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子“哂之”“哂”掉了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杨苗[1](2021)在《部编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同义实词与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傅茂旭[2](2021)在《孔子之叹及其教育意蕴》文中研究表明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不仅促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礼仪风范和文化意识,而且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与民族性格产生了重要影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学界关于孔子思想的研究也渐有积壤成山之势,尤其围绕孔子教育思想的多角度探析,更是学者们开展研究的重要取径。但管见所及,从“孔子之叹”的角度系统研究孔子思想的研究尚付阙如。本文以“孔子之叹”为切入点,对其所蕴含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当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孔子之叹”是孔子一生中所作的叹辞,这些叹辞散见于《论语》、《礼记》、《孔子家语》等诸多经典,按照情绪表达的不同,有感叹、赞叹和嗟叹之分。“孔子之叹”的产生与春秋时代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在经济方面,春秋时期已经形成了以粟黍为主、多种农作物并存的农业生产格局,“铁犁牛耕”的技术得到了推广,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井田制”原有的公私界限,旧的生产关系逐渐瓦解。在政治方面,周朝的宗法制与分封制力量逐渐减弱,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由周初比较可靠的父子兄弟关系转变为邦国之间的利益关系,大小宗之间的等级秩序名存实亡,各国纷纷通过战争兼并他国的土地。在礼乐文化方面,礼乐文化对诸侯与贵族阶层的约束日趋衰微,社会伦理失序,面临“礼崩乐坏”的局面。在鲁国的国际与国内形势方面,鲁国此时已沦为军事上的二流国家,折冲在齐、晋、吴等大国之间,暂时维持了相对和平的环境,而国内的军政大权则掌握在以季氏为首的三家大夫手中。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战乱纷杂的春秋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注定了他的王道政治很难得以推展,因此,他的一生颇多叹辞。根据主题不同,本文将“孔子之叹”分为:为学之叹、为政之叹、为教之叹和为道之叹,并分别对其内涵及教育意蕴进行了探究。“为学”是儒家进德修业的第一要事。就孔子的“为学之叹”来看,他推崇“志于道”和“志于仁”的为学志向。其中,“道”指人道,它源出于天,是人类与禽兽的根本区别,其核心内容则是提升道德修养、和谐人际关系的“仁”。“仁”的内涵可以概括为“爱人”,是各种德性的总和,以礼乐为其外在表现。“道”与“仁”是同一事物在不同情境下所展现出的不同面相,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志于道”就是“志于仁”。在为学典范方面,孔子主张以上古时期的尧、舜、禹,周朝的文、武、周公以及当代的子产、晏婴、蘧伯玉等为榜样,以“好学不倦”、“乐以忘忧”的积极态度学习儒家之道,并有意识地避免消极态度的影响。这些对当代学者确定为学的地位、典范和态度具有一定的价值。“学而优则仕”。先秦儒家认为,学者学有所成后,便应该入仕为官,通过办政治来利益天下。但彼时正值战乱纷杂、伦理失序的春秋时期,孔子周流列国十余年,仍然没有得到入仕行道的机缘,因此颇有“礼崩乐坏”与“时无君子”之叹。但在周流四方的过程中,通过对各国政治状况和执政者素养的观察与反思,他建立了一套以“德”为主体的治国之道。他认为,为政者应该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出发,通过“正人先正己”的为政原则,采用礼乐仪式规范百姓的行为,对百姓的道德养成形成巨大感召,进而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良风美俗的形成。在为政次第方面,应该以“正名”为前提,以“信”为侧重点,按照“庶、富、教”的顺序,最终达到“无讼”的为政目标。这些内容对学者“仁以为己任”的责任感的养成,“勉强而为之”的淑世精神的培养,道德教育的垂范与“无讼”的社会理想的树立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认为,如果为政的道路走不通,就可以通过为教的方式来教化生徒,实现人生价值。从孔子“为教之叹”来看,他的为教方法包括“叩则鸣”的问答法、“侍坐言志”的讨论法、“从游论道”的参观法、“历事而教”的实践法等;他的为教内容以《诗》、《书》、《礼》、《乐》为基础科目,以《易》、《春秋》为高阶科目。他对弟子的“贤能”之处进行了赞叹,对弟子的“不肖”行为进行了慨叹,对弟子的“早夭”进行了惜叹。这些内容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的确定、师生关系的相处等,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为学、为政、为教的过程,归根到底都是为道的过程。孔子的“为道之叹”意味着君子应该意识到“为道”的必要性,以“谋道不谋食”为原则,通过“一以贯之”的路径,实现明道的目标。“为道”可以分为“内圣”与“外王”两个向度,以成就理想人格为目标的“内圣”相较于实现社会理想的“外王”具有更为优先的意义。因此,君子即使在贫困潦倒之时,也能“安贫乐道”;即使在颠沛流离之时,也能“笃信守道”。孔子经历了从“积极入仕”到“勉强行道”,再到“大道难行”,最后到“大道未行而己身将殒”的心路历程,显示出他行道与救世的执着。这些内容对教育形上体系的建构、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仁者爱人精神的培养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韦婷[3](2021)在《《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文中研究说明《广雅》爲三国魏张揖所撰,该书体例比附《尔雅》,是《尔雅》之後又一部解释词义的训诂之作。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即疏证《广雅》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根据“因声求义”理论指出、系联大量具有音同、音近、音通、音转等通假关系的字组,并据此校订相关传世文献,多有发明,犹爲後人奉爲圭臬。历来对於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并不全面,对《疏证》中具有通假关系的材料也未能穷尽地整理、证实与检讨。