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半椎体畸形的外科治疗

胸腰椎半椎体畸形的外科治疗

一、胸腰椎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姚子明,郭东,张学军,曹隽,祁新禹,白云松,孙保胜,李承鑫[1](2021)在《10岁以下儿童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手术时机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后路半椎体切除已经成为治疗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常用方法,但对于10岁以下儿童,何时行半椎体切除尚无定论。目的:探讨10岁以下儿童脊柱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合适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于我院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的104例患儿资料,其中男51例,女53例;年龄1.6~9.9岁,平均(4.1±2.2)岁。按年龄将患儿分为3组,分别为患儿年龄<3岁(n=47),年龄为3~6岁(n=32),年龄>6岁(n=25)。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均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记录并对比3组患儿手术前后主弯Cobb角、近端及远端代偿弯Cobb角、节段性后凸角;记录并对比3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节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时间为36~116个月,平均(52.9±10.2)个月。年龄<3岁组患儿平均手术年龄(2.5±0.4)岁,年龄为3~6岁组(4.3±0.8)岁,年龄>6岁组(7.8±1.4)岁,3组患儿的手术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患儿主弯Cobb角矫形率、近端及远端代偿弯矫形率及节段性后凸角矫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岁组固定节段显着多于年龄<3岁组(P<0.05),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年龄<3岁组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年龄>6岁组多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10岁以下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不同年龄的患儿手术矫形效果无明显差异,但3岁以下手术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6岁以上手术固定节段较长,且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较多。因此,3~6岁是儿童行半椎体切除术的合适年龄段。

马铮[2](2021)在《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经后路有限脊柱中后柱截骨治疗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伴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目的:研究经后路有限中后柱截骨治疗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伴脊柱后凸畸形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的25例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后路有限脊柱中后柱截骨及椎间隙植骨融合。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植骨区域是否融合及椎弓根螺钉稳定情况。对比所有患者手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脊柱矢状位平衡(SVA)。通过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通过Frankel分级评估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的改善。结果:手术前后凸Cobb角(30.88±7.04)°,脊柱SVA(34.12±4.68)mm,VAS评分(7.00±1.47),JOA评分(22.00±2.00),ODI指数(41.20±3.96)。随访时间平均24.84±1.31个月,术前2例神经损害患者Frankel分级由D级提高至E级,术后3个月时后凸Cobb角(7.96±2.34)°,脊柱SVA(20.64±3.77)mm,VAS评分(2.64±1.29),JOA评分(27.72±0.94),ODI指数(13.20±3.69);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8.16±2.67)°,脊柱SVA(20.40±3.79)mm,VAS评分(2.36±1.35),JOA评分(27.80±0.87),ODI指数(13.28±3.6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指标相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对于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患者,行经后路有限中后柱截骨矫形效果满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第二部分改良单侧后路椎体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研究目的:研究改良单侧后路椎体截骨术(MU-PVCR)治疗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就诊于我院的22例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改良单侧后路全脊椎截骨和后路钉棒矫形固定以及前柱重建。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螺钉稳定情况。对比所有患者手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脊柱矢状位平衡(SVA)。通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通过Frankel分级评估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的改善。结果:手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86.55±18.07)°,脊柱SVA平均(51.32±8.18)mm,VAS评分平均(5.82±1.35),JOA评分平均(21.18±1.87),ODI指数平均(11.50±2.04)。随访时间平均26.14±1.55个月,术前6例神经损害患者Frankel分级由D级提高至E级,术后3个月时后凸Cobb角平均(39.86±9.13)°,脊柱SVA平均(30.86±4.98)mm,VAS评分平均(2.09±1.11),JOA评分平均(27.36±1.09),ODI指数平均(2.77±0.87);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平均(39.50±9.89)°,脊柱SVA平均(30.64±4.33)mm,VAS评分平均(1.86±0.83),JOA评分平均(27.41±1.09),ODI指数平均(2.41±0.73)。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相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对于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患者,行改良单侧后路全脊椎截骨术矫形效果满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第三部分后路椎体切除术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目的:研究后路全脊椎截骨术(PVCR)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就诊于我院的26例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PVCR截骨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及前柱重建。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螺钉稳定情况。对比所有患者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脊柱矢状位平衡(C7铅垂线与S1后上缘的水平距离,SVA)。通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通过Frankel分级评估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的改善。结果:手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48.55±6.91)°,脊柱SVA平均(44.02±5.73)mm,VAS评分平均(6.53±1.51),JOA评分平均(11.26±2.72),ODI指数平均(59.02±5.71)。随访时间平均24.34±2.15个月,术前5例神经损害患者Frankel分级由D级提高至E级;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平均(9.53±3.82)°,脊柱SVA平均(18.35±3.51)mm,VAS评分平均(2.65±1.21),JOA评分平均(20.56±3.63),ODI指数平均(20.78±4.01)。末次随访时相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对于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患者,行PVCR截骨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可恢复脊柱序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王升儒,林莞锋,杨阳,粟喆,仉建国[3](2020)在《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及并发症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半椎体畸形是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常见病因。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术已逐渐成为治疗此类畸形的有效方法,但目前仍缺乏大样本揭示其疗效及并发症的研究。目的:评估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半椎体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并发症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32例(男222例,女210例)接受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术治疗的半椎体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患者,年龄1.5~17岁,平均(8.7±3.4)岁,随访12~180个月,平均(68.4±27.3)个月。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对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躯干偏移进行测量分析。同时复习病历,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10~365 min,平均(197.5±41.1)min;术中出血量80~2100 ml,平均(654.4±357.5)ml;固定节段2~11个,平均(5.7±1.7)个节段。冠状面原发侧凸Cobb角术前平均56.1°±11.2°,术后10.5°±5.1°,末次随访15.4°±7.2°;节段性后凸Cobb角术前平均47.7°±16.3°,术后16.5°±9.2°,末次随访18.3°±11.1°;躯干偏移术前平均(15.1±7.6)mm,术后(10.8±7.2)mm,末次随访(8.2±5.8)mm。1例次(0.2%)患者出现一过性脊髓损伤,1例次(0.2%)患者出现永久性C8神经根损伤;18例次(4.2%)患者出现一过性神经根损伤症状,其中1例次(0.2%)患者为一过性Horner综合征;3例次(0.7%)手术后出现椎弓根螺钉切割,10例次(2.3%)出现血胸,6例次(1.4%)出现伤口延迟愈合;在随访过程中,3例次(0.7%)出现断棒,15例次(3.5%)患者因冠状面或矢状面失代偿接受手术治疗。结论: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术可直接去除致畸因素,在冠状面和矢状面均可获得满意的矫形。患儿早期手术可保留脊柱的生长潜力及运动功能并获得良好的矫形。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主要为一过性神经根刺激症状,多可自行缓解;在脊柱生长发育期,可能出现冠状面及矢状面失代偿。

