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解温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温度,热稳定性,色谱,水稻,废水,显微镜。
热解温度论文文献综述
林婉嫔,夏建国,肖欣娟,李祥羽,王湘贻[1](2019)在《不同热解温度茶渣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吸附解吸NH_4~+-N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炭对铵根的吸附解吸影响着土壤的固氮效果,为探讨茶渣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吸附—解吸NH_4~+—N性能的影响,减少土壤中氮素的淋失,提高氮素利用效率,通过模拟培养试验,采用平衡吸附法及HCL解吸法,研究了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的茶渣生物质炭在不同添加比例(0.35%,0.70%,1.40%,2.80%)下,茶园土对NH_4~+—N吸附解吸的特性。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能有效增强茶园土对NH_4~+—N的吸附,并随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同一生物质炭添加量下,4种生物质炭处理下茶园土对NH_4~+—N的吸附量大小表现为BC400>BC300>BC500>BC600。生物质炭的CEC含量是影响土壤吸附NH_4~+—N能力的主要因素。土壤对NH_4~+—N的吸附过程均以Langmuir方程拟合达到显着水平(0.953 7<R~2<0.995 5),以单层吸附为主。施用生物质炭后,土壤产生了解吸滞后,有效降低了茶园土对NH_4~+—N的解吸率,BC400的解吸率最低。茶渣生物质炭能够增强土壤对NH_4~+—N的吸附,降低对NH_4~+—N的解吸,有利于提高土壤对氮素的吸持能力,其中BC400,2.80%处理下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白天霞,杨玲聪,徐永刚[2](2019)在《不同热解温度玉米秸秆生物炭吸附六价铬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限氧热解法将其在不同温度下(300,400,500,600和700℃)制备成生物炭,通过批处理平衡实验讨论溶液初始pH值和裂解温度对生物炭吸附Cr(VI)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温度越低,溶液初始p H越低,越有利于玉米秸秆生物炭对六价铬的吸附。(本文来源于《轻工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吴洁,狄佐星,罗明生,王亚涛,丁肖肖[3](2019)在《N_2气氛下温度和压力对煤热解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煤热解的反应特性有助于提高煤热解的转化率和焦油收率并且能够改善焦油的品质。本文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N_2气氛中,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唐山烟煤热解反应,考察了温度和压力对热解失重率、热解气体组成及液相产物产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热解压力由1MPa增加至3MPa时,唐山烟煤的失重率和焦油产率均先增加后降低,在2MPa时达到最大值。当温度低于600℃时,压力不影响CH_4、H_2和CO的收率,当温度超过600℃时,CH_4、H_2和CO的收率随热解压力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煤热解的失重率、水的产率以及CH_4、H_2的收率不断增大,焦油的收率和CO的收率先增大后降低,在2MPa下600℃时焦油的收率达最大值为9.23%。(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S1期)
杨陶陶,王瑶,谭雪明,黄山,曾勇军[4](2019)在《热解温度对猪粪生物炭中Cu和Zn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热解温度对猪粪中Cu和Zn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以猪粪为原料,明确了不同热解温度(300℃、500℃和700℃)下制备猪粪生物炭中Cu和Zn有效性的变化,并评价了施用该猪粪生物炭对水稻Cu和Zn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猪粪原料相比,热解显着提高了猪粪生物炭中Cu和Zn的浓度,但显着降低了猪粪生物炭中有效态Cu和Zn(DTPA-Cu和DTPA-Zn)的浓度。与施用猪粪相比,施用猪粪生物炭均显着提高了水稻根中Cu和Zn的浓度;施用300℃制备的猪粪生物炭对穗中Cu和Zn的浓度均无显着影响;施用500℃制备的猪粪生物炭显着降低了穗中Zn的浓度,而对穗中Cu的浓度无显着影响;施用700℃制备的猪粪生物炭显着降低了穗中Cu和Zn的浓度。与施用猪粪相比,施用300℃制备的猪粪生物炭显着增加了根中Cu和Zn的积累量,而显着降低了茎叶和穗中Cu和Zn的积累量;施用500℃和700℃制备的猪粪生物炭均显着降低了茎叶和穗中Cu和Zn的积累量,但两种生物炭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因此,在考虑制备成本的基础上,研究认为猪粪生物炭的最适热解温度为500℃以降低猪粪中Cu和Zn对水稻的生物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韦思业,宋建中,彭平安,于赤灵,李开明[5](2019)在《不同温度制备生物炭的热解产物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利用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对不同温度制备生物炭的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制备温度对生物炭热解产物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温度制备的稻秆(RS)、玉米秆(CS)和松木(PW)生物炭的热解产物组成具有一定类似性。