本文选取《疏证》(含《补正》)中具有通假关系的异类声素字组爲研究对象,以“新材料”爲切入点,尽量全面地结合传世、出土文献材料对这些字组进行“新证”研究。其中,传世文献以先秦、两汉、魏晋材料爲主,出土文献以战国、秦汉简帛材料爲主,兼及金文、碑刻、铜镜、玺印、兵器及古文字字形等材料。通过本文的“新证”研究,意义有二:一是丰富了传世与出土文献中通假字的研究。本文拓展了《广雅疏证》的研究视野,不仅指出、证实不少新见通假字组,且较爲系统地总结了先秦两汉时期的通假材料、原则、规律及问题。二是本文在多重证据、多种角度上重新检讨与评价了王念孙的声韵理论、音转理论以及因声求义理论。本文通过对346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地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一、王氏在《疏证》中一直将东、冬合韵,王氏晚年分韵二十二部,或基於谐声材料。二、在已标注声韵关系的344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中,主要以双声或叠韵字最多,以同类音转爲次,以异类音转最少。从声韵关系的配合上来看,皆以声韵相近或双声叠韵爲主。从异类声、韵转的分布来看,常用、无例证通假字中的声、韵转规律与王力相同,其声韵部流转的语音条件皆呈反比,而不常用通假字中的声韵部流转没有明显反比关系。三、王氏《疏证》中“因声求义”理论已经脱离了以往随意“音转”的风气,基本严格遵守古声韵系统来系联音义,仅在个别单一音义系联上出现了问题。四、王氏《疏证》中的“转”主要是指声纽相同或相近,韵部相流转,王氏对於“音转”的尺度整体有很好的把握,存在少量滥用“音转”现象。值得注意地是,其中大多特殊音转词,属於受到时、地等因素影响较多的声训词、同源词、方言词、名物词、虚词、连词等等,而小部分零散的声训词、同训词或义近实词的特殊音转现象有待商榷。
杨批额[4](2021)在《袁嘉谷年谱全编》文中指出袁嘉谷(1872-1937年),字树五,别字树圃,晚自号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求学于经正书院,得到许印芳、陈荣昌、朱庭珍等滇中名家的教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应“经济特科”试,大魁天下,是为“经济特元”;次年,东游日本考察学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归国,与高步瀛、王国维、缪荃孙等共事于学部图书局,发起抢救敦煌遗书;宣统元年(1909年)出任浙江提学使,推动浙江教育和民风民俗的改良;辛亥革命起,袁嘉谷倡改“中华国”,次年回滇寓居。民国改元,历任清史馆协修、国会议员;民国十二年(1923年)任云南图书馆副馆长,辑刻《滇诗丛录》等,保存一方文献,褒奖先贤;并出任东陆大学教授,培育英才,提携后辈。一生勤于学问,其所着的《滇绎》《云南大事记》《石屏县志》《卧雪堂文集》《卧雪诗话》等,具有丰富的文史价值。云南地处边陲,而为文献名邦,但历经“回纥变兴”、“蒙诏徙民”、“沐英一烬”和“李湖奉诏搜书而藏私室”等书厄,使得云南文献散乱蒙尘,面对这种情况,袁嘉谷与赵藩、秦光玉等文献名家一起整理辑刻了《云南丛书》等云南地方文献,为云南地域文学与文献的保存和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清末民初易代之际的士人,其身份虽经历了清朝官员向民国文人的转变,依然怀有表彰节烈妇女的思想之温情,也肯定女子之才情,支持女性之解放。在清末“西学东渐”的风潮下,面对中西文化的碰撞,作出了自己的抉择,折射出特殊时代士人的际遇和生存状况,其人生与事功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和启示意义。在袁丕元、林景泰、李士厚、佘孟良、张维等多个《袁嘉谷年谱》编撰等基础上,我们汲取了前人研究成果,并参考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中收录的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以及上海图书馆和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所发现的《袁氏家谱》,结合对《天津益世报》《申报》等近代报刊杂志所作的考察,走进具体的文学事件和文学史情境,以谱主的交游、唱酬等文学活动为重点,考订其诗文着述的刊刻和传播情况,完成了《袁嘉谷年谱全编》的编撰,展现其事功、学术与文化贡献。
诸贵根[5](2020)在《孔子的情境传播活动和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情境传播是指人们在情境中为实现特定目的而开展的信息传递活动。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它是社会传播的一种形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社会交往之中。从信息学的角度而论,它是一个复合的、可变的、历史的社会信息系统,而人物、时空、信息是三大构成要素。依据情境传播活动中人数的多少,孔子的情境传播活动分为三类:自我传播、人际交往和众人传播。自我传播又叫一人传播、独处情境下的传播,其特点是传受一体,方法为内在运思,动力是与情境的契合度。人际交往,又叫双人情境下的传播。它作为情境传播活动的一大类型,最显着的特征是在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者是互相独立的。此外,在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者的角色在相互交往中不断变化着。最后需要指明的是,当一方的传播内容触及对方的底线,就会破坏情境的和谐状态,阻碍传播活动顺利进行。众人传播,又叫多人情境下的传播。众人传播,与今之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与组织传播相比,众人传播也有一定的组织性,但众人传播的组织性结构是松散的。而与大众传播相比,没有大众传播媒介,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递给万千受众。生活实践中情境传播所达到的目标与预设的情境传播目标的重合度越高,情境传播效果越好。孔子的情境传播理想是恢复西周之治即以“德礼”治国,情境传播目标是培养君子型的传播者即今语所谓“意见领袖”。孔子情境传播思想的三个要素是指情境传播内容、情境传播方法和情境传播效果。情境传播内容由君子之德与君子之行构成。“君子之德”包括达“礼”和讲“忠信”。“礼”不仅是情境传播的“把关人”,还是整个情境传播活动效果的“准绳”和情境传播活动顺利开展的“规矩”。孔子眼中的“礼”,与戈夫曼笔下的“情境定义”本质都是相同的,都是保证情境传播活动正常开展的社会规范。讲“忠信”之德,表现为“孝慈”,表现为“慎言”。“君子之行”包括两个方面:非礼勿行和修身兼济天下。情境传播方法包括三种:克己复礼、身正为范和观人。作为传播方法的“克己复礼”,最大的好处是能够顺利实现“天下归仁”的传播理想,而“天下归仁”的实质是天下太平、社会和谐。“身正为范”能否产生“风吹草偃”的传播效果,取决于君子型传播者能否做到凡事“求诸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和“九思”。“听言观行”是一种行之效的传播方法,如果想“观人周到”,传者要做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从各种情境中了解受者的特点。