郭东,高荣轩,姚子明,张学军,曹隽,祁新禹,白云松,孙保胜,李承鑫[4](2020)在《儿童腰骶部半椎体一期后路切除短节段固定治疗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儿童先天性腰骶部畸形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治疗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21例腰骶部半椎体患儿的临床资料,均行腰骶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以及短节段固定融合术,随访至少24个月。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患儿均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对比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结构性侧凸、近端代偿弯、胸椎后凸、腰椎前凸的Cobb角、躯干偏移、矢状面平衡以及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结果 21例中男12例,女9例;手术年龄2.17~13.00岁,平均(6.50±3.22)岁;术后随访24~84个月,平均(48.10±17.72)个月;融合固定2~4个椎体,平均(2.67±0.91)个椎体;手术时间120~300 min,平均(168.57±46.18) min;术中出血量100~1 000 m L,平均(368.04±234.58)m L;侧凸Cobb角由术前的(28.9±6.3)°降至术后的(8.5±3.0)°,末次随访时为(7.0±3.4)°,矫正率为75.8%。冠状面近端代偿弯Cobb角由术前(25.8±11.7)°自发性矫正为末次随访时(13.7±8.3)°,矫正率为46.9%。术后躯干偏移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冠状面及矢状面的矫正率分别为53.1%和56.3%,且随访过程中躯干趋于平衡和稳定。所有病例术前、术后脊柱-骨盆序列均保持平衡,术后无脊髓神经功能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儿童腰骶部半椎体畸形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可获得较好的侧凸矫正并改善躯干偏移,同时可保留一定的活动节段,有效控制畸形的加重和近端代偿弯的进展,避免腰椎长节段的固定融合。

刘胜祥[5](2020)在《创伤性脊柱后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和术前矫形设计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创伤性脊柱后凸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术前规划设计模拟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和经椎板间截骨术两种截骨方法,探讨两种截骨方式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的矫形效果并分析内固定器械以及临近节段椎间盘应力分布、评估术后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性大小。方法选择1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收集影像资料,根据临床分型及文献报道选择相关手术方式,利用Mimics、Geomagic、Solidworks、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创伤性脊柱后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模拟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SO)和经椎板间截骨术(Ponte)两种截骨方式建立截骨模型,施加载荷模拟手术矫形过程得到矫形后的有限元模型,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矢状面参数和钉棒及临近节段间盘的应力变化情况数据。结果(1)成功创建了创伤性脊柱后凸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计760389个单元、1165205个节点。(2)临近节段间盘应力分布:胸7-8椎间盘的应力主要集中在前缘、前缘中点应力最大(PSO截骨术:7.6942 MPa、Ponte截骨术:7.7532 MPa);胸12-腰1椎间盘的应力主要在椎间盘四周尤其前缘、最大应力在前缘(PSO截骨术:9.2542 MPa、Ponte截骨术:9.6653 Mpa)。(3)钉棒应力情况:胸9右侧螺钉的应力值最大(PSO截骨术:367.37 MPa,Ponte截骨术:434.82 Mpa);胸8、9椎体左侧和胸12椎体双侧螺钉尾部的受力面积大。(4)椎体位移最大都在腰1椎体(PSO截骨术:37.925mm,Ponte截骨术:39.12mm);TK、LL、Cobb角的值PSO截骨术后都比Ponte截骨术后大;而SVA、TLK的值PSO截骨术后都比Ponte截骨术后小(SVA都在正常范围内)。结论(1)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建立高质量的创伤性脊柱后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实现精细化的术前规划设计;(2)手术矫形载荷同样大时,腰1椎体位移最大(Ponte截骨术后比PSO截骨术后应力大)、临近节段间盘的应力集中在椎间盘前缘(Ponte截骨术后比PSO截骨术后应力大);螺钉的应力胸8、9椎体左侧和胸12椎体双侧螺钉尾部的受力面积大,但是最大值都在胸9右侧螺钉(Ponte截骨术后比PSO截骨术后应力大);(3)治疗矢状面平衡的创伤性脊柱后凸,矫形载荷一样条件下在脊柱外观上PSO截骨术和Ponte截骨术都可以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而且Ponte截骨优于PSO截骨,如果从截骨量方面考虑可以优先选择Ponte截骨术,但是Ponte截骨术后钉棒及临近节段间盘的应力更大、术后发生内固定失败和交界性后凸的可能性更大。

