乌东德工程因所处河谷复杂严峻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区域地质地震背景,面临枢纽工程布置、高陡边坡治理、大坝建基岩体选择与建基面确定、复杂地下洞室群安全施工、远程泥石流灾害预警、近坝大型滑坡体及水库岸坡安全稳定等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关键问题的挑战。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与技术咨询单位的众多工程师和科学家协同攻关,艰辛探索,攻克了工程建设过程中一系列的岩石力学关键技术问题,创新了遵循岩石力学规律特性的工程管理方法,促进了乌东德工程安全优质建设。本文结合工程建设进展,总结了乌东德工程岩石力学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展望了绿色水电开发、建设、运行科技创新的方向。
杜光远[3](2020)在《苏洼龙水电站火山灰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工混凝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材料,目前水工混凝土多采用粉煤灰作为掺合料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随着工程建设和水电开发不断深入,大量工程同步建设,一方面粉煤灰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水电开发愈发偏远,建设成本越来越高。研究表明,火山灰可以作为优质的混凝土掺合料加以开发利用。本文针对苏洼龙水电站主要部位混凝土开展掺炉霍火山灰替代可研阶段掺粉煤灰方案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对工程拟采用的水泥、火山灰等原材料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满足国家和行业现行规程、规范的技术要求。通过12组砂率试验、64组水胶比-强度试验,确定了溢洪道、闸墩、泄洪洞、厂房一期、厂房二期、防渗墙、引水洞、导流洞等10个主要部位混凝土的水胶比、用水量、胶材用量、砂率及外加剂用量等配合比参数,提出了上述部位混凝土初选配合比。基于初选配合比进行了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变形性能、热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初选配合比混凝土设计龄期的抗压强度、抗冻、抗渗等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火山灰混凝土干缩略大,自生体积变形、徐变等参数均正常,混凝土导热、线膨胀系数、绝热温升等热学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炉霍Ⅰ型火山灰在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用水量、提升混凝土后期强度等方面与可研阶段粉煤灰方案相当,均有明显作用。本文还对比可研阶段粉煤灰需求量及预算单价,分析评价了火山灰运用的经济指标,表明炉霍火山灰在苏洼龙水电建设中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通过研究和论证,综合说明炉霍Ⅰ型火山灰,满足国家相关规范技术要求,符合就近取材、经济合理的原则,可以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在苏洼龙水电站发挥积极作用。
张御阳[4](2019)在《陡缓结构面反倾层状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演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现象广泛揭露于水利水电、矿山、道路等工程边坡中,对工程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其破裂面变形演化直接影响稳定性评价方法是否合理。现阶段研究可知,倾倒变形不仅受控于岩体自身特性(如层厚、软硬程度等),还受控于结构面控制的特殊坡体结构特征,而针对结构特征对变形演化的影响控制效应研究尚为不足。本文从众多反倾斜坡工程实例入手,基于地质形成演化概念模型,围绕倾倒变形结构面控制效应进行了较深入的系统性研究,运用室内试验分析裂隙对岩块特性的影响作用,利用底摩擦试验对比研究不同角度裂隙对破裂面形态控制效应,运用物理离心模型试验,辅以颗粒流数值试验验证,研究这类结构控制下的变形破坏特征、应变演化规律、裂隙贯通破坏规律及破裂面形成演化特征,揭示变形破坏演化全过程、演化过程中的裂纹扩展模式、力学机理和裂隙形成贯通后的变形破坏。