孔子情境传播思想的成因有三:信而好古、爱国之心、救世之志。创新继承孔子情境传播思想关键要做到三点: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和互鉴共生。所谓的“势”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当下人们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技术,二是人们接受信息的模式,三是国家对信息传播管控的模式。梅罗维茨指出“情境”不是地理学意义上的“物理地域”,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信息场域”。简言之,其所谓的“情境”就是一种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的形成,根本动力是媒介本身,而并非传统观点所认为的物质场所。梅罗维茨的情境传播理论主要含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媒介即信息环境;第二,情境是指社会信息系统;第三,媒介本身所形成的信息环境(即媒介情境)对于社会的日常行为有超强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孔子的情境传播思想与梅罗维茨的情境传播理论,发现孔子的情境传播思想以人为本位,而梅罗维茨的情境传播理论以媒介为本位。二者迥异的直接原因是对情境传播活动构成核心要素的认识有差异,根源在于二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
李佩瑜[6](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李小霞[7](2020)在《钱大昭《广雅疏义》古今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在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实证研究与理论总结相结合、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共整理出《广雅疏义》中150组古今字。并对所用的术语以及形、音、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全面的分析。以期对《广雅疏义》古今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客观评价钱大昭在《广雅疏义》中论证古今字的得失。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钱大昭与《广雅疏义》的基本情况,梳理《广雅疏义》以及古今字研究现状。并对古今字研究的意义、目的和方法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对《广雅疏义》古今字的性质以及判定标准进行说明。并对古今字与异体字、同源字、通假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区分,认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并不是对立的。古今字包含了一部分异体字、同源字和通假字。第三部分对《广雅疏义》中150组古今字进行形、音、义等方面的分析。以大量文献材料为基础,具体探求每一组古今字的意义;以上古音为标准,研究古字与今字的语音关系;并从形体上说明古字与今字的联系。由此可发现钱大昭在《疏义》中分析古今字时,牢牢抓住了古今字语音、意义和形体上有联系的特点。本文对《广雅疏义》的古今字进行全面分析,能够为研究古今字的其他学者提供借鉴和参考。第四部分归纳分析钱大昭《广雅疏义》表述古今字的术语,总结钱大昭表述古今字术语的特点,钱大昭在表述古今字时所使用的术语具有多样性和随意性等特点。第五部分从形、音、义三方面具体分析古字与今字的关系,并总结其规律。发现古字与今字在形体上有联系占比最重,语音上的联系占比最多的是声韵具同,意义上的联系则是今字承担古字的本义和引申义居多。第六部分客观评价钱大昭《广雅疏义》古今字研究的成就与不足。最後正文之後附上“《广雅疏义》古今字表”,其中包含古字与今字、音韵、意义以及出处。
刘铠齐[8](2020)在《《瑶台风露》研究》文中指出《瑶台风露》是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未刊刻的李白五言古诗选本,由鲍瑞骏、王鸿朗二人合编,精选精评,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李白的五言古诗成就非凡,而《瑶台风露》作为现存唯一的李白五古诗选,对于李白的诗歌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百余年来,该书却并未受到学术界的充分关注,其编校者鲍瑞骏、王鸿朗亦是名不见经传,莫不如沧海之遗珠,殊为抱憾。本文通过检索地方志文献,大致梳理出了鲍瑞骏与王鸿朗的生平履历,并根据鲍瑞骏的存世诗文,勾勒出鲍、王二人的交游经过。该书对李白五言古诗的体裁界定与今人的划分标准有所不同,编选者有意选入一些似古似律的篇目,以彰显李白擅用律句写古诗的特点。论文依照《李白诗文系年》与《李白全集编年笺注》对选诗篇目的编年,主要从创作时间、创作地点、应酬对象三个方面讨论了《瑶台风露》的选诗倾向。同时,结合鲍瑞骏与王鸿朗的评点,进一步归纳出该书在思想情旨上崇尚诗教传统、在艺术风格上以“高古”为主、在写作技巧上重视行文章法的选诗宗旨。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对《瑶台风露》的评点特征与论诗主张展开研究。《瑶台风露》在评点中重视探寻李白五言古诗的渊源和影响,尤善以诗法、文法来分析李白五古的创作技巧,并从中归纳出了起法、接法、转法、提法、锁法、顿法、收法、结法等多种写作方法。鲍瑞骏与王鸿朗二人还特别重视从整体上来解读李白的五古组诗,注意探求各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以《古风》组诗为例,提出《古风》五十九首“首尾回合成一篇大文字”的论诗主张。此外,《瑶台风露》还继承了刘大櫆的“神气、音节、字句”之说,将桐城派的文论引入诗评之中,分别从字句、音节、神气三个方面,由浅入深地进行评点,较好地展现出了李白五言古诗超凡的艺术造诣。