戎天华[6](2020)在《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系列研究及计算机辅助聚类分型》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系列研究第一章半椎体畸形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形态学研究——前方椎体、后方结构及椎管内异常研究背景: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scoliosis,CS)患者的椎体畸形复杂多变,从较为简单的半椎体(Hemivertebra,HV)到复杂的广泛混合型畸形不等。HV是CS中常见的椎体畸形,其所致CS的严重程度与进展速率变化较大,手术指征与时机尚存在争议。目前尚无研究探讨孤立(单发完全分节)HV形态学参数与侧凸严重程度的关系。现有HV相关研究均侧重于对前方椎体的描述,对后方结构异常的分析较为欠缺。既往研究报道单发HV患者中合并椎管内异常(Intraspinal anomalies,ISA)的情况并不罕见,但尚无研究分析合并ISA对单发HV致CS形态学的影响。研究目的:对孤立HV致CS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定量测量,探索HV形态学与CS畸形严重程度的联系,评估畸形进展的相关因素。通过CT三维重建影像对HV后方结构的形态学异常进行研究,尝试提出更为细化的前后方对应关系分型,并浅析后方结构与畸形进展的关系。在单发HV患者中,通过MRI对椎管内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单发HV合并ISA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方法:回顾性纳入第一诊断为CS、主弯致畸因素为HV、在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且临床与影像资料完整的患者。针对孤立HV制定三项影像学参数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在冠状面,根据HV横径是否跨越“中线”,即远端邻近椎体中垂线,将HV分为两组。对HV及其两侧邻近正常椎体(从HV-1至HV+1)的凸侧缘高度进行测量,并定义凸侧缘高度比值(Lateral height ratio,LHR)为HV凸侧缘高度乘以2再除以近端与远端邻近椎体凸侧缘高度之和,分组切点为0.9。根据HV在矢状面上的相对位置将其分为侧方与侧后方两组。通过CT对HV后方结构形态异常与分节不良的种类与数量做详细观察与记录,并对前方椎体与后方椎板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与归纳,构建细化分型。通过MRI对单发HV致CS患者的椎管内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椎管内异常的种类、数量及位置,对有ISA(ISA+组)与无ISA(ISA-组)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参数进行对比。必要时采用协方差分析校正患者年龄对统计学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共纳入215例HV致CS患者,从中选取符合相应纳入标准的病例进行各部分研究。经影像学二次筛选,共有132例孤立HV患者,平均年龄10.0±6.4岁,男性70例,女性62例。对年龄进行校正后,跨越中线组HV(n=64)较未跨越中线的HV(n=68)具有更大的侧凸Cobb角、后凸Cobb角以及顶椎偏距,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显着水平(具体数值分别为59.1±20.7°对44.7±16.6°,p<0.001;46.4±32.6°对 31.2±27.0°,p=0.023;40.1±17.3mm 对 32.5±14.2 mm,p=0.033)。LHR≥0.9 组(n=83)的侧凸 Cobb 角显着大于 LHR<0.9 组(n=49)(56.8±20.6°对43.0±15.4°,p<0.001)。对年龄进行校正后,侧后方HV(n=73)的后凸Cobb角与顶椎偏距均显着大于侧方HV(n=59)(具体数值分别为52.9±31.8°对20.8±16.9°,p<0.001;40.0±16.7 mm 对 31.4 ± 14.3 mm,p=0.039)。共有 1 16 例患者具有符合研究要求的高质量CT三维重建影像资料,平均年龄10.9±7.0岁,男性61例,女性55例,单发HV患者85例,多发HV患者31例;对共计153个HV的后方结构进行研究。将HV前后方结构对应关系分为4型:1)0型(n=57),完全一致型,前后方形态与分节方式均一致;2)1型(n=58),轻度不一致型:前后方形态或分节方式不一致,无后方结构错配;3)2型(n=28),中度不一致型,累及2个节段的后方结构错配;4)3型(n=10),累及3个或以上节段的后方结构错配,后方结构可有广泛畸形。各型HV所致CS的脊柱畸形影像学参数未见统计学差异。共有129例单发HV致CS患者具有符合研究要求的完整全脊柱MRI影像资料,平均年龄12.2±6.4岁,男性61例,女性68例。经MRI检查确诊有37名患者(28.7%)合并ISA,其中最常见的三种畸形为脊髓纵裂21例(16.3%)、脊髓空洞19例(14.7%)及低位圆锥19例(14.7%)。ISA+组患者女性比例、主弯Cobb角及畸形椎体的数量均显着大于ISA-组(具体数值分别为67.6%对46.7%,p=0.032;63.0±26.8°对50.6±20.9°,p=0.006;6.3±3.3 对 3.2±2.8,p<0.001)。ISA+组合并肋骨畸形的比例与合并对侧未分节骨桥的比例均显着高于ISA-组(具体数值分别为67.6%对21.7%,p<0.001;45.9%对13.0%,p<0.001)。研究结论:在孤立HV致CS患者中,HV横径跨越远端邻近椎体中垂线、LHR≥0.9以及矢状位上HV处于侧后方这三项影像学指标与更加严重的畸形相关。根据HV后方结构与前方椎体的对应关系,可将HV分为4型:0型,完全一致型;1型,轻度不一致型;2型:中度不一致型;3型:重度不一致型;其中2型与3型存在后方结构错配现象。在单发HV致CS患者中,ISA发生率为28.7%,ISA更常见于女性患者。ISA+组患者的畸形椎体数量、合并肋骨畸形的比例及合并对侧未分节骨桥的比例均显着高于ISA-组;前者的畸形模式较后者更为复杂。第二章早发性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干预研究——传统生长棒技术对正常椎体与分节不良节段生长的影响研究背景:应用生长棒技术(Growing rod,GR)治疗早发性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控制畸形进展并保留脊柱生长潜能。既往研究提示生长棒产生的撑开力可促进脊柱生长,但单个正常椎体在生长棒治疗下的生长情况尚不明确。对于伴有顶椎区域分节不良的混合型早发性CS患者,GR能否促进分节不良节段凹侧的生长,目前尚不清楚。研究目的:在接受双侧GR治疗的早发性CS患者中评估远端锚定点周围正常椎体的三维生长情况。在接受单侧GR治疗的混合型早发性CS患者中定量分析分节不良节段的生长情况研究方法:回顾性纳入确诊为CS、首诊年龄小于10岁、至少接受4次生长棒撑开术且具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患者。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初次GR植入手术时间与末次随访时间。