据此,本文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58个大型工程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实例的统计分析,归纳变形破坏控制性因素,基于UDEC的均匀试验,对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由回归方程系数关系可知控制性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岩层厚度(系数为4.9199),岩块弹模(系数为0.8677),岩层倾角(系数为0.2783),斜坡坡角(系数为0.1636)。(2)基于贡献率法对33个受结构控制的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体实例进行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可知,裂隙密度因子权重为0.269,对倾倒变形发育影响程度最高,其次为坡度(权重为0.162)、坡形(权重为0.161)及岩性(0.158),坡高及岩层倾角敏感度相对较低,规律显现出裂隙赋存对岩质斜坡倾倒变形存在显着影响作用;(3)通过对四个典型倾倒变形体裂隙结构特征的工程地质分析可知,反倾层状斜坡中赋存的陡、缓双裂隙结构面对倾倒变形破坏的发育演化过程具有明显的促进控制作用,并依据这类裂隙结构面发育特点建立反倾层状斜坡地质模型。(4)根据地质原型和倾倒岩体受拉弯折破坏特征研究,设计细观条件下含裂隙反倾层状斜坡岩石劈裂力学试验,成果表明:裂隙赋存下岩石的拉应力应变曲线从宏观上可划分为弱弹性段(OA段)、强塑性段(AB段)及强弹塑性段(BC段)三个阶段;裂隙角度对岩石弱弹性段应变及峰值应变具有显着影响;在陡裂隙倾角为80°时,其抗拉强度最小,而在陡裂隙固定时,岩石抗拉强度随着缓裂隙倾角增大而增大;缓裂隙角度变化影响岩石劈裂破坏方式,而陡裂隙角度变化则影响裂纹孕育模式;基于变分数阶微积分获得的岩石拉应力应变本构模型:①OA段可表示为σ/E(OA)=(αθ1)α1ε1-α1/Γ(2-α1);②AB段可表示为σ/E(OB)=σ/E(OA)+(αθ2)α2α1ε1-α2-ε1-α21/Γ(2-α2);③BC段可表示σ/E(OC)=σ/E(OB)+(αθ3)α3ε1-α3-ε1α32/Γ(2-α3)。(5)设计9组底摩擦试验,对比无裂隙、含一组陡裂隙和一陡一缓两组裂隙的三种类型试验,并研究不同裂隙角度对破裂面影响作用,试验揭示:陡倾裂隙倾角变化对岩质斜坡变形及主破裂面形态有明显规律性影响,陡倾裂隙倾角越大,发生倾倒破坏的初始部位逐渐变浅,破坏面积相对减小,破裂面从近直线型逐渐转变成近弧形;缓倾裂隙的赋存使陡倾裂隙顺尖端开裂增长,且相互沟通形成贯通破裂面过程更加快捷;主破裂面上覆层状岩体在倾倒变形时,会在其中部产生反向弯曲折断;通过定量分析,得出随着陡倾裂隙倾角增大,倾倒变形破坏幅度降低,而主破裂面无论是长度还是反映迹线复杂度的分维值亦随之降低。(6)通过进行反倾层状斜坡变形演化大型离心试验,成果可知:①由位移矢量场及土压力数据分析可知:斜坡整体变形宏观上表现出“反向弯折”的特点;②通过纵向全时程应变分析可知,深部岩体为反向弯折受力状态,较深处岩体由初期反向弯折状态逐渐转变为倾倒弯折受力状态,前缘由于压致拉裂作用发生向临空面的“鼓胀”;③通过对各加载阶段应变时程规律分析可知,斜坡坡顶浅表为倾倒受力状态,深部为反向弯折受力状态,各阶段应变率随时间增长而增加,斜坡中部除弧形过渡部位承受上下两侧压力而表现出两侧受拉特征外,均为倾倒受力状态;④综合裂纹扩展形态及整体变形破坏现象,并追索新生裂纹延伸方向描绘破裂面可知,整体变形破坏区内分为下侧近“弧形”主折断面和上侧多级次折断面。(7)基于物理模型试验揭示的规律及现象,通过含裂隙的反倾层状斜坡颗粒离散元数值试验对其形成演化过程及力学机理进行论证分析,结合斜坡破裂面演化变形特征及受力特征,分析反倾层状斜坡破裂面演化全过程特征,与大型离心试验对比分析归纳了 8大类14种裂纹扩展表现形式。根据其力学成因归类了斜坡各部位破裂面形成演化的5种主要变形破坏模式,即压致拉裂型破裂面、缓倾角压剪型破裂面、压缩破坏型破裂面、拉张破坏型破裂面和弯折破坏型破裂面。基于破裂面形成后的倾倒变形演化的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陡缓裂隙结构控制的反倾层状斜坡变形破坏模式为“压剪-反弯-剪断-倾倒”。
高世丽[5](2018)在《云南某水库软硬相间层状岩体修建沥青心墙坝的适宜性分析》文中提出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当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坝型,云南某水库作为马过河流域楚衣河上的控制性水利工程,将修建于层位众多、厚薄不一的硬岩与软岩互层的层状岩体上;在云南省地震烈度为Ⅷ区软硬相间的层状岩体作为坝基修建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尚属首例,本文从坝基岩体的工程特性出发,分析评价该类岩体作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基础面的适用性。在分析工程区地质背景及对坝址区岩石特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岩石类型和强度将坝址区岩石划分为砂岩和泥岩两大类,并根据相关规范划分了软硬岩的界限。