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东部新城城市管理中心,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城市绿地具有防震防灾的功能,在一些地震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唐山市地震的频发,也暴露了城市绿地在防震防灾的建设问题。本文主要从震后建设绿化用地的作用出发,结合当前的地震趋势,从内部空间、交通规划、内部地形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唐山市的防震绿化用地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市绿地;防震防灾;绿地建设
我国近些年来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城市绿地在发生自然灾害后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可作为人们的避难安置场所。有关研究表明,城市绿地在灾害发生后一直为人们提供者重要的保障,但是,当前唐山市的绿地主要是以休憩和游玩为主,国家和政府并没有将绿地的防震防灾作用考虑到绿地建设的作用中。对此,本文对城市绿地在灾害发生后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在绿地建设上的规划建议,希望可以为今后的绿地建设提供有力依据。
1.震后园林绿化的作用
1.1可以有效疏散地震后的灾民,保障其生命安全
通过对地震的了解可以发现,一般地震后建筑物都会发生严重倒塌的现象,另外在震后还很有可能会出现余震,余震不仅会进一步破坏建筑物,其对人民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所以,在震后及时把灾民疏散到空旷地区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可以有效降低灾民的二次受伤风险,并且由于城市的一些建筑物都是相对低矮秘籍的,只有绿地部分比较空旷,所以,城市绿地也就成为人民群众避难的最有利场所。根据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唐山市某公园在地震期间就疏散了将近两万的受灾居民。但是由于城市绿地分布较为扩散,在地震发生时不能有效将城市内的所有居民有效聚集起来,居民也只能到附近的广场、学校进行避难,因为城市绿地的分布不均导致了利率低较远的居民不能到绿地防灾避难,从而使绿地发挥的防灾防震作用大大降低。
1.2绿地也有效解决居民的生活居住问题
一般唐山市在建筑居民住房时多是采用石炭焦渣进行建设,只有一些承重墙壁或屋顶采用砖混结构,利用这种方式建造房屋就会使房屋的抗震性能大大降低。由于其构造简单,一些房屋在经过自然灾害后简单的清理建筑简易房就可以居住,但是由于地震废墟严重以及一些建筑居民因地震发生身体伤害没有办法进行修理时,地震安排人员就会将其分配到城市绿地中自行建设简易房间居住,经过最近几年的震后观察,城市中无法修理房屋的住户基本上在城市绿地中暂时居住。又因为在地震后城市经常会发生断水断电现象,因为绿地上有人工建设的湖泊和泳池,居民在绿地中暂时居住可以有效保障水源获取充足。另外城市中绿化树木还可为居民们提供搭屋建棚的材料,也为其生活用火提供了原材料[2]。
1.3城市绿地是暂时掩埋震亡人员的最佳场所
由于地震发生后会有很多的人因为此种情况震亡,震后又是交通拥堵、酷暑炎热的时间,如果不对震亡人员进行及时的处理就会造成其尸体出现严重腐烂现象,严重还会导致一系列严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对居民的震后修复工作造成严重阻碍,由于绿地的吸收作用较强,也就成为了暂时掩埋遗体的最佳场地。在对震后住宅清理完成后,政府需根据相关要求对掩埋遗体的场所进行二次消毒,以便于城市绿地的正常使用。另外,城市绿地还可以有效阻挡震后火灾和有害气体的传播,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
2.城市绿地抗震的系统规划
地震是人们无法阻挡的灾害,但是有效的预防可以减少地震发生后的人身财产伤亡,其中绿地建设就是有效降低地震伤亡的有效措施。因此,政府在进行城市绿地规划时应该将绿地的防震防灾作用考虑到建设中。其规划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科学规划城市绿地内部空间
有关绿地建设部门在进行绿地建设规划时就要将绿地的防震防灾功能考虑到整体建设中,及时调整传统的内部空间布局结构,就好比在进行绿地功能设计时,设计师需要将类似广场、草地一类的大型空旷地区考虑到简单改造震后居住场所的功能。
在进行绿地建设中还要尽量保留足够的绿地空间,以便于发生地震后有足够的安置空间,比如在地震发生后尽量保留城市的停车场、公厕、较为扩散的广场等,方便震后简单改造、添加设施,从而发挥其应急作用。由于日本是自然灾害频的国家,日本的一公园中就是按照此种方式进行规划的,此公园处于道路的交叉路口,为了方便使用和震后的避难工作,其在该公园的中间设置了较大的花艺广场,在公园东侧设置了一片防火树林,主要确保了在灾难发生后广场的人口聚集和灾后的防火工作,有效发挥了城市绿地的应急避难作用。
2.2合理规划道路交通布局
大多数避难场所道路所用材料均为石材、防火砖,不管是整体结构还是装饰材料都有着防震、防水、防火等显著特点。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对当前防灾绿地道路进行有效加固、改造,将一些新型抗灾材料应用至实际规划中,进而使其在保证防灾功能性的基础上实现景观最大化。
同时,在城市绿地与应急避难场所道路交通布局中,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考虑当前场所的出入便捷性、停车、疏散人员等诸多功能,而后以不同人群的实际要求作为依据对当前道路进行分级。在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绿地道路骨架,尤其是主路系统作为一些紧急避难通道,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务必要考虑到应急避难场所连贯性,只有如此才能形成避难体系。对于一些场地、宽度、半径不达标的地方可以观察附近是否有符合要求的绿地或者广场可以作为应急通道,如若没有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改造[1]。
其次,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简单来说就是让城市绿地在具备景观生态、娱乐休闲的基础上,还具备一些救灾设施与技术手段,使其能够在灾难发生时发挥避难作用,此种方式在专用设施的设置、植物的选择配置等差异较大的专项设计中较为适用。
(1)地形利用和设计
我国城市绿地地形地貌较为繁杂,在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考虑到当前场所安全性,整体避难区域地形坡度浮动应当小于30°,且避难区域周边应当具备完整的防护区域,在供应人流进出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地形起伏形成避灾屏障。在结合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对功能空间、地形设计进行整体考虑,充分利用当前地势优势使其形成完整的避难安全空间,对于一些不可利用的空间应当进行适当改造,尽可能做到绿地与应急避难场所的有效结合。
(2)对内部设施的合理利用
当前的城市绿地主要是提供给居民进行休憩娱乐的场所,建设中最注重的也就是其景观观赏性能,而城市绿地的应急避难功能注重绿地的抗震性和防火性,二者在本质上所需的功能是不同的。但是通过优化改进可有效提高绿地的应急性能。例如:充分利用平时的城市绿地设施,在发生地震时将公园内原有的办公室改造成应急指挥中心,将公园中的亭椅改造成应急的灶台等,这样可以有效利用城市绿地的空间,为居民的震后重建工作提供方便。
3.结语
由于唐山市特殊的地形导致地震频发,人们对城市绿地的防震防灾功能也逐渐重视起来,城市绿地的合理规划与城市的抗震救灾工作产生着紧密的联系,只有科学设计城市绿地的结构,才能为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方便。因此,唐山市加强对绿地的合理规划在防震防灾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冬香.浅探城市绿地建设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结合的途径——汶川大地震后绿地作用与建设的思考[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湖南省城乡规划学会,2010:6.
[2]洪金祥,崔雅君.城市园林绿化与抗震防灾——唐山市震后绿地作用与建设的思考[J].中国园林,1999(0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