对患者初次植入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全脊柱正侧位X线进行定量测量。对于接受双侧GR的患者,测量远端锚定点(Distal instrumented vertebra,DIV)及其近端(DIV-)与远端(DIV+)各两个节段椎体的冠状面宽度、椎体高度及矢状面椎体前后径。对于接受单侧GR治疗的混合型早发性CS患者,通过手绘平滑曲线法测量分节不良节段凹侧与凸侧的长度,并测量胸廓参数。计算椎体生长的绝对值与百分比[(末次随访测量值-基线测量值)/基线测量值*100],并进行组间比较。研究结果:共纳入接受双侧GR治疗的患者21例,初次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5.8±2.5岁,男性7例,女性14例。平均随访时间6.9±1.6年,每位患者平均接受7.7±2.5次撑开。所有患者远端锚定点均为全椎弓根螺钉技术。生长幅度方面,DIV-组(撑开节段,n=40)的椎体高度总百分比增长显着高于DIV(n=44)与DIV+(n=29)组(59.5±16.4%对 47.5±15.0%与 46.1±15.8%,p 值均为 0.003)。生长速率方面,DIV-组椎体高度年百分比增长同样显着高于DIV与DIV+组(8.9±2.7%对7.1±2.5%与6.9±2.2%,p=0.003与0.005)。随着生长发育,三组椎体均表现出“细长化”的形态学改变(椎体高度/宽度比值升高)。DIV-组椎体在DGR撑开力的作用下,“细长化”的幅度显着大于其他两组(p<0.001)。共纳入接受单侧GR治疗的患者14例,初次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7.3±2.8岁,男性6例,女性8例,顶椎区域凹侧分节不良累及的范围为4-10个节段。平均随访时间4.9±1.2年,每位患者平均接受6.0±2.0次撑开。截至末次随访,分节不良节段凹侧椎体长度总增长率与年增长率均显着高于相应节段的凸侧(具体数值分别为40.0±13.5%对20.3±12.8%,p<0.001;8.5±3.1%对 4.3±2.5%,p<0.001);主弯平均矫形率为 27.3 ±13.4%;T1-S1高度年增长量为16.5±6.3mm;坎贝尔空间供肺比值较基线有显着增长(从 74.9±11.1%增长至 89.6±7.0%,p<0.001)。研究结论:在早发性CS患者中,双侧GR技术可促进DIV近端2个节段的椎体纵向生长,并使椎体高度/宽度比值的上升幅度(“细长化”幅度)显着增加。单侧生长棒技术可促进混合型早发性CS患者分节不良节段凹侧的生长,且能够有效控制畸形进展,改善胸廓不对称。第二部分先天性脊柱侧凸计算机辅助形态学分析与聚类分型研究研究背景:在脊柱侧凸领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与成人脊柱畸形的分型研究数量较多,更新速度较快。但在CS方面,分型的研究与应用相对滞后。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的仍是50年前提出的Winter分型,该分型从胚胎发育的角度将椎体畸形分为形成不良、分节不良以及二者兼有的混合型。然而,该分型仅关注X线上局部椎体畸形的特征,未涉及侧凸的整体形态,也未包括CT及MRI结果,在临床诊疗中提供的信息不足。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整合X线、CT及MRI信息的创新性CS临床分型系统,以指导临床诊疗。CS的形态学改变十分复杂,通过传统的人力阅片对CS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测量与分类,效率较为有限。利用计算机技术作为人力的延伸,分析C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通过聚类分析算法探索CS形态学规律,对建立新的疾病分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对C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与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标准化CS影像组学数据库,研发影像参数聚类分析算法,探寻CS的形态学规律。综合聚类分析模型、文献调研与群体决策三方面研究结果,提出新的CS临床分型系统,并对其可靠性进行初步验证。研究方法:回顾性纳入第一诊断为CS的患者,根据影像资料进行筛选,要求影像学上可见明确的椎体和/或肋骨先天骨性结构异常,且该异常为导致侧凸的主要因素。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建立标准化、结构化数据库。对分型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提取各分型的逻辑框架与核心参数。经小组讨论与领域内专家咨询后确定分型架构及纳入分型的候选参数。对来源于X线的分型参数,在纳入患者的X线影像上进行定量测量,研发聚类分析算法对其进行分型。对来源于临床资料、CT与MRI的分型参数,结合既往文献报道、现有共识以及本研究中纳入患者的特征,分别提出分组或分级方案,用以构建临床分型系统。通过多观察者、多时间点对同一组患者进行分型的方法验证新分型系统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共纳入352例CS患者,平均年龄为13.2±6.1岁,其中男性149例,女性203例。对现有的13个应用较为广泛的脊柱侧凸分型系统进行研究,从中提取如下6方面分型核心要素:1)患者年龄与生长潜能;2)侧凸数量、形态与位置;3)脊柱的矢状位序列(后凸、平背、前凸等);4)躯干冠状面与矢状面平衡;5)局部椎体畸形的种类与累及范围;6)椎管内异常与脊髓功能情况。针对第1方面要素,建立年龄与生长潜能综合分组模块,共分为5组:1)EO组,年龄<10岁;2)AA 组,10≤年龄<19,Risser=0,三角软骨开放;3)AB 组,10≤年龄<19,Risser=0或1,三角软骨部分或完全闭合;4)AC组,10≤年龄<19,Risser≥2;5)AD组,年龄≥19。针对第2至第4方面要素,建立基于X线影像学参数的计算机辅助聚类分型模块,将CS患者全脊柱形态学异常的模式分为3组:Ⅰ型,角状侧凸/侧后凸型(形成不良为主);Ⅱ型,弧形侧凸型(分节不良为主);Ⅲ型,重度侧后凸型(形成不良与分节不良均为主要致畸因素)。针对第5方面要素,建立基于CT三维重建的主弯区域脊柱两侧生长不对称性评分(简称评分)模块,共分为4组:1)S组,评分≤2;2)M组,2<评分≤6;3)L组,6<评分≤10;4)X组,评分>10。针对第6方面要素,建立基于MRI与体格检查的脊髓功能分级,共分为3组:1)N组,无ISA,无神经系统症状体征;2)+组,有ISA,无神经系统症状体征;3)++组:有神经系统阳性症状和/或体征,伴或不伴ISA。以上4个模块共同组成CS临床分型系统,该系统具有中等水平的观察者间一致性(Fleiss Kappa,0.526-0.709)与较好的观察者内一致性(Cohen Kappa,0.524-0.813)。研究结论:如下4个模块共同构成新的CS临床分型系统:1)前置模块,年龄与生长潜能综合分组;2)主要核心模块,基于X线的计算机辅助聚类分型;3)次要核心模块,基于CT的主弯区域脊柱两侧生长不对称性评分;4)附加模块,脊髓功能分级。该分型整合了 X线、CT、MRI与基线资料信息,覆盖了用于构建分型的核心要素,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可用于临床实践,并为后续CS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标准。

