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土类土分布区地下水赋存规律的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孙文[1](2021)在《非饱和黄土地基渗流及桩-土接触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是一种典型的非饱和土,黄土的湿陷特性、渗流特性、土与结构接触特性及其引起的工程问题一直是土力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以有效应力原理为基础的土力学渗流理论和固结理论发展已比较完善,在解决非饱和土的问题时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能解决多种特殊土类的特性规律及工程应用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和试验研究,对黄土(饱和、非饱和)的渗流特性及渗流对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影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的工作如下:(1)开展了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开展了兰州地区七里河地区柴家台上Q3马兰黄土室内常规试验,对研究区试样的物理力学参数特性进行了测试,得到岩土体物理性质指标和力学性质指标。并利用GCTS土—水特征曲线仪测定了原状黄土在干湿循环情况下的土水特征曲线,经比较选用Van Genuchten模型进行拟合。(2)开展了土体与结构相互作用的试验及理论研究。利用美国Geocomp公司生产的Shear Trac-Ⅲ型大型直剪仪开展了湿陷性黄土与混凝土结构物接触面的直剪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率(本文设计4种不同的含水率)、不同粗糙度(混凝土为光滑面和粗糙面)及不同法向应力(分别为50k Pa、150k Pa、250k Pa和350k Pa)下桩-土接触面特性,由试验结果可知,水和力对土体原生结构强度的破坏和破坏后次生强度的生成,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接触面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及接触面上形成薄膜降低摩擦力。通过剪切试验对剪切变形机理和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并采用数值模拟对接触面破坏形式进行了研究。(3)对黄土地区桩—土接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通过现场浸水试验,研究了在自然状态下黄土地基桩基的承载力特性、间断降雨(增、减湿)及荷载共同作用下及极端气候(连续强降雨)及荷载条件下桩基的摩阻力、沉降特性,确定了湿陷性对黄土地区桩基影响的合理范围,对黄土湿陷性导致的桩基负摩阻力的产生、发展及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4)开展了非饱和黄土渗流及桩—土接触面摩阻力的理论研究。依据质量守恒原理和达西定律推导了非饱和黄土地基浸水(降雨)入渗时土体含水量的分布和湿润锋面的变化,并对理论结果进行了验证;从土与结构接触机理出发,考虑桩周土体湿陷特性的影响,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原理和概念,推导了考虑黄土湿陷的单桩荷载传递微分方程的解析解,提供了单桩荷载传递分析方法并验证了其合理性。(5)对非饱和黄土渗流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合试验参数,利用气候—非饱和土相互作用建立了考虑蒸发的计算模型,模拟降雨入渗情况下非饱和黄土地基水分的渗透过程及水分场随时间的变化,由数值模拟可知,渗流路径随着入渗深度的增加会变长,土体的摩擦力和空隙阻力使流体渗流总水头(基质吸力和位置水头)逐渐减小,渗流速度也越来越慢;土体的体积含水率随着湿润锋面增加缓慢,体积含水率达到最大值导致土体湿陷,土体湿陷后孔隙减小体积含水率降低。(6)利用数值模拟研究降雨—蒸发情况下非饱和黄土地基水分的渗透过程及水分场随时间的变化。由模拟可知,降雨—蒸发对深层土体孔隙水压力没有影响,其影响范围主要在表层0-10m以内,降雨-蒸发会导致土水特性曲线的滞回效应,降雨入渗导致孔隙水压力变化具有滞后性,随着时间的增加,蒸发作用会成为控制土体孔隙水压力变化的主要因素,基质吸力作用逐渐增强。(7)对极端气候条件(间断降雨、连续降雨)及荷载作用下黄土地基—桩间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黄土浸水的过程是土体増湿到某一含水率或饱和情况下的増湿变形的过程。土体増(减)湿对桩侧摩阻力影响产生,研究了土体渗流对土—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
姚林强[2](2021)在《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兰州地区地表形变特征分析与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择以兰州市为中心的地区作为研究区,该区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区域,其中心的兰州市区是一个典型的河谷盆地型城市,南北两山对峙,市区沿黄河两岸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由于区内独特的地貌类型、地层构造等地质环境,加上近几年频繁的挖山造地、不合理人工灌溉及矿山开采等人类活动,使得该区滑坡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遥感技术手段,由于其观测精度高、监测范围广、周期短,已被广泛应用于滑坡变形、矿山开采、地震监测等领域。应用SBAS-InSAR技术来监测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已成为近年来地质灾害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研究区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的应用需求,以及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强力支持,本文利用Sentinel-1升降轨数据,基于SBAS-InSAR技术获取了研究区2017-2020年的升降轨地表形变速率值,进一步获取了地表位移的东西方向和垂向的形变速率,并以垂向速率为基础对研究区地表形变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在此基础上,筛选了地质灾害的影响因子,基于这些影响因子,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及逻辑回归模型对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获得灾害易发分区评价结果,并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的地表变形数据对评价结果进行修正,最终得到修正后的易发性分区结果。主要结论如下:(1)获取研究区东西向和垂向的时序地表形变结果。利用Sentinel-1升降轨数据,采用SBAS-InSAR技术获取了兰州市2017-2020年的升降轨LOS向地表形变速率值,进一步通过构建准三维地表形变场,获取了地表位移的东西方向和垂向的形变速率。研究区升轨年平均形变速率值范围为﹣94~55mm/a,降轨年平均形变速率值范围为﹣100~37mm/a,垂向年平均形变速率值范围为﹣107~45mm/a,水平东西向年平均速率值范围为﹣103~67mm/a之间。经升降轨结果对比和野外考察验证,基于SBAS-InSAR获取的地表形变结果较为可靠。(2)分析了研究区东西方向空间分布特征和垂向时空分布特征。发现东西方向地表形变较大区域主要位于研究区西南部西果园一带,推测形变是由沿着关山-兴隆山的活动断层所控制。