应垂玲[9](2020)在《汉喃双语词典《南方名物备考》字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越南近代学者邓春榜所着《南方名物备考》是一部汉喃双语词典,其中蕴藏的大量汉字、喃字和词汇,是考察近代以来汉字与喃字、汉语词汇与越南古语词汇及其相互关系的重要资料。本文在全面搜集整理《南方名物备考》文献版本、字形、词汇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文字、词汇现象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考察,文章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一绪论。对作者邓春榜及其着作《南方名物备考》作精要论述;重点考察了《南方名物备考》的现存版本及其差异,我们在整理这本辞典的过程中,发现两种比较重要的版本A.155与VHb.288,通过两种版本的相互比勘,发现大量异文,以及在字形选择、释字内容、抄写体例、忌讳使用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综述了学界对该书的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二《南方名物备考》的研究价值。结合《南方名物备考》的文字词汇特点,我们主要讨论了它三个方面的价值:(一)有助于域外汉字研究。《南方名物备考》保存的大量汉字资料,一方面体现了汉字在越南的传播,以及在越南古籍中的使用情况;一方面反映了汉字在越南语言文化背景中的形态变化,以及在这一过程对越南文字的影响。(二)有助于喃字研究。喃字的形成及演变与汉字紧密相关,《南方名物备考》作为典型的汉喃文本,是用汉字和喃字来书写的,为我们进一步分析喃字类型与特点提供了材料。(三)有助于汉越语言的比较研究。《南方名物备考》以收录汉越名物词汇为主,这为我们进行汉越语言的比较研究研究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材料。三《南方名物备考》的编纂体例与语言特色。《南方名物备考》是一本富有特色的汉喃双语词典,对于考察汉字、喃字及其相互关系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着重解析《南方名物备考》的编纂体例与说解内容,并从文字、词汇角度分析它的语言特色。四《南方名物备考》文字研究。主要对《南方名物备考》中的汉字、喃字进行整理与研究:汉字方面,利用汉字学、俗字学和近代汉字理论等,考察了《南方名物备考》中的汉字类型及特点,分析其中的俗字现象及其演变规律;喃字方面,从字形、字义、字音角度,考察了部分喃字的来源及其构形特点,并通过与汉字比较,揭示了喃字生成的理据。五《南方名物备考》词汇研究。通过对《南方名物备考》词汇的重新分类和结构分析,考察了其词汇的类型与特点,并通过与相关汉语古籍文献词汇的比较,考证了部分词汇的来源及变化,最后从词汇的角度,探讨了汉越语言之间的关系。
张孟晋[10](2019)在《唐代字样学文献数种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字系统有诸多异於西方字母文字系统之处,异体字就是其中较为棘手的一个。汉字异体字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源於人们任意书写而出现的错)滥用字体,不过随着文化发展、汉字使用愈发频繁,这些字体反而逐步被社会广泛接受,进而成为特定时期的书写俗体,有些更演进为异体。史上汉字书写最为)乱的时期当属南北朝至隋唐。唐初太宗时,曾命颜师古等人刊校字样,以求刊谬正俗,下笔有据。此後更掀起举国正字之风,史称“正字运动”。自唐之正字运动为世人关注,至以《干禄字书》爲代表之一众字书成为字样学的研究对象,多渠道还原唐代正字运动的实际情况,对各时期文献中的俗体异体字作分析和校勘,已为字样学之相关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然而受字书佚失,系统研究缺乏,证据短缺,价值不显等诸多问题困扰,字样学中的诸多问题仍令当今学者或不能做,或不愿做,研究成果甚微。基於此,本文拟对唐代的字样发展史及是时具有代表性的字样书作以清晰梳理,以求寻根究底,察衆人之忽略,现字样之价值。一则在对唐代“正字运动”重新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为世人在“正字运动”方面已经固化的认知当中提出些许新的认识;二则对异体字之产生、形成和发展作深入分析及研究,对《颜氏字样》(後文简称《颜氏》)、《正名要录》(後文简称《正名》)、《时要字样》、《干禄字书》、《分毫字样》等多本字样书作详细的校理分析,为俗体、异体的产生建立详细完整的证据资料库;三则在已有校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俗字字形产生的原因、发展途径、变化规律等,以期为当下汉字中一部分笔划、部件、部首等书写问题的出现找到根源和提供参考。本研究之主体部分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本文的绪论。第二章对字样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对《颜氏》、《正名》、《时要字样》、《分毫字样》、《干禄字书》五部字样学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校理分析和整理研究。第八章为结论。绪论,首先就研究方向的选择问题从两个方面作以解释;又从字样学的定义、应用范畴、广义与狭义之分、字样书与字书之关系、隋唐字形混乱原因等方面对字样学的字理问题进行讨论;最後,再对研究基础与方法、论文结构、以及本文所研究的范畴及特殊情况等进行了说明。第一章,文献综述。首先从字样学研究史入手,自宏观角度对国内外字样学领域内相关研究进行论述;之後,再从微观角度对《颜氏》等五部字样书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并对唐代後期所出现之《五经》、《九经》等字书详细分析,以求探究字样书与字书之联系。最後更对学界内所涉及之正字运动的相关遗留问题进行讨论。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对唐代具有代表性之《颜氏》、《正名》、《时要》、《分毫》、《干禄》五部字样书进行包括作者、背景、内容等多方面的整理研究,并对全部字样书中的每一条内容作文字与正字功能的分析,以探讨字样书产生及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第七章,在前六章对字样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唐代正字运动史的新认识。本研究之学术价值主要有二点:一、对隋唐时期正字运动及字样学史之再梳理。俗字,长久以来一直被很多人笼统认为是错字,於是便常常以错字处之,忽略了其自身特点及其所承载的历史价值。人们渐渐淡忘了隋唐时期曾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正字运动”,更不知很多人都曾为这一运动呕心沥血,为中国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做出贡献。时至今日有些人甚至连姓名都不曾出现於“正字运动”当中,实是憾事。本研究就是为了通过各种语料及史料的记载,努力将这一时期最真实的情况还原出来,让尘封的历史再次展现出来。二、为了能够探究由正体至俗体的演化过程,本研究将对《颜氏》、《正名》、《时要字样》、《分毫字样》、《干禄字书》五部字样书进行细致的分析及校理,结合共时与历时的发展特征,尽力将有关的汉字字形发展之途径与规律梳理清楚。本研究的成果将可用於多个方面,如1)隋唐时期汉字发展史的整理工作。重新对这一时期“正字运动”中的人、书、事进行梳理,更加关注细节及学界已固化认定的内容,这将有助於我们弄清楚更多隋唐正字运动时期的真实情况。2)对汉字字形演变的中古阶段作更为细致的探讨。对五部字样书的分析与校理,有助於从每一个字的变化中发现汉字发展的大体规律,上承上古时期的古代字体,下接近现代汉字的字体结构。这一系列完整的校理对於补充汉字在字体演变历史上的发展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3)为现代汉字书写者提供汉字结构书写)误的理据分析及解决方案。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外国留学生,在初识汉字时,书写常有偏误发生。对隋唐时期俗字演变规律的分析与整理,有利於我们找到人类书写汉字发生偏误的大体倾向,通过总结规律并制定相应对策,以解决现代人们书写汉字时所产生的各类字体结构问题。