王玉[7](2020)在《单一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短节段固定治疗儿童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中远期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第一章单一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短节段固定治疗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中远期疗效分析目的:探讨经单一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短节段固定治疗儿童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03月至2017年02月因孤立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于我科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选取其中行单一后路腰骶部半椎体切除,并行短节段固定,且至少有5年以上随访资料的患者。最终共2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8.4±2.9岁。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年随访及末次随访时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冠状面上腰骶部原发弯Cobb角、近端代偿弯Cobb角、上端固定椎倾斜角(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 tilt,UIV tilt)、冠状面平衡距离(coronal balance distance,CBD)和矢状面上腰骶部前凸角(lumbosacral lordosis,LS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osacral lordosis,LL)和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并记录术后和随访期间发生的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6.5±2.4年。平均固定节段为2.9±0.6个椎节。患者术前腰骶部原发弯Cobb角平均为29.8±10.1°,术后矫正至6.5±5.1°(p<0.001),平均矫正率为76.2±18.5%,术后2年随访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7.4±5.4°和7.8±6.1°。术前冠状面躯干偏移平均24.5±14.2mm,矫正至术后14.6±11.9mm(p<0.01),平均矫正率为41.9±59.3%,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2.0±8.9mm和9.8±8.0mm。近端代偿弯由术前的22.9°±11.1°矫正到术后8.5±5.2°(p<0.001),自发矫正率为61.3±20.5%,术后2年随访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0.1±6.0°、11.9±6.5°。术前上端固定椎倾斜角为14.4±7.1°,术后即刻为2.6±3.8°(p<0.05),术后2年随访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3.1±4.0°、3.8±4.2°。本组中1例患者于术中矫形时发生凸侧椎弓根骨折。1例患者因术中神经根过度牵拉术后出现短暂性右足背伸肌力下降,保守治疗3月后完全恢复。结论:对于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患者,单一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短节段固定可有效矫正腰骶部原发弯及冠状面失平衡,改善近端继发性代偿弯,且其矫形效果在患者中长期随访过程中维持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第二章上端固定椎水平化对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术后近端代偿弯转归的影响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单一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短节段固定治疗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患者术后近端继发性代偿弯的转归,以评估术中腰骶部上端固定椎(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的水平化程度对术后随访过程中近端代偿弯的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8月至2016年6月因孤立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于我院行单一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短节段固定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以下影像学参数:腰骶部原发弯Cobb角、近端代偿弯Cobb角、冠状面平衡距离(coronal balance distance,CBD)、代偿弯顶椎旋转(apical vertebra rotation,AVR)、代偿弯顶椎偏移(apical vertical translation,AVT)、上端固定椎倾斜角(UIV tilt)、腰骶部前凸角(lumbosacral lordosis,LSL)、腰椎前凸角(lumbosacral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并根据术前Bending位片评估代偿弯的柔韧性。根据南京鼓楼医院脊柱侧凸冠状面平衡分型系统,将冠状面平衡距离大于3cm定义为冠状面失平衡。随访过程中代偿弯Cobb角较术后即刻增加超过10°定义为术后代偿弯进展(compensatory curve progression,CCP)。根据术后即刻上端固定椎倾斜角是否大于5°将患者分为UIV水平组(术后即刻UIV tilt<5°)和UIV倾斜组(术后即刻UIV tilt>5°)。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的冠状面和矢状面影像学参数。结果:最终,共4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1例,女27例;平均手术年龄8.1±3.4岁;UIV水平组31例,UIV倾斜组17例。两组患者间手术年龄、融合节段、术前冠状面腰骶部原发弯Cobb角、代偿弯Cobb角、CBD及矢状面上LSL、TK、LL、SVA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腰骶部原发弯Cobb角、代偿弯Cobb角及CBD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末次随访时,UIV倾斜组CBD明显高于UIV水平组(20.7±14.8 mm VS.13.2±9.9 mm,P=0.041);UIV倾斜组代偿弯Cobb角也显着大于UIV水平组患者(17.7±8.2°vs.9.1±5.3°,P<0.001)。UIV水平组中3(9.7%)例患者随访过程中发生代偿弯进展,而UIV倾斜组中13(76.5%)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代偿弯进展,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代偿弯进展的发生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对于腰骶部半椎体畸形,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术后近端代偿弯可获得自发性矫正。术中恢复腰骶部的水平化有利于术后代偿弯的自发性矫正。

