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敏河北省张家口经济开发区第二小学075000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4-162-02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生本教育强调儿童是教育的真正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
在“乐学课堂”的实践中,我充分的认识到了生本前置学习的重要性、突破性与创造性。而体现生本前置学习的载体就是前置小研究。如果我们能够设计好足够简单、根本、开放的前置小研究,课堂就会变得开放,多元,有实效性。
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乐学课堂”实践中设计和运用前置小研究的一些体会。
一、在前置小研究的设计时要本着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
郭思乐教授提出前置性小研究设计的原则是:简单、低入、根本、开放。让所有的学生觉得这样的前置小研究可以入手,只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的多少不同。我认为这是生本前置性学习的核心原则。合适的前置小研究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每个人在完成前置研究的过程中都能有所学习,有所收获,在通过课堂上组内和组间的补充,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会更加的深刻,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它给我们的课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让学生们在自我探究、自我实践、自主学习中乐研究、乐合作、乐分享、乐展示,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更多的活力。
比如,我在讲授《垂线》一课时,前置研究的问题是:记录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前置小研究,有的同学在前置学习时能画出相交的两条直线,垂直的两条直线,还有平行线,通过观察发现角的关系和垂直这一特殊相交中的一些知识,而有的同学只能画出相交的两条直线,但他们都在前置学习时都有所收获,所有的同学都可以动手完成,带着自己的学习成果进入课堂,这样他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充分了解学情
学情是我们在设计前置研究中要必须把握住的,包括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水平等。生本课堂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课堂。在此之前,我们只是让学生看一遍书,这样就叫做预习,在老师的了解中,也就是只有按时完成前置预习作业,殊不知预习的是什么内容。生本课堂打破了这种没有时效性,在表面做预习文章的局面。生本前置小研究的设计就是在让学生在课前的学习中,深入地探究一个问题,实现自我的突破。让老师彻底改变为了教而备课,现在是为了学生的“好学”服务的,让学生觉得以他现有的水平这样的知识可学,会学,从而实现乐学。所以要想实践好生本教育,了解学生是关键,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前置小研究。
三、教师要依据教材,深入钻研教学内容
郭思乐教学指出:生本教育是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开始的备课中发现,前置小研究虽然要求问题的设计要简单、根本、开放。但绝不是把教材中呈现的知识点罗列在纸上,或者前置小研究没有大的探究方向,只是浅层次的描述。教师要依据于教材,深入的挖掘教材的精髓,然后给学生设计一个开放的前置小研究,不能使前置小研究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流于形式。
如在《认识周长》一课中,我就设计了这样的前置研究,让学生课前测量你喜欢的物品边线的长度,然后交流你的学习成果。在测量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明白物体边线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这样立足于教材,又使学生可操作,在上课的交流中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四、前置小研究突出研究过程,而不是当成做题的正确答案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的预习作业主要是将教材大致浏览一遍,学生基本知道了第二天课堂上老师要讲授的内容就可以了,这样的预习没有任何效果,并且使得预习作业成为一种形式,成为学生完成作业的负担。
郭思乐教授强调:生本教育认为常规教学以教师的教为起点,生本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个体先学,以学生原始的、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学的第一步。学生通过完成前置小研究,感到这个知识是我研究出来的,是我自己思考学会的,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就想展示自己、想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想与别的同学来交流。
生本教育中,前置小研究在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会给学生指出一个探究的方向,然后让学生充分思考,将自己的想法及过程记录下来。有的同学可能想到了一点,有的同学可能会通过知识的联系想到其他的内容,甚至有的同学会出现真正的自学,多样的方法,清晰的探究思路。这样的前置研究突出的是探究的过程,并非结果。
如《植树问题》一课,可以让学生课前研究:计划在20米长的教学楼前种一排玉兰树,每隔5米种一棵,需要多少棵树苗呢?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学生看到研究的问题,充分的思考,通过摆一摆,画图等,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种法,这样通过画图发现其中的间隔数和种树棵数的关系,列出算式,明白其中的算理。自学中明白了这几个要点,学生的探究、逻辑能力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是有用的。
五、前置小研究不限制形式,没有固定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郭思乐教授说:教师要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的学习;从设计教学转到设计学习。教师成为知识的精选者、学习的协作者。教师的这种协助,很大程度体现在前置小研究的设计上。所以说,没有设计好的前置小研究,就不是生本课堂。由此可见生本前置小研究的重要性和对课堂的推动作用。
我认为数学老师应依据本学科的特点,把握住清晰、准确、合适的目标定位,它的内容不要过多或者是过于具体,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布置前置小研究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有价值、可思考的问题,只有有了问题的开放,才有可能带来探索的开放,继而形成思维的开放。
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搭配问题》时,我给学生布置了前置小研究,问题是:小亮要参加元旦联欢会,要为自己搭配一套衣服,可以怎样搭配呢?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问题旁边有三件上衣和两条裤子的图示。第二天,在课堂上我请学生来教学搭配问题,早有准备的学生迫不及待地发言,先是采用了事物图片直观演示,基本都是学生介绍的,并且他们的搭配很有顺序,我只做了归纳和总结,并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在巩固练习时,大家已经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很快能说出几种搭配的方式。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前置小研究有了初步的了解,预习的内容也可以做到由浅显到深入,可设计一些动手操作实践研究的内容,让他们能通过自学掌握知识要点,课堂上再对所掌握的内容进行展示,交流,把课堂全部还给学生,学生会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
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三分钟——转化思想的帮助下,利用它来解决课上的问题,这样学生在一系列的动手操作过程中感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和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学习《角的分类》中,让学生先做一个活动的角,在活动角的操作过程中找到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使知识的渗透更加的自然、有序。
六、教师和学生都要学会评价前置小研究的完成情况
学生在完成前置小研究后,在进行课堂交流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前置小研究作一个完成指导和检查,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和刚刚开展生本教育的时期,为了让学生的交流更有深度和实效性,学生的前置小研究完成的质量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和督促,在新授课前一天的自学指导时间对学生进行前置小研究完成的自学指导,对于错误的知识点和自学答案,教师要给予一定帮助和订正。同时对完成前置小研究质量高的同学,教师可在全班提出表扬并在班级内交流展示,让它起到示范作用。同样在课堂中要对学生的前置研究进行组内的相互评价,如完成赞、发言赞、质疑赞、书写赞等。这样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立足生本课堂,实践生本前置小研究,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乐学课堂的路上不断的摸索、学习、钻研、进步,使得老师成为引导者,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自学、会学、勤学、乐学。
课题来源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乐学课堂”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70437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