二、夫子“哂之”“哂”掉了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夫子“哂之”“哂”掉了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2)孔子之叹及其教育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文本选择与素材运用 |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孔子之叹”的义涵与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孔子之叹”的义涵 |
一、“叹”的含义 |
二、“孔子之叹”的含义 |
第二节 “孔子之叹”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状况 |
二、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 |
三、春秋时期的礼乐文化 |
四、春秋时期鲁国的国际与国内状况 |
第二章 为学之叹及其教育价值 |
第一节 为学志向之叹 |
一、“志于道”的为学志向 |
二、“志于仁”的为学志向 |
第二节 为学典范之叹 |
一、“尧、舜、禹”上古之典范 |
二、“文、武、周公”周朝之典范 |
三、“子产、晏婴、蘧伯玉”时代之典范 |
第三节 为学态度之叹 |
一、“好学不倦”的为学态度 |
二、“乐以忘忧”的为学态度 |
三、“难以哉”的为学障碍 |
第四节 为学之叹的现代价值 |
一、“学不能已”的为学定位 |
二、“古圣先贤”与“时代精英”相结合的榜样学习法 |
三、“好学”、“乐学”的为学态度 |
第三章 为政之叹及其教育意蕴 |
第一节 “礼崩乐坏”之叹 |
一、“礼崩乐坏”的本质 |
二、“礼崩乐坏”的具体表现 |
第二节 “时无君子”之叹 |
一、“时无君子”的概况之叹 |
二、“时无君子”的个案之叹 |
三、“时无君子”的境遇之叹 |
第三节 为政原则之叹 |
一、“以德治国”的为政原则 |
二、“礼让为国”的为政原则 |
三、“正人先正己”的为政原则 |
四、“知人用人”的为政原则 |
第四节 为政次第之叹 |
一、“必也正名”的为政前提 |
二、“庶、富、教”的为政次第 |
三、“信、食、兵”的为政侧重点 |
四、“无讼”的为政目标 |
第五节 为政之叹的教育意蕴 |
一、“仁以为己任”的责任担当者 |
二、“勉强而为之”的时代逆行者 |
三、“正人先正己”的道德垂范者 |
四、“无讼”社会的理想奋斗者 |
第四章 为教之叹及其教育镜鉴 |
第一节 为教方法之叹 |
一、“叩则鸣”的问答法 |
二、“侍坐言志”的讨论法 |
三、“从游论道”的参观法 |
四、“历事而教”的实践法 |
第二节 为教内容之叹 |
一、“思无邪”的《诗》之叹 |
二、“郁郁乎文哉”的《礼》之叹 |
三、“洋洋乎盈耳哉”的《乐》之叹 |
四、“人君辞诰之典”的《书》之叹 |
五、“可以无大过”的《易》之叹 |
六、“知我罪我”的《春秋》之叹 |
第三节 弟子之叹 |
一、弟子“贤能”之赞叹 |
二、弟子“不肖”之慨叹 |
三、弟子“夭亡”之惜叹 |
第四节 为教之叹的教育镜鉴 |
一、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
二、综合性的教学内容 |
三、“师徒如父子”的师生关系 |
第五章 为道之叹及其教育意义 |
第一节 志道学道之叹 |
一、学“道”的必要性 |
二、“谋道不谋食”的为道原则 |
三、“一以贯之”的为道路径 |
第二节 乐道守道之叹 |
一、“箪食瓢饮”的乐道之叹 |
二、“君子固穷”的守道之叹 |
第三节 行道传道之叹 |
一、“吾其为东周乎”的志在行道之叹 |
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勉强行道之叹 |
三、“归与归与”的大道难行之叹 |
四、“甚矣,吾衰也”的己身将殒之叹 |
第四节 为道之叹的教育意义 |
一、教育形上体系的建构 |
二、学生对理想人格的坚守与追求 |
三、因“时”而变的仁者之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论文 |
三、网站及报纸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3)《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上编 |
绪论 |
第一节 《广雅》与《广雅疏证》 |
一、《广雅》概况 |
二、《广雅疏证》概况 |
第二节 《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解题 |
一、“通假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
二、通假字与同源字、古今字、异体字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
三、“新证”界定 |
第三节 《广雅疏证》研究现状回顾 |
一、王氏的音韵学、音转理论研究回顾 |
二、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与实践情况回顾 |
三、“新证”研究回顾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使用材料范围 |
一、研究对象 |
二、使用材料范围 |
第五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广雅疏证》语音关系新证概况 |
第一节 王念孙的声韵理论概述 |
第二节 《广雅疏证》中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
一、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
二、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三节 《广雅疏证》中不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
一、不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
二、不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四节 《广雅疏证》中无例证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
一、无例证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
二、无例证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二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 |
第一节 “因声求义”理论溯源 |
第二节 从“新证”看《疏证》对“因声求义”的实践 |
一、从“新证”看王氏疏证连词 |
二、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虚词 |
三、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名物词 |