李强[8](2019)在《胸腰椎的解剖观察及其在脊柱侧弯畸形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胸腰段脊柱的解剖观察,明确椎弓根、神经根、脊髓等结构的解剖关系,确定解剖学标志,进而在临床手术过程中加以验证,为脊柱侧弯等病症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解剖学观察:正常形态成人脊柱标本15具30侧(A组),应用解剖方法逐层解剖,暴露胸椎、腰椎及椎弓根、上关节突、下关节突、横突基底部等结构,用精确度0.02mm的游标卡尺、量角器和三角尺分别测量椎弓根中段横径、椎弓根轴线与椎体冠状面线夹角和椎体矢状面正中线夹角度数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临床诊断半椎体畸形6例(B组),特发性脊柱侧弯6例(C组),在X线、CT上测量病椎相邻上、下各3个脊椎的椎弓根中段横径、椎弓根轴线与椎体矢状面正中线夹角度数,验证标本解剖观察结果;(2)临床资料:30例非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0例,记为D、E、F组。D组采用横突与上关节突交界法进针置钉,E组采用人字嵴法进针置钉,F组采用十字象限法+垂直定位法进针置钉,由同一手术者进行手术,从平均每钉置钉时间、手术出血量、置钉准确率3方面进行比较;前述结果用于脊柱侧弯患者术前设计。结果:1、A组(正常形态成人脊柱标本15具)椎弓根中部横径6.67±1.08(单位均为mm);B组(半椎体畸形病例6例)椎弓根中部横径8.05±3.34;C组(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病例6例)椎弓根中部横径14.46±4.92。A组与B组基本相等;A组小于C组;B组小于C组。2、A组椎弓根轴线与椎体冠状面线夹角为24.25±6.90(单位均为°);B组椎弓根轴线与冠状面线夹角为19.83±4.08;C组椎弓根轴线与冠状面线夹角为26.30±7.22。A组与B组基本相同;A组与C组基本相等;B组小于C组。A组椎弓根轴线与椎体矢状面正中线夹角为22.33±3.80;B组椎弓根轴线与椎体矢状面正中线夹角为21.75±2.66;C组椎弓根轴线与椎体矢状面正中线夹角为7.00±1.12。A组与B组基本相等;A组大于C组;B组大于C组。3、在胸椎和腰椎椎体标本上按传统进针点和所测得角度进针,钉道达到理想位置,观察各进针点范围,发现均处于十字象限的外上象限。十字象限的原点为关节突中线与横突上三分之一横线的交点,外上象限的外侧界为关节突外缘,上界为关节突基底部,此区域为安全范围。同时发现进针角度几乎都与相邻的棘上韧带成90°角,±10°都在安全范围之内。此方法用于普通脊柱手术置钉得出同样结果。4、D组置钉时间5.5±1.1,出血量25±3;E组置钉时间5.1±1.2,出血量20±3;F组置钉时间3.1±0.6,出血量12±2;三组置钉准确率均为100%。可以看出F组在置钉时间、出血量上明显小于D组和E组,三组置钉准确率相同。5、脊柱侧弯患者术前设计与治疗:进针点范围选在十字象限的外上象限,进针角度与相邻的棘上韧带垂直。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术后观察X线片,螺钉位置满意。结论:通过对正常形态成人胸椎和腰椎标本进行解剖,得出正常形态成人胸腰椎进针点的安全范围,在此范围内进钉,解剖标志容易显露,软组织剥离少,手术时间较传统置钉法缩短,出血量减少。“十字象限法”定位可相对简单而精确地找出解剖标志,易于记忆,确定进针的安全范围。“垂直进针法”以棘上韧带为参照物直视下垂直进针,置钉角度均在合理范围之内。虽然脊柱侧弯的椎体会发生角度变化,甚至出现半椎体畸形,但上述解剖标志固定,角度固定。上述置钉法对脊柱侧弯手术置钉技术有很强指导意义。该技术操作相对安全,易于掌握,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王小刚,杨彬,王亚寒,崔力扬,罗建平[9](2017)在《Ponte截骨联合椎间隙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半椎体后凸畸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Ponte截骨联合椎间隙颗粒骨打压植骨矫正胸腰椎半椎体后凸畸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2013年6月2016年9月,手术治疗先天性胸腰椎半椎体后凸畸形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435岁,平均(24.5±7.1)岁。T112例,T124例,L13例,L25例,L31例。其中1例为初次手术失败,余为初次手术,均存在进行性加重的腰背部疼痛、后凸畸形,2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采用Ponte截骨后刮除半椎体上下椎间盘得以松解椎间隙,完整保留前纵韧带及尽量保留骨性终板,在充分松解半椎体上下椎间隙的基础上行椎间隙内颗粒骨打压植骨实现初步矫形,再利用矫形棒进行二次矫形矫正后凸畸形。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后凸Cobb角变化、植骨融合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ASIA神经功能分级及并发症。[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1834个月的随访,平均(21.2±11.3)个月。随访18个月时均获得骨性融合。脊柱局部后凸角由术前的平均44.3°±13.5°(28°57°)改善为术后平均7.5°±8.3°(-6°12°),平均矫正率为82.3%。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SIA神经功能分级:术后1例患者由C级转为D级、1例由D级转为E级。[结论]应用Ponte截骨联合椎间隙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半椎体后凸畸形具有矫正角度满意、融合率高、手术创伤小、神经并发症少等优势,可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与临床疗效。