硬质岩和软质岩的划分界线可由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b)来确定,即当Rb>30MPa时为硬岩;当Rb≤30 MPa时为软岩。在岩体工程特性的研究和分析中,根据现场调查总结出岩体结构类型及组合特征;根据分类指标的对应关系,确定了水库坝基岩体质量分级方案,依此对坝基岩体的质量进行了分类。经分析得出泥岩的软化特性对建坝不利。在岩石力学参数的选择中,坝址区弱风化砂岩的变形模量为3.5GPa,微风化砂岩的变形模量为5GPa,但因泥岩的软化特性对坝基有不利影响,根据分析泥质岩坝基岩体变形模量的弱化是有限的,因此坝基弱风化下带~微风化带岩体的变形模量是满足沥青心墙坝的变形要求。在坝基抗滑稳定分析中,岩体结构分类和工程质量分级结果表明,坝址区岩体结构面对坝基抗滑稳定有利,坝基岩体的抗剪强度亦能满足其在水库压力的情况下不发生剪切破坏。在工程边坡稳定分析中由极射赤平投影分析大部分建筑物边坡开挖后均形成不稳定边坡,但是经过处理后的边坡是稳定的,证明处理措施是正确可行。本文在研究坝基岩体的工程特性基础上从多方面多角度论述了选择软硬互层岩体作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基础的适宜性,得出了结论,认为云南某水库坝基岩体适合于修建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李鹏[6](2018)在《前坪水库石方爆破开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利工程岩石开挖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及效益。开挖方式选择不恰当或爆破参数确定不合理将造成投资浪费,影响工程安全,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工程事故。本文以河南省前坪水库的石方开挖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前坪水库的设计成果,通过分析工程项目的地质情况,研究了泄洪洞和溢洪道工程的石方开挖爆破试验,并确定了相应的爆破方法及爆破参数,为工程应用提供支撑。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工程类比、现场试验等方法,确定了泄洪洞上断面采取复式楔形掏槽、周边光面爆破等方法,并给出了孔网结构、爆破参数及爆破方式,并绘制起爆网络图。(2)通过多方案的比较与分析,确定了泄洪洞下断面开挖采用全断面无保护层挤压爆破的开挖方法,并经过现场试验与分析,给出了该爆破方案的孔网结构、爆破参数及爆破方式,并绘制起爆网络图。(3)通过不同孔距的现场试验和爆破效果分析,研究了溢洪道边壁预裂爆破的合适孔距及装药结构。(4)通过分析工程地质、岩石特性,结合现场试验和爆渣筛分,确定了溢洪道主爆区爆渣满足上坝料级配要求的孔网布置参数及炸药单耗。(5)在溢洪道保护层开挖方面,开展了底部聚能药包环向预裂爆破试验。但从爆破效果来看,溢洪道这种地质条件不适合底部环向预裂爆破。
谢小平,周恒,丁新潮,戚志军[7](2016)在《高水头大流量旋流消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旋流消能技术具有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好、消能率高、下游冲刷及泄洪雾化影响小、经济性较优的特点,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内消能技术。公伯峡是国内第一个泄量超1 000 m3/s、泄洪水头超100 m的水平旋流泄洪洞,其建成运用对我国泄洪消能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为解决高坝泄水建筑物高速水流问题积累了宝贵经验。茨哈峡最大坝高257.5 m,为解决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消能及施工后期度汛问题,目前正在进行泄洪洞与导流洞结合采用双层进口的竖井旋流泄洪洞研究工作,其中下层导流进口泄量约1 160 m3/s、泄洪水头近120 m,上层泄洪进口泄量约1 500 m3/s、泄洪水头近230 m。文章对公伯峡水平旋流泄洪洞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简要介绍了茨哈峡双层进口竖井旋流泄洪洞的研究进展情况。
马行东[8](2016)在《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渗漏异常原因初步分析》文中指出结合枢纽区岩溶和顺河向断层不发育,左岸渗控工程发育单斜、逆向为主的千枚岩地层,微新-新鲜千枚岩透水性小的特点,通过复核前期和开挖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枢纽区岩体渗透特性评价,判定深层绕渗和集中渗漏通道的可能性小;压水资料显示帷幕底部仍发育强透水岩体。鉴于工程地质复杂性,认为有沿局部强透水岩体轻微渗漏的可能。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综合分析认为:大坝漏水最大可能是由浅表部的局部缺陷和左岸洞室内水外渗而引起。