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垂向形变的形变量较小,形变值在﹣5~5mm/a之间。形变量较大的区域形变速率主要集中在﹣25~﹣5mm/a之间,其分布格局为片状分布和线状分布两种格局。片状变形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挖山造地的盐池、九州及青白石等几个开发区;形变量大的线状分布区域主要在吊岭、西果园、黄峪及八里镇一带,沿水系、道路呈现线状分布的特征。利用时间序列统计分析工具对研究区内垂向形变小于﹣15mm/a的点进行了不同类型的曲线拟合分析,发现线性形变点较少,非线性形变点较多,非线性形变点中的二次性和突变性曲线大多分布在人类活动工程建设区域,其中二次型曲线较多且分布普遍,突变型曲线主要分布在工程建设区域的边坡位置。(3)进行了研究区基于成因的地表形变类型的划分。将地表形变划分为以自然因素为主导和以人为因素为主导的地表形变类型。其中自然因素包括降雨和土壤水力侵蚀,发现新发生滑坡、不稳定斜坡、老滑坡复活所呈现的地表形变与降雨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认为降雨是引起该区域新发生滑坡、不稳定斜坡、老滑坡复活的主要原因。土壤水力侵蚀引起的地表形变主要分布在宛川河沿岸,受土壤侵蚀堆积作用的影响,河流两侧地表呈现季节性的侵蚀堆积变化过程。人为因素主要有挖山造地、矿区开采、山区道路建设三种类型。挖山造地引起的地表形变整体上呈现由四周向中心形变量增大的漏斗状,边坡形变与相邻建筑区相比形变量更大,多为突变型,反映新开发区的边坡区域地质灾害的风险更大。矿区开采引起的地表形变也同样呈现由四周向中心形变量增大的漏斗状,形变区在东西方向水平形变成对称分布,符合矿区地下开采造成的地表形变分布规律。山区道路建设引起的地表形变呈现“下沉-平稳”的周期循环变化趋势,下沉期主要是雨季。(4)通过分析影响因子和灾害事件的关系,筛选了灾害事件发生的影响因子,基于这些影响因子,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及逻辑回归模型对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获得灾害易发分区结果。最终表明:1)各影响因子对区内灾害的贡献程度大小依次为坡度、距断层的距离、坡向、距道路的距离、高程、植被覆盖度、岩性、土地利用类型、到水系的距离。在坡度为9~25°,距断层在2千米以内,坡向为东北和西南方向,距道路在1.6千米以内,高程在1400~1700米之间,NDVI在﹣0.18~﹣0.15之间,地层为第四纪黄土,土地利用类型为裸地,距离水系3.6千米以内的分布区是最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2)将区内灾害按易发程度分为极低易发区、低易发区、中易发区、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发现区内地质灾害高易发和极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市区南北两山的边坡、铁路公路、河谷沿线以及盐池、九州、青白石、和平、定远等主要新开发区,极低、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及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易发性整体分布格局与SBAS-InSAR获取的地表形变空间分布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5)采用SBAS-InSAR获取的精确的地表形变速率值,对基于模型静态影响因子的地质灾害性易发性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相比基于模型静态影响因子评价结果,修正后的评价结果显示,极低易发区面积增加43.13km2、极高易发区面积增加34.50 km2,低易发区面积减少46.20 km2、中易发区面积减少15.93 km2、高易发区面积减少15.50 km2。经过野外考察验证修正后的结果较为可靠,将两种方法结合可以做到优势互补,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易发性评价结果。
赵天宇,王伟锋,陈伟,李论基,安亮[3](2021)在《甘肃湿陷性黄土公路工程地质分区研究》文中提出以甘肃黄土地区17条高速公路工程的调查、勘探与测试资料为基础,从湿陷性黄土的分区地貌特征、物理组成、湿陷特性、力学性能等方面,分析工程沿线湿陷性黄土的区域变化规律,并针对公路线性工程及其构筑物的特点,提出了甘肃省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原则、方法及指标体系。依据三级分区指标体系,将甘肃省湿陷性黄土划分为四个一级分区,九个二级分区和十个三级分区,得到甘肃省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图,并分析不同工程地质分区内黄土的地貌特征、土层厚度、湿陷性能及其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影响,为甘肃省黄土地区公路建设提供了基础研究资料。
庞涛[4](2021)在《重塑黄土热湿迁移特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工程建设和人类活动的频繁进行也为防灾减灾、人与环境协调带来挑战。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到来,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其中,岩土体热湿迁移特性及其环境灾害效应值得重视。因此,本文以扰动黄土场地为背景,通过试验测试、统计分析和模拟验证等方法,研究黄土热特性、结构特性和热湿迁移与多场耦合等问题。旨在深化对土体热湿迁移特性及环境、灾害效应的认识,为黄土分布区的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和生态宜居等提供科学依据。首先,优选稳态热流法测试了重塑黄土热参数,通过统计和拟合分析,得到导热系数或比热容与干密度和含水量的变化关系、经验模型,探讨土体传热蓄热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黄土热参数的差异取决于物质组成,同一地区则主要受干密度、含水量等状态参数影响。导热系数或比热容与干密度和含水量具有良好的曲面拟合关系,水对热参数的贡献具有双重性。其次,从黄土结构特性和水、气迁移特性出发,明确结构特性与水、气输运关系。分析认为,类团聚体有团聚体、桥状联结和“颗核-颗衣”结构三种形式,与单颗粒共同构成基本结构单元,粘土颗粒常聚集成团,作为胶结物或形成团聚体。黄土孔隙主要划分为大孔隙、粒间孔隙、粒内孔隙和胶结物孔隙,前两者为水气输运的主要通道、贡献显着,粒内孔隙次之,而胶结物孔隙在连通性和水气通透性能上均较差。土中水分迁移以自由水为主,土水势差作用下水分由高势向低势区迁移,迁移形式和量与含水状态密切相关,迁移方向和速率取决于温、湿度梯度。非饱和土中,水-气两相共存且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气体渗透率预测饱和渗透系数。最后,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土体热湿迁移特性,总结热湿迁移的环境影响,通过试验以及黄土高填方边坡的热湿分布模拟,探讨热湿耦合迁移及其灾害效应。研究发现,仅温度梯度作用时,含水均匀土体温度重分布明显、湿度变化不大。温、湿度梯度共同作用下,水分迁移活跃、热湿变化复杂,土中温度和水分迁移相互影响,两者的重分布过程相互联系。自然环境变化或人类活动影响下,土体热湿迁移现象广泛存在,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等都有影响,研究土体热湿迁移时必须考虑耦合问题。热湿变化引起土体变形增大、强度衰减、应力状态调整,实则为热水力(THM)多场耦合问题,因此,土体热湿迁移引发的灾害效应不可忽视。