王晓平,陆明,马华松,周建伟,袁伟,牛晶,崔凯,陈阳,黄子瑞,秦柳花,郑蕊,张敬[10](2013)在《植骨及内固定治疗半椎体和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三维矫形的有效及安全性》文中指出背景:由半椎体形成的先天性脊柱侧弯在临床治疗上一直较为复杂。目的:寻找治疗半椎体以及半椎体合并极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10至2012年间在解放军306医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半椎体畸形患者共142例,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为单纯半椎体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重度脊柱侧弯顶椎截骨脊柱短缩矫形内固定,一期后路胸腰椎截骨矫形,椎管减压矫形内固定手术。结果与结论:治疗后侧凸平均矫正率为70.9%,后凸平均矫正率为71.7%,随访14-35个月,平均23.4个月。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丢失率为7.3%,后凸Cobb角丢失率为7.7%。随访X射线片证实植骨均融合,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未发现失代偿现象。可见施行后路一期截骨固定融合可以有效地矫正半椎体畸形所致的脊柱侧后凸畸形,获得满意的脊柱矢状位、冠状位的平衡。

二、胸腰椎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胸腰椎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10岁以下儿童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手术时机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影像学测量与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全部患儿手术及疗效资料
    2.2 三组患儿手术、疗效资料及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2)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经后路有限脊柱中后柱截骨治疗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伴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改良单侧后路椎体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后路椎体切除术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后凸畸形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及并发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术前准备
    1.3 手术方法
    1.4 术后处理
    1.5 评价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并发症
3 讨论
    3.1 矫形效果
    3.2 神经系统并发症
    3.3 内固定相关并发症
    3.4 胸腔积液相关并发症
    3.5 切口相关并发症
    3.6 躯干失代偿相关并发症