刘烨[9](2016)在《涔天河水利枢纽洞室群进口开挖安全稳定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水电开发重心向西南地区转移,西南部适宜修建水电站的高山峡谷地区地形险恶,地质条件复杂,处于板块交接带,断层较多,面对复杂地质条件,水电站水工洞室群开挖支护稳定存在诸多难题。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且相邻洞室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相邻洞室不同开挖顺序和支护时机均对洞室群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是潇水流域梯级开发的控制性工程,新建引水发电隧洞出口段围岩主要为Ⅴ级,且有数条破碎带宽度13m断层通过,岩体破碎,自稳条件差,存在洞身围岩和出口洞脸稳定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涔天河水利枢纽扩建工程洞室群进口段为例,利用ANSYS建立三维地质有限元模型,考虑岩土材料的粘弹性模拟岩土材料的时效特性,在FLAC3D平台上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考虑边坡开挖以及引水发电洞和1#泄洪洞的不同开挖顺序,不同的支护时机,岩体力学参数的敏感性因素,获取洞室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变形及稳定特征信息,为工程开挖支护提供决策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洞室群数值模型构建。基于平面高程数据,结合钻孔和实地勘察揭露的地质资料,获得各岩土分层界面信息,构建洞室群洞进口段三维整体模型。利用转换接口程序,将地质模型导入FLAC3D。(2)最优开挖顺序的选定。选择弹性本构模型后,确立边界条件,设定材料参数,进行弹性求解。计算至平衡后,生成初始应力场,再对位移场和速度场清零,进行边坡开挖,然后计算洞室群进口段的引水发电洞和1#泄洪洞的不同开挖顺序下的位移增量、应力、塑性区,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定最优开挖顺序。(3)最优支护时机的选定。根据选定的最优开挖顺序,针对不同的支护时机,计算相应的位移应力以及塑性区,分析不同支护时机对围岩应力的影响,进而选定最优支护时机。(4)岩石力学参数敏感性分析。对洞室群进口段Flac3D计算中采用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凝聚力、内摩擦角以及抗拉强度五个参数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分析参数变动时对洞室群进口段位移的影响。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10](2012)在《大渡河龙头石水电站工程勘测》文中指出龙头石水电站是大渡河干流近期开发的大型水电工程之一,电站装机容量700MW。电站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技术特点主要有:在复杂的区域地质构造及工程地质环境中选择了地质条件相对优越的工程枢纽布置场地、布置方案,查明了工程枢纽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地质建议;在深厚覆盖层上修建大坝存在的坝基渗漏、渗透变形问题;坝基砂层抗震液化多方式处理;特殊地质条件下地下洞室开挖支护积累了丰富经验;开挖揭示地质情况与前期结论基本一致,基本地质条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和建立的岩体质量体系均无大的变化等。实践证明该电站的勘察设计是正确的、成功的,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二、盘石水库泄洪洞、导流洞岩体工程地质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盘石水库泄洪洞、导流洞岩体工程地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BSAM水库泄水建筑物水力特性及其消能方式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工隧洞常见型式分类 |
1.2.1 表孔溢洪隧洞 |
1.2.2 深孔泄洪隧洞 |
1.3 水工隧洞的线路选择 |
1.4 水工隧洞水力学基本问题及研究进展 |
1.4.1 进口导墙绕流问题 |
1.4.2 隧洞进口漩涡问题 |
1.4.3 高速水流引起的空化空蚀问题 |
1.4.4 出口消能防冲问题 |
1.5 研究背景及其必要性 |
1.5.1 工程概况 |
1.5.2 必要性 |
1.6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1 表孔溢洪洞试验 |
1.6.2 深孔泄洪洞试验 |