李积玉[5](2021)在《西宁北山崩积物物理力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研究》文中提出西宁市北山地形陡立,沿着斜坡坡脚堆积了大量崩积物。这类崩积物主要由第四系黄土、第三系含石膏的泥岩和泥质砂岩构成。经崩积、风化作用形成的崩积物岩土体稳定性差。在人类工程扰动和灌溉影响下地质灾害频发,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还制约了城市发展空间。崩积物岩土体物质组成和微观结构决定了其宏观力学性质,因此对其有针对性地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论文通过易溶盐含量测定、X射线衍射和颗粒分析等试验方法,研究了西宁崩积物的物质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质,应用电镜扫描实验(SEM)和IPP(Image-Pro Plus)影像分析软件探测和定量化表征了崩积物的微观结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西宁市崩积物粘土矿物成分主要为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非粘土矿物为石英、钠长石、白云石、方解石和石膏,其中非粘土矿物含量均高于粘土矿物含量,佐证了崩积物土体结构稳定性差的工程性质。(2)西宁北山崩积物浸出液中,硫酸根离子含量最高,为2792.26~3850.56 mg/L,其次氯离子含量为998.23~1443.40 mg/L,碳酸根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含量较低;矿化度为2620~3284 mg/L,易溶盐类型为Ca Cl2+Na Cl+Na2SO4,总体呈现明显的盐化和碱化特征,对挡土墙等混凝土建筑物具有较强的腐蚀性。(3)研究区崩积物土体颗粒级配和渗透性差异较大,总体表现出分选性差、结构不稳定等特征。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方面,崩积物为稍湿、中密、中等透水、中压缩性、抗剪强度低的硬塑状态粉质粘土。(4)通过扫描电镜试验技术获取了微米尺度上的崩积物微结构影像,可将崩积物土体结构划分为8种颗粒形态、4种颗粒接触方式、2种颗粒排列方式、5种孔隙类型、3种胶结物种类和3种胶结方式。复杂多变的结构形态造成了崩积物结构的非均匀性,从而导致了其宏观结构的易变性和力学性质的不稳定性。(5)利用IPP软件图像处理平台,提取了崩积物孔隙大小、数量、形态、定向性等定量特征参数。小孔隙个数最多,占总孔隙的49.30%~54.70%;中孔隙次之,占35.19%~43.71%;大孔隙最少,占6.98%~10.35%;然而大孔隙所占面积最大,为78%~92%。崩积物孔隙形状以不规则状居多,长条形和等轴形(圆形)较少,且这种规律与取样位置无关;不同取样点的孔隙定向角在各个区间均有分布,且其频率大小分布无规律可循,整体上表现为无明显的定向性。论文研究成果预期为研究区崩积土体物质的组成、微观结构及其地质灾害成因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及理论依据,为西宁市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的建立和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郭叶霞[6](2021)在《压实黄土渗透性与力学特性的微结构效应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倡议的推进,我国在黄土地区开展了大量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受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资源极为匮乏,城镇发展可利用空间有限,大规模“治沟造地”的黄土深挖高填工程不可避免。此类高填方工程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必然会面临高填方区沉降变形和填方高边坡稳定性等工程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发生与填方区黄土的渗透和强度特性密切相关。本文依托延安新区黄土高填方工程,系统研究了填方区黄土填料的微观结构、渗透和力学特性,分析了压实黄土初始干密度和含水率对其渗透和力学特性的影响,揭示了压实黄土渗透性和力学特性的微观机理。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通过压汞(MIP)和扫描电镜试验(SEM),研究了不同初始干密度和含水率压实黄土的微观结构特征。基于MIP的孔径分布曲线和退汞曲线,确定了压实黄土的大、中、小孔隙的界限孔径分别为2μm和0.2μm;结合SEM观察土颗粒与孔隙的形态,认为压实黄土中的大孔隙为聚集体间的孔隙,小孔隙为聚集体内的孔隙,中孔隙介于二者之间;试验分析了压实黄土的微观结构随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2)通过室内饱和渗透试验,研究了压实黄土饱和渗透系数随初始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总孔隙比和有效孔隙比与饱和渗透系数的经验关系式;探究了压实黄土的结合水含量和干密度对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机制。(3)利用滤纸法测试了广吸力范围内的不同干密度压实黄土的土水保持曲线,以压实黄土的宏微观孔径分界点对应的吸力值sd为分界,将压实黄土的SWRC曲线分为smin~sd与sd~106k Pa两部分,并采用Fredlund&Xing模型拟合SWRC曲线,确定了压实黄土的非饱和渗透系数。(4)采用室内高压固结和直剪试验,分析了压实黄土的压缩参数和强度指标随初始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基于初始干密度和含水率估算压实黄土压缩参数与抗剪强度指标的经验公式。(5)基于孔径分布曲线和土水保持曲线,结合SEM微结构图像,揭示了初始干密度和含水率对压实黄土渗透与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
万鹏[7](2021)在《煤矿开采对山东南四湖周边地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煤炭资源高强度的开发,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因煤矿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陷、地裂缝、矸石堆积、废气、废水排放等现象非常普遍,给当地的交通、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研究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行政区划隶属济宁市和枣庄市,南四湖周边是煤矿开采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典型区域,本论文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开发现状分析与环境现状分析相结合、现状调查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煤炭开发环境与资源保护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全面、科学的分析矿区采煤活动影响及引起的塌陷现状,为实现南四湖地区的煤炭资源合理规划、有序开发、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南四湖周边受煤矿开采影响区域的采空塌陷区和土壤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和测试,分析了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主要离子含量和重金属含量变化,时空分布特征,并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分析了开发煤炭资源活动对南四湖周边的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并预测采空塌陷未来发展趋势,并最终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取得如下认识和结论:(1)南四湖地区煤矿企业众多,主要开采层位包括3上、3下、10、12、14、16上、17煤层,采空区面积123.20平方公里。