这些化合物均以芳烃和苯酚类化合物为主(55%~100%),另外还包含有呋喃类化合物(NA~31%)以及少量含氮化合物(NA~1.7%)等杂原子化合物,表明不同类型的生物炭具有较为类似的化学结构,均以芳香性结构组分以及连接在芳香结构上的烷基或含氧、氮等杂原子基团组成。然而不同温度制备生物炭的热解产物,其相对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低温制备(≤350℃)的生物炭热解产物中检出较高含量的酚类化合物、呋喃类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等,意味着生物炭中还保留了部分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组织。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热解产物中含氧、氮等杂原子的不稳定结构逐渐减少,相反,芳烃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逐渐增加,表明生物炭逐步向缩合程度高的芳香化结构转变。此外,在相同制备温度条件下, 3类生物炭的热解产物中可鉴定化合物的数量大小顺序为:RS>PW>CS。脂肪烃类化合物仅在RS中检出,而含硫化合物仅在PW中检出。这些结果表明,制备温度和原料均对生物炭的化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影响,这对于生物炭的制备和应用等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2019年05期)
孙涛,李典鹏,闫翠侠,董双快,贾宏涛[6](2019)在《热解温度和时间对秸秆生物质炭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不同热解温度和时间对生物质炭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新疆主要作物棉花、小麦和苜蓿的秸秆为材料,在不同热解温度(400、500、600℃)、热解时间(0.5、1.0、2.0、4.0、6.0h)下制备生物质炭。测定生物质炭pH值、有机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生物质炭表面形貌和有机官能团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叁种生物质炭均为碱性。其表面孔隙发达,官能团种类丰富,均存在烷基、芳香基和一些含氧基团。随着热解温度升高,叁种生物质炭的产率、有机碳含量和CEC都逐渐降低,pH值则逐渐升高。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炭性质有显着性影响,而热解时间对生物质炭特性影响规律不明显。低温(400℃)生产的生物质炭更适用于农田土壤改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高温(600℃)生产的生物质炭更适用于有机、无机污染环境的修复,进而改善土壤或水体环境。(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12期)
刘法球,周少基,唐秋平,向敏,唐智光[7](2019)在《热解温度对滤泥生物炭结构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热解温度对滤泥生物炭性质特征的影响,为制糖废弃物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滤泥置于200~600℃下热解制备生物炭,对生物炭进行工业分析、pH和元素含量测定,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和碘值吸附分析。【结果】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产率和挥发分含量下降、灰分含量上升,pH不断增加,表面的C-O和C-O-C等活性官能团及-CH_3和-CH_2逐渐消失,H/C、O/C和(N+O)/C的原子比降低,表明生物炭芳香性及稳定性增强,亲水性和极性减弱;生物炭的孔隙结构丰富,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中孔隙数量增加,比表面积增大,孔径和孔容有所增加,对碘值的吸附能力持续上升,热解温度为500℃时,比表面积、孔容和对碘值吸附量均达最大值,分别为83.71 m~2/g、0.027 m~3/g和170.38 mg/g。【结论】在500℃下热解制备滤泥生物炭,其产率相对较高,结构更稳定,且比表面积及孔容最大,对碘的吸附效果最佳,可作为一种优异的吸附材料。(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曹健华,刘凌沁,黄亚继,陶圣年,秦文慧[8](2019)在《原料种类和热解温度对生物炭吸附Cd~(2+)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稻秆(RS)、稻壳(RH)、木屑(SD)为原料,在小型流化床实验台上制备生物炭,分析了原料种类和热解温度(400℃、500℃、600℃)对生物炭理化性质及吸附Cd~(2+)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定性和定量分析了吸附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生物炭样品对Cd~(2+)的吸附过程。生物炭RS500的平衡吸附量达到30.19mg/g,远远高于生物炭SD500,其中无机矿物的离子交换和沉淀反应吸附贡献值为24.95mg/g,是主导吸附机制;而生物炭SD500吸附Cd~(2+)过程中,无机矿物和π键的贡献百分比分别为49.70%和38.21%。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吸附Cd~(2+)过程中含氧官能团的络合反应不断削弱而Cd~(2+)-π键作用不断增强;稻秆炭和稻壳炭中无机矿物的吸附贡献值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500℃热解温度下达到最大值。生物炭样品吸附Cd~(2+)的作用机制中,离子交换和沉淀反应占比最大,Cd~(2+)-π键作用次之,络合反应最小。(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09期)