1.6.3 导流及度汛试验 |
1.6.4 泄洪洞、溢洪洞泄流能力及消能方式对比分析 |
1.6.5 研究方法 |
1.6.6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试验研究基本条件 |
2.1 模型系统简介 |
2.2 模型设计与制作 |
2.3 试验测点分布 |
2.4 试验工况 |
2.5 试验仪器介绍 |
第三章 深孔泄洪洞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与分析 |
3.1 深孔泄洪洞初始方案试验 |
3.1.1 泄流能力 |
3.1.2 水流流态 |
3.1.3 沿程水面线 |
3.1.4 沿程压强分布 |
3.1.5 流速分布 |
3.1.6 初始方案试验分析 |
3.2 深孔泄洪洞比选方案试验 |
3.2.1 洞身断面尺寸调整方案 |
3.2.2 掺气减蚀措施 |
3.2.3 出口挑流鼻坎体型比选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表孔溢洪洞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与分析 |
4.1 表孔溢洪洞初始方案试验 |
4.1.1 泄流能力 |
4.1.2 水流流态 |
4.1.3 沿程水面线 |
4.1.4 沿程压强分布 |
4.1.5 流速分布 |
4.1.6 初始方案试验分析 |
4.2 表孔溢洪洞比选方案试验 |
4.2.1 体型设计比选 |
4.2.2 掺气减蚀措施 |
4.2.3 出口挑流鼻坎体型比选 |
4.3 最终优选方案及试验 |
4.3.1 最终优选方案设计 |
4.3.2 最终优选方案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泄洪洞、溢洪洞泄流能力与消能方式对比分析 |
5.1 泄水建筑物主要参数概述 |
5.2 泄流能力对比 |
5.3 出口消能方式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泄洪洞、溢洪洞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与分析 |
6.1 数值模拟理论 |
6.1.1 控制方程 |
6.1.2 湍流模型 |
6.1.3 方程离散方法 |
6.1.4 自由水面追踪 |
6.2 数值模型建立 |
6.3 模型计算 |
6.4 深孔泄洪洞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6.4.1 水面线结果分析 |
6.4.2 沿程压强结果分析 |
6.4.3 沿程流速结果分析 |
6.5 表孔溢洪洞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6.5.1 水面线结果分析 |
6.5.2 沿程压强结果分析 |
6.5.3 沿程流速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岩石力学工程问题科技创新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背景 |
2 工程建设岩石力学关键技术 |
2.1 坝址选择和枢纽工程布置 |
2.2 自然边坡与工程边坡的安全治理 |
2.2.1 自然边坡治理 |
2.2.2 工程开挖边坡的治理 |
2.3 主体建筑物的高品质开挖成型及变形控制 |
2.3.1 拱坝建基岩体成型 |
2.3.2 大坝围堰防渗体系 |
2.3.3 地下厂房精细开挖 |
2.4 大坝及地下厂房基础水泥灌浆防渗系统 |
2.5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专家团队的支持保障 |
3 坚持绿色发展,持续发挥水电综合效益 |
3.1 水电资源的高质量开发建设 |
3.2 梯级水电站联合运行综合效益的发挥 |
4 结 语 |
(3)苏洼龙水电站火山灰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程概况 |
2.1 水文气象条件 |
2.2 枢纽区地形地质条件 |
2.3 天然建筑材料 |
2.4 工程布置及主要工程量 |
第3章 试验方案设计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依据 |
3.3 试验方案 |
3.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
3.3.2 原材料检测及选用 |
3.3.3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方案 |
第4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混凝土配合比初选试验 |
4.1.1 最佳砂率试验 |
4.1.2 水胶比与抗压强度试验 |
4.2 混凝土性能验证试验及分析 |
4.2.1 拌合物及力学性能试验及分析 |
4.2.2 混凝土变形性能试验及分析 |
4.2.3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试验及分析 |