有37座煤矿范围内发生了采空塌陷,塌陷面积总计133.90平方公里。受塌陷影响的耕地面积81.88平方公里,居住区域15.83平方公里,林地8.48平方公里,草地3.8平方公里,道路1.22平方公里,建筑地1.35平方公里。(2)利用概率积分法,通过对塌陷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煤矿开采会导致井田采煤范围内最终形成沉陷盆地,沉降量向外依次减小。采空塌陷发生的严重程度和影响面积与地下开采工作面的布置和开采速度、采挖距离有直接关系。(3)南四湖地区土壤中Cl-和SO42-都可能受到了采矿活动的影响,而土壤酸碱度则在矿区内明显偏酸性。土壤中Cu、Zn和Cr6+对比历史浓度有明显升高,而且相对高值区与煤矿开采范围关联性较好,可能是受到煤矿开采活动的影响。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未发现重金属超标的问题,认为南四湖地区煤矿开采活动在短期内没有引发区域内土壤环境污染的风险。土壤环境质量Ⅰ级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最北部,中西部和中东部滕州市市区等地,共占区内总面积的50%以上。土壤环境质量Ⅱ级区由北向南贯穿全区,沿湖分布。研究区内未见土壤环境差区。(4)据在丰水期与枯水期的潜水位监测数据,全区潜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首先与城镇化快速发展,工农业用水量持续增加密切相关;其次与煤矿开采有一定的关系。
蔡青玉[8](2020)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下形成,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宁夏地质灾害主要发育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本论文借助宁夏国际农发基金贷款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示范项目,研究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估。研究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和河川乡境内,由于气候干旱,降雨少,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过度开垦和放牧,导致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以及“谁开发、谁保护”原则的实施,该区域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但是,冲洪积平原区大部分地段被改造成良田,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生态环境依然脆弱,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加,必将促进该区域地质灾害的持续发育,进而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秩序,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全面了解研究区特征后,充分搜集该区的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开展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综合调查。查明该区地质灾害现状,包括灾害的种类、分布、规模、发育特征、引发因素等。得出原州区头营镇内主要发育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及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其中泥石流地质灾害2处,滑坡地质灾害1处,崩塌4处,不稳定斜坡1处;原州区河川乡内主要发育有泥石流、滑坡及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其中泥石流地质灾害2处,滑坡地质灾害6处,不稳定斜坡3处。在此基础上,评价其发育程度、危害性,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及危险性综合分区,得出原州区头营镇地质灾害威胁到拟建项目的区域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面积为7.52km2,占总面积的8.36%;原州区河川乡地质灾害威胁到拟建项目的区域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面积为6.46km2,占总面积的8.16%。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固原市原州区灾害防治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进一步工作建议,对全区的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发挥了最大程度的指导作用。
裴赢[9](2020)在《降雨诱发胥家村滑坡形成机理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台塬、黄土丘陵地貌在黄河中上游广泛分布,区内多以连阴雨和暴雨的形式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损害和隐患。黄土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生在雨季,一方面黄土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如广为人知的湿陷性和水敏性,常常使得黄土遇水后发生较变形和力学性质的降低;另一方面,受饱和土体在持续降雨作用下的渗流、雨水对坡面的冲刷、非饱和土体中基质吸力减小、滑坡自重增加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影响。降雨诱发型滑坡的形成,往往是某一因素主导,其他因素次之,多种因素耦合作用下的结果,同样这也给降雨诱发型滑坡的研究带来了很多困难。本文以陕西省蓝田县胥家村滑坡黄土滑坡为示范,通过野外调查、工程地质测量、室内实验和建模分析等手段,系统分析研究了胥家村滑坡降雨诱发的特征、形成机理和后续发展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区工程地质概况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论文及资料,分别从区域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植被类型几个方面,研究了其区域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区域成灾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2)胥家村滑坡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基于工程测量、地质测绘和工程地质钻探等手段,对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地层岩性进行专门研究,而后室内试验,获得滑体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等物理力学参数,通过以上分析,对胥家村滑坡的变形特征和成因分析进行研究。(3)降雨条件下胥家村滑坡稳定性分析。结合上述研究内容,获得胥家村滑坡岩土力学参数,使用采用了不同于前人研究的混合有限元离散元方法,建立滑坡模型,得到了无降雨和降雨条件下胥家村滑坡的滑动过程。结果表明岩土体组成及其结构是胥家村滑坡发生的控制因素,而降雨弱化了岩土体参数、增加了岩土体的重量,加快了胥家村滑坡的发展演化进程。同时,由于主滑坡体逐渐下滑,其后缘逐渐临空陡立,今后滑坡将表现为后缘后退式的发展演化模式,由推移式转变为牵引式。