四、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同源字 |
五、从“新证”看王氏指出的通假字 |
六、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音义相近字 |
第三节 王念孙“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得失 |
一、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成就 |
二、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不足 |
第三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音转”理论 |
第一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声转研究 |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声转概况 |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声转分析 |
第二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韵转研究 |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韵转概况 |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韵转分析 |
第三节 从“新证”看《广雅疏证》中的“转”语 |
一、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
二、不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
三、无例证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
第四节 王氏音转理论与实践的得失 |
结语 |
下编 |
表一:《广雅疏证》(含《补正》)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
表二:《广雅疏证》(含《补正》)不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
表三:《广雅疏证》(含《补正》)无例证通假字一览表 |
三十韵部条目索引 |
音序索引 |
引用材料简称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袁嘉谷年谱全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价值 |
二、袁嘉谷对乡邦文献的整理与文史研究的成就 |
(一)云南古籍四厄与袁嘉谷对云南文献整理辑刻的贡献 |
(二)云南学术史之商量与地域文学之研究 |
(三)“时无古今”观念下云南地方文史分期之探讨 |
三、女性解放视域下袁嘉谷传统人伦观的坚守与新女学的萌芽 |
(一)对高、曾祖母守节行为的表彰与温情 |
(二)对太夫人倡天足的书写与对缠足陋习的批判 |
(三)对夫人才情的赞赏与对女性致用的肯定 |
四、袁嘉谷述作的时代意识与时代特点 |
(一) 《钦命四书经义题》与袁嘉谷对于时代命题的回应与思考 |
(二)《日本刀歌》《东游集》与袁嘉谷的认知困境与突围 |
(三)故国与新朝下的身份抉择与袁嘉谷失落与振作 |
(四)《卧雪诗话》的诗史观与袁嘉谷的诗学理想 |
袁嘉谷年谱全编 |
凡例 |
谱前 |
传记资料 |
袁嘉谷《例赠登仕佐郎晋赠文林郎占林公家传祖妣丁氏杜氏附传》 |
袁嘉谷《恩赐肉帛占云公传》 |
袁嘉谷《乡饮宾祖德公传》 |
袁嘉谷《例授登仕佐郎敕赠文林郎凝道公家传》 |
袁嘉谷《先伯兄雪樵公墓碑》 |
袁嘉谷《先四兄维彰公墓碑并铭》 |
陈荣昌《石屏袁封君墓碑》 |
陈荣昌《袁母徐太夫人墓志铭》 |
孙树礼《袁母徐太夫人诔》 |
陈荣昌《张夫人墓志铭》 |
周汝钊《石屏袁广文先生墓志铭》 |
陈荣昌《袁嘉端传》 |
李坤《袁嘉端传》 |
章太炎《袁百举墓志铭》 |
许钟奇《袁百举别传》 |
方树梅《袁丕钧传》 |
卷一 求知问学 |
清同治十一年 壬申 一八七二年 一岁 |
同治十二年 癸酉 一八七三年 二岁 |
同治十三年 甲戌 一八七四年 三岁 |
光绪元年 乙亥 一八七五年 四岁 |
光绪二年 丙子 一八七六年 五岁 |
光绪三年 丁丑 一八七七年 六岁 |
光绪四年 戊寅 一八七八年 七岁 |
光绪五年 己卯 一八七九年 八岁 |
光绪六年 庚辰 一八八○年 九岁 |
光绪七年 辛巳 一八八一年 十岁 |
光绪八年 壬午 一八八二年 十一岁 |
光绪九年 癸未 一八八三年 十二岁 |
光绪十年 甲申 一八八四年 十三岁 |
光绪十一年 乙酉 一八八五年 十四岁 |
光绪十二年 丙戌 一八八六年 十五岁 |
光绪十三年 丁亥 一八八七年 十六岁 |
光绪十四年 戊子 一八八八年 十七岁 |
光绪十五年 己丑 一八八九年 十八岁 |
光绪十六年 庚寅 一八九○年 十九岁 |
光绪十七年 辛卯 一八九一年 二十岁 |
光绪十八年 壬辰 一八九二年 二十一岁 |
光绪十九年 癸巳 一八九三年 二十二岁 |
光绪二十年 甲午 一八九四年 二十三岁 |
光绪二十一年 乙未 一八九五年 二十四岁 |
光绪二十二年 丙申 一八九六年 二十五岁 |
光绪二十三年 丁酉 一八九七年 二十六岁 |
光绪二十四年 戊戌 一八九八年 二十七岁 |
光绪二十五年 己亥 一八九九年 二十八岁 |
光绪二十六年 庚子 一九○○年 二十九岁 |
光绪二十七年 辛丑 一九○一年 三十岁 |
光绪二十八年 壬寅 一九○二年 三十一岁 |
卷二 经济特元 |
光绪二十九年 癸卯 一九○三年 三十二岁 |
卷三 东游日本 |
光绪三十年 甲辰 一九○四年 三十三岁 |
光绪三十一年 乙巳 一九○五年 三十四岁 |
卷四 执掌学部 |
光绪三十二年 丙午 一九○六年 三十五岁 |
光绪三十三年 丁未 一九○七年 三十六岁 |
光绪三十四年 戊申一九○八年 三十七岁 |
卷五 提学浙江 |
宣统元年 己酉 一九○九年 三十八岁 |
宣统二年 庚戌 一九一○年 三十九岁 |
宣统三年 辛亥 一九一一年 四十岁 |
卷六 旧邦新命 |
民国元年 壬子 一九一二年 四十一岁 |
民国二年 癸丑 一九一三年 四十二岁 |
民国三年 甲寅 一九一四年 四十三岁 |
民国四年 乙卯 一九一五年 四十四岁 |
卷七 烟土谤伤 |
民国五年 丙辰 一九一六年 四十五岁 |
卷八 林泉小隐 |
民国六年 丁巳 一九一七年 四十六岁 |
民国七年 戊午 一九一八年 四十七岁 |
民国八年 己未 一九一九年 四十八岁 |
民国九年 庚申 一九二○年 四十九岁 |
民国十年 辛酉 一九二一年 五十岁 |
民国十一年 壬戌 一九二二年 五十一岁 |
卷九 执教东陆 |
民国十二年 癸亥一九二三年 五十二岁 |
民国十三年 甲子一九二四年 五十三岁 |
民国十四年 乙丑一九二五年 五十四岁 |
民国十五年 丙寅一九二六年 五十五岁 |
民国十六年 丁卯一九二七年 五十六岁 |
民国十七年 戊辰一九二八年 五十七岁 |
民国十八年 己巳一九二九年 五十八岁 |
卷十 辑刻着述 |
民国十九年 庚午 一九三〇年 五十九岁 |
民国二十年 辛未 一九三一年 六十岁 |
民国二十一年 壬申 一九三二年 六十一岁 |
民国二十二年 癸酉 一九三三年 六十二岁 |
民国二十三年 甲戌 一九三四年 六十三岁 |
民国二十四年 乙亥 一九三五年 六十四岁 |
民国二十五年 丙子 一九三六年 六十五岁 |
民国二十六年 丁丑 一九三七年 六十六岁 |