4.2.4 掺钢纤维火山灰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及分析 |
4.2.5 混凝土热学性能试验及分析 |
4.3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结果 |
4.4 试验结论 |
第5章 经济分析评价 |
5.1 评价原则及方法 |
5.2 经济性比较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苏洼龙水电站施工详图阶段火山灰方案混凝土配合比 |
附录 B 施工详图阶段火山灰方案混凝土拌合物、热学性能汇总表 |
附录 C 施工详图阶段火山灰方案混凝土力学、变形性能汇总表 |
附录 D 苏洼龙水电站可研阶段粉煤灰方案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
附录 E 可研阶段粉煤灰方案混凝土拌合物、热学性能汇总表 |
附录 F 可研阶段粉煤灰方案混凝土力学、变形性能汇总表 |
附录 G 主要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对比汇总表 |
致谢 |
(4)陡缓结构面反倾层状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演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反倾层状斜坡变形破坏及演化机理研究 |
1.2.2 裂隙岩石力学特性研究 |
1.2.3 裂隙岩质斜坡结构面效应研究 |
1.2.4 岩质边坡离心试验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3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含陡缓裂隙的反倾层状斜坡地质模型研究 |
2.1 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地质环境发育特征 |
2.1.1 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体空间分布特征 |
2.1.2 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体地质环境特征 |
2.2 基于均匀试验的反倾层状斜坡变形宏观控制因素分析 |
2.2.1 均匀试验设计方案 |
2.2.2 反倾层状斜坡变形宏观控制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2.3 基于贡献率法的倾倒变形体发育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
2.3.1 基于贡献率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 |
2.3.2 因子敏感性分析 |
2.3.3 多因子敏感性分析 |
2.4 反倾层状斜坡控制性岩体结构特征 |
2.4.1 受结构控制的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体典型实例 |
2.4.2 反倾岩质斜坡倾倒变形体结构发育特点 |
2.4.3 反倾岩质斜坡倾倒变形破坏类型 |
2.5 反倾层状斜坡地质结构概化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含裂隙反倾层状斜坡岩石细观力学试验研究 |
3.1 含裂隙岩石劈裂力学试验设计 |
3.2 含裂隙岩石劈裂力学试验结果 |
3.3 裂隙岩石拉力学特性 |
3.3.1 裂隙岩石变形特性 |
3.3.2 裂隙岩石强度特性 |
3.3.3 裂隙岩石破坏特性 |
3.4 裂隙岩石受拉本构模型研究 |
3.4.1 变分数阶微积分 |
3.4.2 裂隙岩石受拉本构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结构面影响效应研究 |
4.1 底摩擦试验方案 |
4.1.1 试验设计 |
4.1.2 试验装置及材料 |
4.1.3 模型制作及图像采集 |
4.2 试验结果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4.2.1 无裂隙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破坏特征 |
4.2.2 含单裂隙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破坏特征 |
4.2.3 含陡缓两组裂隙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破坏特征 |
4.3 试验结果定量分析 |
4.3.1 后缘初始拉裂位置与裂隙倾角关系 |
4.3.2 岩质斜坡主破坏面长度与裂隙倾角关系分析 |
4.3.3 岩质斜坡主破坏面分维值与裂隙倾角关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反倾层状斜坡破裂面演化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