王清雅[10](2020)在《中国黄土研究简史》文中认为回顾了我国黄土研究的发展历程,划分了我国黄土研究阶段,重点论述了我国不同时期黄土研究的特色及成就,探讨了中国黄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我国黄土研究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包括孕育期(19世纪中叶以前)、萌芽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成长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繁荣期(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及成熟期(21世纪初期–至今)。孕育期我国限于有关黄土的记录,尚未在地质学思想启蒙下开展研究。萌芽期我国黄土研究主要以国外学者为主,国内从事的人员较少,主要集中于黄土成因探讨和宏观特征观察。成长期我国成立了专门的黄土研究机构,逐步开始进行系统性地研究,主要集中在黄土调查,研究区域以黄土高原为主,积累了大量的黄土资料,研究内容主要为黄土地层划分以及黄土地质工程问题。繁荣期我国黄土研究进入了比较研究阶段,开始注重进行室内分析和研究,14C年代学、古地磁地层学和热释光年代学等研究方法应用,大大促进我国黄土古气候学的研究,使黄土-古土壤气候指标成为研究全球变化的重要标尺之一。成熟期我国黄土研究逐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得到了世界的积极认可,并获得了一系列国家级奖励,尤其在研究地球季风-干旱系统等方面成绩显着,为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提供有力支撑。中国黄土研究还面临着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欠缺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和对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力度还不够等问题。将中国黄土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归纳为四个方面:1、坚持多学科渗透交叉,加强“黄土-地球季风-大陆演化”相互作用研究;2、探索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3、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使用;4、加大中国黄土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二、黄土类土分布区地下水赋存规律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类土分布区地下水赋存规律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非饱和黄土地基渗流及桩-土接触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黄土的分布 |
1.1.2 黄土的湿陷特性 |
1.1.3 黄土的渗透特性 |
1.1.4 土与结构接触特性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黄土湿陷机理 |
1.3.2 非饱和土基本理论 |
1.3.3 岩土的本构模型 |
1.3.4 非饱和土的渗流 |
1.3.5 土与结构接触力学特性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试样的物理力学特性测试 |
2.1 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 |
2.2 土-水特征曲线试验 |
2.3 湿陷性黄土-混凝土接触面直剪实验 |
2.3.1 土样制备及试验设计 |
2.3.2 试验结果分析 |
2.3.3 接触面双曲线模型 |
2.4 接触面剪切破坏型式分析 |
2.4.1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2.4.2 模型验证 |
2.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 非饱和黄土地基渗流及桩-土接触理论分析 |
3.1 黄土地基浸水(降雨)入渗时土体含水量的分布 |
3.1.1 黄土地基浸水(降雨)入渗研究 |
3.1.2 非饱和黄土地基渗流微分方程 |
3.1.3 理论计算与数值结果比较 |
3.2 桩-土接触负摩阻计算方法 |
3.3 湿陷性黄土地基桩-土荷载传递规律研究 |
3.3.1 考虑黄土湿陷特性的荷载传递机理分析 |
3.3.2 基本方程 |
3.3.3 方程的推导 |
3.3.4 理论计算与数值结果比较 |
4 非饱和黄土地基现场浸水试验 |
4.1 湿陷性黄土渗透性特征 |
4.1.1 黄土湿陷对其渗透性的影响规律 |
4.1.2 黄土水分入渗对湿陷变形的影响 |
4.2 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浸水试验 |
4.2.1 试验桩布置及试验工况 |
4.2.2 桩基现场荷载试验结果分析 |
5 非饱和黄土渗流特性数值模拟 |
5.1 研究区域降雨特点 |
5.2 降雨入渗情况下非饱和黄土地基数值模拟 |
5.2.1 基本方程 |
5.2.2 模型及初始、边界条件 |
5.2.3 计算结果 |
5.3 降雨-蒸发作用下非饱和黄土地基数值模拟 |
5.3.1 计算理论 |
5.3.2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择 |
5.3.3 计算结果分析 |
6 土-结构接触力学特性数值模拟 |
6.1 接触面理论 |
6.1.1 接触问题的分析原理 |
6.1.2 接触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 |
6.1.3 接触面单元类型 |
6.1.4 接触面本构模型 |
6.2 黄土地基-桩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
6.2.1 数值模型 |
6.2.2 数值分析结果 |
6.2.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兰州地区地表形变特征分析与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的研究现状 |
1.2.2 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兰州地区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背景及地质灾害现状 |
2.1 研究区地质灾害背景 |
2.1.1 自然背景因子 |
2.1.2 人类活动因子 |
2.2 研究区地质灾害现状 |
2.2.1 研究区地质灾害类型 |
2.2.2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
第三章 InSAR原理及数据来源介绍 |
3.1 原理与方法 |
3.1.1 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 |
3.1.2 SBAS-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 |
3.1.3 准三维地表形变场构建方法 |
3.2 所用数据源说明 |
3.2.1 SAR数据 |
3.2.2 DEM数据 |
3.2.3 其它数据 |
3.3 SBAS-InSAR数据处理 |
3.3.1 数据准备 |
3.3.2 生成图像连接图 |
3.3.3 滤波与干涉处理 |