附录 |
《袁氏家谱》诰封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师承表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各科次第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会试卷及批语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乡试卷批语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优贡卷及批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孔子的情境传播活动和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对象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孔子传播思想的整体论述 |
二、孔子传播思想的面向论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价值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西方语境下的情境传播 |
第一节 关键词的界定 |
一、语境 |
二、传播 |
三、情境 |
第二节 西方语境下的情境传播 |
一、情境传播的提出 |
二、情境传播的辨析 |
第三节 中国语境下的情境传播 |
一、情境传播的考察 |
二、情境传播的界定 |
第三章 孔子的生平与情境传播活动 |
第一节 孔子生平概述 |
一、孔子的时代 |
二、孔子的身世 |
第二节 孔子的情境传播活动 |
一、情境传播活动的分类 |
二、情境传播活动的阐述 |
第四章 孔子情境传播思想的阐释 |
第一节 孔子情境传播思想的要素 |
一、情境传播内容 |
二、情境传播方法 |
三、情境传播效果 |
第二节 孔子情境传播思想的成因 |
一、信而好古 |
二、救世之志 |
三、爱国心切 |
第三节 孔子情境传播思想的创造性继承 |
一、辩证认识 |
二、创新继承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钱大昭《广雅疏义》古今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钱大昭与《广雅疏义》 |
1.1.1 钱大昭生平事蹟 |
1.1.2 《广雅疏义》 |
1.2 本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广雅疏义》研究现状 |
1.2.2 古今字研究现状 |
1.3 研究《广雅疏义》古今字的意义 |
1.4 研究《广雅疏义》古今字的目的和方法 |
1.4.1 研究《广雅疏义》古今字的目的 |
1.4.2 研究《广雅疏义》古今字的方法 |
2.古今字概说 |
2.1 古今字的性质及判断标准 |
2.2 古今字与其他文字现象的关系 |
2.2.1 古今字与通假字 |
2.2.2 古今字与异体字 |
2.2.3 古今字与同源字 |
3.《广雅疏义》古今字分析 |
3.1 之部 |
3.2 职部 |
3.3 蒸部 |
3.4 幽部 |
3.5 觉部 |
3.6 冬部 |
3.7 宵部 |
3.8 药部 |
3.9 侯部 |
3.10 屋部 |
3.11 东部 |
3.12 鱼部 |
3.13 铎部 |
3.14 阳部 |
3.15 支部 |
3.16 锡部 |
3.17 耕部 |
3.18 脂部 |
3.19 质部 |
3.20 真部 |
3.21 微部 |
3.22 物部 |
3.23 文部 |
3.24 歌部 |
3.25 月部 |
3.26 元部 |
3.27 缉部 |
3.28 侵部 |
3.29 叶部 |
3.30 谈部 |
4.《广雅疏义》表述古今字的术语 |
4.1 典型的古今字术语 |
4.1.1 某某古今字 |
4.1.2 某,古(文)某字 |
4.1.3 某,古(文)(亦)作某 |
4.1.4 某,今某字 |
4.1.5 今作 |
4.1.6 古(通)用 |
4.1.7 古某与某通 |
4.1.8 古字通(用) |
4.2 非典型的古今字术语 |
4.2.1 通作 |
4.2.2 某,某(字异)(音)义同 |
4.2.3 某(与)某同 |
4.2.4 或作 |
4.2.5 读曰、读为 |
4.2.6 (亦)作 |
4.3 其他术语 |
4.4 小结 |
5.《广雅疏义》古今字的形音义关系 |
5.1 语音关系 |
5.1.1 声韵具同 |
5.1.2 声同韵近 |
5.1.3 声近韵同 |
5.1.4 声近韵近 |
5.1.5 小结 |
5.2 形体关系 |
5.2.1 相承增加偏旁 |
5.2.2 相承改换偏旁 |
5.2.3 相承减少偏旁 |
5.2.4 今字在古字基础上改变偏旁位置 |
5.2.5 相承形体迥异 |
5.2.6 小结 |
5.3 意义关系 |
5.3.1 今字承担古字的本义 |
5.3.2 今字承担古字的引申义 |
5.3.3 今字承担古字的假借义 |
5.3.4 今字承担古字的多个义项 |
5.3.5 小结 |
6.《广雅疏义》古今字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6.1 《广雅疏义》古今字研究的成就 |
6.1.1 有较为明确的古今字概念 |
6.1.2 以形音义三者互求,探求古今字 |
6.1.3 表述古今字有较为明确的术语 |
6.1.4 善於运用“博及万卷、旁征曲喻”方法,为古今字研究提供丰富语料 |
6.2 《广雅疏义》古今字研究的不足 |
6.2.1 术语使用随意 |
6.2.2 “以声求义”情况存在滥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广雅疏义》古今字表 |
致谢 |
(8)《瑶台风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选题意义 |
第一章 《瑶台风露》编校者考 |
第一节 鲍瑞骏考 |
第二节 王鸿朗考 |
第二章 《瑶台风露》的选诗研究 |
第一节 《瑶台风露》的选诗体例研究 |
第二节 《瑶台风露》的选诗篇目研究 |
第三节 《瑶台风露》的选诗宗旨研究 |
第三章 《瑶台风露》的评点研究 |
第一节 《瑶台风露》的评点特征研究 |
第二节 《瑶台风露》的论诗主张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瑶台风露》书影 |
附录二 :《瑶台风露》批注整理 |
致谢 |
(9)汉喃双语词典《南方名物备考》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邓春榜其人 |
第二节 《南方名物备考》的成书及特点 |
一、善于比较汇通 |
二、资料宏富 |
三、研究方法科学 |
第三节 《南方名物备考》的文献版本情况 |
一、字形选择差异 |
二、释字内容 |
三、抄写体例 |
四、增加解释 |
五、忌讳的使用 |
六、异文情况 |
第四节 《南方名物备考》的研究现状 |
一、喃字创造的研究 |
二、喃字发展的研究 |
三、喃字特点的研究 |
四、喃字古辞典研究 |
五、其他相关研究成果 |
第五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内容与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南方名物备考》的研究价值 |
第一节 有助于域外汉字研究 |
一、域外汉字与大陆汉字的比较研究 |
二、域外汉字史的研究 |