5.1 岩石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
5.1.1 岩石离心试验基本原理 |
5.1.2 相似理论推导 |
5.2 试验原型概化设计 |
5.2.1 试验仪器及技术参数 |
5.2.2 试验模型设计 |
5.2.3 试验材料选取 |
5.2.4 传感器布置及技术参数 |
5.2.5 试验加载方案 |
5.2.6 模型制作流程及试验过程 |
5.3 斜坡宏观变形破坏分析 |
5.3.1 试验典型变形破坏现象 |
5.3.2 位移场分析 |
5.3.3 坡体压力分析 |
5.4 斜坡细观裂纹破坏的应变分析 |
5.4.1 试验全过程应变分析 |
5.4.2 各加载阶段应变时程分析 |
5.5 新生裂纹扩展类型分析 |
5.6 破裂面形态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反倾岩质斜坡破裂面演化机理研究 |
6.1 建立论证物理模型试验的PFC模型 |
6.1.1 模型材料参数 |
6.1.2 结构面参数设置 |
6.2 反倾岩质斜坡破裂面形成演化过程分析 |
6.2.1 演化初期特征 |
6.2.2 演化中期特征 |
6.2.3 演化后期特征 |
6.3 反倾层状斜坡裂纹扩展类型分析 |
6.4 反倾层状斜坡破裂面成因类型分析 |
6.5 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失稳破坏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云南某水库软硬相间层状岩体修建沥青心墙坝的适宜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坝址区地质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坝址岩石特征分析 |
3.1 坝址岩石类型划分 |
3.2 坝址岩石分布特征 |
3.3 岩石工程类型划分 |
3.4 坝址区岩石组合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坝址岩体结构划分 |
4.1 坝基岩体结构的特殊性 |
4.2 两岸实测岩体结构划分 |
4.3 坝址岩体结构分类及组合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坝基岩体质量分级 |
5.1 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参数 |
5.2 坝基岩体分类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岩体力学参数评价 |
6.1 岩体变形参数 |
6.2 岩体的抗剪强度 |
6.3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
6.4 坝基力学性状评价 |
第7章 边坡稳定分析 |
7.1 边坡类型的划分 |
7.2 边坡等级的确定 |
7.3 边坡稳定分析与评价 |
7.4 边坡处理措施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前坪水库石方爆破开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中的方法及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岩石开挖爆破基本原理与技术 |
2.1 爆破的基本概念 |
2.2 台阶爆破的理论与技术 |
2.3 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原理 |
2.4 微差爆破原理 |
2.5 挤压爆破原理 |
2.6 本章小结 |
3 前坪水库工程特点与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前坪水库的概述 |
3.1.2 溢洪道工程构成 |
3.1.3 溢洪道工程地质 |
3.1.4 泄洪洞工程构成 |
3.1.5 泄洪洞工程地质 |
3.2 岩性分析 |
3.3 前坪水库工程建筑物开挖方式分类 |
3.4 本章小结 |
4 地下岩石开挖爆破试验研究 |
4.1 泄洪洞开挖试验方法 |
4.2 水工隧洞爆破开挖方法与特点分析 |
4.2.1 爆破开挖的施工程序 |
4.2.2 钻爆法开挖的特点 |
4.2.3 布孔方式 |
4.2.4 爆破参数 |
4.2.5 起爆顺序及要求 |
4.2.6 爆破效果及分析 |
4.3 泄洪洞下断面爆破开挖试验 |
4.3.1 泄洪洞下断面爆破方案比选 |
4.3.2 爆破参数 |
4.3.3 起爆网络 |
4.3.4 爆破效果及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5 露天岩石开挖爆破试验研究 |
5.1 溢洪道开挖试验方法 |
5.2 溢洪道深孔台阶爆破开挖试验 |
5.2.1 试验位置 |
5.2.2 爆破参数分析与确定 |
5.2.3 试验分析及结果 |
5.2.4 试验小结 |
5.3 溢洪道边坡预裂爆破试验 |
5.3.1 试验位置 |
5.3.2 爆破参数分析与确定 |
5.3.3 试验分析与成果 |
5.3.4 试验小结 |