3.3.4 轨道精炼和重去平 |
3.3.5 形变速率反演 |
3.3.6 地理编码及结果输出 |
第四章 基于SBAS-InSAR的兰州地区地表形变特征分析 |
4.1 单轨道地表形变空间分布特征 |
4.1.1 升降轨LOS向地表形变空间分布特征 |
4.1.2 升降轨LOS向地表形变比较分析 |
4.2 准三维地表形变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垂向地表形变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2 东西向地表形变空间分布特征 |
4.2.3 垂向和东西向地表形变的比较分析 |
4.3 兰州地区地表形变时间变化特征 |
4.4 兰州地区地表形变分类及成因分析 |
4.4.1 自然因素为主导引起的地表形变 |
4.4.2 人为因素为主导引起的地表形变 |
4.4.3 地表形变成因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兰州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5.1 基于影响因子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5.1.1 评价因子的选择和分级 |
5.1.2 所选模型介绍 |
5.1.3 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模型的建立 |
5.1.4 评价结果分析 |
5.2 SBAS-InSAR修正下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5.2.1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修正方法 |
5.2.2 修正结果制图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特色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甘肃湿陷性黄土公路工程地质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区原则及方法 |
2 分区指标体系 |
2.1 一级分区指标 |
2.2 二级分区指标 |
2.3 三级分区指标 |
3 工程地质分区特点及评价 |
3.1 I东部区(陇东黄土高原区) |
3.2 Ⅱ西部区(陇西黄土丘陵区) |
3.3 Ⅲ北部区(北部砂质黄土区) |
3.4 IV南部区(南部黄土不连续分布区) |
3.5 黄土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
4 结论 |
(4)重塑黄土热湿迁移特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体热特性研究现状 |
1.2.2 土体微观结构特性研究现状 |
1.2.3 土体热湿迁移及多场耦合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重塑黄土热特性与传蓄热机理 |
2.1 试验仪器与原理简介 |
2.1.1 试验仪器 |
2.1.2 测试原理 |
2.2 试样制备与参数测定 |
2.2.1 土样基本物理属性 |
2.2.2 试样制备流程 |
2.2.3 热参数测定过程 |
2.3 重塑黄土导热系数 |
2.3.1 单因子影响下导热系数变化规律 |
2.3.2 双因子影响下的曲面拟合及经验模型 |
2.4 重塑黄土比热容 |
2.4.1 单因子影响下比热容变化规律 |
2.4.2 双因子影响下的曲面拟合及经验模型 |
2.5 土体传热蓄热机理探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结构特性与水气迁移 |
3.1 土体微观结构特征与输运通道 |
3.1.1 整体微观结构特征 |
3.1.2 基本结构单元及组合类型 |
3.1.3 孔隙结构类型与水气输运 |
3.2 土体水分运移特性 |
3.2.1 土中水的状态分类 |
3.2.2 水分迁移的动力来源 |
3.2.3 水分宏观迁移基本规律 |
3.3 土中气体迁移特性 |
3.3.1 土中气体迁移基本认识 |
3.3.2 土中水-气迁移相互关系 |
3.4 水气迁移对土体结构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湿土体热湿迁移特性试验研究 |
4.1 试验准备 |
4.1.1 试验方案与材料 |
4.1.2 仪器及装置标定 |
4.2 试验过程 |
4.2.1 制样及传感器布设 |
4.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4.3 温度梯度作用下土体热湿迁移特性 |
4.3.1 土柱温度场时空变化 |
4.3.2 土柱水分场时空变化 |
4.4 温、湿度梯度作用下土体热湿迁移特性 |
4.4.1 土柱温度场时空变化 |
4.4.2 土柱水分场时空变化 |
4.5 土体热湿迁移的环境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体热湿迁移模拟与多场耦合 |
5.1 温度梯度作用下热湿迁移模拟 |
5.1.1 模型建立 |
5.1.2 温度场时空变化 |
5.1.3 水分场时空变化 |
5.1.4 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
5.2 温、湿度梯度作用下热湿迁移模拟 |
5.2.1 模型建立 |
5.2.2 温度场时空变化 |
5.2.3 水分场时空变化 |
5.2.4 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
5.3 热湿迁移与多场耦合效应 |
5.3.1 土体热湿耦合迁移探讨 |
5.3.2 边坡热湿迁移与灾害效应 |
5.3.3 THM多场耦合及其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西宁北山崩积物物理力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崩积物研究进展 |
1.2.2 土体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土体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2 气象水文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层岩性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地下水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
2.4.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
2.5 地质构造 |
2.6 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
第三章 西宁市北山崩积物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3.1 试验样品采集 |
3.2 矿物成分测定 |
3.2.1 试验方法 |
3.2.2 试验结果分析 |
3.3 易溶盐含量测定 |
3.3.1 试验方法 |
3.3.2 试验结果分析 |
3.4 颗粒分析 |
3.4.1 试验方法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3.5 西宁崩积物物理力学性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崩积物微观结构定性分析 |
4.1 扫描电镜工作原理 |
4.2 样品制备及试验方法 |
4.3 西宁北山崩积物基本颗粒形态 |
4.3.1 崩积物颗粒形态 |
4.3.2 崩积物颗粒接触方式和排列方式 |
4.4 西宁北山崩积物孔隙形态的分类 |
4.5 胶结存在形式及胶结类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崩积物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
5.1 SEM图像预处理 |
5.1.1 图像处理软件的选取 |