三、域外汉字典籍的整理研究 |
第二节 有助于喃字研究 |
一、喃字研究现状 |
二、喃字研究的价值 |
第三节 有助于汉越语言的比较研究 |
第三章 《南方名物备考》的编纂体例与语言特色 |
第一节 《南方名物备考》的编撰体例 |
一、体例思想溯源 |
二、按“以义聚类、类聚群分”排列部类 |
三、按“以义为纲,义近相次”排列词语 |
第二节 释义方法 |
一、同义词训释 |
二、义界 |
第三节 《备考》名物训诂内容与《尔雅》之比较 |
一、直接增益《尔雅》的训释内容 |
二、间接增益《尔雅》的训释内容 |
第四节 语言特色 |
第四章 《南方名物备考》文字研究 |
第一节 《南方名物备考》的收字与特点 |
第二节 《南方名物备考》中的汉字类型 |
一、汉字的来源 |
二、俗字 |
三、讹字 |
四、异体字 |
第三节 《南方名物备考》中的喃字 |
一、喃字的性质与界定 |
二、古喃字 |
三、新造喃字 |
四、喃字的形音义特点 |
第四节 从《备考》看汉字与喃字的关系 |
一、汉字在越南的传播 |
二、汉字对越南文化的影响 |
第五章 《南方名物备考》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备考》收词特点 |
第二节 《备考》的词汇面貌及特点 |
一、单音词及其特点 |
二、双音词及其特点 |
三、复音词及其特点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词汇分类 |
附录2 :喃字统计 |
附录3 :汉喃双语词典《南方名物备考》翻译版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唐代字样学文献数种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论文引用文献简称表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 |
0.1.1 |
0.1.2 |
0.2 字样学定义 |
0.2.1 字样之定义 |
0.2.2 广义字样学与狭义字样学 |
0.2.3 字样学之特征 |
0.3 研究材料 |
0.4 研究方法 |
0.5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1 字样学研究概述 |
1.1.1 大陆地区之字样学研究 |
1.1.2 台湾学者之字样学研究 |
1.1.3 国外字样学研究 |
1.2 字样书研究 |
1.2.1 《干禄字书》研究 |
1.2.2 《正名要录》研究 |
1.2.3 《时要字样》研究 |
1.2.4 《分毫字样》研究 |
1.2.5 《五经文字》研究 |
1.2.6 《九经字样》研究 |
1.3 唐代正字运动研究 |
1.4 小结 |
第二章 唐代字样学之发起——《颜氏字样》 |
2.1 《颜氏字样》的作者 |
2.2 《颜氏字样》的成书背景 |
2.3 《颜氏字样》的再发现 |
2.4 对《颜氏字样》的新认识 |
2.5 《颜氏字样》校理 |
2.6 小结 |
第三章 正字初期的重要文献——《正名要录》 |
3.1 《正名要录》简介 |
3.2 《正名要录》的作者 |
3.3 《正名要录》的体例及内容 |
3.3.1 《正名要录》第一部分 |
3.3.2 《正名要录》第二部分 |
3.3.3 《正名要录》第三部分 |
3.3.4 《正名要录》第四部分 |
3.3.5 《正名要录》第五部分 |
3.3.6 《正名要录》第六部分 |
3.4 《正名要录》对《颜氏字样》的继承 |
3.5 《正名要录》字例考订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借鉴韵书体例的字样书——《时要字样》 |
4.1 《时要字样》简介 |
4.2 《时要字样》解题 |
4.3 《时要字样》的撰写时代 |
4.4 《时要字样》的创新与问题 |
4.5 《时要字样》抄写情况考察 |
4.6 关於《时要字样》的体例研究 |
4.7 《时要字样》体例中的区别提示 |
4.7.1 组词提示 |
4.7.2 连用提示 |
4.7.3 同类提示 |
4.7.4 反义提示 |
4.7.5 属类提示 |
4.8 《时要字样》校理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被误读和忽视的字样书——《分毫字样》 |
5.1 关於《分毫字样》 |
5.2 《分毫字样》的成书时代 |
5.3 《分毫字样》的内容和体例 |
5.3.1 区别字义的草率 |
5.3.2 分化字用的个人主张 |
5.4 《分毫字样》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性字样书——《干禄字书》 |
6.1 《干禄字书》简介 |
6.2 《干禄字书》的作者 |
6.3 《干禄字书》对字样书的继承和发展 |
6.3.1 熔经典正字与社会正字於一炉 |
6.3.2 以四声为次 |
6.3.3 内容上的继承 |
6.3.4 体例上的继承 |
6.3.5 偏旁类推 |
6.4 《干禄字书》刻石 |
6.5 《干禄字书》校理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唐代正字运动之新认识 |
7.1 唐代正字运动的历史背景 |
7.2 正字运动的发起 |
7.3 分类正字警示 |
7.4 字样书的工具化 |
7.5 形近字辨析的单独提出 |
7.6 总结性字样书的出现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论文字形表 |
附录二 |
《颜氏字样》 |
《正名》 |
《时要字样·S5731》 |
《时要字样·S6117》 |
《时要字样·S6208》 |
《时要字样·Дx02391A》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夫子“哂之”“哂”掉了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部编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同义实词与教学研究[D]. 杨苗.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2]孔子之叹及其教育意蕴[D]. 傅茂旭.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D]. 韦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4]袁嘉谷年谱全编[D]. 杨批额.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孔子的情境传播活动和思想研究[D]. 诸贵根.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6]《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钱大昭《广雅疏义》古今字研究[D]. 李小霞. 西南大学, 2020(01)
- [8]《瑶台风露》研究[D]. 刘铠齐.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汉喃双语词典《南方名物备考》字词研究[D]. 应垂玲.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10]唐代字样学文献数种综合研究[D]. 张孟晋.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