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已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己酮,废液,乙酰,氨基,氧化钨,丁酸,反式。
环已酮论文文献综述
熊常宁[1](2016)在《环已酮装置复合钢板设备腐蚀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环己酮氧化装置的工艺过程、复合钢板的成型过程及复合钢板设备的制造过程的分析,同时利用各种理化检验方法,对环己酮复合钢板设备的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环己酮氧化装置复合钢板设备腐蚀的原因是复合钢板在成型的过程中造成了复合层的防腐蚀性能下降,由于铁污染,在有机酸的作用下形成的点蚀。对设备的修理方案和安全性进行了论证,实现了修复设备投用后的在线监控。阐述了设备修理后的运行情况。(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6年08期)
郑祖彪,郝加龙,程玲,唐礼真,韩冰冰[2](2016)在《粉煤灰直接催化合成环已酮乙二醇缩酮》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接以电厂粉煤灰为催化剂,催化环己酮和乙二醇的缩合反应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系统地考察了催化剂粉煤灰对该缩合反应的催化活性、带水剂种类及用量、环己酮与乙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时间对环己酮乙二醇缩酮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粉煤灰用量为环己酮质量的5.0%,n(环己酮)∶n(乙二醇)=1∶1.4,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10m L,回流温度反应3h的条件下,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产率可达93.2%。(本文来源于《黄山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卜银坤[3](2016)在《关于环已酮废液焚烧余热锅炉卫燃带腐蚀脱落的理论分析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已酮废液焚烧烟气中大量的熔融碳酸钠,对余热锅炉中的卫燃带的腐蚀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设计和施工的质量问题,或因为不恰当的超温运行,所以卫燃带的使用寿命长的只有2年左右,短的一年不到甚至2个月左右。烟气中的热量传给工质水的路径,依次是熔融盐层、固体盐层、卫燃带耐火层、膜式水冷壁管金属厚度层。本文应用传热学基础理论和有关热力计算的标准方法,从已知的膜式水冷壁管内的工质温度开始,按热量传导的相反方向,分析并计算出熔融盐层的烟气侧的温度,即炉膛内向火的壁面温度,借此求解炉膛运行的平均烟气温度。因为固体盐的腐蚀性比熔融盐的低一个数量级,所以控制炉膛运行的平均烟气温度、卫燃带设计的综合导热系数和应有的耐火性和耐磨性,使卫燃带表面刚好能形成固体盐层,如此就能使卫燃带的使用寿命达到最佳的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期刊2016年02期)
赵晓倩,毛建新,丁龙华,蔡黄菊,郑小明[4](2015)在《反式-4-乙酰氨基环己醇催化氧化脱氢生成4-乙酰氨基环已酮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4-乙酰氨基环己酮传统合成工艺大量铬废渣及酸性废液排放的问题,研究了反-4-乙酰氨基环己醇催化氧化脱氢制备4-乙酰氨基环己酮的绿色化新工艺。探讨了反-4-乙酰氨基环己醇在液-固相反应体系中以30%H2O2(质量分数)为氧化剂,催化氧化脱氢生成4-乙酰氨基环己酮的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WO3是实现这一反应的主要催化活性组分,二氧化硅是较好的载体;以25%WO3/Si O2(质量分数)为催化剂,氧化剂和原料物质的量之比为5.1,90℃反应4 h时,目标产物4-乙酰氨基环己酮的得率可达96%左右。此工艺过程较传统的铬酸氧化法对环境友好,但实验过程发现活性组分WO3在催化剂重复使用过程中易于流失,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尚有待于改进。(本文来源于《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期刊2015年01期)
徐正云,林力,余建军[5](2014)在《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已酮中戊醛、2-已酮、2-庚酮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HP-FFAP毛细管色谱柱,选用合适的柱温和载气流量,建立环已酮中戊醛、2-已酮、2-庚酮叁种杂质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4年12期)
沈英[6](2014)在《一种从生产环已酮副产物废碱液中提取正丁酸等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生产环己酮副产物废碱液中提取正丁酸、正戊酸、正己酸的方法。通过废水混合,废碱液蒸发,高浓度废碱液中和与分离,硫酸钠制备,粗正丁酸、粗正戊酸、粗正己酸制备,粗正丁酸、粗正戊酸、粗正己酸精制,尾油酯化,酯化尾油分离等步骤处理环己酮生产产生的废碱液,回收其中的有机物和硫酸钠。发明中在粗正丁酸、粗正戊酸、粗正己酸精制时加入NaOH进行皂化除去酸中的杂质提高了产品(本文来源于《乙醛醋酸化工》期刊2014年03期)
