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江南京河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潮差,变化机制,趋势分析,分潮振幅
长江南京河段论文文献综述
袁小婷,程和琴,郑树伟,石盛玉,马玉改[1](2019)在《近期长江大通至南京河段潮动力变化趋势与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长江感潮河段径、潮动力已然发生变化,但其变化机制与趋势有待进一步探讨。通过对长江大通至南京河段的野外调查,并分析了近40年来大通、芜湖和南京站水文资料,探讨了近期该河段的潮动力变化机制与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长江大通至南京段潮动力有增强趋势。具体表现为相近径流量条件,潮差平均增大约10 cm,主要分潮振幅增加10%~30%,潮汐形态系数有减小趋势。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1)近期感潮河段整体冲刷变深导致潮波上溯阻力减小;(2)口外潮汐动力增强以及海平面上升等使潮汐上溯能力增强。此外,长江流域修建了大量水库群,导致该河段径流量变化由自然因素主导变成自然与人为调控共同作用为主,从而影响了潮动力的相对强弱。(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红,林佳萌,周玲霞,杨兰凤[2](2016)在《大型涉水工程对长江南京河段河势的影响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南京市滨江和江北新区的开发建设,长江南京河段岸线开发利用需求加大,河段内相继兴建了众多桥梁、港口码头,这些大型涉水工程在促进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南京河道的河势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结合工程运行监测,分析了桥梁和码头等大型涉水工程对长江行洪、分洪比、河势稳定、堤防安全等造成的影响,提出建议措施。(本文来源于《江苏水利》期刊2016年03期)
王荣敏,吴江滨,陈彬彬[3](2013)在《长江南京河段水行政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行政执法需求为基础,根据长江南京河段的特点,建立南京河段水行政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从实现水行政执法信息化出发,采用多层架构设计,实现水行政执法过程中占用管理、移动执法、水事案件管理、拆违清障、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管理应用的信息化。该平台的应用直接提高水行政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本文来源于《水利信息化》期刊2013年03期)
钱海峰,葛俊,吴友斌,仲琳[4](2012)在《长江南京河段护岸工程实施效果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南京段经过多次大规模河道整治,整理成本不断增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需要研究并使用更科学合理的整治方式。结合该河段护岸工程现状,对八卦洲洲头塌方段、叁江口窝崩治理效果进行分析。根据实测水下地形资料,分析比较了实施护岸工程前后河床地形及剖面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南京河段水沙条件下,结合四面六边体框架群的护岸型式,抛石对窝崩治理的促淤、减速、稳定作用明显。(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2年S2期)
钱海峰,何菁,葛俊,吴友斌[5](2012)在《四边六面体框架群在长江南京河段护岸工程的应用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长江南京河段四面六边体框架群护岸工程概况长江南京河段右岸上起和尚港,下迄大道河口,左岸上起驷马山河,下迄小河口,全长约97km。河段内洲滩发育,其平面形态为宽窄相间的藕节状分汊河型,自上而下有新济洲汊道、梅子洲汊道、八卦洲汊道、栖龙弯道河段。主流走向为:走新生洲、新济洲右汊,经济潜水道到七坝节点,转向右岸的大胜关梅子洲头,由梅子洲、潜洲左汊进入下关、浦口窄段,再(本文来源于《江苏水利》期刊2012年11期)
李肖肖,赵晓冬,徐雪松[6](2012)在《长江南京河段液体污染物扩散模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特征污染物扩散输移规律对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应急处理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京化工园区为典型示范区,针对非中性液体污染物硝基苯泄漏情景事故,开展长江南京段水域物理模型扩散试验,给出了硝基苯的时空分布,分析了污染物"趋底"、"滞槽"的扩散输移特性,为环境污染事件风险场数学模型的参数选取和率定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期刊2012-08-09)
杨建贵,景卫华,唐延锋,仲琳[7](2011)在《长江南京河段涉水工程防洪管理分析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南京城市快速发展,长江南京河段涉水工程的建设对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影响越来越大,防洪安全问题突出。在提出长江南京河段涉水工程特点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涉水工程对河道防洪影响,并结合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涉水工程服务与管理经验总结,对在建涉水工程防洪影响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做好涉水工程防洪管理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1年S2期)
臧英平,仲琳,周玲霞,王鹤华[8](2011)在《长江南京河段河势控制工程实践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叁个阶段总结评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南京河段的河势控制工程实践,分析了长江南京河段河势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下一阶段河势控制工作应重点关注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重点河段治理初步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期刊2011年08期)
[9](2011)在《长江南京河段崩岸及其防护工程型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这一项目针对长江南京河段防洪安全、河势稳定、环境生态及沿岸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开展长江南京河段崩岸及防护工程型式研究。运用水槽试验和概化模型试验,对多种护岸工程型(本文来源于《江苏水利》期刊2011年01期)
章志强,杨建贵[10](2010)在《强化长江南京河段涉水服务管理的思考与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南京长江河道管理处在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河道管理与服务社会实践,以保障"以江为轴,跨江发展"的南京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为目标,就涉水建设项目的特点、服务内容、过程与社会需求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针对沿江企业对涉水服务质量满意度情况,采取问卷调查与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就目前涉水服务管理现状,提出了树立"主动服务"和"寓监管于服务中"的服务理念和构建河道信息平台提供全面服务、完善服务规范,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0年21期)
长江南京河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南京市滨江和江北新区的开发建设,长江南京河段岸线开发利用需求加大,河段内相继兴建了众多桥梁、港口码头,这些大型涉水工程在促进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南京河道的河势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结合工程运行监测,分析了桥梁和码头等大型涉水工程对长江行洪、分洪比、河势稳定、堤防安全等造成的影响,提出建议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江南京河段论文参考文献
[1].袁小婷,程和琴,郑树伟,石盛玉,马玉改.近期长江大通至南京河段潮动力变化趋势与机制[J].海洋通报.2019
[2].李红,林佳萌,周玲霞,杨兰凤.大型涉水工程对长江南京河段河势的影响浅析[J].江苏水利.2016
[3].王荣敏,吴江滨,陈彬彬.长江南京河段水行政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J].水利信息化.2013
[4].钱海峰,葛俊,吴友斌,仲琳.长江南京河段护岸工程实施效果浅析[J].人民长江.2012
[5].钱海峰,何菁,葛俊,吴友斌.四边六面体框架群在长江南京河段护岸工程的应用浅析[J].江苏水利.2012
[6].李肖肖,赵晓冬,徐雪松.长江南京河段液体污染物扩散模型试验[C].Proceedingsof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PublicHealth(CEPPH2012).2012
[7].杨建贵,景卫华,唐延锋,仲琳.长江南京河段涉水工程防洪管理分析及对策[J].人民长江.2011
[8].臧英平,仲琳,周玲霞,王鹤华.长江南京河段河势控制工程实践与思考[J].中国水利.2011
[9]..长江南京河段崩岸及其防护工程型式研究[J].江苏水利.2011
[10].章志强,杨建贵.强化长江南京河段涉水服务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人民长江.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