5.1.2 图像预处理 |
5.2 崩积物孔隙的参数提取 |
5.2.1 平面孔隙率和孔径分布特征 |
5.2.2 不同大小孔隙数量及面积分布特征 |
5.3 孔隙形态特征 |
5.3.1 圆度 |
5.3.2 丰度 |
5.3.3 定向频率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压实黄土渗透性与力学特性的微结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微观结构研究 |
1.2.2 黄土渗透性研究 |
1.2.3 黄土力学特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黄土基本特性 |
2.1 区域地质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层岩性 |
2.1.4 水文条件 |
2.2 黄土的基本特性 |
2.2.1 黄土的粒径级配 |
2.2.2 黄土的液、塑限 |
2.2.3 黄土的比重 |
2.2.4 黄土的最优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 |
2.3 小结 |
第三章 压实黄土的微观结构研究 |
3.1 微观结构概述与试验方案 |
3.2 压汞试验 |
3.2.1 压汞试验原理 |
3.2.2 压汞试验步骤 |
3.2.3 压汞试验结果 |
3.3 扫描电镜试验 |
3.3.1 扫描电镜试验原理 |
3.3.2 扫描电镜试验步骤 |
3.3.3 扫描电镜试验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压实黄土的渗透特性研究 |
4.1 压实黄土的饱和渗透试验 |
4.1.1 饱和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 |
4.1.2 饱和渗透试验方案 |
4.1.3 饱和渗透试验操作步骤 |
4.2 压实黄土的饱和渗透结果 |
4.2.1 饱和渗透试验结果计算 |
4.2.2 饱和渗透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3 饱和渗透系数与孔隙比的关系 |
4.3 压实黄土的非饱和渗透 |
4.3.1 土水保持曲线的测试方法 |
4.3.2 土水保持曲线的试验步骤 |
4.3.3 土水保持曲线的基本特征 |
4.3.4 土水保持曲线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5 非饱和压实黄土的土水保持曲线的拟合 |
4.3.6 非饱和压实黄土非饱和渗透系数的计算 |
4.4 小结 |
第五章 压实黄土的力学特性研究 |
5.1 压实黄土的高压固结试验 |
5.1.1 试验方案 |
5.1.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5.2 压实黄土的高压固结试验结果 |
5.2.1 高压固结试验结果计算与分析 |
5.2.2 高压固结试验压缩参数 |
5.2.3 压缩参数与初始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关系 |
5.3 压实黄土的直剪试验 |
5.3.1 直剪试验方案 |
5.3.2 直剪试验方法与步骤 |
5.4 压实黄土的直剪试验结果 |
5.4.1 直剪试验结果计算与分析 |
5.4.2 强度参数与初始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压实黄土渗透性和力学特性微结构机理研究 |
6.1 压实黄土微观孔隙结构与饱和渗透性 |
6.1.1 压实黄土的微观结构对饱和渗透性影响 |
6.1.2 压实黄土的孔径分布与饱和渗透系数 |
6.2 压实黄土微观结构与土水特性的关系 |
6.2.1 压实黄土的微观结构对土水特性影响 |
6.2.2 基于压实黄土的孔径分布预测土水保持曲线 |
6.3 压实黄土微观结构与非饱和渗透特性 |
6.3.1 基于孔径分布曲线预测非饱和渗透系数 |
6.3.2 压实黄土的微观结构对非饱和渗透系数影响 |
6.4 压实黄土微观结构与力学特性 |
6.4.1 压实黄土的微观结构对压缩特性的影响 |
6.4.2 压实黄土的微观结构对强度特性的影响研究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成果 |
致谢 |
(7)煤矿开采对山东南四湖周边地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矿区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
1.2.2 煤炭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生态环境地质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交通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河流水系 |
2.2 地下水资源现状 |
2.3 煤矿开发利用现状 |
第三章 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背景 |
3.1 研究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研究区水文地质 |
3.3 研究区工程地质 |
3.3.1 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
3.3.2 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
3.4 研究区环境地质 |
3.4.1 水土环境 |
3.4.2 地下水水位 |
3.4.3 采空塌陷 |
第四章 煤矿采空区塌陷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
4.1 遥感解译 |
4.2 采空塌陷现状 |
4.2.1 煤矿采空区塌陷现状 |
4.2.2 采空塌陷区时空变化 |
4.2.3 塌陷影响的不同土地类型 |
4.3 采空塌陷的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 |
4.4 采空塌陷区发展趋势预测 |
4.4.1 预测计算方法 |
4.4.2 塌陷模型的建立 |
4.4.3 模型验证 |
4.4.4 预测结果 |
第五章 土壤环境影响研究 |
5.1 土壤主要离子化学特征 |
5.2 土壤重金属化学特征 |
5.3 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 |
第六章 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修复 |
6.1 采空塌陷问题的防治 |
6.1.1 煤矿开采防治区划分及防治对策 |
6.1.2 地面塌陷土地治理模式研究 |
6.2 土壤环境问题的防治 |
6.3 建设生态湿地 |
第七章 结论和不足 |
7.1 结论 |
7.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8)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形地貌特征 |
2.3 气象水文特征 |
2.4 地层特征 |
2.5 地质构造特征 |
2.6 地震 |
2.7 岩土体地质特征 |
2.8 水文地质条件 |
2.9 人类工程活动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现状评估 |
3.1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3.2 评估方法 |
3.3 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
3.4 固原市原州区河川乡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
3.5 地质灾害的现状评估的结论 |
第四章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分析 |
4.1 泥石流形成条件 |
4.2 崩塌形成条件 |
4.3 滑坡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