胡怀玉[7](2013)在《生物氧化4-甲基环已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检测了CHMO(环己酮单加氧酶)和PAMO(苯基丙酮单加氧酶)两种酶对4-甲基环己酮的氧化作用。原始的PAMO酶无氧化作用。对PAMO基因Gln93Asp/Pro94Asp两个点突变后,能够催化4-甲基环己酮,但是催化活力极低。对4-甲基环己酮催化活力比较高的CHMO酶进行生物催化研究。通过自诱导的方法极大的提高了CHMO的酶活,提高了26倍左右。为了解决底物和产物对CHMO酶催化氧化4-甲基环己酮的抑制问题,初步研究了树脂原位底物供给和产物分离技术。对9种树脂进行筛选比较,得到一种对4-甲基环己酮及其产物具有较强吸附作SD600,对树脂和底物的添加比例进行比较,得出1:2的添加比例比较好。此时溶液中底物浓度既不能抑制酶的活性,同时反应还能以较快的速率进行。通过树脂原位底物供给和产物分离技术(SFPR),CHMO催化4-甲基环己酮的底物浓度得到了提高。50mM的底物浓度条件下,转化率达到了60%左右,而不加树脂的时候,转化率只有6%左右,转化率提高了10倍左右。树脂原位底物供给和产物分离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底物4-甲基环己酮及产物对CHMO的抑制作用,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王志峰[8](2013)在《浅议环已酮的回收与再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价值"是指任何事物对于人和社会在经济上的意义,经济学上所说的"商品价值"及其规律则是实现经济价值的现实必然形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以及全球环境变差等影响,环已酮作为一种良好的溶剂,对其的回收与再利用问题已得到广泛关注。为了更好的体现出环已酮的经济价值与回收再利(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3年08期)
郇昌永,季来军,马磊[9](2012)在《环已酮在无H_2条件下2,6-二甲基苯酚胺化反应中的诱导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无氢条件下,以Pd/C为催化剂,以环已酮为诱导剂,对2,6-二甲基苯酚进行胺化反应。考查了环已酮的量对反应的影响,提出并证明了其诱导机理。结果表面,适当量的环已酮可诱导反应原料生成重要的中间产物2,6-二甲基环已酮,该中间产物可促进反应的进行。(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2年16期)
董小艳,史黎薇[10](2011)在《双环已酮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农村饮用水中痕量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国标法双乙醛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可以快速测定饮水中痕量铜的方法。方法:在pH 9的条件下,水中铜离子与双环已酮草酰二腙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铜离子的含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根据颜色的深浅在605 nm下比色定量。结果: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04 mg/L;对低,中,高叁个浓度,每个浓度6次的精密度实验表明,其RSD%分别为1.7%,1.2%和1.3%;6次盲样测定的相对误差在0.8%~2.3%之间。结论:该方法比国标法简便,快速,可以用于水中痕量铜的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1年04期)
环已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直接以电厂粉煤灰为催化剂,催化环己酮和乙二醇的缩合反应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系统地考察了催化剂粉煤灰对该缩合反应的催化活性、带水剂种类及用量、环己酮与乙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时间对环己酮乙二醇缩酮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粉煤灰用量为环己酮质量的5.0%,n(环己酮)∶n(乙二醇)=1∶1.4,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10m L,回流温度反应3h的条件下,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产率可达93.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已酮论文参考文献
[1].熊常宁.环已酮装置复合钢板设备腐蚀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J].化工设计通讯.2016
[2].郑祖彪,郝加龙,程玲,唐礼真,韩冰冰.粉煤灰直接催化合成环已酮乙二醇缩酮[J].黄山学院学报.2016
[3].卜银坤.关于环已酮废液焚烧余热锅炉卫燃带腐蚀脱落的理论分析与对策[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6
[4].赵晓倩,毛建新,丁龙华,蔡黄菊,郑小明.反式-4-乙酰氨基环己醇催化氧化脱氢生成4-乙酰氨基环已酮反应的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5
[5].徐正云,林力,余建军.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已酮中戊醛、2-已酮、2-庚酮的含量[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
[6].沈英.一种从生产环已酮副产物废碱液中提取正丁酸等的方法[J].乙醛醋酸化工.2014
[7].胡怀玉.生物氧化4-甲基环已酮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
[8].王志峰.浅议环已酮的回收与再利用[J].化工管理.2013
[9].郇昌永,季来军,马磊.环已酮在无H_2条件下2,6-二甲基苯酚胺化反应中的诱导机制研究[J].广州化工.2012
[10].董小艳,史黎薇.双环已酮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农村饮用水中痕量铜[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