(4)儿童腰骶部半椎体一期后路切除短节段固定治疗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影像学测量与数据分析
    三、手术方法
    四、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5)创伤性脊柱后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和术前矫形设计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实验基本资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总结和展望
6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脊柱后凸治疗中的有限元应用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6)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系列研究及计算机辅助聚类分型(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 研究现状与动态
    3. 研究目的与前景
第一部分 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系列研究
    第一章 半椎体畸形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形态学研究——前方椎体、后方结构及椎管内异常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单发完全分节半椎体自身形态与畸形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2.2 半椎体前方椎体与后方结构对应关系的研究
        2.3 半椎体致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椎管内异常的临床特点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章 早发性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干预研究——传统生长棒技术对正常椎体与分节不良节段生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双侧生长棒与远端锚定点周围椎体生长
        2.2 单侧生长棒与分节不良节段凹侧生长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先天性脊柱侧凸计算机辅助形态学分析与聚类分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形态学聚类分析模型
        2.2 先天性脊柱侧凸临床分型
    3. 讨论
    4. 结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先天性脊柱侧凸分型研究的演进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单一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短节段固定治疗儿童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中远期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临床评估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一章:单一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短节段固定治疗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章:上端固定椎水平化对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术后近端代偿弯转归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先天性腰觝部半椎体畸形的影像学特征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工作情况
附件
致谢

(8)胸腰椎的解剖观察及其在脊柱侧弯畸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
        1.1.2 主要仪器设备
    1.2 方法
        1.2.1 解剖观察与测量
        1.2.2 临床观察与比较
        1.2.3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结果
    2.1 解剖学研究
        2.1.1 正常形态成人脊柱及骨骼标本
        2.1.2 正常形态成人脊椎人字嵴及冠状剖面图
        2.1.3 三组椎弓根中段横径的比较
        2.1.4 胸、腰椎椎弓根与椎体冠状面、矢状面正中线夹角比较
        2.1.5 十字象限区域与垂直进针角度
    2.2 临床应用
        2.2.1 非脊柱侧弯患者手术治疗
        2.2.2 脊柱侧弯患者术前设计
        2.2.3 脊柱侧弯患者手术治疗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9)Ponte截骨联合椎间隙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半椎体后凸畸形(论文提纲范文)

1 手术技术
    1.1 术前准备
    1.2 麻醉与体位
    1.3 手术操作
    1.4 术后处理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2.2 随访及观察指标
    2.3 统计方法
    2.4 结果
3 讨论

(10)植骨及内固定治疗半椎体和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三维矫形的有效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0引言Introduction
1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设计:
    时间及地点:
    对象:
    方法:
        手术方法:
    主要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
        出血量:
        矫正率:
        Cobb’s角度:
        脊髓检测信号的监测:
2结果Results
    2.1参与者数量分析
    2.2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2.3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侧凸、后凸Cobb角
    2.4并发症
3讨论Discussion
    3.1半椎体畸形在发育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3.2半椎体治疗的手术适应证选择
    3.3顶椎节段畸形椎体短缩截骨内固定手术
    3.4一期后路胸腰椎截骨矫形内固定术
    3.4手术治疗半椎体畸形的未来展望
结论:

四、胸腰椎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10岁以下儿童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手术时机选择研究[J]. 姚子明,郭东,张学军,曹隽,祁新禹,白云松,孙保胜,李承鑫.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08)
  • [2]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D]. 马铮.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及并发症研究[J]. 王升儒,林莞锋,杨阳,粟喆,仉建国.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12)
  • [4]儿童腰骶部半椎体一期后路切除短节段固定治疗效果分析[J]. 郭东,高荣轩,姚子明,张学军,曹隽,祁新禹,白云松,孙保胜,李承鑫.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20(07)
  • [5]创伤性脊柱后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和术前矫形设计实验研究[D]. 刘胜祥.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6]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系列研究及计算机辅助聚类分型[D]. 戎天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7]单一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短节段固定治疗儿童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中远期疗效分析[D]. 王玉.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8]胸腰椎的解剖观察及其在脊柱侧弯畸形中的应用[D]. 李强. 青岛大学, 2019(03)
  • [9]Ponte截骨联合椎间隙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半椎体后凸畸形[J]. 王小刚,杨彬,王亚寒,崔力扬,罗建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7(07)
  • [10]植骨及内固定治疗半椎体和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三维矫形的有效及安全性[J]. 王晓平,陆明,马华松,周建伟,袁伟,牛晶,崔凯,陈阳,黄子瑞,秦柳花,郑蕊,张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48)

标签:;  ;  ;  ;  ;  

胸腰椎半椎体畸形的外科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