4.4 不稳定斜坡形成条件 |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
5.1 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
5.2 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
5.3 建设项目用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
第六章 地质灾害防治 |
6.1 防治对策 |
6.2 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 |
6.3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 |
6.4 滑坡地质灾害防治 |
6.5 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防治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论文发表 |
(9)降雨诱发胥家村滑坡形成机理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滑坡研究现状 |
1.2.2 滑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3 降雨条件下滑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形地貌 |
2.1.1 地形 |
2.1.2 地貌 |
2.2 气象水文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层岩性 |
2.3.1 前新生界 |
2.3.2 古近系 |
2.3.3 新近系 |
2.3.4 第四系 |
2.4 地质构造 |
2.4.1 褶皱 |
2.4.2 断裂 |
2.4.3 新构造运动 |
2.4.4 地震 |
2.5 岩土体类型与基本特征 |
2.5.1 岩体 |
2.5.2 土体 |
2.6 水文地质特征 |
2.6.1 地下水类型 |
2.6.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 |
2.7 植被类型 |
2.8 人类工程活动类型及特征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胥家村滑坡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 |
3.1 概述 |
3.2 地形地貌 |
3.3 地质构造 |
3.4 地下水 |
3.5 滑坡体岩土特征 |
3.6 滑坡演化机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雨条件下胥家村滑坡稳定性分析 |
4.1 方法理论 |
4.1.1 离散元法 |
4.1.2 有限元法 |
4.1.3 混合有限元—离散元法 |
4.2 模型建立 |
4.2.1 模型概化 |
4.2.2 模型建立 |
4.2.3 材料属性与边界条件 |
4.2.4 方案设计说明 |
4.3 结果分析 |
4.3.1 无降雨条件下斜坡滑动过程 |
4.3.2 降雨条件下斜坡滑动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国黄土研究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1 社会文化意义 |
1.2.2 经济建设意义 |
1.2.3 生态环境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现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检索 |
1.6.2 数据处理 |
1.6.3 专家访谈 |
1.7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文献数据分析 |
2.1 中文文献统计分析 |
2.1.1 论文主题数 |
2.1.2 研究机构发表论文数 |
2.1.3 论文发表期刊数 |
2.2 SCI英文论文分析 |
2.2.1 SCI英文论文的国家分布 |
2.2.2 SCI英文论文研究机构分布 |
2.2.3 英文SCI论文的发表期刊分析 |
2.2.4 SCI英文论文被引情况 |
2.3 发表论文统计综述 |
第3章 孕育期和萌芽期(20世纪中叶前) |
3.1 孕育期(19 世纪中叶以前) |
3.2 萌芽期(19 世纪中叶—20 世纪中叶) |
3.2.1 黄土成因 |
3.2.2 黄土地层学 |
第4章 成长期(20 世纪50 年代—60 年代) |
4.1 黄土地层学 |
4.2 黄土地貌学 |
4.3 黄土成因学与新风成学说 |
4.4 黄土地质工程学 |
第5章 繁荣期(20 世纪70 年代—90 年代) |
5.1 新技术广泛应用和黄土地层学 |
5.2 黄土与古气候 |
5.3 黄土研究与全球气候变化 |
5.4 黄土地质工程学 |
第6章 成熟期(21世纪初—至今) |
6.1 黄土地层学 |
6.2 黄土古气候学 |
6.3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 |
6.4 工程地质学 |
6.5 黄土考古学 |
第7章 存在主要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 |
7.1 主要问题 |
7.1.1 基础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 |
7.1.2 研究技术和手段还显不足 |
7.1.3 支撑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力度还不够 |
7.2 未来发展方向 |
7.2.1 多学科渗透和交叉研究 |
7.2.2 使用新技术和新手段 |
7.2.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使用 |
7.2.4 国际合作和交流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黄土类土分布区地下水赋存规律的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非饱和黄土地基渗流及桩-土接触力学特性研究[D]. 孙文.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2]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兰州地区地表形变特征分析与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D]. 姚林强. 兰州大学, 2021(09)
- [3]甘肃湿陷性黄土公路工程地质分区研究[J]. 赵天宇,王伟锋,陈伟,李论基,安亮.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1(02)
- [4]重塑黄土热湿迁移特性及其机理研究[D]. 庞涛. 长安大学, 2021
- [5]西宁北山崩积物物理力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研究[D]. 李积玉. 长安大学, 2021
- [6]压实黄土渗透性与力学特性的微结构效应研究[D]. 郭叶霞. 长安大学, 2021
- [7]煤矿开采对山东南四湖周边地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D]. 万鹏.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8]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研究[D]. 蔡青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9]降雨诱发胥家村滑坡形成机理模拟研究[D]. 裴赢. 长安大学, 2020(06)
- [10]中国黄土研究简史[D]. 王清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