邱深玉,李未,李健文,徐成勇[9](2019)在《溶剂和温度诱导1,3,5-均苯叁酸在高定向热解石墨表面上的自组装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1,3,5-均苯叁酸(TMA)在3种不同碳链长度的壬酸、庚酸和辛酸形成的液/固界面上超分子自组装结构。研究结果表明,TMA在壬酸和庚酸溶液中会分别形成蜂窝状和花状氢键网络结构,而在辛酸中则会形成花状和叁聚体两种共存结构。最后将TMA饱和壬酸和庚酸溶液分别加热到60℃时,会发现TMA分子相嵌在蜂窝状和花状网格孔中。因此,溶剂和温度等外界因素对分子间的COOH……COOH氢键作用对形成不同的超分子纳米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马洁晨,汪新亮,张学胜,李玉成,郑刘根[10](2019)在《不同热解温度龙虾壳生物炭特征及对Zn~(2+)的吸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热解温度条件下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对Zn~(2+)的吸附特性和机理,以龙虾壳为生物质原料,采用限氧慢速热解法在300、400、500和600℃条件下制备龙虾壳生物炭,分别记作LS300、LS400、LS500和LS600。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龙虾壳生物炭进行表征,并结合批量吸附实验分析其对Zn~(2+)的吸附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龙虾壳生物炭产率降低,灰分含量升高,pH增大,孔径增大,芳香性增强;4种生物炭吸附动力学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S600在7 h时达到吸附平衡,其他3种均在24 h时达到平衡;LS600的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模型,LS300、LS400和LS500的等温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LS600对Zn~(2+)的吸附效果最好,最大吸附容量可达462. 50 mg·g-1;龙虾壳生物炭对Zn~(2+)的吸附机理包括阳离子交换、沉淀作用、与含氧官能团络合及与π电子配位。(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热解温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限氧热解法将其在不同温度下(300,400,500,600和700℃)制备成生物炭,通过批处理平衡实验讨论溶液初始pH值和裂解温度对生物炭吸附Cr(VI)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温度越低,溶液初始p H越低,越有利于玉米秸秆生物炭对六价铬的吸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解温度论文参考文献
[1].林婉嫔,夏建国,肖欣娟,李祥羽,王湘贻.不同热解温度茶渣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吸附解吸NH_4~+-N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
[2].白天霞,杨玲聪,徐永刚.不同热解温度玉米秸秆生物炭吸附六价铬的性能研究[J].轻工科技.2019
[3].吴洁,狄佐星,罗明生,王亚涛,丁肖肖.N_2气氛下温度和压力对煤热解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9
[4].杨陶陶,王瑶,谭雪明,黄山,曾勇军.热解温度对猪粪生物炭中Cu和Zn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
[5].韦思业,宋建中,彭平安,于赤灵,李开明.不同温度制备生物炭的热解产物特征[J].地球化学.2019
[6].孙涛,李典鹏,闫翠侠,董双快,贾宏涛.热解温度和时间对秸秆生物质炭特性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
[7].刘法球,周少基,唐秋平,向敏,唐智光.热解温度对滤泥生物炭结构性质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9
[8].曹健华,刘凌沁,黄亚继,陶圣年,秦文慧.原料种类和热解温度对生物炭吸附Cd~(2+)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9
[9].邱深玉,李未,李健文,徐成勇.溶剂和温度诱导1,3,5-均苯叁酸在高定向热解石墨表面上的自组装行为[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9
[10].马洁晨,汪新亮,张学胜,李玉成,郑刘根.不同热解温度龙虾壳生物炭特征及对Zn~(2+)的吸附机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