5.4 溢洪道保护层开挖爆破试验 |
5.4.1 试验位置 |
5.4.2 爆破试验方案的设计及参数的确定 |
5.4.3 试验效果与分析 |
5.4.4 试验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渗漏异常原因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枢纽基本工程地质 |
1.1 地形地貌 |
1.2 地层岩性 |
1.3 地质构造 |
1.4 岩体风化卸荷 |
1.5 岩体透水性 |
2 坝址区岩体渗透特性评价 |
3 渗漏原因初步分析 |
3.1 渗水现象调查 |
3.2 工程地质复核 |
3.3 水质分析 |
3.4 渗压监测分析 |
3.5 趾板检查孔测试分析 |
3.5.1 压水测试分析 |
3.5.2 地下水位 |
3.5.3 钻孔电视缺陷分析 |
3.6 物探测试 |
4 结论 |
(9)涔天河水利枢纽洞室群进口开挖安全稳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程概况与计算模型构建 |
2.1 工程简介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引水发电洞的工程地质条件 |
2.2.2 1#泄洪洞的工程地质条件 |
2.3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研究 |
2.4 数值模拟基本原理 |
2.5 洞室群进口段的计算模型 |
第三章 洞室群围岩应力、变形稳定计算 |
3.1 洞室群进口边坡初始地应力计算分析 |
3.2 引水发电洞、1#泄洪洞不同开挖顺序对比计算 |
3.2.1 优先开挖 1#泄洪洞,后开挖引水发电洞计算结果 |
3.2.2 优先开挖引水发电洞,1#泄洪洞后挖计算结果 |
3.2.3 1#泄洪洞和引水发电洞同时开挖计算结果 |
3.3 1#泄洪洞和引水发电洞进口段不同支护方案对比计算 |
3.3.1 开挖完毕再行支护计算工况 |
3.3.2 边开挖边支护计算工况 |
3.4 考虑地下水作用时的围岩变形稳定计算 |
3.5 小结 |
第四章 岩体参数敏感性分析 |
4.1 概述 |
4.2 弹性模量敏感性分析 |
4.3 泊松比敏感性分析 |
4.4 凝聚力敏感性分析 |
4.5 内摩擦角敏感性分析 |
4.6 抗拉强度敏感性分析 |
4.7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盘石水库泄洪洞、导流洞岩体工程地质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BSAM水库泄水建筑物水力特性及其消能方式的试验研究[D]. 田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岩石力学工程问题科技创新的思考[J]. 樊启祥,杨宗立,彭吉银,周绍武,王义锋,李果. 水电与新能源, 2020(07)
- [3]苏洼龙水电站火山灰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D]. 杜光远. 西华大学, 2020(01)
- [4]陡缓结构面反倾层状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演化机制研究[D]. 张御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5]云南某水库软硬相间层状岩体修建沥青心墙坝的适宜性分析[D]. 高世丽.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6]前坪水库石方爆破开挖技术研究[D]. 李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8(01)
- [7]高水头大流量旋流消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 谢小平,周恒,丁新潮,戚志军.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技术新进展——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6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6
- [8]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渗漏异常原因初步分析[J]. 马行东.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9]涔天河水利枢纽洞室群进口开挖安全稳定分析[D]. 刘烨. 长沙理工大学, 2016(04)
- [10]大渡河龙头石水电站工程勘测[A].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新技术应用——2011年度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获奖项目技术文集,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